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中國民間情人節

中國民間情人節

發布時間: 2021-02-23 08:03:17

① 中國的傳統情人節是什麼


中國的三大傳統情人節
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有一些人把中內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或七夕稱作容「中國的情人節」,在漢代,七夕的慶祝已經很普遍了,但傳統上慶祝七夕的內容與情侶約會之類的活動無關,只是乞巧、許願的節日。後來由於牛郎織女在七夕鵲橋相會的傳說賦予了七夕節以情人節的含義。近年中國年輕人又以慶祝西洋情人節的方式慶祝七夕,內容上與傳統習俗並無關系。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在習俗上比較近似情人節,在唐代古詩中,就有描寫元宵節的詩句。在宋代,朱淑真(一說為歐陽修所作)的生查子寫道:「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上巳節(農歷三月初三):在一些少數民族依然流行的節日上巳節(又稱三月三)更符合情人節的內容。上巳節本來是青年男女踏青、社交、結交異性的節日,漢之前更有野合的習俗,後來禮教興起,野合的習俗消失,但當時男女交往還是比後世自由,年輕男女依然會在當天到郊外踏青遊玩。到南宋時理學興起,禮教變得森嚴,上巳節就在漢民族文化中式微了。

② 中國傳統情人節有哪些

七夕節來(農歷七月初七自):有一些人把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或七夕稱作「中國的情人節」,在漢代,七夕的慶祝已經很普遍了,但傳統上慶祝七夕的內容與情侶約會之類的活動無關,只是乞巧、許願的節日。後來由於牛郎織女在七夕鵲橋相會的傳說賦予了七夕節以情人節的含義。近年中國年輕人又以慶祝西洋情人節的方式慶祝七夕,內容上與傳統習俗並無關系。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在習俗上比較近似情人節,在唐代古詩中,就有描寫元宵節的詩句。在宋代,朱淑真(一說為歐陽修所作)的生查子寫道:「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上巳節(農歷三月初三):在一些少數民族依然流行的節日上巳節(又稱三月三)更符合情人節的內容。上巳節本來是青年男女踏青、社交、結交異性的節日,漢之前更有野合的習俗,後來禮教興起,野合的習俗消失,但當時男女交往還是比後世自由,年輕男女依然會在當天到郊外踏青遊玩。到南宋時理學興起,禮教變得森嚴,上巳節就在漢民族文化中式微了。

③ 你知道真正的中國傳統情人節嗎

應該是元宵節。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回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節答,才可以出來夜遊觀燈,甚至和男友幽會談情。七夕更傾向於是一個女子過的節日,其內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所以嚴格意義來說,元宵節的「情人節」功能勝於七夕節。

④ 中國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中國情人節七夕為每抄年的七月初七;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七娘會、巧夕、牛公牛婆日、雙七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

因被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4)中國民間情人節擴展閱讀:

節名由來

1、七夕:七月七,人稱「七姐誕」,因拜祭活動在七月初七晩上(晚上,古稱「夕」),故稱為「七夕」。

2、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3、乞巧節:七月七是七姐的誕辰,拜七姐祈福、乞巧是「七姐誕」的重要習俗之一。民間相傳,七姐是天上的織布能手。舊時代婦女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故又稱「乞巧節」。

⑤ 中國的情人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

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包括以下:
最佳答案冬至節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春節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元宵節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清明節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中秋節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重陽節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⑥ 今天才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

2月14日是西方情人節。
3月14日式白色情人節。
元宵節才是中國情人節。正月十五元宵節,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此稱謂古來已久。元宵節,是古代婦女最感興趣的節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節,才可以出來夜遊觀燈,甚至和男友幽會談情。所以元宵節在民間是象徵著愛情的節日。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往往與愛情連在一起。歷代詩詞中,就有不少詩篇借元宵抒發愛慕之情。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里尋它千網路,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才是中國的「情人節」。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至於七夕,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牛郎織女的傳說之所以令人尊敬,是因為雖然他們每年只有一次相聚的機會,但彼此都不離不棄,七夕倡導的是忠貞的愛情。所以如果硬把七夕稱為中國情人節和七夕所蘊含的東西是完全相悖的。為什麼人們都把七夕稱作中國情人節,是現在人們對西方情人節和七夕蘊含的意義都不清楚。牛郎和織女在傳說當中不僅僅是夫妻,而且已經生兒育女,所以稱他們是情人關系顯然不合適。牛郎織女的傳說早在《山海經》中便有記載,中國歷史上,歷來把七夕看成是「乞巧節」,這才是七夕真正的文化內涵,更准確一點說,這一天是「男乞文、女乞巧」。男子一般在這個時候,對對子、習文、練書法等等,祈求第二年能取得功名,女孩子在這一天,對月穿針,祈求巧技,將來找個好丈夫。

七夕更傾向於是一個女子過的節日,其內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因此不能單純地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就把七夕附會成「情人節」,嚴格意義來說,元宵節的「情人節」功能勝於七夕節,因為元宵節是為未婚男女提供了一個結識、見面的機會,而七夕的牛郎織女卻是夫妻相會。如果把七夕稱為中國情人節,是用西方文化詮釋華夏文化,這樣顯然是不妥當的。

所以,元宵節才是中國情人節!

⑦ 中國情人節有幾個,分別是

中國情人節有三抄個,分別是2月14號,七月初七,3月14日 。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乞巧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是關於關於「牛郎織女」的,對於「牛郎織女」天文星空區域所對應地面上的地域分野,有現存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代文獻《漢書·地理志》:「粵(越)地,牽牛(牛郎)、婺女(織女)之分野也,今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

《漢書·地理志》記載了牛郎織女星區對應嶺南地域分野。在東漢時,牛郎織女星象出現了人格化的描寫:「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銀河橫貫南北,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傳統習俗。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⑧ 中國有幾個情人節

1、「來七夕」節
在我國自,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因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又稱為中國情人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七夕」節的來歷
七夕七月七,是傳說中牛郎織女從鵲橋渡天河相會的日子。人們心中的織女是個勤勞善良、心靈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這天晚上,年輕的姑娘和少婦都要出來行拜祭的禮儀,並向織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織女一樣有雙靈巧的手,有顆聰慧的心,會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2、元宵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
也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此稱謂古來已久。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
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
,只有到了元宵節,才可以出來夜遊觀燈.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在民間是象徵著愛情的節日。

熱點內容
百合農家樂 發布:2025-05-19 22:33:06 瀏覽:317
山楂果花語 發布:2025-05-19 22:27:54 瀏覽:288
像梅花一樣有氣節的人 發布:2025-05-19 22:10:34 瀏覽:517
荷花相思濃 發布:2025-05-19 22:09:53 瀏覽:532
玫瑰庄園系統 發布:2025-05-19 22:09:34 瀏覽:926
2017花卉世界車展 發布:2025-05-19 22:08:31 瀏覽:904
一朵花是哪幾部組成的 發布:2025-05-19 21:59:08 瀏覽:385
兒歌馬蘭花 發布:2025-05-19 21:55:46 瀏覽:486
學生房放什麼綠植好 發布:2025-05-19 21:32:05 瀏覽:892
各色牡丹花語 發布:2025-05-19 21:15:13 瀏覽: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