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早報
1. 急求在線等候!《人民日報》1951年11月12日第三版刊登的艾青的文章
真的很難找呀..........
http://www.szlib.com:82/renming/Detail.wct?RecID=0&SelectID=17&ChannelID=5020&Page=1
答楊紹萱同志〔注〕
艾青 (1951.11.12)
艾青
| 我們不是談群眾創作
在我們的戲曲改革工作中,存在著一種嚴重地違反歷史唯物主義的傾向。
這種傾向,通常叫做「反歷史主義」,就是當處理歷史題材和古代民間傳說的
時候,把許多隻能產生於一定的歷史條件中的人物和事件,拉扯到現代來,加
以牽強附會的比擬,或是把只能產生於今天的觀念和感情,勉強安放到古代人
物的身上去。因此,在我們的戲曲舞台上就出現了似古非古、似今非今的混亂
現象。今年夏歷七月節在全國各地涌現了許多這樣的神話劇,有的把牛郎織女
寫成被貶下凡塵後,經過了勞動改造,成了勞動英雄回到天上去;有的是因為
牛郎織女勞動觀點強,二人訂下盟誓,自願一年見一次面;有的戲里牛郎穿工
人服,織女穿學生服;有的以為原有的神話故事的主題不夠積極,就在劇本里
編造了許多新的情節,用以影射當前國內外的形勢。我在「談《牛郎織女》」
一文中,一方面指出這些混亂的現象,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對處理神話劇的
建議。因為這種混亂現象假如不加以克服,要產生好的神話劇是很困難的。
楊紹萱同志認為我是想把「人民戲曲文藝運動連根子都拔了」。這罪名也
太大了。
楊紹萱同志指出,中國工農群眾自從政治上獲得解放後,「他們才真正有
了文藝運動和戲曲改革運動。從而土地改革也好,抗美援朝也好,便就著各式
各樣的故事,處理成歌曲、小說、以至劇本而演出於舞台。這些作品,不管是
文藝修辭或藝術形式,不消說有若干是很幼稚的和很簡陋的。這在封建士大夫
或資產階級文學家們看來,會覺得是很粗俗的、很可笑的,以為『難登大雅之
堂』的。這個運動越發展,他們就越不滿意。」
這段話的意思不外是兩種:戲曲改革是群眾性的運動,對於他們的創作應
該愛護和尊重;對目前的戲曲改革運動,不要用封建士大夫或資產階級文學家
的眼光來評判。
但是,今天我們並不是談群眾創作的問題。我們談的是像楊紹萱同志這樣
一個對中國戲曲改革工作負有行政職務的人對待民族遺產、創作方法以及文藝
批評的態度的問題。我們並不是對某個小學的懇親會的節目或是某個工人業余
劇團的表演發表意見,我們是對像楊紹萱同志這樣的專家的作品發表意見。假
如楊紹萱同志把對自己作品提意見的人都看做是敵人,凡是對自己的作品有所
不滿的都是封建士大夫或是資產階級文學家,這除了堵塞自己前進的道路之外
還有什麼呢?什麼也沒有了。
「變樣兒」
楊紹萱同志說:「要動就要變樣兒,成為『另外一個東西』。歷史與革命
就是這樣無情,它是不管你是什麼『為文學而文學、為神話而神話』文學家們
願意不願意,它是一股勁兒在那裡變……」
我們不是國粹主義者,也不是保守主義者,我們主張對待民族文化遺產必
須採取批判的態度,也主張對所有的民間傳說加以整理和改編,但我們也主張
對待民族文化遺產、民間傳說無論是整理和改編都必須採取慎重的、嚴肅的態
度。我們所反對的是那種極端輕率的、任意宰割的作風。
楊紹萱同志主張「變樣兒」,我們完全贊成;但我們卻要研究一下楊紹萱
同志把「牛郎織女」這個神話變成了什麼樣兒。
楊紹萱同志在他的「新天河配」里「創造」了許多東西。他借這個神話宣
傳「保衛世界和平」。在他的劇本的十七場中,有十場是關於鴟梟與和平鴿之
間的斗爭。他說:「鴟梟只是涵蓄一般性的破壞分子,破壞人家的美滿婚姻,
破壞生產關系,亦即破壞生產,是封建主義的幫凶,自然里邊也可能有帝國主
義『杜魯門』。」
楊紹萱同志的理論是:「在偉大的人民革命時代為什麼就不許『借神話影
射現實』而加以創造呢?」他又說:「你說神話不能影射現實嗎?我說能的。
你說不能借神話反映抗美援朝、保衛世界和平等等嗎?我還是說能的。這個微
不足道的『新天河配』就是他的鐵證。」
楊紹萱同志顯然是說他做了的就是對的。這未免太不謙虛了。
我們暫且不說古代既沒有像今天這樣的土地改革,沒有像今天這樣的窮凶
極惡的帝國主義;我們也暫且不說借神話來宣傳抗美援朝、保衛世界和平是否
合適。我們不妨看看楊紹萱同志是怎樣宣傳「保衛世界和平」的。
楊紹萱同志借鴟梟與和平鴿之間的斗爭,來影射帝國主義陣營與和平陣營
之間的斗爭。這里,無論鴟梟也好,王母娘娘也好,都沒有任何可以表現帝國
主義性質的凶惡的侵略和壓迫,鴟梟不過是受長老的供以神位的條件,到牛郎
家去擾亂,使「家宅不安」(這在舞台上也沒有什麼具體表現),王母娘娘不
過是要織女不下凡嫁給牛郎,如此而已。而這場斗爭,是由於長老沒有被邀請
去喝喜酒所引起的。這斗爭不等於是兒戲么?難道帝國主義是這樣的么?這個
關系全人類命運的斗爭,在楊紹萱同志看來,只要織女的一支「寶箭」,一隻
「寶梭」,也就解決了問題。這不是拿政治開玩笑么?楊紹萱同志提出了何等
庄嚴的問題,但這個問題的回答卻又是何等滑稽!
楊紹萱同志就是這樣地,把原有神話的主題和情節都「變樣兒」了。並且
把原來的反對封建婚姻制度的悲劇,改成了喜劇。大家都知道,原來的神話故
事是結合了天上星象的變化而構成的,牽牛星與織女星只能一年相會一次,現
在牛郎織女既然團圓了,這個神話故事就完全喪失了根據。
我所說的「完全成了另外的東西」,就是指像楊紹萱同志這樣的把原有神
話一腳踢開的,所謂「一股勁兒在變」的東西。這樣的東西,不但是破壞了民
族文化的遺產,也是把我們當前的政治斗爭加以歪曲和庸俗化了。
藝術呢?魔術呢?
楊紹萱同志的創作方法,是違反現實主義的。在他的創作里,人物既沒有
一定的性格,也沒有一定的思想。一切都跟著他自己的天真的構思和設想而打
轉。
楊紹萱同志在他的「新天河配」里,宣傳反對迷信的思想,當牛郎哥哥說
「總要選一個好日子」的時候,牛郎的嫂嫂說:「你還是有點迷信,那天也不
如今天好。」當舅爺把長老趕出來的時候他說:「你這老迷信,現在要打倒…
…」這種反對迷信的思想,就連靠迷信吃飯的長老也有,當他向王母娘禱告的
時候,他說:「王母娘娘那兒會說話呀,我拿著王母娘娘騙人,我可不能騙我
自己……」
但在劇本里,王母娘娘出現了,王母娘娘既然是迷信者所供奉的偶像,她
怎麼又真的能下凡呢?她怎麼又能把織女從人間捉回到天上去呢?楊紹萱同志
是先向群眾宣傳應該反對迷信,再又向群眾宣傳「神是的確存在的」。難道不
是這樣么?
在楊紹萱同志玩弄魔術的筆下,這個王母娘娘一下神通廣大,一下又會變
成毫無辦法。當她要下凡捉織女的時候她可以不帶一兵一卒親身把織女捆綁回
去;但當老黃牛告訴牛郎「你到了清水池邊,看見岸上白羅衫兒,搶到手中,
織女便不能上天,王母趕來,也就無濟於事了」的時候,她不是毫無辦法么?
這個劇本的結尾是說鴟梟被捉住,牛郎織女團圓,這個王母娘娘不也是毫無辦
法么?
至於織女,當牛郎要救鴿子的時候,她說:「這里現有弓箭,此箭乃用神
針造成,百發百中」;但當牛郎射了鴟梟之後,她馬上又說:「此事不好,」
「那鴟梟乃王母所養,此番中箭,必去哀告王母,倘那王母下得天來,只怕你
我夫妻就要被她拆散了哇。」而當她被王母囚禁的時候,身上又有了「寶梭」
,托鴿子帶給眾姐妹為她織天羅地網,把鴟梟捕捉起來。
楊紹萱同志編造了一個「老黃牛和破車」結婚的故事,用以象徵「生產手
段和勞動工具」的結合,他借長老的嘴,贊美自己的「創造」:「這倒新鮮。」
這件事雖然「新鮮」,但卻也很困難。老黃牛和破車的關系雖然很密切,
卻不一定會有什麼感情,因為破車對老黃牛無論如何只是一種莫奈何的負累。
當牛郎織女結婚那天,牛郎嫂嫂突然說:「真是的,你總惦著那老牛破車,就
那麼辦,今天叫老牛和破車也結婚,你們後邊換換衣裳。」
就是這同一個嫂嫂,在他丈夫提出要給牛郎娶媳婦的時候,她曾說:「兄
弟的終身大事,可不能麻胡,那得向他商量商量,問問他的意思才行。」現在
她在這個能念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老黃牛和破車面
前,卻連一點民主也不講了,索性下一道命令叫他們結婚。當然老黃牛和破車
是不會有什麼抗議的,因為這一切原不過是一些天真的笑話而已。
楊紹萱同志的所謂「創造」就是這樣。因為他的創作作風是七拼八湊的,
所以裡面矛盾百出。他「創造」了這樣的一些人物,像哈哈鏡里所照的臉形,
一下拉長了,一下又成了扁的,一下萬能,一下束手無策,一下講民主,一下
又主張包辦婚姻。我們可以想像得到,楊紹萱同志在創作時,存在著許多矛盾
心理:他想寫神話故事,卻又怕宣傳了迷信;寫了反迷信,情節不能向前發展
了,還是要請菩薩下來;他想寫愛情,卻又怕被譏為「兒女之情」,於是提倡
生產,把生產工具發展史、生產手段和勞動工具的結合都安放進去;這還不夠
,怕不能結合當前的現實斗爭,於是想到應該寫抗美援朝、保衛世界和平……
等等。於是藝術成了魔術,裡面好像什麼都有,結果是什麼也沒有。
「新涵義」、「新語言」
楊紹萱同志隨便地引了一段馬克思的話,來證明自己在處理「神話劇歷史
劇運用新語言和新涵義」的理論根據,我是看了幾次也沒有看出馬克思的話和
他的創作之間有什麼共同之點的。
楊紹萱同志在寫作時所採用的語言,是最混亂的語言。在他的劇本中,摻
雜了拙劣的舊詩詞,庸俗不堪的陳詞爛調,不必要的土話,以及許多文法不通
的所謂「新語言」。這里順便舉幾個例子:
我,牛大郎,務農為業,父母下世,剩我兄弟二人,娶妻田氏,倒也賢惠
(恐系慧字之誤),只有兄弟尚未婚配,叫我十分掛心……
前面說「剩我兄弟二人,娶妻田氏」,人們會以為兩兄弟合娶一妻,後面
說「兄弟尚未婚配」,成了矛盾。當然楊紹萱同志的意思是指弟弟還沒有娶妻
,但這里的兩個兄弟實在把人給搞糊塗了。
柳陰中燕雙飛風光如畫
田園內俱都是禾黍交加
好一個「禾黍交加」!
郎君靠著老牛破車,一年四季,辛苦勞作,支持了這個過活……
「支持了這個過活」不知是什麼意思?其他如:「專向人家鬧糟糕」、「
女呼娘來淚如梭」、「恩愛好比春之花」、「天配良緣好快哉」……實在叫人
看不下去。
把這種語言從我們的文學作品中驅逐出去吧!
楊紹萱同志所說的「新涵義」又是什麼呢?
楊紹萱同志在劇本中夾進了許多生硬的說教。劇本一開始就說:「男耕女
織務農桑,春種秋收四季忙,飽暖全憑勞力取,衛國興家得自強。」牛郎上場
時說:「雄雞知報曉,老牛能拖犁,男兒須立志,莫負少年時。」牛郎向織女
求愛時說:「只是你要同我興家立業。」牛郎哥哥從地里回來說:「今年糧食
吃不了,我們國富民強屬第一。」織女贊美鴿子時說:「……他在人間立功勞
……志量光明達雲霄……」讀楊紹萱同志的這些說教,真使人產生回復到清末
民初的感覺——太過時了。我們不知道楊紹萱同志所歌頌的究竟是什麼時代?
楊紹萱同志就是這樣粗暴地處理「牛郎織女」這個民間傳說的。
「烏鴉」和「喜鵲」
楊紹萱同志說:「真正模糊了原來神話的線索,特別是模糊了意義,不是
別人,而恰恰是艾青自己。」老實說,我沒有像楊紹萱同志那樣大的膽量和「
創造」的才能。為了研究這個神話傳說,我看的東西雖然不多,但像楊紹萱同
志文章中所提到的材料也都看過。我所引的故事,也是從別人的著作中抄下來
的。這並不是我想卸什麼「模糊了原來神話的線索」之「罪」,只是我不敢掠
他人之美。
楊紹萱同志說我「把天帝剝奪勞動人民婚姻自由的罪行寫在了烏鴉的賬上
,即把反動統治者的罪行他親筆轉寫在人民的頭上」,「放走了敵人,加罪於
人民」。我竟犯了彌天大罪!但是我想原來故事裡的烏鴉,指的並不是人民。
拿烏鴉當人民或是拿人民當烏鴉的是楊紹萱同志。在中國的傳統觀念里,烏鴉
是比擬災禍的。烏鴉銜天帝之命,通知牛郎織女,是一種狗腿子的作用。
楊紹萱同志說:「喜鵲搭橋使牛郎織女能見面」是「王母娘娘聖旨欽定的
」。又說:「如果說喜鵲或百鳥象徵群眾的話,那麼這種群眾是在受著王母封
建主義的奴役呀。這個神話不明明是烙著封建階級的烙印嗎?由此可見,艾青
所喜愛的神話,所欣賞的所謂『優美』『極美』等等,那裡邊是充滿著人民的
痛苦呀。」楊紹萱同志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在欣賞著人民的痛苦。楊紹萱同
志剛才把烏鴉當做人民,現在又把喜鵲也當做人民。能處處想到人民是好的。
但喜鴉搭橋是由王母聖旨欽定,這也只是楊紹萱同志的解釋。我的看法倒以為
喜鵲同情牛郎織女的悲劇命運,以自我犧牲的精神來搭橋使牛郎織女相會的。
所以有的傳說中說喜鵲在七夕後頭上脫毛。而楊紹萱同志卻把喜鵲改成了和平
鴿,從此「鵲橋相會」成了「鴿橋相會」了。
楊紹萱同志的邏輯
楊紹萱同志三番四復地提到歷史唯物論和辯證唯物論,意思就是說他是已
經掌握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武器的。事實卻並不如此。楊紹萱同志對處理神
話劇的觀點是違反歷史唯物論的。他的非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他的理論和他
所運用的思想方法,都是與馬克思、列寧主義背道而馳的。馬克思、列寧主義
提倡實事求是,而楊紹萱同志卻處處顯得不老實。
楊紹萱同志對待文藝批評的態度是完全錯誤的。他以為自己寫了抗美援朝
,誰批評,誰就是反對抗美援朝;寫了保衛世界和平,誰批評,誰就是破壞世
界和平。因為我在「談《牛郎織女》」一文中,輕微地提到了楊紹萱同志的創
作,楊紹萱同志封給我多少的稱號啊:「為文學而文學」、「為藝術而藝術」
、「為神話而神話」、「封建士大夫」、「資產階級文學家」、甚至「為杜魯
門服務」、「資敵」,真是罪該萬死了。這當然只是楊紹萱同志的邏輯,這種
邏輯,在革命陣營里是不流行的。在革命陣營里,任何工作都一樣需要以批評
和自我批評來取得進步。即使批評的人再多麼「低能無知」,也不妨「傾聽」
一下。「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這是我們民族的好傳統。我對戲曲本來是外行
,但當我看了一些奇特的「創造」而不能自己的時候,也就大膽提出一些意見
。這有什麼不可以呢?希望楊紹萱同志能學習一種「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誡
」的寬大風度。這對你的工作是會有好處的。在作戰時,我們是反對浪費子彈
的,因此我們對沒有瞄準敵人的射擊可以提意見;我們是愛護民族遺產的,因
此假如有人在敦煌壁畫上塗上一些標語,我們也要反對。我們就是依靠批評與
自我批評教育自己並使自己日益堅強、日益壯大的。像楊紹萱同志那樣,為了
有人提到了他的作品的錯誤和缺點,馬上暴跳起來,甚至發展到不可收拾的樣
子,顯出了無比的混亂、煩躁、憤怒,實際上已經開始喪失一個革命者最起碼
的品質了。希望楊紹萱同志能及時警惕一下。
〔注〕作者的這篇文章是為答復楊紹萱同志企圖辯護他在戲曲改革工作中
的反歷史主義傾向而作。楊紹萱同志原文「論為文學而文學,為藝術而藝術的
危害性」載十一月三日本報。*
*****
2. 上海英仙座流星雨
據《東方早報》報道,8月13日凌晨,靜等今年最壯觀的流星雨;13日傍晚,收看金星、火星和土星、水星「四星伴月」大戲;8月16日夜,農歷七夕節,偷聽牽牛織女星銀河相會脈脈情話;8月20日晚,藉助望遠鏡遙看金星猶如半個月亮般的迷人身影……從8月13日起一周時間里,上海天空將連續上演浪漫奇緣。不必沉浸在去年上海沒有等來流星雨的遺憾中,因為上海的天空今時已經不同於往日。「用肉眼都有希望看到。」佘山天文台科普主管湯海明昨天介紹說,率先登場的將是英仙座流星雨,在8月12日至14日0時至天亮時分,中國各地都可觀察到英仙座流星雨,流星雨極盛期可能發生在13日清晨7時30分左右,每小時理論最大流量值可能達100顆以上。13日同一天傍晚,市民可在西方空中找到金星、火星和土星,再加上平時並不多見的水星,它們一起與農歷初四的娥眉月為公眾獻上四星伴月好戲。在「陪伴」完月亮後,金星又將開始它的東大距歷程。8月20日金星東大距,當晚西方天空中金星亮度達到-4.4星等,非常明亮。上海中心氣象台也為大家送來一個好消息,本周下半周預報的天氣為晴到多雲。如果運氣好的話,即便是市區,市民一小時內也有望欣賞到數十顆美麗的流星。
3. 張傑個人資料
張傑,1982年12月20日出生於四川成都,內地流行男歌手,音樂廠牌「行星文化」創始人,成都文藝志願者協會副主席。2004年獲我型我秀全國總冠軍出道。
2007年參加快樂男聲;推出EP《最美的太陽》。2008年推出專輯《明天過後》;擔任北京奧運會火炬手。2010年推出專輯《這,就是愛》;獲韓國MAMA亞洲之星獎。2012年在人民大會堂開啟巡演;作品《風華正茂》獲湖南省五個一工程獎。
(3)七夕早報擴展閱讀:
演藝經歷
2005年3月15日,張傑推出個人首張錄音室專輯《第一張》,專輯在亞太地區(新、馬、港、台等地)同步發行。
2006年1月,張傑獲第12屆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年度傳媒推薦大獎「。
2009年,張傑憑借專輯《明天過後》獲得北京流行音樂典禮11項提名,成為頒獎禮最大熱門人物。
2010年4月10日,受邀擔任 「博鰲亞洲論壇」表演嘉賓,現場演唱邁克爾·傑克遜的《Billie Jean》和《Beat it》。
2013年2月9日,張傑首次登上央視春晚舞台,與歌手林宥嘉共同演繹《給我你的愛》。
2015年1月,「張傑音樂夢想教室」公益項目獲省點組委會的認可,榮獲2014環球風尚榜樣大獎。
4. 環球日報 時報關於阿拉伯對七,和四的解釋我曾在環球日報上見到過一篇文章對七這個數字的情有獨忠
歐洲人從古代開始就認為數字七十分神秘,這種觀點最早應該是由古希臘人提出來的.
因為有許多巧合都和七有關.比如,希臘人認為自然界是由水火風土四種元素組成的,而社會的基本組成是家庭,它是由父親、母親和孩子三個元素組成的,這樣由自然和社會組成的世界就有七種基本元素。
再比如,古希臘人認為,世界的基本圖形是正方形、三角形以及最完美的圓形(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主張與此類似。)這些圖形的角的數量相加也是七。
古代天文學家通過肉眼觀察,認為太陽系中有七顆行星,它們分別為太陽、月球、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和土星。在許多語言中,每個星期7天的不同名字就源於這些星球的名稱。
天主教列出七大罪,它們是傲慢、貪婪、淫慾、嫉妒、饕餮、暴怒和懶惰,犯有這七宗罪的罪人將萬劫不復。在《聖經》和著名繪畫作品中,這些罪行均被多次提及。
中國傳統節日有「七夕」,源於牛郎織女每年相會的傳說。民間還有七仙女與董永的傳說。
生活「7」
美國一項科學研究指出,每天7小時睡眠時間是最適合人體的睡眠時長。
根據化學家定義,pH值為7代表溶液「中性」,即非酸亦非鹼。純凈的水pH值即為7,人們日常生活用水的pH值則非常接近7。
1899年,「七年之癢」一詞首次被記載。瑪麗蓮·夢露1955年出演美國電影《七年之癢》,講述了一對夫婦結婚7年後出現的感情危機。此後,七年之癢一詞得到廣泛應用,如今幾乎成為婚姻坎的代名詞。
《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自1989年發行至今,已經被翻譯為38種語言,銷量超過500萬冊。書中提及的7個習慣給了無數人啟發。
在英國,銀行開戶人必須年滿7歲才能從銀行提款。
此外,骰子相對兩面的點數之和為7。世界最高級酒店為七星級酒店,它是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第二大城市迪拜的「帆船酒店」。
歷史「7」
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失事,對美國航天事業造成嚴重打擊。這兩架太空梭失事時,機上均載有7名乘客,他們或為宇航員,或為准備體驗太空生活的志願者。
世界上僅有一對七胞胎活了下來,他們是「麥考伊七胞胎」,於1997年誕生於美國艾奧瓦州。
「世界七峰」指的是世界七大洲中,每個洲上的最高峰。西班牙登山愛好者羅曼·布蘭科在70歲高齡時,征服了這7座高峰的最後一座,成為攀登「世界七峰」的最年長登山者。
1756年至1763年,英法等殖民者之間在美洲爆發「七年戰爭」,由於參戰國家較多,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名人「7」
在足球場上,曾經身披7號球衣的天才球星讓多少球迷為之瘋狂,他們有前英格蘭國家隊隊長大衛·羅伯特·約瑟夫·貝克漢姆、英國傳奇球星喬治·貝斯特、法國球星埃里克·坎通納和葡萄牙球星路易斯·費利佩·馬德拉·卡埃羅·菲戈等。
美國著名影星伊麗莎白·泰勒和拉娜·特納分別有過7個丈夫,她們步入結婚殿堂的次數則為8次。而美國有限電視新聞網(CNN)知名節目主持人拉里·金迄今結過7次婚,有過6位妻子。
「007」系列最新影片《皇家賭場》的主演丹尼爾·克雷格是「007」系列影片中的第7位詹姆斯·邦德扮演者。
未來「7」
英國女作家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書籍已被翻譯成63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3億冊。《哈利·波特》系列第7部、也是該系列的終結篇《哈利·波特與死聖》定於2007年出版。
到2007年,美國鄉村歌手姬蒂·韋爾斯和她的丈夫約翰尼·賴特將攜手走過70載婚姻生活,迎來白金婚。
2007年7月7日,宣布「新世界七大奇跡」的儀式將在葡萄牙里斯本開幕。儀式開幕時間可能為當地時間7時7分。
在2007年還有一些知名人物步入70歲殿堂,比如美國前國務卿科林·鮑威爾、英國足球名宿鮑比·查爾頓和美國影星安東尼·霍普金斯等。
象徵權勢和諧的數字,巴比倫紀元年代,權利和名譽的象徵。
在基督(猶太)信仰中,上帝用六天創造世界,第七天休息,星期日被稱為「安息日」從此而得。
目前通用歷法中的一周亦為七天。
在西方文化中,七普遍被視為幸運數字,而有 Lucky 7 的說法。
在生產力和科學都極度落後的古代社會,古人希望神秘的星空能告訴他們些什麼。古人認為人與星星是有關系的,人的靈魂是天的一部分。因此,星占家在古代社會的地位非常顯要。
建立古巴比倫王國的閃米特人相信七曜皆神,對他們都加以崇奉。並確信他們輪流執政,主宰著人間的滄桑。於是,閃米特先人把對七星神的敬畏演化於他們古老的宗教中,他們造七座壇、獻七份祭禮、行七次叩拜之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漸漸地,「七」從他們虔誠的圖騰崇拜禮儀中抽象出來,成為一個隆重的符號,並最終融入新的一神宗教之中了。
這種傳統文化影響發展到現代,因此「7」字在英語國家裡面成為一個神聖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數字,它對西方文化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它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有「希臘七賢」、「七大主教」、「七大美德」、「七宗罪」、「七重天」、「神的七大禮物」、「七大聖禮」、「七大守護神」、「七大善」等等。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七」在宗教文化中的廣泛運用。
「7=2+5」中國在天文學上成就更高
閃米特諸民族把日、月和五大行星(古人以肉眼觀測,只知道五大行星)都籠統地稱為行星。顯然,是因為這七大天體都相對於恆星背景不斷運動的緣故。而中國由於天文學更為發達,已經將日、月與五大行星區別開來。
這種差異,也體現在各自文化里。在巴比倫產生了「七曜紀日」,在中國則大興「陰(太陰-月亮)陽(太陽)五行(金、木、水、火、土)」;閃米特人尊七曜為神,而中國古人把「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說」與五大行星附和在一起,以求「天人合一」;閃米特諸族尊「七」為大,以「七」為「多」、為「全」,而中國文化則把五行之說套用於社會的方方面面:「物有五行」、「人有五行屬命」、「朝代有五行屬相」、「方向有五行屬位」等,幾乎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套用五行之說,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五星占》中,已把五大行星與五方、五帝嚴整地對應在一起。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7其實是陰陽與五行之和,這是儒家所謂的「和」的狀態,也是道家所謂的「道」或「氣」,都與「善」、「美」有著密切的聯系。
重新認識生活中的「7」
綜觀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中,「7」字的含義都是吉祥和吉利、尊貴博大的,它代表著古代自然科技與人文科學的一種結合。
不知你滿意否。
5. 南國早報相親網2014年七夕南寧相親活動
我去
6. 2009南寧七夕單身派對有那
上南國早報的網上論壇http://bbs.ngzb.com.cn/看吧,大把的相親和交專友信息屬
7. 中國民俗節日
春節,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臘八節等
8. 漢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興起的
少部分資料以自己的記憶回答,大部分資料來源網路漢服吧詞條。
民國,一些小范圍的漢服復興漸露鋒芒:近代漢服第一人章太炎愛穿一件前胸綉一「漢」字的交領衣,
夏震武束發深衣、錢玄同著玄端辦公、張大千寬袍大袖游歷歐洲;1914年頒定民國禮制七種,包括玄衣纁裳玄冕的祭服。李叔同先生祭孔、曲阜孔門合影、袁世凱祭天等照片,都可佐證漢服在民國時期的影響。
2003年的11月22日,一個叫王樂天的電力工人身穿漢服走在鄭州的街頭,王樂天身著漢服行走在鄭州市區。但當他路過一家商場時,卻聽到門口的迎賓小姐沖里邊的人大喊:「快來看呀,日本人,穿著和服的日本人!」經過步行街的拐角時,幾個小孩子看見他,也鬨笑著說「八格牙路」。
盡管有人嘲笑,有人不解,王樂天還是坦然地穿過人群,走在鄭州最繁華的街道上。這一行,愈加堅定了他推廣漢服的決心,他希望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去影響他人。
很快,網路上出現了很多王樂天身著漢服的照片,那天風很大,
他的頭發有些亂,但飄逸得充滿漢韻古風。新加坡《聯合早報》的記者張從興偶然看到了這些照片,並據此寫成了一篇報道,這篇文章也成為第一篇報道漢服的文章,並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
王樂天的舉動因此廣為流傳,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響應,並在全國掀起了漢服復興的浪潮。
初始口號願景:漢服復興,衣禮偕行,始於衣冠,達於博遠。
現用口號願景:漢服復興,衣冠先行,始於衣冠,達於博遠。
參與漢服運動常用的論壇有
漢網論壇
網路漢服吧是網路民族文化目錄下的眾貼吧之一,匯聚了全國各地的漢文化復興者。首任大吧主——溪山琴況。
2
9. 今日早報帶微語的是什麼軟體
不是什麼軟體,是公眾好:weiyunews。希望能幫到你。
10. 中國(沂源)七夕情侶文化節的第三屆中國(沂源)七夕情侶節
時間:2010年8月14--8月17日
地點:山東省沂源縣牛郎織女景區七夕愛情回廣場
主題:牛郎織女 情定沂源
主辦單答位:
淄博市委宣傳部、市婦聯、市民政局、市文化出版局、市旅遊局、市廣電總台局
、沂源縣人民政府
協辦單位:
縣委宣傳部、團縣委、縣婦聯、縣經貿局、縣民政局、縣外經貿局、縣文化局、
縣廣電局、縣招商局、縣旅遊局、燕崖鄉、織女洞風景名勝區辦公室
聯合承辦:
淄博惠緣婚介
沂源縣旅遊局
北京華誼浩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支持媒體:中央電視台、山東電視台、淄博電視台、山東人民廣播電台、淄博電
台、沂源廣電、齊魯晚報、新晨報、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淄博聲屏報、淄博
日報、淄博晚報、半島都市報、青島早報、青島晚報、濟南時報、都市女報等各
地主流媒體。
主要活動:
首次發行牛郎織女特種郵票
舉行世界愛情郵票博物館吉尼斯記錄授牌
百對新人「相約世博年·情定沂河源」浪漫集體婚禮
全國「最動人愛情故事」徵文頒獎
沂蒙山鄉情乞巧工藝展
浪漫七夕情歌對唱
狂歡之夜大型演唱會
呂劇《牛郎織女》演出
「好客山東、醉美沂源」風光攝影展
國際旅遊小姐大賽
經貿洽談會
篝火晚會
七七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