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南潯

七夕南潯

發布時間: 2021-03-06 00:31:54

A. 浙江省都有哪些地方是節日保護基地各是什麼節日的保護基地

浙江省推薦國家級民族傳統節日保護示範地名單
春節:紹回興市(紹興祝福)
元宵節:海寧市答(硤石燈會)、泰順縣(泰順百家宴)
清明節:縉雲縣(仙都軒轅氏祭典)、湖州市南潯區、桐鄉市(含山軋蠶花)
端午節:杭州市餘杭區、西湖區(龍舟勝會)
七夕節:杭州市蕭山區(蕭山祭星乞巧)、武義縣(武義接仙女)
中秋節:開化縣(蘇庄舞草龍)
重陽節:永康縣(永康方岩廟會)
畲族三月三:景寧縣、雲和縣

B. 為什麼我媳婦總是不主動給我發信息和打電話,如果我不主動她都不會來找我

很多女人都是這樣的,跟性格有關系,我的女友也是那種不愛磨嘰膩歪的人,平時你不聯系她,她很少給你打電話,發微信。按照她的話來說就是慢熱,這樣的人也好,至少你不會感覺心煩。

C. 求又溫馨又小逗比的言情現代小說。最好是總裁文之類的,還有萌萌的小寶貝~,類似《愛你入骨,隱婚總裁請

溫馨又小逗比的言情現代小說網路上有很多

言情小說類型:全部現代言情都市豪門浪漫版總裁青春權情緣重生婚戀等等

  1. 直接在瀏覽器搜索框內搜索你需要的小說類型

    例如:你需要的總裁類小說,系統會推薦你需要的小說資料。

    如圖,

2.可以到貼吧,發帖向吧友進行求助。

似《愛你入骨,隱婚總裁情》的總裁文推薦有:

《億萬老婆買一送一》作者:安知曉

類別:都市言情,豪門恩怨

主要講述了程安雅七年後帶著天才兒子回歸,與孩子他爸葉琛之間的愛情故事。

《總裁的替身前妻》作者:安知曉

類別:言情,豪門恩怨

講述的是小白和墨遙破鏡重圓的愛情故事。又名,《完美替身戀人》。

《狐狸的秘密》作者:顏月溪

類別:高幹文、甜文

講述的是黎小梨出生在一個優越的高幹家庭,自幼便深得父母長輩寵愛,任性自我。小梨在和家庭教師聞立陽訂婚前夕,被爺爺黎明城從英國強行招回北京開始。

D. 精通詩詞的大大們,我父親馬上要過60大壽,想請人寫一副賀壽手書送給老人,請各位大大賜下妙句!謝謝!


[男壽相關】
比北半壽比南山名稱
德國作為世界重新壽尊重
菊水壽桃源居仙
起重機操作員千年壽松齡永恆的春天
壽考徵宏福和平,享受豐收的一年
路姿秀草雲後衛九,如松
南山區鑫涌北海喜開瓶
苑梅早童話階葉波
晶元添海老人星日宋屬
盛宴向前菊花釀教室祝椿齡
椿樹千尋碧桃花幾次紅
坐在溪旋轉雲忘記年笑鴿子棒,然後桑麻
天堂珠星聚春的盛宴前博酒
杏花雨潤舒靜長韶華韓國卡通雲深
該石塊和梅花報春早庭前椿樹後衛克里斯蒂娜
紅梅綠竹稱為嘉佑松柏樹耐寒冷的冬天,
德國,如奶油雨滋潤守邲松柏長春
壽考維齊政大德文明的方式來享受高一年
琥珀光倒千歲酒琉璃花瓶配時令鮮花
天上的星星是同伴的人松柏,我不知道這一年
室芝蘭春自韻如松柏歲常新
海馬美分晶元添了起重機操作員華堂宴春桃
一個充滿活力的面孔的孩子鶴發的臉春風智達年來新高
在身體的健身強宏開壽域車損險梓驍慶祝晚年
左尹太行依靠中國東海光浮南極星由於老人
海府律師春秋添加平泉花頤養天年
良性流動仁謳歌送喜增榮益聲譽眉生命年
葯劑的愛庚星耀彩,蘭花桂附地甲第增輝
這個公園,北海開瓶的酒南山,東閣言,獻壽斌
中秋節的專業的滿月生活晶元提高上桂附蘭花
比分南潯四月清和Fengshouxiazun開放的北海,一個歡樂的慶祝長春
享受喜雅年齡壽比南山松不老的一年,標志著盛師傅,如東中國海流量
第五十壽
五嶽,尊重和壽偉松峻極世紀以來,如處方日期
桑弧過去的百分之50再50
問大年海馬春華八千「求是」雜志285
復興,真正的幸運之星,這是一個字,王守
五十年代,五十至一百年,然後征於文
六十壽
八月秋高陽鬼仙肩臂Qiaosong 60人
甲子重如山,如富春秋老闆德大年
七十壽
人民松壽用稀年齡
從古老的名稀現在開始音樂年上守
八十壽
極點免費試用渭水釣魚五菱阿卡迪亞笑行舟
日歲的,可以預計,今天,健群芳齊上生活了十年前很少能活二十年後軼事
九十壽
瑤池果實成熟千歲海閣晶元蒂姆·90春
四個現代化線彈簧年90收入健歲的青年
百年壽
現在滿世界的生活的不滿公共一次在一個藍色的月亮,我正好
說,千秋節,我希望好運掛百壽盛宴,慶祝圖
[女壽相關】
寒冷天氣鬆散的晚翠春暖蕙方先生
,凌軒茂北堂,東閣,慈竹蔭
瑤池春不老壽域日祥
大花萱草凌霜翠靈芝浥路西昂
天朗明確的擴展日晷王陳章良日記朱詞時代
玫瑰香發送SD牡丹長天的吉祥花卉
梅花的陶醉夏於須安Huachenmanai慈雲
丹桂飄香從5月闕說清勇進軒誘惑
寶婺輝鏈接南極小斑衣色舞北堂春
春風深紅發布膝關節周圍旋轉掛出的後代譚國
在黃花擬節的泠邱彎納諫彷彿回到了甘索的味道長
軒茂華童忑弱錦帽桂開廟歌1月起誘惑
龔劍文福仁愛篤厚兩儀房子是壽保年
花發金輝香牛虻神秘花園斑塊玉樹春季姚勇智
第五十壽
庭簾居民的三春景海府一分為二百年的晶元
婺城區地方騰輝百齡半星振興五福平行震
六十壽
青松翠竹標準的芳香度紫燕黃鸝鳴好春
對萊文的衣服,舞蹈金軒大教室六十年代初周前的玉樹訂單
七十壽
黃金王貴生惠老益健萱草長春慶古稀之年
願意,但每個臘八良辰陳千秋雅
從七十年代的70壽百年,我希望母親和老的祝福
八十壽
Ba生日宴會萱草眉舒適的綠色後代節桃花面有光澤的紅色
無限的祝福後,70多歲,再過十年可喜慈顏長的百歲老人仍然軼事,從二十年預征
九十壽
月亮有恆通志跳提供九如涌長春老添運行時說,百歲老人
讓手帕可以追溯到喜六十年代的一個半星期,每天萱妍說:盛宴,希望百歲老人有奇
百年壽
桃熟3,000堯遲凱宴晶元增加了100海馬盛宴
楊的言行舉止坤儀歡呼朱千秋節易總說,該國瑞建設應興百歲老人廣場
[守鏈接]
椿萱並茂耿屋逞通明
河流和山脈,受太陽和月亮的雙層輝光
首頁滿心的祝福,天上的二進制
斑衣膝關節周圍白首的情況下爆炸
美祝平安全春全椿萱昌茂的生命之源長
花園娛樂歲的孩子和孫子們種地的太陽和月亮的一個很好的情侶
風和Carousel溫暖禤綈嗯長樂恆春樹節鮮花
姚宴春轉介奇美手勁難題慧訂購的鮮花膝關節周圍
南極星輝水牛度北鳳凰支塘禤醫嗯
並蒂花姚島的樹金合歡Jiujinbitong杯
顯優雅的交叉古柯樹,太陽和月亮同輝瑤島春
這些年來享受的高齡椿萱並茂時逢Countermeasuers歸芪方
南極星輝現貨相關的玉樹,北堂芮愛花發靳需胺
德齊徽一鶴慶縣福壽大雁的百歲老人相同的字元
承歡杏爭春群芳提供Rui華楊只對老夫婦
提供真正奉宴,對生活,舉案齊眉桃美菱通彈簧
Bocui宋藏感歌曲五福相同的希望Chunrongxuanmao百齡
鮮花盛開的水仙夫妻偕老圖是女王的母親耿屋塍雙層輝光
月共圓,今晚看到雙影,清晰的光線照射
客滿瓶全滿了,羨慕的一聲這一天,秋色平分
第五十壽
屈指秋天刺激七夕
邦百年地球的二進制
六十壽
六十年代齊年的弱點珍芝房聯句共富長春
璧合珠掛圖打開焉耆梁辰,周工作首歌賽季舞蹈
七十壽
太陽和月亮雙層輝光,但仁者壽,陰陽合德真古來稀
起重機操作員頻添開晚清建鹿車總計拉百歲老人,長壽
八十壽
欒盛合奏和聲樂起重機的操作者與添模具年
磁碟提供雙桃歲熟三千六十年箕燕屋稃耿和80春秋
齊振興看35夜晚月影雙天堂和地球
佔八千春秋百分之一椿庭軒舍共遐齡
九十壽
近一個世紀以來猶太人純天留老夫婦看玄孫
高齡老人奇美春深圓天孫芮凱老化膝關節周圍
百年壽
孫子勝太陽對生命震說,國瑞
老人長久的婚姻世紀以來總計音樂嘉年華
[十字披]
通用
「人壽年豐萊彩承歡康樂毅
男壽
起重機操作員提高添庚星耀彩,大春不老南極星許仲的鴿子棒熙春總時間節奏流花路展館提供Ruigu博長春甲第增輝
女壽
桃報價生日輝寶婺城區靳吁廣振興旋轉木馬大喜婺城區騰慧軒開庭日期來的地方
雙 - 生活
明柏摧崧綠盤報價雙桃的的椿萱天堂二進制,毛澤東耿屋呈

E. 七夕要帶女朋友一起去南潯,怎麼玩才好玩

南潯有一個水鄉婚禮的表演,常規的演出時間是中午11點和下午1點半這兩場,地點內都在張石銘故容居東門,你可以帶女朋友看看,很棒。還可以帶女朋友去小蓮庄,這個季節蓮花都開了,女人可沒有不喜歡花的,而且小蓮庄的小姐樓也很不錯,但是你一定要帶好相機,南潯也是給女朋友拍照的好地方,會有一種大片既視感。然後再去劉氏梯號、張石銘故居去看看中西合璧的獨特建築,告訴她不僅帶她游南潯,也是在逛歐洲,然後帶她去看看張石銘故居的舞廳,劉氏梯號,無與倫比的紅房子,再帶她坐坐南潯的遊船,吃吃南潯的美食,再住住南潯的客棧,你們一定會度過一個美好的七夕。

F. 介紹下楓涇古鎮

上海楓涇古鎮
上海楓涇古鎮上海楓涇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亦為新滬上八景之一,位於西南方。歷史上,它因地處吳越交匯之處,素有吳越名鎮之稱;如今,它與滬浙五區縣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門戶」。楓涇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古鎮周圍水網遍布,鎮區內河道縱橫,橋梁有52座之多,現存最古的為元代致和橋,據今有近700年歷史。鎮區規模宏大,全鎮有29處街、坊,84條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產街、北大街、友好街四處古建築物,總面積達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區保存的古建築物),是上海地區現存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水鄉古鎮。
文明古鎮
楓涇鎮成市於宋,建鎮於元,是一個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鎮,地跨吳越兩界。楓涇鎮為典型的江南水鄉集鎮,周圍水網遍布,區內河道縱橫,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鎮區多小圩,形似荷葉;境內林木蔭翳,廬舍鱗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稱「清風涇」,「楓溪」,別號「芙蓉鎮」。
文化特色
楓涇文化發達,是蜚聲中外的金山農民畫的發源地。楓涇人民熱愛生活,藍印花布、傢具雕刻、灶壁畫、花燈、剪紙、綉花、編織等民間藝術源遠流長。濃郁的民間文化藝術,孕育了金山農民畫。以楓涇農民畫家為主的金山農民創作出了鄉土氣息濃郁、藝術風格獨特的金山農民畫,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鎮內的畫館金額名畫家祖居也多。和平街上程十發祖居已經修復開放。北大街的丁聰漫畫陳列館設在二層中西式建築內,樓前一棵古銀杏,一叢大芭。館內陳列了丁聰生平和一百多幅漫畫,幽默地畫畫常讓人駐足流連。南大街聖堂弄的金山農民畫展示中心就在清代狀元蔡以台的讀書樓內,盡得清雅,一副副畫面卻透露出濃郁的鄉土氣息。農民畫與丁聰的漫畫、程十發的國畫和顧水如的圍棋,這些在國內外都具有相當地影響的「三畫一棋」,集中於楓涇一鎮,是國內罕見的一種地域文化現象。
古代建築
在鎮政府對面西柵河沿河,有一片長達600米的古建大宅院,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古戲台往西,位於和平街92號的大清郵局舊址,灰牆黑瓦,結構堅實,兩邊的門框都是石頭柱子,高高的門洞上方「郵電局」幾個大字赫然在目,這是上海地區現存不多的一處大清郵局舊址。由於文化發達,經濟繁榮,楓涇又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齊全的古鎮。早在南朝梁天監元年(502年),楓涇南柵已建有道院,明清時,佛教盛行,街、巷、里、坊遍置寺廟,全鎮共有3處寺院廟宇。清末,天主教、基督教也開始傳入楓化資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往性覺禪寺、施王廟、郁家祠堂等人文景觀,可以尋覓到楓涇鎮古代南北分治,半屬吳地半屬越境的歷史陳跡。
淳樸民風
楓涇民風淳厚,崇尚耕讀,注重教育和取仕,孕育出3名狀元、56名進士、125名舉人、235名文化名人(其中:100名知縣、3名六部大臣和2名宰相)人才輩出,自唐代以來有歷史記載的名人639人。古有唐朝宰相陸贄;宋代屯田員外郎陳舜俞,狀元許克昌;明代曾跟隨鄭和下西洋的太醫院御醫陳以誠;清代狀元蔡以台及官至內閣學士兼吏部左侍郎的謝墉;民間詞人沈蓉城等。近代有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朱學范、圍棋國手顧水如、著名漫畫家丁聰、國畫大師程十發,革命前輩袁世釗、陸龍飛等。他們為楓涇留下了珍貴的歷史遺跡和典故傳說。
歷史遺跡和典故傳說
楓涇古鎮
楓涇鎮成市於宋,建鎮於元,是一個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鎮,地跨吳越兩界。楓涇鎮為典型的江南水鄉集鎮,周圍水網遍布,區內河道縱橫,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鎮區多小圩,形似荷葉;境內林木蔭翳,廬舍鱗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稱「清風涇」,「楓溪」,別號「芙蓉鎮」。2005年9月入選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單。 進入三間四柱的「楓涇」石牌樓,沿著包圍老鎮區的市河和分叉小河,穿進「東柵」石坊,走過一條又一條的青磚石板的沿河老街,跨過一座又一座的石橋,一片又一片的古建築群順長達五里的河街鋪展開來。每天清晨,河邊橋堍的茶館就茶香飄溢,四鄉的漁船穿過夾河的臨水樓台、石河埠,集中到長長的臨河廊棚前排成魚市,河面上水波盪漾,正如民謠說唱的「一月螺螄二月蜆,桃花三月甲魚肥......」 過石牌樓進入生產街,沿河一長排逶迤綿延的黑色廊棚,黑色小瓦蓋頂,黑色小磚鋪地,一盞盞大紅的燈籠在廊檐下高高懸掛著,正所謂古巷通幽。明清時這條街上米行一家挨一家,那時家家門前建有風雨廊棚,到近代多已凋敗,現在地廊棚是重建的;平時年輕人都去上班,老阿婆們就在廊下以河岸做台,宰魚淘米、洗菜浣衣;街上的老房子雖然門面不大,但小弄狹長,可見庭院深深;楓涇的河街都是一邊人家枕河,一邊人家面河;河對面是和平街枕河老屋,東頭一座飛梁畫棟、中國的戲劇始具雛形,到宋、金兩代正式形成戲劇這石基翹角的古戲台,戲台是古代專供演出的一種室外舞台。唐朝中期,種文藝形式。當時,戲劇演出場所統稱戲場,唐詩中又有「樂棚」、「歌台」、「舞台」、「露台」等名稱的記載;宋代演變為勾闌、邀棚,勾闌的台已經有固定的頂了。元代,中國戲曲達到鼎盛,「戲台」一名也正式出現。楓涇古戲台建在城隍廟廣場上,一面臨街,一面臨河,每逢演戲,從水路乘船而來的人坐在船上就可看戲。清朝,南北城隍廟開始有廟會。《續修楓涇小志》載:「至期士女傾室往觀,百里內聞風而來者,舟楫雲集,河塞不通。」可見其盛況。屆時,商販、京劇班、馬戲團等雲集楓涇,古戲台台上台下十分熱鬧。現在的古戲台是重建的,重建後的古戲檯面寬64米,進深44米,舞檯面積28平方米,歇山式頂,飛檐翹角,古意盎然。戲台對面,一排臨河的老房子,是晨社茶館,遊人可挑臨窗座位坐下休息,一面品茶,一面聽戲,還可臨窗觀景,悠哉游哉,不亦樂乎!相傳廊棚的美人靠岸隔河就能觀看演出呢。 踏過生肖石,在長廊東首城隍廟橋堍,有一道顯眼的西洋式紅色門面,這是東區火政會舊址,上海地區僅存的較完整的近代消防機構,門前河中停靠著一艘紅色的救火船,是上海最後一條水上救火船。和平街上原房管所大院正在重建「三百園」,石砌院門,三進大院,是三個收藏展出百樣民俗用品的收藏館的合稱,現已建成布置正式開放的百籃館,百籃館設在中間一排樓房,前有庭院,一隻巨大的古代元寶藍仿製品,擺放在庭院一側中央,成為百籃館的標志。館中收藏了江南水鄉農家的各種提籃,有一百件各種用途、形制不一的籃子實物,全面反映了籃子與歷代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情況:有出生時睡得搖籃,讀書時提的書籃、擺在家裡的禮籃以及日常用的飯籃、菜籃,上墳祭祖用的香籃,做壽用的壽籃、女工用的針線籃以及蒸東西的烘籃、煙籃等等琳琅滿目。「曉日提竹籃,家童買春蔬。」白居易的詩句生動傳神的描寫了籃子已經融入了江南人家的生活中的情景。從反映楓涇風貌的民謠「河多橋多弄堂多,唔呶喔哩藍頭多」中就可以看出籃子在江南民生中所佔的地位。和平街上還有一處保留了十九世紀後半葉歷史陳跡的所在,值得一覽。
商業古街風貌
北大街是商業古街風貌保存最完整的大街。穿過街道石街坊,行走在平整的板路上,一眼望去,窄窄的街道兩邊都是兩層樓房,身處其中,抬頭望天,只能看見窄窄的一線天,一扇扇木格窗露出原木本色。樓房臨街的一邊清一色都呈平面結構,看不出每一棟建築的特色和規模,而從後門的市河望去,家家房子都枝出河面,或重檐疊瓦,或騎樓高聳,或勾欄亭閣,或底層的近水樓台,層層石級通向河埠,或倚朱閣、小軒窗,組成一道多姿的水鄉民居風光,間或有大大小小的江南遊船穿行其中,人景輝映,夕陽夕照,真是中國的水鄉,東方的威尼斯。 北大街古代店鋪作坊集中,手工業歷來發達。早在宋代就有鐵、木、竹、農具和日用小商品的手工製作。紡織技術傳入,紡紗織布盛行,明清時,楓涇地處全國棉紡織業生產貿易中心,「所出布匹,日以萬計」。據史載:「前明數百家布號,皆在松江、楓涇、朱涇樂業,而染坊、踹坊、商賈悉從之。」當時楓涇鎮上有土布莊200餘家。清代鎮上布局眾多,江南織造也在楓涇設立機構、工場,生產、收購棉紡織品。楓涇布行銷全國。楓涇因而與盛澤、南潯等成為當時最為著名的江南古鎮。清朝後期,米麩業取代衰落的土布業,使楓涇工商業再度興盛。到近代,楓涇薄稻和楓涇豬成為遠近聞名的農副業品牌。20世紀30年代起,楓涇又成為中國黃酒業的重要產地。黃酒和一百多年來盛銷不衰的楓涇丁蹄、桂花狀元糕、天香豆腐於三大土特產被今人稱作「楓涇四寶」。到了現代,古作坊多已破敗,保存最完整的就數375號的石泰山制葯房(葯鋪)。為了展示古代手工業生產狀況,現將當年手工業作坊集中的北大街規劃為手工作坊按古代形制,配置生產器械,培訓有關人員,屆時向遊人展示古代織布、打鐵、制葯和製造竹木器具等手工業生產技藝。遊人也可以親手操作,親身體驗。在這些作坊里,你可以挑選購買到原汁原味、土氣十足的手工藝品。當然也可以嘗試自己製作小竹筒、小鐵鏟、小鋤子、布鞋子、土布頭巾......
東方的威尼斯
楓涇鎮古鎮周圍水網遍布,大部分人家沿河建房。河道上船隻往來,購物十分方便。鎮區內河道縱橫,橋梁眾多,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至清末,全鎮橋梁有52座之多,現在還保留了十多座,歷史最悠久的是南大街旁的致和橋,建於元代,古樸蒼勁,橋身石縫長出了青苔,兩頭橋堍下都築有石階水碼頭。從橋上望去,兩岸綠樹翠叢,古屋河埠,前有虹橋平卧,後有石橋橫跨,處處小橋流水人家。沈蓉城在《楓溪竹枝詞》中寫道「鞦韆架傍瑞虹橋,節屆清明麗景饒」。走到虹橋堍,市河成丁字型垂直,向三面河道望去,一望三座橋,三望九座橋。據介紹,這兒將建一座九橋亭,讓遊客觀賞橋鄉風貌。虹橋對面友好街,沿河兩岸民居群是原汁原味的晚清風貌。「周庄雙橋美名遠播,楓涇三橋麗景無雙。」即將修復重建的楓涇三橋景點將成為楓涇古鎮游的一處景觀。
楓涇古鎮四寶
楓涇丁蹄
丁蹄,即「丁義興」熟食店特製的「紅燒豬蹄」。始於清咸豐二年(1852年),因店主姓丁,故名曰「丁蹄」,迄今已140年歷史。煮制「丁蹄」選料講究,採用當地土種肉豬(楓涇豬)四蹄為原料,前後要經過蹄形整修、焯水、拔毛、文火燜煮、加佐料、出骨等8道工序,道道工序一絲不茍。其品種分為全蹄、半蹄、蹄筋3種。全蹄凈重1.4市斤,半蹄0.7市斤、蹄筋。18市斤。 丁蹄具有冷吃「香」,蒸熟後吃「糯」的獨特味道。至清光緒廿五年(1899年),銷售市場遍及滬杭一帶。運銷南洋、歐美市場,獲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獎狀和證書。宣統二年(1910年),「丁蹄」獲南洋勸業會褒獎銀牌、浙江省巡撫加給獎憑。後又先後獲得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質獎章、德國萊比錫博覽會金質獎章等。
狀元糕 原名楓涇元糕。明末清初,鎮上已有不少製作元糕的店鋪和作坊。相傳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里人蔡以台得中狀元,紳商將蔡狀元平時愛吃的元糕改名為「狀元糕」。因「糕」、「高」音相諧,既含慶賀蔡以台高中狀元之意,又穩喻此糕為糕中「狀元」之義。清咸三十年(1860年),里人戚學庄開設戚協興元糕店,專制「狀元糕」,並以其獨特的製作工藝揚名四方。其製作方法沿用至今。 品種有:蛋黃、椒鹽、松子、香草、玫瑰、桂花等。有紙裝、盒裝兩種。其中最熱銷的為桂花狀元糕。素有「生病人吃不壞,健康人吃不厭」、「老幼皆喜」的贊譽。
天香豆腐乾 傳說楓涇鎮北柵有一座橋,叫北柵橋。北柵橋是石橋,用石頭一塊一塊堆起來的。堆到橋中央最後一塊大方石時,怎麼也擺不平。東頭翹,墊塊石片,西頭又不平了;西頭翹,墊塊石片,東頭又不平了。造橋石匠們傷透了腦筋,想盡辦法屢屢不成功。於是傳出話來,誰能解決這一問題就重獎誰。一時竟無人有辦法。一天傍晚,來了一個白發老頭,鎮上人誰都不認識他,說是有辦法。造橋匠上前請教,老頭說:很簡單,只要拿鎮上土特產豆腐乾來墊就平了。起初聽的人都不相信,但反正沒好辦法,權且試試吧。沒料到,用豆腐乾來一試,果然石板就平整不動了。待大家噴噴稱奇,要找老頭時,早已不見人影。後來人就傳得更奇了,硼老頭是八仙之一呂洞賓呢!這當然只是傳說。據有考證的史料記載,天香豆腐乾作為楓徑特產有100多年的歷史。
金楓黃酒 楓涇是目前上海地區唯一的優質黃酒產地。1939年,上海浦東的蘋源、康記。福記三家酒坊合並遷來楓涇,成立了蘋康福酒廠(坊)。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1966年改為國營上海工農酒廠。1979年定名為上海楓涇酒廠。60多年來,楓涇一直是黃酒的重要產地。黃酒,以稻米、黍米、黑米、小麥、玉米等為原料,加曲、酵母等糖化發酵劑發酵釀制而成,是中國特有的酒種。
歷史名人
陸贄
陸贄(?-805年)字敬輿,楓涇人,唐建中(780年)進士,授翰林院學士,唐德宗甚為器重,常以輦行,呼而不 陸贄名,在奉天朝夕晉見,議論朝政。贄有魏徵之德,敢於直言忠諫,輔政陳詞,皆懇到深切,有時規勸太過,觸忤龍顏,贄坦然而言「吾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遑問他乎?」歷官中書郎,同平章事,卒後謚「宣」。世稱陸宣公。
謝墉
謝墉,字昆城,號金圃,楓涇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高宗南巡時,謝應詔試獲第一,賜舉人。並授內閣中書。次年登進士,改任翰林,南書房行走。屢次主持會試同考官。乾隆四十六年,任會試正總裁,殿試讀卷官。常隨乾隆南巡。歷官禮部、工部至吏部左侍郎,內閣學士。於77歲壽終。 謝墉四代為官,其兄謝垣,官至刑部員外郎。其長子謝恭鉻,官為內閣中書。次子謝揚鎮,官為戶部山西司郎中,其孫謝權,曾孫謝公桓,皆任上虞縣教諭。 蔡以台 蔡以台,字季實,號蘭圃,楓涇人。幼即好讀,性穎悟,受名儒啟蒙,學業大進,乾隆二下二年(1757年)赴京趕考,得中會元,廷試時又得第一,被乾隆皇帝欽點狀元,授翰林院修撰,補日講起居注官,在皇宮講論經史。 他生性耿直,不耐於俗官為伍,專注於學術,善辨鍾鼎,金石,圖書等文物真贗,書法得顏真卿三味,詩文清麗絕俗。平時著作大多不署名,存稿有《三友齋遺稿》、《姓名竊略》六卷。
朱學范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朱學范同志於1905年6月出生在楓涇,他祖上因避太平天國戰亂由皖南徽州遷居於此。 朱學范從小接受良好教育。早年就讀於上海聖芳濟書院、上海法學院並赴美國哈佛大學深造。1924年進入上海郵 朱學范政局。 朱學范是傑出的愛國民主戰士,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創始人和卓越的領導人。朱學范作為民主黨派人士,出任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任郵電部長。
程十發
程十發(1921年4月10日-2007年7月18日),原上海金山人,現為上海市松江區楓涇鎮人。。名潼,齋名曾用步鯨樓、不教一日閑過齋,後稱三釜書屋、修竹遠山樓。幼年即接觸中國字畫,但給他印象之深莫過民間藝術。1941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中國畫系。1942年在上海大新公司舉辦個人畫展,1949年後從事美術普及工作,1952年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華東人民美術出版社)創作員,1956年參加上海畫院的籌備工作,並任畫師。長期任上海畫院院長,是一位成就斐然、中外盛譽的藝術家。山水畫筆墨已頗具功力。20世紀50年代以來,以連環畫、插圖影響於畫壇。此後,藝術視野不斷拓展,「取古今中外法而化之」,在人物、花鳥方面獨樹一幟。在連環畫、年畫、插畫、插圖等方面均有造詣。工書法,得力於秦漢木簡及懷素狂草,善將草、篆、隸結為一體。他的畫早年受陳老蓮影響,以至後來青藤、八大山人、石濤、新羅山人的畫風也給他啟示,他的特殊表現方法,給美帶來了雋永的趣味。晚年,畫家多作花鳥畫,筆法、墨法更趨靈動,色彩明艷,構成新穎。
游覽景點
古長廊
當地最具人情味的江南水鄉的典型建築——長廊。這條長廊全長268米,是江南水鄉現存的長廊中數一數二的。在長廊里側是商店和民房,外沿是與上海、浙江、江蘇等地相通的市河,它在古鎮區全長1200米左右,是一條區級河道,水系主要來自浙江的天目山,河水流向黃浦江。長廊不僅美觀而且實用,我們可以用兩句話高度概括長廊的功效,那就是下雨不濕鞋,盛夏不撐傘,這給當地的居民和遊客帶來了很多的方便。
東區火政會
火政會原址建築是由一幢普通民宅改建而成的。受當時上海租界救火會建築風格的影響,門面牆被改建成了西洋式。 推開紅色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大廳里擺放著的幾大件舊時救火設備。有20世紀初出現的稱作「洋龍」的手壓式撳龍,有1937年抗戰前的機械「泵浦」,還有1950年後一度使用的輪式救火車等。 楓涇鎮消防機構,建於民國初年。當時稱「龍王堂」(亦叫救火會),取海龍王克火的意思。並在南鎮聖堂橋下塘和北鎮桃源漾分設救火處。由鎮上商人、富紳捐資購買了水槍、木撳龍、擔桶等基本設備。消防人員全為義務,由各商店、作坊選派員工參加。一旦發生失火,鄰里鳴鑼報警,消防人員到救火會帶了器械前往搶救。1923年,楓涇南、北鎮成立統一的救火會聯合會。總會設在桃源漾,又在北豐橋、北柵、東柵、聖堂橋、永昌橋、陳廳等8個適中位置設立分會。有義務救火人員200多人。同時,消防器材有所改進,進水龍頭用帆布橡膠水管直接從河浜里吸水。
丁聰漫畫館
丁聰,是我國當代最負盛名的漫畫家之一,生前以「小丁」署名在報刊上發表諷刺漫畫作品。 丁聰出生於一個漫畫世家。父親丁悚(字慕琴),1881年出生於楓涇鎮南柵,是解放前上海有名的漫畫家。上世紀上半葉,丁悚在上海各大新聞媒體上發表過大量諷刺社會現象的漫畫,影響很大。劉海粟在創辦上海美專時,專門請了丁悚擔任第一任教務長。之後,丁悚在法租界桓慶里31號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漫畫協會——漫畫會。他後期創作的月份牌上的時裝婦女《百美圖》,曾廣為流行,被後人競相收藏。文化大革命中,丁悚遭受迫害,於1969年病故。根據丁悚生前葉落歸根的遺願,1994年3月,丁悚夫婦骨灰被送回故鄉楓涇安葬。
楓涇牌坊
這座高大的仿古牌坊,上方醒目的「楓涇」二字,是故去的國畫大師程十發所題。整座牌坊高12米,寬14米,三間四柱,十分挺拔優美。牌坊梁坊柱基上雕刻著精緻的傳統花紋,四根沖天立柱上前後懸掛著四副鎦金字聯,內容集中反映了楓涇的歷史、人文、風土民俗,讓遊客一進門就對楓涇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能有個簡略的了解,好似巨篇鴻著的開篇引子。
古戲台
戲台是古代專供演出的一種室外舞台。唐朝中期,中國的戲劇始具雛形,到宋、金兩代正式形成戲劇這種文藝形式。當時,戲劇演出場所統稱戲場,唐詩中又有「樂棚」、「歌台」、「舞台」、「露台」的記載;宋朝演變為勾闌、邀棚,勾闌的台已經有固定的頂了。元代,中國戲曲達到鼎盛,「戲台」一名也正式出現。最初戲台多建於寺觀等宗教建築前的廣場上,用於演戲酬神,後來民間也開始大量興建戲台。巨富人家在宅院內或祠堂內建戲台,普通農村,則在曬場或近村開闊地搭戲台。後者因為簡單而不固定,故清代時稱之為「草台」。在農村串村走戶演出的藝人班子也因此稱作「草台班子」。 楓涇古戲台建在城隍廟廣場上,一面貼街,一面臨河,每逢演戲,從水路乘船而來的觀眾可坐在船上看戲。
呂吉人畫館
呂吉人,旅美華裔畫家,是國內唯一的一個在美國獲得國畫金獎的華人,著名畫家陳逸飛的同班同學。他是一位新工筆真彩畫的國畫家,他幼時就酷愛畫畫,青少年時拜國畫大師賀子健為師,打下了良好的國畫功底,後又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接受全面的美術教育。1981年赴美國在紐約藝術學生聯盟接受西方現代繪畫陶冶。經過深造,他開始探索自己畫畫的風格。雖定居美國,但他最終選擇了繼續在中國畫這塊園地里辛勤耕耘,立志用毛筆、宣紙作畫,在傳統工筆重彩的基礎上,吸收西畫的造型和色彩,闖出一條新路來。應該說他兼有中西繪畫的造型基礎,對傳統國畫的西洋繪畫都有很深的了解。他用取長補短的方法把西洋畫的一些觀念和技巧融入到中國畫中,在色彩、用光、質感、構圖上打破傳統國畫的束縛,來增加中國畫的「高度」。他還充分利用美國藝術環境的寬松,著力把自己創造的傳統工筆重彩打入西方畫壇,經過十多年的艱苦努力,他取得了成功。
毛澤東像章珍藏館
毛澤東像章珍藏館內收藏了由金山區私人收藏家繆時方先生多年收藏的近3000枚各式各樣的毛主席像章。
施王廟
施王廟,俗稱施王堂,坐落在北大街409號,是楓涇重要的道教勝地,建於明萬曆七年(1579年)。 施王其名叫施全,歷史上實有其人,宋高宗時任殿前司軍校,民間唱本稱施全是抗金英雄岳飛手下的護國大將軍。岳飛遇害風波亭後,施全曾喬裝打扮潛人相府,行刺秦檜未成,離京回鄉後朝廷冊封為「定海侯」,掌管金山沿海一帶,為金山及相鄰浙江一帶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和善事。另有一種說法,說他趁秦檜退朝時刺殺他,然未成功,反被秦檜分肢殺害於市中。由於他繼承了岳家軍精忠報國的美德,因而深受百姓愛戴。死後被加封為「靖江王」。楓涇百姓為紀念施全,在明萬曆七年募白銀400兩;在楓涇北柵建造了施王廟。
天命堂
楓涇古鎮南豐橋南堍往西,友好街268號,有一座琉璃磚牆的三角尖頂房子,上面豎寫著三個字:天命堂。民國初年,開始有一部分楓涇鎮人信奉基督教,他們在南柵利用舊房子改建成耶穌堂進行教務活動。 抗戰勝利後,教徒開始多起來,老地方狹窄不夠,於是,1947年,由當地人吳靜人、徐志光、費德榮、胡文忠等募集白米200石,作為創辦新教堂的本鈿。用其中的80石白米買下了現在地方原陳子達的一幢舊房子,其餘120石白米用作內外修繕費用。堂內桌椅板凳等均由信徒踴躍捐募得來。堂建成後,取名叫天命堂。
三百園
三百園是一座三進三落的大宅院,後面還有一座具有濃鬱江南特色的後花園。原主人陳舜俞,字令舉,號白牛居士,是楓涇人,當時在朝廷中位列屯田員外郎,相當於現在的國家農業部副部長,雖官居高位,但他一生兩袖清風,廉政正直,因看不慣朝廷中的一些丑惡現象,幾次罷官,隱居故里。他平時喜歡吟詩作畫,學識淵博,與詩人歐陽修、蘇東坡、司馬光交往甚厚,稱為莫逆之友,經常在一起喝酒作詩,談笑人生。死後,司馬光還為他寫了憑吊詩:「海隅方萬里,豪雋幾何人,百沐求才盡,三薰得士新,聲華四方聳,器業一朝伸,他日蒼生望,非徒澤壽春。」意思說天涯海角方圓幾百里,能找出幾個象他這樣有傑出才能、才智出眾、正直、賢良的人呢?百里之內才求得這樣一個人才,他是經過三起三落才得以聲譽四方。他為百姓所做的事,是天下蒼生有目共睹的,並沒有因為大起大落而荒度一生。蘇東坡也曾「哭祭其殯」,到他的棺材前哭著為他寫了祭文,後來陸游為這篇祭文作跋道:「東坡前後集祭文凡40首,惟祭賢良陳公辭指最哀。讀之使人感嘆流涕。」這座三進三落的大宅院記錄了陳舜俞豐功業績與坎坎坷坷的人生,每幢房子都反映了他當官的艱辛歷史,因旅遊開放我們賦予他新的含義,裡面展示了三百多件展品——百燈、百籃、百行等代表物件故稱三百園。
古鎮交通
楓涇交通便利,朱楓公路縱橫交錯、貫穿全鎮,滬杭鐵路、滬杭高速公路、320國道、申嘉湖、A7高速都經過楓涇,距上海市區、杭州、蘇州、寧波僅需一小時車程,距上海虹橋機場、浦東國際機場分別只需半小時和一小時車程。
自駕車:滬杭高速走A8段,楓涇出口收費站下來沿指示牌開2分鍾即可到達,車停至古鎮入口處的停車場。
公交車:市區地鐵一號線錦江樂園站下,到西南汽車站乘「楓梅線」(全高速,45分鍾)直接到楓涇。
其他:集散中心萬體館、虹口足球場每天有班車直達景區。
交通信息:
1.駕車路線: 上海來客——滬昆高速走G60段,楓涇出口收費站下來沿指示牌開2分鍾即可到達古鎮;車停至古鎮入口處的停車場。 南方來客——滬昆高速或320國道; 北方來客——滬寧高速換G1501再換G60至楓涇出口行一公里。
2.乘車路線: 上海市區地鐵一號線錦江樂園站下,到西南汽車站乘「楓梅線」(全高速45分鍾,票價11元)直接到楓涇牌樓,坐「楓涇一路」或「楓涇——新浜」車(票價2元)在中洪村路口下。
其他:集散中心萬體館、虹口足球場每天有班車直達景區。
古鎮小吃
楓涇素有「吃鎮」之稱。「正月螺螄二月蜆,桃花三月甲魚肥,出洞黃鱔四月底,五月拉絲吃不厭,暴子彎轉六月紅,七夕要吃四腮鱸,八鰻九蟹十鰟鮍,十一十二吃鯽魚」來到楓涇,一年十二個月,新鮮美味吃不厭。當地頗有特色的美食:熏拉絲、菜鹵蒸蜆子、吳越豆腐、椒鹽鰟鮍魚、鹹菜窩眼、豆腐衣包肉、石臼蝦餅、鮮肉藕夾、秘制鄉下咸蹄膀、丁義興蹄膀、天香豆腐乾、薺菜餛飩、燒賣、灌湯小籠等。 註:水上人家·荷風嬉魚、金軒假日酒店、新東方大酒店、金皇朝大酒店、新長嶺大酒店。
特產:金楓黃酒、楓涇丁蹄、天香豆腐乾、狀元糕被稱為楓涇四寶。
紀念品:金山農民畫、藍印花布、剪紙、丁聰漫畫等。

G. 七夕情人節 送老婆媳婦什麼禮物好呢

送禮物要看人。如果她屬於哪種喜歡品牌,崇尚時尚的人,就選她喜歡的,比如項鏈什麼的內。
如果她是個容愛美的,就送一套護膚品
如果她是內斂、持家的就以實用為准,比如情侶杯,情侶表、情侶衣。 淘寶網「wing情侶空間」

H. 七夕情人節旅遊景點推薦七夕情人節旅遊去哪兒好

2011七夕情人節旅遊勝地之一:蘇州海洋館簡介
甜蜜指數:★★★★★
蘇州海洋館位於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中心區內,總投資2500萬美元,佔地8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逾52000平方米,此次對外開放的一期海洋館面積約為15000平方米。該館是蘇南地區首家大型綜合水族館,它的建成實現了長三角地區海洋館布局完善,彌補了江蘇蘇南地區海洋館建設的空白。
蘇州海洋館公交路線: 58路,69路,691路公交車
蘇州海洋館門票信息: 成人票 市場價 130元 同程價110元
2011七夕情人節旅遊勝地之二:廣州海洋館簡介
甜蜜指數:★★★★★
廣州海洋館位於廣州動物園內,1997年起對遊人開放,是一家集游樂、觀賞、科研、教育多功能為一體的,以陳列展覽海洋魚類為主要特色的藍色海底世界。包括:如臨其景的海底隧道,五光十色的深海奇觀、飄飄渺渺的海藻缸、玲瓏輝影的珍品缸、生機盎然的熱帶雨林、生動有趣的觸摸池、驚險刺激的鯊魚池、悠然自得的海龜池、冰天雪地的企鵝館、寓教於樂的科普廳、精彩紛呈的海洋劇場、逗趣可愛的海獅樂園和獨具特色的海洋廣場等。
廣州海洋館公交路線:乘座16路、6路、72路、84路A、220路、246路、84路公交
廣州海洋館門票信息: 套票 市場價 130元 同程價120元
2011七夕情人節旅遊勝地之三: 杭州海洋極地世界
甜蜜指數:★★★★
杭州極地海洋公園擁有最精湛技藝的極地動物表演明星,擁有最大的鯨豚池,擁有最大的室內極地冰原奇觀……在這里,人們不僅可以近距離觀賞北極熊和南極企鵝,有機會與極地白鯨親密接觸,還能經歷美麗的「雨林奇觀」,跨越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置身於美麗的南極大陸,體驗「鯨豚共舞」的驚險與刺激,觀賞憨態可拘的海象明星和海獅明星的精彩表演……
杭州極地世界公交路線: 514公交、杭州—富陽中巴車直達。
杭州極地世界門票信息: 成人票 市場價 150元 同程價140元
2011七夕情人節旅遊勝地之四: 無錫三國城簡介
甜蜜指數:★★★★★
三國城,坐落在蔥蘢蒼翠的軍嶂山麓,風景秀麗的太湖之濱,是中央電視台為拍攝84集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7月15日至8月15日,無錫影視基地三國城將舉行特色暑期活動第二屆三國潑水節。《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膾炙人口,而孟獲歸順西蜀後為表忠心舉辦的潑水節也從此流傳千年。這個夏天,你可以在三國城體驗這樣一場與眾不同的少數民族潑水節。每天上午10:30和下午15:00在三國城吳王宮,鼎鼎大名的諸葛孔明將邀請尊貴的你一同參與祈福儀式,將象徵「幸福、吉祥」的聖水灑向來自天南地北的朋友們。
無錫三國城公交路線: 82公交直達。
無錫三國城門票信息: 成人票 市場價 120元 同程價100元
更多詳情可點擊 <<<
2011七夕情人節旅遊勝地之五: 上海大觀園
甜蜜指數:★★★★★
上海大觀園是上海五星級公園,座落於澱山湖西側,距離上海市區65公里,佔地135畝,建築面積約8000平方米。原稱澱山湖風景游覽區,1991年改稱上海大觀園,
8月6日,正是七夕情人節旅遊佳節之時,由中國新娘團為情侶量身制定的「QQ炫舞真愛空間」比賽,讓天下的情侶用愛來演繹華美的樂章。情侶們將共同參與熱吻一分鍾、求婚大作戰、真愛對對碰等游戲的比拼,每個環節都有機會獲得由騰訊提供的精美禮品,並有機會參與現場抽獎,獎品為:男女鑽戒各一枚,婚紗一件,婚紗攝影套餐若干。
上海大觀園公交路線:旅遊4號線直達。
上海大觀園門票信息: 成人票 市場價 60元 同程價48元
2011七夕情人節旅遊勝地之六:寶墨園
甜蜜指數:★★★★
七夕情人節旅遊來到寶墨園,遊客可以倚風臨水,賞賞花、聽聽調,享受愜意的暑期。這里有大如碗口的各式玫瑰,還有清秀怡人、爭先開放的夏荷。彎彎的湖水中,碧水青青,游魚成群。在荔島遊船,領略當年荔枝灣的風情,又可感受美妙雄奇的荔枝島。重新打造的紫洞舫以其高檔的裝潢,為遊客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受。
寶墨園公交路線:67、12、39路公交
2011七夕情人節旅遊勝地之七:嶺南印象園
甜蜜指數:★★★★★
這個七夕來嶺南印象園,在水鄉小鎮的江畔,在鍋耳牆小屋、在遮天的瓜棚里、在掛滿果實的樹下,感受「嶺南水果節」帶給你最新鮮自然的清爽。池中撈魚、漁船滑梯、西洋鏡、盪鞦韆、蹺蹺板、滾鐵環、打陀螺、爆肥仔米,這些帶著我們再一次觸摸珍貴的童年回憶。讓你驚訝的「潘多拉小屋」;令你眩暈的「斜屋」;使你感嘆的倒屋、側屋。這些古老的名宅,散發出誘人的魅力。
嶺南印象園公交路線:67路、86路、310路中途可達。
嶺南印象園門票信息: 成人票 市場價 45元 同程價35元
2011七夕情人節旅遊勝地之八: 百萬葵園
甜蜜指數:★★★★★
浪漫七夕, 牽手百萬葵園享受甜蜜愛情。在浪漫的向日葵、薰衣草、玫瑰花叢中,和活潑的小松鼠、超萌的麥兜豬、優雅踱步的和平鴿、歡快嬉戲的錦鯉共舞,品賞這難得的鮮花和笑聲交織的童話世界。
白萬葵園公交路線:坐地鐵4號線到焦門站下車,坐公交南沙1號、2號車到百萬葵園
百萬葵園門票信息: 成人票 市場價 85元 同程價76元
2011七夕情人節旅遊勝地之九: 增城白水寨
甜蜜指數:★★★★★
暢玩形如冰山的「水上攀岩」、不停滾動的水上摩天輪,享受動感清涼的濕身快感;「自駕」引自加拿大的歡樂漂漂船,飄在水中央,感受碧波盪漾、微風輕拂,盡情放鬆;最誘人的,莫過於一頭扎進清澈透明的山水裡,體驗在純天然「泳池」暢游的自在愜意,感受到沁人的絲絲清涼。
增城白水寨公交路線:廣州—機場高速或京珠高速—街北高速(街口出口)—105國道—溫南公路(15公里)—白水寨(從廣州市區駕車到白水寨僅需一小時)增城白水寨門票信息: 成人票 市場價 60元 同程價52元
2011七夕情人節旅遊勝地之十: 開平碉樓
甜蜜指數:★★★★
開平碉樓位於開平市內,碉樓星羅棋布,城鎮農村,舉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幾座,少者一村二三座。開平碉樓包含一下景點:立園、自力村碉樓群、馬降龍村落、赤坎古鎮。立園——華僑園林中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集傳統園藝、江南水鄉特色於一體,其中西合璧的獨特建築藝術風格在中國園林中獨樹一幟,足可與廣東四大名園媲美。
開平碉樓公交路線:開平市區到塘口馬岡專線,每15分鍾一班. 經過立園與自力村
開平碉樓門票信息: 成人票 市場價150元 同程價135元

I. 詩歌!~急

致橡樹

我如果愛你——/絕不學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籍;/也不止象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里。/每一陣風吹過,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象刀象劍也象戟;/我有我紅碩的花朵,/象沉重的嘆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里/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繁 星----

(一)

繁星閃爍著--- 深藍的太空,
何曾聽得見他們對語? 沉默中 微光里他們深深的互相頌贊了。

…………

(一三一)

大海呵, 那一顆星沒有光? 那一朵花沒有香?
那一次我的思潮里沒有你波濤的清響?

春 水

(三三)

牆角的花! 你孤芳自賞時, 天地便小了。

…………

(六四)

嬰兒, 在他顫動的啼聲中 有無限神秘的言語,
從最初的靈魂里帶來,要告訴世界。

紙船----寄母親

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

留著,
疊成一隻一隻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
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來!

愧疚的中年》[現代詩歌]

作者:一個小山村
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
宛如流水,漸行漸遠
中年已成主體
並不需要
我刻意去留意
心頭和肩上沉重的擔子
一舉手,一投足
便知

《風中的相約》[現代詩歌]

作者:一個小山村
就這樣揮手話別吧
世間哪有什麼
真能回頭的河流呢
讓我們相約,相約著
莫把彼此忘記

《如花》[現代詩歌]

作者:楊梅頭巾
純銀的鏈子是我在你胸口的塗鴉
風花雪月是城市不夜的塗鴉
一封信寄不出去
是我心尖的塗鴉

《秋聲遠去,愛依舊》[現代詩歌]

作者:心泉叮咚響
秋聲漸遠,我們相約冬季,
心徑深處,簫聲依舊在悠揚,
有風的夜,想念,纏繞兩地孤獨,
月暈清冷讓相思生凍,
索性,披戴微光,星夜起程
策馬古道,穿越紅塵,
塵卷來時去時的路。

J. 2014年中國十佳散文

2014年中國十佳散文還未評出
2014年度第二屆中國散文佳作精選集初選名單
1、《祖國萬歲!》(散文詩)
文/趙月明 山東省滕州市
2、《新中國好 共產黨好》
文/趙月明 山東省滕州市
3、《改革開放鑄輝煌》
文/趙月明 山東省滕州市
4、《黃河口,說一口中國話》
文/單素奎 山東省東營
5、《家園》
文/單素奎 山東省東營
6、《草原印,草原引(外二則)》
文/牛合群 湖北省棗陽市
7、《心素如簡 人淡如菊》
文/王永梅 貴州省黔西南州
8、《下定決心忘記你》
文/王永梅 貴州省黔西南州
9、《在父親背上》
文/廖軍 四川省成都市
10、《載著春風趕路》
文/章宏磊 安徽省合肥市
11、《夏日的雨夜》
文/王雲飛 安徽省臨泉縣
12、《唱出來的故事好神奇》
文/許一躍 福建霞浦松
13、《瓜州風》
文/王景普 甘肅省瓜州縣
14、苞 谷 兒
文/王景普 甘肅省瓜州縣
15、臨終不忘對兒愛
文/王景普 甘肅省瓜州縣
16、篆書名家張卓恭的幸福晚年
文/李廣義 河南省鄭州市
17、歲月中的電視節目
文/曾尚尉 台灣省台中市
18、草色彌漫的歲月(散文)
文/楊喜鵬 甘肅省蘭州市
19、清波入夢
文/ 梁偉貞 廣東省佛山市
20、燕子飛過初春的田野(散文)
文/楊喜鵬 甘肅省蘭州市
21、父親給我發稿費
文/劉洪光 黑龍江省鶴崗市
22、仙鶴飛過的山崗
文/劉洪光 黑龍江省鶴崗市
23、秦淮明月夜
文/劉洪光 黑龍江省鶴崗市
24、運河上的人家
文/榮玉平 遼寧大連市
25、荷塘冬雨
文/陳平 江西省高安市
26、放 生
文/高洪義 河南省周口市
27、媽媽的背,我的搖籃
文/劉海濤 遼寧省營口市
28、北方的天空
文/劉海濤 遼寧省營口市
29、錢的記憶
文/劉海濤 遼寧省營口市
30、蘇州的紫藤
文/宋顯仁 廣西貴港市
31、長 城
文/唐本年 湖北省潛江市
32、活 法
文/唐本年 湖北省潛江市
33、聽 雨
文/巴建強 安徽休寧縣
34、古韻五章——散文詩
文/巴建強 安徽休寧縣
35、風華絕代悲佳人——詩詞中的李清照
文/周愛華 浙江杭州
36、雞鴨人家
文/周愛華 浙江杭州
37、龍虎山印象
文/周愛華 浙江杭州
38、歲月里的陳香往事
文/羅波 重慶九龍坡區
39、半身白和花頸兒
文/羅波 重慶九龍坡區
40、真水有魂
文/劉洪光 黑龍江省鶴崗市
41、老井
文/黃孝紀 浙江餘姚
42、結冰蓋啷的日子
文/黃孝紀 浙江省餘姚市
43、屠戶常節眯眼
文/黃孝紀 浙江省餘姚市
44、記 憶
文/林丙沅
45、門與路
文/林丙沅
46、白玉蘭
文/林丙沅
47、三 代 人
文/劉祖蔭 廣西賓陽縣
48、綻放在春天裡的那一抹橄欖綠
文/劉文祿 廣西區南寧市
49、清明絲語
文/劉文祿 廣西區南寧市
50、永遠的致敬(外2篇)
文/劉玉廣 北京豐台區
51、遺 憾
文/劉玉廣 北京豐台區
52、一朵美麗的「中原花」
文/劉玉廣 北京豐台區
53、凌雲雄關
文/趙春 山西省太原市
54、如許清澈,水的天堂 ——美得讓人感動的九寨溝
文/胡瑛 山西省太原市
55、奉獻·厚德·大愛 家鄉漫記——山西
文/趙春 山西省太原市
56、天柱山游思
文/謝丁 山西太原市
57、醉美南灣
文/趙建華 山西省太原市
58、北國天堂
文/趙燁 山西省太原市
59、我們·太原·「家」
文/胡瑛 山西省太原市
60、太原的路
文/趙春 山西省太原市
61、故鄉,故……鄉……
文/黃政鋼 四川省巴中市
62、記憶中的「過年」
文/松林灣 四川宜賓
63、《八株生命樹》
文/松林灣 四川宜賓
64、《劃倒在地的泡桐樹》
文/松林灣 四川宜賓
65、詩情畫意天柱山
文/宋春來 湖南省長沙市
66、南潯印象
文/陳宏賓 河南省上蔡縣
67、耕耘一方水田
文/程征 湖北省麻城市
68、天目讀湖
文/陳宏賓 河南省上蔡縣
69、在山水中放浪
文/趙林 湖北省嘉魚縣
70、江邊琴聲
文/趙林 湖北省嘉魚縣
71、仲夏夜之夢
文/趙 林 湖北省嘉魚縣
72、為什麼不行
文/龔顯梁 四川省南充市
73、我眼中的南昌
文/李旭 山西省大同市
74、夕陽古渡
文/陳於曉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
75、鄉愁四韻
文/陳宏賓 河南省上蔡縣
76、鄉 村(三章)
文/司舜 安徽宿松縣
77、春 天(四章)
文/司舜 安徽宿松縣
78、春天裡(五章)
文/司舜 安徽宿松縣
79、或紅或綠(三章)
文/司舜 安徽宿松縣
80、因為豐富所以寧靜
文/楊強勁 安徽省肥東
81、爬山虎下的少年
文/楊強勁 安徽省肥東
82、紅薯干
文/楊強勁 安徽省肥東
83、與父母的時光
文/包綺霞 江西鄱陽縣
84、在故鄉的天空下
文/范玲玲 安徽省太湖縣
85、生命的意義
文/王雲飛
86、人生的思考
文/王雲飛
87、夏日的雨夜
文/王雲飛
88、飄雪
文/賀鵬威 廣東省龍門縣
89、夜幕下的農場
文/賀鵬威 廣東省龍門縣
90、油菜花
文/賀鵬威 廣東省龍門縣
91、老家那盤青石碾
文/蔣興強 四川省達州市
92、堰·井·樹·人
文/牛合群 湖北棗陽市
93、恰似流水愛上一座橋(散文4則)
文/牛合群 北省棗陽市
94、母 親
文/王曉林 四川省大竹縣
95、誘人的豆花
文/王曉林 四川省大竹縣
96、民工兄弟李文傑
文/王曉林 四川省大竹縣
97、南極明信片的背後
文/風信子 北京市
98、神話鳥黑嘴端鳳頭燕鷗
文/風信子 北京市
99、生活組章
文/風信子 北京市
100、清明茶語
文/劉鵬程 安徽省宿松縣
101、那些千年的舊
文/劉鵬程 安徽省宿松縣
102、懷念一場雪
文/袁會 甘肅省白銀市
103、「鬼谷」往事
文/王瑤宇 山東省濟南市
104、最怕老家來電話
文/李發明 沈陽市瀋河區
105、正月十四找壞蟲
文/杜躍清 浙江省慈溪市
106、兩份保單雪藏13年警民深情
文/杜躍清 浙江省慈溪市
107、慈溪文化人在楓涇成為風景
文/杜躍清 浙江省慈溪市
108、讀書趣談
文/馬運葆 山東省棗庄市
109、手錶
文/馬運葆 山東省棗庄市
110、那山·那水·那年月
文/馬運葆 山東省棗庄市
111、心靈場
文/李曉平 吉林省洮南市
112、走過荒園
文/李曉平 吉林省洮南市
113、大聲地喊你
文/李曉平 吉林省洮南市
114、風情遺愛湖
文/鄭能新 湖北省黃岡市
115、鳳 凰 的 歌 呤
文/鄭能新 湖北省黃岡市
116、茶的感悟
文/林傑榮 浙江省奉化市
117、荷之暢想
文/林傑榮 浙江省奉化市
118、方寸的世界
文/林傑榮 浙江省奉化市
119、林深景美寶台山
文/張會軍 雲南省大理州永平縣
120、山坡上,吉他聲悠揚
文/廖軍 四川省成都市
121、回來了
文/謝明洋 河南開封市
122、成都的雨
文/謝明洋 河南開封市
123、飄過記憶的炊煙
文/錢海 雲南省楚雄
124、寧要臭腳
文/錢海 雲南省楚雄
125、永不謝幕的主角
文/錢海 雲南省楚雄
126、絢麗日出
文/陳遠惠 四川什邡市
127、村莊在秋天裡消失
文/蔡文剛 寧夏固原市
128、夏天,與父親有關的日子
文/蔡文剛 寧夏固原市
129我是誰
文/蔡文剛 寧夏固原市
130、兒時的夥伴(外兩篇)
文/徐陽光 湖北武漢
131、守望戈壁的男人們
文/鍾志紅 四川省樂山市
132、紅塵似錦,流年如雲
文/周瑞 吉林
133、等
文/周瑞 吉林
134、匆匆
文/周瑞 吉林
135、微笑的天使
文/吉榮華 江蘇金壇市
136、長盪湖情懷
文/吉榮華 江蘇金壇市
137、壯哉,雁門關
文/吉榮華 江蘇金壇市
138、明月夜,故國千里
文/蕭艾
139、一樁成功的生意
文/蕭艾 綿陽市
140、千年一街的歌與畫
文/馬永歡 大理州永平縣
141、一個春夢
文/馬永歡 大理州永平縣
142、大理西湖
文/馬永歡 大理州永平縣
143、運河三寶
文/陳躍 江蘇揚州
144、家有慈母(散文)
文/劉興聰 陝西省漢中市
145、父親,深深淺淺的腳印刻在歲月的地平線上(散文)
文/劉興聰 陝西省漢中市
146、壩壩電影(散文)
文/劉興聰 陝西省漢中市
147、成長是過程,成熟是方向
文/李武 安徽省合肥市
148、大牯牛倒在了半截綉花針上
文/戴俊馬 吉林省遼源市
149、「花花」之死
文/戴俊馬 吉林省遼源市
150、一生不去辯解
文/戴俊馬 吉林省遼源市
151、舉頭聞鵲喜
文/翠薇 山東省聊城市
152、錦被
文/翠薇 山東省聊城市
153、映山紅
文/侯欽民 河南省鹿邑縣
154、「老表」喊我一聲小哥哥!
文/候欽民 河南省鹿邑縣
155、懷念爺爺
文/侯欽民 河南省鹿邑縣
156、散 步
文/謝亨 江西省九江
157、籌糧高家村
文\謝 亨 江西省九江
158、月下看川戲記
文/王黎冰 四川省綿陽市
159、此心長醉仙公山 ——游歷泉州仙公山感悟二篇
文/王黎冰 四川省綿陽市
160、送不出去的禮物
文/鄭志斌 廣東省佛山市
161、春節中山行
文/鄭志斌 廣東省佛山市
162、走進梅州
文/鄭志斌 廣東省佛山市南
163、塵埃的依偎
文/杜博雅 湖北省武漢市
164、巫山上的紅葉
文/楚天姬 河北省磁縣
165、風折枝
文/楚天姬 河北省磁縣
166、不可越雷池一步
文/楚天姬 河北省磁縣
167、百 年 愛 戀
文/龍小芬 湖南桃源
168、吹泡泡
文/楊艷
169、無處安放的關心
文/李璐 安徽大學
170、母親
文/錢麗萍 河北省唐山市
171、感恩他人 回報社會
文/錢麗萍 河北省唐山市
172、二娘
文/錢麗萍 河北省唐山市
173、游覽乾縣
文/喻文華 四川
174、偷心
文/喬文革 河南省商丘市
175、採摘心情
文/喬文革 河南省商丘市
176、歲月擋不住思念的回憶,因為那裡有初戀的味道
文/湘客 湖北省石首市
177、徘徊在十字路口的糾結
文/湘客 湖北省石首市
178、忠臣孝子的書法 ——岳飛《出師表》欣賞
文/方劉品 河南省南陽市
179、我愛顏筋柳骨
文/方劉品 南陽市
180、天地之間的正氣
文/方劉品 南陽市
181、紅塵姐妹(兩章)
文/王宏俠 青島市
182、大山
文/唐廷武 貴州分畢節
183、故鄉的那片場
文/劉來堂 衡水市
184、夜訪鄭成功
文/鍾心 福建省泉州市
185、范老師領我走近《今日上海》
文/韓建剛 上海市普陀區
186、點 燈
文/韓建剛 上海市普陀區
187、踏著歌聲去流浪
文/韓建剛 上海市普陀區
188、蝴蝶的宮殿
文/曉雷 廣東省佛山市
189、我的哥哥
文/曉雷 廣東省佛山市
190、永遠的憚悔
文/曉雷 廣東省佛山市
191、我們都是流浪狗
文/曉雷 廣東省佛山市
192、螞蟻大戰記
文/曉雷 廣東省佛山市
193、母愛馨香
文/張繼 新疆石河子
194、我在源牌
文/孫萬春 姜文運 安徽省霍山縣
195、地震孤兒
文/劉鑫洋 四川省什邡市
196、山村姑娘的美麗夢想
文/劉邦琨 四川省什邡市
197、思念
文/陳遠惠 四川省什邡市
198、窗前的石斛蘭
文/徐梅勛 常熟市
199、彌漫陳香唯老酒
文/徐梅勛 常熟市
200、品茗舜過泉
文/徐梅勛 常熟市
201、鍾愛紅樓
文/盧沛 山東省臨沂市
202、乞巧,記憶中的那抹虹
文/盧沛 山東省臨沂市
203、一樁成功的生意
文/龍山蕭艾 北京市朝陽區
204、一代明星的紅與黑
文/龍山蕭艾 北京市朝陽區
205、馨香竹都水 情濃長寧人
文/唐秋桐 廣東東莞市
206、卑微或者斑斕
文/龔小萍 廣州市白雲區
207、夢 房 子
文/宋幗平 廣州市越秀區
208、沒想到你是這樣壞的孩子
文/宋幗平 廣州市越秀區
209、村裡的光棍漢(散文)
文/郝然 河北省鹽山縣
210、害羞的三爺
文/郝然 河北省鹽山縣
211、仙人球開花了(姊妹篇)
文/吳利強 陝西省寶雞市
212、散文:又見仙人球開花(姊妹篇)
文/吳利強 陝西省寶雞市
213、歌唱的小麥(散文詩3則)
文/牛合群 湖北省棗陽市
214、河是鳳家鄉
文/牛合群 湖北省棗陽市
215、開啟清明模式
文/牛合群 湖北省棗陽市
216、醉美他留
文/趙發員 雲南省昆明市
217、他留姑娘
文/趙發員 雲南省昆明市
219、在青春的腳步里
文/詩鄉曉晉
220、同一個青春,追逐不同的夢
文/詩鄉曉晉 貴州省綏陽縣
221、荷塘冬雨
文/陳 平 江西省高安市
222、放 生
文/高洪義 河南省周口市
223、媽媽的背,我的搖籃
文/劉海濤 遼寧省營口市
224、北方的天空
文/劉海濤 遼寧省營口市
225、錢的記憶
文/劉海濤 遼寧省營口市
226、蘇州的紫藤
文/宋顯仁 廣西貴港市
227、《長 城》
文/唐本年 湖北省潛江市
228、《活 法》
文/唐本年 湖北省潛江市
229、聽 雨
文/巴建強
230、古韻五章——散文詩
文/巴建強 安徽休寧縣
231、龍虎山印象
文/周愛華 浙江杭州
232、雞鴨人家
文/周愛華 浙江杭州
233、風華絕代悲佳人 ——詩詞中的李清照
文/周愛華 浙江杭州
234、歲月里的陳香往事
文/羅波 重慶九龍坡區
235、半身白和花頸兒
文/羅波 重慶九龍坡區
236、真水有魂
文/劉洪光 黑龍江省鶴崗市
237、老井
文/黃孝紀 浙江省餘姚市
238、結冰蓋啷的日子
文/黃孝紀 浙江省餘姚市
239、屠戶常節眯眼
文/黃孝紀 浙江省餘姚市
240、七夕遐想
文/姚俊庚 河南省南樂縣
241、午夜,我的靈魂在狂歡
文/姚俊庚 河南省南樂縣
242、我以我的摯愛向一座玫瑰城靠攏(散文3則)
文/牛合群 湖北棗陽市
243、白桃花,紅桃花
文/牛合群 湖北棗陽市
245、一枚蘆葦究竟能承載多少靈魂?
文/牛合群 湖北棗陽市
246、國門母親
文/曾其祥 北京市朝陽區
247、溶於春意中
文/李宏迎 山東省鄒平縣
248、我的老師甘虹楨(外一篇)
文/二月草芽 四川省眉山市
249、西江游記
文/唐仁禹
250、又見風箏飛滿天
文/張浩洪 河北省灤南縣
251、偷番薯
文/余其美 深圳市福田區
252、一枚蘆葦究竟能承載多少靈魂?(四則)
文/牛合群 湖北省棗陽市
253、醉自然
文/趙明亮 遼寧省
254、沙果紅了……
文/李曙光 沈陽市
255、相逢在書展
文/薛魯光 上海
256、走近陶淵明
文/薛魯光 上海
257、秦淮河邊的遐思
文/薛魯光 上海
258、家有「惡」妻
文/鄭名富 廣東省廣州市
259、鍋爐房裡說詩歌 ——記道謨老先生
文/何民 四川成都

260、青城書院紀事
文/何 民 四川成都
261、松游故道上的尋蹤者 ——記何正泰校勘《松游小唱》
文/何民 四川成都
262、陳毅銅像前的深思
文/顧國民 河南省禹州
263、草 木 語 言
文/余顯斌 陝西省山陽縣
264、最憶是小鎮
文/余顯斌 陝西省山陽縣
265、梔子花(外二篇)
文/趙可法 江蘇省連雲港市
266、永遠的父親
文/詹彬 四川省雙流縣
267、老婆石:一個讓山川銘記的名字
文/牛合群 湖北棗陽市
268、記憶里你依然還我的初戀
文/芷晨
269、河泥稀追
文/高錦潮 江蘇省洪澤縣
270、拜讀劉老莊
文/高錦潮 江蘇省洪澤縣
271、拿風的蒲扇
文/高錦潮 江蘇省洪澤縣
272、聖路隨筆
文/秦漢 新疆庫爾勒市
273、不朽的鍾聲
文/吳盧明 廣東省湛江市
274、懷念一頭牛
文/吳盧明 廣東省湛江市
275、沈園游記
文/吳盧明 廣東省湛江市
276、一道悲憫的目光
文/吳盧明 廣東省湛江市
277、抗洪贊歌
文/張宇傑 黑龍江省同江市
278、族 譜
文/楊春山 雲南省永勝縣
279、滇西北的鷹
文/楊春山 雲南省永勝縣
280、老天有眼
文/樓永治 浙江省東陽市
281、我愛的人
文/樓永治 浙江省東陽市
282、夢里又飛花
文/嬋憶
283、為你,執一盞心燈
文/嬋憶 遼寧省調兵山市
284、燕銜泥
文/嬋憶 遼寧省調兵山市
285、夢里又飛花
文/嬋憶 遼寧省調兵山市
286、大病初癒的母親
文/張愛明 安徽省太湖縣
287、幽悠河上洞
文/李建華 雲南昆明市
288、夏遊洋山河
文/覃海波 貴州省德江縣
289、久違了,水龍節
文/覃海波 貴州省德江縣
290、拜謁杜甫
文/錢海 雲南省楚雄
291、寧要臭腳
文/錢海 雲南省楚雄
292、飄過記憶的炊煙
文/錢海 雲南省楚雄
293、來 鋼
文/沙 輝 四川省涼山州
294、翱翔人生天地間
文/任和平 江蘇省張家港市
295、平生文字為吾累
文/任和平 江蘇省張家港市
296、干腌齏、水腌齏
文/任和平 江蘇省張家港市
297、碓窩姥
文/張恆 安徽省合肥市
298、老村那眼青石井
文/張恆 安徽省合肥市
299、故鄉那在與不在的湖
文/張恆 安徽省合肥市
300、小城,遍地黃葉
文/趙 豐 西安市戶縣
301、榆樹,祖父的風景
文/趙 豐 西安市戶縣
302、冬天的寓言和童話
文/趙 豐 西安市戶縣
303、拐 愛
文/賈政卿 山西省原平市
304、朋友與紅嘴鴉
文/賈政卿 山西省原平市
305、「廉書記」小記
文/鄭名富 廣東省廣州市
306、夢的守護
文/王雲學 重慶市城口縣
307、印象麗江
文/龐鋒 廣東省東莞市
308、奶 奶
文/ 龐鋒 廣東省東莞市
309、故鄉老屋
文/ 龐鋒 廣東省東莞市
310、只緣身在此山中
文/李曉霞 山西省運城市
311、寫不完的鄉村
文/姚瑤(侗族) 貴州省凱里
312、媽媽,我想對你說
文/李曉霞 山西省運城市
313、回望大明宮
文/詹芳珍 陝西西安市
314、那一夜,我又想起了三毛
文/詹芳珍 陝西西安市
315、你的健康,我的快樂---母親六十歲生日禮贊
文/詹芳珍 陝西西安市
316、美麗丹霞石
文/劉邦琨 四川省什邡市
317、荒寂的宅院
文/劉省平 陝西大荔縣
318、父母進城來看我
文/劉省平 陝西大荔縣
319、傷 逝——悼念李保平
文/劉省平 陝西大荔縣
320、鳥翼上的天堂
文/陳思俠 甘肅省酒泉市
321、流石河
文/陳思俠 甘肅省酒泉市
322、平草湖
文/陳思俠 甘肅省酒泉市
323、藍湖
文/陳思俠 甘肅省酒泉市
324、「吝嗇」的父親
文/徐光惠 重慶市大足區
325、母親的愛心菜園
文/徐光惠 重慶市大足區
326、婆婆也是媽
文/徐光惠 重慶市大足區
327、魅力獨顯的九華山
文/鄭富名 廣東省廣州市
328、共和國的旗幟不容玷污
文/許一躍 福建省霞浦
329、時間都去哪兒了
文/吳利強 陝西省寶雞市
330、油菜花開
文/李曉霞 山西省運城市
331、清明時節,油菜花開。
文/李曉霞 山西省運城市
332、散文《老二的牛》
文/張仲英 吉林省長嶺縣
333、感恩
文/劉鑫洋 四川省什邡市
334、魅力鄉村
文/劉鑫洋 四川什邡市
335、鎣華山
文/陳遠惠 四川什邡市
336、小A的「專業技術」活兒
文/陳遠惠 四川省什邡市
337、節奏錯亂的生命鍾擺
文/邵衡寧 天津市河西區
338、握緊母親的手
文/邵衡寧 天津市河西區
339、記憶被吞噬的母親
文/邵衡寧 天津市河西區
340、最後六個人
文/唐廷武 貴州分公司畢節
341、荷葉田田
文/李仡 山西省隰縣
342、佛國凡塵
文/李仡 山西省隰縣
343、一滴柔究竟能承載李白多少幸福(散文四則)
文/牛合群 湖北棗陽市
344、仲宣:一個喜歡學驢叫的怪才
文/牛合群 湖北棗陽市
345、細嗅草野
文/牛合群 湖北棗陽市
346、雨落熊河
文/牛合群 湖北棗陽市
347、邛水河的足跡
文/童偉 貴州省三穗縣
348、離別的車站
文/童偉 貴州省三穗縣

熱點內容
模擬的蘭花 發布:2025-08-12 06:31:15 瀏覽:19
春木花卉 發布:2025-08-12 06:13:35 瀏覽:87
梅花的四字成語 發布:2025-08-12 05:53:19 瀏覽:535
fgo情人節瑪修的信紙 發布:2025-08-12 05:48:20 瀏覽:84
荷花情古詩 發布:2025-08-12 05:46:55 瀏覽:978
蘭花挽救 發布:2025-08-12 05:42:10 瀏覽:115
說自己牡丹 發布:2025-08-12 05:42:03 瀏覽:437
蘭花冬天開花嗎 發布:2025-08-12 05:23:31 瀏覽:69
淮北花卉批發 發布:2025-08-12 05:22:09 瀏覽:359
姑蘇荷花池 發布:2025-08-12 05:04:13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