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威廉布萊克一朵花里見天國

威廉布萊克一朵花里見天國

發布時間: 2022-01-10 00:01:41

❶ 英語怎麼說,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朵花里見天國

這是一首小詩中的語句。

A Grain of Sand 一粒沙子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William Blake/威廉·布萊克專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從一粒沙子看到一屬個世界,

從一朵野花看到一個天堂,

把握在你手心裡的就是無限,

永恆也就消融於一個時辰。

❷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雙手握無限,剎那是永恆。是誰寫的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無限掌中置,剎那成永恆。」是徐志摩翻譯自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 )長詩《天真的語言》(《Auguries of Innocence》)里開頭四句。

原文如下: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一粒沙子看出世界,

一朵野花里見天國。

在你掌里盛住無限,

一時間里便是永遠。

(2)威廉布萊克一朵花里見天國擴展閱讀:

對長詩《Auguries of Innocence》開頭四行的經典翻譯還有如下譯文:

1、一粒沙子看出世界,一朵野花里見天國。在你掌里盛住無限,一時間里便是永遠。——張熾恆

2、從一粒沙看世界,從一朵花看天堂,把永恆納進一個時辰,把無限握在自己手心。——王佐良

3、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君掌盛無邊,剎那含永劫。——宗白華

4、一顆沙塵看世界,一朵野花定乾坤,無限可以在你的指間,永恆也可以是瞬間。——化童

5、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雙手握無限,剎那是永恆。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樹一菩提,一葉一如來。天真的預言,參悟千年的偈語。一粒沙里見世界,一朵花里見天堂,手掌里盛住無限,一剎那便是永劫。——豐子愷

❸ 威廉·布萊克的這幾句詩如何理解(天真的預言)

聽過「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沒 類似的 屬於哲學范疇

對於我們整個人類來說,生命應該是沒有止境的,物質也是永恆發展的。但是,在天體的轉動和歲月的輪回中,我們卻分明地看到每一個個人所擁有的單個生命在時空輪回中的單薄無力,我們這些單個的個體在宇宙中渺小得恐怕不及滄海一粟。然而,活著的人們是不甘落沒的,即便是痛苦,他們也希翼著。於是,一個人的希翼傳給另一個人就是兩個人的希翼,兩個人的希翼延續下去,就是一個民族的希翼,一個民族的希翼傳給另一個民族就是兩個民族的希翼,兩個民族的希翼再延續下去,那就是整個人類、整個宇宙的希翼。做為個體的、自我的個人來說,希翼是卑微的,但是若干個、千萬個卑微的希翼凝結在一起,就是一個物種巨大的生命力。人類的個體在一代代的更新著,人類的歷史在一天天的漫延著。多少朝代在我們的身邊升起又降落?多少文明早我們的眼前生長又衰退?然而,生命這一物種卻穿越過時間和空間的阻隔,頑強的延續著。

「把無限放在掌心,讓永恆收藏剎那」是生命永恆存在亘古不老的原始見證。無限的人類歷史可以由有限的人類個體來串織;無極的時空宇宙可以用有限的沉浮人生來度量,永恆的筆端能夠記錄人類文明的變遷。

歷史的書卷可以承載歲月滄桑的巨變。當歷史的車輪碾過人類的發展足跡,會有無數的文明在道路兩旁綻開;當宇宙的塵埃在這些文明上落定,又一個美麗的春天即將烽成。如果這樣,那有限與無限的概念是否可以交換,或許就根本無所謂有限無限的概念了。那麼,有限的將是歲月時空不已的輪回,無限的卻是人類靈魂深處那有力的羈絆。當有限與無限已無所謂界線,那人類便無所謂永恆與收藏了,更無所謂個體的生與死,這才是真正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境界。

「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一個天堂」是人類個人生命充分的自信與自由,凝結起來就是一個廣袤且博大的物種之起源的理由了。從一個卑微的個體生命中我們有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整個物種的生命力,這卻正是「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恆把一剎那收藏」。

這樣的一首詩,看到這里,應該覺得它就是對人類生命中自信與自由的謳歌,可它的題目卻偏偏叫做「天真的預示」,作者何謂之以「天真」二字呢?這樣以來,意義豈不是大相徑庭了?是作者對生命含蓄的嘲諷,還是對仕途無奈的自慰?我恐怕是無從猜測了,因為我對布萊克的了解僅僅是停留在字面水平的階段。我只知道布萊克非常討厭大哲學家培根,有些恨之入骨的意味,並認為大詩人華滋華斯「不是詩人,而是一個同所有真正的詩歌和靈感為敵的邪教哲學家。」他們兩邊,一邊是浪漫主義者,一邊是現實主義者,思想上的分歧可見一斑。並且從布來克的另外一首詩《沙子》中也能得到一些眉目:「嘲笑吧,嘲笑吧,伏爾泰盧梭,嘲笑吧,嘲笑吧,但一切徒勞,你們把沙子對風扔去,風又把沙子吹回」。但是,如果要真正的更深刻的了解布萊克原本的思想,還需要更深的歷史與文學的雙重積淀。

❹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 君掌盛無邊, 剎那含永劫什麼意思

意思是:一朵花里廣闊的世界,一粒沙里美好的天國,手掌里裝滿無限的回憶,剎那間就是永恆。

最早是英國詩人布萊克《天真的預言》:「一粒沙里見世界,一朵花里見天國;手掌里盛住無限,一剎那便是永劫。」

現代美學家宗白華將這首詩翻譯為「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君掌盛無邊,剎那含永劫。」

原文: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And eternity in an hour.

翻譯:一粒沙子看出世界,一朵野花里見天國。在你掌里盛住無限,一時間里便是永遠。

(4)威廉布萊克一朵花里見天國擴展閱讀

這四行詩是長詩《Auguries of Innocence》的開頭四行。作者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還是一位水彩畫家、版畫家。有意思的是,此詩雖然前四句家喻戶曉,整首長詩卻不在布萊克的代表作之列,評論家們也很少談起。

布萊克一生都保持著宗教、政治和藝術上的激進傾向。他濃厚的宗教意識、藝術家的天分和豐富的人生閱歷,給他的詩歌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並使它的詩歌具有明顯的宗教性、預言性、哲理性和藝術性等幾大特點。

前期的詩作,語言上簡單易懂,且以短詩為主,音節也能短則短,題材內容則以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為主;而後期的詩作篇幅明顯增長,有時長達數百乃至上千行,內容也明顯地晦澀起來,以神秘、宗教,以及象徵為主要特徵。

布萊克最被人們引用和傳誦的,也是後代文學大家反復贊美的幾首詩歌如《擦煙囪的少年》、《保姆之歌》、《病玫瑰》、《老虎的贊美詩》,皆可以看作構築布萊克之「天國原形」的一部分。

這個自比為以西結的少年,四歲就看到了宗教幻象,並且可以用一種親喃的語言和「白色諸神」寂靜的交談,盡管世風低落,文途滯澀,但布萊克懷著極大的天真和壯麗的想像力與戰鬥力,投入了類似班揚和馬婁的「世俗反諷」運動中。

❺ 一粒沙里見世界 一朵花里見天國 手掌里盛住無限 一剎那便是永劫 這句話什麼意思

1、意思:可以從一粒沙子里,看一個一個廣闊的世界;一朵花里,可以看見一個天堂的美好。手掌里抓住無限的回憶,那一刻就是永恆的瞬間。

2、出自英國作者威廉·布萊克《天真的預言》。

原文: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翻譯:

一粒沙看出世界,一朵花里見天國。

手掌里盛住無限,一剎那便是永遠。

(5)威廉布萊克一朵花里見天國擴展閱讀

詩歌鑒賞

「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一個天堂」是人類個人生命充分的自信與自由,凝結起來就是一個廣袤且博大的物種之起源的理由了。從一個卑微的個體生命中我們有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整個物種的生命力,這卻正是「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恆把一剎那收藏」。

這樣的一首詩,看到這里,應該覺得它就是對人類生命中自信與自由的謳歌,可它的題目卻偏偏叫做「天真的預示」,作者何謂之以「天真」二字呢?這樣以來,意義豈不是大相徑庭了?是作者對生命含蓄的嘲諷,還是對仕途無奈的自慰?我恐怕是無從猜測了,因為我對布萊克的了解僅僅是停留在字面水平的階段。

我只知道布萊克非常討厭大哲學家培根,有些恨之入骨的意味,並認為大詩人華滋華斯「不是詩人,而是一個同所有真正的詩歌和靈感為敵的邪教哲學家。」他們兩邊,一邊是浪漫主義者,一邊是現實主義者,思想上的分歧可見一斑。

並且從布來克的另外一首詩《沙子》中也能得到一些眉目:「嘲笑吧,嘲笑吧,伏爾泰盧梭,嘲笑吧,嘲笑吧,但一切徒勞,你們把沙子對風扔去,風又把沙子吹回」。但是,如果要真正的更深刻的了解布萊克原本的思想,還需要更深的歷史與文學的雙重積淀。

作者簡歷

1784年,在父親過世後,布萊克開始與著名出版商約瑟夫·約翰遜合作。在約翰遜的合作者中包括當時英國許多優秀人物,如:約瑟夫·普萊斯利、瑪莉·渥斯頓克雷福特和托馬斯·佩恩等等。布萊克同瑪莉·渥斯頓克雷福特很快成為了好友,並應邀為其作品創作插圖。

1788年後,他陸續出版了四本詩集。

1825年開始,布萊克陷入疾病的折磨,之後,他決意要在死去之前完成為但丁《神曲》的插圖工作,但是直到死去,他也未能完成這一浩大的工程。直到1827年8月去世前的幾天,他仍然在工作,「叫人用最後的幾個先令去買炭筆」,畫完最後一幅畫把它放下,說道「我已經盡力而為了」。

他一生中一面與妻子相依為命靠繪畫和雕版的勞酬清貧為生,一面繼續從事12歲就開始的詩歌創作,並配上自己的插圖出版。威廉·布萊克的一生極其簡單,沒有大書特書之處,只有一些一直延續的簡單事實和緊迫的藝術創作活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真的預言

❻ 「一朵花中看世界,一粒沙中見天堂」的英語翻譯是什麼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一粒沙中看世界,一朵花中見天堂。一手掌握無限大,永恆不比片刻長。
作者:William Blake/威廉.布萊克

❼ 」一粒殺沙里出世界,一朵花里見天國,手掌里盛住無限,一剎那便是永劫」

A Grain of Sand 一粒沙子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William Blake/威廉·布萊克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從一粒沙子看到一個世界, 從一朵野花看到一個天堂, 把握在你手心裡的就是無限, 永恆也就消融於一個時辰。 作為象徵主義的先驅,威廉·布萊克以這首詩給後來者豎起了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傳統的理解認為:他表達了短暫與永恆,局限與無限的相對意義。感嘆了短暫的內在永恆性,而同樣感嘆永恆的脆弱。它使我們想起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理想,我們的愛情。使我們想起我們所遇到的一切。我們的生命使短暫的,然而我們短暫的生命卻蘊含著永恆的意義。我們想要的,或許就在哪更高的天空。那遙遠的嫵媚如同旗幟在那裡隨風飄揚。 在更深的一層意義上,詩歌還表達著有限與無限的轉換,表達了短暫與永恆的共同死亡。我們短暫的生命呵,賴以永生的是我們永恆的意義。然而無奈的是,這種意義的不斷轉換使永恆看起來是那麼的幼稚。譬如封建時代,做一個忠臣孝子是名留青史的先決條件。可是現在看來,這樣原本可以的永恆是多麼地可笑。試想一下,我們現在的為情為財而瘋狂可知有多麼傻。或許有人說意義並不在原因而在為意義上。這樣的說法其實在自欺欺人,你想你會覺得人體炸彈的恐怖分子會讓你覺得他們會永恆嗎?

採納哦

❽ 威廉·布萊克的詩作選譯

英文原詩
Auguries of Innocence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A Robin Red breast in a Cage
Puts all Heaven in a Rage.
A dove house fill'd with doves & Pigeons
Shudders Hell thro' all its regions.
A dog starv'd at his Master's Gate
Predicts the ruin of the State.
A Horse misus'd upon the Road
Calls to Heaven for Human blood.
Each outcry of the hunted Hare
A fibre from the Brain does tear.
A Skylark wounded in the wing,
A Cherubim does cease to sing.
The Game Cock clipp'd and arm'd for fight
Does the Rising Sun affright.
Every Wolf's & Lion's howl
Raises from Hell a Human Soul.
The wild deer, wand'ring here & there,
Keeps the Human Soul from Care.
The Lamb misus'd breeds public strife
And yet forgives the Butcher's Knife.
The Bat that flits at close of Eve
Has left the Brain that won't believe.
The Owl that calls upon the Night
Speaks the Unbeliever's fright.
He who shall hurt the little Wren
Shall never be belov'd by Men.
He who the Ox to wrath has mov'd
Shall never be by Woman lov'd.
The wanton Boy that kills the Fly
Shall feel the Spider's enmity.
He who torments the Chafer's sprite
Weaves a Bower in endless Night.
The Caterpillar on the Leaf
Repeats to thee thy Mother's grief.
Kill not the Moth nor Butterfly,
For the Last Judgement draweth nigh.
He who shall train the Horse to War
Shall never pass the Polar Bar.
The Beggar's Dog & Widow's Cat,
Feed them & thou wilt grow fat.
The Gnat that sings his Summer's song
Poison gets from Slander's tongue.
The poison of the Snake & Newt
Is the sweat of Envy's Foot.
The poison of the Honey Bee
Is the Artist's Jealousy.
The Prince's Robes & Beggars' Rags
Are Toadstools on the Miser's Bags.
A truth that's told with bad intent
Beats all the Lies you can invent.
It is right it should be so;
Man was made for Joy & Woe;
And when this we rightly know
Thro' the World we safely go.
Joy & Woe are woven fine,
A Clothing for the Soul divine;
Under every grief & pine
Runs a joy with silken twine.
The Babe is more than swaddling Bands;
Throughout all these Human Lands
Tools were made, & born were hands,
Every Farmer Understands.
Every Tear from Every Eye
Becomes a Babe in Eternity.
This is caught by Females bright
And return'd to its own delight.
The Bleat, the Bark, Bellow & Roar
Are Waves that Beat on Heaven's Shore.
The Babe that weeps the Rod beneath
Writes Revenge in realms of death.
The Beggar's Rags, fluttering in Air,
Does to Rags the Heavens tear.
The Soldier arm'd with Sword & Gun,
Palsied strikes the Summer's Sun.
The poor Man's Farthing is worth more
Than all the Gold on Afric's Shore.
One Mite wrung from the Labrer's hands
Shall buy & sell the Miser's lands:
Or, if protected from on high,
Does that whole Nation sell & buy.
He who mocks the Infant's Faith
Shall be mock'd in Age & Death.
He who shall teach the Child to Doubt
The rotting Grave shall ne'er get out.
He who respects the Infant's faith
Triumph's over Hell & Death.
The Child's Toys & the Old Man's Reasons
Are the Fruits of the Two seasons.
The Questioner, who sits so sly,
Shall never know how to Reply.
He who replies to words of Doubt
Doth put the Light of Knowledge out.
The Strongest Poison ever known
Came from Caesar's Laurel Crown.
Nought can deform the Human Race
Like the Armour's iron brace.
When Gold & Gems adorn the Plow
To peaceful Arts shall Envy Bow.
A Riddle or the Cricket's Cry
Is to Doubt a fit Reply.
The Emmet's Inch & Eagle's Mile
Make Lame Philosophy to smile.
He who Doubts from what he sees
Will ne'er believe, do what you Please.
If the Sun & Moon should doubt
They'd immediately Go out.
To be in a Passion you Good may do,
But no Good if a Passion is in you.
The Whore & Gambler, by the State
Licenc'd, build that Nation's Fate.
The Harlot's cry from Street to Street
Shall weave Old England's winding Sheet.
The Winner's Shout, the Loser's Curse,
Dance before dead England's Hearse.
Every Night & every Morn
Some to Misery are Born.
Every Morn & every Night
Some are Born to sweet Delight.
Some are Born to sweet Delight,
Some are born to Endless Night.
We are led to Believe a Lie
When we see not Thro' the Eye
Which was Born in a Night to Perish in a Night
When the Soul Slept in Beams of Light.
God Appears & God is Light
To those poor Souls who dwell in the Night,
But does a Human Form Display
To those who Dwell in Realms of day.
譯作
1919年周作人在《少年中國》一卷八期上發表了《英國詩人勃來克的思想》一文,首次介紹了布萊克詩歌藝術的特性及其藝術思想的核心。文中說,布萊克是詩人、畫家,又是神秘的宗教家;他的藝術是以神秘思想為本,用了詩與畫,作表現的器具; 他特重想像(imagination)和感興(inspiration),其神秘思想多發表在預言書中,尤以《天國與地獄的結婚》一篇為最重要,並第一次譯出布萊克長詩《天真的預言》的總序四句:
一粒沙里看出世界,
一朵野花里見天國。
在你掌里盛住無限,
一時間里便是永遠。
這首詩前四句有多種譯法
《天真的預言》譯文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
君掌盛無邊,剎那含永劫。
——李叔同譯 (宗白華在《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所引用)
一粒沙里有一個世界
一朵花里有一個天堂
把無窮無盡握於手掌
永恆寧非是剎那時光
——陳之藩 譯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無限掌中置,剎那成永恆。
——徐志摩譯
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
一朵野花里看出一座天堂,
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恆在一剎那裡收藏。
——梁宗岱譯
從一粒沙子看世界
從一朵野花見天堂,
把無限握在你手掌
永恆在一瞬間收藏。
——徐淳剛譯
其他譯文:
在一顆沙粒中見一個世界,
在一朵鮮花中見一片天空,
在你的掌心裡把握無限,
在一個鍾點里把握無窮。
——張熾恆譯
從一粒沙看世界,
從一朵花看天堂,
把永恆納進一個時辰,
把無限握在自己手心。
——王佐良譯
一顆沙塵看世界,
一朵野花定乾坤,
無限可以在你的指間,
永恆也可以是瞬間。
——化童譯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雙手握無限,
剎那是永恆。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一樹一菩提,
一葉一如來。
天真的預言,
參悟千年的偈語。
另:個人覺得更好的翻譯,出處暫不知: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掌心盛無限,須臾納永恆。 威廉·布萊克/作,張文武/譯
千萬別試圖說出你的愛,
愛永遠不能被說出來;
因為你不能聽到或看見,
那吹拂的微風。
我曾經說出我的愛,我曾經這樣,
我向她傾訴了我的衷腸;
她渾身顫抖,如陷冰窟,充滿恐懼,
啊!她離我而去!
她剛離開我,
就來了一個過客,
他輕嘆一聲,便將她帶走,
你聽不到,也看不見。 英文原詩
Spring(春天)
Sound the Flute!
Now it's mute.
Birds delight
Day and Night.
Nightingale
In the dale
Lark in Sky
Merrily
Merrily Merrily to welcome in the Year.
Little Boy
Full of joy.
Little Girl
Sweet and small.
Cock does crow,
So do you.
Merry voice,
Infant noise,
Merrily Merrily to welcome in the Year.
Little Lamb,
Here I am,
Come and lick
My white neck.
Let me pull
Your soft Wool.
Let me kiss
Your soft face.
Merrily Merrily we welcome in the Year.
譯作
把笛子吹起!
現在它無聲無息。
白天夜晚
鳥兒們喜歡。
有一隻夜鶯
在山谷深深,
天上的雲雀,
滿心喜悅,
歡天喜地,
迎接新年到。
小小的男孩
無比歡快。
小小的女孩
玲瓏可愛。
公雞喔喔叫,
你也叫聲高。
愉快的嗓音,
嬰兒的鬧聲,
歡天喜地,
迎接新年到。
小小的羊崽,
這里有我在。
走過來舔舐,
我白白的脖子。
你的毛柔軟,
讓我牽一牽。
你的臉嬌嫩,
讓我吻一吻。
歡天喜地,
我們迎接新年到。 這首詩的三節像三個變焦電影鏡頭:由遠而近依次是山谷樹林、村莊農舍,然後聚焦在一個與羊羔相戲的兒童身上。意象鮮明、具體、生動,趣味盎然。而詩以兒童的口吻寫出,反映了孩子們對春天的感受。詩行由片語和短句組成,注意押韻和反復,幾近童謠,輕松自然,琅琅上口,讀來有春天氣息撲面而來的新鮮。

❾ 威廉·布萊克 天真的預兆的全文漢譯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國,

君掌盛無邊,

剎那含永劫。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國,

君掌盛無邊,

剎那含永劫。

――(宗白華)

直白點,應該是:一粒沙里見世界,一朵花里見天國,手掌里盛住無限,一剎那便是永劫。

譯二:

一沙見世界,

一花窺天堂,

手心握無限,

須臾納永恆。

――(譯者不詳)

譯三:

在一顆沙粒中見一個世界,

在一朵鮮花中見一片天空,

在你的掌心裡把握無限,

在一個鍾點里把握無窮。

——《布萊克詩集》上海三聯,張熾恆譯

佛家也有此言:

《心是蓮花開》

一花一天堂 一草一世界

一樹一菩提 一土一如來

一方一凈土 一笑一塵緣

一念一清凈 心是蓮花開

佛家禪語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由來本一物,何處惹塵埃。

佛祖拈花微笑,悟者雲: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沙一極樂。

從一粒沙里看世界,作為恆河沙數,我取其中一粒;弱水三千,我取一瓢飲。

❿ 英國詩人布萊克的一首詩

1\ 豐子愷在談論哲學命題,不期然地,有意無意地,為自己找到了一種文學態度、文學精神和文學內容。終其一生,豐子愷都在用力用心表現細碎的東西,卻正是在細碎中傳達了人生的社會的意義,或者說「根本問題」。根本問題是豐子愷喜用的概念。 2\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06/06/to_see_a_world_in_a_grain_of_s.html

熱點內容
櫻花觀賞地 發布:2025-07-01 19:53:00 瀏覽:821
福建梅花傘業 發布:2025-07-01 19:34:58 瀏覽:128
四川茶花供應 發布:2025-07-01 19:27:43 瀏覽:326
海棠底下冒芽 發布:2025-07-01 19:09:45 瀏覽:865
輕土玫瑰花 發布:2025-07-01 19:09:30 瀏覽:641
百合和蜂蜜能一起吃嗎 發布:2025-07-01 18:58:51 瀏覽:340
帶櫻花的口號 發布:2025-07-01 18:55:19 瀏覽:719
七夕禮輕 發布:2025-07-01 18:44:55 瀏覽:938
慫情人節 發布:2025-07-01 18:38:29 瀏覽:373
綠植的盆土裡有蟲 發布:2025-07-01 18:34:42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