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花卉畫法步驟
① 色彩靜物要怎麼畫呢
在水粉靜物寫生中,我們時常會遇到畫得「粉氣」這一問題,往往要時時提防,擔心畫面處理不當而陷入「粉氣」、「蒼白」的境地。
造成畫面「粉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在表現物體的色彩層灰差別時,到處都以白色來調和,以此區分明度,使整個畫麵粉質的比重過大,從而產生「粉氣」的感覺。特別是在表現物體受光面的色彩時,有些考生為了使受光面表現出較高的明度而一味加白色,從而喪失了物體的固有色傾向,畫面的「粉氣」也就隨之而來。須知,即使是畫物體的高光,也只應以白色蘸少許光源色及固有色,這樣畫出的物體高光才會符合該物體的色彩傾向關系。而且不同物體的高光色彩應該是各不相同的,切忌用白色去畫所有物體的高光。
造成「粉氣」的第二個原因是在表現物體的暗部時,不適當地調入較多的白色。一般在水粉寫生中,暗部的色彩比較忌諱加進白色。因為水粉的白色與其他深色相調,乾燥後就會特別「粉氣」,重不下來。因此,通常是用檸檬黃、粉綠、土黃、橘黃、湖藍等顏色,根據暗部的冷暖傾向調和深色以表現暗部的色彩變化。另外採用濕薄的調色方法可減弱暗部的明度,以此來表現暗部反光及表現暗面的明度差異,從而迴避使用白色。當然不是絕對不能使用白色來表現暗部的色彩,對一些明度很高的物體,如白色瓷盤,暗部當然也需用白色與其他色彩相調。即使是表現色彩很深的物體,有經驗的作者在表現暗部色彩的不同明度層灰時,也會用少量的白色調配暗面的色彩,色彩不必調熟,只是靈活地表現一些反光部分並在小中范圍內提上幾筆,這樣非但不會產生「粉氣」的感覺,相反會形成豐富、飽滿的色彩美感。
造成畫面「粉氣」的第三個原因是調色盒中的顏料被未洗干凈的筆蘸顏色時弄臟,或因調色盤在較長的作畫時間里未及時清洗,或用含白粉的筆去蘸調色盤中的顏料,影響了顏料的強度,而使畫面產生「粉氣」的感覺。
② 水粉顏料怎麼調色啊
以下是常用顏色調配表:
現以丙稀顏料為例,來說明顏料的調色方法。
顏料調色表如下:
熟 褐 色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粉玫瑰紅 = 純白色 + 玫瑰紅
朱 紅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暗 紅 色 = 玫瑰紅 + 純黑色
紫 紅 色 = 純紫色 + 玫瑰紅
褚 石 紅 = 玫瑰紅 + 檸檬黃 + 純黑色
粉 藍 色 = 純白色 + 天藍色
藍 綠 色 = 草綠色 + 天藍色
灰 藍 色 = 天藍色 + 純黑色
淺 灰 藍 = 天藍色 + 純黑色 + 純紫色
粉 綠 色 = 純白色 + 草綠色
黃 綠 色 = 檸檬黃 + 草綠色
墨 綠 色 = 草綠色 + 純黑色
粉 紫 色 = 純白色 + 純紫色
啡 色 = 玫瑰紅 + 純黑色
粉檸檬黃 = 檸檬黃 + 純白色
藤 黃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桔 黃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土 黃 色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拓展資料
丙烯顏料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試驗證明,它有很
多優於其他顏料的特徵:乾燥後為柔韌薄膜,堅固耐磨,
耐水,抗腐蝕,抗自然老化,不褪色,不變質脫落,畫面不反光,畫好後易於沖洗,適合於作架上畫、室內外壁畫等。它可以一層層反復堆砌,畫出厚重的感覺;也可加入粉料及適量的水,用類似水粉的畫法覆蓋重疊,畫面層次豐富而明朗;如在顏料中加入大量的水分可以出水彩、工筆畫的效果,一層層烘染,推暈,透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