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葯的花卉
① 葯用花卉的分類
是我國傳統的中草葯。
根莖入葯:味甘,微寒。潤肺止咳、生津養胃、清熱潤膚。
根入葯,有治血散淤、涼血止痛之功效。
全草入葯,能除風止咳,治風濕骨痛、小兒吐乳、皮膚濕疹等症。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菊花水煎醇沉制劑對離體兔心有顯著擴張冠脈,增加冠脈流量的作用。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菊花水煎劑或水浸劑,體外試驗對多種致病菌,以及流感病毒PR8和鉤端螺旋體均有一定抑製作用,MIC約為1 ∶10-1 ∶80。小鼠體內抑菌試驗表明,新鮮全草(地上部分)加水蒸餾所得的揮發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福氏痢疾桿菌等抑菌作用較強,對綠膿桿菌作用甚弱,對肺炎雙球菌無效。
3、其它作用:大鼠口服菊花水煎劑3周後,抑制其肝微粒體羥甲基戊二醯輔酶A還原酶的活力,並能激活肝微粒體膽固醇7a-羥化酶。 《本草綱目》中記載說荷花,蓮子、蓮衣、蓮房、蓮須、蓮子心、荷葉、荷梗、藕節等均可葯用。荷花能活血止血、去濕消風、清心涼血、解熱解毒。蓮子能養心、益腎、補脾、澀腸。蓮須能清心、益腎、澀精、止血、解暑除煩,生津止渴。荷葉能清暑利濕、升陽止血,減肥瘦身,其中荷葉簡成分對於清洗腸胃,減脂排瘀有奇效。藕節能止血、散瘀、解熱毒。荷梗能清熱解暑、通氣行水、瀉火清心。
這些中葯品來自同一種植物,但不同的部位作用卻不相同:藕節止血、散瘀;荷葉清暑利濕、升發清陽、止血;荷梗清熱解暑、通氣行暑;荷葉蒂清暑去濕、和血安胎;蓮花活血止血、去濕消風;蓮房消瘀、止血、去濕;蓮須清心、益腎、澀精、止血;蓮子養心、益腎、補脾、澀腸,以湖南的「湘蓮子」最為著名;蓮衣能斂、佐參已補脾陰;蓮子心清心、去熱、止血、澀精。由於蓮的品種繁多,不同品種的不同部位,其葯效可能略有差異。 百合花飲:百合花外表高雅純潔,寓意心心相印、百年好合。百合花具有清火、潤肺、安神的功效。
② 要找5種有葯用價值的花卉
金銀花,刺五加,枸杞,紫椴,月季,紫藤,菊花,桂花,很多很多.
③ 有哪些花朵既可以觀賞,又可以入葯的
其實花類中葯有很多,例如:
玫瑰:功效:理氣解郁、和血散瘀。主治肝胃氣痛,內新容久風痹,吐血咯血,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痢疾、乳癰,腫毒。《食物本草》謂其「主利肺脾、益肝膽,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 本品既能活血散滯,又能解毒消腫,因而能消除因內分泌功能紊亂而引起的面部暗瘡等症。本品長期服用,美容效果甚佳,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消除色素沉著,令人喚發青春活力。
槐花:性涼味苦,有清熱涼血、清肝瀉火、止血的作用。它含蘆丁、槲皮素、槐二醇、維生素A等物質。蘆丁能改善毛細血管的功能,保持毛細血管正常的抵抗力,防止因毛細血管脆性過大,滲透性過高引起的出血、高血壓、糖尿病,服之可預防出血。
月季:具有活血調經,散毒消腫之功效。其葉搗爛外敷,可治跌打損傷;其根性溫味澀,專治遺精、帶下等症。
鳳仙花:花、根、莖、葉搗汁,以酒沖服,可治跌打損傷;種子有通經催產之功,並能消除頑痰積塊,也是一種解毒葯,可治一切食魚中毒。
④ 可以入葯的花卉有哪些
玫瑰花、金銀花
⑤ 哪些花卉可以入葯
家庭花卉凋謝後,可以用來治療疾病。如菊花、茉莉、洋綉球等具有清熱解毒、益智安神專的功效,金銀花屬清熱解毒,是廣譜抗菌葯,等等。
可入葯家庭花卉主要有牡丹、芍葯、菊花、蘭花、梅花、月季、桂花、鳳仙花、百合花、荷花、蓮花、茉莉、紫荊、迎春、臘梅、山茶、杜鵑、石榴、水仙、扶桑、無花果、蘆薈、萬年青、仙人掌等100多種。這些花卉對防治各種常見病,保證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⑥ 什麼花的葯用價值最好
三七花自《本草綱目》收錄以來,已有500年的歷史,李時珍曰:「生廣西南內丹諸州番峒深山中,采根容暴干,黃黑色。團結物,狀略似白及;長者如老乾地黃,有節。味微甘而苦,頗似人參之味」。《本草綱目拾遺》說 :「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為中葯之最珍貴者」。 三七是我國傳統的珍貴葯材,作為葯食同源植物,過去的600多年使用歷史中,中醫認為三七具有活血、止痛、止血、祛瘀、消腫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產後瘀阻、崩漏、經閉及各種出血症。三七花: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減肥、降血脂、降血壓、消炎、止痛、止血、抗癌等功效。 葯用花卉中例如牡丹、芍葯、桔梗、牽牛、麥冬、雞冠花、風仙花、百合、貝母及石斛等為重要的葯用植物,另外,金銀花、菊花、荷花等均為常見的中葯材。
⑦ 哪些花卉是可以入葯的
從葯學角度講,有不少觀賞花卉屬於重要的葯用植物資源。傳統的中葯就是利用這些葯用花卉的花、莖、葉、根、果實,作為常用葯材,為人類防病治病、養生保健、延年益壽服務。
早在古代秦漢時期《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菊花、百合、鳶尾、連翹等花卉作葯用的記載。歷代本草書中都對許多花卉的葯用價值有所記述。著名的明代傑出醫葯學家李時珍歷經千辛萬苦、嘔心瀝血,在總結歷代本草著述和自己臨床經驗的基礎上,廣泛吸取民間驗方,親自采葯驗葯,重修本草,旁徵博引,去偽存真,系統挖掘和整理了祖國中葯學寶庫,寫出了千古流芳的《本草綱目》一書。該書記載了1892種葯物,記述了近千種草花及木本花卉的性味、功能及主治病症。
《全國中草葯匯編》一書中列舉了2200多種葯用植物,其中以花卉入葯的約佔1/3。在這些中草葯材中多數都是具有觀賞價值的常見花卉。入葯的主要有牡丹、芍葯、菊花、蘭花、梅花、月季、桂花、鳳仙花、百合花、月見草、玉簪、桔梗、荷花、蓮花、金銀花、枸杞、茉莉、木芙蓉、梔子、辛夷、木槿、紫荊、迎春、臘梅、山茶、杜鵑、雞冠花、石榴、水仙、白蘭、扶桑、無花果、蜀葵、天竺葵、萱草、蘆薈、萬年青、鴨趾草、天門冬、一葉蘭、仙人掌等100多種。
⑧ 哪些花卉具有葯用療效
觀賞花卉中有許多我國傳統中葯的重要葯用植物資源。在《全國中草葯匯編》中列舉的2200多種中回葯材中,以花卉答入葯的佔1/3以上,且多是具有觀賞價值的常見花卉。如牡丹、芍葯、菊花、蘭花、梅花、月季、桂花、鳳仙花、百合花、月見草、玉簪、桔梗、蓮花、金銀花、枸杞、茉莉、木芙蓉、梔子、辛夷、木槿、紫荊、迎春、臘梅、山茶、杜鵑、雞冠花、石榴、水仙、白蘭、扶桑、無花果、蜀葵、天竺葵、萱草、蘆薈、萬年青、鴨趾草、天門冬、一葉蘭、仙人掌等。這些葯用花卉中都含有重要的葯物化學成分,具有獨特的葯理功效,可防治各種常見病、多發病。如菊花對消炎殺菌、擴張冠狀動脈、疏風清熱、清肝明目等有很好的療效,金銀花是預防和治療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廣譜性抗菌中葯,丹皮(牡丹根皮)具有調經活血、清熱涼血功效,芍葯可解痙、鎮痛、抗菌、解熱、治療諸痛,蓮花活血止血、去熱消風、性涼無毒,百合清潤心肺、止咳安神等。
⑨ 花卉有哪些葯用功效
在我國民間,很早就流傳有「花中自有健身葯」、「養花雅事,怡心增壽」等諺語。在五彩繽紛的花卉世界裡,百花爭艷,香氣襲人,當人們陶醉在觀花、賞花之際,是否會意識到花除了姿色嬌美,清幽芬芳,還具有很多醫療和保健功效。
花卉養生
1.花香療疾
美國醫生斯登福特和心理學家雷諾爾茨曾對5000多人進行測試,證實了花香能對人的情緒產生很大影響;日本有些企業家在車間噴散玫瑰和紫羅蘭香味來激發工人的工作情緒,從而提高勞動效率。近些年來,國外還利用花香的獨特功效,專門成立了「香花醫院」,在塔吉克共和國及亞塞拜然的巴庫等均有這種醫院和療養所。他們讓患有神經衰弱、高血壓、哮喘、流行性感冒、白喉、痢疾的病人,一邊欣賞著悅耳的樂曲,一邊聞著幽香撲鼻的花香,收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據報道,法國蔻蒂香水廠的女工因長期聞了天然香料,竟然沒有一個罹患肺病的。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那麼,花香治病的奧秘何在呢?這是因為花卉能分泌出多種芳香的物質,如檸檬油、百里香油、肉桂油等,其內含有各種醇、醛、酮、酯等化合物質,它們具有殺菌和調節中樞神經的功能和抵抗微生物侵害的作用。芳香油的氣味和人鼻腔內的嗅覺細胞接觸後,通過嗅覺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產生「沁人心脾」的感覺。由於不同顏色及不同品種的花卉各含的氣化芳香油不同,所以還有著不同的功用。實驗證明:淺藍色的花朵,對高熱的病人具有良好的鎮靜作用;紫色鮮花,可使孕婦心情恬靜;紅色花能增進病人的食慾;赭赤色花,對低血壓患者大有裨益。此外,丁香花含有丁香油酚、齊墩果酸等,可使牙痛病人止痛安靜;並具有祛風、散寒、理氣、醒腦作用。桂花含有大量芳香物質,氣管炎患者聞之,能化痰、止咳、平喘,並有解郁的作用,可使人舒心暢志;蘿卜花、南瓜花、百合花香對糖尿病人有益;蓑衣花香可治療心臟病和氣喘;百合、蘭花的香氣,能使人激動;豆蔻花可防治胃病;佛手花、米蘭花能醒酒;玫瑰花、茉莉花含有香茅醇、芳樟醇等,讓咽喉痛、扁桃體炎的病人聞之有舒服感覺,對病情好轉亦有裨益;天竺葵的花香對人體有安定、鎮靜、消除疲勞和促進睡眠之功;菊花、金銀花的香味,可使高血壓的病人血壓下降等。
薄荷的香味,能使人思維清晰;石榴、菊花有吸收硫、氟化氫、汞等毒物的作用;米蘭、茉莉、丁香的香味,能起到殺菌的功能;迷迭香的芬芳,能減輕氣喘患者的症狀;薰衣草花香,可治療神經性心跳過速等。
利用花香防病療疾,這一方法在國內外正日益受到重視,並被稱為「芳香療法」。
2.花葯治病
花卉用於祛病強身,又被稱之為「花葯」。凡花多入葯,因此花葯具有許多獨特的功效。如荷花能清暑,杏花可美容,桂花止咳,菊花疏風,丁香花理氣,豆蔻花和中,水仙花除熱,茉莉花爽神,金銀花解毒,牡丹花、鳳仙花活血,木蘭花通竅,杜鵑花平喘,合歡花解郁,蠟梅花生津,玫瑰花舒肝和胃,槐花涼血療痔,紅花化瘀和絡,雞冠花療帶下量多,紅花、石榴、月季、芍葯、杜鵑花等具有活血、散瘀、舒筋等功效,玫瑰、茉莉、桂花、米蘭、梔子花等具有殺菌、消炎、預防流感、氣管炎、咽炎等作用。目前,以花葯為主的食療和中葯方劑俯拾皆是,更以它良好的療效為人類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
花卉的功用,更重要的還在於其組成部分——花粉。花粉的獨特奇異功效,正受到世人的青睞。近年來,世界各國掀起了花粉食品熱,各式各樣的花粉食品紛紛問世,諸如「花粉健美酥」、「仙人樂花粉」、「寶靈蜜」等。花粉是種子植物花蕊上的雄性生殖細胞,是植物生命之源。在古希臘的神話里曾提到:「天上的神仙不吃凡人的食物,只吃花粉」。在我國兩千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已將香蒲花粉列入滋補葯之上品,詩人們亦寫道:「借問健身何物好?無心搖落玉花黃」。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花粉是由近百種物質組成的天然化合物,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酶、微量元素、激素和核酸八種主要營養物質,是目前世界上營養學家公認的最高營養食品,被譽為「健美長壽佳品」、「微型的營養庫」、「濃縮型滋補食品」、「運動員的最佳食品」及「口服化妝品」等。對於早衰、體弱消瘦、神經衰弱、腸炎、肝炎、糖尿病、貧血、腦血管病、中風後遺症、前列腺炎、更年期綜合征等均有一定療效。
⑩ 哪些花卉有葯用價值
我只知道以下幾種:
山茶花
春、夏採花,陰干入葯
性味功效:甘、苦、微辛,涼。散瘀消腫,涼血止血。
車前草
全草和種子入葯,夏秋采全草,鮮用或曬干,秋采種子,曬干(種子不可用水洗)
性味功效:
車前草 甘、寒。清熱解毒,涼血。
車前子 甘、微寒。利水通淋,明目、止咳。
月季花
花半開放式採集,晾乾或微火烘乾。根、葉臨時採集,鮮用
性味功效:甘、溫。活血調經,消腫解毒。
玉簪花
全草均供葯用,隨用隨采
性味功效:甘、辛,寒;有小毒。清熱解毒,拔膿生肌,消腫止痛。
白扁豆&扁豆花
白扁豆:秋季種子成熟時,分批摘下莢果,剝出種子,曬干
扁豆花:臨時採用
性味功效:
白扁豆 甘、溫。健脾和中,祛暑化濕。
扁豆花 甘、微寒。化濕解暑。
百合
秋、冬採挖,剝取鱗片,沸水撈干,烘乾
性味功效:甘、微寒。潤肺止咳,清心安神。
向日葵
秋季果熟後全株拔起,分別取子、花托、莖髓入葯,曬干備用
性味功效:
向日葵的根、莖髓:清熱利尿,止咳平喘。
向日葵的葉:清熱解毒。
葵花盤:補肝腎,降血壓。
葵花籽:滋陰,止痢,透疹。
扶桑
夏、秋採花,葉、根全年可采
性味功效:甘、平。解毒消腫,利水,調經。
梔子
秋、冬采果及根,曬干
性味功效:
梔子:苦、寒。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止血。
梔子的根:清熱涼血,解毒。
常春藤
全草入葯,四季可采
性味功效:苦、辛、溫。祛風利濕,活血消腫。
荷
葯用種子(蓮子)、胚(蓮子心)、根莖節(藕節)、葉(荷葉)、近葉柄周圍的葉身(荷蒂)、葉柄(荷梗)、花(荷花)、雄蕊(蓮須)、花托(蓮房)
夏秋採花、蓮須、葉、葉柄,鮮用或曬干。秋采蓮房、蓮子及蓮子心,曬干。秋冬采藕,切下藕節曬干
性味功效:
荷葉、荷蒂、荷梗 苦、澀、平。清暑解熱,止血。
蓮子 甘、澀、平。健脾止瀉,益腎固精,養心安神。
蓮子心 苦、寒。清心除熱,澀精止血。
蓮須 甘、澀、平。清心固腎,澀精止血。
蓮房 苦、澀、溫。消瘀止血。
蓮花 苦、甘、溫。除濕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