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節西華

七夕節西華

發布時間: 2021-03-05 06:00:19

七夕節是鬼節嗎

七夕節不是鬼節。七夕節是農歷七月初七,而鬼節是農歷七月十四/十五。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乞巧節、雙七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因被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發源於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愛情節日。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鬼節,又稱中元節。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從有關中元節(七月十四/十五)的傳說中,可深切體認到七月十四/十五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已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很有人情味。所以,在慶贊中元的同時,應該跳脫鬼的角度,期勉互愛。

⑵ 七夕節的日期

陰歷是七月初七,2007年陽歷8月19日。

⑶ 七夕節的由來是什麼啊,牛郎織女的老家是哪裡

七夕節日的起源: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版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權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自然崇拜:「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七月初七,又稱七夕節,乞巧節。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節日。
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中國民間傳說陰歷七月初七晚上喜鵲在銀河上搭橋,讓牛郎、織女在橋上相會。古俗在這天晚上,中國女孩們要穿針乞巧。鵲橋相會歌頌了中國勞動人民忠貞不渝的愛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

⑷ 七夕是什麼

這是一個有愛知了也悅耳,無愛鳥鳴也酸心的日子。

⑸ 七夕節是什麼節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版人稱之權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⑹ 2017年七夕節是哪一天

農歷2017年七夕節的日期:

2017年08月28日 星期一(丁酉年(雞年)七月初七)

熱點內容
西洋店荷花怎麼走 發布:2025-08-12 16:53:07 瀏覽:449
徐州綠植送貨 發布:2025-08-12 16:49:58 瀏覽:267
牡丹新城南區 發布:2025-08-12 16:34:39 瀏覽:119
菩提丁香樹 發布:2025-08-12 16:32:07 瀏覽:236
茶花女美版 發布:2025-08-12 16:29:57 瀏覽:220
美甲畫玫瑰花的畫法 發布:2025-08-12 16:26:27 瀏覽:291
珞珈櫻花盛開 發布:2025-08-12 16:11:46 瀏覽:167
湖北七夕山 發布:2025-08-12 16:05:40 瀏覽:297
菠蘿盆栽種植方法圖解 發布:2025-08-12 15:59:36 瀏覽:289
絳帳海棠春 發布:2025-08-12 15:47:52 瀏覽: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