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阿德萊德情人節

阿德萊德情人節

發布時間: 2021-12-14 08:21:02

Ⅰ 在澳洲都有什麼節日

澳大利亞有如下節日:
1月1日:新年元旦
1月26日:國慶
為紀念白人進入澳大利亞的建國紀念日,(1788年,菲力浦船長宣布澳大利亞為英國領地)但在一些州,也以接近周末的周一、周五作為國慶節假。澳大利亞國慶日里最大的慶祝活動將在悉尼市中心以及悉尼港前灘上舉行。達令灣(Darling Harbour)是活動的中心,以家庭娛樂為主,美味來自全世界,夜間將有音樂與眩目多彩的焰火表演上演。其他的精彩節目還包括Ferrython大街遊行活動、高桅橫帆船賽,以及沖浪板挑戰賽,比賽區域從悉尼歌劇院到麥馬翰角。
2月14日:情人節
悉尼中國春節之後,緊接著就是西方的情人節,悉尼無疑是享受情人節的夢幻天堂。設想一下,在黃昏時刻,從悉尼港登上豪華的雙體帆船,體驗黃昏雞尾酒會巡遊。你們可以在環形碼頭下船,步行幾步來到悉尼歌劇院,觀賞美妙的演出,然後在中場休息時舉杯同飲一樽美酒,共享悉尼港的繽紛夜景。
3月28-31日:復活節
從28日耶穌受難日開始,為期4天。
4月25日:澳紐兵團日
為紀念一站中被英國借派的澳大利亞紐西蘭聯合軍在土耳其卡利波里半島的決死登陸而設。
6月9日:女王誕生日,伊麗莎白女王生日
假日設在6月的第二個周一以便連休,只有西澳大利亞是9月29日。
12月25日:聖誕節
對於為了躲避冬季酷寒而習慣蝸居家中慶祝聖誕的北半球遊客,在白雪皚皚的冬季,聖誕老人趕著馴鹿,拉著裝滿玩具和禮物的雪橇挨家挨戶給孩子們送禮物的畫面,已經先入為主地成為大多數人腦海中經典的聖誕景象。你可曾想到,地處地球另一端的澳大利亞,人們卻在擁抱著烈日炎炎、熱情似火的「仲夏聖誕節」。 (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的國家之一。十二月底,正當中國在寒風呼嘯中歡度聖誕節時,澳大利亞正是熱不可耐的仲夏時節。)
12月26日:開盒節
打開聖誕所贈禮盒的日子,在南澳大利亞,稱為「宣告節」。全國共同的節日為9天,另外各州也自行設立節日:點綴堪培拉每年九月中,堪培拉都會舉辦春季花展。湖畔的公園和花園都會種滿色彩繽紛的花卉,包括數以千計的鬱金香,你又豈能錯過。
悉尼派對
悉尼節於每年一月舉行,全個悉尼市在這個月都會盡情狂歡。節目包括歌劇、放煙花、輪船競賽、街頭表演、藝術表演和露天演唱會等。
阿得萊德獨立藝術節
阿得萊德 Fringe Festival 是全國最大型的獨立藝術節,於雙數年份舉行。年輕新晉的表演者會藉此機會,表演藝術和喜劇作品。 昆士蘭匯演活福民族節 (Woodford Folk Festival)於元旦期間在昆士蘭的陽光海岸舉行。精形的節目會帶你進入音樂、故事、電影、戲劇和土著生活的世界。
澳大利亞怨曲節
西部怨曲小橋鎮 (Bridgetown)是西澳大利亞最可愛的村莊,亦是Blues 澳大利亞怨曲節舉行之地。這個為期三天的音樂節,會為你源源不絕地獻上悠揚的怨曲,歡迎你來參與。
澳大利亞音樂節
從1月分開始在各個州陸續舉行。擁擠的音樂節日程表上,舞蹈、藍調、爵士、獨立製作、搖滾、民謠和古典音樂應有盡有,可以領地的珈瑪音樂節(Garma Festival)上,探索原住民音樂的古老韻律;或是在WOMADelaide節上領略世界各地音樂風格。如果您熱愛音樂,那麼澳大利亞為您准備了節日體驗。
悉尼同性戀狂歡節
2月底開始,為期兩周。陽光明媚、觀念顛覆、大都市和同性戀。歡迎在一年一度的同性戀狂歡節期間來到悉尼。無論您是何種性取向,也無論您是什麼年紀,都會喜歡上從二月底開始在市內迸發出的這種歡快迷人的能量。
澳洲啤酒賽艇節
活動地點: 達爾文這項賽事在達爾文的名迪河(Mindil River)舉行,將會是您最罕見的比賽。設計師運用成千上萬的啤酒罐,創造成各式各樣的船隻,希望有機會贏得獎項。其實上,這些啤酒罐製成的船隻,還須能浮在水面上才行。
澳洲花展
活動地點:堪培拉 節慶日期:10月7日這是南半球數個大型花展之一,也是堪培拉最廣為人知的節日,活動包括音樂、舞蹈、街頭表演、雕塑和美食。
悉尼至霍巴特帆船賽
活動地點:悉尼 節慶日期: 12月26日數以千計的人群聚在悉尼港口,觀看帆只點點駛向荷伯特的盛況。
南澳大利亞——阿德萊德藝穗節
節慶時間:2月-3月阿德萊德藝穗節(Adelaide Fringe Festival)始於1960年。當時,一些藝術家與表演者放棄了阿德萊德藝術節的傳統表演,而組織他們自己的演出。45年後的今天,阿德萊德藝穗節將包括好戲連台的24個日日夜夜,音樂、舞蹈、戲劇、喜劇、視覺藝術、電影、文學、酒吧歌舞表演、電子藝術等應有盡有。阿德萊德藝穗節已經成為澳大利亞最大、世界范圍內僅次於愛丁堡的第二大藝穗節。

Ⅱ 路易絲·瑪麗·阿德萊德·德·波旁-彭蒂耶夫的婚姻及家庭

隨著彭蒂耶夫郡主漸漸長大,她的婚事開始被提上議程。彭蒂耶夫公爵相中的未來女婿是奧爾良公爵之子、沙特爾公爵奧爾良的路易·菲利普·約瑟夫。他希望女兒可以嫁入一個擁有第一血親王公身份的家族,但是奧爾良公爵家似乎並不情願和一個波旁的私生子家系結為親戚。1768年5月8日,彭蒂耶夫郡主唯一的哥哥朗巴勒親王病逝,年僅15歲的彭蒂耶夫郡主因此將成為整個法蘭西最富有的繼承人。覬覦著彭蒂耶夫家的巨額財富,奧爾良公爵家轉變了態度,同意了沙特爾公爵和彭蒂耶夫郡主的婚事。兩個年輕人一見鍾情並迅速陷入熱戀,但此時國王路易十五卻提醒彭蒂耶夫公爵他未來的女婿是一個浪盪子:
「您錯了,我的堂弟。」路易十五對彭蒂耶夫說,「沙特爾公爵脾氣很壞,還有很多壞習慣。他是一個浪盪子,您的女兒不會幸福的。此事不宜操之過急,慢慢來!」
(《Philippe Egalité le Régicide》第25頁,André Castelot著,巴黎Jean Picollec出版社1991年出版)
其實這不僅僅是出於善意的提醒,路易十五也懼怕獲得彭蒂耶夫家財力的奧爾良家會變得難以控制。
1768年12月7日,在她的成年禮上,彭蒂耶夫郡主由她的姨媽瑪爾什伯爵夫人引見給國王路易十五,同時在場的還有王儲(日後的路易十六)和其他王室成員。第二天彭蒂耶夫郡主接受洗禮並被授予正式的教名路易絲·瑪麗·阿德萊德,大家通常親昵地稱她為「瑪麗-阿德萊德」。年輕的郡主不久便以她出眾的容姿和傑出的品德聞名於宮廷上下。
1769年4月5日,瑪麗-阿德萊德與沙特爾公爵在凡爾賽宮舉行了婚禮。結婚典禮極其奢華,所有血親王公悉數到場,新人的婚書上有所有王室成員的簽名見證。典禮過後,路易十五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婚宴,所有的王室成員、血親王公和眾多的賓客都出席了宴會。
彭蒂耶夫家的女繼承人為已經極其富有的奧爾良家帶來了六百萬里弗的嫁妝和二十四萬里弗的年收入(後來增長至每年四十萬里弗),而在她父親去世後,這筆財富還會變得更加巨大。 夫婦共有六個子女:
●長女(1771年10月10日,出生後即死亡)
●長子奧爾良的路易-菲利普(1773~1850)
--瓦盧瓦公爵(自出生起~1785)
--沙特爾公爵(1785~1793)
--奧爾良公爵(1793~1830)
●次子奧爾良的路易·安托萬·菲利普,蒙旁西埃公爵(1775~1807)
●次女弗朗索瓦絲,奧爾良郡主(1777~1782),五歲便夭亡,與三女是孿生姐妹。
●三女奧爾良的路易絲·瑪麗·阿德萊德·歐也妮,沙特爾郡主(1777~1847),在其孿生姐姐夭亡後,繼承了奧爾良郡主的稱號。
●三子奧爾良的路易·查爾斯·阿爾豐斯·雷奧嘉爾,博若萊伯爵(1779~1808) 新婚夫婦只度過了幾個月的幸福時光,本性難移的沙特爾公爵又回歸到了婚前浪盪子的生活狀態。1772年夏天,瑪麗-阿德萊德第一胎死產幾個月後,沙爾特公爵和瑪麗-阿德萊德的隨侍女官讓里伯爵夫人斯蒂芬尼·費莉西苔·杜克萊·德·聖-阿爾賓開始了秘密戀情,但是菲利普的熱情只持續了幾個月就冷卻下來了,1773年春天,他們的關系正式宣告終結。這段婚外戀並沒有影響讓里伯爵夫人和沙特爾公爵夫婦之間的關系,她依然作為瑪麗-阿德萊德的隨侍女官在巴黎皇家宮殿伴其左右,並且成為了沙特爾公爵和瑪麗-阿德萊德最為信任的朋友。公爵夫婦非常欣賞她的才智,1779年夏天,讓里伯爵夫人被任命為公爵夫婦雙胞胎女兒的家庭教師。
按照法國王室及貴族慣例,男孩在七歲的時候就應當「轉變成男人」。1782年,小路易-菲利普已經九歲,急需管教和訓練,此時沙爾特伯爵想到的人選正是讓里伯爵夫人。九年前的那段婚外戀情如今已經轉變為二人之間深厚的友情。讓里伯爵夫人於是成為了公爵夫婦所有孩子的家庭教師,她帶著三個學生離開了巴黎皇家宮殿,搬入巴黎拜勒查斯修道院內特別為他們而建的一幢宅邸。
讓里伯爵夫人是一位傑出的老師,但是就像她的舊情人沙爾特公爵一樣,她主張變革的政治觀點使她成為了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和舊制度的敵人。瑪麗-阿德萊德卻是一個在政治上非常保守的人,而且和她的嫂子、朗巴勒親王妃薩瓦-卡利納諾的瑪麗·特雷莎·路易絲——王後的心腹——關系密切。讓里伯爵夫人逐漸地將自己的政治觀點滲透給她的學生,並設法使他們疏遠和自己政見不同的他們的母親。瑪麗-阿德萊德對她的前女官灌輸給自己孩子的教育表示強烈抗議,二人關系不斷惡化。1790年11月2日,剛剛年滿十七歲的小路易-菲利普加入了雅各賓俱樂部,瑪麗-阿德萊德和讓里伯爵夫人之間的友情到了徹底無法挽回的地步。而此時瑪麗-阿德萊德和丈夫之間的關系也跌入低谷,夫妻二人之間的交流僅以書信的方式進行。
奧爾基辛男爵夫人在她的回憶錄中這樣描述奧爾良公爵夫人:
「(……)總是帶著任何事物都無法治癒的憂郁的神情,她有時會微笑,但永遠不會有笑聲。」
1785年瑪麗-阿德萊德的公公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第一去世,她的丈夫於是成為了新的奧爾良公爵奧爾良的路易·菲利普第二,並且位列第一血親王公,王位繼承權僅在王室成員之後。作為一位血親王公的妻子,瑪麗-阿德萊德的稱呼變成了「尊貴的殿下(Son Altesse sérénissime)」——這是作為私生子家系的她的娘家所永遠無法得到的稱謂。

Ⅲ 在澳洲都有什麼節日

澳大利亞的法定假日有:

一、1月1日:New Year's Day

二、1月26日:Australia Day澳大利亞國慶節

三、3月的第二個星期一:Canberra Day堪培拉日

四、復活前前一個星期五:Good Friday幸運星期五(也叫耶穌受難日)

五、每年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Easter復活節

六、4月25日: ANZAC Day澳新軍團日

七、6月第二個星日一: Queen』s Birthday英女皇壽辰

八、在九月或者10月學校假期的第一個星期一: Family and Community Day家庭及社區日

九、10月第一個周一: Labour Day國際勞動節

十、12月25日: Christmas Day聖誕節

十一、12月26日: Boxing Day節禮

(3)阿德萊德情人節擴展閱讀:

平時節假日:

1月-2月
音樂祭(Big Day Out):這個大型露天音樂會在悉尼、墨爾本、阿德萊德、柏斯和黃金海岸進行巡演,活動將吸引國際上大名鼎鼎的藝術家以及當地樂隊和知名DJ。
澳大利亞日:1月26日,這個國慶節日是為了紀念1788年抵達澳大利亞的第一支艦隊而設的。
Tropfest: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短片節,在悉尼舉行,但是面向全澳大利亞轉播。
St Jerome's Laneway Festival:一個有代表性的獨立音樂節,活動遍布墨爾本、悉尼、布里斯班、柏斯和阿德萊德的大街小巷,有本地及國際音樂團體參加。


3月-4月

島上十日節(Ten Days on the Ialand):兩年一度的塔斯馬尼亞文化慶典,每奇數年在塔州舉行。
WOMADelaide:世界音樂、藝術和舞蹈節,每年在阿德萊德舉行,為期三天,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人群。
澳新軍團日(Anzac Day):4月25日,全國性節日。是為了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澳新軍團(Anzacs)的將士們而設的,澳新軍團曾經以及現在都在為為自己的國家服務,全國都會舉行Dawn Services)和行軍活動。

5月

道歉日(Sorry Say):5月26日,紀念1997年發布的「讓他們回家」(Bringing Them Home)報告,這份報告是為了挽回澳大利亞政府制定的孩子移民(child-removal)政策,帶給澳大利亞土著民的痛苦,多數城市都會展開紀念活動。

6月

南極冬至節(Antarctic Midwinter Festival):在霍巴特舉行的節日,為期十天,用來慶祝冬至和塔斯馬尼亞與南極的關系。

7月

Naidoc周:澳大利亞各團體慶祝全國原住民和島民慶祝日(National Abriginal ang Islander Day of Celebration),既有盛大的一年一度的Naidoc舞會,又有當地街道上的慶典。

11月

墨爾本杯:11月的第一個周二,這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賽馬活動,在墨爾本舉行。許多城鎮當天同時舉行賽馬活動,事實上,整個國家因為這個大型賽馬活動而停止了。

12月

悉尼-霍巴特帆船賽:悉尼港口停泊著數百條快艇,等著與參加悉尼-霍巴特帆船賽的賽手們告別,其場面異常壯觀。

Ⅳ 澳大利亞各個城市介紹

首先是悉尼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澳大利亞最大城市和港口。在塔斯曼海伸入大陸20公里的傑克遜港兩岸,有長達1,150米的鐵橋跨連港灣。面積1,735平方公里。人口為4,198,543人(2003年)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45.7人。內悉尼是澳洲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每平方公里有4,023人。
1788年英國流放罪犯於此,是英國在澳大利亞最早建立的殖民地點。全國最大經濟中心。居民大多從事服務業,工業有石油煉制、化工、紡織、服裝、食品加工、飛機、汽車和船舶製造業等。有鐵路和公路網連系廣大內地。港灣水深,設備良好。主要輸出羊毛、小麥、麵粉、肉類、紡織品等。有定期海、空航線通達英、美、紐西蘭等國。有全國創辦最早的悉尼大學(1852年建)和澳大利亞博物館(1836年建)。市東有海濱浴場。園林眾多,綠化面積廣闊。
悉尼位於澳大利亞東南海岸,這里氣候宜人、環境優美、風光漪妮、景色秀麗,夏不酷暑、冬不寒冷,日照充足,雨量豐沛。悉尼年降水量大約為1200毫米,夏季(12-2月份)平均氣溫21攝氏度、冬季(6-8月份)平均氣溫12攝氏度。
悉尼是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澳大利亞最大、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一個日益國際化的大都市,2000年悉尼奧運會使悉尼的國際聲望和知名度空前提高。
廣義的悉尼即所謂大悉尼包括悉尼市和附近44個小城市,面積1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420萬左右。作為行政區劃的悉尼市,轄區僅有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不到2萬人。
悉尼作為城市的歷史始於1788年,以菲利普船長率領的首批英國殖民者在悉尼登陸為開端。悉尼正式建市則於1842年7月20日。二戰後,大量歐洲、中東、東南亞的移民湧入澳大利亞,其首選居住地往往是在悉尼。悉尼外來移民按人口數量以義大利人居多,其次為黎巴嫩人、土耳其人、希臘人、華人和越南人。近20年來,華裔居民大量增加,目前在悉尼地區的華裔人口大約在40萬左右。
悉尼是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也是商業、貿易、金融、旅遊和文化中心。悉尼在澳大利亞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其國內生產總值佔全澳的30%左右。服務業是悉尼經濟的主體,其中金融保險業佔全澳行業產值的44%、房地產佔41%、批發貿易佔38%、餐飲娛樂佔36%、製造業佔35%、建築業佔34%、零售貿易佔32%。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和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均在悉尼,澳53家銀行有39家銀行的總部設在悉尼,最大的百家公司中,有四分之三在悉尼設立了公司總部或分支機構。來澳大利亞訪問的國際商務人員幾乎都要造訪悉尼,同時大部分世界知名跨國企業也在悉尼設有分公司或辦事機構。
悉尼是國際大都市,基礎設施完善發達,交通便利快捷。悉尼機場是澳大利亞主要航空港之一,目前有37條國際航線,每周離港航班420架次,返港航班230架次。悉尼不僅有鐵路通往全國各地,在城區內還有地鐵和輕軌火車以及擺渡船,既可緩解交通壓力,也可進行城市觀光。公共交通工具不是很貴,但悉尼的計程車價格不菲,從機場到中央火車站不足10公里的路程大約需要10美元左右。悉尼是澳大利亞重要的國家和地區性通訊服務場所。國家衛星系統管理中心位於悉尼。澳大利亞連接塔斯馬尼亞、東南亞的同軸電纜和光纜由悉尼開始,國家最大的3個商業電視台總部(7號台、9號台和10號台)建在悉尼,2個國營電視台ABC和SBS也位於悉尼。
我國於1972年與澳大利亞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之後於1979年3月在悉尼設立總領事館。新南威爾士州目前同我國的廣東省結為友好省州,為此廣東省在悉尼的情人港建設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建築――中國花園,以表紀念。
悉尼旅遊觀光的地方很多,比較著名的有悉尼歌劇院、港口大橋、岩石區、環形碼頭、麥覺里廣場、情人港、博物館、美術館、以及大大小小的國家公園等。然而悉尼最值得一去的還是海灘。悉尼的海灘星羅棋布,風格各有千秋。比較著名的海灘包括Bondi beach, Manly Beach, Watson Bay, Rose Bay, Double Bay, Nielsen Park, Balmoral 等。

墨爾本
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是有「花園之州」美譽的維多利亞州(Victoria)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亞的工業重鎮。墨爾本以濃厚的文化氣息、綠化、時裝、美食、娛樂及體育活動而著稱。墨爾本的綠化覆蓋率高達40%,維多利亞式的建築物、有軌電車、歌劇院、畫廊、博物館以及綠樹成蔭的花園、街道構成了墨爾本市典雅的風格。
墨爾本是一座充滿活力和歡樂的城市,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澳大利亞人民的心目中,第一大城市悉尼雖然繁華,但悉尼只是一個商業城市,墨爾本卻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墨爾本擁有全澳大利亞唯一的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建築,有輝煌的人文歷史,也是多個著名國際體育盛事的常年舉辦城市。從文化藝術層面的多元性,到大自然風光之美,墨爾本應有盡有,在滿足感官娛樂方面,墨爾本更可以說是澳大利亞之冠,無論是藝術、文化、娛樂、美食、購物和商業樣樣都有自己的特色;墨爾本成功地融合人文與自然,從1990至2006年,先後十次被總部設於華盛頓的國際人口行動組織(Population Action International) 評選為「世界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
生活方式
人們都說墨爾本是座美麗的城市。她有著極賦現代氣息的建築,繁忙的中心商業區,四周環繞著寬敞的街道和開放式的公園綠地,而市區周邊則是一片鬱郁蔥蔥的景象。
在具規模的亞洲人和歐洲人社區里,東西方文化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融合,這些都推動了墨爾本飲食業的發展,使墨爾本的美食享有國際聲譽。每晚,都會由從亞洲到歐洲再到中東地區的不同風味的美食供你選擇。
在墨爾本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度過每一天,或輕松自然,或刺激新奇。墨爾本市現在已經被譽為世界上最適合人人類居住的城市。

布里斯班
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亞第三大城市,全國最大海港,昆士蘭州首府,主要工商業中心。位於布里斯班河下游兩岸,市中心距河口25千米。西面已和伊普斯威奇連成一片,東面則擴至自雷德克利夫與雷德蘭之間的沿海岸地區,面積2494平方千米。人口約 112萬。大分水嶺以西的達令低丘草地,是小麥、亞麻、羊和奶製品產地;東部沿海是甘蔗、菠蘿等熱帶作物產地,為城市農畜產品加工和對外貿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資源條件。氣候溫暖,降水適中。年平均氣溫20.5℃。最熱月(2月)平均氣溫24.7℃,最冷月(7月)15℃。年平均降水量1153毫米,大部集中在12月至翌年3月,雨後常引起河流泛濫。

布布里斯班裡斯班是一座嶄新的現代化城市。市內有大小公園近170處,其中以艾伯特公園、鮑恩公園、斯勞特瀑布公園、羅馬街公園、皇後公園等較為有名。市區東北廣場上有為紀念戰爭中死難者而立的紀念亭,用18根石柱圍成的陣亡將士紀念亭中央,燃燒著長明燈。市政大廈正門上,矗立著一座106.67米高的鍾樓。市政大廳是1930年用昆士蘭棕黃色砂石建成的,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市政大樓之一。大廳前露天廣場由草坪、灌木、花叢和當地樹木裝點得非常美觀,展覽會、音樂會和各種慶典活動經常在這里舉行,大廳的底樓還有博物館和藝術館。市東南河畔是植物園,有許多熱帶雨林,內有全國最大的天文台。附近有森林公園,園內銀瀑飛濺,有孤松保護區和樹齡達3000年的南極毛櫸以及上萬棵玫瑰蘭花、九重葛、赤素馨等名花異草,還是樹熊、大袋鼠和鴯鶓棲息的地方。布里斯班市文化活動都集中在河南岸市中心附近的昆士蘭文化中心,這里設有新昆士蘭美術館、大會堂、餐廳、聯合演出劇場、昆士蘭博物館和州立圖書館。所有這些都由廣場、公園、水榭以及人行道連接起來。
布里斯班也稱做「河流之城」。布里斯班河猶如一條明亮的緞帶,從山巒天際之間緩緩飄下,流過鋪紅綴綠的原野,蜿蜒曲折,在市區里繞了幾個S形後,又飄然隱沒在遠方的山谷里。城中蓄水大壩及其輔助設施是天然的活動場所,這里風景如畫,堪稱布里斯班水上樂園。陽光下的布里斯班河碧波盈盈,河兩岸的住宅小巧玲瓏,錯落有致,沿岸的草坪上花香草綠,爭榮競秀,一派詩情畫意的田舍風光。

阿德萊德
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首府和港口。位於州東南部洛夫蒂山地與聖文森特灣間的濱海平原上。托倫斯河橫貫市區。港口距市區西北12公里,有鐵路相通。人口112.4萬(2004),佔全州人口的70%以上。1836年始建。為州行政、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鐵路連接大陸東西海岸重要城市,又北通艾麗斯斯普林斯,為縱貫大陸鐵路的南端海港站。附近為小麥、大麥和葡萄種植區,並有發達的奶牛養殖業。為本州農畜產品貿易中心和重要輸出港。工業發達,以汽車製造、金屬加工、化工、機械、電氣設備、紡織、食品加工等為主。博物館富藏澳洲人種學資料。冬季游覽地。
阿德萊德是澳大利亞南澳州的首府,位於澳大利亞大陸南部聖文森特灣東岸,橫跨托倫斯河,南通印度洋的大澳大利亞灣,主要的工商業城市和港口,被稱為教會城,南半球的雅典。城市所在的平原連接富庶的墨累河下游低地農業區,盛產小麥、葡萄、羊毛和奶製品。大市區范圍包括西自阿德萊德外港至布雷頓以南的海灣沿岸,北至伊麗莎白,東迄洛夫蒂嶺西麓,共約30個城鎮(包括郊區),人口100萬左右,集中了全州人口的72%,次於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為全國第四大城市。市中心附近河流築壩成湖,兩岸綠地寬廣,為政府機構、大學、博物館、美術館、運動場和植物園所在。市中心區距海岸約10千米。托倫斯河把市區分為南北兩部分,河的南面是商業區,河的北面是住宅區。港區設在城市西北部,內港屬於河口區,外港為聖文森特港,後者距市中心約20千米。工業區主要分布在港區和市東北新建的衛星城鎮,有汽車製造、軋鋼、石油煉制、機器、電器、棉毛紡織、食品加工等工業。阿德萊德機場位於市中心以西6公里處,從這里乘飛機到悉尼要兩小時十分鍾,而到近一些的墨爾本只需要45分鍾,在機場不遠的地方就是火車站,在這里乘火車經墨爾本到悉尼,則是一個較漫長的旅程,要將近二十五個小時。阿德萊德以其廣大、眾多的公園,藍灰砂岩的建築和輕松愉快的生活方式而著稱,是人們享有富裕生活的優美城市。阿德萊德能提供數不盡的樂趣,這里住著一百多萬人民,享有地中海式氣候、路邊咖啡館、名設計師的精品店及充滿活力的夜生活。有名的阿德萊德藝術節(Adelaide Festival of Arts)在偶數年的3月舉行,邀請各國著名的藝術家前來,有各項多彩多姿的技藝競賽。市郊的葡萄園,釀造出許多澳大利亞最好的美酒;在奇數年時,過巴羅薩的葡萄酒節(Vintage Festival),有許多國內外的觀光客到此,十分熱鬧。
公園圍繞的阿德萊德市內如棋盤格子般的街道上,有維多利亞廣場(Victoria Square)等幾個廣場,是一個格調高雅的都市,為歷史見證的古建築物和現代建築物融合在一起,顯現庄嚴的氣氛,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對市民生活設想周到的都市設計,有市街和住宅地區以及各區綠地劃分開來。維多利亞廣場(victoria Square)位於市中心,有現代的噴水池,是出生於阿得萊德的雕刻家John Dowie所設計,其設計是以流經南澳大利亞州的3條河川,Torrens河、Omkaparinga河、墨累河為主。從廣場周圍可同時眺望阿德萊德新舊兩個時代的建築,有近代的南澳大利亞州政府大樓和建設阿德萊德之初所建的St.Francis Xaviers大教堂、最高法院等互相映照,這些十九世紀的建築物仍保持著當時的風貌。
阿德萊德是個非常年輕的城市,1836年始建居民點。城市早年在農畜產品集散地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並逐步建立了加工工業。20世紀40年代末,由於鄰近的米德爾巴克山脈鐵礦和利克里克煤礦的開采而發展起重工業,港口亦隨之擴展。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是:當初這兒不是犯人流放地,而是個地地道道的移民城市。早期的移民大部分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戰後亞洲人開始遷入。市內可見典雅的維多利亞式及愛德華式建築物及殖民地時代的房屋。至今仍舊保存完好無缺,甚至包括建築物的游廊及鐵制細工亦然。
阿德萊德具有完善的教育制度,它的水平是處於世界頂級的位置。他的教育目標是致力發展學生的專長和潛能,並鼓勵他們在學習中有獨立思考能力。政府有一個統一而有靈活性的教育系統。同時,教育部亦致力為海外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所有為海外學生提供的課程,都必須經過有關當局注冊。聯邦政府管轄大學教育,而專科技術學院及中小學教育則由省政府負責。因此,大學的制度是劃一的,TAFE和中小學則稍有不同,本文以紐省為准。阿德萊德的教育體系是小學六年(一些省份是七年),中學六年(一些省份是五年),專科(一至三年),大學(三至六年不等)。
阿德萊德是一個旅遊盛地,城市的規劃及架構很集中,觀光客可徒步游覽,相當方便;另外,市區內有許多保存完善的老建築物,整個市中心都被公園綠地包圍,是個非常吸引人的城市。環繞在阿德萊德四周的,是無數個著名的葡萄釀酒場,出產澳大利亞最著名的葡萄酒。另外,位於阿德萊德附近的阿德萊德群山(Adelaide Hills),是縱觀阿德萊德最佳的眺望台,此區也有一些極具歷史價值的城鎮,包括德國小鎮。阿德萊德是有「節慶之州」美譽的南澳的首府,那節慶中心(Festival Centre)當然不能錯過,位於市區北部的河畔區,節慶中心之設計風格獨特,決非一般的傳統建築物可比擬,是阿德萊德的地標之一。如果要去試試運氣,就要去賭場,阿德萊德賭場(Adelaide Casino)就在節慶中心隔壁,此賭場本身的建築,是由一座富麗堂皇的火車站重修改裝而成的。如果您是藝術愛好者,Tandanya藝術館就一定要去,原住民文化中心,中心內有表演、藝廊、藝術和手工藝工作室以及禮品店等,提供訪客參觀鑒賞,只有在這里才能欣賞到原汁原味的澳洲土著文化。在離阿德萊德不遠之處,有一個袋鼠島(Kangaroo Island)以蘊藏豐富的澳洲本土動、植物為盛名,島上有幽靜的海灘、崎嶇的海岸線、野生動物和自然路徑。另外,近海處有許多沉沒的船隻,潛水家們還可下水探險。訪客們可由Glenelg搭輪渡前往。此外,這里還是著名的葡萄酒之鄉,澳洲多數出口外銷的葡萄酒都產自於阿德萊德近郊,具國際知名度、倍受歡迎的葡萄酒釀酒廠地區包括:Barossa Valley、Claire Valley和Adelaide Hills,全在距阿德萊德車程不遠處。
這里的氣候不太友好,這里夏季炎熱、乾燥,氣溫可達四十攝氏度,而冬季則寒冷、潮濕,氣溫最低會降至零度左右,幾乎終年無雪。年平均氣溫17.1℃,最熱月(2月)平均氣溫23℃,最冷月(7月)平均氣溫11.1℃。年平均降水量528毫米。來阿德萊德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最好不要在盛夏和嚴冬,這里極端的氣候恐怕不會給你帶來什麼快樂的回憶。因此,如果要在這里長時間居住,一定要准備好大量的衣服,做好足夠的心理准備。
更新以旅行者的角度:
Adelaide city 城市地區很小, 從北到南 (North Terrence to South Terrence)步行一次大概只需要1 個小時.
King William Street 是貫通南北的主要街道, 通過大部分購物的地區(Randall mall), 但是, 大部分購物的
地區開放時間是9am - 5pm, 所以晚上很難找到購物點, 只有部分24小時的小便利店開張.
城市中心是Victoria Square, 是一個很空闊的十字路口,在 Victoria Square 的南邊街道是
比較多餐廳/酒吧的 Gouger Street, 有差不多三分之一餐廳是吃中菜, 而且這里不遠的
地方有一個小型的Chinatown, 大概一條200M 的路, 有10+家中國菜館.
吃飯最便宜大概需要 AUD 5, 比較好的大概 AUD 7.
這里開的比較晚是星期五, 開放時間會到 9pm 左右, 其他日期都是6點前關門.

珀斯

珀斯是西澳大利亞州(Western Australia)的首府(珀斯市政府官方網頁:http://www.perth.wa.gov.au/),是充滿活力的美麗港口城市。位於澳大利亞西南角的斯旺河畔(也翻譯作天鵝河),東臨達令山,西瀕印度洋,背山面海,景色宜人,絢麗如畫,是澳大利亞第五大城市,人口約143萬(2004年),市區面積5400平方公里。這里終年陽光普照,每天平均有8小時陽光。珀斯也是黑天鵝聚集的地方,有「黑天鵝城」之稱,西澳旅遊局的標志上就有黑天鵝。
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珀斯和中國的北京時間沒有時差。它和澳大利亞人口聚集的東部地區有兩個小時的時差(夏天的時候時差為三小時)
珀斯擁有廣闊的居住空間及高水平的生活質素,於每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都是名列前茅,反映出珀斯無論居住環境,生活質素及社會福利等都是頗佳的城市。珀斯人大部份都是友善的,這態度亦得到回報,曾於2003年獲得世界最友善城市首位,得到世界性的贊賞及認同。

堪培拉

堪培拉是澳大利亞的首都,一個年輕的城市。總人口32.5萬人(2004)為澳洲第八。總面積2395平方公里,50%以上的面積為國家公園或保留地,在首都直轄區東北部。東北距悉尼240公里,西南距墨爾本500公里,人口30萬。城市位於澳大利亞山脈區的開闊谷地上。海拔760米。莫朗格洛河橫貫市區,西流入馬蘭比吉河。原為牧羊地,1913年按規劃始建,1927年聯邦政府從墨爾本遷此。全國政治中心。銀行、飯店和公共服務業為主要經濟部門。有鐵路連接各大城市。有國立堪培拉大學和國立圖書館。市區西南有宇宙航行跟蹤站。旅遊業甚盛。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全年降雨量平均,四季都有陽光普照的日子。堪培拉的城市設計十分新穎,環形及放射狀道路將行政、商業、住宅區有機地分開。城市中心的格里芬湖噴泉,即為紀念庫克船長上岸200周年而建的「庫克船長紀念噴泉」(CAPTAIN COOK MEMORIAL JET)水柱高達 140 米,極為壯觀。全城樹木蒼翠,鮮花四季,每年九月,堪培拉都舉辦花節,以數十萬株花迎接春天的到來,被譽為 " 大洋洲的花園城市 " 。
堪培拉作為政府駐地、以及國會大廈和許多外交官邸的所在,坐落在Burley Griffin湖(Lake Burley Griffin)兩岸的堪培拉是個時髦的現代化城市。地處風景宜人和樹木菁蔥的心臟地帶,周圍遍布著澳大利亞最引人入勝的鄉村,堪培拉的確是個與眾不同的城市。寬敞的規劃街道,令人難忘的現代化建築,以及自然環境的優勢都是那麼明顯。堪培拉同樣是個與眾不同的度假勝地。民族紀念碑(National monuments)、 在都市繽紛的夜生活、美食、華美的藝術、無數的節日。各種各樣的運動、冒險和娛樂活動。
與那些由早期的殖民地或偶然地由於風景優美而發展起來的城市不同,堪培拉從一開始就是經過周密計劃而建設的。當兩個主要州府城市悉尼和墨爾本的議員為了競爭在聯邦中的地位,誰也不放棄他們的要求時,建一個新首都的建議通過了。1900年澳大利亞的憲法提出在政府所在地成立一個聯邦特區,1908年,在考察了二十三個地區以後,議會選擇了海拔580米、距悉尼西南300公里、面積2359平方公里的一片土地從新南威爾士州劃出,成立了澳大利亞首都區。
附圖是堪培拉的地標澳大利亞國會(Canberra Parliament House),1988年五月九日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親自為它主持揭幕啟用儀式。這個建築以及周邊建設總耗資11億澳元,是澳大利亞歷史上建造費最昂貴的建築物。

塔斯馬尼亞和北領地就不介紹了~~~

(移民)澳洲大學專業普遍是50分的,適合中國人的60分專業有,會計,教學,IT,翻譯等。

相對來說讀會計和IT的人多,因為相對於教育和翻譯來說,比較容易,而且入學要求稍低。

澳洲著名大學介紹和國家概況:http://www.17000.com.cn/StudyAbroad/Country.aspx?ID=39

新南威爾士州公立中學官網 (英語過關的話自己看!)
www.schools.nsw.e.au/
要看其他州的學校,google au 上自己找!

要出國,鍛煉你能力的時候到了額!我前面寫的這些資料網上都有的,自己都不去找!信息都懶得收集,還想要現成的,出國日子怎麼過?

Ⅳ 世界經濟最繁華的城市

1.東京 2.紐約 3.上海 4.巴黎 5.香港 6.倫敦 7.聖保羅(巴西) 8.開羅 9.曼谷 10.墨西哥城 全球最富有的十大城市 1日本首都東京、2美國紐約、3英國首都倫敦、4韓國的首都首爾(又名漢城)、5 美國洛杉磯、6日本大阪、7中國香港、8美國芝加哥、9加拿大多倫多、10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 世界十大最適宜居住城市 溫哥華、墨爾本、維也納、日內瓦、 佩思、阿德萊德、悉尼、蘇黎世、多倫多、卡爾加里(加拿大) 世界十大最不適宜居住城市 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阿爾幾里亞首都阿爾及爾、孟加拉國首都達卡、巴基斯坦城市卡拉奇、奈及利亞首都拉各斯、柬埔寨城市金邊、象牙海岸首都阿比讓、辛巴威首都哈拉雷、喀麥隆城市杜阿拉、伊朗首都德黑蘭 世界上最浪漫的10個國家 第一位:巴黎 似乎沒什麼好解釋的,大概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巴黎是最浪漫的地方。它會讓你忘記你來自哪裡,將要去哪裡,你會被淹沒在它的浪漫情懷之中。塞納河會告訴你什麼是愛情,聖母院會告訴你什麼是美麗……整個巴黎會告訴你到底什麼是浪漫…… 浪漫指數:10 第二位:洛杉磯 說到洛杉磯,我們不可能不想到好萊塢電影。那裡有我們最熟悉的電影演員,也有最美麗的愛情故事。我們無法拒絕好萊塢似的浪漫,我們只能深陷其中,希望自己是電影的主角。洛杉磯見證了世界電影的發展,而我們卻只能和電影一起成長…… 浪漫指數:9.5 第三位:倫敦 人們都說英國人拘謹,倫敦也是一個嚴肅的城市。但是每年的情人節,英國人送的卡片是全世界最多的。說到倫敦,我們不得不想起Hugh Grant的電影。2002年的《真愛至上》和他與著名的美國女影星Julia Roberts的電影《洛丁山》中的美麗畫面仍然浮現在我們腦海……倫敦,霧中的浪漫都市。 浪漫指數:9 第四位:羅馬 《羅馬假日》給那個年代的人留下了許多關於愛情的美好回憶。「永恆之都」也仍然在用它義大利的方式書寫著義大利的浪漫。 浪漫指數:8.5 第五位:西雅圖 還記得《西雅圖夜未眠》中的Tom Hanks, Meg Ryan嗎?也許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部上世紀最動人的愛情故事,就像我們不可能忘記這座城市一樣。 浪漫指數:8 第六位:摩納哥 位於法國東北部的袖珍小國,世界聞名的第二大賭城,有著世界絕佳的蒙特卡羅賽道,蒙特卡羅網球大師賽。在每年的五月,勞倫斯體育獎在這里頒發。一個面積不到兩平方公里的小國擁有著數不盡的榮譽…… 浪漫指數:7.5 第七位:蒙特利爾 世界上第二大的法語城市,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爾繼承了法國人最浪漫的一面。去了加拿大,可以不去多倫多,也可以不去溫哥華,但是你絕對不能錯過蒙特利爾。 浪漫指數:7 第八位:墨爾本 澳大利亞的文化和經濟中心,南半球最繁華富足的城市之一。繼承了倫敦的文化底蘊,卻又不缺少巴黎的浪漫情懷。有人說過,唯一能代表澳大利亞的城市不是悉尼,而是墨爾本。 浪漫指數:6.5 第九位:迪拜 亞洲唯一上榜的城市,也是世界唯一一座擁有七星級賓館的城市。有「陽光之城」之稱的迪拜用自己的方式詮釋這西亞之都的浪漫情懷。 浪漫指數:6 第十位:卡薩布蘭卡 因為電影而聞名,因為有了這座美麗的城市,才有了經典的電影。我們沒有理由忘記卡薩布蘭卡。美麗的北非之星。。。。 浪漫指數:5

Ⅵ 2009中國環境日主題

2009中國環境日主題是:2009年:地球需要你:團結起來應對氣候變化(Your Planet Needs You-UNite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世界環境日(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ay)為每年的6月5日。
[編輯本段]世界環境日簡介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並提出將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同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接受了該建議。世界環境日的確立,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我們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嚮往和追求。
世界環境日,是聯合國促進全球環境意識、提高政府對環境問題的注意並採取行動的主要媒介之一。
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這一天開展各項活動來宣傳與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每年6月5日選擇一個成員國舉行「世界環境日」紀念活動,發表《環境現狀的年度報告書》及表彰「全球500佳」,並根據當年的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熱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
世界環境日的意義在於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要求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來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每年的年初公布當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並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發表環境狀況的年度報告書。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在這期間發布中國環境狀況公報。
[編輯本段]世界環境日由來
1972年6月5日~16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圍內研究保護人類環境的會議。出席會議的國家有113個,共1300多名代表。除了政府代表團外,還有民間的科學家、學者參加。會議討論了當代世界的環境問題,制定了對策和措施。會前,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秘書長莫里斯·夫·斯特朗委託58個國家的152位科學界和知識界的知名人士組成了一個大型委員會,由雷內·杜博斯博士任專家顧問小組的組長,為大會起草了一份非正式報告——《只有一個地球》。這次會議提出了響遍世界的環境保護口號:只有一個地球!會議經過12天的討論交流後,形成並公布了著名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Declaration of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簡稱《人類環境宣言》)和具有109條建議的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呼籲各國政府和人民為維護和改善人類環境,造福全體人民,造福子孫後代而共同努力。
《人類環境宣言》提出7個共同觀點和26項共同原則,引導和鼓勵全世界人民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人類環境宣言》規定了人類對環境的權利和義務;呼籲「為了這一代和將來的世世代代而保護和改善環境,已經成為人類一個緊迫的目標」;「這個目標將同爭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這兩個既定的基本目標共同和協調地實現」;「各國政府和人民為維護和改善人類環境,造福全體人民和後代而努力」。會議提出建議將這次大會的開幕日這一天作為「世界環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的建議,規定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讓世界各國人民永遠紀念它。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要在每年的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環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許多國家、團體和人民群眾在「世界環境日」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來宣傳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同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表世界環境狀況年度報告書,並採取實際步驟協調人類和環境的關系。世界環境日,象徵著全世界人類環境向更美好的階段發展,標志著世界各國政府積極為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做出的貢獻。它正確地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1973年1月,聯合國大會根據人類環境會議的決議,成立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設立環境規劃理事會(GCEP)和環境基金。環境規劃署是常設機構,負責處理聯合國在環境方面的日常事務,並作為國際環境活動中心,促進和協調聯合國內外的環境保護工作。
從1987年開始,還要選擇一個城市作為聯合國的宣傳活動中心。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每年6月5日舉行世界環境日紀念活動,發表「環境現狀的年度報告書」及表彰「全球500佳」,並制定每年的世界環境日的主題。這些主題的制定,基本反映了當年的世界主要環境間題及其環境熱點,很有針對性。
[編輯本段]世界環境日主題
歷年聯合國環境署確定的世界環境日主題(WORLD ENVIRONMENT DAY THEMES ):
1974年:只有一個地球(Only one Earth )
1975年:人類居住(Human Settlements)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Water: Vital Resource for Life)
1977年: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森林(Ozone 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 Degradation; Firewood)
1978年:沒有破壞的發展(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79年:為了兒童的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Only 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A New Challenge 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81年:保護地下水和人類食物鏈,防治有毒化學品污染(Ground Water; 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1982年: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0周年--提高環保境識 Ten 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1983年:管理和處置有害廢棄物,防治酸雨破壞和提高能源利用率(Managing and Disposing Hazardous Waste: Acid
Rain and Energy)
1984年:沙漠化(Desertification)
1985年:青年、人口、環境(Youth: 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1986年:環境與和平( A Tree for Peace)
1987年:環境與居住(Environment and Shelter: More Than A Roof)
1988年:保護環境、持續發展、公眾參與(When 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 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
1989年:警惕全球變暖(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ning)
1990年:兒童與環境(Children and the Environment)
1991年: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合作(Climate Change. Need for Global Partnership)
1992年:只有一個地球--關心與共享(Only One Earth, Care and Share)
1993年:貧窮與環境--擺脫惡性循環(Poverty and the Environment -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
1994年:一個地球一個家庭(One Earth One Family)
1995年: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創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We the Peoples: United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1996年:我們的地球、居住地、家園(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
1997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For Life on Earth)
1998年: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For Life on Earth - Save Our Seas)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Our Earth - Our Future - Just Save It!)
2000年:2000環境千年,行動起來(2000 The Environment Millennium - Time to Act)
2001年:世間萬物 生命之網(Connect with the World Wide Web of life)
2002年:讓地球充滿生機(Give Earth a Chance)
2003年:水----二十億人生於它(Water - 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
2004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責(Wanted! Seas and Oceans——Dead or Alive? )
2005年:營造綠色城市,呵護地球家園!(Green Cities---Plan for the Plan)
中國主題:人人參與 創建綠色家園
2006年:莫使旱地變為沙漠(Deserts and Desertification——Don't Desert Drylands!)
中國主題:生態安全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2007年:冰川消融,後果堪憂 (Melting Ice——a Hot Topic?)
中國主題:污染減排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2008年:促進低碳經濟(Kick the Habit!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
中國主題:綠色奧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2009年:地球需要你:團結起來應對氣候變化(Your Planet Needs You-UNite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歷屆主辦世界環境日的城市,國家:
2009 - 墨西哥城,墨西哥
2008 – 惠靈頓,紐西蘭
2007 – 特羅瑟姆,挪威
2006 – 阿爾及爾,阿爾及利亞
2005 – 舊金山,美國
2004 – 巴塞羅那,西班牙
2003 – 貝魯特,黎巴嫩
2002 – 深圳,中國
2001 – 都靈,義大利 和 哈瓦那,古巴
2000 – 阿德萊德,澳大利亞
1999 – 東京,日本
1998 – 莫斯科,俄羅斯
1997 – 漢城,韓國
1996 – 伊斯坦布爾,土耳其
1995 – 比勒陀利亞,南非
1994 – 倫敦,英國
1993 – 北京,中國
1992 – 里約熱內盧,巴西
1991 – 斯德哥爾摩,瑞典
1990 – 墨西哥城,墨西哥
1989 – 布魯塞爾,比利時
1988 – 曼谷,泰國
1987 – 內羅畢,肯亞
[編輯本段]世界環境日相關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1972年成立,總部設在肯亞首都內羅畢。根據1997年2月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9屆理事會通過的《關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作用和任務的內羅畢宣言》,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主要任務是:
1、利用現有最佳科技能力來分析全球環境狀況並評價全球和區域環境趨勢,提供政策咨詢,並就各類環境威脅提供早期預警,促進和推動國際合作和行動;
2、促進和制定旨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國際環境法,其中包括在現有的各項國際公約之間建立協調一致的聯系;
3、促進採用商定的行動以應付新出現的環境挑戰;
4、利用環境署的相對優勢和科技專長,加強在聯合國系統中有關環境領域活動的協調作為,並加強其作為全球環境基金執行機構的作用;
5、促進人們提高環境意識,為參與執行國際環境議程的各階層行動者之間進行有效合作提供便利,並在國家和國際科學界決策者之間擔當有效的聯絡人;
6、在環境體制建設的重要領域中為各國政府和其他有關機構提供政策和咨詢服務。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理事會的成員由聯合國大會選出的58個國家組成,任期三年。其中,非洲16席,亞洲13席,東歐6席,拉美和加勒比地區10席,西歐和其他國家13席。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成立以來,中國一直是其理事會成員。
世界環境日:冰川消融 後果堪憂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2007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確定為「冰川消融,後果堪憂」。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為了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首次人類環境會議,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及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同年10月,第27屆聯大根據斯德哥爾摩會議的建議,決定成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並正式將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從1974年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每年都為世界環境日確立一個主題,並展開相關的宣傳活動。
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大量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地球氣溫不斷增高。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提供的資料,從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至今,全球平均氣溫增高了0.75攝氏度。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了冰川融化、冰蓋縮小、冰架斷裂。德國研究人員曾指出,目前全世界還有約16萬處冰川,而它們正快速消融。比如,歐洲阿爾卑斯山的冰川面積比19世紀中葉縮小了三分之一,體積減少了一半;非洲最高山乞力馬扎羅山的冰川,從1912年至今,其山頂的冰冠縮小了80%。冰川的消融使上述地區的永凍土層喪失了「粘合劑」的功能,致使山崩和泥石流頻發。
另外,氣象觀測發現,過去幾十年,北極永久海冰在減少,冰川和凍土在融化。歐洲航天局專家根據衛星圖片分析後發現,2006年夏季,歐洲北部至北冰洋區域大約5%至10%的永凍冰開始松動融化。此外,南極在過去十幾年裡也有三大部分的冰架坍塌,而缺乏冰架支撐的冰川活動顯著加速,冰層也隨之變薄。
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升高,較低地勢的海島及海洋沿岸城市就會面臨被淹沒的危險。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曾發布氣候評估報告指出,如果全球平均氣溫的升高按目前狀況持續千年的話,會最終導致格陵蘭冰蓋的完全融化,進而導致海平面升高約7米。更可怕的是,如果南極冰蓋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升高60米,給地球造成的災難將是毀滅性的。
地球變暖是造成冰川消融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國有共同的義務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發達國家應發揮更大的作用,率先承諾減排義務,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從根本上扭轉地球變暖的趨勢,保護人類的共同家園。
為呼應這一主題,結合我國環境保護的中心任務和重點工作,展示中國政府和人民減少污染物排放、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決心和行動。
中國政府在經濟社會「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實現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目標,並將這一約束性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級政府各相關行業。當前,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工作力度明顯加大,約束性指標的導向作用開始顯現。推動污染減排、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不僅需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大工作力度,而且需要取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支持,動員最廣泛社會力量踴躍參與。將「污染減排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確定為今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旨在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公眾參與,充分發揮社會各界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減少污染物排放、與環境友好相處成為每個單位、每個企業、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
世界環境日: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地球
2007年4月2日,為在墨西哥城推廣使用自行車,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市長馬塞洛·埃夫拉德帶頭騎自行車上班。汽車的普遍使用是導致溫室氣體大量排放的重要原因。
2007年3月31日晚,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熄滅主體燈光。當晚19時30分開始,悉尼市數萬戶商家和居民集體斷電一小時,以引起人們對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全球變暖的關注。
2007年2月27日,澳大利亞悉尼的電器推銷員戴夫·埃雷特手舉一隻舊式白熾燈泡和一隻新型節能燈泡。由於新型節能燈可以節約更多資源,政府提倡用它取代舊式白熾燈泡。
2006年1月12日,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東北407公里以外的山谷中佇立著一排風力發電機。風能是可再生、無污染的清潔能源,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將其作為一種成熟的清潔能源進行商業化開發,被人們譽為「綠色電力」。
2006年6月15日,在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島附近海域,兩名綠色和平組織成員手舉寫有「金槍魚全都哪兒去了」的條幅潛入水下,以呼籲人們關注並保護日漸稀少的金槍魚。
2007年2月14日,在菲律賓的普林塞薩港,剛剛參加完集體婚禮的新人從他們種植在沙灘上的樹苗旁走過。當天是情人節,一個由百對新人參加的環保集體婚禮在這里舉行。新人們在沙灘上種植了紅樹。
2007年5月30日,志願者打造的新「諾亞方舟」佇立在土耳其亞拉臘山上。它引起人們的深思:如果我們繼續破壞地球,當最終的災難到來,還有誰能將人類拯救?
環境惡化、氣候突變、冰川消融、海面上升……這些並不只是少數人才應該擔憂的問題,地球家園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我們是否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還能做些什麼以拯救地球和我們自身?
我國世界環境日主題
2005 中國主題:人人參與,創建綠色家園
2006 中國主題:生態安全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2007 中國主題:污染減排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2008 中國主題:綠色奧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全球10大環境問題 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 6、土地荒漠化 7、大氣污染 8、水體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體廢物污染.

Ⅶ 澳大利亞有什麼節日

澳大利亞法來定的節假日很多。
1月1日是新自年;
1月27日: 國慶,為紀念白人進入澳大利亞的建國紀念日,(1788年,菲力浦船長宣布澳大利亞為英國領地)但在一些州,也以接近周末的周一、周五作為國慶節假。
3月28日-3月31日:復活節,從28日耶穌受難日開始,為期4天
4月17日為幸運星期五(Good Friday);
4月25日: 澳紐兵團日,為紀念一戰中被英國借派的澳大利亞紐西蘭聯合軍在土耳其卡利波里半島的決死登陸而設。
6月9日: 女王誕生日,伊麗莎白女王生日,假日設在6月的第二個周一以便連休,只有西澳大利亞是9月29日。
11月第一個星期二,聞名世界的澳大利亞賽馬——墨爾本杯大獎賽的舉行日。
12月25日聖誕節;
12月26日:開盒節,打開聖誕所贈禮盒的日子,在南澳大利亞,成為「宣告節」。
在澳大利亞全國性的其他節日中,有兩個節日特別受到廣泛重視,一個是4月25日"恩沙克日"——澳大利亞軍人節;另一個則是11月第一個星期二,聞名世界的澳大利亞賽馬——墨爾本杯大獎賽的舉行日。全國性賽馬發源地墨爾本市將這一天列為公休日,屆時,全國其他地區也停止工作,進行觀馬大賽。

Ⅷ 澳大利亞節日都有哪些

1、新年(New Year's Day)

澳大利亞過新年在元旦1月1日,正逢盛夏,因此他們慶祝活動通常包括大型戶外派對和絢麗的焰火表演。

12月31日晚上6點開始,悉尼海港大橋附近就會漸漸變的熱鬧起來,直到12點到來,絢麗的煙花綻放在悉尼上空!

2、澳洲國慶日(Australia Day)

1月26號是澳洲的國慶日,紀念首批歐洲人抵達澳大利亞的日子。在1788年1月26日,英國船長亞瑟·菲利普駕船帶著一班英國囚犯到達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悉尼港。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亞聯邦成立。

根據法律,國慶日這天,澳大利亞全國休假一天。澳大利亞國慶日通常以晨間的正式儀式拉開帷幕:升國旗、唱國歌、鳴禮炮、向特別的團體項目或個人頒發獎章,並舉行儀式歡迎這個國家的新公民。這個儀式是這一天里澳洲官方唯一會舉辦的活動了。

3、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

受難節(good friday)是紀念耶穌受難的節日,在復活節前一個星期五。《新約全書》記載,耶穌被羅馬統治者釘死在耶路撒冷的十字架上。教會稱這一天在猶太教安息日的前一天,規定復活節前的星期五為受難節。

4、復活節星期一(Easter Monday)

復活節星期一是基督徒們繼續慶祝耶穌復活的日子,也是澳大利亞法定的休息日。

每年的復活節,都會在悉尼舉辦皇家復活節嘉年華。悉尼皇家復活節嘉年華於1823年首次舉辦,之所以冠以「皇家」之名,據說完全是由維多利亞女皇授予的權利。

5、澳新軍團日(ANZAC Day)

每年的4月25日是澳新軍團日,這是澳大利亞最為重要的全國性紀念日之一,也是全國公共假日。這個日子是為了紀念一戰加利波利戰役中犧牲的澳大利亞及紐西蘭軍人。

6、英女皇壽辰(Queen's Birthday)

英國女王的生日慶典成為全球英聯邦國家的法定節假日,作為英聯邦之一的澳大利亞每年也會舉行巨大的慶典活動慶祝這一節日。

澳大利亞將6月第二個星期一定為官方生日慶典,而西澳將生日慶典定在9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

熱點內容
春天的荷花是什麼樣的 發布:2025-08-24 10:35:54 瀏覽:625
咸魚賣綠植 發布:2025-08-24 10:30:41 瀏覽:356
上海玫瑰公館 發布:2025-08-24 10:24:44 瀏覽:209
石膏花藝 發布:2025-08-24 10:11:38 瀏覽:990
歷代畫荷花圖 發布:2025-08-24 10:05:33 瀏覽:901
七夕李純 發布:2025-08-24 10:04:08 瀏覽:620
連江丹陽櫻花 發布:2025-08-24 10:01:45 瀏覽:392
蘭花集團甲醇 發布:2025-08-24 09:56:50 瀏覽:726
白描花卉作品 發布:2025-08-24 09:49:56 瀏覽:890
菊花盆栽速寫 發布:2025-08-24 09:38:35 瀏覽: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