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橋塌了

七夕橋塌了

發布時間: 2022-01-12 23:48:14

七夕是傳說中的什麼橋

鵲橋。抄

鵲橋是古代漢族民間襲愛情故事中喜鵲搭成的橋。相傳牛郎和織女被銀河隔開,只允許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相見。為了讓牛郎和織女能順利相會。各地的喜鵲就會飛過來用大家的身體緊貼著搭成一座橋,此橋就叫做鵲橋。牛郎和織女便在這鵲橋上相會。

㈡ 現在鵲橋被雨水沖垮塌了吧

否,鵲橋是七夕牛郎織女相會時,喜鵲搭成的橋。塌不了

㈢ 美國電影一個男的抱著一個女的跑橋塌了,是什麼電影橋段

看看是不是《死神來了5》

㈣ 七夕橋成渡女牛是什麼意思

這個說的是牛郎織女七夕相會鵲橋相會。

㈤ 開封一景區觀景橋發生垮塌,橋梁突然垮塌的原因是什麼

河南開封大宋御河景區集錦橋橋頂垮塌,可能是由大風引起的

這些天天氣異常,很多地方都颳起了大風,導致多處建築受損嚴重。集錦橋的橋頂是木質結構,垮塌時正值大風天,不過因為還沒有經過具體調查研究,所以不能確定是不是因為大風造成的。

小長假出行,大家玩的是熱鬧,是開心,如果在旅遊過程中發生意外,這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出行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時刻注意天氣情況,如果天氣不好,就不要玩不適合的項目,比如大風天的高空娛樂,攀岩登山等,因為很可能一個不小心就會從上面摔下來。

像集錦橋這種橋頂倒塌,遊客的確無法提前預知,那麼在遊玩的時候,盡量不要在這些有安全隱患的地方停留,小心謹慎一些總是好的。

㈥ 傳說中的七夕會橋是怎樣的典故

、由來: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2、典故:
第一則:
《織女》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第二則:
很早以前,山裡住著戶人家,老人們都死了,家裡剩下了兄弟倆。老大娶了媳婦,這媳婦心眼不好,老想獨霸老人留下的家業。 有一天,二小領著狗去放牛,到了地里,他拍打著牛背說:「牛哇,牛哇,我想睡會覺,你可千萬不要亂跑。」老黃牛像聽懂了人話,低著腦袋「哞、哞」地叫了幾聲,甩打著尾巴在他身邊吃起草來。二小躺在草地上睡著了。 錯過中午,嫂嫂提著罐子來給小叔子送飯,見二小正在睡大覺,照他身上狠狠地踢了一腳。二小醒了見是嫂嫂,慌忙爬起來,站在地上像個愣雞。 嫂嫂把飯罐子往地上一擱,氣呼呼地說:「你倒自在,撒著牛睡大覺,牛丟了我才和你算賬哩!」說完,她一扭屁股走了。 二小的肚子早就餓了,捧起罐子剛要吃,身邊的大黃牛一頭把罐子撞了,罐子摔了個稀巴爛。大黑狗見了地上的飯,張口就吃,不一會,就把地上的飯舔了個一干二凈。 二小瞅著碎罐碴子害怕了,覺得回家也沒好兒。他長嘆一聲;「唉,怎麼我就這樣命苦啊!」 二小的唉聲剛落,大黑狗撲通一聲倒在地上,鼻子口裡流血,一會兒就斷了氣。他這才明白,嫂嫂在飯里下了毒葯。 二小心想:看來不能和這個害人精在一塊過了,要不早晚得死在她手裡。日頭兒快落西山時,他趕著牛回了家。一進院子,扭頭見哥哥打外邊回來,二小心裡一酸,兩眼止不住地流淚。哥哥見弟弟這樣傷心,不知家裡出了什麼事,忙問:「你為嘛這樣難過?」「我把嫂嫂送的飯罐子打了,狗吃了地上的飯就死了。」哥哥聽了,心裡明白了八九,斗又斗不過家裡的女人,為了難。 二小哭著說:「哥,咱們分開過吧。」哥哥見弟弟說要分家,更做難了,一來弟弟還小,二來他外出做買賣;家裡沒有幫手也不行。要是在一塊湊合著過吧,又怕弟弟有個三長兩短。 二小見哥哥發愁,就說:「哥,家裡什麼物件我也不要,只要那頭牛。」弟兄倆在院里說分家的話,媳婦聽見了,打心眼裡高興。她手扒著門框沖著丈夫說:「往後各過各的好,我做主依了二弟!」 哥哥眼裡噙著淚花兒,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第二天,二小趕著牛車走了。走來走去,越走越遠。二小心想:老是這么走,走到多時是個頭?乾脆就住在這吧!他把牛車停下,砍了好多樹枝子,就著山坡兒搭棚。棚子搭好了,就和老黃牛在這兒落了戶。 那頭牛是天上的金牛星下界,已經跟著二小過了一年多,這一天夜裡死了。老黃牛死後,一連給二小託了三個夢,夢里對二小說:「到明天午時三刻,我要回天庭去了。我走後,你把我的皮子剝下來,等到七月七那天,把它披在身上,保你能上天。王母娘娘有七個閨女,那天她們到天河裡去洗澡。記住,那個穿綠衣裳的仙女就是你媳婦。你千萬別讓她們看見你,等她們都到了水裡,你抱了衣裳就往回跑,她准追你。只要你回了家,她就不會走了。」 第二天,二小見老黃牛死了,不吃也不喝,手摸著它光啼哭。後來就把牛皮剝了,留下牛皮埋了牛,又在牛墳上跪著大哭了一場。 七月七那天,二小披上牛皮,立時兩腳離了地,飄飄悠悠來到天河岸上,他悄悄地躲在樹林里等著。一會兒,王母娘娘的七個仙女來了,她們一個個脫了衣裳,撲通撲通跳到了水裡。 二小瞅准了那身綠衣裳,竄過去抓起來就跑。三仙女見有人抱了她的衣裳,打水裡出來就追。緊追慢追,追到二小家裡。三仙女問二小為什麼拿她的衣裳,二小說想讓她做自己的媳婦。三仙女再三說天規不容,二小一再說人間比天上好。三仙女見二小長得好看,也動了心,就應了他。打這,三仙女落凡到了人間,她天天在家彈花織布,人們就叫她織女。二小天天外出賣布掙錢。小倆口過起了舒心日子。 三仙女和二小過了三五年,給他生了一男和一女。一天,二小到地里去幹活,天上響起了天鼓,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將把織女抓走了。二小回家一看,見兩個孩子啼哭,不知媳婦上了哪兒,急得團團轉。一問孩子,那大孩子手朝天上一指劃,二小才想到織女走了。他急忙擔起兩個孩子,披上牛皮去趕織女。 二小心急,追得快,眼看快追上織女時,惹惱了王母娘娘:「好你二小,莫非你要追到靈霄殿上去嗎?」她打頭上拔下銀管,在二小和織女中間一劃,立刻劃成了一道天河。二小沒有辦法過河,急得直跺腳,筐里的兩個孩子直喊娘。織女和二小都哭了,啼哭也沒用。二小想給織女留個想念,拿出牛扣套投向織女,織女接在了手裡。織女想了想,沒嘛可送,掏出織布梭照著二小扔來,織女手勁小,把織布梭扔歪了。 直到現在,天河一邊的織女星懷里有扣套星,另一邊的牛郎星旁有個梭子星。
第三則: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有個牛家莊,莊裡有個聰明、忠厚、勤勞的小孩叫靈兒。因父母早亡,只好跟隨哥哥過日子,嫂子馬氏為人狠毒,常常虐待靈兒。一年秋天,剛收割完畢,馬氏就逼著靈兒去山上放牛,並對他說:「給你這九條牛去放,要等到有了十頭牛你才能回來!」靈兒聽後;無可奈何,只好趕著牛離開牛家莊。 村裡人聞訊趕來,對靈兒深表同情。有的送來吃的,有的送來穿的,靈兒一一致謝,然後獨自一人趕著牛向山裡走去。 當他走到那草深林茂的山嶺就停下來歇腳,坐在樹下傷心地流淚。心想,要等到何年何月才會有十頭牛呢?正在這個時候,有位須發霜白的老人,忽然出現在他面前,老人拍拍他的肩膀,親切地問:「孩子,你怎麼一個人跑到這個偏僻的地方來放牛?為什麼事你這樣傷心?」靈兒把嫂子虐待、逼他放牛的事,一五一十地講了。老人笑著說:「原來是這么回事!別難過,那伏牛山裡有頭病倒的老牛,你好好地喂養它,等牛病好後你就可以趕著牛回家了。」說完那老人就不見了。靈兒好象做夢似的。便按老人的吩咐往伏牛山走去。 靈兒走呀走呀,翻過一道道的山,涉過一條條的澗,終於找到了那頭病牛,它正在一塊大平石上卧著。靈兒立即趴下去,連連磕了三次頭,喊了聲「牛大伯」。老牛睜開疲憊不堪的眼睛,一會兒又閉上了。靈兒看著老牛那沒精打採的樣子,心裡想,可能是餓了,於是就急忙去給老牛薅了一捆又一捆的草。整整餵了三天三夜,老牛終於吃飽了。突然抬起頭跟他講起話來:「好孩子,我本來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偷偷地把五穀種子撤於人間而觸犯了天規,被玉帝踢下天庭,把腿摔壞了,動彈不得。你如能用百花露水給我洗擦一個月我就會好的。」小靈兒聽了,就在伏牛山住了下來,餓了吃些野果,渴了喝些泉水,夜裡依偎在牛旁。每天清晨去采百花,用花朵上的露水給老牛洗傷。整整一個月,老牛的傷真的好了,它跟著靈兒一道回家。 靈兒回到家裡,嫂嫂見他真的趕了十頭牛回來,硬說有一頭是偷了別人的,還把他痛打了一頓,經鄉親們解勸才算作罷。此後,靈兒白天放牛,夜裡就睡在牛的身邊,莊上的人都稱他是「牛郎」。那隻被牛郎救活的老牛和牛郎很親。有一次,嫂子把毒葯放到菜里,老牛告訴牛郎不要吃。嫂子氣起來鬧著要跟牛郎分家,牛郎既不要房子也不要田地,只要那頭老牛、兩輛破車和一隻爛皮箱,就離開了家,在一棵桑樹下搭了個草棚住了下來。老牛從嘴裡吐出個茶豆,牛郎將茶豆種在草棚門前,第二天便破土而出,第三天長出了葉子,牛郎就忙搭架,過幾天豆子藤都爬滿了架子。老牛就說:「孩子,你夜裡藏在茶豆架下,可以看到天上的仙女,仙女也能看到你,誰要是連續七夜偷看你,她就是盼望做你的妻子,那時我就用車拉著你上天去,把她接下凡來,與你結成婚配。」 聽了老牛的囑咐,牛郎夜裡就鑽到茶豆架下朝天上望去,只見一群仙女在玉池裡洗澡,臨走時,有一仙女向下偷看了他一眼。第二天夜裡,只見那仙女獨自來到玉池邊,大著膽子看牛郎。第三天夜裡,望著牛郎微微地笑,第四天夜裡便向牛郎點點頭,第五天夜裡端出一籃蠶,第六天夜裡偷出一架織布機,第七天夜裡拿著織布梭向牛郎招手。牛郎織女,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眉來眼去,牛郎盼著織女下凡,織女盼著牛郎快去團聚。七月七這一天,從天空飛來喜鵲,落在老牛頭上,喳喳喳地叫:「織女差我來,叫您快去聚。快去聚,快去聚。」老牛笑著點點頭,牛郎套上車,坐上去。 老牛四蹄騰空,一會兒來到了玉池,牛郎下車,和織女把織布機抬放到車上,織女挎著蠶籃上了車,牛郎也跳上車同織女坐在一起。老牛騰雲駕霧,一會兒即到家。 鄉親們獲悉牛郎成了家,都趕來賀喜。織女就把她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眾姐妹,教大家養蠶、執絲、織綢緞。 於是,全村的人都知道牛郎娶了賢妻,能養蠶,會抽絲,還能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都說織女的織布機是從天上帶來的,織出來的綢緞做成衣,冬暖夏涼。這消息傳了出去,引來了山南海北的絲綢商人,都爭著前來爭購南陽綢。這事轟動了白河兩岸,伏牛山區的千家萬戶,都送自家的姑娘來學織。織女心地善良,樂於教人,不到兩年,家家戶戶都學會了養蠶抽絲織綢緞。 到了第三年的七月七,織女一胎生了一男一女,男的叫金哥,女的玉妹。牛郎耕田,織女織布,日子過得很和睦。 幾年後,牛郎正在犁地,晴空突然響了一陣雷,老牛望著牛郎直流淚,並對牛郎說:「孩子,我把織女拉下天,觸犯了天條,看來活不成了。我死後,王母娘娘肯定不放過你們,到那時,你吃我的肉可以脫俗成仙,用我的皮做成鞋穿能騰雲登上天去。」說完老牛應聲倒下;牛郎哭了一陣之後,就依著老牛的吩咐做了。 正好七月七那一天,牛郎正在鋤地,金哥玉妹兩人哭喪著臉跑了過來,告訴牛郎說,來了個老婆子,把媽媽從織布機上拉走了。牛郎急忙回家穿著用老牛皮做的鞋,一手拉著金哥、一手拉住玉妹,騰空就追。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替照腳下一畫,一條波濤洶涌的大河出現了,牛郎拉著金哥玉妹站在河邊直哭,哭聲震驚了玉帝,玉帝一看是一對孩子,怪可憐的,於是,就決定讓他們一家人每逢七月七相會—次。 人們突然發現牛郎一家人不見了,感到蹊蹺,夜間到茶豆架下朝天上望,看見一條波濤洶涌的大河,河那邊的織女在哭,河這邊的牛郎拉著金哥和玉妹也在哭。人們發現群星閃爍的天空多出一條銀帶,就叫它為天河。天河的一邊多了一顆星,這顆星就叫織女星。一邊多了三顆星,叫做牛郎星。人們想念牛郎織女,每晚總是鑽到茶豆架下仰望天空。到了七月七那天晚上,突然看見滿天喜鵲向著天河撲去,互相咬著尾巴,搭成一座鵲橋。牛郎一手拉著金哥,另一手拉著玉妹上了橋,織女也從橋那邊過來了,走到鵲橋中間一家人相會了。
第四則:
這只是一個現在的傳說…… 在七夕的午夜十二點,如果有人穿著白色的衣服走在街上,並且倒著走,走了七步,還撞到了一個人,如果是同性,那他(她)就是你的前世,如果是異性,那他(她)就是你的命定戀人哦~

㈦ 近年來倒塌的橋梁有哪些

1999年重慶彩虹橋斷裂事件 1999年1月4日18時50分,重慶市綦江縣彩虹橋發生整體垮塌,造成40人死亡,14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631萬元。 基本情況 綦江縣彩虹橋位於綦江縣城古南鎮綦河上,是一座連接新舊城區的跨河人行橋。該橋為中承式鋼管混凝土提籃拱橋,橋長140米,主拱凈跨120米,橋面總寬6米,凈寬5.5米。該橋在未向有關部門申請立項的情況下,於1994年11月5日開工,1996年2月竣工,施工中將原設計沉井基礎改為擴大基礎,基礎均嵌入基石中。主拱鋼管由重慶通用機械廠勞動服務部加工成8米長的標准節段,全拱鋼管在標准節段沒有任何質量保證資料且未經驗收的情況下焊接拼裝合攏。鋼管拱成型後管內分段用混凝土填注。橋面由吊桿、橫梁及門架支承,吊桿錨固採用群錨體系,錨具型號為YCMl5-3。1996年3月15日該橋未經法定機構驗收核定即投入使用,建設耗資418萬元。 事故經過 1999年1月4日18時50分,30餘名群眾正行走於彩虹橋上,另有22名駐綦武警戰士進行訓練,由西向東列隊跑步至橋上約三分之二處時,整座大橋突然垮塌,橋上群眾和武警戰士全部墜人綦河中,經奮力搶救,14人生還,40人遇難死亡(其中18名武警戰士、22名群眾)。 直接原因 吊桿鎖錨問題 主拱鋼絞線鎖錨方法錯誤,不能保證鋼絞線有效鎖定及均勻受力,錨頭部位的鋼絞線出現部分或全部滑出,使吊桿鋼絞線錨固失效。 主拱鋼管焊接問題 主拱鋼管在工廠加工中,對接焊縫普遍存在裂紋、未焊透、未熔合、氣孔、夾渣等嚴重缺陷,質量達不到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的二級焊縫驗收標准。 鋼管混凝土問題 主鋼管內混凝土強度未達設計要求,局部有漏灌現象,在主拱肋板處甚至出現1米多長的空洞。吊桿的灌漿防護也存在嚴重質量問題。 設計問題 設計粗糙,隨意更改。施工中對主拱鋼結構的材質、焊接質量、接頭位置及鎖錨質量均無明確要求。在成橋增設花台等荷載後,主拱承載力不能滿足相應規范要求。 橋梁管理不善 吊桿鋼絞線錨固加速失效後,西橋頭下端支座處的拱架鋼管就產生了陳舊性破壞裂紋,主拱受力急劇惡化,已成一座危橋。 間接原因 建設過程嚴重違反基本建設程序。未辦理立項及計劃審批手續,未辦理規劃、國土手續,未進行設計審查,未進行施工招投標,未辦理建築施工許可手續,未進行工程竣工驗收。 設計、施工主體資格不合格。私人設計,非法出圖;施工承包主體不合法;掛靠承包,嚴重違規。 管理混亂。綦江縣個別領導行政干預過多,對工程建設的許多問題擅自決斷,缺乏約束監督;建設業主與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職責混淆,責任不落實,工程發包混亂,管理嚴重失職;工程總承包關系混亂,總承包單位在履行職責上嚴重失職;施工管理混亂,設計變更隨意,手續不全,技術管理薄弱,責任不落實,關鍵工序及重要部位的施工質量無人把關;材料及構配件進場管理失控,不按規定進行試驗檢測,外協加工單位加工的主拱鋼管未經焊接質量檢測合格就交付施工方使用;質監部門未嚴格審查項目建設條件就受理質監委託,且未認真履行職責,對項目未經驗收就交付使用的錯誤作法未有效制止;工程檔案資料管理混亂,無專人管理;未經驗收,強行使用。 另外,負責項目管理的少數領導幹部存在嚴重腐敗行為,使國家明確規定的各項管理制度形同虛設。 事故教訓 開展工程質量大檢查。事故發生後,重慶市各相關單位在全市開展了以資質是否相符、程序是否合法、質量是否合格為重點的拉網式工程質量大檢查,對存在質量和安全問題的在建和已建成工程,做到查出一件,徹底整改一件,該停建的項目必須堅決停建,該取消資質的必須堅決取消,該撤換責任人的必須立即撤換,對已建成而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的建(構)築物要立即停止使用,並著手進行處理。 重點整頓綦江縣建築市場,規范建設各方主體行為。針對該縣建築市場混亂無序,建設各方主體行為極不規范的現狀,重慶市幫助縣里解決管理中的根本問題和薄弱環節,督促縣建委整頓建築市場。 進一步加強建築市場和施工現場的管理。重慶市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監督制,堅持政企分開,堅持重大問題集體決定,不允許任何人干擾工程項目的公開、公平、公正招投標。對不符合規定要求的建設項目,一經發現,立即停止撥款。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35793940.html?si=1

㈧ 江蘇無錫塌橋事件說明了什麼

最後我覺得肯定能有一個比較正規的官方說法,我就是說讓大部分人能接受的結果。

㈨ 七夕上橋無路,下聯是什麼

上聯是,七夕上橋無路,
下聯是,三朝洗子樂家。
————————————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春節時掛的對聯叫春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
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押韻)。

春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謂文"題桃符"(見《蜀檮杌》),這要算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 此說的根據是清代楹聯學家梁章鉅《楹聯叢話》引《蜀檮杌》,但據《楹聯概說》考證,梁章鉅在引用時將"以其詞工"改為"以其詞非工",《蜀檮杌》原文認為該聯是辛寅遜而非孟昶所作。宋代不同史料對此說法不一,還有將作者歸為孟昶兒子的。因而這副春聯作者到底是誰,仍是個懸案。

駢文與律詩是對聯的兩大直接源頭。對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因而對聯所用句式,除了律詩句式、駢文句式外,還有古體詩句式、散文句式、仿詞曲句式。不同句式適用格律不同、寬嚴不同。其中律詩句式平仄要求最嚴,古體詩句式則除了對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對聯的要求
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幾百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但不管何類對聯,使用何種形式,都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1. 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2. 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3. 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4. 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復。
一、字句對等。
一副對聯,由上聯、下聯兩部分構成。上下聯句數相等,對應語句的字數也相等。
二、詞性對品。
上下聯句法結構中處於相同位置的詞,詞類屬性相同,或符合傳統的對仗種類。
三、結構對應。
上下聯詞語的構成、詞義的配合、詞序的排列、虛詞的使用,以及修辭的運用,合乎規律或習慣,彼此對應/平/衡。
四、節律對拍。
上下聯句的語流節奏一致。節奏的確定,可以按聲律節奏「二字而節」,節奏點在語句用字的偶數位次,出現單字佔一節;也可以按語意節奏,即與聲律節奏有同有異,出現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長的詞語,其節奏點均在最後一字。
五、/平/仄對立。
句中按節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聯對應節奏點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單邊兩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聯,各句腳依順序連接,/平/仄規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遞換,傳統稱「/平/頂/平/,仄頂仄」。如犯本通則第十條避忌之,或影響句中/平/仄調協,則從寬。上聯收於仄聲,下聯收於/平/聲。
六、形對意聯。
形式對舉,意義關聯。上下聯所表達的內容統一於主題。

㈩ 聽說哈爾濱橋塌了,怎麼回事

陽明灘大橋 2012年8月24日5時30分左右,通車不到1年的哈爾濱陽明灘大橋發生斷裂,致使4輛大貨車墜橋

熱點內容
另一朵玫瑰那樣獨特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7:07:16 瀏覽:408
取名為海棠 發布:2025-07-05 15:17:53 瀏覽:642
白蘭花雕刻 發布:2025-07-05 14:39:49 瀏覽:125
在心中盛開一朵 發布:2025-07-05 14:34:06 瀏覽:418
六指蘭花 發布:2025-07-05 14:15:48 瀏覽:805
插花福州 發布:2025-07-05 14:14:32 瀏覽:726
矮喬木盆景 發布:2025-07-05 14:08:35 瀏覽:706
牡丹花藝作品 發布:2025-07-05 14:07:11 瀏覽:14
花藝WFC 發布:2025-07-05 14:07:05 瀏覽:143
干玫瑰花面膜 發布:2025-07-05 13:47:48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