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女神范

七夕女神范

發布時間: 2021-02-25 02:41:07

㈠ 求劍網三七夕任務NPC的情書

平凡蒸肉滋味濃
這個是李復的任務,然後給了你一張小紙條,就是情書,你有了
鐵血漢子柔情願
慕容追風的任務,祈福燈,這個就是情書,你有了

其他幾個人沒有給任務物品,想要他們的愛情故事就要去了解其他劇情了
這里只說下七夕任務給的劇情
畫中情寄畫中人——林白軒與蘇雨鸞
若非你前來告知,我都要忘了七夕之事了。牛郎織女相見雖難,卻可在七夕之日暢談一年之情盡訴纏綿。我與雨鸞朝夕相對,很多話卻猶如沉湖之石,明知說出來會讓人愉悅,仍難以啟齒。看來,愈是簡單之事,愈是難以實現。很早就為雨鸞准備了一幅畫寄與祖屋中:畫中女子正在月光下撫琴奏樂,表情恬淡而溫柔,不染纖塵。不料一場大火忽襲,什麼也沒來得及帶走。畫雖隨時可作,可畫中意境及當時感覺卻難以尋回。正好俠士前來,若不嫌棄,還請到我< 金水老宅>奔走一趟,看看那<畫>是否還在,若此畫尚存,雨鸞定會喜歡。 林白軒臉頰緋紅,眼神不自覺的望向不遠處蘇雨鸞,似乎期待著什麼。>能與心愛之人一同看庭前花開花落,雲卷雲舒,對我來說已是莫大的幸福。 在這個紛繞的世俗世界裡,能夠學會用一顆平常的心去對待周圍的一切,也是一種境界。
這是白軒給我的? 蘇雨鸞輕輕的打開畫卷,看了一遍又一遍,嘴角微揚,如獲珍寶。勞煩俠士。 蘇雨鸞謝過你以後,又撫起琴弦:手撫琴弦長袖舞,風盈薄衫不染塵。詩兩行,畫一張,輕撫琴弦低聲唱。兒女情,前世帳。落筆痴,胭脂燙。與君結緣萬年長。 這歌柔美而恬淡,似乎是在回應著林白軒……

遠赴巴陵為答謝?——祁進與谷之嵐
?是你?當年長安一別,居然會在此重遇,亦屬緣分啊!可南屏山乃凶險之地,你怎麼過來了? 聽你說明來意,祁進輕輕嘆了口氣。來尋有情之人祝福,原來如此。哎,我也算么?七夕,確實是個好日子!望穿秋水的有情人終得一見,相見雖短,相思悠長啊!光陰荏苒,捏指一算,我< 之嵐>也許久未見了。我剛到南屏山時,遠在巴陵的她託人帶來這件白狐衣,還囑我露重須加衣……如今不知她是否還在< 巴陵>,她這人就是心腸太熱,容易讓自己陷入險地而不自知……她師父定是對她放心不下。既然你來了,就請替我奔走巴陵一趟,找到之嵐,一來謝過她的白狐衣,二來讓她多多保重,別讓人擔心。
手中有劍,卻斬不斷深種情根…… 盼斷腸的人兒終得相見,真好! 是祁進讓你來的?他喜歡那件白狐衫么?這本來就是為舅舅縫制的,只是順道才給他帶去的,如果不喜歡也沒關系的……

瀟湘虎骨復妹魂——雨卓承與楚影霞(小妹)
這個七夕任務劇情不知道也罷給你發個瞿塘峽的兩個人對話吧
楚霞影的信:雨卓承的信:
看附件的圖吧

生氣之言何足信——陽寶哥與阿誅

我們又見面了!果然是人生何處不相逢啊!啊?你說我與阿誅被譽為江湖模範情侶?你這會來是要找我們要祝福的?唉,你又勾起我的心酸事了。阿誅妹妹都說與我絕交了。我們連朋友都做不成了,怎麼做情侶嘛!你這從哪聽來的小道消息?你瞧我身上的玉佩,腰墜,全是阿誅妹妹歸還的,越說越難過。我這不沒去惡人谷么,就算要去浩氣盟也不必棄我而去啊!這丫頭方向感差,武功也不見長,我真擔心她受人欺負。你說她現在會在哪呢?剛剛有人說在< 小蒼林>處看到一個女子像極了< 阿誅>妹妹,那可是到惡人谷的必經之路,阿誅妹妹是要到浩氣盟的,怎麼到那裡。要不你幫我找找她吧。沒有她,我行走江湖的心情都沒有了!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為誰去。
陽寶哥那獃子,怎麼還不過來找我! 每個女孩心中都有一個白馬王子,阿誅當然也不例外。那天我們剛到昆侖,周圍白雪皚皚,連陽光都格外晶瑩剔透,美不勝收。此時恰好一位騎白馬的男子經過,那畫面,猶如夢境!可還不等阿誅開口,那該死的陽寶就開口道:我要去惡人谷,黑馬多帥啊!我一怒之下就把東西都丟給他,跟他說,我要去浩氣盟。本以為他會跟阿誅走的,不想他到是氣壯了,還說:「好好,你去找你的白馬王子,我黑,我就去惡人谷了,以後看見騎白馬的絕不手下留情。」你說我能不生氣嗎?若不是你前來,我還不知道那傻瓜的心意呢!我馬上就去找他!

㈡ 七夕情人節文章

時光荏苒,歲月磨礪,物是人非。

愛情,不管它在哪裡,不管它在什麼時候,是人類回生活中答最敏感、最亘固的主題,是最古老而又最新鮮的

話題,是騷人墨客謳歌吟詠的對象.

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一個沒有勇氣坦然面對自己感情的人,是可悲且可憐的。一個沒有愛過或

被愛過的人,在他生命的履歷中是一頁空白,是一個不完整的人。

七夕情人節之際,我祝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㈢ 七夕的意義是什麼

七夕的意義:

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動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智慧、自強不息、勇於回創造,不斷追求更加幸福答美好生活的精神。

文化精神就是在歷史上起了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成為歷史發展的內在思想源泉。文化精神既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大多數人民所接受領會,又是一個民族的生命之所在。一個失去精神支撐的人如同一具僵屍,一個失去文化精神的民族就等於該民族的消失。

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就是這種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乞巧活動的開展就是激勵人們追求聰明才智,不斷創新,自強不息,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年年創新,代代傳承,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

人是社會生產力的第一要素,故人的素質的提高,是社會發展的第一要素,乞巧活動恰恰就是為了提高人的素質而開展的。如果讓乞巧活動進一步適應現代社會生產生活的需要,將會產生更大的積極作用。乞巧看重的是人們素質的提高,而祈福更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祈福從根本上講就是祈求平安、幸福、和諧、和平,它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和合文化的精神實質。

㈣ 求一首關於七夕的短詩或詞,加解釋含義

二郎神
年代:【宋】 作者:【柳永】
炎光謝。過暮雨、芳塵輕灑。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
,玉鉤遙掛。應是星娥嗟
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
高瀉。

閑雅。須知此景,古今無價。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
面、雲鬟相亞。鈿合金釵
私語處,算誰在、迴廊影下。願天上人間,佔得歡娛,年
年今夜。

注釋:
這是一首詠七夕佳期的作品。作者一反以往七夕詩詞的傷感情調,把天上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美麗傳說和人間李隆基楊玉環馬嵬死別的動人故事 ,演繹、融匯為一個純情浪漫、晶瑩剔透的意境,抒發了對純真愛情的美好祝願和熱烈嚮往 。全詞語言通俗易懂,形象鮮明生動,情調閑雅歡娛,給人以充分的藝術享受。
上片著重寫天上,開篇以細致輕便的筆調描繪出七夕清爽宜人的氛圍,誘人進入浪漫的遐想界。首韻「 炎光射 」,說明炎夏暑熱已退,一開頭即點出秋令。「炎光」謂驕陽,代指夏暑。先說初秋,再從入暮寫起,導入七夕:陣黃昏過雨,輕灑芳塵,預示晚上將是氣候宜人和夜空清朗了 。「 乍露冷風清庭戶爽」,由氣候帶出場景。「庭戶」是七夕乞巧的活動場所。古時人們於七夕佳期,往往在庭前觀望天上牛郎織女的相會。接下來一句「天如水、玉鉤遙掛」意思是說:秋高氣爽,碧天如水,一彎上弦新月,出現在遠遠的天空,為牛郎織女的赴約創造了最適宜的條件。「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飈輪欲駕」,想像織女嗟嘆久與丈夫分離,在將赴佳期時心情急切,於是乘駕快速的風輪飛渡銀河 。織女本為星名 ,故稱「 星娥」。「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表現了人們盼望天上牛郎織女幸福地相會。他們凝視高遠的夜空 ,縷縷彩雲飄過銀河,而銀河耿耿發亮,牛郎織女終於歡聚,了卻一年的相思之債。上片動靜結合 ,虛實相間 ,在從景物描寫到幻想神遊的推移中,寄寓了人們對愛情幸福的美好遐想。的場面,也無熱鬧濃烈的氣氛,各家於庭戶乞巧望月,顯得閑靜幽雅。這種閑雅的情趣之中自有很不尋常的深意。詞人強調「 須知此景 ,古今無價」,提醒人們珍惜佳期,從中足見柳永對七夕的特殊重視,反映了宋人的民俗觀念。以下數句著重寫民間七夕的活動,首先是乞巧。據古代歲時雜書和宋人筆記,所謂乞巧,是以特製的扁形七孔針和綵線,望月穿針,向織女乞取巧藝。這是婦女們的事。「樓上女」是說此女本居於樓上,穿針乞巧時才來到庭中的。所以接著說:「抬粉面」,加以「 雲鬟相亞 」,寫姑娘們虔誠地手執金針,仰望夜空,烏雲般美麗的發鬟都向後低垂。「亞」通壓 ,謂低垂之狀。此句寫得形神兼備,廖廖數語,姑娘們追求巧藝的熱切與虔誠便活靈活現地躍然紙上了。接下來的一句:「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迴廊影下」,寫七夕的另一項重要活動,這既是詞人浪漫的想像,也是歷史的真實。自唐明皇與楊妃初次相見 ,「 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長恨歌傳》),他們「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也就傳為情史佳話。唐宋時男女選擇七夕定情,交換信物,夜半私語,可能也是民俗之一。作者將七夕民俗的望月穿針與定情私語綰合一起 ,毫無痕跡 ,充分表現了節序的特定內容。詞的上片主要寫天上的情景 ,下片則主要寫人間的情景 ;結尾的「願天上人間,佔得歡娛,年年今夜」,既總結全詞,又點明主題。它表達了詞人對普天下有情人的美好祝願和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展示了作者熱誠而廣闊的胸懷。
這首詞,寫天上是為了襯託人間,用典故是為了映襯現實,落腳點是人間的歡樂和世俗的幸福。作者把「天街夜色涼如水」的意象世界與「鈿合金釵私語處 」的心靈世界和諧地統一起來,描繪了一幅歡樂、祥和 、幸福而又溫馨的七夕夜色圖 ,發出了珍惜良宵、莫負美景的呼喚。這呼喚,久遠地回響在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田。

鵲橋仙 七夕送陳令舉
年代:【宋】 作者:【蘇軾】
緱山仙子,高情雲渺,不學痴牛呆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注釋
這首詞詠調名本意 ,是為送別友人陳令舉而作。
全詞在立意上一反舊調,不寫男女離恨,而詠朋友情意,別有一番新味。
此詞上片,也緊切七夕下筆,但用的卻是王子喬飄然仙去的故事。據劉向《列仙傳》載,周靈王太子王子喬,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之間,被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 ,三十餘年後於山上見柏良,對他說:「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顛 。」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 ,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
蘇軾此詞上片,借這則神話故事,稱頌一種超塵拔俗、不為柔情羈縻的飄逸曠放襟懷,以開解友人的離思別苦。發端三句,贊王子喬仙心超遠,縹渺雲天,不學牛郎織女身陷情網,作繭自縛。一揚一抑,獨出機杼,頓成翻案之筆。緱山,在河南偃師縣。緱山仙子,指王子喬,因為他在緱山仙去,故雲。「 鳳簫 」兩句,承「不學」句而來,牛女渡河,兩情繾綣,勢難割捨;仙子吹簫月下,舉手告別家人,飄然而去。前者由仙入凡,後者超凡歸仙,趨向相反,故贊以「不學痴牛呆女」。
下片寫自己與友人的聚合與分離,彷彿前緣已定,事有必然 。據東坡《記游松江》(《東坡志林》卷一)說 :「吾昔自杭移高密 ,與楊元素同舟,而陳令舉、張子野皆從余過李公擇於湖 ,遂與劉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 。」蘇軾於熙寧七年九月從杭州通判移任密州知州,與同時奉召還汴京的杭州知州楊元素同舟至湖州訪李公擇,陳令舉、張子野同行,並與劉孝叔會於湖州府園之碧瀾堂,稱為「六客之會」,席上張子野作《定風波令》,即「六客詞」,會後同泛舟游吳松江 ,至吳江垂虹亭暢飲高歌 ,「坐客歡甚,有醉倒者 」。但作者不是徑直敘寫這段經歷,仍借與天河牛女有關的故事來進行比況。張華《博物志》載一則故事說:天河與海相通 ,年年有浮槎定期往來,海濱一人懷探險奇志,便多帶干糧,乘槎浮去。經十餘日,至一城郭,遇織布女和牽牛人 ,便問牽牛人,此是何處 。牽牛人告訴他回去後問蜀人嚴君平便知。後來乘槎人還,問嚴君平。君平告以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算年月,正是乘槎人到天河之時。詞人借用這則優美的神話故事,比況幾位友人曾沖破澄澈的銀浪泛舟而行。「 槎 」,即竹筏;「客槎」,一語雙關:明指天河的「浮槎」,暗喻他們所乘的客船。「尚帶天風海雨」,切合「浮槎 」通海之說。煞拍兩句筆墨落到贈別 。「相逢一醉是前緣」,寫六客之會;「風雨散 、飄然何處」,「風雨」承上「天風海雨」,寫朋友分袂 ,各自西東。「 一醉是前緣 」,含慰藉之意;「飄然何處」,蘊感慨無限。
這首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艷情的舊套,藉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緊扣七夕,格調上以飄逸超曠取代纏綿悱惻之風,讀來深感詞人逸懷浩氣超乎塵垢之外。

鵲橋仙 七夕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注釋:
兩千多年來,牛郎織女的故事,不知感動過多少中國人的心靈。在吟詠牛郎織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這首《鵲橋仙》別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義的佳作。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 。」起筆三句點明七夕 ,並以側筆渲染。「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歲華紀麗》卷三「七夕」引《風俗通》),與牛郎相會,故又稱雙星節。此時銀河兩岸,牛郎已無心耕種,織女亦無心紡績,就連天上的眾仙女也忌妒了。起筆透過對主角與配角心情之描寫,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圍,扣人心弦。下韻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寫出 ,筆墨從牛女宕開,筆意雋永。「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緊了蛾眉,風姨竟然興風吹雨騷騷然(風姨為青年女性風神,見《博異》)。這些仙女,都妒忌著織女呢。織女一年才得一會,有何可妒?則嫦娥悔恨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風姨之風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難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織女愛情之難能可貴更可知。不僅如此。有眾仙女之妒這一喜劇式情節,雖然引出他們悲劇性愛情。詞情營造,匠心獨運。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下片,將「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的相會情景一筆帶過,更不寫「忍顧鵲橋歸路」的淚別場面,而是一步到位著力刻畫牛郎織女的心態。七夕相會,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錯見!見了又只是重新撩亂萬千離愁別緒罷了。詞人運筆處處不凡,但其所寫,是將神話性質進一步人間化。顯然,只有深味人間別久之悲人,才能對牛郎織女心態,作如此同情之理解 。「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結筆三句緊承上句意脈,再進一層刻畫。三百六十五個日日夜夜之別離,相逢僅只七夕之一刻,舊愁何其深重,新歡又何其深重,新歡又何其有限。不僅如此。舊愁未銷,反載了難以負荷的新恨歸去。年年歲歲,七夕似乎相同。可誰知道,歲歲年年,其情其實不同。在人們心目中,牛郎織女似乎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而已。
然而從詞人心靈之體會,則牛郎織女的悲憤,乃是無限生長的,牛郎織女之悲劇,乃是一部生生不滅的悲劇,是一部亘古不改的悲劇。牛郎織女悲劇的這一深刻層面,這一可怕性質,終於在詞中告訴人們。顯然,詞中牛郎織女之悲劇,有其真實的人間生活依據,即恩愛夫妻被迫長期分居。此可斷言。天也,你不識好歹何為天?地也 ,你錯勘賢愚做地!
此詞在藝術造詣上很有特色。詞中托出牛郎織女愛情悲劇之生生不 已 ,實為人磚能堪。以嫦娥風姨之相妒情節,反襯、凸出、深化牛郎織女之愛情悲劇,則是獨具匠心的 。(現代黑色幽默庶幾近之)全詞辭無麗藻,語不驚人,正所謂絢爛於歸平淡。范成大之詩,如其著名的田園詩,頗具泥土氣息,從這里可以印證之。最後,應略說此詞在同一題材的宋詞發展中之特殊意義 。宋詞描寫牛郎織女故事 。多用《鵲橋仙》之詞牌,不失「唐詞多緣題」(《 花庵詞選》)之古意。其中佼佼者,前有歐陽修,中有秦少游,後有范成大。歐詞主旨在「 多應天意不教長」,秦詞主旨在「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成大此詞則旨在「 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可見,歐詞所寫,本是人之常情。秦詞所寫,乃「破格之談」(《草堂詩餘雋》),是對歐詞的翻新、異化,亦可說是指出向上一路。而成大此詞則是對歐詞的復歸、深化。牛郎織女的愛情,縱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總是人心 ,無限漫長之別離,生生無已之悲劇,決非人心所能堪受,亦比高致來得更為廣大。故成大此詞,也是對秦詞的補充與發展。從揭櫫悲劇深層的美學意義上說,還是是對秦詞之一計算。歐、秦、范三家《鵲橋仙》詞,呈現一否定之否定路向,顯示了宋代詞人對傳統對人生之深切體味,亦體現出宋代詞人藝術創造上不甘逐隨他人獨創精神,當稱作宋代詞史上富於啟示性之一特色。

西江月 新秋寫興
年代:【宋】 作者:【劉辰翁】
天上低昂似舊,人間兒女成狂。夜來處處試新妝。卻是人間天上。
不覺新涼似水,相思兩鬢如霜。夢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浪。

注釋:
這首詞是作者借七夕來抒發自己寄寓故國之思。
上片側重寫七夕兒女幸福歡快景象。「天上低昂似舊,人間兒女成狂」二句緊扣「新秋」,分寫「天上」與「人間」七夕情景。低昂,是起伏升降的意思。上句說天上日落月升、斗轉星移等天象變化,依然像從前一樣。「似舊」二字,意在言外,暗示人間卻與自然界的景象不同,發生了巨大變化。暗逗結尾兩句。下句說人間兒女也象從前一樣,狂歡歡度七夕。「成狂」即包「似舊」之意,言外有無限感慨。在詞人看來,經歷過人間滄桑巨變的人們,新秋七夕,本應深懷黍離之悲,但今天人們竟依舊狂歡。這種景象不免使詞人感慨萬千。
「夜來處處試新妝,卻是人間天上。」「處處試新妝」原是當時七夕風習,也是上文所說「兒女成狂」的一種突出表現。人們幾乎誤認為這種處處新妝的歡慶景象為人間的天堂了。正如上文「兒女成狂」寓有微意一樣 ,這里的 「人間天上 」也含有諷刺意味。「卻是」二字,言外有意,淪陷後的故國山河,已成為人間地獄,而眼前的景象卻竭然相反,彷彿人們早已忘卻家國之痛,叫人無限悲痛。
下片側重直抒詞人的感受。「不覺新涼似水,相思兩鬢如霜。」時間飛逝,不經意間,感到新秋涼意,原來夜深了。由於「相思」——懷念故國,自己的兩鬢已經如白梅一樣。上句寫出一位重重心事的老人久久坐著默默無語,幾乎忘卻外界事物,下句將長期懷念結果與一夕相思的現境聯接在一起給人以時間飛逝的印象,用以突出表現作者深深的思慮。
「夢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浪。」結拍寫七夕之夢。上句暗用《神仙傳》滄海屢變為桑田的典故,下句以「銀河」切「新秋」。詩人夢見在海底超越枯桑 ,又夢見在天上看盡銀河風浪。這里雖明為紀夢,實為借夢來表達對於世事蒼桑與人事巨變的感受。這兩句尤其突出全文寄意。結末二句起到了畫龍點眼的作用。有此二句,不但上片「兒女成狂」的情景諷慨自深,就連過片的「新涼」、「相思」也都獲得了特殊的含義。
作者以自己作為獨醒的愛國者與普通人相對照 ,抒發了自己眷懷故國的深沉悲壯的情感,是這首詞構思和章法上的基本特點。

鷓鴣天
年代:【元】 作者:【黨懷英】
雲步凌波小鳳鉤。年年星漢踏清秋。只緣巧極稀相見,底用人間乞巧樓。
天外事,兩悠悠。不應也作可憐愁。開簾放入窺窗月,且盡新涼睡美休。

注釋:
作者借誦古老的牛郎織女的傳說,表達了脫俗超凡的廣闊胸懷。
「雲步凌波」是典故。曹植在《洛神賦》中寫道「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描繪了洛神的輕盈飄逸 。作者借洛喻美,一幅美人出行的畫卷令人注目。是仕女游春嗎?否!「年年星漢」寫出她的出行是如和織女一樣,一年一度與心上人在「七夕」相聚。「清秋」點明周圍環境之幽靜,「踏」,踐約的意思。這里,詞人雖未正面描寫織女的美貌,但仍會令讀者意會到女子的絕世豐神,飄飄若仙的身影,對情人的脈脈深情。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傳說在我國流傳極廣,婦孺皆知。南朝殷芸《小說》(《月令廣義·七月令》引)中寫道:「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逸,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隨廢織糹任 。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一年一度相會。」在漢代已經有了「鳥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 」使其夫婦相會的說法(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二六引《淮南子》)。周處《風土記》載:「七月七日,其夜灑枉於庭 ,露施幾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祈河鼓 、織女 。言此二星當會,⋯⋯見者便拜而乞富乞壽,無子乞子 。」七月七日在古代被視為吉祥如意的日子,在這一天祈禱,所有願望會得到滿足,因此 ,婦女在夜間向織女乞巧(乞求靈巧),七夕被稱為乞巧日 ,七月被稱為巧月 。富貴人家往往在庭院中搭結綵樓,稱為乞巧樓。詞人在第三、四句中用「只緣」「底用 」對世俗之見給予了否定 。他認為:織女與牛郎一年一度才得相見,根源是她的「巧極」。即因為心靈手巧織出了錦鍛才嫁給了牛郎 ,結婚後『廢織』才造成分居的痛苦局面 。因此 ,人間的婦女們何必向織女去乞「巧」呢?更沒必要勞民傷財地建樓搭棚乞求了。「天外事 ,兩悠悠,不應也作可憐愁」,抒寫了詞人的感概、是繼「只緣」「底用」之後的進一步表述。「悠悠」是個多義詞,在此作「遙遠」解 。「兩悠悠」承上片末句的「人間」連下片的首句中的「天外」詞人明確地指出人間天上悠悠遠隔,織女之巧 ,人間的必乞取 ;對天外的織女牛郎雙星的「稀相見」更沒必要同情和為他們憂愁。接下來作者直抒胸懷:天上雙星長相思、難相聚,雖凄涼寂寞但天外人間兩悠悠,與我們有什麼關系?我們又怎麼管得了呢?我且拉開窗簾盡情賞月,享受新秋涼爽睡美之樂吧。「開簾放入窺窗月」句化用了蘇軾《洞仙歌》中「 綞簾開,一點明月窺人」。詞貴創意。詞人「開簾」「放入」均寫出其主動積極,此時情真呼之欲出,平添許多情致。況周頤《蕙風詞話》評價本詞末兩句說 :「瀟灑疏俊極矣。尤妙在上句「窺窗」二字。窺窗之月,先已有情。用此二字,便曲折而意多。意之曲折,由字里生出,不同矯揉鉤致,石墮尖纖之失。」非常中肯。
在寫作上,作者繪景抒情極具匠心。古人形容女子之美常常用螓首蛾眉、齒如編貝等詞語直指容顏。本詞卻僅以「雲步」、「鳳鉤」寫織女的步履輕盈,纖足弱小,正是從側面烘托,別具隻眼。本詞的另一特點是以景抒情,情景交融。詞人在觀察、體驗和攝取周圍景物時,是以其獨特視角,深懷情感進行的。以景寓情,融情入景,有機結合,渾然一體,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開簾放入窺窗月,且盡新涼睡美休」二句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

鵲橋仙
年代:【宋】 作者:【謝薖】
月朧星淡,南飛烏鵲,暗數秋期天上。錦樓不到野人家,但門外、清流疊嶂。
一杯相屬,佳人何在,不見繞粱清唱。人間平地亦崎嶇,嘆銀漢、何曾風浪。

注釋
這首詞。是一首詠七夕的詞作,但是,全篇卻沒有談什麼男女傷別、兒女恩愛,而是以天上、人間的對比,描繪了人間的不平,抒寫出世路的艱險。這是有感於北宋王朝末期衰敗的局勢,而發出的感嘆。
上片寫天上。「月」、「星」、「烏鵲」、「秋期」、「錦樓」,均為天上景物。錦樓,相傳為漢武帝的曝衣樓,在太液池西面,每年七月七日,宮女出來曝曬後宮衣物(見《西京雜記》)。秋期,即七夕。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間,牽牛、織女過鵲橋,相會於銀河東側,是為秋期(見《爾雅翼》)。在列舉了這些天上美妙、令人神馳心往的景物之後,突然,筆鋒一轉,寫道:「錦樓不到野人家,但門外、清流疊嶂。」挺拔高奇,為戛然獨造之境。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一個是宮闕錦樓,一個是「清流」、「疊嶂」的「野人家」。形成了強烈、鮮明的對比。
下片,寫人間。一開始,即發出「一杯相屬,佳人何在?不見繞梁清唱」的嘆謂。相屬,即敬酒、祝酒,祝、屬相通。繞梁清唱,形容歌聲的美妙。典出《列子·湯問》:韓娥過雍門,唱歌求食。走後,余單音間繞梁,三日不絕。後來,人們用以形容美妙動人的歌聲或歌者。這里指「佳人」。結尾寫道:「人間平地亦崎嶇,嘆銀河、何曾風浪。」直言不諱,一語道破了作者寫詞的意圖。從而,成為千古名句!
我國古典詩詞中,詠七夕的作品不少,唐杜牧的《秋夕》,就是著名的一首。全詩只有四句:「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寫的是宮女的憂思怨緒。詩中卻不著一字,而是通過清冷的畫面,和詩人「輕描淡寫」表現出來,於含蓄的景物描寫之中見「精神」。
而這首七夕詞,寫的天上宮闕和人間村荒野戶的形象對比。而且通過對比,發出了振撼人心的慨嘆。別是一番立意和獨特構思!「人間平地亦崎嶇,」這振盪時代的強音,發自一個封建時代的詞家之口,實是難能可貴!

㈤ 七夕的詩句有哪些啊,想用來向女神表白

我見明月冠群芳,喜悅曾經水留香。歡愉滄海雲渠處,你若飄渺玉雯裳。請君莫忘江南月,做半江湖水未來。我願泛舟風過往,女牆西子范鑫江。朋親故友如想問,友愛地久與天長。

㈥ 央視七夕晚會的主持人都將哪些藝人擔當呢

央視七夕晚會的主持人都將哪些藝人擔當呢?

七夕佳節是我國傳統的情人節,相傳在這一天天上的牛郎和織女相會見面,這個傳說也從小在我們的心靈上都種下了浪漫的種子。而看七夕晚會也是我們在晚上團圓的時候必不可少的活動。每年七夕晚會的主持人陣容都是最讓人期待的,因為每年都會根據當年的偶像流量,來進行主持人的安排和調整。那麼七夕晚會的主持人,又會是哪些人呢?他們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表現?

七夕節是一個浪漫的節日,是屬於情侶的節日。愛情的力量是十分偉大和美好的,七夕晚會上的許多節目也都表現了這一主題。除此之外,此次的七夕晚會還十分注重節目和形式的創新。在節目中增添了抗激情。前線工作者的愛情故事,也把各行各業的不同人群的故事都搬上了銀幕。能讓我們有所體會。不得不說,創新對於此次的晚會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很多年輕人由於晚會形式到古板,陳舊而不再進行觀看,對晚會形式和內容上的創新無疑能夠增加年輕一代的受眾,除了創新以外,還能夠把弘揚中國正能量和中國精神加在裡面,也無疑是一次成功的嘗試。

㈦ 七夕寫給對象的話

1、大海愛你,雪山愛你,窗前的月光愛你,二月的春風愛你,當然我也愛專你。

2、牽著你屬的手,一直走到最後,這一刻,怎麼回頭。

3、人世間縱有風情萬種,我卻情有獨鍾。只要我的心還在跳,它便是因你而跳。擁有你,是我生命的精彩。

4、從未奢想榮華富貴,能和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靜靜走過生命中所有的春夏秋冬,就是我唯一的、最大的奢侈。

5、多希望和你一個不小心就白頭到老了,哪怕一路再多的荊棘曲折,只求結局是你就好。

6、相愛的時候需要真誠,爭執的時候需要溝通,生氣的時候需要冷靜,愉快的時候需要分享,指責的時候需要諒解,過日子的時候需要包容。

7、我昨天很喜歡你,今天很喜歡你,而且有預感明天也很喜歡你。

8、世界上最美妙的一件事是,當你擁抱一個你愛的人,他竟然把你抱得更緊。

㈧ 鵲橋仙*七夕 范大成 翻譯

1. 第一位女詩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3. 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4. 第一部大網路全書是:永樂大典­
5. 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
6. 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
7. 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11. 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12.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13. 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14. 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
15. 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司馬相如­
16. 樂府雙璧:木蘭詞 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
17. 史學雙璧:史記 資治通鑒­
18. 二拍:初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奇 (凌濛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隱 杜牧­
20. 中國現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 《春秋》三傳:左傳 公羊傳 穀梁傳­
24. 三王:夏禹 商湯 周公­
25. 三山:蓬萊 方丈 瀛洲­
26. 三教:儒 釋 道­
27. 三公:周時,司馬 司徒 司空­
西漢,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師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嶽陽樓 武昌黃鶴樓 南昌滕王閣­
31. 歲寒三友:松 竹 梅­
32. 三輔:左馮翊 右扶風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34. 殿試三鼎甲:狀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國三大國粹:京劇 中醫 中國畫­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恆言(馮夢龍)­
37. 儒家經典三禮:周禮 儀禮 禮記­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關吏­
39. 三別:新婚別 垂老別 無家別­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蝕」三部曲:幻滅 動搖 追求­
農村三部曲:春蠶 秋收 殘冬­
42. 巴金「愛情」三部曲:霧 雨 電­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國別史:國語­
44. 第一部記錄謀臣策士門客言行的專集:國策 戰國策­
45. 第一部專記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47. 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典論·論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陶淵明­
50. 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劉勰的《文心雕龍》­
51. 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鍾嶸的《詩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筆記體寫成的綜合性學術著作:北宋的沈括的《夢溪筆談》­
53. 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54. 第一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

1. 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2. 我國第一部介紹進化論的譯作:嚴復譯的赫胥黎的《天演論》,他是一個由不懂外,卻成了翻譯家的人。­
3. 我國第一部個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4. 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說是:狂人日記­

㈨ 七夕群聚會通知怎麼寫

通知範文如下:親愛的同學們:為增進友誼,加強溝通和了解,經組委會決定內,我們某容某屆某某班將於某某月日舉行同學大聚會。地點在某某賓館。望大家屆時參加。

通知,是運用廣泛的知照性公文。用來發布法規、規章,轉發上級機關、同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要求下級機關辦理某項事務等。通知,一般由標題、主送單位(受文對象)、正文、落款四部分組成。

根據適用范圍的不同,可以分為六大類:

1、發布性通知:用於發布行政規章制度及黨內規章制度。

2、批轉性通知:用於上級機關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給所屬人員,讓他們周知或執行。

3、轉發性通知:用於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的機關的公文給所屬人員,讓他們周知或執行。

4、指示性通知:用於上級機關指示下級機關如何開展工作。

5、任免性通知:用於任免和聘用幹部。

6、事務性通知:用於處理日常工作中帶事務性的事情,常把有關信息或要求用通知的形式傳達給有關機構或群眾。

㈩ 七夕情人節的發源地是哪裡啊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與「白蛇專傳」、「孟姜女」、「梁屬山伯與祝英台」並稱為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
關於七夕情人節的發源地一直存在爭議,民間傳說源自南陽城西。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叫牛郎,他以放牛為生。有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
後來牛郎和織女結婚了,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玉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很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農歷七月初七於鵲橋相會,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熱點內容
新歌荷花情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974
北京辦公室綠植租擺 發布:2025-05-18 03:36:54 瀏覽:590
多想摘一朵 發布:2025-05-18 03:29:40 瀏覽:520
玫瑰糠疹陰部 發布:2025-05-18 03:29:39 瀏覽:644
紫霞仙女蘭花是建蘭嗎 發布:2025-05-18 03:29:28 瀏覽:497
源益花卉種業 發布:2025-05-18 03:24:24 瀏覽:701
七夕成年禮 發布:2025-05-18 03:23:46 瀏覽:626
吃西蘭花會脹氣嗎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911
山茶花的形狀是什麼 發布:2025-05-18 03:11:54 瀏覽:211
梅花檔案南雲 發布:2025-05-18 03:07:34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