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溜針

七夕溜針

發布時間: 2022-01-17 04:42:18

1. 七夕風俗穿針乞巧源於那個朝代

始於漢,抄流於後世

中國歲時風俗。每年七月初七舉行。七夕之夜,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或五孔針、七孔針)趁月光對月連續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者稱為「得巧」。 展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生活嚮往。

根據傳統,中國民間女子要當庭布筵,虔誠跪拜織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靈手巧,乞求智慧和精巧女工技藝。乞巧的方式中,最廣為流傳的當數結綵線,穿七孔針「驗巧」,誰穿得越快,就意味著誰是「得巧」者。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

(1)七夕溜針擴展閱讀:

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

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乞巧節」作為一個流傳於民間的傳統節日,本身不存譜系傳承關系,但「乞巧節」中的內容核心——製作手工藝品「七夕貢案」則具有一定的傳承性。

2. 七夕節為什麼要穿針乞巧

七夕為了抄紀念牛郎織女,織女,顧名思襲義,善於織布的女子。織布織衣,當然要穿針引線,乞巧,乞求心靈手巧之意,女子乞求自己像織女一樣心靈手巧。

穿針乞巧,中國歲時風俗。每年七月初七舉行。七夕之夜,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趁月光對月連續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者稱為「得巧」。展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生活嚮往。

作為一種古老的中國節日習俗,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即七夕節(或乞巧節),根據傳統,中國民間女子要當庭布筵,虔誠跪拜織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靈手巧,乞求智慧和精巧女工技藝。

3. 拜月乞針錢什麼意思與七夕有何關系

古代男耕女織,女性一般都從事一些女紅之類的活,像是紡織、編織、縫紉、刺綉、拼布、貼布綉、剪花、漿染等等。 所以像月亮祈福,希望自己的手藝越來越精。

4. 七夕乞巧時用的五孔、七孔和九孔針到底是針的類別還是針的排列方式請詳解

應該是針的排列方式。

5. 七夕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七夕節的時候,我們這邊主要是老人陪孩子,坐在院子里乘涼,然後講古老的傳說故事。女孩子要扎漂亮的頭發,男孩子要理發。男孩子是理那種元寶頭,一般都是村裡的老人家幫忙剪的,不去理發店。

6. 七夕乞巧針為什麼要插在蓮藕上

七夕的傳統習俗。

7. 七夕的風俗習慣中的投針驗巧盛行於哪個朝代

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習俗。

投針驗巧是中國歲時風俗,每年七月初七舉行。屬於七夕節期間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習俗,展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生活嚮往。

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綉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

《直隸志書》也說,良鄉縣(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婦女乞巧,投針於水,借日影以驗工拙,至夜仍乞巧於織女」請於敏中《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說:「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

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卜女之巧。」

「投針驗巧」:先准備一隻面盆,放在天井裡,倒入「鴛鴦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間取的水混合在一起。

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過夜,再經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陽一曬,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驗巧」了。

原來面盆里的水,經過半天太陽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於是取引線(即「縫衣針」),輕輕平放在水面上,針不會下沉,水底下,就出現針影,這針影若是筆直的一條,即是「乞巧」失敗,若是針影形成各種形狀,或彎曲,或一頭粗,一頭細,或是其他圖形,便是「得巧」。

8. 關於七夕節的謎語

一去成死別,浮名化半空 節日 七夕
千古一絕反復看 節日紀念日 七夕
三多 歷法用語二 七夕,除夕
揚名之後更虛心 千家詩目 七夕
皂白不分,為非作歹 傳統節日 七夕
虛心一點爭上進 傳統節日 七夕
七夕為何搭鵲橋 中學語文篇目二 牛郎織女,一面
飄零一生,總把新鄉作故鄉 神話人物 牛郎
散漫空中絮紛起 愛情傳說人物 織女
離鄉如今約八載 神話人物 織女
只見得紅妝半露 神話人物 織女
七夕星疏夫閑游 白居易五言 人生未死間
黃金周可壓縮,不包括國慶,將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立法,界定重大時刻 反探驪,4+7 節能減排十一五規劃要點
七夕來聚首,輾轉才相見 對聯一句 長長長長長長長
七夕星疏夫閑游 白居易詩 人生未死間
唯七夕一相逢 企業名 雙星集團
牛郎織女七夕會 常言俗語四字 橋梁作用
七夕未遇下筆難 多字成語 無巧不成書
七夕相會 成語 一見如故
七夕一度鵲紛飛 成語 過河拆橋
牽牛話七夕 成語 花言巧語
七夕一相逢 詞曲牌名 巧團圓
只盼七夕常相逢 詞曲牌名二 鵲橋仙,永遇樂
牛郎織女盼七夕 外國電影 二個星期的愛
七夕雙星偕鳳侶 外國電影 巧配姻緣
七夕把盅心相許·上樓格 法律詞語 酌定情節
七夕一相逢 《陳涉世家》一句 等死
七夕搭鵲橋 航空航天詞語 空間對接
七夕會佳期 菊花品種二 銀河飛渡,喜相逢
七夕弄金棱 菊花品種 巧織錦綉
七夕雙星難晤對 花卉樹木四 牽牛,帝女,銀河,將離
七夕雙星會鵲橋 離合字 二人又小敘
七夕為何搭鵲橋 中學語文篇目二 牛郎織女,一面
七夕一相逢 食品 過橋面
七夕相會 唐詩五言 虛心暗在通
七夕織女奔銀河 五代詞句 今宵好向郎邊去
牛郎織女盼七夕 天文詞語 星期日
七夕一相逢 天文詞語 會合周期
七夕一相逢 文娛形式 周末晚會
牛郎織女盼七夕 新聞詞語 兩星期會晤
七夕會銀河 郵政集郵詞語 空難封
唯七夕一相逢 中國歷史詞語 天津條約
七夕喜相逢 中葯名四 天仙子,牽牛子,附子,合歡
七夕一相逢 字謎 死
牛郎織女盼七夕 天文詞語 星圖集
牛郎織女盼七夕 五字醫療用語 隔離兩星期
七夕一相逢,百年意長存 字謎 死
七夕銀河鵲橋斷 稱謂 封面女郎
七夕 成語 一見如故
七夕 紅樓夢詩句 一載赴黃粱
七夕一相逢 韻目二 巧,遇
七夕會 歌名 巧遇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百強網站 互聯星空
盼望七夕得相逢·卷簾格 天文名詞 會合周期
惟盼七夕一相逢 天文名詞 會合周期
七夕銀河鵲橋斷 稱謂 封面女郎
七夕 成語 一見如故
七夕一相逢,百年意長存 字謎 死
唯七夕一相逢 四字口語 純屬巧合
惟七夕一相逢 字謎 死
俊襲人七夕禱月 成語 花言巧語
七夕 多字成語 一生一死,乃見交情
七夕 成語 一見如故
七夕一度鵲紛飛 成語 過河拆橋
牽牛話七夕 成語 花言巧語
"唯七夕一相逢" 影目 死拼
七夕仰看牛女渡 電視用語 節目上星
一到七夕,攜手並肩 電影名 死拼
七夕一相逢 食品 過橋面

謎語題目:婦女曝水於日下,綉針投之看工拙(打一七夕習俗)
謎語解析:該習俗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通常是用面盆准備鴛鴦水,然後在七夕節的那天中午將縫衣針輕輕平放在水面上,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卜女之巧。
謎語答案:投針驗巧

謎語題目:金簪劃銀河,隔岸對相望。不忍兩分離,喜鵲把忙幫。(打一節日)
謎語解析: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喜鵲不忍兩分離,搭起鵲橋來相助。
謎語答案:七夕節

謎語題目:月露良宵拜魁星,老牛慶生也不遲(打一節日)
謎語解析: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在這天夜裡人們往往會在天井裡擺上「拜魁星」香案,希望「魁星點斗,金榜題名」。老牛慶生也是七夕的習俗之一,是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
謎語答案:七夕節

謎語題目:蘭夜一過喜鵲散(打一成語)
謎語解析:蘭夜是指七夕節的夜晚,當牛郎織女在銀河會完面後喜鵲也會散去,那時鵲橋也就沒有了。
謎語答案:過河拆橋

謎語題目:葡萄架下聽情話,喜鵲禿頂把橋搭(打一節日)
謎語解析:傳說七夕節的夜晚在葡萄架下能能聽到牛郎織女的脈脈情話,他們相會役使喜鵲做橋梁從它們頭頂走過去,所以喜鵲頭上的毛都被踩禿了。
謎語答案:七夕節

謎語題目:銀河會面訴衷腸,蘭夜過後寄相思(打一節日)
謎語解析:牛郎織女在銀河會面說了無數的心裡話,蘭夜是指七夕節的夜晚,蘭夜過後牛郎織女又要分別,只能通過思念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謎語答案:七夕節

謎語題目:投針驗巧得天工,種生求子宜子祥(打一節日)
謎語解析:投針驗巧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種生求子是七夕節中舊時的習俗,實際上是生育信仰之一種。
謎語答案:七夕節

謎語題目:二人相見淚沾襟,願在鵲橋度此生。(打一節日)
謎語解析: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互訴衷腸連淚水都打濕了衣服,不忍踏上回去的路希望時間永遠停留在鵲橋的這一刻。
謎語答案:七夕節

參考文獻:網路知道
http://..com/question/58496778.html?qbl=relate_question_0&word=%C6%DF%CF%A6%C3%D5%D3%EF

9. 拜月乞針線是什麼節日

拜月乞針線是七夕節。

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9)七夕溜針擴展閱讀

在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習俗。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梁,裝上欄桿,於欄桿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

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七夕節

10. 人們都說農歷七月初七是七夕節,那麼七夕節拜月乞針線是什麼意思呢

向織女乞巧,希望自己能變的跟織女一樣手巧

熱點內容
屬虎的幸運盆栽 發布:2025-08-21 10:42:32 瀏覽:701
牡丹蝦一隻 發布:2025-08-21 10:38:45 瀏覽:553
七夕草做花 發布:2025-08-21 10:38:44 瀏覽:612
花卉集錦 發布:2025-08-21 10:08:58 瀏覽:129
模擬山羊情人節版 發布:2025-08-21 10:08:44 瀏覽:534
客廳辦公室綠植大型 發布:2025-08-21 09:58:53 瀏覽:114
花卉彩椒 發布:2025-08-21 09:56:38 瀏覽:123
盆栽綠色蔬菜 發布:2025-08-21 09:51:39 瀏覽:965
海棠李易安 發布:2025-08-21 09:42:54 瀏覽:336
美式風格花藝特點 發布:2025-08-21 09:42:00 瀏覽: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