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一朵胖蓮

一朵胖蓮

發布時間: 2022-01-26 03:01:12

1. 蓮花夫人的故事

蓮花夫人的故事

在《雜寶藏經》里,釋迦講了一則與他自己有關的故事。他說:
很久很久以前,大雪山裡住著一位仙人,出於婆羅門貴族,叫做提婆延。他棄絕塵世,入仙修道。然而按照婆羅門教規,為人若不生男育女,死後卻不能升天。這是苦行與人倫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怎樣才能兩全呢?提婆延苦思冥想,終於發明了一個法子:每天,他總是對著一塊光滑的石頭解小便,把自己的精液連同小便一起瀉到石頭上。小便是鹹的,有一頭母鹿喜歡鹹味,便天天來舔。舔來舔去,精氣入腹,竟懷孕了。
母鹿自知腹中的胎兒屬於提婆延,足月時,便來到提婆延棲身的山洞,產一下個女孩,長得姣好無比。這女孩的胞衣是一朵潔白的蓮花,所以為孩子取名為蓮花女。提婆延採用間接授精法獲得這個女兒,喜歡非常,悉心撫養,長到一十四歲,出落得似玉如花。更可奇的是,此女漫遊山間,步履踐踏之處,處處皆生蓮花。而今山坡上的所謂雪蓮,即是當年蓮花女的足跡。
有一天,國王烏提延率眾出獵,來到雪山,只見遍地生花,清芬四溢,不禁縱目觀賞,嘖嘖贊嘆。忽見蓮花叢中,有一頭母鹿昂首嘶嗚,其聲呦呦,如泣如訴。國王大喜,匆忙拈弓搭箭,瞄準鹿臀。正當箭在弦上將發未發之際,那鹿突然掉頭狂奔。國王哪裡肯放,即刻拍馬窮追。追一程,轉過一個谷口,母鹿不見了。國王駐馬定睛搜索,眼前竟又出現了奇觀:有一絕色女子,悠遊在山坡上,足跡所至,蓮花朵朵,顧盼所及,草木生輝。國王揉揉眼皮,看得呆了,心想:寡人的後宮佳麗如雲,竟沒有一個比得上她,若不能娶她為妃,豈不令寡人斷魂,愣乎乎地枉為一國之主!又想:寡人的後宮嬪妃如麻,至今卻不曾生下一個嬌娃,他日不光是大好的江山無人繼統,就連寡人的魂靈兒也難登天堂。若能娶得此女,天可憐見為寡人生育後代,豈不了卻一塊心病!想到這里,情不自禁,便尾隨蓮花女來到一處洞穴。女子隱入洞中,仙人出洞迎接。國王見仙人道貌岸然,思忖八成兒是此仙女之父,連忙合十問訊,仙人亦稽首還禮。互通姓名之後,國王便啟口求婚。仙人提婆延預知這本是五百年前註定的事情,當即慨然應允,從洞中喚出蓮花女來,交付國王烏提延帶回宮中。
烏提延娶了蓮花女,冊封為蓮花夫人,整日耳鬢廝磨,如膠似漆,竟對後宮諸姬不屑一顧,這就未免引起醋海洶洶,酸風滾滾。
有一天,蓮花夫人倒在烏提延懷里,揪著他的鬍子說:「看你,年紀一大把,膝下無女無兒,想要啵?」烏提延把她摟得更緊:「是啊,夫人,這就指望你了!」「不生就不生,一生就是五百個!」她伸出一隻巴掌。烏提延又驚又喜:「好樣兒的!什麼時候?」「說生就生,明兒見。」
第二天,蓮花夫人讓宮女預備下一隻大籮筐,在筐里墊上木棉,然後關上門,脫掉褲子蹲進去。只聽得篤、篤篤、篤……接連「篤」了五百下,下出五百個菠蘿般大小的蛋,拿被子捂上——過不了幾天,竟然從這一籮筐里鑽出五百個胖娃娃。蓮花夫人下蛋累了,便躺到綉床上蒙頭大睡。
這件事轟動了整個宮廷。正宮娘娘聽說,直氣得七竅生煙。另一個妃子聳了聳肩頭,慢吞吞地說:「娘娘,別著急。」便把臉湊到娘娘腮幫子上,咬了一陣耳朵:如此這般。娘娘的臉皮逐漸地由緊變松,由松變皺,笑了:「嗯,好主意!」什麼主意呢?原來這個妃子叫娘娘趁蓮花夫人睡覺的時候,用五百個面團去調換那五百隻蛋,再把蛋扔到恆河裡去。娘娘立即派手下的心腹去辦。不多一會,心腹回來報告:「啟稟娘娘,辦好了,神不知鬼不覺。啊呀,那五百個大蛋,滾瓜溜圓,看樣子個頂個兒都是公的,虧她下得出!」
娘娘放心了,隨即去見國王:「陛下,恭喜賀喜!」「喜從何來?」烏提延問。「陛下還不知道嗎?蓮花夫人下了五百個蛋,個個圓不溜秋,孵出來准都是王子,這不是大喜事嗎?」烏提延聽了,把鬍子捋了捋,一蹦老高,飛奔到蓮花夫人房裡,只見地上放著一隻大籮筐。掀開被子一看,再伸手一捏,臉色陡變:「啊,咄!這哪裡是蛋,分明都是面團團。」這一氣非同小可,鬍子都翹起來了,隨即把蓮花夫人從床上拽下來,不由分說左右開弓,摑了兩記耳光,大吼一聲:「來人哪,把她打入冷宮!」可憐,蓮花夫人懵懵懂懂地被拖了出去,在冷宮里孤身一人,流淌了二十年又苦又澀的眼淚。
話分兩頭。且說這五百個蛋扔下恆河,順流而下,飄到薩但菩國。薩但菩王與五百個王妃正在河邊洗澡玩水,見到此蛋,便命人撈將起來,分送給妃子們,不多不少,正好一人一個。
妃子們把蛋帶回宮里,過不幾天,蛋殼破裂,從裡面鑽出一個個活潑可愛的胖小子。薩但菩王高興極了,認為這是上蒼所賜,命妃子們好生撫養。
光陰過得真快,轉眼過了二十年,這五百個胖小子全都長成了威風凜凜的大力士,薩但菩國也因此強盛起來。國王想:我與烏提延國向來冤家對頭,何不趁此國力強盛之際,興兵討伐,報仇雪恨!於是立命五百力士率領兵馬,直奔恆河上游而來。
烏提延國王得報,嚇出一身冷汗。心想:一個大力士我便吃不消,何況五百!這這這,怎生是好?幸虧他心有靈犀,急中生智,立刻策馬進入雪山,找仙人提婆延求計。
提婆延正在入定,閉著眼說:「賢婿,何必驚慌,你且將小女蓮花夫人放出來,令她到陣前卻敵可也。」烏提延道一聲謝,回到宮里,請出蓮花夫人,為她梳妝打扮,讓她騎上大象,晃晃悠悠,來到陣前。那五百力士正在陣前耀武揚威,見夫人出來,一齊彎弓搭箭,要把她射成刺蝟一般。咦,怎麼搞的,力士們忽然覺得胳膊軟了,手腕酥了,渾身像一攤爛泥,動彈不得。此時,仙人提婆延亦駕雲而來,在空中大聲喝道:「呔,孩兒們不得無禮!騎象的蓮花夫人是爾等生身之母,烏提延國王是爾等生身之父,倘若傷害他們一根毫毛,必將永墮阿鼻地獄!」力士們聞聽此言,半信半疑,驚訝不已。
為了證實提婆延的告誡,蓮花夫人在象背上解開衣襟,露出膨隆雙乳,用兩手分別擠壓乳房,即從左右兩顆乳頭中各噴出二百五十道乳汁射入敵陣,道道乳汁俱入五百力士口中。力士們嘗到乳汁的滋味,知是母乳,立即滾鞍下馬,向父母懺悔認罪,同時乞求養父母薩但菩王及王妃們罷兵修好。從此,兩國一直和睦相處,成為兄弟之邦。因此功德,五百力士及兩國國王後來都無師自通,成就佛道。蓮花夫人及薩但菩國的五百王妃,也被接引到忉利天上享福去了。唯有烏提延國王的正宮娘娘及幾個干壞事的妃子和仆從,被罰進了阿鼻地獄。
釋迦講完了上述故事,問眾弟子:「你們知道仙人提婆延是誰嗎?」眾弟子相顧茫然。釋迦說:「不是別人,正是你們的師傅我。不是現在的我,而是往昔前世的我。」眾弟子慌忙合十,贊嘆乃師道行久遠,功德不可思議。
按:人與某種動物交感而生人,是古代部族起源神話中的普遍題材。烏提延部族也許奉鹿為先祖,薩但菩部族也許奉鳥類為先祖,故有母鹿舔仙人精而生女和嬪妃拾河中卵而孵子的傳說。後經人們按照各自的意願加以合並、增刪、篡改,以至生出因無嗣而求偶,因嫉妒而害人,因宿怨而仇殺,以及調和生身與養身父母之間的關系等情節。佛經的編造者揀拾和糅合這些情節,安在釋迦上,又成了釋迦的本生故事之一。

2.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之第十八首——贈日本女郎徐志摩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象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

3. 有關蓮花的謎語

有關荷花的謎語
1、遠看象把小綠傘,
近看象個大綠盤,
水珠掉進綠盤里,
好象珍珠滾滾掉。
迷目:打一花名
謎底:荷花
2、一個小姑娘,
坐在水中央,
穿著粉紅襖,
模樣真漂亮
迷目:打一花名
謎底:荷花

有關荷花的常用謎語
1、泥一個小姑娘,
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紅襖,
陣陣放清香。
迷目:打一花名
謎底:荷花
2、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紅衫,
坐在綠船上。
迷目:打一花名
謎底:荷花

有關荷花的最新謎語
1、一個小姑娘,
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紅襖,
陣陣放清香。
迷目:打一花名
謎底:荷花
2、一個小姑娘,
坐在池中央,
掉了頭發也有人愛,
你說好不好?
迷目:打一花名
謎底:荷花

一、外形特點
荷花是一種水生的花卉。它的根系橫向生長,可以紮根在河塘的底泥之中。它的莖干比較長,而且相對肥厚,能夠長出水面。葉片圓形,碧綠色,直徑在25-90cm之間,能夠漂浮於水面上。它的花開於水面之上,直徑在10-20cm之間,有粉色、白色等多種顏色,非常美麗。

二、習性特點
它通常在春季的時候生根、發芽,然後逐漸長大。在6-9月份的時候開始開花。它的花兒在早上的時候開始綻放,不過到了晚上的時候,會自動關閉,等到第二天,才會再次開放。它通常在8月份的時候開始結果,9-10月份時,果子會成熟。

三、養殖特點
養荷花的時候,需要將它放在一個相對暖熱的位置,並且提供足量的陽光。因為它喜暖熱,並且喜光,如果溫度達不到20℃,光照時間達不到4個小時,基本無法開花。在養護時,還要往水中放入一些底泥,來供它紮根,並且提供一些養分。

 

4.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之第十八首——贈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象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

5. 萬花叢中過,只採一朵蓮的意思意思

意思是雖然有萬種花,但是只偏愛蓮花
可以有另一種理解是,有個男人雖然看過了形形色色的女人,但他只愛一個人矢志不渝

6. 有關蓮的資料

蓮花:最早出現於東漢,跟佛教文化有關。因為蓮花在佛教中是一種聖潔物。因為佛教在我國雖幾起幾落,卻也久盛不衰,影響到社會各階級、階層,深入到文化意識的各個領域,因此,蓮花紋在瓷器、陶器紋飾中經久不斷。 東漢;用高溫釉畫成單個蓮瓣。 酉晉後期出現蓮瓣紋,一件器有幾個蓮瓣。六朝時期蓮瓣的特徵是短、肥胖、粗大,多為刻花。 唐代的蓮瓣也還比較肥胖,排列比前朝緊密些,多為刻花。 北宋的蓮瓣紋,蓮瓣稍瘦,排列緊密,多刻花、劃花。 南宋蓮瓣細長、排列緊密,形似菊花。 元代:蓮瓣肥大,蓮瓣與蓮瓣間有空隙,瓣中繪有雜寶,"有些不可名狀。瓣中繪雜寶之風格,明、清尤甚,至今不滅。 明代:早、中期的蓮瓣較寬大,排列漸緊,瓣與瓣間空隙漸小,以至於無,蓮瓣完全聯在一起。 清代:明末至清末,陶瓷器上的蓮瓣逐步變形,即所謂異化,圖案化,或似象非象,已不再具有嚴格的宗教神聖意義了。 元、明、清的蓮瓣以繪畫為主,極少有劃花、刻花。

蓮花
LOTUS
蓮花在佛教上被認為是西方凈土的象徵,是孕育靈魂之處。佛身多置於蓮花之上,所以佛座亦稱蓮座。

歷代詩人贊美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把蓮花喻為君子,給以聖潔的形象。

蓮花亦稱荷花。它那一莖雙花的並蒂蓮,是人壽年豐的預兆和純真愛情的象徵。在百花中它是唯一能花、果(藕)、種子(蓮子)並存的。蓮花以它那美、愛、長壽、聖潔的綜合象徵成為中國人喜愛的名花,因此常藉與「連」同音組合在傳統的吉祥圖案中。

7. 余秋雨 你來不來都一樣 竟感覺每一朵蓮 都像你..求整首詩啊

是餘光中的,不是余秋雨的<<等你,在雨中 >>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蟬聲沉落,蛙聲升起
一池的紅蓮如紅焰,在雨中

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
每朵蓮都像你
尤其隔著黃昏,隔著這樣的細雨

永恆,剎那,剎那,永恆
等你,在時間之外
在時間之內,等你,在剎那,在永恆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裡,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會說,小情人

諾,這只手應該采蓮,在吳宮
這只手,應該
搖一柄桂槳,在木蘭舟中

一顆懸在科學館的飛檐
耳墜子一般地懸著
瑞士表說都七點了。忽然你走來

步雨後的紅蓮,翩翩,你走來
像一首小令
從一則愛情的典故里你走來

從姜白石的詞里,有韻地,你走來

8. 佛前的是16朵蓮每打翻一朵蓮代表的是什麼

現在電視是16多年,沒打開翻譯的年代的人是什麼人?

9. 一尊佛,旁邊有一條龍圍繞著他,還有一朵蓮花,蓮花上有一個可以拿下的龍珠,他是什麼佛,而且他有點胖

拈花一笑 [niān huā yī xiào] 拈花一笑 拈花一笑。佛教語。禪宗以心傳心的第一宗典故。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對禪理有了透徹的理解。二是指彼此默契、心神領會、心意相...

10. 關於蓮的科學知識

新聞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網路
幫助

網路知道 > 理工學科 > 物理學相關問題
• 關於蓮的科學知識有哪些?
• 有什麼關於蓮文化的?????????
• 蓮文化的魅力(詳細一點啊~~~~)
• 蓮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 有關蓮的知識、文化的書籍和文章資料!

訂閱該問題
您想在自己的網站上展示網路「知道」上的問答嗎?來獲取免費代碼吧!
--------------------------------------------------------------------------------
如要投訴或提出意見建議,請到
網路知道投訴吧反饋。
添加到搜藏待解決
關於蓮的科學知識
懸賞分:0 - 離問題結束還有 14 天 23 小時
十萬火急!!!!!!!!!!!!!!!!!!!!!!~~~~~~~~~~~~~~~
提問者:楊一凡001 - 試用期 一級

回答 共 2 條

Nelumbo nucifera

睡蓮科,蓮屬,宿根水生植物。又稱荷花、荷、水芙蓉等。多年生長在水中。草本植物,具橫走根狀莖,即我們日常吃的蓮藕。葉圓形,高出水面,有長葉柄,具刺,成盾狀著生。花單生在花梗頂端,直徑10~20厘米;萼片5,早落;花瓣多數為紅色、粉紅色或白色;多數為雄蕊;心皮多,離生,嵌生在海綿質的花托穴內。堅果橢圓形或卵形,俗稱蓮子,長1.5~2.5厘米。我國南北各省廣為栽培。蓮全身是寶,藕、葉、葉柄、蓮蕊、蓮房(花托)入葯,能清熱止血;蓮心(種子的胚)有清心火、強心降壓功效;蓮子(堅果)有補脾止瀉、養心益腎功效。蓮藕可作蔬菜食用或提取澱粉(藕粉)。荷花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蓮原指其果實,俗稱蓮蓬;後花、實都泛稱為蓮。其地下莖的肥大部分稱藕。中國南北各地廣泛種植,武漢、杭州等地的品種尤多。

蓮喜相對穩定的靜水,忌漲落懸殊和風浪較大的流水,水深一般不宜超過1.5米。生長季莖葉最適溫度為25~30℃。要求日照充足,不宜長期在室內栽培。土質以富含有機質的粘壤土為宜。蓮子壽命特別長,千年古蓮子仍能萌發新株。蓮以分株繁殖較常用,也可播種繁殖。均宜在春季轉暖後進行。蓮的主要病害有腐爛病、葉斑病等,蟲害有蚜蟲、金龜子等。

砌池植蓮,並依水建立橋、榭,構成觀荷景區,是中國式園林的傳統手法,各地名勝風景,均廣泛應用。也適用於點綴庭園水面,凈化水體,或作盆栽。藕和蓮子營養豐富,生食、熟食均宜。藕可加工成藕粉、蜜餞等。蓮子有安神作用,常作湯羹或蜜餞,為中國民間滋補佳品。荷花花瓣、嫩葉可佐食。蓮各部分均可入葯。
天竺[古印度]盛長蓮,有青,黃,紅,白四種.佛教中所說的蓮花多指代白蓮,名為芬陀利花.佛教依蓮花比喻佛法,故有妙法蓮華經. 一、佛教崇拜蓮花之由來
當人們走進寺廟,抬頭看見佛祖釋迦牟尼的坐像,身穿通肩大衣,手作說法印,結跏趺坐在蓮花台上,佛經說,這是釋迦佛祖修道成佛後向信徒們講經說佛的姿態。稱為「西方三聖」之首的阿彌陀佛也結跏趺坐在蓮台上,雙手仰掌足上,掌中托著一個蓮台,似乎在指引眾生往通西方佛國凈土;以大慈大悲聞名的觀音,更是身穿白衣,坐在白蓮花上,一手持著一隻凈瓶,一手執著一朵白蓮,彷彿在表露觀音懷著的一顆純潔的菩薩心,全力導引信徒脫離塵世,到達荷花盛開的佛國凈土。
在翻讀佛經書籍時,人們又常常會見到佛經把佛國稱為「蓮界」,把寺廟稱為「蓮舍」,把和尚的袈裟稱為「蓮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稱為「蓮華合掌」,至於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也是用蓮子串成。佛經說,用蓮子作念珠比用槐木珠要好,同樣掐念一遍,所得之福,可多「千倍。
綜上所述,蓮華已與佛教結下了親密的因緣,成了佛國的象徵與聖花。
佛教為什麼如此崇拜荷花?簡要地說有兩方面原由:
第一,與荷花特性相關。
荷花,是一種多年生的水生植物花卉,她雖不像牡丹那樣雍容華貴,也沒有菊花那樣的孤傲清高,但她那「出污泥而不染」與迎著酷夏驕陽而盛開的特性贏得了佛教至高無上的崇拜。
佛教認為「六塵」,因世間充滿「六塵」,故把人世間稱為「六塵」。由於「六塵」的污染與干攏,人世間又充滿著慾望與競爭,使人們難以班門平靜,難得潔凈。這種情況與「遠塵離垢,得法眼凈」的佛國凈土是格格不入的,要想進入佛國,必須遠離塵世,遁入清凈的空門,專心修佛,消除污染與干攏。「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別屬性與人世間的佛教信徒希望自己不受塵世的污染的願望相一致,保持潔凈,以便順利進入凈土佛國。
第二,受到古印度崇拜荷花習俗的影響。
早在佛教誕生以前的印度,每當夏天,烈日炎炎似火燒,在這酷暑的日子裡,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夏夜,或清晨,在盛開荷花的池塘、湖畔散步賞荷,綠水蔭秀,粉紅淡紫相間,芬芳四溢,使人賞心悅目,清風徐來,荷香隨風從萬綠叢中散發出來,令人的心肺像洗滌過似地頓覺涼爽。荷花池塘便成了避暑的勝地。
在古印度的十典文學中,常常以蓮花比喻美麗的姑娘,如著名的史詩《羅摩衍那》說:「悉多有位女朗長得儀容秀美,渾身卻像塗上污泥的蓮藕,閃光的美容從不顯露。」另外,在古典文學中形容佛祖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的大眼睛。
在印度佛經中,還將釋迦牟尼的誕生與荷花聯系起來。佛經中說:釋迦降生之前,皇宮御苑中曾出現了八種瑞相,百鳥群集,鳴聲相和悅耳,四季花卉一同盛開,尤為奇異的是,在宮內的大池塘中突然長出一朵大如車輪的白蓮花,白蓮長出之時恰是釋迦降生人間,釋迦牟尼降生之初,在舌根中又閃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又化作一朵千葉白蓮,每朵蓮花之中還坐著一位盤腳交*,足心向上的小菩薩。
佛經《百緣經》說釋迦牟尼就是蓮花王子,還流傳著一則動人的故事:
從前,在恆河上游有個國家,國王名叫波羅奈,又稱蓮王,治國有方,人民安居樂業。有一年病疫流行,求醫葯者甚眾,國王見狀大發慈悲,集中宮廷御醫四處奔走,為百姓治病。御醫們說,要治癒這種流行病,只有京城東北河中赤魚的血肉,食之能愈,而目前河中無此魚。王子聽後,便投入河中化為赤魚,獻身為百姓治病。百姓紛紛前來割切赤魚的血肉治病。奇怪的是赤魚「割處隨而復生」,赤魚是割不盡的,如是持續了十二年之久,直到國內的百姓全部治癒。佛經說,這位蓮花王子就是後來的佛祖釋迦牟尼。
在《雜寶藏經》中還載有蓮花夫人的故事:早在列量世之時,雪山之麓住著一位修行的仙人名叫提婆延。他經常小便在岩石之上。有一天,一隻雌鹿來此石岩上舐了幾下,不久便懷孕生下一女,端正殊妙,人稱鹿女。後來提婆延得知鹿女是自己之後,便取來撫養。鹿女長大後,所經的路上,均出現了蓮花,故又稱蓮花女。一次國王烏提延打獵路過看見地上有蓮花七重,便四處打聽鹿女,將她領回宮中,納為王妃。鹿女到王宮不久便懷孕 ,一胎生了五百個兒子,個個面目端正清秀,長大之後又成了五百大力士,成為國家的保護者。國王欣喜萬分,封鹿女為第二夫人,時人又稱蓮花夫人。
在印度的佛經中,荷花的分類也與佛教相聯,與今天的科學分類有很大的不同,佛教中荷花的含義是廣泛的包括不同屬的睡蓮等等。
以荷花顏色分之,佛經上有白、青、紅、紫、黃等五色,稱為「五種天華」。其中白、青兩色最受青睞。
白蓮花,梵文音譯為芬陀利,此花最大,花瓣數百,考試又名「百葉華」。此花生長於佛國阿耨達池中,人世間難以見到,故又稱「希(稀)有之華(花)」,佛祖釋迦稱她為「人中好華」。
青蓮花,梵文音譯為優缽羅,因色青故名。葉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漸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經中稱之不「蓮眼」,也即觀音菩薩的眼睛。
這五種蓮花,為五大虛空藏菩薩所坐,佛經上說:
東方福智虛空藏,坐青蓮花,乘銀牛;
南方能滿虛空藏,坐赤蓮花,乘金象;
西方施顧虛空藏,坐白蓮花,乘琉璃馬;
北方無垢虛空藏,坐紫蓮花,乘獅子;
中央解脫虛空藏,坐黃金蓮花,乘水晶龜;
還有以蓮瓣多寡分之,佛經上說有人華、天華和菩薩華三種。人華者,蓮瓣僅十餘而已,天華者蓮瓣達數百,而菩薩華者,蓮瓣多達千數,即是佛教最尊崇的千(瓣)蓮花,佛國蓮華的象徵。
二、蓮花之美——「四德」與「十善」
隨著佛教的傳播與凈土蓮宗的建立與發展,對蓮花的崇拜形式,內容日益豐富多彩,佛教把蓮花的自然屬性與佛教的教義、規則、戒律相類比美化,逐漸形成了對蓮花的完美崇拜,把荷花的美德歸納成「四德」與「十優」。
佛經《涅盤經》說佛有四德,即常、樂、我、凈。所謂常德,是指佛性常住不離,具有「歷三世而不遷,混萬法而不變」的固定德性。所謂樂德,是指佛陀樂於遠離人世間生死逼迫之苦,樂於寂滅於涅盤凈土佛國。所謂我德,是指佛陀雖在人世間,但早已忘記了凡夫俗子的「忘我」,而具備有「八自在」的「真我」。所謂凈德,,是指佛陀遠離人世間的垢污而無染,猶如清凈的大圓鏡,了無纖翳。
佛陀有四德,佛經也給蓮花總結為「四義」,與「四德」相應。據《華嚴經》載,「大蓮華者,梁攝論中有四義:
一如蓮華,在泥不染,比法界真如,在世不為世污。
二如蓮華,自性開發,比真如自性開悟,眾生諾證,則自性開發。
三如蓮華,為群蜂所采,比真如為眾聖所用。
四如蓮華,有四德:一香、二凈、三柔軟、四可愛,比如四德,謂常、樂、我、凈。」
《三藏法數》還把蓮華的優點與菩薩的「十善」相比,作子更加細致的概括。
蓮華喻菩薩十種善法:
1.離諸染污。菩薩修行,能以智慧觀諸境於一切法,不生貪愛,雖處五濁生死流中,而不為生死過失所染,比喻蓮花出於水而不為污泥所染也。(五濁者,即劫濁、眾生濁、煩惱濁、見濁、命濁)
2.不與惡俱。菩薩修行,唯欲滅一切惡,生一切善,於身口意,守護清凈,不與纖毫之惡 共俱,比喻蓮華,雖微滴之水,而不停留也。
3.戒香充滿。菩薩修行,放諸戒律堅持無犯,以戒能滅身口之惡,猶香能除糞穢之氣。故經雲:戒香芬馥,廣布充滿,比喻蓮華開敷,妙香廣布,遐邇皆聞也。
4.本體清凈。菩薩因持戒故,身心清凈雖處五濁之中,而能無染無著,比喻蓮華生時雖處污泥濁水,而自然潔凈無所染也。
5.面相熙怡。熙,和樂貌。怡,喜悅也,菩薩心常禪悅,則面無顰蹙,諸相圓滿,見者悉皆歡喜,比喻蓮華開時,令諸見才心意快然而生喜悅也。
6.柔軟不澀。柔軟則隨順,不澀則無滯,謂菩薩修慈善之行,復於閉法無所滯礙,充於內而形於外,故體常清凈,柔軟細紗而不粗澀,比喻蓮華,體性柔軟而復潤澤也。
7.見者皆吉。菩薩修行成就,形相美妙,凡所見者咸獲吉祥,比喻蓮華,芬馥美妙,人或眼見及夢見者皆吉祥也。
8.開敷具足。菩薩修行功成,智慧福德,庄嚴具足,比喻蓮華開敷而其華果具足也。
9.成熟清凈。菩薩修因既圓,妙果成熟,而慧光發現,能使一切有情見聞之者,鹹得六根清凈,比喻蓮華成熟,若眼睹其色,鼻聞其香,則諸根示得清凈也。(六根者,即眼根、耳根、鼻根、身根、意根。)
10.生已有想。菩薩初生之時,諸天人等咸樂護持,以其必能修習善行,證菩提果,比喻蓮華初生之時,雖未見花,凡諸人眾,咸生已有蓮華之想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以上的類比,內容雖無針對性,可比性也不大,但准確地把握了荷花的清秀潔凈之特性與佛陀的精神使蓮華得到了升華
回答者:jodyyan - 秀才 三級 10-20 18:36
蓮花:最早出現於東漢,跟佛教文化有關。因為蓮花在佛教中是一種聖潔物。因為佛教在我國雖幾起幾落,卻也久盛不衰,影響到社會各階級、階層,深入到文化意識的各個領域,因此,蓮花紋在瓷器、陶器紋飾中經久不斷。 東漢;用高溫釉畫成單個蓮瓣。 酉晉後期出現蓮瓣紋,一件器有幾個蓮瓣。六朝時期蓮瓣的特徵是短、肥胖、粗大,多為刻花。 唐代的蓮瓣也還比較肥胖,排列比前朝緊密些,多為刻花。 北宋的蓮瓣紋,蓮瓣稍瘦,排列緊密,多刻花、劃花。 南宋蓮瓣細長、排列緊密,形似菊花。 元代:蓮瓣肥大,蓮瓣與蓮瓣間有空隙,瓣中繪有雜寶,"有些不可名狀。瓣中繪雜寶之風格,明、清尤甚,至今不滅。 明代:早、中期的蓮瓣較寬大,排列漸緊,瓣與瓣間空隙漸小,以至於無,蓮瓣完全聯在一起。 清代:明末至清末,陶瓷器上的蓮瓣逐步變形,即所謂異化,圖案化,或似象非象,已不再具有嚴格的宗教神聖意義了。 元、明、清的蓮瓣以繪畫為主,極少有劃花、刻花。

蓮花
LOTUS
蓮花在佛教上被認為是西方凈土的象徵,是孕育靈魂之處。佛身多置於蓮花之上,所以佛座亦稱蓮座。

歷代詩人贊美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把蓮花喻為君子,給以聖潔的形象。

蓮花亦稱荷花。它那一莖雙花的並蒂蓮,是人壽年豐的預兆和純真愛情的象徵。在百花中它是唯一能花、果(藕)、種子(蓮子)並存的。蓮花以它那美、愛、長壽、聖潔的綜合象徵成為中國人喜愛的名花,因此常藉與「連」同音組合在傳統的吉祥圖案中。

蓮花圖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1%AB%BB%A8&z=0

蓮的詩句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

----------

曉出凈慈寺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

雜詩 龔自珍

津梁條約遍南東,誰遺藏春深塢逢。
不枉人呼蓮幕客,碧紗櫥護阿芙蓉。

----------------------------------------------------------------------

----------

長干行 崔顥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同是長幹人,自小不相識。

下渚多風浪,蓮舟漸覺稀。
那能不相待,獨自逆潮歸。

三江潮水急,五湖風浪涌。
由來花性輕,莫畏蓮舟重。

----------------------------------------------------------------------

----------

長安秋望 趙嘏

雲物凄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

----------

江南 漢無名氏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

----------

南鄉子 李珣

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
游女帶花偎伴笑,爭窈窕,
競折田荷遮晚照。

----------------------------------------------------------------------

----------

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歌醉中作歌 黃仲則

紅霞一片海上來,照我樓上華筵開。
傾觴綠酒忽復盡,樓中謫位安在哉?
青山對面客起舞,彼此青蓮一抔土。
若論七尺歸蓬蒿,此樓作客山是主。
若論醉月來江濱,此樓作主山是賓。
誰將詩卷擲江流,定不與江東向流。

----------------------------------------------------------------------

----------

澤陂 詩經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
寤寐無為,涕泗滂沱。

彼澤之陂,有蒲與蓮。有美一人,碩大且卷。
寤寐無為,中心悁悁[1]。

彼澤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碩大且儼。
寤寐無為,輾轉伏枕。

----------------------------------------------------------------------

----------

古絕句 漢無名氏

日暮秋雲陰,
江水清且深。
何用通音信,
蓮花玳瑁簪。

關於蓮的詩句在愛詩詞網站

熱點內容
大廳花卉租擺圖片 發布:2025-07-23 16:37:34 瀏覽:679
描寫櫻花的好詞 發布:2025-07-23 16:33:33 瀏覽:753
蘭花土好 發布:2025-07-23 16:31:53 瀏覽:592
西蘭花澆水 發布:2025-07-23 16:30:17 瀏覽:807
盆栽換花 發布:2025-07-23 16:30:15 瀏覽:829
菠蘿盆栽怎麼養 發布:2025-07-23 16:16:25 瀏覽:52
像櫻花的符號 發布:2025-07-23 16:16:17 瀏覽:832
讓櫻花偷偷 發布:2025-07-23 16:02:48 瀏覽:882
綠花百合 發布:2025-07-23 15:51:42 瀏覽:612
月子茶花 發布:2025-07-23 15:35:35 瀏覽: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