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枇杷
⑴ 枇杷的生長過程
1、枇杷的幼果是由花托、子房和花萼等3部分構成。枇杷果實的果肉由花托形成,萼筒由花萼等形成,子房壁形成包圍種子外的內膜。幼果子房有5室,每室有2個胚珠,但受精的胚珠不一定能發育成種子,中途有的退化,有的凍死,幼果仍能繼續生長。
2、幼果滯長期謝花後頭2個月,幼果發育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細胞分裂少。
3、細胞迅速分裂期3月初至4月初,氣溫回升轉暖,細胞分裂旺盛,但果形增大緩慢,果皮綠色。
4、果實迅速生長期4月初至5月上旬,細胞分裂停止,細胞迅速膨大,果實體積明顯增加,種子長大到最大值,開始硬化。
5、成熟期果實充分成熟前15~20天,果肉繼續迅速增大,直至成熟。果皮由黃綠色轉為黃色,成熟時為橙紅色或橙黃色;果肉組織軟化,糖量提高,酸量降低,能體現某品種的性狀,即為成熟。
在成熟期枇杷果實繼續迅速增大和糖分迅速增加,這兩個特點有別於其他果樹,因此枇杷適宜採收期比其他果樹要狹窄得多。
(1)一朵枇杷擴展閱讀
成熟的枇杷果子亦成束掛在樹上,每個果子長3-5厘米,成圓形、橢圓、或長狀「琵琶形」。枇杷表面被有絨毛,未熟時青綠色,較硬實,芳香氣味較濃。成熟後外皮一般為淡黃色,亦有顏色較深,接近橙紅色的。果肉軟而多汁,主要可分為白色及橙色兩種;
稱「白沙」(白枇杷)及「紅沙」。當中白沙甜,果型較小;紅沙較酸或頗酸,相對較大。每個枇杷果子內有五個子房,當中一至五顆發育成棕色的種子,人工開發的無籽品種則無種子。
⑵ 葉和野枇杷很像,頂端一朵花,是什麼植物,是什麼茅科嗎沒圖
廣玉蘭現在正是花期,花大而且白。葉子也很大,油光光的,有一層蠟質。
⑶ 形容好久沒有吃到家鄉的水果枇杷,今天吃到到了,句子
寫法--水果
教學要求] 指導學生觀察水果的方法,做到習作時「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課前准備]
1、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自己最喜愛的一種水果,說說它的形狀、顏色、味道。每人准備一隻水果帶到課堂上。
2、 教師准備一隻蘋果。(每人一隻蘋果)
[教學程序]
一、讀題審題,明確要求。水果是指可以吃的,含水分較多的植物是果實的統稱,如梨、桃、蘋果、香蕉、石榴、荔枝、桔子等。今天我們學習觀察水果,寫水果,要求大家仔細觀察,習作時要求做到有順序、寫具體。
二、集體觀察,掌握方法。(教師出示蘋果,指導觀察,口述)1、指導學生觀察蘋果的外表,說說:
(1)蘋果的形狀有什麼特點?
(2)蘋果的外表是什麼顏色?
(3)蘋果的外表與桔子、菠蘿比較有什麼不同?
2、指導學生觀察其內部。(用刀切開:橫切、豎切)
3、指導學生嘗其味。(酸甜可口)
4、談談各自的感想。
小結
三、例文牽引:石榴前幾天,媽媽給我和妹妹買了一個大石榴。石榴,它的外表不好看。它沒有蘋果那樣紅潤光滑的外表,使人一望而產生羨慕之心;也沒有菠蘿那種誘人的香氣,讓人聞了不由得饞涎欲滴。它只有一層粗糙的黃皮,土裡土氣的。在它的上面還有一個裂口,像咧著嘴在傻笑。開始,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後來,媽媽告訴我:那是開花的地方,慢慢的,花落了。石榴漸漸長大了,最後,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再把石榴打開一看,啊!裡面全是跟水晶似的非常美麗的籽兒。它們擠得緊緊的,長得滿滿的,好看極了。那粒粒的籽兒吃在嘴裡,甜甜的、酸酸的,真有味兒!我和妹妹都喜歡吃。媽媽對我們說:「你們不要只看到它的籽兒好看,又好吃。它那土裡土氣的外表,還是專門治拉肚子的一味中葯呢!」 吃著石榴,聽著媽媽的話,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人,不要做一個看上去外表很美麗,而肚子里空空的人,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像石榴一樣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四、獨立觀察,口述結果。學生獨立觀察自己帶來的水果,然後,依照上述的觀察順序,仔細觀察。 例文:我愛蘋果我喜愛吃水果,尤其是蘋果。蘋果的外形是橢園的,顏色紅里泛黃,摸上去滑溜溜的,味道更美。聽爸爸和媽媽說蘋果具有維生素ABC,所以,我特別愛吃蘋果。每到晚上,我就拿一個蘋果慢慢地品嘗起來。我咬一口,呀!甜滋滋、酸溜溜的,味道好極了。通過兩三個月,我的學習越來越長進了。因為蘋果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一到背書時,我就拿兩個蘋果嘗嘗再背,嘿!神了。一會兒就背上來了。我愛蘋果,更吃蘋果。
顧老師新作文速成班 五(3)班 孫艷芬
我愛蘋果提起蘋果,大家都會說:「好吃。」媽媽經常買蘋果給我吃,她說:「蘋果裡面含大量的維生素,是記憶之果。」 蘋果是橢圓形的,顏色黃里泛紅,摸上去很光滑。很多人總是循規蹈矩的按通常的方法切蘋果。可就是沒有注意到橫著切裡面還有個五角星呢,讓你不得不想起我們偉大祖國。蘋果雖然沒有菠蘿那種誘人的香味,但它也有自己獨特的味道。咬上一口,甜滋滋、酸溜溜的,讓人回味無比。我想:做什麼事不能只看它的外表,而要看它的心靈。我們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顧老師新作文速成班 五(1)班 倪柏
[範文引路] 草 莓又到了草莓上市的季節了。每當我走到草莓攤前,聞到一股甜絲絲的獨特的香味,我就像只饞嘴的小貓,口水情不自禁地流下來。我喜歡草莓,因為它的形狀、顏色、味道都特別惹人喜愛。草霉是雞心形的,熟了的草霉紅艷艷的,雞心的頭頂上長著幾片綠色的小葉子,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戴著一頂綠色的小草帽。草莓的最大特點是:它那紅艷艷的身上長滿了一根根又小又細的黑刺,不仔細看是看不出來的。沒熟的草莓是淡黃色的;半熟的草莓是紅白相間的;熟透的草莓深紅色,好像一顆深紅油亮的瑪瑙。輕輕咬開熟透的草莓,就可以看見那新鮮紅嫩的肉滲出紅色的汁水,粘在舌頭上,甜絲絲,酸溜溜,味道好極了!草莓的吃法很多「如果把草莓切成一塊一塊,放進盤子里,就可以當冷盤,給客人品嘗;夏天還可以把用糖腌制好的草莓放進冰箱里,吃時加進奶油,再略微冰凍,就可製成「奶油草莓冰淇淋」,更是回味無窮。這也是我的拿手好戲。如果在草莓上市的季節,您到我家來做客,我一定會好好款待您,讓您吃了還想吃。 文章一開始就點明:我喜歡吃草莓。第二自然段是總起段。第三、四、五自然段作者運用形象的比喻、生動的語言,具體地介紹了草莓的形狀、顏色、味道、吃法,寫出了草莓的特點。強調了作者對草莓的喜愛之情。
[簡評]文章中,作者緊緊圍繞著「喜愛」這個重點,向我們介紹了草莓的特點,寫得非常具體。結尾與開頭呼應,再次表達自已對草莓的喜愛。讀了這篇文章,真盼望草莓上市的季節早點到來。
[佳作欣賞] 絲 瓜我家後院有一塊荒地。今年春天,爺爺翻了土後,種了幾棵絲瓜秧。瓜秧很小,葉片是腎臟形的,中間還有一片新葉。於是,我天天盼望著絲瓜秧早日長大,早早結出大大的絲瓜來。幾個星期過去了,瓜秧長出了幾道彎彎曲曲的須子。墨綠色的葉子隨風擺動,形狀和蓖麻葉差不多,有些毛茸茸的,看著挺舒服。隨著葉子的長大、增多,絲瓜拖蔓了,那細細的蔓絲捲曲著抓住了周圍能抓住的一切。爺爺拿來了幾根竹竿,給它搭了個架子,讓瓜蔓沿著竹竿往上攀。慢慢地,絲瓜在陽光雨露的哺育下,開出黃色的五角形花朵,中間夾著細細的灰色花蕊。一片片花瓣水靈靈的,在綠葉的襯托下,十分好看。黃色的花朵一批又一批地開,一朵又一朵地凋謝。枯萎的花下留著一個小瓜球,這便是絲瓜。嫩嫩的小絲瓜逐漸地長大,一天天地變成大絲瓜,有彎彎的,也有長長的,中間是圓柱形,兩頭是尖尖的。絲瓜起先是嫩綠的,漸漸便成為深綠的了,一條條莖清晰可見。大熱天,正是絲瓜長勢最旺的季節,瓜蔓還在不停地往前抓著,瓜藤還在一個勁地往前爬。在瓜棚的支撐下,在瓜藤的牽引下,那綠的葉、黃的花,在微風中輕快地擺動著,那數不盡的絲瓜也隨著藤、葉、花不住地搖晃著彷彿在告訴主人自己正在長大。
⑷ 枇杷長的慢是什麼原因
枇杷的生長過程:定植後3-5年開始結果,10年後進入勝過期,株產量可達100kg以上(株行距為4-5m,一畝30-40株),平均畝產3000-4000kg
枇杷是多年生長常綠喬木果樹,植株高大。其樹體由地下部和地上部兩大部分構成,地下部叫根系,地上部稱樹冠,根系樹冠交界的地方稱根頸。其中主要包括:根、芽、葉、花、花芽分化、果實和種子、主幹主枝及枝梢 。
一、根
枇杷的根系由主根、側根和須根組成。主根由種子胚根發育而成,在它上面產生的各級較粗大的分技,統稱側根。在側根上形成的較細根系,稱為須根。根是果樹的重要器官,它除了把植株固定在土壤之內,吸收水分、礦質養分和少量的有機物質,貯藏一部分養分外,還能將無機養分合成有機物質。根能合成某些特殊物質,如激素(細胞分裂素、赤黴素、生長素) 和其他生理活性物質,對地上部起調節作用。根系的生長發育在很大程度上受環境條件特別是土壤條件所支配,環境條件的好壞不僅影響根系的形態結構,而且還影響它的生理機能。在土層深厚的沙質土上,主根深度可達1.5 米以上。但80%的吸收根都分布在離地面10~50厘米土層中,50厘米以下很少有根,其水平分布則多密集在離主幹1~1.6 米周圍。這說明枇杷根系分布較淺而窄,容易受旱和被大風折倒,所以要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以促進根系的發育。枇杷的根系初生為白色,後轉黃白再變為褐色。枇杷的吸收根的總量較其他果樹低。實生苗的垂直根被切斷或移栽時,側生根發育較快。枇杷根在土溫5~6℃時開始生長,9~12℃時生長最旺,18~22℃時逐漸緩慢,30℃以上停止活動。在一年中,根系 生長和枝梢生長是交替進行的,一般根比枝梢早兩周。一年中有四次根系生長高峰,第一次是1月底至2月底,第二次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三次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第四次在10月底至11月底。土壤含水量一般在9%~25%的范圍內根系都可以生長, 而25%以上時根的生長顯著減弱。
二、芽
芽是枝、葉、花等器官的原始體。依據芽所在的位置,將著生在枝條頂端的芽叫頂芽;頂芽以下的芽著生在枝條側面或葉腋中,稱側芽或腋芽。根據芽的性質,可分為花芽、葉芽和混合芽:能發育成花或花序的芽叫花芽;只抽枝發葉的芽叫葉芽;有的芽先抽枝並在枝上長葉、開花,這種芽叫混合芽。此外,在老枝或主幹上原節位處有潛伏芽,也叫隱芽,在受到特殊刺激後也可以萌發出新梢來,利用這種特性對衰老批把樹復壯更新很重要。在秋冬季枇未開花的枝條頂端,有一個頂芽,在頂芽旁的幾個芽均為側芽或腋芽。春天頂芽抽生的枝條,稱春梢頂芽枝,側芽抽生的枝稱春稍側芽枝。同樣夏梢又有夏梢頂芽枝和夏梢側芽枝之分。夏秋季枇杷枝條的頂芽有一部分形成花芽,在秋末抽生極短一段枝條,有1~3張葉片或無葉片,形成一個花軸,而其上有許多小枝軸開花結果。所以枇杷的花芽是混合芽。由枇杷的側芽或腋芽形成混合花芽的比較少見,因為枇杷的側芽在葉腋問,芽體小、扁平,不容易分化為花芽。
三、葉
枇杷的葉片由葉身、葉柄和托葉構成。葉身革質,披針形、倒披針形或倒卵形、橢圓形、長圓形,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漸狹成葉柄,上部及中部邊緣有鋸齒,基部全緣。表面光滑、多皺,背面有銹色絨毛。托葉鑽形,葉柄短或無,托葉及葉柄均有絨毛。葉片大小和形狀隨品種、枝梢抽生時間及栽培條件而變化。通常以春梢上的葉作為品種的代表。葉是枇杷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養分的主要器官,為樹體各部分提供有機營養。因此,葉片數量及生理活動效能,是枇杷產量和質量的基礎。葉片壽命一般為13個月,但由於各種原因差異很大。老葉是逐漸脫落的,多在新葉同化機能旺盛時脫落,因而出現新老葉交替的現象。新葉的光合作用效能隨葉齡增加而增加,到成熟後光合效能達到高峰。由於批把葉大,互相遮蔭,果實發育期不是葉面積高峰期,而其他果樹葉面積高峰期正是果實發育期。所以在修剪時要防止枝梢交叉重疊,要爭取多發春梢,增大葉面積。
四、花
枇杷的花穗都是頂生的,為復總狀花序(小穗為聚傘花序)。花穗大小差異很大,多的花數可達250~260朵,少的30~40朵,一般70~100朵。自花穗能識別後,約經1個月開始開花,開放順序因花穗類型不同而有差異,花穗挺直的, 總軸頸部單花開放最早,中部支軸次之,下部支軸最晚。下垂的花穗以彎曲部為中心,向上向下依次開放,而每一小穗則是頂端一朵先開,兩側後開。開花時,若溫度為11~14℃開花最多;若在10℃以下,花期延長。開花的遲早因地區、 品種、枝梢、類型和環境條件而有很大差異。在成都,花期約在9月份至翌年1月份,在四川攀枝花地區則為7~11月份。花穗出現的早晚,往往與花穗的大小成正相關,即早期花穗最大,中期次之,晚期最小。一般頂生的夏梢母枝開花最早。
側生的較晚。江浙枇杷果農,常將枇杷開花期分為三批:在10~11月份開的為頭花,頭花果由於生長期長,發育充實,果大品質好,但容易受凍害;二花在11~12月份開,凍害少於頭花,果實質量較次;三花在l~2月份開,受凍機會少,但果實生育期短,果小品質差。在四川成都附近一般以9~10月份開的早花結果為佳。但在四川攀枝花和和西昌地區,7月份開的早花,由於高溫乾燥,坐果率很低,到9月份開的花坐果率則較高,並可提前到3月份成熟。枇杷花的構造見上圖。
五、花芽分化
結果樹每年的花量和花質是當年產量的基礎。由葉芽的生理和組織狀態轉化為花芽的生理和組織狀態,稱為花芽分化。部分或全部花器官的分化完成稱為花芽形成。外部或內部一些條件對花芽分化的促進作用稱為花誘導。芽內花器官的出現稱為形態分化。在出現形態分化之前,生長點內部由葉芽的生理狀態轉向形成花芽的生理狀態的過程稱為生理分化。為了豐產穩產,需要對花芽分化的進程和規律有深入的了解,尤其要掌握各品種在各地的花芽形態分化初期及花芽生理分化期,以便人為地調控花芽分化的進程;枇杷的花芽是由結果母校的頂芽分化形成的。自7~8月份開始分化後1~3周形成花萼和花瓣,一個月後形成雄蕊、 雌蕊,隨後再分化形成胚珠和花粉粒。枇杷花芽分化臨界期即生理分化期,大約在6~7月份,此期生長點原生質處於不穩定狀態,對內外因素有高度敏感性,是易於改變代謝方向的時期,因此是控制花芽分化的關鍵時期。頂芽原基由於條件不同,可以分化成葉芽,也可以分化成花芽。頂芽原基向花芽分化的基本生理和營養條件是:①要有比建成葉芽更豐富的結構物質,包括光合產物:礦質鹽類以及由以上兩類物質轉化合成的各種碳水化合物、各種氨基酸和蛋白質等;②要有形態建成中所需要的能源、能量 貯藏和轉化物質,如澱粉、糖類等;③樹體的激素代謝有利於芽原基向成花方向發展,具體是赤黴素類激素數量下降、活力降低,脫落酸的數量增加、活力加強,細胞激動素及吲哚乙酸(IAA)等生長素維持適當的量及活動水平;④要有與花芽形態建成有關的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等的代謝有利於花芽分化。在花芽生理分化期要增加施肥量和調節氮、磷、鉀比例,增加磷、鉀肥用量並補充微量元素;控水、降低土壤含水量;適當疏去樹冠上部的徒長枝和過密枝;採取拉枝、扭枝等農業技術措施,都能影響樹體的營養、水分和激素活動水平,從而可以調控花芽分 化進程,影響枇杷的花量和花質。由於每株樹、每個頂芽的營養、水分、激素水平不一樣,它們進入花芽分化期的具體時間也有先有後。所以,只要掌握花芽生理分化的大致時間,在這個范圍內,及時採取綜合農業技術措施促進花產芽分化,一般都能取得較好效果。
六、果實和種子
由花托、子房和花萼三部分構成。成熟枇杷果實的果肉由花托形成,萼筒由花尊形成,子房壁形成包圍種子外的內膜。幼果子房有5室,每室有2個胚珠,但受精的胚珠不一定能發育成種子,中途有的退化,有的凍死,幼果仍能繼續生長。對華寶2號枇杷果實的生長發育動態進行的研究表明:枇杷果實縱橫徑在盛花後118天內,增長緩慢,縱徑和橫徑的日增長量分別為0.0112厘米和0.0127厘米;盛花後118~158天內增長迅 速,日增長量分別為0.0389厘米和0.0408厘米;盛花後158天至採收生長又變慢,日增長量分別只有0.0092厘米和0.003厘米,其生長發育曲線為S型。果實重量、體積和果肉重量的增長與果實縱橫徑的生長是同步
的。盛花後118天內,果實重量、果肉重量和果實體積增長也緩慢,日增長量分別為0.0119克、0.011克和0.0997立方厘米;盛花後118~158天內增長迅速,日增長量分別為0.31克、0.192克和2.547立方厘米;盛花後158天至採收增長量放慢,日增長量為0.2克、0.096克和0.698立方厘米,其生長發育曲線也為S型。枇杷果實成熟期約10天左右,這時期果實中的糖分增加,酸含量下降,糖的增加一直延續到果皮充分著色後的若干日才停止。 成熟枇杷果實中的糖分以蔗糖最多,其次是果糖及葡萄糖。枇杷果實中酸的主要成分是蘋果酸,也有少量檸檬酸。 隨著果實的發育,種子重量也在不斷增加,研究表明:種子重量增加的趨勢與果實重量不一致,種子重量在盛花後125天內生長極為緩慢,平均日增長量僅為0.0027克;生長高峰在盛花後125~146天,日增長量達0.1168克,其增長量為前期的43倍;此後到成熟,種子重量增加很小,日增長量只有0.0061克, 其生長發育曲線也為S型。枇杷種子特別肥大,主要是兩片子葉,胚很小,種子多為卵圓、長橢圓形、呈蔭黑、褐黃或棕色。種子約佔全果重的15%~25%。
七、主幹主枝及枝梢
枇杷樹冠由主幹、主枝和各級枝梢組成。枝幹起著支撐樹冠的作用,上連芽、葉、花、果,下接根系,是樹體營養物質、水分和激素上下交流的通道。枝幹還起著貯藏營養的作用。從根頸到第一個主枝分杈點問的樹幹部分稱為主幹,主幹以上分生的各種枝條總稱為樹冠。直接著生在主幹上的大枝稱為主枝,主枝上著生的大枝稱為副主枝,主枝、副主枝均稱骨幹枝。骨幹枝上著生的各級小枝稱為側枝。著生葉、花、果的1年生側枝稱為梢、結果母枝、結果枝。枇杷幼樹主幹頂端優勢明顯,僅頂芽及鄰近的幾個腋芽抽生成長枝,因此樹冠層性明顯。而主枝上頂芽所抽生的枝條生長緩慢,短而粗壯,腋芽所抽生的枝條生長較快而細長,使樹冠向外開張,形成圓錐形樹冠。進入盛果期後,因果實重量使主枝下垂,樹冠逐漸轉變為圓頭形。枇杷幼樹枝梢抽生無明顯的季節性,在一年四季中都能不斷地抽梢,通常幼年樹除春季抽梢較整齊外,其餘季節均能隨外界條件的變化,或遲或早地抽生枝梢。而成年樹在果實採收後能較整齊地抽生1次夏梢。一般情況下,枇杷無明顯的春、夏、秋、冬梢之分。只是為了分析研究其生長結果特性,才人為地分成春、夏、秋、冬梢。由於季節、溫度、雨量、營養吸收的不同,各次梢的形態和特性各異。1.春梢1月下旬至4月份抽生的枝梢稱春梢。一般生長充實,短而粗壯,長約3~9厘米。幼樹抽梢較整齊,大多數在3~4月份抽生春梢。成年樹開花量大時,春梢抽生少,這樣容易形成大小年。枇杷樹春梢的數量和質量對枇杷的生長結果特別重要。幼樹要利用春梢擴大樹冠,結果樹要保證有20%以上的枝梢上無花穗而抽生春梢,以保證充足的營養生長,維持年年豐產,克服大小年現象。春梢抽發大致有三種類型:一種是從去年營養枝頂端抽出,這是最早出現的春梢,生長較慢而充實;一種是從果穗基部腋芽發出,只有在初結果的壯樹和營養條件好的結果枝上才有,生長較快而長;一種是從落花落果的結果枝腋芽或疏枝花果的斷口附近抽出,抽生的遲早受疏穗時期的影響,但較一般春梢遲。這三種春梢生長充實,都能在夏季抽發夏梢,成為結果母枝。2.夏梢5~7月份陸續抽生的枝梢稱夏梢。一般比春梢細長,可達20~30厘米,葉也較春梢上的小。夏梢一般從春梢頂芽或鄰近腋芽上抽生,或從采果後的結果技近頂部抽出。夏梢抽出時雨水多、溫度高,而且因果實生長發育對營養需求量大,因此夏梢細長,葉片狹小。枇杷夏梢是主要的結果母枝,促進夏梢生長發育充實,是獲得枇杷年年豐產的重要技術措施。3.秋梢8~10月份抽生的枝梢稱秋梢。幼樹和結果的樹上抽生的營養性秋梢較多。與夏梢相似,葉片較小。成年結果樹在春梢或夏梢健壯枝上抽生的花軸枝也稱為秋梢或結果枝。結果枝有時帶有幾張葉片,有時無葉片,很像是從結果母枝上直接抽出花穗的。投產前培育健壯的秋梢可以擴大樹冠。秋雨多的地區,花量少而樹勢較旺者要控制營養性秋梢的大量抽發,以防引起嚴重落花落果。4.冬梢11~12月份抽生的枝梢稱冬梢。在冬季溫暖的地區幼旺樹多能抽生冬梢。而在北緣地區的幼樹,在營養充分、氣溫較高的條件下可以抽生冬梢,溫度下降時停止生長,翌年回暖時再抽生成冬春連梢。冬暖地區生長健壯的幼樹上抽生的充實冬梢,可以用來迅速擴大幼樹樹冠,為提早開花結果奠定基礎。細弱、不充實的冬梢,無利用價值,如抽發多,消耗營養多,一般要及時予以抹除或在修剪時剪除,以刺激抽生強壯春梢。
希望能幫到您,滿意請採納。謝謝...
⑸ 我家的枇杷樹今年怎麼一朵花都沒有開
你問的我家的枇杷樹今年怎麼一朵花都沒有開
如果是小樹,還沒有開過花,那就是沒有長大。如果原來開過花,那就是營養不良缺肥了
⑹ 枇杷剛長出是什麼樣
就一顆小青粒,不過從外表看不出來,因為他的上面還保留有凋謝了的花瓣,看上去其實就是一朵凋謝了的花朵
⑺ 寫枇杷樹的500字作文,採納誰都不能罵我
我家的枇杷樹
奶奶家的院子里種著許多樹。有桃樹、梨樹、楓樹……其中,我最喜歡住在院子東側的枇杷樹。它不僅夏天能結出可口的枇杷,而且葉子還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我最喜歡夏天裡的枇杷樹。因為枇杷樹媽媽生出的枇杷寶寶可以讓我大飽口福。初夏,枇杷寶寶誕生了。它們一個個長得小巧玲瓏,都穿著綠色的裙子。不久,枇杷寶寶們便厭倦了綠裙子,嚷嚷著要穿黃裙子。樹媽媽被吵煩了,於是拚命地吸收營養,把精華給小傢伙們送去。枇杷寶寶們貪婪地吸吮著營養。很快,它們便如願以償地穿上了美麗的黃裙子,而且長得又肥又大。看著這些成熟的枇杷,你一定會讒言欲滴、垂涎三尺的。
枇杷特別好吃。脫下枇杷寶寶的黃裙子就可以享用了。枇杷肉又酸又甜,吃到嘴裡滑滑的,非常可口,是夏天裡適合吃的一種水果。
你可別以為枇杷樹除了能結果外,就沒有別的用處了。它的葉子還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呢。
有一次,我有些輕微咳嗽。奶奶便把枇杷葉清洗干凈,煮了一碗水給我喝。我忍著苦把它喝下去,哪知,第二天我就好了,真像靈丹妙葯。
枇杷樹為我帶來了不少歡樂。我愛奶奶家的院子,更愛住在裡面的枇杷樹。
⑻ 枇杷可以治痔瘡嗎:
枇杷具有潤肺止咳止痰的作用。不會導致痔瘡的加重。有混合痔也是可以吃這個水專果的。但同時他沒有治療痔瘡屬的作用。也就是說如果有別的需要是可以吃的。不要多吃沒事的。別吃太刺激的食物,隨季節變換食譜;別對事情太上火,注意生活規律。
平時飲食清淡點,不吃太多燥熱的食物。注意休息,不熬夜。心態保持平和,多飲的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