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落葉插花

落葉插花

發布時間: 2021-02-10 20:06:54

㈠ 這是什麼花

粉色:補血草
紅色:銀芽柳

補血草,學名:Limonium sinense (Girard) Kuntze,別稱:勿忘我、海赤芍、魴仔草、白花玉錢香、海菠菜、海蔓、海蔓荊、匙葉草、華蔓荊、鹽雲草、匙葉磯松、中華補血草,白花丹科補血草屬多年生草本。根或全草民間葯用,有收斂、止血、利水的作用。因其花朵細小,干膜質,色彩淡雅,觀賞時期長,與滿天星一樣,是重要的配花材料,俗稱「勿忘我」。除作鮮切花外,還可製成自然乾花,用途更為廣泛。

銀芽柳,也稱銀柳、棉花柳,為楊柳科、柳屬落葉灌木。其枝條還是常用的切花材料,常染成不同顏色,用於各種插花花藝作品或單獨瓶插觀賞。

㈡ 怎樣用落葉製做工藝品

秋天來了,教你用落葉給愛人親手製作玫瑰

又是一年橙黃橘綠,草枯葉落。大專自然賜予我們的萬物皆屬有用!

下面請跟著我采擷變色的楓葉,親手為心愛的人製作「玫瑰」

取中對折

從一端打卷(注意卷實)

再找一片顏色區別大的葉子包在外邊

不必太規則纏繞,越自然越好。

一片不夠的話,可以再包裹一片。

樹葉的邊緣集中在「花朵」的底部

細線捆綁封口

只要有時間、有興趣,願意做多少就做多少。

最後用顏色深且稍大的幾只樹葉「襯底」

記住一定要捆實,否則前功盡棄。

隨便找個工藝瓶插花。

送愛人、送長輩,今年過節不收禮,要收就是親手做的「花」

㈢ 北美海棠枝條能做插花么

枝條插花選材不論,北美海棠也可以,但較易落葉,建議選細葉的或不易落葉的。

㈣ 臘梅花期落葉怎麼辦

12-3月開花。臘梅 臘梅別名然黃梅、黃梅花。臘梅科臘梅屬。落葉灌木,高3米左右,單葉對生,葉片橢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長7-15厘米,全緣,表面粗糙;兩性花,單生於一年生枝葉腋,花梗極短,被黃色,帶蠟質,具芳香,12-3月開花。栽培變種有磬口臘梅;柴油心臘梅;狗繩臘梅。臘梅原產我國中部,性喜陽光,但亦略耐蔭,較耐寒,耐旱,有「旱不死的臘梅」之說。對土質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輕壤土為宜。 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蠟梅,釋名黃梅花,此物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得此名。花:辛,溫,無毒。解暑生津。」清初《花鏡》載:「蠟梅俗稱臘梅,一名黃梅,本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蠟,且臘月開放,故有其名。」 臘梅又稱黃梅花、雪裡花、蠟木、蠟花、巴豆花。屬於臘梅科臘梅屬植物,為落葉灌木,高2~4米。枝、莖方形,棕紅色,有橢圓形突出的皮孔。芽有多數 覆瓦狀的鱗片。葉對生,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圓或寬楔形,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全緣。花先葉開放,芳香,直徑約2.5厘米。花被多片,蠟質,半透明;花托橢圓形,長約4厘米,果時半木質化,呈蒴果狀,宿存,外被絹絲狀毛,內含數個瘦果,每果一枚種子。花期12月到次年2月,果期次年6~9月。 臘梅主要分布於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各地均有栽培,秦嶺地區及湖北有野生。栽培品種較多,據趙天榜《中國蠟梅》一書所載:蠟梅有4個品種群,12個品種型 165個品種。它們中間有純黃色、金黃色、淡黃色、墨黃色、紫黃色,也有銀白色、淡白色、雪白色、黃白色,花蕊有紅、紫、潔白籌。其中最佳者為河南鄢陵縣所產的鄢陵蠟梅,素有「鄢陵臘梅冠天下」之譽。代表品種有『素心蠟梅』:《鄢陵文獻志》稱『鄢陵素心蠟梅』,其心潔白,濃香馥郁。因其花開時不全張開且張口向下,似「金鍾吊掛」,故又名金鍾梅。 臘梅是我國特產的傳統名貴觀賞花木,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和豐富的臘梅文化。唐代詩人李商隱稱蠟梅為寒梅,有「知訪寒梅過野塘」句。《姚氏殘語》又稱蠟梅為寒客。臘梅花開春前,為百花之先,特別是虎蹄梅,農歷十月即放花,故人稱早梅。蠟梅先花後葉,花與葉不相見,花開之時枝乾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蠟梅花開之日多是瑞雪飛揚,欲賞蠟梅,待雪後,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 又因臘梅花入冬初放,冬盡而結實 伴著冬天,故又名冬梅。 由於臘梅其獨特的個性,是冬季觀花的最佳樹種,也是城市美化、香化、凈化空氣的首選樹種之一。同時,由於蠟梅根系發達,生長適隨性及根部萌櫱力強,也是進行水土保持和防風固沙的優良樹種。它可作為叢生花灌木為街道綠化所用,也可以培育成小喬木作為行道樹種,既可在公園的假山、湖畔群植或者片植形成梅山、梅園、梅圃等大型景觀,也可以在視野寬闊的草坪板塊中點綴、孤植形成小品。它不僅可以在庭園中露地栽植,顯得自然灑脫,也可以增育成造型盆景,獲得巧奪天工的意境,還可以折剪一枝作插花。 臘梅除了其觀賞價值外,在古代就有作菜餚或點心的歷史。以花卉入饌,多出於保健去病、益壽延年的目的。何國珍編著的《花卉入餚菜譜》就列有蠟梅豆腐湯、蠟梅玻璃雞片等花饌品種。其花還可有其它食用方法,如花風干後加入茶葉,可製成臘梅花茶,或直接用花數朵,沖入開水代茶,有濃郁香氣,並有緩解咳喘之效。花還可做菜配料,如在燒魚、蝦仁、豆腐時或做湯時放入,味美氣香。 臘梅花含揮發油,油中有龍腦、桉油精、芳樟醇、洋蠟梅鹼、異洋蠟梅鹼、蠟梅甙、a-胡蘿卜素、亞油酸、油酸等化學成分,葉中含蠟梅鹼、洋蠟梅鹼、異洋蠟梅鹼;鮮葉含氰氫酸。種子含脂肪油、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等成分。並有較好的葯用價值,如花蕾:性溫,味甘、微苦。解暑生津,開胃散郁,通乳潤燥,止咳。主治暑熱頭暈,嘔吐,氣郁胃悶,麻疹,百日咳,燙傷,火傷,中耳炎等。根及莖,辛,溫。祛風理氣,活血解毒。主治哮喘,勞傷咳嗽,胃痛,腹痛,風濕癢痛,療瘡腫毒,跌打創傷等。外用適量,研末撒。 以下介紹幾個有關臘梅的常用便方。 久咳: 蠟梅花9克,泡開水代茶飲。 胃氣痛: 蠟梅花或根9~15克,泡茶或水煎服。 中耳炎:蠟梅花蕾浸麻油或菜籽油內,3~5天後,用油滴耳,每次2~3滴。 風寒感冒:根(干品)15克,生薑3~5片水煎後加紅糖適量服用。 燙火傷:蠟梅花以菜籽油浸後,塗敷患處。 暑熱、心煩頭昏、頭痛: 蠟梅花、扁豆花、鮮荷葉各適量,水煎服。 急性結膜炎: 蠟梅花6克、菊花9克,水煎,調入蜂蜜少許飲服。 【別名】黃梅花、黃臘梅、臘木、鐵筷子 【來源】臘梅科臘梅屬植物臘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 [Calycanthus praecox L.;Meratia praecox Rehd. et Wils; Chimonanthus fragrans Lindl.],以花蕾、根、根皮入葯。冬末春初採收花蕾;根、根皮四季可采;烤乾或曬干。 【性味歸經】 花蕾:辛,涼。 根、根皮:辛,溫。 【功能主治】 花蕾:解暑生津,開胃散郁,止咳。用於暑熱頭暈,嘔吐,氣郁胃悶,麻疹,百日咳;外用治燙火傷,中耳炎。 根:祛風,解毒,止血。用於風寒感冒,腰肌勞損,風濕關節炎。根皮:外用治刀傷出血。 【用法用量】 花蕾1~2錢,水煎服;外用浸於花生油或菜油中成「臘梅花油」,用時搽患處或滴注耳心。 根5錢,水煎服;根皮(颳去外皮)研末,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生物學特性] 臘梅又稱蠟梅、臘木,為臘梅科臘梅屬落葉灌木。樹干叢生,黃褐色。單葉對生,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全緣,葉面有硬毛,具葉柄。花單生於枝條兩側,冬季落葉後開花,花蠟黃色,具芳香,稍有光澤,似蠟質。 臘梅為我國特產花木,變種和品種較多,如素心臘梅、馨口臘梅、紅心臘梅、小花臘梅等。花被為純黃色或深黃色,而內輪花被則具深紅紫條紋或紅濃紫條紋等。 性喜陽光,稍耐蔭,較耐寒,耐旱,怕風,要求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土,忌濕澇。 [繁殖與栽培] 採用嫁接、扦插和分株等方法繁殖,而以嫁接繁殖為主,嫁接可用實生苗或分株苗作砧木,進行切接或芽接。切接可於春季葉芽萌動後進行,芽接則於霉雨季節間進行。嫁接成活後要及時將砧木萌發的櫱芽除掉。 臘梅發枝力強,栽培中要進行修剪,以保持樹姿美觀。修剪可於開花後發葉前進行。長枝要適當剪短,以促進多發短壯花枝。當年生枝條大多可以形成花芽。發芽後要將幼果剪去,以便集中養分供應新的花芽形成。落葉或謝花後要施肥一次,夏季施液肥2~3次,盆栽臘梅每2~3年要進行換盆一次。 [特色與用途] 臘梅花色美麗,香氣馥郁,冬季開花,花期達3個月之久,常用作布置庭園,成叢或成片栽植,或作盆景材料和室內插花。 臘梅花繁殖和管理 臘梅的繁殖可以用播種、壓條、嫁接、分株等繁殖方法。播種法因不易保持花卉的原有優良特性,且播種的優點是在於大量繁殖,而臘梅大都只需培植少量幾株,故一般都不採用。採用較多的是嫁接法。嫁接又有切接和靠接兩種方法,採用最多的是切接。 切接的時間約在3月中旬左右,最好在臘梅葉芽剛萌發至米粒大小時行,若誤了時機,等到 葉芽發得過大或已發出葉後,再切接就不易成活。切接通常用狗牙臘梅的實生苗為砧木,以素心或磬石臘梅等珍貴品種為接穗。接穗宜在一個月前就選定一年生粗壯而較長的枝條,將其頂梢截去,這樣可使養分集中到枝條中段的芽上。接穗長約7-8厘米,留取1-2對芽。削接穗時不可削得太深,以稍露木質部為准。砧木樁從離地面5-6厘米處剪,從砧木直徑的1/3處向下切,劈開4-5厘米,把臘梅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對准形成層,接好後用軟麻皮綁扎牢,然後用疏鬆土壤把砧木和接穗一起封住,直至把接穗頂部蓋沒。此後要保持土壤濕潤。一個月後,松開封土,檢查是否成活,若已成活,則抹除砧木上的其他新芽,以促接芽成長。接著將鬆土蓋在上面,以免剛接活的嫩芽受到風吹日曬而死亡。再過一個月後逐漸去土,讓芽苗逐漸接受陽光。用此法繁殖的臘梅生長旺盛,當年可長至50厘米左右。 臘梅也有人用分株法繁殖。若只需繁殖少量幾株,適合採用此法。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2-3月間葉芽尚未萌動時行。分株時,先把母株根部靠子株一邊的土挖開,用消毒過的利刀從根部將子株與母體根須切離,另成新株。然後栽植,栽後注意遮蔭,保持土壤濕潤,待到伏天過後,每隔半月施一次液肥,當年即可長得枝葉旺盛,2-3年後開花。用此法繁殖,簡便易行,成活率高,育苗時間短,見花快 盆栽臘梅主要掌握好剪、肥、水、蟲四個措施。 1.適期修剪:臘梅發枝力強,素有「臘梅不缺枝」的諺語,通過適期修剪使其萌發更多的強壯花枝條,使其多開花。—般宜在花謝後發葉之前適時修剪,剪除枯枝、過密枝、交叉枝、病蟲枝,並將一年生的枝條留基部2對至3對芽,剪除上部枝條促使萌發分枝。待新枝每長到2對至3對葉片之後,就要進行摘心,促使萌發短壯花枝,使株形勻稱優美。修剪多在3月至6月進行,7月以後停止修剪。如果不適期修剪,就會抽出許多徒長枝,消耗養分,以致花芽分化不多,影響開花。 2.適時施肥:臘梅屬喜肥花卉,適時施肥能促進花芽分化,多開花。盆栽臘梅,因盆土有限,土壤要選擇合腐殖質高、疏鬆通氣沙質營養土壤。春季施兩次展葉肥,6月底至入伏前每10天左右施1次復合肥。伏天又是花芽分化期。也是新根生長旺盛期,再施1次至2次磷鉀肥,此時施肥宜薄宜稀,否則容易燒根。秋涼後施—次乾肥,每盆施40克至60克腐熟的枯餅粉,更好地充實花芽生長,入冬前後再施1次至2次有機液肥,供開花時所需要養分。蠟悔施肥以磷、鉀為主,氮肥少施,磷、鉀、氮大體比例是2:1:0.5。這樣施肥臘梅開的花大、花多而且香濃。 3.適量澆水:臘梅特性是耐旱怕澇,如水分過高,土壤過於潮濕,植株生長不良,影響花芽分化。因此,盆栽以臘梅應保持土壤偏干為宜,平時不幹不澆,澆則澆透,但「三伏天」高溫季節要多澆水,保持植株正常生長,使花芽正常發育。花前或開花期尤其要注意必須適量澆水,如果澆水過多容易落蕾落花,但水分過少開得也不整齊。 4.防治病蟲:臘梅的病害較少、蟲害較多,常見有蚜蟲、介殼蟲、刺蛾、卷葉峨等,蚜蟲在嫩梢嫩葉花蕾上吸食汁液,介殼蟲在枝上吸汁為害,刺蛾、卷葉蛾咬食葉片、新芽、花蕾等。防治方法上要採取預防為主,將花盆放在採光通風好的環境生長,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如發現上述害蟲,可用50%殺螟松1000倍液噴殺,為了減少對養花環境的污染也可用土辦法滅蟲,如介殼蟲可採用酸醋溶液殺滅,蚜蟲可用洗衣粉水殺滅,如果少量的可人工捕殺。

㈤ 花藝師,想提高自己的花藝設計水平,請問學習手繪有

因為學會了花藝手繪的話可以更快速地表現出你腦海中的景象,正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版嘛,比如一些權比較知名的學校像SikaStone,還會教一些婚禮宴會花藝的設計,更離不開手繪了。建議到專門做永生花花藝的培訓機構學習。如還有其他問題,也可提出與之共同探討。

㈥ 冬季玉蘭花蕾可做插花嗎在室內會開花嗎

冬季玉蘭花蕾枝條,可以做插花。可在花蕾尚未盛開時,用利剪剪下版。花瓶可用古樸、大方、權典雅、形狀、大小要和花枝配套。為了保持平穩,可在花瓶底部放幾塊小石頭,以免頭重腳輕,並作點綴。插花用水,如用自來水,須事先置於缸盆中靜放三日再用,瓶水不能一勞永逸,應每日添換;晚上,可將花瓶移於冷涼處。玉蘭花,自然花期在2~3月,室內插花可持續10天左右。

插花的設計造型,一般是有原則,無定式。也可自由發揮。花枝可插一種或兩三種,盡量避免成一條直線,注意高低錯落即可。

㈦ 插花,什麼時候最好

&-&玫瑰的生長習性與土壤要求 玫瑰生長健壯,適應性很強,耐寒、耐早,對土壤要求不嚴。喜陽光充足、涼爽而通風及排水良好之處,在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輕壤土中生長最好。不耐積水,萌櫱力很強,生長迅速,根系主要分布在15-50厘米之間,盛花期在4~5月間,以後顯著減少。 二、繁殖與定檀 1.繁殖 玫瑰繁殖方法較多,一般以分株、扦插為主 分株多於春、秋進行,每隔2-4年分一次,視植株生長勢而定。 扦插繁殖,南方用硬枝、嫩枝均可,前者於3月選2年生枝進行泥漿插,後者於7~8月選當年生枝在陰棚下苗床中扦插。 北方多進行嫩枝插,在冷床中進行,並保持高濕狀態。此外,還可用嫁接和埋條法繁殖。 埋條法宜於華北乾旱地區,自落葉至翌春萌發前均可進行,而以較早為好。 2.定植 分株法 春、秋季均可定植,扦插和埋條繁殖的幼苗以秋季移栽為好。定植密度行距2米,株距1.5米。挖坑時施足基肥,以腐熟有機肥為好。 繁殖方法 玫瑰花以分株繁殖為主,亦可壓條、扦插繁殖。 分株繁殖 分株前1年,要在母株根際附近施足肥料並澆水,同時保持土壤疏鬆濕潤,促進根部大量萌櫱。因玫瑰分櫱能力很強,每次抽生新枝後,母枝易枯萎,故必須將根際附近的嫩枝及時移植到別處去,使母枝仍能旺盛生長。因此,每年11~12月,植株落葉後,或翌年2月芽剛萌動時,可從大花墩中挖取母株旁生長健壯的新株,每叢具莖干2~3枚,帶根分栽。栽後自土面以上20~25cm處截干,培育2~3年即可成叢開花。 壓條繁殖 在每年6~8月梅雨季節,選當年生的健壯枝條,使之彎曲入土,將入土部分刻傷後用土塊嵌入傷口,埋入土中,用竹叉或樹杈固定,讓枝梢露出地面,保持土壤濕潤,2~3個月就可生根,翌年春可與母株分離,另行栽植。 扦插繁殖 在早春萌芽前,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1年生枝條,剪成20cm左右長的插穗,斜插於新河砂作成的插床中,深度為12~14cm,壓實後澆水,經常保持砂床的溫度,約30天後生根,待發芽後移栽。砂床扦插癒合生根較容易,但需在溫室內向陽處或在田間搭拱形塑棚扦插,管理工作要細致。嫩枝扦插一般在梅雨季節進行,取半成熟枝條,切取中下部長約20cm作插穗,上帶2~3個節和芽,斜插於土中,壓實後澆水,待生根發芽後移栽;老枝扦插,多在9~11月生長季節進行。 ^_^!!呵呵

㈧ 隋唐五代的插花具有哪些特點

隋唐五代—插花藝術的黃金時期

五代是兵馬倥傯,篡位爭權的時代,政治萎縮,民生疾苦,再度陷入如六朝般的混亂局面;操持政治的文人意圖避難,社會靈魂的高士亟企隱居,天下淪於鉤心斗角爭權奪利的野心人們手中。

在此狀況下,顯然的「唐代燦爛之藝術已如秋風之掃落葉」,代之而起的是與新思想互為表裡的新興藝術逐漸滋長,無形中卻成為這些人思想意志的表白與宣洩工具。於是不拘形式,暢所欲為,形形色色,紛列雜陳,從而織成了各式各樣美麗的花朵。

在當時愛花者不乏像蜀後主昶那樣崇尚奢侈,終日暢戲花間,或游百花潭,或賞梔子花,但一般言,插花已成為發洩胸中「逸氣」的工具,尤其是那些不能提筆繪畫的墨客騷人,乃至流離失所的達官顯要們,每將自己隨意所插成功的花視若天地間偉大的創作,孤芳自賞,日夜對吟,藉助澆愁,寵辱以忘。因此,所採用的素材也就雜花野草,枝葉參陳,就地取材,不拘形式,至於用的花器更突破了盤與瓶的限制,趨於竹筒、黑漆器之類作更自由、無拘束的表現,縱使隨意拈來,無不是處,是乃插花藝術的一種解放,也是插花藝術達於自由賓士成熟境地的一種現象。此即「自由花」時代的誕生。

五代時期插花的重要人與事
李後主(李煜)與錦洞天
李後主其人
李煜,字重光,南唐最後一位國君,史稱後主。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與宋時的徽宗同是史上有名的藝術皇帝。
何謂錦洞天?
《清異錄》記載「李後主每春盛時,梁棟窗壁、柱栱、階砌並作隔筒,密插雜花,榜曰「錦洞天」。」此為史上最早的插花定期展覽會。

從史料可得到以下結論:
當時已後掛花或吊花之發明(梁棟用吊,窗壁用掛)。

吊花,明宣宗作
發明「隔筒」當花器。「隔」通膈,指竹節中的橫膈,隔間「開光」以膈盛水插花,是為「筒花」。
利用天然場所設置花台,善於就地取材,將環境與花器融為一體
花材選擇極為自由而廣泛,雜花野草均有網路之內,內容極為豐富。
此正是我國史上記錄最早(距今千餘年)且最盛大的插花藝術「定期公開」展覽會。
因為花命本難久留,但插完花還加以榜書,為的是招攬觀眾,開放欣賞,何況規模宏大,加上每於春盛時節(約二月十五日花朝前後)按年舉行一次,總是不全是他一人之作品,也可想見當時華在宮廷中受重視的情形。

張翊與《花經》
張翊其人
蜀漢人,其原祖為南唐人,後遷於晉,好學多思致,著有《花經》一卷。
《花經》里寫了什麼?
卷中將自然界中可用以插花的花卉七十一種按其品質高下仿照官秩等分為「九品九命」如下:
一品九命:蘭花、牡丹、蟲葛(蟲葛同蠟)梅、酴醾、紫風流(睡香異名);
二品八命:瓊花、蕙花、岩桂、茉莉、含笑;
三品七命:芍葯、蓮花、檐葡、丁香、碧桃、垂絲海棠、千葉桃;
四品六命:菊花、杏花、辛夷、豆寇、後庭、忘憂、櫻桃、林禽、梅花;
五品五命:楊花、月紅、梨花、千葉李、桃花、石榴;
六品四命:聚八仙、金沙、寶相、紫薇、凌霄、海棠;
七品三命:散花、真珠、粉團、郁李、薔薇、米囊、木瓜、山茶、迎春、玟瑰、金燈、木筆、金鳳、夜合、
躑躅、金錢、錦帶、石蟬;
八品二命:杜鵑、大清、滴露、刺桐、木蘭、雞冠、錦被堆;
九品一命:芙蓉、牽牛、木槿、葵花、胡葵、鼓子、石竹、金蓮。
【註解】〈蟲葛〉[là]:同蠟。
古代品評人才高下以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為准,俗稱「九品」,一品味上上之材。

至於九命為周代官爵升降之法,一品相當於九命,依此類推。

張翊以品命分封花卉的位置,其區分之標准並未說明,但大體不離形色、香味、光彩、質重、神氣、性格等等。品花人不僅需要知識,更需要智慧。此種品鑒花卉優劣的觀賞法,實開後代「花品」及「花譜」風氣之先,也為昂是插花配材取材點處明燈。

韓熙載及其「五宜說」
韓熙載其人
南唐北海人,庄宗同光年間進士,文章書畫名震一時,歷事李升、李璟、李煜三主,官至中書侍郎,為人放盪不羈,納妾四十餘人,日夜笙歌,為人所詬病,但其懂得生活情趣,則為常人所不逮。

「五宜說」
南唐韓熙載的香賞「五宜說」將花與燃香的藝術打成一片,他認為:對花焚香,有風味相和,其妙不可言。對於插花他認為
「對花焚香,有風味相和,其妙不可言者:木樨宜龍腦,酴醾宜沉水,蘭宜四絕,含笑宜麝,薝蔔宜檀香。」
龍腦,為龍腦樹干中的天然白色結晶。配以木樨(桂花)之淡郁。
沉水,即沉香,味甚古雅,配酴醾(薔薇的一種)之沈老味別具風雅。
四絕,合香之一種,或稱「四棄」;《清稗類鈔》稱「四棄香,輕微淡遠,回殊常品,蓋以梨及蘋婆等四種果皮曬干製成者」。配以蘭當有一番風味。
麝香,麝之腹部香腺之分泌物,味烈而辛,有鎮定功效,配以含笑之甜香頗為契合。
檀香,常綠喬木之檀香,有濃香,配以薝蔔(梵語Campaka音譯。又譯作瞻卜伽、旃波迦、瞻波等。義譯為鬱金花。也有人說是梔子花。)的乳清香令人神清。
如此這般,將香味的境界帶入品花的性格之中,按不同的花材的香味與形色配燃不同的香料,超過耳目的所謂高級感官而訴之於嗅覺之美的,稱之為「香賞」也可。插花藝術的精神與考究至此又被推倒另一境界。

郭江洲及其「占景盤」
占景盤出現之前,用盤插花容量比較大,但是花枝長了很不好固定,盤花的花枝只能躺置,無法挺立。五代時為了發揮盤花的藝術效果,當時的巧匠郭江洲發明了占景盤。

五代末的《清異錄》載:「郭江州有巧思,多創物,見遺占景盤,銅為之,花唇平底,深四寸許,底上出細筒殆數十,每用時,滿添清水,擇繁花插筒中。」

占是「站」的別寫,「占景」意為樹立花草景物,其特點是:
銅鑄,盆呈花唇平底,美觀穩當。
細筒甚多,其作用與劍山近似,花枝可插置其中,不致倒塌。滿添清水時,筒銅在水面下,別有瀲灧之美,枝腳清幽增加盤花賞水的可能性。
繁花數枝一束,分開插置,可增長花命;不必眾花成捆,否則易生腐質,損及花命。
花枝分束插置,前後高低各循需要,可以增加插花者藝術發揮得潛在力與空間感。
無疑的,這是插花技術上一大進步。它的發明使寫景花的表現更為容易,正由於使用方便,可以看出類花盤所發揮的特點,因此不久也應用到花瓶上來,比如後來宋代六孔瓷器花插的出現,宋代十九孔花插,明代七孔琺琅花插。

五代插花的唐代遺風與新風格之自由花

唐代遺風
唐代遺風的正統隆盛之「院體插花」主要盛行於較安定而重文教的南唐和西蜀等。花器多用盤,花材種類較多,規模較大,枝葉繁茂,與其說重形式補入說是重色彩,花色如張翊《花經》所列,取材甚廣。

自由花
而一般文人雅士及僧侶則反而以自由花為主。自由花最大特色是不重排場,講求生活情趣與花草天趣。花器以銅制瓶壺乃至竹筒、吊籃、掛筒之類品質質朴花器為主,花形與其說是注重枝葉機能,不如說是重形意;取材受《花經》觀念影響,以格高素樸之花為上。

自由花色彩樸素,花色只一兩種,其作風求其如承露之招展,生意盎然,時配以香爐等物,藉之體會插在文弱陽光下大自然所呈現出來的「生命」趣味。

㈨ 怎樣讓在水瓶里的插花不蔫除了勤換水,還有什麼技巧

鮮花保鮮小妙招:

1、化學保鮮劑

化學物品中的一些成分可以起到保鮮的作用。將適量的化學保鮮劑兌水攪拌均勻,添加到插花水溶液中,可減緩花瓣花枝的凋零,延長鮮花保鮮時間。最常用的化學保鮮劑有酒精、硼酸、明礬、檸檬酸、KMnO4、樟腦、鹽等;同時,阿司匹林水溶液也可以充當化學保鮮劑。

熱點內容
上海顧村公園櫻花圖片 發布:2025-08-30 19:53:26 瀏覽:283
吸碳綠植 發布:2025-08-30 19:44:59 瀏覽:386
一朵太陽花圖片大全 發布:2025-08-30 19:14:05 瀏覽:680
拾貳花藝 發布:2025-08-30 19:03:19 瀏覽:792
七夕群里 發布:2025-08-30 18:58:45 瀏覽:398
茶花品牌的簡介 發布:2025-08-30 18:30:57 瀏覽:116
花加小盆栽 發布:2025-08-30 18:14:38 瀏覽:650
盆景架台 發布:2025-08-30 18:13:50 瀏覽:310
花月令茶花 發布:2025-08-30 18:10:41 瀏覽:126
花卉選修 發布:2025-08-30 18:10:09 瀏覽: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