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開的第一朵
⑴ 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一個捧字寫出了什麼
解答:
寫出了陽光下杏樹的熱情,
寫出了第一朵杏花的珍貴,
寫出了杏樹開花的生動。
⑵ 按照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寫一句什麼捧出了什麼的一句話。
陽光下的花朵們,對著陽光捧出了一張張笑臉
⑶ 陽光下的杏樹,盛開了第一朵杏花改為擬人句
陽光下的杏樹,盛開了第一朵杏花
改為擬人句
例句:
陽光下的杏樹,第一朵杏花露出了笑臉。
⑷ 第一朵盛開在冬天的花是哪一朵
第一朵在冬天盛開的花南方應該是梅花。所以梅花臨寒獨自開。而第一朵在北方盛開的花是冰凌花。等冰雪尚未消退的時候冰凌花就開始開了。金黃色非常美麗。
⑸ 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怎麼縮句
是小學的縮句嗎?
縮成最簡的主謂賓形式咯
「杏樹捧出杏花」即是
你看,陽光下,第一朵,盛開的,都是修飾詞,去掉不影響句子的意思
所以這樣縮咯
⑹ 世界上的第一朵花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盛開的
1996年發現於遼寧省西部朝陽地區的孔子鳥化石,距今已1.3億年,被稱為世回界上「最早具答有角質喙的鳥類」。1998年發現在這里的中華古果化石,已有1.45億年歷史,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古老的被子植物,被稱為「世界最早的花」。
⑺ 世界上第一朵花開在哪裡
您好,世界上第一朵花開在哪裡?
目前公認世界上最早的有花植物是發現於版中國遼西熱河生權物群的遼寧古果,也就是說,世界上第一朵花在中國遼寧省朝陽北票市盛開。
遼寧古果約生活在距今約1.2億—1.5億年中生代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屬古果科,已經具備了花的基本特徵,有花蕊,豌豆大小的果實8到12粒。對於研究被子植物的起源具有重要的實物參考價值。於2010年發現於中國遼寧葫蘆島的中華星學花生活在大約1.6億年前,它可能成為新的世界上最早的花,但由於其在分類上存在爭議,可能屬於裸子植物而非有花的被子植物,其具體分類還需進一步研究。但不管怎樣說,世界上第一朵花開在中國遼寧省西部是不存在爭議的。
回答者鏗鏘俠(原創回答)
⑻ 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這句話中的捧出是什麼意思
捧出在這里是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也就是綻放的意思。
課文原文: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院牆旁的一株杏樹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紅。竺可楨爺爺從外面回來,看到杏花開了,便走近杏樹數了數,已經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綻開了花瓣兒。這時,杏樹的主人正領著她的孩子走過來。
「爺爺,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臉來天真地問。「是啊,杏花開了。」說著,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哪天?今天開的。」孩子有些奇怪。「我是問第一朵是哪天開的。」竺爺爺補充了一句。孩子回答不上來了,可是他不明白為什麼要知道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竺爺爺告訴他:「我有用處,明年你可要留心點。」
竺可楨爺爺曾不止一次地說過:「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類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代替觀察。」竺爺爺正是通過常年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化的規律。
此文出自蘇教版語文第八冊課文《第一朵杏花》是一篇物候學的小故事。
(8)盛開的第一朵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第一朵杏花》是一篇物候學的小故事。課文主要寫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前後兩次向孩子問詢第一朵杏花開放的具體時間,並且鄭重記下的故事,贊揚了他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一絲不苟的研究精神、平易近人的處事原則。竺可楨(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紹興縣東關鎮人(現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
1909年,竺可楨考入唐山路礦學堂(今西南交通大學)學習土木工程,1910年,竺可楨公費留美學習,1918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20年秋應聘南京高等師范學校。1934年竺可楨與翁文灝、張其昀共同成立中國地理學會。1936年4月,他擔任浙江大學校長,歷時1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先後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等職。他對中國氣候的形成、特點、區劃及變遷等,對地理學和自然科學史都有深刻的研究。竺可楨是中國物候學的創始人。
1920年秋,竺可楨改至南京高等師范學校,講授氣象學、地理學等。這年冬天,在南京師范學校的基礎上,開始籌建東南大學,1921年竺可楨任地學系主任。在此期間,發表了有關東南亞台風、天氣型、歷史上氣候變遷和闡述發展科學地理學等一系列專著。
並當選為中國科學社講演委員會主任(1923年)、中國氣象學會首屆理事(1924年)、副會長(1925年)等職。後因東南大學領導鬧派系,竺可楨自1925-1926年曾轉任商務印書館編輯、南開大學教授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