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共登高

七夕共登高

發布時間: 2021-02-25 03:12:26

『壹』 李商隱七夕譯文

譯文:

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出自:《七夕》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先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再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而渴望能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全詩想像豐富,語言精美,感情深厚。

原文:

七夕

唐代: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1)七夕共登高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這個傳說中優美的愛情故事,令歷代詩人吟詠不已,令感情孤寂的人心醉神馳。

約大中七年(853年)農歷七月七日的夜晚,詩人仰望天空,遙想牛女相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愛妻早亡,於是創作了此詩來追悼亡妻。

賞析:

此詩前二句寫詩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的美好情景:織女已經過河,並且走出鳳幄,分開障扇,與牛郎相會。

烏鵲完成填河鋪橋的任務之後,全都撤回去了。詩人不由得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唯有自己獨留人間,再也無法與她相會,於是詩人在後兩句中發出沉痛的感嘆。

渴望能像牛郎織女那樣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其中,第三句的「爭將」一詞寫出與亡妻天人阻隔、陰陽渺茫的極致哀嘆,顯現人間死別反不如天上一年一度之相會,明顯地表達出悼亡之情。

作者介紹:

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焦作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

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

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但部分詩歌(以《錦瑟》為代表)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登進士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因捲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

唐宣宗大中末年(約858年),李商隱在鄭州病故,死後葬於故鄉滎陽。也有人說他葬於祖籍地懷州雍店(今沁陽山王莊鎮)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隱的詩歌流傳下來的約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觸及時政題材的佔了相當比重。李商隱的詠史詩有很高的成就。它們絕不是「發思古之幽情」的無病呻吟。

也不同於前人那些托古以述懷的詩篇,而是著眼於借鑒歷史的經驗教訓來指陳政事、譏評時世加以補充發揮,使詠史成為政治詩的一種特殊形式。無題詩是李商隱獨具一格的創造。

它們大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為題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轉,辭藻精麗,聲調和美且能疏密相間,讀來令人回腸盪氣。幼年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使李商隱的世界觀基本上屬於儒家體系。

其人生態度是積極入世、渴望有所作為的。同時,他頗能獨立思考,很早便對「學道必求古,為文必有師法」的說教不以為然,甚至萌生出「孔氏於道德仁義外有何物」這樣大膽的想法。

『貳』 七夕節——情緣鵲橋會、重陽節——百孝登高,慈滿天下、 仿句寫出春節,端午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的任意兩

端午節——愛國情深
清明節——祭奠親友
元宵節——喜慶團圓

『叄』 七夕 李商隱 的意思是什麼

意思是: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七夕》

唐代: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此詩先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再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而渴望能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全詩想像豐富,語言精美,感情深厚。

(3)七夕共登高擴展閱讀

綉著鸞鳥的掌扇斜著撐開了,鸞扇估計是指古裝戲里,皇帝出來時,身後由宮女左右打著的長柄圓扇,上面綉著鳳與鸞。鳳幄是指綉有鳳凰的車蓬或曲柄黃傘一類遮陽的豪華工具。

在校書郎的筆下,全是當時社會上名貴高級的行頭,雖然他未必有機會享用,至少當時在朝中為官,這些帝王的豪華車配備設施,沒少親眼目睹。

天上的喜鵲為牛郎織女雙星駕橋回來了,天上尚且有此例,怎麼樣才能把人間的銀河兩隔沒有希望見面的有情人,換來一年一度的相逢呢?看是反問,用商量的語氣,其實仍然是寄託了作者無盡的思念之情! 千古有名的大詩人,都是有著連綿不盡情詩的人。

其實詩人也是普通的人,在現今社會,關於情與愛的篇目不勝枚舉,而詩人的特別之處,正是藉助於詩的形式,把這些強烈、復雜,維妙的情感,用詩所獨有的形式表現出來了。只所以能千秋萬代地傳下來,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感在以後多朝多代的讀者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

『肆』 《七夕》李商隱 譯文

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

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內每年才一次的相容逢?

七夕

唐代: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4)七夕共登高擴展閱讀:

賞析

此詩前二句寫詩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的美好情景:織女已經過河,並且走出鳳幄,分開障扇,與牛郎相會;烏鵲完成填河鋪橋的任務之後,全都撤回去了。

詩人不由得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唯有自己獨留人間,再也無法與她相會,於是詩人在後兩句中發出沉痛的感嘆,渴望能像牛郎織女那樣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其中,第三句的「爭將」一詞寫出與亡妻天人阻隔、陰陽渺茫的極致哀嘆,顯現人間死別反不如天上一年一度之相會,明顯地表達出悼亡之情。

『伍』 古劍奇譚ol七夕登高觀景任務攻略

《古劍奇譚ol》七夕•登高觀景任務怎麼做呢?相信不少玩家都感興趣,下面就為大家帶版來古劍奇譚ol七夕•登高權觀景任務攻略,一起來看看。

七夕•登高觀景任務攻略

兩個跳檯子任務還算簡單,長安的那個比較復雜點,不過兩個任務需要三段跳

步雲粥路線

推薦跑路過去到這里

到了這個地方後上去,然後開始疾跑過去,到盡頭就三段跳過去

按照紅箭頭所示,從下面那個一直蹦到前面就可以了!

長安的跳檯子任務

長安的不要從前面跳,那個很難跳,可以從旁邊的白房子過去,路線如下

跑步過去到地上陰影地方,然後疾跑三段跳過去,對准那個牆壁跳就會站住,其他地方會滑下去

『陸』 七夕節,寫首詩。

(有)友在遠方,牽掛在時時。
(情)傾三江水,意勝東海琴。
(人)生多如夢,得版友倍感懷。
(終)是泔權水交,千語猶難盡。
(成)結晉秦好,必做連理枝。
(眷)眷執君手,窈窈度銀河。
(屬)歸花月夜,雲雨共相掩。
值此七夕佳節之際,願你幸福永遠!

『柒』 九日齊山登高、七夕、清明三首古詩分別描寫了哪個節目,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一、表達了來詩人既有自放浪沉醉的自嘲自勉,又有世事滄桑,光陰易逝的的感嘆,詩人通過表面的超然物外,委婉曲折地表達了內心的不平與感慨。
《九日齊安登高》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律。此詩為安撫友人張祜的失意情緒而作,詩以看破一切的曠達乃至頹廢,來排遣人生多憂、生死無常的悲哀,表現了封建知識分子的人生觀落後、消極的一面。
從詩中的確可以看出情懷的郁結,但詩人不是故意用曠達的話來表現他的苦悶,而是在登高時交織著抑鬱和欣喜兩種情緒。(或者另一種回答:同意。詩人在登高時交織著抑鬱和欣喜的情緒,但詩人在最後借用齊景公上牛山的典故,表達出淡然的心境,顯示了曠達的情懷。
二、附原文如下: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沾 同:沾)
【譯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剛剛南飛, 約朋友攜酒壺共登峰巒翠微。
塵世煩擾平生難逢開口一笑, 菊花盛開之時要插滿頭而歸。
只應縱情痛飲酬答重陽佳節, 不必懷憂登臨嘆恨落日余暉。
人生短暫古往今來終歸如此, 何必像齊景公對著牛山流淚。

『捌』 李商隱的七夕這首詩的意思

譯文:

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

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原文: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此詩先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再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而渴望能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

全詩想像豐富,語言精美,感情深厚。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

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玖』 織女喜鵲為月老,牛郎有意眨人間。七夕共跨銀河會,還須王母赦人情。什麼意思求簽求的

喜鵲是織女和牛郎的月老,牛郎擱淺人間了,七夕要是團聚還要看王母娘娘的心情。不過這個寫的對仗什麼的都很混亂啊

熱點內容
新歌荷花情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974
北京辦公室綠植租擺 發布:2025-05-18 03:36:54 瀏覽:590
多想摘一朵 發布:2025-05-18 03:29:40 瀏覽:520
玫瑰糠疹陰部 發布:2025-05-18 03:29:39 瀏覽:644
紫霞仙女蘭花是建蘭嗎 發布:2025-05-18 03:29:28 瀏覽:497
源益花卉種業 發布:2025-05-18 03:24:24 瀏覽:701
七夕成年禮 發布:2025-05-18 03:23:46 瀏覽:626
吃西蘭花會脹氣嗎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911
山茶花的形狀是什麼 發布:2025-05-18 03:11:54 瀏覽:211
梅花檔案南雲 發布:2025-05-18 03:07:34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