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孤獨與七夕

孤獨與七夕

發布時間: 2021-12-26 14:05:53

七夕一個人啊!孤獨

孤獨只是你的需求沒有達到,而跟七夕沒關系~

Ⅱ 七夕的孤獨與難言

寧缺毋濫沒錯!堅信自己的原則吧,只是緣分未到而已。多交朋友,男女都可以,愛情是建立在友情的基礎上的,慢慢來。

Ⅲ 七夕談孤獨:丟失的情感世界

根據我的經驗,一個人情感障礙,根源嬰兒早期的適應力。當小孩必須早早壓抑對尊重, 回應、理解、同情和得到情感反應的需求時, 會產生幾種嚴重的後果。
後果之一,是病人無論在童年還是成年以後,都不能有意識地體驗自己的某些情感,如嫉妒、羨慕、憤怒、孤獨、無助和焦慮等。悲哀的是,我們在這里所談到的,往往是一些活潑又具有深刻情感的人,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在描述自己童年時,總會提起一些不含痛苦和恐懼的體驗,譬如享受與大自然的接觸,因為這樣做不會傷害母親或令她感到不安,,也不會減弱她的權力,或威脅她的平衡。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專注、活潑又敏感的小孩能夠清楚地記得自己四歲時如何在明亮的草地上發現了陽光,但到八歲時卻「注意不到任何事情了」,包括對懷孕母親的好奇心,對於新生弟妹,他們也沒有表現「絲毫」的嫉妒。同樣讓人吃驚的是,其中有個小孩曾在兩歲時被單獨留在家裡,當時遇到士兵闖入搜查,他表現得「很棒」,靜靜地忍受了可怕的入侵,不哭也不鬧。
這些人都全都培養出不去體驗自身情緒與感受技巧,因為只有在另一個人能夠完全接受、理解和支持時,孩子才能體驗自己的情緒與感受。如果他生活里沒有這樣一個人,如果他為了體驗這些情感而必須冒著失去母愛或是母愛替代物的危險,那麼他也就只能選擇壓抑了。他甚至不能「只為了他自己」而私下體驗它們;所以他就根本體驗不到。不過這些情感將被保留在身體和細胞里,被作為訊息儲存起來,等著有朝一日被情引發。
在後來的生活中, 盡管無法看到明顯的原始聯系,這些人仍必須面對使這些早期情感復活的各種情境。這種聯系只有當強烈的情感在治療中得到體驗之後,才能得到解讀,並成功地與它們發生的原始情境連結。
在這里以被人拋棄的感覺為例。這里指的不是那種感覺孤獨所以就酗酒或吸毒、看電影、找朋友或「毫無必要地」打電話,以填補內心空虛的那種成人所擁有的感覺。我指的,是一個小嬰兒所體驗到的,最原始的被拋棄的感覺──那時他沒有任何逃避的可能,而且因為母親自己的需求也沒滿足過,他也無法以語言或前語言(preverbal)的方式與母親有效溝通。母親必須依賴小孩對她的特別反應,這對她來說無比重要,因為她自己此時也是一個小孩,正在尋找一個能使自己得到滿足的對象。
無論這聽起來多麼自相矛盾,但小孩確確實實是置身於母親的掌控之中的。因為小孩的眼睛總是追隨著她,母親可以感到自己是被注意的中心。小孩不可能逃離母親,就像母親也不能逃離她自己的母親一樣。小孩有可能按照他母親需要的方式成長,被迫尊重母親;而母親也可能把自己的情感強強加於小孩,得意地看到自己的形象反映在小孩對她的愛與欣賞之中,並感到在他面前很有權威。可是一旦這個小孩變得不那麼順從了,她就能把他丟給一個陌生人,或是禁閉在一間屋子裡。
不論一個女人受過多好的教育,當她不得不隱瞞和壓抑所有與她自己母親有關的需求時,這些需求就會從她的潛意識深處冒出來,並在自己的小孩身上尋求滿足。而她的小孩,則清楚地感知到這一切,很快就不再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悲傷了。
當小孩長大成人後,這些被人遺棄的感覺開始在治療中出現,並伴隨巨大的痛苦和絕望。這一點清楚地顯示,當他們是小孩時,是不可能承受得了如此強烈的痛苦的。這樣的體驗只有在被了解和關注的環境中才會發生,而這正是他們過去生活里向來缺乏的。這些強烈的痛苦情感必須被隱藏起來,但臨床的證據讓我們無法否認這些情感的存在。
當這些人為小時候被遺棄的各種感受辯護時,我們可以看出幾種他們常用的防禦機制。除了簡單的否認之外,我們也經常發現,他們在為過去被壓抑的需要尋找滿足時,會歷經各種令人心力交瘁的掙扎。這些本屬於過去的需求,由於受到壓抑,已經轉變成各種反常的行為,經常要藉助某種象徵來協助滿足。例如:教派、性反常行為、五花八門的團體、酒精或毒品。將問題理性化也是很常見的做法,它是一種相當有效的防禦機制。但是,當大腦無視來自身體的重要信息時,結果可能是災難﹝可參閱我一九九八年出版的《未被碰觸的鑰匙》(英譯:The Untouched Key)和一九九一年的《打破沉默》(英譯:Breaking Down the Wall of Silence )中我對尼采(Nietzsche)的疾病分析﹞。所有防禦機制,都伴隨著對原始情境和相關情感抑制。
對於父母需要的妥協,經常(雖非絕對)導致「似是而非的人格」(編案:有虛假自我之意)的產生。這種人發展一種人格,只會努力表現別人在他身上的期望,並使自己與它們天衣無縫地融合,讓別人很難猜出在他虛假自我的背後還有些什麼存在。他不可能發展和辨別他真實的自我,因為他不被允許那樣生活,因此,他經常抱怨一種空虛感、無用感、或無家可歸的感覺,那種空洞的感覺是真實的。一段被掏空、枯竭、喪失自身潛力的歷程確實在他身上發生著,當小孩內心所有生動和自發的動能都被剝奪後,他的完整性就被破壞了。在童年的夢中,這些病人經常體驗到至少一部分的自己已死亡。麗莎是個年輕的女性,她講起自己常做的一個夢:
「我的弟妹們站在一個橋上,他們往河裡扔下一個盒子。我知道我就躺在那個盒子裡面,已經死了,但是我卻能聽見我的心跳。我總是在這時醒來。」
這個夢混合了病人對其弟妹無意識的憤怒,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她必須扮演善良和體貼的母親,所以她只能在夢中「槍斃」自己的真實感受、願望和要求。
另一個年輕人,二十七歲的庫爾特的夢是這樣的:
「我看見一片草地, 上面有一個白色的棺材。我很害怕是我媽媽躺在裡面。但當我打開蓋子以後, 我慶幸地發現躺在裡面的是我自己。」
如果庫爾特小時候就能夠表達他對母親的失望,體驗自己的憤怒和恨意,那他就能完全真實地活著。不過,那會導致他失去母親對愛,而那對於一個小孩來說,就意味著死亡。因此,他便「謀殺了」他的憤怒和一部分的自我,以保住母親的愛。
還有一個年輕的女孩過去經常做下面這個夢:
「我躺在自己的床上,死了。我的父母看著我並議論我,但他們卻不知道我已經死了。」
體驗和發展自己內在情感的困難,導致了多種形式的依賴的產生,並阻礙了個性化的發展。父母和小孩雙方在他們穩定的關系中各取所需:父母在小孩偽裝的自我中,找到了他們需要的自我肯定,用來替代自己所缺乏的安全感;而因為小孩不能自己建立安全感,便從有意識地開始,變成無意識地依賴父母。他不可能依賴自己的情感,因為他從來沒有機會透過嘗試和犯錯來體驗它們。他對自己真正需求的毫無感覺,也讓他與自我極端疏離。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可能與自己的父母在心理上分離,即使已經長大成人,也仍需要依賴來自伴侶、各種團體、特別是子女對他的肯定。由父母傳下來的這份遺產,詛咒般地造成下一代人被迫藏在自己真實的自我背後,並在被壓抑的記憶所造成的陰影下,無意識地生活著。除非,他們的後代能拋棄這個「遺產」,完全意識到他真實的過去是什麼,並進而了解自己真正天性,否則,他小時候曾在父母家中體驗過的孤獨感,就會轉變成一個情感疏離的成人生活。

Ⅳ 七夕孤獨的句子

1、我決定在七夕那天玩一整天的連連看,消滅一對是一對。

2、我習慣你走內在我的身後,答應我容所有的要求。

3、七夕,依舊在家抱著電腦喝七喜,心裡泛著一絲悲傷。

4、我知道這是一個錯,可漠然的表情總是悄然而過;我知道我該收起這份失落,可最在乎的牽掛已湧入心窩。

5、愛情一定要經得起謊言,受得起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諾言,放得下一切,最後用笑來偽裝掉下的眼淚。

6、七夕只是個名稱,對於情侶來說,每天都是情人節

7、好想見你,好想打電話給你,只希望你也能想我,哪怕是一秒鍾,我都十分快樂。

8、一個節日,一個人七夕,一個人過,一個人很好。

Ⅳ 孤單的七夕,,,沒有你在身邊真的好孤獨,,,

去找你心裡的那個她一起過

Ⅵ 形容七夕南寧女人孤獨心情七句絕詩

風雨七夕夜--嘯之
七夕,古今詩人慣詠星月與悲情.吾生雖晚,世態炎涼卻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揮手袖底風」罷.是夜,窗外風雨如晦,吾獨坐陋室,聽一曲《塵緣》,合成詩韻一首,覺放諸古今,亦獨有風韻也.乃書於紙上.畢而卧.凄然入夢.乙酉年七月初七.嘯之記.
日暮晴空起墨雲,無端又阻有情人.
一生幾度一良夜?淚若傾盆又一年.
風雨七夕計已久,炎涼人事亦非鮮.
年來慣作孤燈讀,哪管晴天或雨天.

七夕--嘯之
一紙書成寄不成,遠游長嘯且徐行.
登峰日落天遼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利慾功名似易水,家國兒女若浮萍.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
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
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
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
自掐檀痕教小伶.

秋夕
(唐)杜牧
紅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夜女歌
(晉)無名氏
婉孌不終夕,
一別周年期.
桑蠶不作繭,
盡夜長懸絲.

韓庄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
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
山眉澹碧月眉黃.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
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
不道人間巧已多.

古意
(唐 )孟郊
河邊織女星,
河畔牽牛郎.
未得渡清淺,
相對遙相望.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
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
月下穿針拜九宵.

他鄉七夕
(唐) 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七夕
唐人
向月穿針易,
臨風整線難.
不知誰得巧,
明月試看看.

七夕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
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
年年並在此宵中.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
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
月下穿針拜九宵.

鷓鴣天

七夕

為您推薦

© 2016 作業幫作業幫協議
郵箱:[email protected]

Ⅶ 七夕··這種日子··就得獨自享受孤獨才顯得與眾不同···對不對

只要能真正享受,孤獨,或浪漫,或甜蜜,或狂歡,都僅僅是形式而已。開心才是最終目標

Ⅷ 描寫「孤獨七夕」的詩有哪些

1.《燕歌行》(三國) 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2.《七月七日夜詠牛女詩》 (南北朝) 謝惠連

落日隱櫩楹,升月照簾櫳。團團滿葉露,析析振條風。蹀足循廣除,瞬目矖曾穹。雲漢有靈匹,彌年闕相從。遐川阻昵愛,修渚曠清容。弄杼不成藻,聳轡騖前蹤。昔離秋已兩,今聚夕無雙。傾河易回斡,欵情難久悰。沃若靈駕旋,寂寥雲幄空。留情顧華寢,遙心逐奔龍。沉吟為爾感,情深意彌重。

3.《迢迢牽牛星》(南北朝) 蕭統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4.《七夕穿針》(南北朝) 柳惲

代馬秋不歸,緇紈無復緒。迎寒理衣縫,映月抽纖縷。的皪愁睇光,連娟思眉聚。

清露下羅衣,秋風吹玉柱。流陰稍已多,餘光亦難取。

5.《七夕》(唐) 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Ⅸ 又一個孤獨的七夕

孤獨七夕無人陪,落陌宅中盼伊我。只羨鴛鴦不羨仙,何時才能共七夕?

Ⅹ 孤獨的七夕節

放心吧,下個七夕接著孤獨

熱點內容
七夕收個禮物 發布:2025-08-13 15:44:37 瀏覽:173
花藝補貼 發布:2025-08-13 15:44:37 瀏覽:984
泰山靈芝盆景 發布:2025-08-13 15:25:54 瀏覽:598
情人節旁邊 發布:2025-08-13 15:25:53 瀏覽:366
春詠花卉 發布:2025-08-13 15:04:02 瀏覽:101
綠植大圓葉 發布:2025-08-13 14:56:58 瀏覽:905
百合灣地址 發布:2025-08-13 14:08:05 瀏覽:279
金蛋子盆景圖片 發布:2025-08-13 13:58:05 瀏覽:528
蘭花批發吧 發布:2025-08-13 13:53:26 瀏覽:937
家庭花藝師 發布:2025-08-13 13:45:57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