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卡巧果

七夕卡巧果

發布時間: 2022-01-28 08:38:21

『壹』 七夕吃巧果的寓意

七夕吃巧果的寓意是祈盼自己或友人靈巧。巧果主要材料為油、面、糖、蜜,版早在宋朝時便已有七夕巧權果出售,其種類繁多,樣式各異。

有些地方還時興串巧果、曬巧果,將巧果串起拴在小木棍或秸草上,再綴些彩色穗子,掛在牆壁間或者小孩的脖子上,作為裝飾品或是零食。當裝飾品的,有的家能掛一年,到來年新巧果烙好了,再吃舊的。

(1)七夕卡巧果擴展閱讀:

巧果的傳說來源:

1、很久以前,有一位小姑娘叫小巧,她很同情牛郎和織女,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她都會做一種精緻的麵食點心,命名——巧果。因為「巧」和「橋」諧音,人們認為吃了巧果就能變巧,還能和喜鵲一樣牽線搭橋,幫助牛郎和織女能在天上相見。

這事感動了天帝,於是賜福這位姑娘,幫她促成美滿姻緣,所以後來七夕乞巧節又有說法為情人節

2、七夕做餅如手指與口舌狀,名曰「巧食」,婦女、兒童用五綵線縷貫「巧食」拋擲屋背,謂讓喜鵲銜去搭橋,夜渡牛郎、織女過銀河相會。

3、巧果是七仙女灑的淚,給寶寶們戴上,女孩子會心靈手巧,越來越漂亮的。

『貳』 七夕為什麼吃巧果

和中秋節吃月餅 端午節吃粽子一樣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乞巧節吃的巧果也叫做「巧餑餑」,通常是用模子刻出來的,做成既可觀賞又能食用的小麵食。這東西多半都呈幾何圖形的,上面還有各種很精美的吉祥圖案花紋。比如經常見的就有蓮蓬、桃子、老虎、獅子、貓咪、猴子、大公雞、小豬、鳴蟬等。放鐵鍋中烙熟以後,用紅線繩加了秸草支撐著串起來,下頭綴上一點彩色穗子。有十幾個巧果弄成一串,掛在牆壁間或者小孩的脖子上,作為裝飾品或是零食。據說吃了這樣的巧果,孩子們就心靈手巧了。果真是否這樣大概無所謂的,重要的只不過是一種風俗吧!

『叄』 乳山七夕巧果的家裡簡單的做法

許昌縣採暖費vk就

『肆』 七夕的應節食品巧果的製作中含有哪些材料

七夕巧果包括抄麵粉,雞蛋,芝襲麻,嫩豆腐,植物油,食鹽,綿白糖。巧果形態:呈棱形小塊,厚薄均勻。色澤:表面呈金黃色,油潤,無生粉。口味:入口鬆脆,具有芝麻香味。

(4)七夕卡巧果擴展閱讀:

巧果即七夕果,乞巧果子,又稱巧食或巧舌,是上海地區特色傳統糕點,七夕的應節食品。民間常以「七曲八彎」來形容「七巧」的形狀。

上海郊縣農村有這樣的習俗,即新婚婦女在農歷七月初七(俗稱巧日)走娘家時,都從娘家帶些巧果回來送給丈夫。因此,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前後乃是巧果的生產旺季。

亦是紹興地區七夕必備食品。也是溫州地區在七月初七時娘家親戚送給外孫輩的一種禮品。 同時亦有極具膠東特色的山東巧果,製作時有專門的巧果卡子,即模子,卡巧果的卡子大多用棗木、梨木刻成的。

『伍』 七夕吃的巧果是什麼東西

以前來上海的食品店裡是有一種小自點心叫巧果的,想來這和民俗中乞巧節吃的巧果是兩樣的。麵粉中加了些許芝麻,擀成極薄的皮,切小塊長方形的,中間拉開兩刀口子,兩頭反方向一扭,入油鍋炸了濾掉熱油冷卻下來,那鬆脆香甜的小點心巧果,曾經也是熱門一陣子過的。

乞巧節吃的巧果也叫做「巧餑餑」,通常是用模子刻出來的,做成既可觀賞又能食用的小麵食。這東西多半都呈幾何圖形的,上面還有各種很精美的吉祥圖案花紋。比如經常見的就有蓮蓬、桃子、老虎、獅子、貓咪、猴子、大公雞、小豬、鳴蟬等。放鐵鍋中烙熟以後,用紅線繩加了秸草支撐著串起來,下頭綴上一點彩色穗子。有十幾個巧果弄成一串,掛在牆壁間或者小孩的脖子上,作為裝飾品或是零食。據說吃了這樣的巧果,孩子們就心靈手巧了。果真是否這樣大概無所謂的,重要的只不過是一種風俗吧!

『陸』 七夕麵食巧果怎麼做

巧果是傳統產品,它很有特色的,以芝麻為製作主料,烹飪技巧以為主。 目錄[隱藏]簡介 製作方法 質量標准 七夕節吃

[編輯本段]簡介巧果是滬式糕點中的傳統產品,民間常以「七曲八彎」來形容「七巧」的形狀。上海郊縣農村有這樣的習俗,即新婚婦女在農歷七月初七(俗稱巧日)走娘家時,都從娘家帶些巧果回來送給丈夫。因此,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前 後乃是巧果的生產旺季。 [編輯本段]製作方法原料配方 特製小麥粉25千克綿白糖5千克飴糖3千克芝麻仁4千克嫩豆腐2千克食鹽0.3千克植物油12千克 製作 1.水調面團調制:在綿白糖、飴糖、豆腐、精鹽中加適量水充分攪拌,然後加入小麥粉、芝麻仁繼續攪拌成水調面團,靜置片刻,使面團處於鬆弛狀態。面團調制時加水量要恰當,面團宜編硬一些,以便壓制皮面。 2.成型:將面團等分若干塊,靜置片刻(5分鍾左右)。可手工成型,也可機械成型。手工成型:案板上撒一些撲粉,用擀麵杖(專用木棍)先將面團壓扁。然後擀薄(約厚1毫米左右),橫向整齊摺疊;摺疊寬度8厘米以內,約在4厘米處的中間從左到右直線開切一刀,再切段,每段寬3厘米以內。在每段摺疊連接處打刀眼(即面片中間切兩條縫隙),篩去撲粉待油炸。機械成型:用軋皮機(皮子車)壓薄成型。 3.油炸:油鍋油溫加熱到175℃左右,先將生坯篩凈撲粉,預防粉受高油溫焦化而污染油質,影響製品色澤。再將生坯倒在笊籬中慢慢放入油鍋;待浮上油麵時,迅速用笊籬撥動生坯,並且不斷翻身,待呈金黃色時,立即撈出油鍋。 4.冷卻、裝箱:撈出油鍋後,迅速瀝去多餘的油,攤開冷卻,趁微熱裝入箱內密封。 [編輯本段]質量標准形態:呈棱形小塊,厚薄均勻。 色澤:表面呈金黃色,油潤,無生粉。 口味:入口鬆脆,具有芝麻香味. [編輯本段]七夕節吃乞巧節吃的巧果也叫做「巧餑餑」,通常是用模子刻出來的,做成既可觀賞又能食用的小麵食。這東西多半都呈幾何圖形的,上面還有各種很精美的吉祥圖案花紋。比如經常見的就有蓮蓬、桃子、老虎、獅子、貓咪、猴子、大公雞、小豬、鳴蟬等。放鐵鍋中烙熟以後,用紅線繩加了秸草支撐著串起來,下頭綴上一點彩色穗子。有十幾個巧果弄成一串,掛在牆壁間或者小孩的脖子上,作為裝飾品或是零食。據說吃了這樣的巧果,孩子們就心靈手巧了。果真是否這樣大概無所謂的,重要的只不過是一種風俗吧!

『柒』 七夕巧果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她非常同情牛郎和織女的凄美愛情,於是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小巧都會做一種精緻的小點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和織女能在天上相見。當地的土地公被小巧的誠心所感動,將此事匯報到了天庭。玉帝礙於天規無法赦免牛郎織女,但是非常感謝小巧的心意,於是令月老牽線,促成小巧的美滿姻緣。
此後,小巧和意中人廝守一生,夫妻不離不棄,和和美美,受到眾人羨慕。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學習,在每年的七夕製作性狀各異的小點心,祈求姻緣美滿,幸福一生,這種點心也被稱為「巧果」,流傳至今。

七夕做餅如手指與口舌狀,名曰「巧食」,婦女、兒童用五綵線縷貫「巧食」拋擲屋背,謂讓喜鵲銜去搭橋,夜渡牛郎、織女過銀河相會。

巧果是七仙女灑的淚,給寶寶們戴上,女孩子會心靈手巧,越來越漂亮的。

『捌』 什麼是巧果為什麼每年的七夕節要吃巧果

簡介
[編輯本段]

巧果是滬式糕點中的傳統產品,民間常以「七曲八彎」來形容「七巧」的形狀。上海郊縣農村有這樣的習俗,即新婚婦女在農歷七月初七(俗稱巧日)走娘家時,都從娘家帶些巧果回來送給丈夫。因此,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前後乃是巧果的生產旺季。

原料配方
[編輯本段]

標准粉50千克
秈米粉6千克
黑芝麻1千克
黃砂糖15千克
菜油24千克

製作方法
[編輯本段]

1.和面:先將糖、黑芝麻加上適量的水倒入和面機內攪拌均勻,再加入標准粉調製成面團。

2.制坯:用滾筒將面團擀成薄片,折疊,切成棱形小塊,用刀在生坯中間劃痕,便於油炸時彎曲變形。

3.油炸:炸制時要注意油的溫度,不能太高,防止炸焦,一般應掌握在160~180℃。生坯剛倒入鍋內時不得攪動,待生坯浮起後,再慢慢攪動,炸成金黃色時將其撈出冷卻即成。

質量標准
[編輯本段]

形態:呈棱形小塊,厚薄均勻。

色澤:表面呈金黃色,油潤,無生粉。

口味:入口鬆脆,具有芝麻香味。

七夕要吃的。

『玖』 暖暖環游世界中七夕巧果在哪裡賣的最新相關信息

1. 2016及2015年七夕套裝【鵲駕星橋】【鵲橋仙】將以世界巡遊形式與大家相會,全地圖關卡掉落「七夕巧果」,使用「七夕巧果」兌換套裝2. 每天可在活動界面領勸七夕巧果」3. 同時開啟限時消耗鑽石送體力以及「七夕巧果」

『拾』 七夕節物的巧果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她非常同情牛郎和織女的凄美愛情,於是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小巧都會做一種精緻的小點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和織女能在天上相見。當地的土地公被小巧的誠心所感動,將此事匯報到了天庭。玉帝礙於天規無法赦免牛郎織女,但是非常感謝小巧的心意,於是令月老牽線,促成小巧的美滿姻緣 。
此後,小巧和意中人廝守一生,夫妻不離不棄,和和美美,受到眾人羨慕。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學習,在每年的七夕製作性狀各異的小點心,祈求姻緣美滿,幸福一生,這種點心也被稱為「巧果」,流傳至今。

熱點內容
山茶花西裝 發布:2025-07-27 07:57:59 瀏覽:579
春聯詞蘭花 發布:2025-07-27 07:55:41 瀏覽:907
jojo第七部情人節 發布:2025-07-27 07:31:33 瀏覽:428
綠茶花圖片 發布:2025-07-27 07:30:12 瀏覽:919
丁香花借款 發布:2025-07-27 07:28:48 瀏覽:345
牡丹食用價值 發布:2025-07-27 07:28:40 瀏覽:93
梅花潘良貴 發布:2025-07-27 07:27:16 瀏覽:615
盆景友 發布:2025-07-27 07:27:12 瀏覽:181
軍歌白蘭花 發布:2025-07-27 07:22:16 瀏覽:23
白百合拒拍 發布:2025-07-27 07:22:16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