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藝與茶道聽課感想
① 求花藝與茶道學習心得一篇
插花最主要還是興趣啦,然後學插花,基本功一定要扎實,不然的話,很難進步的。建議看廣州花卉研究中心出的幾本書,還是蠻基礎的
② 有學習插花和茶藝的地方嗎
呼市當地就可以學!倍利花藝培訓中心可以教插花,商業花束等!茶道、古琴、花道、都可以學!環境挺好的。就在烏蘭察布東街園藝所花卉市場東側的小道往南走就看到了!
③ 中國花藝與茶道的關系是什麼
「點茶、焚香、插花、
掛畫
」稱為「文人
四藝
」。在茶道中有茶席插花。
④ 對茶道的感悟
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也被認為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一種很有益的和美儀式。中國茶道是「飲茶之道」、「飲茶修道」、「飲茶即道」的有機結合,包括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說、茶導引這七種主要義理。中國茶道以「四諦」為總綱,即和、靜、怡、真。
和
「和」是中國茶道的靈魂,是中國茶道的哲學思想核心。茶道的「和」其實就是中國佛、道、儒三家思想雜揉的具體體現。我們應該知道「和」的思想,並不是儒家獨有的。儒、釋、道三家均提出了「和」的思想,三者之間還是有差別的。儒家重視禮義引控的「和」。道家倡導純任自然的「和」,反對人為的規范。佛家推崇的則是超越現世的主客體皆空的宗教形式下的「和」。儒家的「和」,體現中和之美;道家的「和」體現無形式、無常規的自然美;佛家的「和」,體現規范之美。
中國茶道融合了儒、佛、道三家思想,而突出了道家「自恣以適已」的隨意性;迎合了中國民眾的實用心理。這正是區別於日本茶道的根本標志之一。 和諧——中國茶文化不朽的靈魂。
「以茶待客」是中國的習俗。有客人來,端上一杯芳香的茶,是對客人極大的尊重;即使客人不來,也可通過送茶表示親友間的情宜。宋代的《東京夢華錄》記載:開封人人情高誼,見外方人之被欺凌,必眾來救護。或有新來外方人住京,或有京城人遷居新舍,鄰里皆來獻茶湯,或者請到家中去吃茶,稱為「支茶」。
在現代生活中,以茶待客,以茶交友,通過茶來表示深情厚意,不僅已深入到每家每戶,而且也用於機關、團體,甚至成為國家禮儀。不論是宋代汴京鄰里的「支茶」,還是現在的人們以茶待客和茶話會,茶都是禮讓、友誼的象徵,都是親和、和諧的體現。
靜
「靜」是中國茶道的靈魂,「和」是因「靜」而「和」的,沒有「靜」的氛圍和境界,「和」只是一份殘缺的心靈。中國茶道是修身養性之道。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之路。
感悟到一個「靜」字,就可以洞察萬物、思如風雲、心中常樂。道家主靜,儒家主靜,佛家也主靜。古往今來,無論是羽士、高僧還是儒生,都把「靜」作為茶道修習的必經之路。因為靜則明,靜則虛,靜可虛懷若谷,靜可洞察明鑒,體道入微。可以說:「欲達茶道通玄境,除卻靜字無妙法。」
中國茶道正是通過茶事創造一種寧靜的氛圍和虛靜的空靈的心境,當茶的清香浸潤著你的心田的時候,你的心靈就會在虛靜中顯得空明,你的精神就會在虛靜中升華,你將在虛靜中與大自然融和交匯,達到「天人和一」的「天樂」境界。
怡
「怡」是「靜」的怡,「和」的怡,因為「怡」是靈魂的跳動,是脈博,是瞬間的人生頓悟和心境感受,是淡雅生命中的一絲絲感動和一次次顫抖。
中國茶道是雅俗共賞之道,它體現在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講形式,不拘一格。不同地們、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層次的人對茶道的追求也不同。歷史上的王公貴族講茶道重在「茶之珍」,意在炫耀權勢,顯示富貴,附庸風雅。文人學士講茶道重在「茶之韻」,意在托物寄懷,激揚文思。佛家講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去乏提神,參禪悟道。道家講茶道,重在「茶之功」,意在品茶養生,羽化成仙。普通老百姓講茶道,重在「茶之味」,意在解渴,去腥除膩,享受人生。
無論什麼人都可以在茶事活動中獲事活動中獲得暢適和愉快的感受。儒生可「怡情悅性」,羽士可「怡情養生」,僧人可「怡然自得」。中國茶道的這種「怡悅性」,使它擁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這種「怡悅性」也是中國茶道區別於強調「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標志之一。
真
「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
中國人不輕易說「道」,一旦論道,就會執著於「道」,追求道的「真」。「真」是中國茶道的起點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真」不全是真假的真,而是人生真善美的真。「真」是參悟、是透徹、是從容、是圓寂、是宇宙…… 中國茶道在從事茶事時講究的「真」,不僅包括茶應是真茶、真香、真味;環境是真山真水;懸掛名家名人的真跡;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還包括對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說話要真誠,心境要真的悠閑。茶事活動的每個環節都要認真,每個環節都要求真。愛護生命,珍惜生命,讓自己的身心健康、暢適,讓自己的一生過得真實,做到「日日是好日」,這是中國茶道追求的最高境界。
⑤ 我從日本留學回來,在日本學的是管理,但是有學過一點插花和茶道,現在我想向花藝方面發展,我想學習花藝
日本的插花在國際上都是很知名的,你應該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加上你學版的管理,應該更有把權控花藝設計的項目運作。綜合這兩點,我覺得你不妨考慮一下中赫時尚的花藝設計的課程,做高端的花藝設計項目運作,挺有市場前景的。或者你關注一下這個行業的發展趨勢,都是朝花藝空間設計這方面發展,所以你可以去中赫時尚官網關注一下這方面的信息
⑥ 花藝與茶道用英文怎麼說花藝與茶道
茶道:品賞茶美道 英語:Tea Ceremony 讀音: ceremony 英 ['serɪmənɪ] 美 [ˈsɛrəˌmoʊni] 例句: 1.重要茶道——沉悶消遣式回——500間都現 And best of all, the tea ceremony—that most tedious of pastimes—would not be invented for another 500 years. 2.精英領袖課程培答養管理能力處理際事務能力同教授古典藝術譬本茶道、劍術禪修 The elite leadership course trains its students in management skills and world affairs, but also in ancient arts such as the Japanese tea ceremony, kendo stick fighting and Zen meditation
⑦ 談談你對茶與茶藝的感受 200字
天晟茶學系復統培訓班一直支撐著學制茶者的信念,學茶也好,學茶藝也罷,不學好,沒有學好茶,豈有茶藝、茶可言。國人不知道為何特別鍾愛「泡茶流程表演」,而不愛茶。天晟茶學系統培訓班則對茶藝提出了要求,必須是了解茶,才能談及愛茶,唯有了解茶,真正愛茶,才有資格認證為茶藝師,否則,不是茶藝,更不是茶道。
進而達到知茶性而科學泡茶、知己知茶而健康飲茶,做到一沖茶顯專業,一談茶均問不倒。那樣你基本上掌握了茶藝師或茶人所應該具備的茶學知識與技能了,你才有資格涉及茶藝和茶道的工作,一個不了解茶的人大張旗鼓地談茶藝、談茶藝師、從事茶藝培訓工作等,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理應受到譴責。
⑧ 這是在哪裡上課上的是茶道課和插花
藝術的東西來源於生活,我不覺得插花需要學習或培訓,如果生活中沒專有這般情趣,學了也屬只是白學,長進不了什麼。最需要改變的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源於心。
茶道也是如此,許多人認為茶道表演很優雅,真的嗎?學了茶道之後真的讓人感到優雅嗎?許多朋友認為自已學完茶道、香道、插花,穿上唐宋麻服就很優雅了,中國有一句俗話說得非常的好:德要配位,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特別是學茶道,不管是學茶道或學茶藝,我一直都認為應先學茶,茶都弄不明白,哪談得上茶藝或茶道,不少茶友參加了茶藝師培訓班,再考個茶藝師資格證書,學個泡茶流程展示或者說演藝泡茶流程,回來就自稱是茶藝大師了,內行人看了都醉了。
⑨ 最近想報一些比較高雅的課程,比如花藝、茶藝,有什麼推薦嗎
我覺得內觀的中國式茶道挺不錯的,通過呼吸、伸展、禪坐、布席、行茶、洗心……幫助你獲得內心的平和與喜悅,而且目前在公眾號上也有線上課程了,很方便的。
⑩ 大學花藝與茶道課需要自己買花不
你哪個學校的?不同學校估計情況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