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生花卉普通
① 寫生的觀察方法
寫生的觀察方法
導語:繪畫的目的不僅在於再現自然,而在於藝術的塑造自然,所以要將寫生的自然形象進行藝術提煉,以達到繪畫的要求,下面是我介紹的關於寫生的方法,歡迎參考!
1、選擇形態和角度
首先要選擇好能夠入畫的花的優美的角度,主要以結構清楚、造型美觀和符合中國畫審美習慣為原則。花卉寫生的姿勢直接影響到觀察花的形態和角度,不要以自己習慣的方式去觀察寫生對象。因此,寫生時要站著、坐著、蹲著各畫一張。這樣才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了解花卉,以後才能得心應手地表現花卉的各種形態,使畫面豐富而生動,從而總結出表現寫生對象的最佳形態。
2、忠實描寫與適當取捨
寫生時所畫的花卉,不僅要表現質感和形象,而且必須表現出它的特徵,要表現客觀真實,避免盲目憑主觀想像去畫。
可是自然形態的花雖然很生動,但它的生長是繁雜零亂的。因此,不能看見什麼就畫什麼,見到幾個瓣就畫幾個瓣,否則就會將寫生形象畫的零亂不堪。所以寫生必須在加強分析、提煉、取捨(加強美的,特徵明顯的,符合規律的本質特點)的基礎上,把自然形態加工為藝術形象,取捨要防止盲目性,不能無根據地剪裁取捨,取捨的目的是加強花的本質特徵,使之更加典型。
3、以形寫神
古人 講「以形寫神」「形神兼備」 「以形媚道」。這些 都講述了「形」與「神」的關系,既形似之上的神似。寫生不應滿足於精確的`形似,因形似僅是外在的輪廓,寫生的最高要求是要通過精確的形,表達出事物的內在生命,形的精確不等於神似,但神一定存在於精準的形象之中,所以寫生不應僅注意被描繪事物的輪廓,而更應該注意如何觀察描繪生動的形態,並以此來表達出被描繪事物的內在精神。
② 衛天霖的寫生花卉的表現形式是
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融合。
衛天霖是中國二十世紀的油畫家,在藝術上有獨特的見解,運用獨特的體裁及形式語言,表現了他內在的情感。從客觀上講衛天霖的藝術是對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繼承,但追其根源,衛天霖的取裁則暗合了中國傳統文人的選裁傾向。衛天霖的繪畫語言是在學習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基礎上,加上隱於其心中的古代文人所提倡的純粹的審美態度而形成的。從畫面上可以看出他的藝術是保守的印象派,在外光的表現上衛天霖的作品體現了對環境色與光源色的重視與表現,但由於對光色表現的差異性,形成了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而印象派藝術中本身存在著的寫意精神,暗合了隱於衛天霖心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迷戀,影響著他通過畫面來傳達自己內在的情感。而後印象派的表現性技法讓他的畫面充滿了更多的激情,使他的畫面有別於印象派的迷離效果,趨向於結實清晰的形體。在學習與研究外來藝術的過程中,衛天霖逐漸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形式語言。
對一個藝術家的研究應該是深層次多角度的,包括他的生活實踐、師承關系、宗教傳統、人文修養以及個性氣質等因素,而其藝術本體的特徵,是主體全方位的最直觀的、最深刻的體現。本文運用文獻研究、圖像比較研究等方法,從藝術家作品的形式因素入手,對衛天霖藝術進行研究,在其藝術的形成原因、獨特性及感情的表現等方面進行了初步的研究。衛天霖是中國二十世紀的油畫家,在藝術上有獨特的見解,運用獨特的體裁及形式語言,表現了他內在的情感。從客觀上講衛天霖的藝術是對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繼承,但追其根源,衛天霖的取裁則暗合了中國傳統文人的選裁傾向。衛天霖的繪畫語言是在學習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基礎上,加上隱於其心中的古代文人所提倡的純粹的審美態度而形成的。從畫面上可以看出他的藝術是保守的印象派,在外光的表現上衛天霖的作品體現了對環境色與光源色的重視與表現,但由於對光色表現的差異性,形成了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
③ 惲壽平花卉冊使用了什麼的手法
惲壽平,字壽平,號南田,又號雲溪外史、白雲外史,生於1633年,逝於1690年,是清代著名畫家,也是常州畫派的開山祖師。他的「沒骨」花卉畫風獨樹一幟,對花鳥畫壇產生了深遠影響。
惲壽平大膽革新,將「沒骨」寫生花卉畫法從沉寂中重新發掘出來。他以北宋畫家徐崇嗣為宗,將傳統花鳥畫法一洗而空,獨辟蹊徑,開創了「沒骨寫生花卉」一派,即「常州畫派」。惲壽平在其《畫跋》中提到:「沒骨牡丹,起於徐崇嗣,數百年其法無傳。余為古人重開生面,欲使後人知所崇尚也。」
惲壽平的「沒骨法」無需勾勒,色彩與水的結合達到渾然天成的效果。他研究色、水、粉、意之間的辯證關系,將成熟的山水畫技法、寫意花鳥畫技法巧妙融合,使得花卉畫作曲盡造物之妙。惲壽平對水法的運用尤為突出,他根據花卉的特性、生長季節和時間變化,恰當地採用水暈的表現手法,將花卉的生長變化生動地描繪在畫面中。
惲壽平的花卉畫作,追求「筆不到處」的無色之色。不論是工筆畫還是寫意畫,他都能以水暈的方法使色與水交替暈染,渾然天成。惲壽平在題畫中寫道:「得筆法易,得墨法難;得墨法易,得水法難。」這正是他花卉寫生之精髓所在。
惲壽平的「沒骨畫」技法,使得宮廷貴族、朝野名流競相仿效。在常州一帶,這種畫風甚是風行,為後世畫家提供了新的創作思路。惲壽平不僅恢復了「沒骨」寫生花卉的傳統,更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和發展,使得花鳥畫壇煥發出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