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美人
① 形容古代美人絕美的詩詞
1、誰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蘇。——辛棄疾《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
2、星冠霞帔,住在蕊珠宮里,佩玎璫。——牛嶠《女冠子·星冠霞帔》
3、願妾身為紅菡萏。——歐陽修《漁家傲·近日門前溪水漲》
4、秦女含顰向煙月,愁紅帶露空迢迢。——溫庭筠《惜春詞》
5、佳人相對泣,淚下羅衣濕。——李師中《菩薩蠻·子規啼破城樓月》
6、願為東南枝,低舉拂羅衣。——李白《詠鄰女東窗海石榴》
7、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李白《詠鄰女東窗海石榴》
8、潭潭大度如卧虎,邊頭耕桑長兒女。——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
9、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10、河漢女,巧雲鬟。——吳文英《訴衷情·七夕》
11、女兒年幾十五六,窈窕無雙顏如玉。——蕭衍《東飛伯勞歌》
12、竹疏齋殿迥,松密醮壇陰。——鹿虔扆《女冠子·鳳樓琪樹》
13、曉帷初卷冷煙濃,翠勻粉黛好儀容,思嬌慵。——顧敻《虞美人·觸簾風送景陽鍾》
14、笑十三楊柳女兒腰,東風舞。——岳珂《滿江紅·小院深深》
15、朝雲亂人目,帝女湘川宿。——吳均《登二妃廟》
16、阿香秋夢起嬌啼,玉女傳幽素。——吳文英《燭影搖紅·越上霖雨應禱》
17、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面、雲鬟相亞。——柳永《二郎神·炎光謝》
18、水上遊人沙上女,回顧,笑指芭蕉林里住。——歐陽炯《南鄉子·畫舸停橈》
19、芙蓉老秋霜,團扇羞網塵。——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20、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常建《春詞二首》
② 古風美人詩句
1、誰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蘇。——辛棄疾《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
2、星冠霞帔,住在蕊珠宮里,佩玎璫。——牛嶠《女冠子·星冠霞帔》
3、願妾身為紅菡萏。——歐陽修《漁家傲·近日門前溪水漲》
4、秦女含顰向煙月,愁紅帶露空迢迢。——溫庭筠《惜春詞》
5、佳人相對泣,淚下羅衣濕。——李師中《菩薩蠻·子規啼破城樓月》
6、願為東南枝,低舉拂羅衣。——李白《詠鄰女東窗海石榴》
7、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李白《詠鄰女東窗海石榴》
8、潭潭大度如卧虎,邊頭耕桑長兒女。——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
9、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10、河漢女,巧雲鬟。——吳文英《訴衷情·七夕》
11、女兒年幾十五六,窈窕無雙顏如玉。——蕭衍《東飛伯勞歌》
12、竹疏齋殿迥,松密醮壇陰。——鹿虔扆《女冠子·鳳樓琪樹》
13、曉帷初卷冷煙濃,翠勻粉黛好儀容,思嬌慵。——顧敻《虞美人·觸簾風送景陽鍾》
14、笑十三楊柳女兒腰,東風舞。——岳珂《滿江紅·小院深深》
15、朝雲亂人目,帝女湘川宿。——吳均《登二妃廟》
16、阿香秋夢起嬌啼,玉女傳幽素。——吳文英《燭影搖紅·越上霖雨應禱》
17、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面、雲鬟相亞。——柳永《二郎神·炎光謝》
18、水上遊人沙上女,回顧,笑指芭蕉林里住。——歐陽炯《南鄉子·畫舸停橈》
19、芙蓉老秋霜,團扇羞網塵。——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20、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常建《春詞二首》
21、山僧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22、念佳人、音塵別後,對此應解相思。——晁端禮《綠頭鴨·詠月》
23、素手掬青靄,羅衣曳紫煙。——李白《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
24、天公見玉女,大笑億千場。——李白《短歌行》
25、君尋騰空子,應到碧山家。——李白《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
26、青樓舊日,高歌取醉,喚出玉人梳洗。——吳文英《永遇樂·乙巳中秋風雨》
27、牽牛織女,莫是離中。——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28、話別情多聲欲戰,玉著痕留紅粉面。——顧敻《玉樓春·拂水雙飛來去燕》
29、無邊家國事,並入雙蛾翠。——秋瑾《菩薩蠻·寄女伴》
③ 俄羅斯美女怎麼過七夕
她們只過情人節,2月14號
④ 南宋詩人張耒《七夕詩》「河東美人天帝子」 ,「河西嫁與牽牛夫」。 求全詩
張耒《七夕詩》人間一葉梧桐飄,蓐收行秋回斗杓。神宮召集役靈鵲內,直渡天河雲作橋。容橋東美人天帝子,機杼年年勞玉指。織成雲霧紫綃衣,辛苦無歡容不理。帝憐獨居無與娛,河西嫁得牽牛夫。自從嫁後廢織紝,綠鬢雲鬟朝暮梳。貪歡不歸天帝怒,謫歸卻踏來時路。
但令一歲一相逢,七月七日河邊渡。別多會少知奈何,卻憶從前恩愛多。匆匆離恨說不盡,燭龍已駕隨羲和。河邊靈官曉催發,令嚴不管輕離別。空將淚作雨滂沱,淚痕有盡愁無歇。寄言織女若休嘆,天地無情會相見。猶勝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廣寒殿。
這則神話將牛郎織女的被罰阻隔天河,諉之於織女的嫁後貪歡,懶惰廢織,帶有封建社會歧視婦女的思想遺毒。這首詩雖取材於此,但作者卻是謳歌他們的深摯愛情。牛郎織女神話,因其美麗動人。除了正面的若干記敘而外,還有一些側面的記敘,來作此一神話氛圍的渲染。
⑤ 七夕美女免畫西施淚霞,十個字組成語
西施捧心
【拼音】: xī shī pěng xīn
【解釋】: 西施:春秋越國美女。版指美女病態更加嬌美。
【出處】權: 戰國·宋·莊周《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
【舉例造句】:西施捧心而顰,鄰人笑之,人皆棄而走。 ★宋·馬永卿《懶真子》第一卷
【拼音代碼】: xspx
【近義詞】:西子捧心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故事】: 春秋時期,越國美女西施身材苗條,唇紅齒白,十分漂亮,由於有心痛的毛病,犯病時常用手捧心口皺眉頭,看起來十分嫵媚動人。鄰居醜女東施見了也學她那樣做,人們見了,覺得東施更加醜陋難看,紛紛避開她。
⑥ 七夕情詩
詩歌縈回兩岸之情,
情誼幽繞鵲橋同行。
行人笑看山盟海誓,
誓言不忘相會天晴。
每行句末是下行起首。一二行施芹藏頭,三四行施芹藏尾。一二四行押韻。
不知道巫哥還滿意不?
⑦ 古代描寫美人的詩句
1.北方有佳人來,絕世而獨立。源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2,.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3,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4,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5.美女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6,聘聘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7,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憶兒家。效顰莫笑東鄰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7,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9,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⑧ 七夕送美人詩句
古有梁祝蝶雙飛,
今生遇你何為悲;
白蛇飛天許仙隨,
情感動天永不悔;
七七見好鵲橋會,
牛郎有心織女慰;
千古傳情世人追.
每句的第四個字 送給你!
⑨ 關於七夕的傳說
民間相傳,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 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
女孩們在這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9)七夕美人擴展閱讀:
牛郎織女,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民間愛情故事,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主要講述了孤兒牛郎依靠哥嫂過活。
嫂子為人刻薄,經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來,靠一頭老牛自耕自食。這頭老牛很通靈性,有一天,織女和諸仙女下凡嬉戲,在河裡洗澡,老牛勸牛郎去相見,並且告訴牛郎如果天亮之前仙女們回不去就只能留在凡間了,
牛郎於是待在河邊看七個仙女,他發現其中最小的仙女很漂亮,頓生愛意,想起老牛的話於是牛郎悄悄拿走了小仙女的衣服,仙女們洗好澡准備返回天庭,小仙女發現衣服不見了只能留下來,牛郎於是跟小仙女織女製造了邂逅,後來他們很談得來,明白了各自的難處,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婚後,他們男耕女織,生了一兒一女,生活十分美滿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命令王母娘娘押解織女回天庭受審。老牛不忍他們妻離子散,於是觸斷頭上的角,變成一隻小船,讓牛郎挑著兒女乘船追趕。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頭上的金釵,在天空劃出了一條波濤滾滾的銀河。牛郎無法過河,只能在河邊與織女遙望對泣。
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天帝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上會面一次,喜鵲也會在身邊。以後每年的七月七日牛郎織女都會見面了。
牛郎織女的故事,由古典中蘊含浪漫,更反映了難能可貴的曲折愛情。我們相信,在天河的兩側,牛郎織女一直默默地守護著彼此,一直見證著「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的可貴精神,激勵著青年男女追求美好愛情的決心和勇氣!
⑩ 七夕的愛情詩句
七夕的愛情詩句如下:
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宋)回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答
譯文: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2、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宋)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
譯文:牛郎和織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暫相會之期,其餘時光則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來盪去,終不得相會聚首。 鵲橋或許還未搭就,牽牛織女或許還是在離別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時烏鵲已將星橋搭起,可牛郎、織女莫不是仍未相聚。
3、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唐)徐凝《七夕》
譯文:我和伊人的離別是不會停息地一年復一年。 悵然間抬頭望去只見到牛郎星依舊閃爍,亘古光華不變;我的哀愁啊,就漸漸的不那麼明顯。
4、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唐)白居易《七夕》
譯文:每一年的這一天,牛郎與織女都體味著相聚的歡愉與離別的愁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