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馬爾康
『壹』 四大悲劇是什麼
《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
1、《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於1599年至1602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戲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並娶了國王的遺孀喬特魯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為父王向叔叔復仇。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復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著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
2、《奧賽羅》
《奧賽羅(Othello)》是莎士比亞創作的四大悲劇之一,大約於1603年所寫作的。這出戲最早於1604年11月1日在倫敦的Whitehall Palace首演。
作品講述奧賽羅是威尼斯公國一員勇將。他與元老的女兒苔絲狄夢娜相愛。因為兩人年紀相差太多,婚事未被准許。兩人只好私下成婚。
奧賽羅手下有一個陰險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奧賽羅。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卻促成了兩人的婚事。他又挑撥奧賽羅與苔絲狄夢娜的感情,說另一名副將凱西奧與苔絲狄夢娜關系不同尋常,並偽造了所謂定情信物等。
奧賽羅信以為真,在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當他得知真相後,悔恨之餘拔劍自刎,倒在了苔絲狄夢娜身邊。
3、《李爾王》
《李爾王》是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是其四大悲劇之一。故事來源於英國的一個古老傳說,故事本身大約發生在8世紀左右。
後在英國編成了許多戲劇,現存的戲劇除莎士比亞外,還有一個更早的無名氏作品,一般認為莎士比亞的李爾王是改編此劇而創作的。
故事講述了年事已高的國王李爾王退位後,被大女兒和二女兒趕到荒郊野外,成為法蘭西皇後的三女兒率軍救父,卻被殺死,李爾王傷心地死在她身旁。
4、《麥克白》
《麥克白(Macbeth)》是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創作於1606年。自19世紀起,同《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被公認為是威廉·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由朱塞佩·威爾第於1847年在佛羅倫薩完成譜曲,後又經過多次修訂。
《麥克白》的故事,大體上是根據古英格蘭史學家拉斐爾·霍林獻特的《蘇格蘭編年史》中的古老故事改編而成。《麥克白》講述了利慾熏心的國王和王後對權力的貪婪,最後被推翻的過程。
(1)七夕馬爾康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哈姆雷特》
十六、十七世紀之交,英國正處在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過渡時期,這個時期是英國歷史進程中的一個巨大轉折。
伊麗莎白統治的繁榮時期,資產階級支持王權,而王權正好利用資產階級,兩方面不僅不對立,還結成了暫時的同盟。由於政局比較穩定,社會生產力獲得了迅速的發展。
這種新興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雖然加速了封建社會的崩潰,卻仍然是依靠殘酷地剝削農民來進行的。詹姆斯一世繼位以後,專制集權被進一步推行,資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反抗遭到了大肆鎮壓。
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它從根本上動搖了封建秩序,同時為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准備了條件,莎士比亞的創作正是對這個時代的藝術的深刻的反映。
2、《奧賽羅》
《奧賽羅》主要取材於義大利小說家辛斯奧的故事集《寓言百篇》中的《威尼斯的摩爾人》。故事講述了一個嫉妒心很強的摩爾人,因為輕信部下的讒言,而將自己清白無辜的妻子殺害。原故事非常簡單,除了苔絲狄蒙娜之外,其他人物都沒有姓名。
3、《李爾王》
《李爾王》的故事來源於英國的古代傳說,以此為題材的詩歌和散文甚多,莎士比亞在故事藍本的基礎上加入了悲劇結局、李爾王的發瘋等原創內容。
莎士比亞在創作《李爾王》時,正值他藝術生涯的最高峰。他對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更清晰、更透徹,更關注人性、道德和哲理的思辨。
4、《麥克白》
《麥克白》創作1606年,是莎士比亞創作後期的一部悲劇,取材於賀林謝德的《編年史》。原書中的麥克白是11世紀蘇格蘭的一位王親貴族和名將,由於受到野心的驅使和女巫預言的煽動,將國王鄧肯謀殺。
篡位之後,麥克白受到內心極度恐懼和疑慮的折磨,但為保住王位他實行暴政,濫殺無辜,成為瘋狂殘忍的暴君,最後被鄧肯之子馬爾康率領的討伐之軍消滅。
莎士比亞在創作《麥克白》的過程中,對《編年史》中的記載作了較大的改動:把年輕的鄧肯改為年老仁慈的君主,讓國王在毫無提防的睡夢中被殺害,把班柯描寫為天性善良、誠實的大將,以突出麥克白的陰險狡詐和殘忍,而原書中的班柯是同謀犯。
莎土比亞在早期創作中曾宣揚人文主義精神,肯定個性解放。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社會矛盾日益尖銳,野心家、冒險家、暴發戶使社會風氣腐敗,拜物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已成為社會的毒瘤。
對此,作為人文主義者的莎士比亞不可能不給予關注。在他後期的創作中,可看到他對極端個人主義的鞭苔。
因此,莎士比亞寫《麥克白》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他是借古喻今,針砭時弊,向人們展示個人慾望的無限膨脹和畸形發展必然導致罪惡、導致毀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威廉·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貳』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哪些包括什麼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內是:禮、樂、容射、御、書、數,
2、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
3、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4、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正月初一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活動等;
5、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
(2)七夕馬爾康擴展閱讀:
中華傳統文化內容
1、學科
數學、天文學、醫學、農學、四大發明、建築、繪畫
音樂、舞蹈、戲曲、曲藝、戲曲、影視、服飾、書法
2、菜系
川菜、湘菜、粵菜、蘇菜、魯菜、浙菜、閩菜、徽菜
3、教育
國子監、太學科、舉制度、私塾、書院、翰林院。
4、文學
古典文學、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神話、中國寓言、中國典故
5、體育
圍棋、武術、氣功、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