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方連續花卉
㈠ 二方連續是什麼
以一個或幾個單位紋樣,在兩條平行線之間的帶狀形平面上,作有規律的排列並以向上下或左右兩個方向無限連續循環所構成的帶狀形紋樣,稱為二方連續紋樣。
意義:我們的祖先創造了單獨紋樣、適合紋樣、二方紋樣……二方連續紋樣由於具有重復、條理、節奏等形式,應用最多:原始社會的彩陶器上,二方連續紋樣裝飾已有了很高的成就;商周時青銅器上二方連續紋樣風格厚重、古樸變化極多;漢代漆器上面的二方連續紋樣裝飾達到了很高水平;唐代唐草紋結構嚴謹,風格典雅、富麗。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各兄弟民族在服飾和用具的美化上多用二方連續紋樣,並有其各自的傳統特色。如廣西的壯錦,四川的蜀錦、湘西苗族花帶、土家族織錦……。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生活用具器物及建築裝飾上,二方連續紋樣的裝飾也隨處可見:如染織的花布、花帶紋樣、書籍的裝璜、商品包裝、黑板報的美化等均廣泛應用。
二方連續紋樣的骨式:
散點式、傾斜式、垂直式、波紋式、水平式、幾何式、結合式等,每種形式可有四種排列方式:順序排列、顛倒排列、正反順序排列、正反顛倒排列。
設計與繪制步驟:
畫兩根平行線,並適當定出長度.
根據長度劃分若乾等分單位.
構思設計:根據用途,內容,表現形式確定紋樣的骨式,在草稿紙上精心設計繪制出一個單位紋樣.
將設計好的單位紋樣復拓到每一個單位上完成鉛筆稿。
著色完成作業。
設計要點:組織節構要有節奏感、韻律感。
不同題材要選用恰當的骨式。
注意各種骨式的綜合運用。
注意單位紋樣相結合時的關系。
二方連續紋樣的色彩
(展示各種圖案配色方法繪制的二方連續紋樣彩圖)
底色:底色是為花紋服務的,為的是增強畫面層次,突出花紋。一般淡底色配深花紋或深底色配淡底色花紋,但都必須適當掌握明度。使紋樣在底色上鮮明突出。底色要求均勻,一般要加入白粉顏料才容易均勻,如果用水粉顏料,就不一定要加白色。
一般要求的學生作業類型:
」設計製作一條有4-5個單位的花邊。
要求:1.以你喜歡的花卉或動物為題材,進行紋樣設計,造型要簡潔、概括。」
㈡ 纏枝蓮寓意是什麼
纏枝紋又名「萬壽藤」,寓意吉慶。因其結構連綿不斷,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是以一種藤蔓卷草經提煉變化而成,委婉多姿,富有動感,優美生動。
纏枝蓮紋飾是纏枝紋的一種,為傳統吉祥紋樣。作為瓷器裝飾的紋樣形式之一,因其圖案花枝纏轉不斷,故稱纏枝紋,明代稱為「轉枝」。其構圖機理是以波狀線與切圓線相組合,作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展開,形成波卷纏綿的基本樣式,再在切圓空間中或波線上綴以花卉並點以葉子,便形成枝莖纏繞,花繁葉茂的纏枝花卉紋或纏枝花果紋。
背景
植物紋樣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從新石器時期的簡單植物陪襯紋飾到隋唐時期植物紋樣第一次大發展,植物紋樣逐漸展現出靈活、生動的裝飾面貌。隨著宋元時期花鳥繪畫的重視和發展,加之明清吉祥寓意和世俗文化的浸染,促使植物紋樣在明清時期又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呈現出豐富多樣而又一脈相承的時代特徵。
明代是中國吉祥文化高度發展的時期,「明代的紋樣,在傳統圖案的基礎上,凝練升華,達到了高度的樣式化,具有濃厚的裝飾美。如果說漢代的紋樣是我國古代前期工藝文化成熟的縮影,那麼,明代的紋樣則是我國古代後期工藝文化結晶的標志。」
纏枝紋正是明代這一特殊時期,最具表現力和融合性的代表性植物紋樣。它在前代紋樣的發展基礎上,在明代吉祥文化的充分浸染下,延續極具特色的傳統構圖樣式,加之豐富多樣的構成要素,演繹出鮮明、直觀的時代特色,體現出中國傳統裝飾紋樣極具生命力和包容性的突出特點。
㈢ 什麼是單獨紋樣什麼是二方連續
單獨紋樣--- 不與周圍發生直接聯系,可以獨立存在和使用的紋樣叫單獨內紋樣。單獨紋樣有均齊式和均容衡式兩種。均齊式是以中軸線和中心點為依據,在固定的中軸線和中心點的上下左右或多方面配置相應的同形同量紋樣的形式。均衡式是不受軸線制約、自由地進行組織安排的構圖表現花卉的動態形式。
二方連續----二方連續是由一個單位紋樣反復無限排列的帶狀圖案. 二方連續的兩種形式:一種是上下方向連續排列,叫豎式排列;一種是左右方向排列叫橫式排列.
㈣ 怎樣剪花邊
折疊方法與範例 :
將色紙經一定方法折疊後,可剪出對稱式的圖形稱為折疊剪紙。有很多種折疊方法,分述如下。
直立對稱式將正方形或長方形紙從中間對折,在緊靠折線的一邊起手,畫出半個或一個圖形,剪之,動物、人物均可。
二方連續式又稱「花邊」,將一張長條形的紙反復對折至長與寬的比為3:2,在第一折上畫出一個或半個圖形,注意折線處的兩邊要有連接點,不可全部剪斷,剪好後展開,就成了二方連續的花邊。各種幾何圖形、吉祥符號、動物、人物、花卉皆可用來剪制花邊,組織形式亦可靈活多樣,如垂直式、水平式、上下穿插式、相向式、相背式、接圓式、斜線式、散點式、綜合式等等。
四次對稱式將方形的紙對邊折或對角折兩次,得四根對稱軸,在其中一面上畫好圖形剪之,展開後可得到四次對稱的剪紙。
剪鏤在剪影的基礎上,練習鏤空的方法,先畫出要鏤空的圖形,在按畫好的圖形剪去空白處,剪時由小及大,由內而外,循序漸進。最後剪去邊緣。
1.折剪鏤空法
凡是兩邊對稱或接近對稱的小結構皆可用折剪法剪之,此法常用於隨意的鏤空。以蝴蝶為例,先折剪出剪影。然後,在蝶翅上捏出小折,沿折線剪去半圓或半長圓,邊折邊剪,注意捏折、剪的方向要順著蝶翅的長勢而行。用此方法,不但可隨意鏤剪各式蝴蝶,也適用於鏤剪各種物體。
2.不規則形鏤空法
凡不對稱的鏤剪,可先用剪尖在空白處鑽一小孔,然後插入剪尖按結構鏤空。若空白較大,可先折剪一孔,再插入剪尖細細剪之,若空白極小,鑽孔恐怕損壞剪紙,可用刻刀刻出一小口,再用剪尖樓空。左手持紙,右手持剪刀,剪刀的方向保持不變,剪時左手隨右手剪刀的剪進微微捻轉紙張,以紙就刀。
題材及創作手法
傳統吉祥剪紙常借象徵、比喻。諧音、假託等寓意手法來表現其吉祥的主題,常用的方法是象徵——1.龍龍是中國古代至尊的神物,起源於華夏圖騰,故為中華民族的象徵。《本草綱目》中描述龍「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口旁有須髯,頜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民間畫工稱龍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金魚、胡似人須、身似蟒、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尾似牛。其動勢為三波九折,呈『「S」狀。
2.鳳凰羽飄轉舒捲,多作三、五羽,難翎狀或孔雀翎狀,造型極富浪漫色彩。比喻婚姻美滿、祥和如意。、太陽構成「丹鳳朝陽」象徵高才逢時或盛世明主,賢才輩出。
3.虎《風俗通義》曰:「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膊挫銳,噬食鬼魅」。虎有王者風范,是力量的象徵。因此,民間常以虎做裝飾紋樣,以避鬼驅凶。
4.獅子獅子有「百獸之王」之稱,是權力與威嚴的象徵,可鎮百獸,故民間常以石獅做鎮門護宅之物。
5.佛手、桃子、石榴
佛手為一種水果,皮可入葯,芳香撲鼻,因其狀如手,故稱佛手。佛擬諧音「福」、「富」,佛手諧音「富首」,象徵福多財多;桃子益壽,傳說西王母的蟠桃三千年結果,象徵長生不老;榴生百子,千房同膜,千子如一,象徵多子。
6.松、竹、梅
《論語》曰:「益者三友」,即以三種事物為友,或書、畫、詩,或琴、劍、棋。古人將松、竹、梅稱之為「歲寒三友」。
7.四君子梅、竹加上蘭、菊又稱為「四君子」。梅,傲雪而開,是正直的象徵;蘭,澄神滌穢,是純潔的象徵;竹,滋生易長,是虛心的象徵;菊,飲之長壽,是保持晚節的象徵。故「四君子」體現一種清高拔俗的情趣,作為修身養性的借鑒。
8.四季花民間將牡丹、荷花、菊花、梅花象徵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故瓶中插四季花,謂之「四季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