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南花卉
1. 適宜南方種植的花草有哪些
適宜南方種植的花草有:
1、米蘭越冬溫度以10℃-12℃為宜。過低易落葉,過高則頂芽容內易萌動,長出細嫩容枝葉,次年移出室外容易干梢,影響開花。
2、含笑越冬溫度以5℃-10℃為宜。要注意適當通風,節制澆水。如室溫超過15℃,則秋季已形成的花芽會提前孕蕾開花,但花的香味極淡,品質不佳。
3、山茶越冬溫度以3℃-5℃為好。山茶的花芽於夏秋之交已經形成,若不經過一段時間的低溫休眠則花蕾發育不良。如室溫超過15℃,容易提前發芽而引起落葉落蕾,不能開花。
4、茉莉 越冬溫度以8℃-12℃為宜。溫度過低易落葉。此時如果澆水不注意,過干易枯死,過濕易爛根。
5、金桔、佛手等花卉 越冬溫度以5℃-10℃為好。溫度低於5℃而又澆水過量,易造成大量落葉,影響第二年的開花坐果。溫度過高則繼續生長,枝細葉薄,第二年不開花或大量落花落果。
6、巨菌草,0℃-45℃可以存活,可以當圍欄,防風固土,還可以用於做養殖牧草用。在南方年畝產在25-30噸左右
2. 我滿眼江南 怎敵得過你眼角桃花 什麼意思
我滿眼江南 怎敵得過你眼角桃花的意思是:自古江南出美女,即是說,江南的美專女都看遍了,再美的江南屬美女都比不過你。眼角桃花指的是桃花眼 眉目間總像含情脈脈,俗語又叫放電。
形容一見鍾情的感覺,與王菲的《傳奇》中的一句歌詞:「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相似。
3. 請問圖片里的花卉叫什麼名字非常感謝!
綉球(學名:Hydrangea macrophylla (Thunb.) Ser. ): 為虎耳草科綉球屬植物。灌木,高1-4米;莖常於基部發出多數放射版枝而形成一圓權形灌叢;枝圓柱形。葉紙質或近革質,倒卵形或闊橢圓形。傘房狀聚傘花序近球形,直徑8-20厘米,具短的總花梗,花密集,粉紅色、淡藍色或白色;花瓣長圓形,長3-3.5毫米。蒴果未成熟,長陀螺狀;種子未熟。花期6-8月。
綉球花花型豐滿,大而美麗,其花色能紅能藍,令人悅目怡神,是常見的盆栽觀賞花木。中國栽培綉球的時間較早,在明、清時代建造的江南園林中都栽有綉球。20世紀初建設的公園也離不開綉球的配植。現代公園和風景區都以成片栽植,形成景觀。
4. 陝北的好江南,鮮花開滿山 什麼時期
是抗日戰爭時期來根據自地的大生產運動。這是歌曲《南泥灣》的歌詞
1941年春,八路軍第三五九旅進駐南泥灣執行保衛邊區,開展大生產運動。1943年春節,延安魯迅藝術學校的秧歌隊來到南泥灣,向三五九旅的英雄們獻上新編的秧歌舞,《南泥灣》是其中的插曲。
5. 春滿江南意闌珊,紅花翠柳雨如煙的作者和出處.
是現代人寫的古詩哈
出自《我的青春不憂傷》
作者:李維,1982年9月6日生於山東泰內安,2004年6月畢業於南京容工業計算機專業。現在北京一知名IT企業做數通領域的產品研發。
一個最最普通的男人,善良而靦腆,有些狡猾。白天在實驗室里擺弄代碼,晚上在電腦前激揚文字,在夜幕的偽裝下顯現真實的自我,論壇里來無影去無蹤的蝙蝠……http://books.skyhits.com/wangluowenxue/zp/wdqcbys.htm
6. :「錯被玉人回靨看,不如漂泊滿江南。」什麼意思
若然玉人看不上
郎君
不如漂泊到滿江南
水鄉
7. 落葉宿根草本花卉有哪些
1.菊花(九花、黃華、秋菊)
1.形態特徵為菊科落葉宿根草本植物。株高50~120厘米不等,全株疏生柔毛。根為須根系,白色至褐色。莖多直立,有的匍匐生長,常長成亞灌木狀,有縱棱,綠至褐色。葉互生,具較大的鋸齒和缺刻;葉形因品種不同變化多端,葉柄粗壯,托葉或有或無。頭狀花序單生或數朵聚生於枝頂,花頭外圍為舌狀花,相當於花瓣,花盤中央為筒狀花,相當於花心;花頭直徑小的2~3厘米,大的可達30~40厘米,色彩極為豐富,除沒有黑色品種外,幾乎包羅了世上所有的色彩。筒狀花授粉後結出瘦果,種子含在裡面不能與果皮分離,果熟期12月到來年2月,種子壽命3~5年。花期9~12月,還有6~7月間開花的夏菊。
2.變種和品種(1)按照花頭的大小可分為大菊系(18厘米以上)、中菊系(9~18厘米)、小菊系(9厘米以下)。
(2)按照植株的形態可分為直立型(多為中菊和大菊系品種)和匍匐型(多為小菊系品種)。
(3)按照花期早晚可分為夏菊(6~7月開花)、早菊(9~10月開花)、秋菊(10~11月開花)和寒菊(12~1月開花)。
菊花的品種極多,我國就擁有大菊系菊花品種上千個。按照花型大體上可分為單瓣型、球型、圓盤型、毛刺型、托桂型、卷散型、飛舞型、松針型、蓮座型、絲發型、垂珠型、芍葯型、翎管型、荷花型、龍爪型、鷹爪型等等。
3.習性原產於我國,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歷史。喜陽光充足,秋季涼爽,冬季無嚴寒的氣候條件,要求地勢高燥和通風良好的環境以及富含腐殖質、肥沃而又疏鬆的中性土壤,較耐旱也耐輕鹼。菊花的絕大部分品種都是短日照植物,只有在日照時間縮短到14個小時以下時才能分化花芽,因此,立秋後才能開花。
4.繁殖方法在專業園林培養藝菊中的菊樹時,是用黃蒿或青蒿做砧木進行嫁接;在雜交育種時應按照小粒種子的播種方法進行播種;家庭培養菊花均進行扦插。
菊花的再生能力強,不論采莖段還是帶有腋芽的葉片均可插活,而以腳芽扦插最便捷,不但成活率高,花苗生長也比較健壯。
扦插時應在花期采靠近盆邊滋生出來的拖頭腳芽,這種腳芽拱出土面後小葉相互抱合而不立即展開。采芽時用小刀插入盆土將它們與主根相連的部位切開,不要向外拉扯,以免脫皮而降低成活率。
扦插基質最好用舊盆土或不加肥的培養土。採下來的腳芽如果過長或帶有根系,應當把下部分切掉,讓它們重新生根,使扦插苗得到徹底更新。扦插不要過深,以2.5厘米為宜,以防腐爛。
扦插時應使用小盆,每盆只插一個品種,並插設品種標牌。插後把水澆透,放在不結凍的冷室,保持10℃左右的低溫,讓它們慢慢生根。
5.栽培和養護菊花的栽培和養護因栽培形式不同而不同,常見的栽培形式有獨本菊、多朵菊、大立菊、懸崖菊、菊樹、小,菊盆景和案頭菊等。家庭培養的菊花大都是獨本菊、多朵菊和案。頭菊,現將它們的栽培方法和養護要點分述如下:
(1)獨本菊又叫標本菊。它以大菊系中的優良品種做栽培材料,在一盆之中只栽培一根莖稈而形成獨本,上面只開一個花頭。這種栽培形式能充分顯示該品種的優良特徵,如果栽培得法,一個花頭鋪開的直徑可達30厘米以上,是菊花展覽會上的主要參賽形式,特別適合在家庭居室內陳設。
要想養好獨本菊,應按照以下4個步驟進行:
●冬存每年秋末冬初菊花盛開時,選花型端正,生長健壯的植株做母本,挖掘盆邊滋生出來的抱頭腳芽做繁殖材料,用舊盆土或面沙插入小盆,每盆可插數枚腳芽。插後把水澆透,放在陽光充足的室內,待萌發新根後再移到不結凍的冷室或樓道貯存。以後每周檢查一次盆土的干濕情況,可干透不要澆水,室溫不要超過6℃,讓菊苗停止生長,在半休眠狀態中渡過冬季。
●春種3月下旬到4月初把冬存的扦插苗取出來,用漚制好的腐葉土(最好是柳葉土)分別栽入18厘米口徑的花盆中,每盆栽1棵,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養護。
從5月上旬開始,每隔10天追施一次油粕水等有機肥液。隨著莖稈的加長生長,盡早把葉腋間萌生出來的腋芽抹掉,不讓它們抽生側枝;待莖稈長到50厘米左右時把先端的生長點掐掉。摘心後莖稈就不再加長生長了,從而促使根標上的不定芽萌發而抽生腳芽,這時應追施1~2次磷酸二氫鉀500倍液,促使腳芽加粗生長,待腳芽長出5厘米左右時,保留靠近盆邊的1枚粗壯腳芽,將其餘的全部挖掉。
●夏定到了夏季,用保留下來的那枚腳芽來更新植株,叫做夏定。夏定的具體時間應根據不同品種花期的早晚來靈活掌握;早花種應在7月上旬進行,中花種應在7月中旬進行,晚花種應在7月下旬進行。
夏定的具體做法是:當春種後長出並保留下來的那根腳芽苗長到15厘米左右時,將根團從花盆中脫出來,拌掉外圍泥土,只保留護心土,同時修剪外圍老根。然後用加肥培養土重新栽入20~24厘米口徑的花盆中。
上盆時,先在盆底墊上少許培養土,厚度不超過2厘米,然後把腳芽苗扶直放在花盆中央,讓冬存時由扦插苗長成的那根老莖稈斜靠在盆邊上,暫時不要把它剪掉,用它做輔養枝。填土時只填至盆深的1/3,把根頸部位埋住即可,墩實後澆水。
1.冬存後長出的老莖稈;2.春種後長出的腳芽苗;3.第一次填土深度夏定時暫時保留冬存後長出的那根老莖稈的目的是利用它的葉片繼續製造碳水化合物,一方面可促使地下部分盡快長出新根,同時可保持原來老根的生命力,防止它們枯萎死亡。如果夏定時把老莖稈剪掉,會突然減少一倍以上的葉面積,盆土一旦積水就會爛根。
夏定20天後填第二次土,仍用加肥培養土填至盆深的2/3,這時新根已經長成,可把盆邊的那根老莖稈剪掉。再過20天填第三次土,上面留沿口2厘米,以便澆水。分三次填土的目的在於形成老、中、青三段根,如果一次把土填滿,埋入土中莖稈的上部、中部和下部會同時萌生新根,前期雖然生長旺盛,到了孕蕾階段這些根系會同時老化,吸收能力會大大減弱,莖稈雖然長得很高,但花頭不大。
●秋養立秋以後經夏定更新後的植株基本上完成了營養生長階段,開始分化花芽,這時應當用小刀把葉腋間長出的腋芽逐個剔掉,防止它們抽生側枝。每隔1周追施一次液肥,最好用麻醬渣水和磷酸二氫鉀500倍液間隔施用;每次追肥前松一次土。盆土應間干間濕,盆下最好墊磚或倒置花盆,以防雨天盆內積水,否則莖稈下面的葉片會枯黃脫落。在正常情況下,莖稈頂端除了孕育一枚中央主蕾外,兩側還能抽生2~3枚副蕾,應分2次把副蕾剝掉;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旦中央主蕾受損,可用第一次剝蕾後保留下來的那枚副蕾來代替主蕾開花。
剝蕾後,應挑選和莖稈粗細相差不多的葦稈做支撐材料,刷上綠漆,緊貼莖稈插入盆土。葦稈的高度應超過植株,用塑料繩分幾道將莖稈綁在葦稈上進行裱扎。花蕾透色後花梗就不再加長生長了。這時再緊貼花盤的底部把葦稈的先端剪掉,讓稈頭頂在花盤下面,再把花梗和葦稈綁在一起,以防花頭過大而折斷。
花頭展開後應搬入通風良好的室內背光處陳設,盡量少澆水。如果發生蚜蟲可噴布溴氰菊酯1000倍液,不會傷害花瓣。
(2)多朵菊選大菊系中花頭較小的品種做栽培材料,在一盆之中栽苗1棵,通過摘心促使腋芽萌發而抽生側枝,每枝開花1朵,每盆開花數朵。常見的有三本菊和景菊,前者開出3個花頭,後者開出9個花頭,主要供庭院和廳堂陳設,也可用來生產切花。
●三本菊清明節前後取出冬存的菊苗,用加肥培養土分別栽入20厘米口徑的花盆中。待莖稈上長出3片葉子時進行摘心,促使下面葉腋間的腋芽充分發育,讓它們抽生出3根莖稈,同時加強肥水管理。待側枝長到15~20厘米時翻盆換土,脫盆後抖掉外圍宿土,同時修剪老根,然後用加肥培養土栽入25厘米口徑的花盆中。
換盆後根系得到更新,盆土面積擴大,生長必然旺盛。立秋以後頂芽開始分化花芽,這時應抹掉莖稈上的全部腋芽,花蕾顯現後剝掉副蕾,同時加強肥水管理,每隔1周追肥一次,將油粕水和磷酸二氫鉀500倍液間隔施用,同時裱扎3根葦稈來支持花頭,從而養成三本菊。
●景菊它是在三本菊的基礎上再次摘心,從而長出9根莖稈,每棵開出9個花頭,因此,又叫做「三權九頂菊」。
景菊的花枝比三本菊多2倍,因此,春種應提早進行。3月中旬前把冬存的菊苗取出來,用加肥培養土先栽入20厘米口徑的花盆中。當植株長到15厘米時第一次摘心,促使下面腋芽萌發抽生出3根一級側枝。當一級側枝長到15厘米左右時翻盆換土,上入25厘米口徑的花盆中;生長10天後進行第二次摘心,促使一級側枝上的腋芽萌發並抽生出9根二級側枝,隨著換入30多厘米口徑的大花盆中,從而長成9根花枝。
立秋以後花芽開始分化,應及時抹掉二級側枝上的腋芽,孕蕾後盡早剝掉副蕾。由於花枝多,花頭不會長得很大,因此,不需要裱扎。
●案頭菊這種藝菊的株高僅20~30厘米,並用小盆栽種,特別適合在窗檯、案頭或博古架上陳設,又叫矮化菊。具體做法有以下3種。
短截莖稈法為了壓低植株的高度,在立秋前對獨本菊的莖稈進行截短,然後利用剪口下面的腋芽萌生出來的新枝來代替老莖稈開花。由於新枝抽生不久就進入了短日照環境,其頂芽很快就能分化花芽而孕蕾,新枝也就不再加長生長了,因而大大降低了植株的高度,花頭也相應變小。與此同時還應控制肥水來減少莖稈的生長量,從而達到矮化的目的。
葯劑處理法用多效唑來處理獨本菊可使植株矮化。多效唑是一種抑制莖稈加長生長的有機試劑,從8月中旬開始,每隔15天向植株上噴布一次每升20微升的多效唑溶液,也就是在1000毫升水中只溶入0.02克多效唑,共噴3次,可使植株變矮,不會影響花頭質量。
推遲定植期6月上旬自菊花老本的盆株上采腳芽扦插,15天後分苗栽入15厘米口徑的小盆中,只給它們2個半月的營養生長時間。9月份花芽開始分化,然後孕育花蕾並開花,這樣的植株一般不會超過40厘米。
2.芍葯(將離、沒骨花、婪尾春)
1.形態特徵為毛莨科落葉宿根草本植物。具有粗狀的肉質根。株高60~100厘米,初生莖紅褐色。葉為二回三初羽狀復葉,小葉三裂,裂片呈長披針形,無鋸齒。花單生於當年生枝的頂端,有的著生在枝頂的葉腋間,具長花梗;單瓣花具8枚花瓣,也有重瓣花;有白、黃、粉、紅、紫、瑰紅等花色;花萼5枚,花落後宿存。花後結出瞢莫果,內含黑色大粒種子數枚,8~9月種子成熟。花期因地區不同而異,多在4~6月之間開花。
2.變種和品種(1)按花色可分為白色、黃色、粉色、紅色和紫色品種。
(2)按花瓣和花型可分為以下幾類:
●單瓣類花瓣1~3輪,雌雄蕊發育正常,無瓣化現象。
●千層類花瓣多輪,按其形態又可分成荷花型、菊花型、薔薇型等。
●樓子類外輪有1~3層大型花瓣,花心部分的雄蕊瓣化成的花瓣排列無層次,突出於外輪花瓣之上。
●台閣類全花分成上下兩部分,中間由尚未瓣化或沒有完全瓣化的變態雄蕊隔開,好似兩朵花。
3.習性原產於我國。耐寒力強,在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地下宿根可自然越冬,盛夏季生長停止。喜陽光,耐半蔭,在疏蔭環境下也能生長和開花。要求土層深厚、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忌鹽鹼,不能在低濕窪地上種植。
4.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為主,庭院中地栽的芍葯應4年分栽一次。分株的正確時間是10月上旬到10月中旬,當秋末芍葯的葉片剛剛開始發黑時將整墩株叢挖掘來,將一墩分劈成4~6墩,每墩的根際頂端應帶有3~4枚未萌動的肥胖芽體,然後另行栽種。
分栽後到土壤結凍前還有一段較長的時間,新栽的芍葯在這段時間里能抽生出新的須根,這些新根的吸收能力強,可為植株提供充足的水分和營養,來年春季就能開花。如果在春季分株,開花前新根長不出來,必然生長不良,更沒有力量正常開花,故有「春天分芍葯,到老不開花」之說。
5.栽培和養護栽種前,選地勢高燥的地段,按0.6~1米的株行距挖掘定植穴,穴深40~50厘米,先施入有機肥料,再將表層好土填入穴底,然後把肉質根捋順栽入穴內,踏實後灌水,水滲完後擁些鬆土,以防新芽抽干。
栽苗後2~3周如果無雨,應再灌一次水。土壤結凍前把冬水灌足。來年春季土壤解凍後如果土壤乾燥應當灌水。每年追肥3次,第一次在新芽萌發時,第二次在孕蕾期,第三次在立秋前後,為來年大量開花打下基礎。
在華北北部、東北以及西北的大部分地區,為防止冬季芽體受凍,上凍前應當用濕土在根際上擁起30~50厘米高的土堆防凍。
3.鳶尾(蝴蝶蘭、鐵扁擔)
1.形態特徵為鳶尾科落葉宿根草本植物。地下具粗壯的根狀莖,上面有節,多分枝。植叢高40~60厘米,葉叢生,直立挺拔呈劍形,外層的葉片短窄,中間的葉片寬長,基部抱合疊迭生長。花梗自葉叢中抽生而出,和葉片等長,每枝著花1~4朵,花藍紫色,花被6片,基部聯合呈筒狀;外3片大,上部翻卷並具雞冠狀皺折;內3片小,呈拱形。蒴果長圓柱形,3~6棱,內含數粒種子,深褐色。花期5月上旬。
2.習性原產於我國華中和西南地區的高山上。耐寒能力強,地下宿根在東北和西北寒冷地區均能安全越冬。花芽是由地下根狀莖先端的生長點在9~10月間分化而成的,來年春季萌發後抽葶開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排水良好和適度濕潤的土壤中生長良好。不耐陰,地下根莖擴展能力強,株叢會逐年擴大。
3.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為主,每隔3~4年必須分栽一次,否則株叢會長得過於稠密而影響開花。春、秋兩季均可分株,寒冷地區應當在春季分株。分割地下根莖時,每個分割單位上都必須帶有2~3個新芽。大量繁殖時也可將根狀莖分割成小段,插入素沙中,待不定芽萌發後再進行移栽。還可播種育苗,3年以後才能開花。
4.栽培和養護鳶尾適合在輕鹼土中生長,在酸性土中生長不良,因此,在江南地栽時撒施石灰來中和土壤中的酸。室外定植時株距不得小於50厘米;栽前施些基肥,以後不必追肥。
鳶尾也可盆栽供元旦或春節觀賞。盆栽時於10月底將株叢挖掘出來分割上盆,這時根莖上的花芽已分化完成。放在陽光充足的室內,夜間室溫不得低於10℃,天黑後用電燈補光5小時,1~2月間即可開花。
還可通過冷藏處理的方法來改變花期。3月上旬土壤解凍後把地下根莖挖掘出來,裝入紙箱,放在冰箱內,保持0~3℃的低溫進行貯藏。要想讓它們何時開花,可提前70~80天取出來上盆栽種。4.蜀葵(熟季花)
1.形態特徵為錦葵科落葉宿根草本植物。莖稈直立,株高可達3米,全株密生短毛。葉互生,表面起皺而粗糙,心臟形,具5~7淺裂,葉柄長,基生托葉2枚。花單生於葉腋間,好似貼在莖稈上生長;花徑10厘米左右,有單瓣也有重瓣,花色有白、黃、粉、紅、紫等,還有復色品種。蒴果扁圓形,種子圓片狀,呈輪狀緊密排在一起,成熟後灰褐色。花期6~8月。
2.變種和品種按照花型可分為單瓣品種和重瓣品種。還有一種叢生品種,它們的植株低矮,多不超過1.4米,叢生性強,花枝多,多為單瓣花,但色彩豐富,花期長,盛夏季節仍開花不斷,適合成行成片栽種。
3.習性原產於我國。耐寒力強,地下宿根可在北方露地越冬;要求充足的陽光,耐暑熱,怕水澇,對土壤無嚴格要求。
4.繁殖方法可播種,也可分株和扦插。種子9月間成熟後立即播種,1周後出苗,經一次移栽後定植,來年即可開花。扦插時采地栽植株基部萌生出來的根櫱做扦插材料,插穗長8~10厘米,插入素沙,蔽蔭養護,生根後定植。
5.栽培和養護定植後不需特殊管理。生長3~4年後開始衰退,開花不良,最好2年重栽一次;雨季注意排水防澇。矮秧叢生性品種也適合盆栽,但需栽入大盆,每年早春翻盆換土,如果肥力充足,開花也相當繁茂。
5.荷苞牡丹(鈴兒草、兔兒牡丹)
1.形態特徵為罌粟科落葉宿根草本植物。地下具根狀莖,株高40~60厘米。葉對生,為三回羽狀復葉,有長柄,小葉具缺刻,上被白粉,和牡丹葉片相似。小花排列在枝頂的細長總梗上,總梗下彎呈拱形,每穗狀花10朵左右;苞片2枚,花被4片分內外二層,粉紅至鮮紅色,內花被細長,白色。蒴果細長,種子細小有冠毛。花期5月。
2.變種和品種在同屬花卉有15種,如縫毛荷苞牡丹、大花荷苞牡丹、加拿大荷苞牡丹、奇妙荷苞牡丹……等,都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3.習性原產於我國東北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一帶。耐寒力強,不耐高溫酷暑,入夏後莖葉枯黃而休眠,入秋後又能萌生新的莖葉。喜疏蔭環境,怕直射陽光。要求濕潤、疏鬆和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在沙土和粘土中均生長不良。
4.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為主,地栽植株可3年分栽一次,以秋分為好,這樣不影響來年春季開花。也可在9月份扦插,成活率極高,來年也可少量開花。還可播種來培育幼苗,3年後才能開花。
5.栽培和養護不需要特殊管理,但必須栽在大樹下面或房屋的北側,在疏蔭環境下花期可達20~30天。每年早春萌芽前如能追施一些餅肥則開花更加繁茂。
盆栽時一定要栽入桶狀深盆,盆底多墊碎瓦片以利排水。如想春節觀花,可在夏季休眠時把地栽植株挖掘出來上盆栽種,然後移入涼爽的室內,使它們提早萌發並抽生新的莖稈;12月上旬再移到有供暖設備的居室內,保持13℃以上的室溫,春節前必然開花。花謝後再放回冷室,開春後再脫盆地栽。
6.玉簪(玉春棒、白鶴花)
1.形態特徵為百合科落葉宿根草本植物。地下具粗壯的根狀莖。株叢高60~80厘米,葉基生,卵圓形具很長的葉柄;長15~30厘米,寬10~15厘米。花葶自葉叢中抽生而出,上面著花7~15朵,具很長的花筒,花被先端6裂,盛開後展開呈漏斗狀,白色,具濃香。蒴果圓柱狀,種子黑色,頂端有翅。花期6~7月,夜間開放,白天閉合。
2.變種和品種主要有重,瓣玉簪,香味較淡。同屬的植物還有紫萼玉簪和狹葉玉簪。
3.習性原產於我國。為典型的陰性植物,在直射陽光下葉片枯焦,更不能正常開花,耐寒能力強,在我國北方露地越冬。要求濕潤、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耐瘠薄和輕鹼。
4.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為主,每隔4年應分栽一次,春、秋兩季均可分栽,在生長季節分栽也能成活。大量繁殖時也可在早春於室內播種,然後分苗栽入小盆,蔽蔭養護;播種苗生長緩慢,需培養一年後於來年早春脫盆定植。
5.栽培和養護在庭院中應栽在樹下或房屋北側,株距不小於80厘米。定植穴應盡量挖大,然後施入有機肥料,栽後充分灌水。花謝後如不採種應剪掉花葶,以防結實而消耗營養。每年秋末應在株叢周圍開挖環形小溝,施些肥料,來年開花會更加繁茂。入冬前應灌足冬水,保持宿根安全越冬。
7.荷蘭菊(老媽散、小藍菊)
1.形態特徵為菊科落葉宿根草本植物。莖細而柔軟,分枝多,株高50~100厘米。莖生葉互生,線狀披針形,葉基抱莖;基生葉叢生,長圓形。花頭頂生,多花組成傘房花序,小花淡紫至紫粉色;總苞片線形,花徑2~2.5厘米,舌狀花一輪。瘦果小棒狀,9~10月成熟。夏、秋開花。
2.習性原產於北美洲。冬季落葉後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宿根均可安全越冬。喜陽光充足和排水良好的環境,耐暑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開花繁茂。
3.繁殖方法荷蘭菊的分櫱能力強,地栽植株的株叢可逐年擴大,可挖掘母本分株繁殖。分株可在早春萌芽後長出叢生的葉片後進行,2~3年生的老本,一棵可分成幾十棵,裸根栽種也能成活。
4.栽培和養護可地栽也可盆栽。開花前應進行摘心,促使其抽生側枝來增加花枝數量。每年最好追肥2次,旱季注意灌水,一旦受旱則開花稀少。入冬前灌足冬水,盆栽的可連盆存放在冷室或樓道,來年春季結合分株翻盆換土。
8.金光菊(太陽,菊、九江西番蓮)
1.形態特徵為菊科落葉宿根草本植物。株高80~120厘米,分枝多,全株疏生粗糙短毛。基生葉羽狀深裂,裂片5~7枚;莖生葉互生,具3~5深裂,鋸齒稀少。頭狀花序著生於枝頂和葉腋間,外輪舌狀花瓣6~10枚,長約3厘米,金黃色;花心部位的筒狀花黃綠色;花徑8~10厘米。花期7~10月。
2.變種和品種同屬的花卉植物還有以下幾種:
(1)毛葉金光菊植株較矮,全身被粗毛。花心部位的筒狀花為紫黑色,舌狀花瓣大。
(2)齒葉金光菊莖生葉披針形並具有不規則的牙狀鋸齒。舌狀花瓣12~20片,中央的筒狀花紫褐色。
(3)大金光菊株高2米,莖上無毛,葉長30厘米。花梗很長,筒狀花圓柱形,褐色。
3.習性原產於北美洲。耐寒能力強,在我國北方寒冷地帶可露地越冬。喜充足的陽光,也比較耐陰。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疏鬆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開花繁茂。
4.繁殖方法可在早春將地下宿根挖掘出來,將其分成數份,每份需帶有未萌動的芽體數個,單另栽種,極易成活。如果秋季分株,栽後應灌足冬水。也可播種,4月中旬播種後15天左右出苗。種子落地後可自行繁衍。
5.栽培和養護金光菊的株叢生長迅速,地栽時的株距不要小於80厘米。栽前施些有機肥料,以後不必追肥;如果施肥過多,株叢長得過高,不但有礙觀賞,也容易倒伏。盆栽時應使用大盆,每年春季萌芽前脫盆分栽。夏初花謝後如能及時剪掉花枝,秋季環可再次開花。
8. 一季櫻花°落滿江南有什麼願意嗎
落花流水皆逝,終究不過一場空
9. 櫻花雨落﹏滿江南的意思
知友您好,樂意回答您的問題。
只是一種想像,四月櫻花齊齊盛開,江南的櫻專花樹,櫻花🌸飄飄揚揚,屬漫天滿地,如雨般密集,是無限的美好,粉色的最浪漫的浪漫。
。好吧,其實這就是一種想像出來的意境,實際上江南的櫻花很少。。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滿意請採納,如有需要可追問,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