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情人節活動回顧

情人節活動回顧

發布時間: 2021-02-23 07:29:47

㈠ 今天是七月七日嗎,中國的情人節

詩情畫意的中國情人節—七夕

一.七夕的起源:
農歷七月七日夜晚,俗稱「七夕」,相傳是天上的牛郎和織女一年一度天河相會的日子。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開始於漢代。因此,七夕節的形成也在漢代,當時就有「穿七孔針」、「以瓜果祭牽牛織女」、「登樓曝衣」的習俗。到了魏晉南北朝以後,牛郎織女的故事已經從戀愛進而結婚、分離,到每年只能相會一天,傳說逐漸完整,由於情節感人,因此在全國各地廣為流傳,只是每個地方流傳的情節略有不同。以下是在台灣流傳的故事:

古時候,天上的主宰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叫做織女,花容月貌,手藝高明,天天為天宮織錦。有一美男神叫做牛郎,由於勤於牧牛耕種,因此玉帝就把織女許配給他。但是沒想到兩人卻因為愛情繾綣而漸漸廢馳了工作,玉帝非常擔憂,就命令喜鵲(現為吉祥的象徵)轉告二人,每隔七天才允許二人相聚一次,其餘日子都要工作。但是這只喜鵲粗心大意,竟把命令傳錯了,說是每天都可以相聚一次,因此二人還是過著恩愛的生活,終於把每天的工作廢馳了。玉帝聽到這個消息,十分生氣,就下令二人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並用發簪在空中劃了一道境界,把二人隔離。這道境界就是天上的銀河。同時,為處罰喜鵲的失職,命令喜鵲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晚上,要集合同類,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長橋,好讓牛郎與織女過橋相聚。每當二人相聚之時,互相傾訴一年來的思慕之情,不斷地淌著傷心的眼淚,因此,每年七月七日的晚上,空中常常會下著毛毛細雨。

每逢「七夕」,民間的婦女有乞巧的習俗,故有人稱為「乞巧節」;又因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者是女性,也稱為「女兒節」或「少女節」。在許多傳統性的節日中,是最富有浪漫氣氛的歲時節慶,所以又有「中國的情人節」之稱。

另外七夕也是「註生娘娘」及「七娘媽」的誕辰。「註生娘娘」陳靖姑,又稱「臨水夫人」是福建蒲田縣臨水人。她之所以被人們奉祀為生育之神,是因為相傳她曾救了很多的產婦。據說:宋代蒲城有個叫徐清叟的人,他的媳婦懷胎十七個月,還沒有生產,有一天,一個婦人自稱姓陳專醫生產專程來拜訪他,吩咐他准備一間房間,房內的地板挖一個洞,把孕婦移到樓上,並且命令僕人拿著棍子在樓下看守,不久孕婦就生下一條大蛇,僕人看見立刻就把它打死,孕婦才得以平安。徐清叟很高興要送珠寶表示感謝,但是陳姓婦人卻不接受,只要求一條手帕就離開了。多年以後,徐清叟調任福州,在一座陳夫人廟裡面,發現了這條手帕,於是他就奏請朝廷,封贈神號。據說,福州的註生娘娘廟,有配祀三十六婆姐,也就是璘王所賜的三十六個宮女,本省祀奉註生娘娘,只配祀十二婆姐,是略數的。

七月七日也是魁星夫子的誕辰,「魁星」是星宿的名稱,也就是北斗第一顆星。因為一般相信魁星是「文章之府」,所以一般人,特別敬奉魁星,現在一般各地的寺廟,也有奉祀魁星,而且把魁星列為「五文昌」之一,而稱他叫「魁星夫子」。

二.七夕的習俗:
1. 鬥巧、乞巧:
「鬥巧」起源於漢朝宮廷的游戲:漢高祖愛妃戚夫人的宮女賈佩蘭在離開宮中嫁給扶風人段儒為妻後,經常跟人們談起在漢宮七夕的事。她說:「漢宮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於闐樂之後,就用五色彩縷,互相絆結起來,叫做『相憐愛』。隨後,宮中的宮娥才女們,一起到閉襟樓上,大家學習穿七巧針乞巧。而有個叫徐婕妤的宮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種奇花異鳥呈獻給皇上,皇上把這些小玩意在晚上隨手放置在宮中的桌角上讓宮女們摸黑尋找,這種游戲就叫做「鬥巧」。

「乞巧」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巧藝的意思。根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在七夕的夜晚,婦女用綵線穿七巧針,並且擺設香案,桌上放置一些瓜果,向織女乞巧—如果夜裡有小蜘蛛在瓜果上結網,就被認為得到織女的青睞,能夠得到靈心巧手。而「天寶遺事」更記載了唐明皇與楊貴妃在華清池游宴,並在七夕當天陳列瓜果,插鮮花,准備了酒食,向牛郎織女乞求的事(而這也是大詩人白居易「長恨歌」中提到「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的由來);並且捉了蜘蛛,放在小盒子里,到隔天早上,看看蜘蛛結網的稀密程度(密的巧多,疏的巧少),來判斷是否得到了巧。但明清以後,更流行「丟巧針」的游戲:在七月七日的上午,拿一碗水曝曬在太陽下,過一會兒,水面便產生一層薄膜,這時平日縫制衣服或綉花的針投入水中,針便會浮在上面。如果這時看到水底的針影成雲物、花朵、鳥獸的影子或細直如針的,便是「乞得巧」;但是如果水底針影像槌子般粗或彎曲不成形的,就表示丟針的婦女是個拙婦。

另外,在七夕不僅可以乞巧,又可以乞富、乞壽、乞子,但只能乞求一個,不能三者兼得。「感遇錄」記載:據說唐代郭子儀曾在七夕時出城散步,仰望天空,忽然見到天上有一位美女,坐著車在一堆人的簇擁下迎面而來,郭子儀知道她是一位天神,就向她乞求長壽與富貴,女神答應了,果然在這之後,郭子儀一帆風順,大富大貴又得長壽。

2. 曬衣、曬書:
「七月七,曬棉衣」的風俗起源於漢代。據說漢朝建章宮的北邊有個叫太掖池的地方,池的西邊有漢武帝的曬衣閣,到七月七日的時候常見到宮女在曬衣服。

漢代登樓曬衣服的風俗到魏晉時演變出曬書的習俗。據說司馬懿因為權力太大而受到魏武帝的猜忌,因此裝瘋躺在家中,魏武帝派人去探查,正好是在七月七日那天,假裝瘋病的司馬懿卻在家中曬書,派去的人回去稟告,魏武帝命令司馬懿立刻回朝任職,若不去就要拘捕她,司馬懿不得不回朝從命,當時的文人都講求虛名,往往用曬書來顯示自己的知識淵博,因此形成曬書的風氣。

3. 土娃娃「磨呵樂」:
「磨呵樂」也叫「磨喉羅」,在佛經的譯名就是土娃娃,根據「東京夢華錄」和「夢粱錄」等書的記載,這種娃娃有用泥敷的,有用木雕的,進貢到宮廷裡面的還有用象牙雕鏤或龍涎佛手香木製成的,它的大小姿態不一,最大的可以到三尺,和真的小孩不相上下。有些地方在七月七日出售蠟做的小娃娃,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中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4. 巧果:
所謂的巧果就是一種面果。宋朝的「東京夢華錄」記載有很多種精緻的做法:除了油麵蜜糖外,有加芝麻、花生、核仁、玫瑰等不同配料,油炸而成非常可口。

5. 應節小玩意:
除了乞巧外,宋朝的「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時京城在七月七日時,市面上還出售一些可供賞玩吃食的應節小東西。如在香瓜上雕刻出種種花樣,稱做「花瓜」;用黃蠟鑄出小鴛鴦、小鴨、小雞、小魚等塗上色彩,放在水盆中,稱為「水上浮」;在木板上敷土重塑,讓它長出綠苗,再配上小茅屋,小人物,做成袖珍的田舍人家,稱為「谷板」,早幾天把綠豆或小麥放置在磁盆內,用水浸泡,讓它長出數吋長的嫩芽,再用紅藍綵帶紮成一束,稱為「種生」等等,充分顯示出北宋人當時真懂得生活的樂趣。

6. 拜七娘媽:(在泉州、台灣及華南沿海地區有此習俗)
眾所周知的織女,在本省的宗教崇拜中,被尊為「七星娘娘」。而他和其他六位姊妹(即七仙女)會保佑人間未滿十六歲的小孩,順利長大成人,是兒童的守護神,民間對護佑孩童的七仙女多以「七娘媽」尊稱之。每年農歷七月七日「七娘媽生」時,在這一天的黃昏,家中有小孩的,都要在門口祭拜七娘媽,祈求子女平安長大。首先燒香請下神案上的香爐,再准備供品,供品有:

軟粿(在台中又稱為「不情願粿」):用糯米搓成,類似湯圓,在中心用手指壓一個凹洞(因牛郎織女一年才相會一次,難免會難過,有情的信眾便將象徵「一家團圓」的湯圓壓個凹洞來盛裝他們的眼淚)、雞酒油飯(糯米飯、胡麻油、酒、雞合煮而成的飯)、牲禮、水果
香花:圓仔花、雞冠花或茉莉花、鳳仙花等(一為多子,一是濃香,取子多,香火濃的意思)
清水一盆,新毛巾一條(讓七娘媽洗手洗臉)
凸粉、胭脂(化妝品)、紅砂線等
金紙、壽金、刈金、燭等
祭祀的儀式和一般祭祀相同,黃昏時在門前或庭院中祭拜,祭祀結束部份花、粉、紅紗線拋上屋頂給「七娘媽」化妝使用,一部份留給自己用,俗信可以變成像「七娘媽」一樣,手巧又美麗。

拜過「七娘媽」後,還要另外准備一份雞酒、油飯、軟粿,在床頭拜謝「床母」,燒三柱香,感謝並祈求「床母」保護幼兒好睡、好搖飼,祈求完畢,將香插在縫隙安全處,稍待片刻,手持「床母衣(一種印有衣服圖樣的金紙)」拜供「床母」察納後,加以焚燒,就完成祭儀。

7. 做十六歲:(台南府城中山路的開隆宮;起源於台南市西區)
民間傳說:婦女結婚後,求「註生娘娘」早生貴子;懷孕後,求「臨水夫人」保佑分娩平安;嬰兒誕生以後至十六歲,則「七娘媽」庇護。因為「七娘媽」是兒童的保護神,所以小孩滿十六歲時,要在當年七月七日「七娘媽生」這一天,舉行成年禮,俗稱「做十六歲」。

一般幼兒出生滿周歲後,父母為了讓子女平安長大,常有到七娘媽廟讓子女拜「七娘媽」為契子、契女(義子、義女)的拜祭儀式,在儀式中行「加絭」(即加錢),「加 」是以古錢、銀造的鎖牌或以黃紙畫符折成八卦形裝入紅布袋,繫上紅線,掛在頸上,所以又叫「掛絭」。大家相信「加絭」後,就可保護幼兒平安。而後每年七夕,都要到廟中祭祀,將「絭」在香爐上旋繞,希望獲得靈力,直到滿十六歲時,在當年七月七日攜帶祭品。祭品有:

五牲、六色菜碗、七碗甜芋
四果
紅龜粿、面線、麻油雞酒
帶尾甘蔗兩根
金紙、經衣(用於祭祀孤魂野鬼)
七娘媽亭(用竹片結扎,用紙糊的樓台,有兩層或三層兩種,上面寫著:「福祿全壽」、「蓬萊宮」、「百子亭」等字樣
到廟里祭拜,以答謝「七娘媽」多年來照顧的恩情。依例須先燒香拜「七娘媽」,行三跪九叩禮。祭祀結束,做十六歲的成年人須穿過供桌,鑽過父母親所拿的「七娘媽亭」;鑽時不可向以後看,要向前看,表示前途在前方,應勇往直前,不要回顧。鑽過「七娘媽亭」時,男的往左繞三圈,女的往右繞三圈,民間稱為「出鳥母間」、「出婆姐間」,前者與「七娘媽」化身為鳥庇佑兒女的傳說有關;後者則與臨水夫人的三十六婆姐照顧幼兒的傳說有關。然後拜謝神明,焚燒「七娘媽亭」,供獻金紙、經衣,將掛在頸上的「絭」取下,「脫絭」後,表示完成「成人禮」,已經長大成人了。

8. 拜魁星:
拜魁星和拜織女一樣,都是在月光下進行。祭拜時常玩一種「取功名」的游戲助興,用桂圓、榛子、花生三種乾果,分別代表狀元、榜眼、探花三甲,其中一個人手拿三種乾果各一顆,往桌上投,隨它自己滾動,看哪一種乾果滾到某人面前停下來,那麼那個人就代表那一種鼎甲,一直到大家都有功名為止。

一般讀書人時,在清朝時大多購買青蛙來放生,以拜魁星(因為古代的奎與蛙的古字相通,奎又演變為魁星,所以買青蛙放生來祝賀他的生辰,並且戒食青蛙表示尊敬);台灣祭拜魁星用羊或犬來祭拜,稱為「魁星會」,這是因為取其角的諧音,以為高中的吉兆。
http://www2.ctps.tp.e.tw/country/holiday/hldy_b/hldy_b6.htm

㈡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我們過2.14情人節嗎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也接受了不少西方文化,尤其是現代的年輕人都喜歡過聖誕節、情人節等這些所謂的“洋節”。實際上,我國有一些傳統節日是不應該遺忘,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中國有三大傳統情人節:

我國三大傳統情人節,第一個節日就是元宵節,這個節日大家都應該不陌生吧。在每年農歷正月十五的時候,流行就是看花燈吃湯圓。在古代由於封建禮教的影響,沒有那一個姑娘趕在街上到處亂跑。可是在漢文帝劉恆的時候,為了平定諸侯的叛亂就下令把每年的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在這一天平時不能出門的姑娘也可以在街上看花燈。在這一點,末婚的姑娘也可以在街上看到自己心儀的小夥子。所以,元宵節也就可以變為一個大型的男女交友會。

現在年輕人喜歡過情人節,畢竟是代表著對戀人的祝福、浪漫與兩人生活的甜蜜。在情人節這一天,戀人、妻子或者丈夫,都給自己心愛的人送上一份禮物,或者給自己愛人吃上一頓美餐,也是非常愜意的事情。面對西方的情人節,我們也應該用文化自信,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時候,也過西方的情人節。

㈢ 中年又獨身了,情人節求個30以上40左右的同齡風情女人陪我共度良宵

單人的歷史名人:柏拉圖(公元前427-347年)
鼻祖古希臘聖賢,「精神的男性與男性之間的愛,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情感不朽的著作,他是第一個共產主義的」烏托邦「討論婚姻,他說,理想的社會應該是:共產主義,他的妻子,81歲的小計的婚禮在笑聲中死亡。
2:哥白尼(1473-1543):
時代他的腳,地球的旋轉,和他出身名門的安娜同居十餘年的波蘭天文學家的望遠鏡,但保守的教會拆分(剝奪結婚的權利哥白尼????),1543年5月24日,UPS,風風雨雨,終於出版了他的巨著「天體」,一個小時後,他已經死了。
3:列奧納多·達·芬奇(1452-1519)義大利天才... />有才華的藝術家,數學家,物理學家,醫生,工程師,建築師設計的直升機,飛機,熱氣球,攻城,和城市防禦體系,排水系統,他還研究人體解剖,比例,透視24歲,他被指控的可疑行為,他們否認的是,在法國,他於1519年去世,但其同志的身份。,基本上後來才知道。
4:伊麗莎白一世(1533年至1603年):英國女王
伊麗莎白的年輕人是不是3歲,母親的父親王子多麼的幸運,她繼承王位的機會是非常渺茫,除非能不能重復前他的弟弟和妹妹,這是她轉,這一切都只是在事件發生後,10歲的弟弟,愛德華,寶座,過早死亡的16歲,和她的妹妹,瑪麗·伊麗莎白·寶座不久抑鬱症,並最終死亡,25 - 歲的年輕漂亮,在英國和靈感,但不幸的是,為了鞏固寶座,她行使了一個強大的國家西班牙和法國之間,放棄了婚姻,和最終的老處男身份絕後最終崛起的大英帝國的交流。

:笛卡爾(1596-1650)法國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
高中的創辦人,在直角坐標系都知道,他的解析幾何,大學,或不上這句話:「我認為,我清醒了不少人的著名論斷笛卡爾生活無憂,繼承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他父親唯一的愛好就是成本的反射和41歲的時候,他和他的家庭傭工海倫同居,並生下了一個女弗蘭福阿德·不幸的是,悉尼在1649年9月,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也是一個著名的獨身鐵娘子),長笛,病人和老人教哲學,5個月後,現年54歲,他死在北歐的斯德哥爾摩宮。<BR /年齡過早死亡6:帕斯卡爾,法國哲學家(1623-1662),出生的數學家,物理學家
歲的母親去世,11歲,寫論文,「自然之聲,16年 - 老寫的圓錐體,和然後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數字電腦(承擔他的名字:PASCAL語言),和然後體液平衡和大氣重力書「晚年」(30歲)思想:哲學著作寫在計算機語言,記錄,並他的死在39歲的年齡,生活沒有愛是一種不尋常的關系,他的妹妹。
7的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1626年至1689年)
她,喜歡騎馬和射擊,但也是聰明的,明智的,14是他的父親和6歲的蘋果寶座,個性和李 - 歲,精通拉丁語,希臘語,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她拒絕嫁給他的表弟的愛他,她說:我想告訴你,坦率地說,我不要混用,但我可以向你保證, ,我一定要嫁給別人。瑞典在她的統治的和平與繁榮,她也愛學習,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小技巧,瑞典統治時期的第一次全國學校創辦的第一份報紙,並吸引了在歐洲的許多著名學者來校演示文稿,但是在其高峰期時,28 - 年 - 老女王寶座贊成他的堂兄弟嗎??產生感情,然後在1689年,定居在羅馬去世的時候,去歐洲。
:牛頓(1642-1727),偉大的英國科學家
有人說,牛頓獨身主義的世界將不再是單獨的。真理的信念,做柯林頓的父親是誰的孩子去世後,他的出生改變了整個世界,他是近代力學的奠基人,萬有引力的發現者,分析白光的組成,與萊布尼茲同步發現了微積分,牛頓的一生,幾乎沒有接近他的紀錄單獨完成一個偉大的生命,並在他的晚年,尋找的安慰,宗教,(它應該被強調:科學與宗教可以並存的),1727年三月,他被安葬在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9:伏爾泰(1694-1778)法國近代思想家
路易十六的絞刑架,讀盧梭伏爾泰的作品,他說:「兩個人摧毀法國。事實上,法國在18世紀,世紀是世界上第一個革命的試驗場,他們的精神領袖,他的盛大工作99行列的有夫之婦的情人艾米莉20伏爾泰革命??年,直到後者去世,沒有孩子,婦女,1778,84 - 年 - 老伏爾泰的死亡在教會否認,他被安葬在巴黎在1791年的法國大革命爆發,他的遺體被重新安葬在萬神殿(Pantheon)在巴黎,刻度線舉行了國葬,盧梭,他的心的墳墓旁邊,並把它們放在一個盒子里,它們存放在巴黎國家圖書館
10:德國哲學家康德(1724-1804)康德是個固執的老傢伙,因為他的生命已經脫離了柯尼斯堡「純粹理性批判」是一個3英畝的土地上,寫,和哲學家們也開始仔細研究。他活到年底的幾十年裡,他每天午後散步是如此准時在柯尼斯堡的人,他的聲音掛鍾時間。生活?? ?一步一步,沒有老婆,沒有孩子,直到生命的花朵褪色,叔本華說,只有哲學家的婚姻幸福,真正的哲學家並不需要結婚。這個悖論,想必康德也深諳的味道,對嗎?
:德國音樂家貝多芬(1770年至1829年)
貝多芬是一個真正的憤怒,他的憤世嫉俗的眼睛,周圍的冷冷的憤怒,他寫了一個盛大的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或憤怒,他寫道:軟「月光」「致愛麗絲」貝多芬的生活充滿了痛苦,愛情是不光滑,中年聾啞人,他的愛,無數的婦女,但他們寧願嫁給別人,是因為他丑嗎?出身卑微?很難知道,因為我們知道,他更生氣了,然後寫一個更好的音樂,誰又能說?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1788-1860)
叔本華他孤獨的生活,沒有妻子,沒有孩子或母親(20歲或以上,打破了母親,他最痛恨的女人)住了孤獨,憂郁和憤世嫉俗的生活。叔本華恨在世界上所有的女人,他認為女人欺騙性,虛偽的,不合理的,愛是他一生中最想不通為什麼有這么多愚蠢的人,如那些窄窄肩/腿短/臀「醜陋的女人,是騙人的,嚴重的婚姻,一個人是不是高興,他說,多一個人也不會開心,我們喜歡刺蝟擠在一起,不要太靠近的,因為嘶啞,但它不會是太過分了,因為寒冷。
13: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1853-1890),
可以採取天文梵高的畫,所有這一切都與他無關,他短暫的37年生命,充滿了屈辱與酸楚,無數解僱拒絕了無數爭議的混亂,他痴迷瘋狂的,直到1890年7月的夜晚,他舉起手槍,指著自己的太陽穴......在1888年訪問他只有幾個朋友,很快他們就發生了爭執,生氣,梵高切斷他的耳朵,高更,他被送到了精神病醫院跑了,他們並沒有使周圍的一切都清楚,沒有人能回答的憤怒......半年後,去世後,他被埋葬了的兄弟們的墳墓旁邊。
14:布坎南(1791年至1869年),第15任總統,美國
到目前為止,在美國歷史上唯一的終身未婚總裁布坎南選擇獨身生活,當他的小女兒愛上了豐富的下降,但其他家長塊愛上了她家的財產,父母誹謗的女兒聽的悔恨和自殺。「我很高興這離我而去, 「布坎南說對不起,然後他致力於他的政治生涯,為了填補滿累的,在他的任期內,他的侄女,他曾擔任白宮,眾議院女主人的角色,她似乎比她的叔叔名譽會長會更好。布坎南說:「我很忠實履行我的職責,問心無愧,我沒有任何遺憾,歷史印證了我的生活沒有瑕疵的。」BR /> 15:丹麥作家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 1879年)去世,享年
位於哥本哈根的海濱公園美人魚,它是丹麥的標志,是海的女兒,是安徒生的女兒。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話作家,生活煢煢李婕,他經歷過的醜陋的小鴨般的生活。這個女孩留下一個美好的童話故事「小美人魚」,「游戲」,「皇帝的新衣服,但也到離開單獨自幼酷愛,美麗的女孩稱為大理石,直到他死亡, - 年 - 安德森,70歲,仍保留彈珠給她寫的信頭紙,黃色,映著她那優雅的筆跡:喜歡抽煙,喜歡的事情。
16:英國女作家簡·奧??地利?斯汀(1775-1817維亞那德的妻子)
奧斯汀住在古英語中,他終於成為一個老處女。所有天百合,結婚的女兒順順-5憂心忡忡,這是簡氏最有名的小說「傲慢與偏見」,可能是小說開始的小說的母親奧斯汀和維亞那德的德國妻子同樣的麻煩,奧斯汀的媽媽終於看到他的女兒結婚的那一天。奧斯汀,聰明,美麗,被認為是沉迷於一個年輕人的浪漫,她終身不嫁,也有人說她可能是同性戀,懷疑的非常密切的關系,和他的姐姐(她的信給她的姐姐的卡桑德拉硅千層簡單的焚燒),但這些都沒有經過測試發現,只是為了測試,一個42歲的奧斯汀小說「伊麗莎白達西沒有找到她時,她死去的年輕人。
17:恩格斯(1820至1895年),德國思想家
工人階級的條件下,24歲的恩格斯寫道,今年28歲,他出版了「共產黨宣言」沒有強大的產階級革命與馬克思的設置是關閉的,他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但混合無產??階級?類人,特別是不時,協助馬克思,死亡的馬,完成他的論文發表在作品徵集馬克思,他可謂情深意切,恩格斯,22歲的住在一起紡織工人在愛爾蘭,直到在馬里和馬里,死於1863年,恩格斯,瑪麗的妹妹,李玉璽同居,他是不是一個注冊的婚姻,家庭,婚姻與私有制「,他曾經說:結婚,這些國家的批准,及冗餘在教堂里舉行儀式,這是沒有必要的。
18
諾貝爾終身成就不是發明了炸葯,瑞典科學家諾貝爾文學獎(1833年至1895年),但裁決,無論其國籍,兩人和女人,只有大小的貢獻,這使得所有的偉大科學家的後代(作家和和平主義者)在他的光環下,前諾貝爾遺囑,而背後的後代,金錢可以買到的好東西。他們贏了的聲譽。諾貝爾就是不愛,實在是太可惜了,孩子們的愛可欣人另嫁他人,最後沒有設置數學獎,是因為他的對手是一位數學家,其實,最心軟化創建
19
1875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德國哲學家尼采,31歲的說:「我像犀牛獨自徘徊。 「在那個時候,他最好的朋友結婚,他只是沒有去他的童貞妓院,合同梅毒,然後他氣呼呼地說:一個女人嗎?別忘了帶上你的鞭子45歲的尼采,歲到一個瘋狂的最好的朋友,後來瓦格納僵局,他被送到精神病院,他唯一的妹妹照顧了他整整十年,在新世紀,有一天早上,他悄悄地離開了人
20:蘇曼殊(1884年至1918年)的中國詩人,作家,畫家,書法家
他重復的和尚,或切碎連續的情絲糾纏山鴛鴦蝴蝶曼斯菲爾德勛爵拉姆斯菲爾德最浪漫的花和尚,他的情人名單:清美橙表姐靜子,師妹雪鴻鄰居背山,何震,他的妻子的朋友,妓院金豐...他是35歲,胃腸道的問題,和「海去世後,他的詩歌:土花太倉促,花了春天的殘留物是空的。

21:好萊塢明星嘉寶(1905年至1990年),一個英國記者說,她的臉是人類進化的最高貴的,她是哈姆雷特以來最憂郁的斯堪的納維亞國家。阿道夫·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她的粉絲,嘉寶曾經說:我會殺了他,當她在美國非常冷:困惑,失落,孤獨,和她?自己的評價:我笨拙,害羞,緊張,恐懼,和我的英文過於敏感,這就是為什麼我建立了周圍的牆壁背後總是隱藏「我的單身生活,」嘉寶的克里斯蒂娜女王「路線,她是一個很好的做法。 「你真的愛一個人愛它嗎?」有人問:「Aisidile(嘉寶好萊塢的導演,同志)。嘉寶一旦獲得了四項奧斯卡獎提名,但從未獲得過奧斯卡委員會項目嘉寶,以表彰她的表演flash動畫,當然,她並沒有拿起她的朋友給她在她的家鄉,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獎,而且將永遠是一個神秘的女人。
22:岳林(1895年至1984年),中國哲學家,邏輯學家迷戀
>中國現當代文學才女,和她的悲慘生活的人比非林徽因無與倫比的:A打破了他的腿(梁思成博美人一笑失緊急匆匆落下車),另一種是尋找美麗的姑娘,和犯罪嫌疑人,飛機是太慢,他們的第一次飛行下來(徐志摩),這最後一個是黃金總統,她終身不嫁(想想後死亡的森林,梁再婚了),和對手的鄰居,一輩子的朋友,感到震驚三洲。詩意的瀑布萬古黴素地球月死亡森林,金先生的輓聯對聯,經過多年的同一天,他突然的事情,一個朋友拍攝的晚餐,晚餐的眼睛,說:今天是星期四13,111「生日Whei舉行的座位。有記者設置老先生的「絕對隱私」在他的晚年,他認為一個很長的周期時間,只有一個小位傷心到說:「我,那麼,應該說對她,我可以不說 - 我沒有和她的工作機會,所以我不希望說,不要想!「

23:保羅·薩特(1905至1980年):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
總的情況管口,盯著別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厚厚的鏡片後面。不信,他拒絕了所有的官方榮譽,包括垃圾領文獻的196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學,在二十世紀,他被稱為為「人類的良知。薩特和先鋒女權主義者西蒙娜·德·波伏瓦的愛情,在歷史哲學,他的兄弟的妻子。他們不遺餘力全力實行他的哲學,甚至在一段時間內,和波伏瓦的學生奧爾加曖昧關系:重 - 創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波嬰兒可能被結婚與薩特,她的女權主義者思想是如此徹底,她完全拒絕任何可能的房子的人,不以提理論作為一個女人的婚姻枷鎖?薩特的逝世,巴黎198060000公民強大的為他的葬禮,在當時的法國總統德·德斯坦說:薩特的逝世,我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里的一把火撲滅
24:馬塞爾·普魯斯特(1871年至1922年)-----法國作家
高貴的出身,他是體弱兒童,成人,長期卧床,兩個步驟的門,一個人的回憶在床上,記錄,第7卷恐慌,追憶逝去的時光的好時光,「於是誕生的意識流派的開山鼻祖。 (讀者的這項偉大的工作 - 因為實在是太長了,有一個夢想,「夢紅樓」)已經證實,至少在不朽的經典。回憶自傳體小說,情節可以說是假的,多和周圍的普魯斯特普魯斯特小說聰明的休閑女孩的自己的感情原型,但這個數字可以被發現,事實上,河莉秀現實,完整性,不必要的,這個病丫丫肺結核患者,在事實上,隱蔽同志。
25:奧地利作家卡夫卡(1883 - 1924),
卡夫卡死亡只是一個保險公司業務員,在他去世前,他燒掉了所有的手稿委託朋友廣泛布由於沒有執行,他的永恆的享受背後的悲傷,但這個永恆的封閉與他的悲傷?這起訴訟沒有完成他的部長的文章(「審判」,「城堡」),但已經成為經典的現代研究好,,如果維納斯斷臂,沒有人知道在哪裡丟失的。他的整個生活在猶豫,徘徊,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包括愛情,他與菲利斯小姐兩次涉及違反合約,最終,他宣布:「在精神上,我不能結婚,你會不會很高興,「我想拚命地感到孤獨,我覺得一切不認」 - 引自卡夫卡的日記,他做到了。

26:西蒙娜·德·波伏兒(1908-1986)法國作家,女權主義者,男人的聖經薩特的終身伴侶
所謂的「HOLLY BIBLE女人怎麼辦?答案是「第二性」是毫不誇張地說,約翰尼·德·波伏娃改變了半個世界:女人站了起來! 「一個女人是不是天生的,而是成為德波伏瓦的最有名的論文,之前那麼多的哲學家如如尼采,叔本華是充滿一個根深蒂固的仇恨的女人,他們是天生的愚蠢和毫無希望的!搶救,搶救良性波伏瓦其實密封他們的嘴。薩特於1980年去世,6年後,波伏瓦的「告別儀式上,她和薩特被安葬在巴黎,蒙地帕納斯公墓。
27日:英國首相愛德華·希思(1916 2005),
1974年,他在1997年訪問中國的統一大業,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毛澤東說:說:「我們來了!事實上,希思成為唯一的證人,現在回想起來,如果有些黯淡,他是第47屆英國首相,加強或74歲,最大的成就,推動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34歲的搶的程咬金偷他的女朋友愛多一位資深的十年中的凱雷的文字,他開始不結婚生活,但你不喜歡談論婚姻,他是不是賭氣不說:我從來沒有後悔過妻子,我只聽到許多人後悔Quliaolaopo的。(希思激情,音樂,鋼琴,看到鋼琴彈,被邀請到北京指揮中央樂團)
28:拉斐爾(1483至1520年),義大利畫家
梵高,他說,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三劍客」(其他兩個: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在死亡的37歲的年輕人中最好的時光。美麗的的拉斐爾畫人物和祥和的景象,尤其是「美麗」,是他自己的,他從未結婚,紅衣主教(哈哈,紅衣主教),的侄女馬蒂亞·參與,但不幸的是,它不會是最後一次。
29:米歇爾·福柯(1926年至1984年),法國後現代思想家
1981年,第一例艾滋病被發現在洛杉磯,三年後,感染疾病的福柯和時尚成熟,並在很短的時間內,他的同性的合作夥伴,丹尼爾·FIR隨後法國,艾滋病的社會的國家。「日不容忍同性戀,這是不是一個真正文明的社會,」福柯說,他的論點,無數的同志們帶來了希望的曙光,就在黎明之前,他先去世,
30日:法國作家司湯達(1783 - 1842):
的橫瀝貝爾(亨利Beyle),1783年1月23日出生在格勒諾布勒市,1842年3月23日在巴黎去世,和1796到輸入的當地中心學校在1799年到巴黎,在軍事部門,他加入了拿破崙的軍隊在義大利和莫斯科。波旁王朝恢復,在1814年,他去了米蘭,義大利,非居民,從事寫作。音樂家傳記,在1815年出版的第一部作品,海頓,莫扎特,美國大溪小康生活。1817年,義大利繪畫的歷史,於1837年完成,「拿破崙」,但沒有發表,直到他的死亡,於1821年回到巴黎,繼續寫職業生涯中,她的第一部小說於1827年出版了一個芒斯恢復,描繪了生活的無情嘲諷腐朽的封建階級的貴族中篇小說「尼娜·Vanini時隔兩年後反映義大利燒炭黨派斗爭激烈沖突,革命和愛的民族解放的故事。
31:克爾凱郭爾(1813年至1855年)/>丹麥基督教思想家,存在主義的先驅。出生於1813年5月5日,死於1855年11月11日在哥本哈根舉行。在哥本哈根大學學習神學,理性的哲學,特別是黑格爾的批評,早年。的哲學論證個性原則的目的,個人的生活經歷和對上帝的信仰,他認為構成了個人存在的痛苦,煩惱,孤獨,絕望,激情,慾望,情感,個人的趨勢不斷超越自己的神,自己和了規定的「另一邊」神的關系是絕對的。他的哲學是文學作品中的表現,並經常採取的日記,在形式的格言。在他們的思想有很大的影響,戰後的德國,法國和其他國家,存在主義的出現和發展,發揮了主導作用。 「非此即彼:生活的一個片段。

㈣ 七夕的來源

http://www.china.org.cn/ch-jieri/qixi/1.htm

七夕節的簡介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七夕的由來與傳說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關於牛郎織女的傳說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乞巧七夕的習俗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節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鬥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綉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而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瓮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而後,大家一邊吃水果,飲茶聊天,一邊玩乞巧游戲,乞巧游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有的地區還組織「七姐會」,各地區的「七姐會」聚集在宗鄉會館擺下各式各樣鮮艷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綉等,琳琅滿目。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誰的製作精巧。今天,這類活動已為人遺忘,只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牛郎織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織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七夕節的詩詞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庄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㈤ 中秋節的傳承 調查報告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 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 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 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 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 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 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 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 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 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 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 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㈥ 廣州雕塑公園的園區活動回顧

1.「億萬櫻花舞羊城」2008首屆廣州櫻花節
「億萬櫻花舞羊城」2008首屆廣州櫻花節於2008年2月4日-3月23日在廣回州市雕塑公園展答開。櫻花節期間,雕塑公園內設日本美食街、櫻花湖、富士緣、枯山水等櫻花十二景,各類品種的12008棵櫻花同時展出。據介紹,這些櫻花經多年精心培育與改良,適宜廣東地區生長。據組委會副會長陳國梁介紹,櫻花節持續49天,期間將配合春節、情人節、元宵節、婦女節等重大節日舉辦各類主題活動和日式風情表演。

㈦ 得得啪傳承文化從這里

靜悄悄的新年像極了一個普通的周末。

昔日的年畫、鞭炮和祭祖活動了無影蹤,中國人最傳統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漸被一次年夜飯、一台春晚和幾條拜年的簡訊所取代。然而,安靜的新年只是中國傳統文化流失的一個表現。當韓國的端午祭申遺成功,當我們內蒙古族的馬頭琴成為蒙古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成影戲成了印度尼西亞的「傳統」,當埃及和韓國在爭奪中國造紙術的發明權時,每一個中國人都應當在情人節的玫瑰和聖誕節的鈴聲中覺醒。我們應當重新回顧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那昔日的輝煌為什麼如此輕易的被我們遺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中華的文化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那是幾千年來的沉澱和積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風都有著其最獨特的傳說和文化背景,每一個節目都有上古的史載和存在流傳的價值。西方簡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國文化的橫深和縱深是不容許被遺忘和取代的。在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的時代背景之下,每一個中國人,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有責任深思中國傳統文化得以保存並流傳的方法。在某種意義上,那是中華民族得以穩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個以禮治國的民族得以豐富和充實的出路。

雖然那瑰寶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著,但我們還是看到關注的目光正移向它們。

舉世矚目的奧運會開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證,在那次盛會上,我們看到了千人擊缶的恢宏場面,我們聽到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古誦,我們被崑曲的悠揚感動,我們被活字印刷術的精妙而懾服。張藝謀傾盡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文化悠遠的東方古國,也向每一個中華兒女訴說了傳統文化的價值和珍貴。

當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把民俗民風申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新年的鍾聲敲響時我們又可以聽到喜慶的鞭炮聲和飛舞的秧歌綵帶時,當在傳統節日里我們都有機會去重溫過去的習俗時,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不再是個讓人永遠擔憂的問題,中華兒女終會將每一個傳說每一處風俗留給後人,手手相承。

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通向光明。

那靜悄悄的新年,有了鞭炮的祝福,有了廟會的歡慶,有了昔日的味道。

㈧ 傳統節日與傳統文化的活動項目和目的

1、我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豐富的傳統文化節日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回成部分.
2、開展中國答傳統文化節日活動,就是為了發展和繼承傳統節日文化,就是為了傳承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弘揚民族精神,宣傳和推廣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它可以保留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特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3、國務院已經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列入國家的法定假日,這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結,另一方面也是體現了社會對傳統文化回歸的呼喚.
4、使人們對目前對於傳統文化的淡漠引起警醒.由於多年來人們對傳統節日文化的漠視,加之西方節日文化的沖擊,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是一無所知.傳統節日的淡化,傳統文化的斷層,為我們敲響了警鍾.
5、有些地方開展了「關注傳統節日文化,留住我們的根」這一活動很有必要.開展傳統文化節日活動,就是利用傳統節日文化,開發其中蘊涵的道德教育資源,並賦予時代教育主題,在活動中學習人類先進道德,學習做人的道理,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熱點內容
百合農家樂 發布:2025-05-19 22:33:06 瀏覽:317
山楂果花語 發布:2025-05-19 22:27:54 瀏覽:288
像梅花一樣有氣節的人 發布:2025-05-19 22:10:34 瀏覽:517
荷花相思濃 發布:2025-05-19 22:09:53 瀏覽:532
玫瑰庄園系統 發布:2025-05-19 22:09:34 瀏覽:926
2017花卉世界車展 發布:2025-05-19 22:08:31 瀏覽:904
一朵花是哪幾部組成的 發布:2025-05-19 21:59:08 瀏覽:385
兒歌馬蘭花 發布:2025-05-19 21:55:46 瀏覽:486
學生房放什麼綠植好 發布:2025-05-19 21:32:05 瀏覽:892
各色牡丹花語 發布:2025-05-19 21:15:13 瀏覽: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