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秀愛
『壹』 所以,情人節是幹嘛的
其實每一對情侶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不用看別人做什麼
關鍵看你們自己,雙方喜歡什麼,想去哪裡,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了
比如看電影、燭光晚餐、逛街、運動等等吧。只要相愛,能夠互相陪伴就是最幸福的
0 69
『貳』 七夕節和情人節有和不同呢
情人節:情人在這一天互送巧克力、賀卡和花,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內」或「少女容節」、「女兒節」。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現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叄』 日本的七夕節和中國七夕節的區別在哪裡
1、七夕由來的不同
中國的七夕:
七夕節源於漢代,東晉葛洪《西京雜記》中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這是我們目前所知有關七夕的最早文獻資料。
傳統七夕是女性節日,它主要強調「乞巧」,女子希望自己能夠心靈手巧。古代婦女七夕乞巧也屢屢在唐詩宋詞中被提到,唐朝王建有詩雲:「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
七夕還通過牛郎織女的故事來強調兩性的愛情忠貞。《漢武故事》里記載,漢武帝跟仙後西王母相愛,西王母讓青鳥作為信使和他傳信。據說西王母要來的時候,由青鳥先來報告,西王母跟漢武帝相會五次,都是在七夕。漢朝在宮廷里就過七月七,用紅絲繩把手纏起來,叫連愛,把愛連起來。所以七月七從漢朝開始就突出愛情主題。
也有學者認為,七夕是父權社會出現之前的神話母題,是請神下凡又送神上天的儀式,乞巧的最初意思為向天神乞橋,「乞求溝通的橋梁」。
此外,七夕還與科舉考試有關,據說七夕是魁星的生日,而魁星是主管科舉考試的神仙。
日本的七夕:
誕生於中國的七夕節在奈良時代傳入日本,與日本本土的祖靈信仰和棚機津女信仰融合,包含了更多與日本佛教有密切聯系的「穢祓」(去除污穢)思想,頗具日本特色。
日本七夕節吸收了中國七夕節的浪漫元素,又融入了日本本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如今已成為日本夏季傳統的節日之一。
七夕在日本原是朝廷貴族的祭祀活動,又稱乞巧奠。從江戶時代起,才成為一種民間慶祝活動。本來跟中國一樣,是舊歷的7月7日,後來在明治6年(1873年)改歷以後,只有很少地區沿用舊歷,大部分地區把七夕節變為新歷的7月7日;另外東日本和北海道,仙台等地是推遲一月,把8月7日(一說8月6日到8日三天)作為七夕節,這樣跟舊歷七夕大致相同。
2、七夕習俗不同
中國的七夕習俗:
中國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浙江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七夕這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若無公雞報曉,牛郎織女便能永不分開。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
而後,大家玩乞巧游戲,乞巧游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香港仍然有不少家庭保留過往的傳統習俗,於七姐誕當日到紙扎店購買「七姐衣」,於當晚用來「拜七姐」。
而過往日子的婦女,亦有在拜祭之時利用小蜘蛛、豌豆或綠豆等物品,祈求七姐暗示能否傳得手藝。在坪洲及西貢,分別有兩間七姐廟,坪洲的七姐廟名為仙姊廟,每年七月初六仍有不少善信前往拜七姐。
日本的七夕習俗
日本的七夕節和人日(1月7日)、上巳(3月3日)、端午(5月5日)、重陽(9月9日)一並列入日本的五節供,是國家的固定節日。每年全國各地都會舉行大大小小的七夕節慶祝活動,最具代表性的是被稱為「日本三大七夕」的安城七夕、仙台七夕和平冢七夕。
與中國的七夕習俗有所不同,在日本,七夕到來之前和當天,人們會舉辦一些活動以示慶祝和紀念,如選美比賽、馬拉松、七夕舞會等。
同時,七夕也被認為是訴說心願的日子。
這一習俗從江戶時代一直流傳至今。人們把自己的心願寫在五色彩紙上,日語裡面叫做「短冊(たんざく)」,綁上絲線然後掛在竹林或放入江河中,以此來祈求自己願望的實現。每年七夕到來之前,大學里的圖書館、家附近的超市、車站的大型商場就開始准備,到處都可以看到供人們寫願望的紙條和掛願望的柳枝。
也正是由於這一習俗,日本的七夕更被人們當做是小孩子的節日而不是情人節。
『肆』 七夕節表達愛意的句子
1、甜蜜的話說了很多,不足以表達我對你的愛;溫柔相對的日子過了很多,不足以表專達一輩子的信賴;屬執手相望,幸福的笑容很多,不足以表達內心的期待。愛你的心難以表達,讓我們用一輩子去體會!
2、青山不及你眉長,水清不似你目澈,跨過山水幾場雨,我一生只要一個你。
3、下輩子做只貓,白天你上班養我,我在家曬太陽玩你領帶,晚上你抱著我睡覺,你帶回來的女朋友,我把她們的臉全抓花。
4、遇到你之前,世界是一片荒原,遇到你之後,世界是一個樂園,過去的許多歲月,對我象一縷輕煙,未來的無限生涯,因你而幸福無邊。
5、何止這一顆心,我的整個世界,整個宇宙,乃至銀河裡的一顆小星星,都統統交付於你了。
6、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愛你,浩瀚的大海將失去波濤,奔忙的水流將向西重新歸入雪山,美麗的夜空將不再有繁星閃爍,陽光也將失去它七彩光芒!
『伍』 七夕節和情人節有什麼區別
1、受眾不同。
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通常只在國內慶祝,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
情人節是西方國家的節日,起源於基督教,本來只在歐美各國慶祝,現在已經成為全世界情侶們共同慶祝的日子。
2、時間不同
七夕節按陰歷計算,在每年陰歷的七月初七。
情人節按公歷計算,在每年的二月十四日。
3、來源不同。
七夕節源自牛郎織女的故事:織女討厭天宮枯燥的生活,私下凡間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日子。此事惹怒了天帝,他捉回織女,只允許他們每年的七月七日見面。
二人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在那一天,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而見面的七月七日,也就成為中國的情人節。
情人節源自瓦倫丁節: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經濟凋敝,統治階級腐敗,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紛紛反抗。貴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基督教徒。是時有一位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
在獄中,他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他們相互愛慕,並得到典獄長女兒的照顧。統治階級下令將他執行死刑。在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典獄長女兒深深眷戀。
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後來,基督教徒為了紀念瓦倫丁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聖瓦倫節」,後人又改成「情人節」。
『陸』 七夕節與情人節的風俗有什麼區別
傳統的七夕代表的是思念,說是情人節,其實代表的更是思念遠方的情人在這一天會重逢,它代表著中國特色的愛情。而外國的情人節就是浪漫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