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扦插方法
1. 花卉扦插的方法有哪幾種
扦插繁殖是從母株上剪取根、莖、葉等營養體的一部分插入土中或浸入水中,在回適宜答的環境條件下促其生根、發芽,形成一個完整獨立的新植株。
常用的扦插方法,因所用的扦插材料不同,分為枝插、根插、葉插、芽插等。
(1)枝插:又名莖插。是目前大量繁殖花木應用最多的一種方法。枝插又分為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
(2)根插:利用根上的不定芽萌發而長出新的植株。此法適用於具有肥大肉質須根或直根系的花木,如牡丹、芍葯、紫藤、紫薇、凌霄、貼梗海棠等。
(3)葉插:利用葉脈的傷口部分產生癒合組織,然後萌發出不定根和不定芽,從而形成新的植株。此法常用於一些葉脈粗壯的多年生草花,景天科和龍舌蘭科等的多肉植物以及個別的常綠木本花卉。葉插分為平置法、直插法等。
2. 銀葉菊怎麼扦插
銀葉菊的繁殖一般有播種繁殖和扦插繁殖兩種,其中播種繁殖耗時比較長、苗期生長比較緩慢,而且還會出現品種變異。而扦插繁殖操作簡單、成活率高、還能延續母株的優良品性,因此、繁殖銀葉菊最常採用就是扦插的方式。
總結:銀葉菊繁殖最常用的就是扦插繁殖,而扦插繁殖雖然操作過程比較簡單,但也要最好消毒工作,以免出現繁殖失敗的現象。扦插繁殖後的銀葉菊要注意溫度、光照、水分等方面的管理,等銀葉菊成活、生長穩定後再進行正常的養護管理。
3. 球根花卉的扦插方法可以分為幾類
根據所選取球根花卉營養器官的不同,可分為枝插、葉插和鱗片插三大類。
(1)葉插
進行葉插的球根花卉要求生長健壯,具有肥厚的葉片、粗壯的葉脈和葉柄,充分成熟等,並且其葉緣、葉柄或葉脈具備生根發芽的能力,如球根秋海棠利用葉脈生根、大岩桐利用葉柄生根等。葉插法多在溫室中進行,可以周年繁殖。
葉片扦插又分為全葉插和片葉插兩種。全葉插是利用整片葉子進行扦插,依生根部位的不同又有平置法和直插法之分。平置法是在葉脈或葉緣處生根的花卉繁殖時應用的方法,將其葉片的葉柄切去後平鋪在插床基質上,加以固定,使葉片與插床基質緊密結合,有利於吸收水分,防止萎蔫乾枯。球根秋海棠的全葉平置扦插可在葉片基部的切口處或葉脈處生根發芽產生新植株。有時平置法扦插需要將葉脈處刻傷或切斷,有利於吸水生根。直插法是扦插時將葉柄插入插床的基質中,葉片直立,由葉柄的傷口處生根發芽,如大岩桐於6~7月進行葉片直插繁殖,基質保持20℃,先在葉柄的基部產生子球,然後生根發芽長成新的植株。
片葉插時利用部分葉片進行扦插,一片葉子可以分成數塊,分別扦插,大大提高繁殖量。如大岩桐的片葉插是在各對側脈下方從主脈處切開,切除葉脈下方較薄部分後分別扦插,由主脈處發生新植株。
(2)鱗片插
鱗片是葉的變態,所以鱗片插相當於葉插,鱗莖類球根花卉,如百合、水仙、朱頂紅、風信子、石蒜、網球花等都可採用此種方法。
百合鱗片插:是百合最常用的商業繁殖方法。於秋季或冬季選擇大、充實、無病蟲害的鱗莖剝取鱗片,依球的大小每鱗莖可剝取鱗片25~75片,經殺毒劑消毒後,將鱗片均勻地撒播在裝有濕泥炭或蛭石的淺箱中,然後將箱子堆放在高濕、適溫、黑暗的溫室中。開始溫度保持在23℃下8~12周(子鱗莖形成期),然後轉至17℃下數周(花莖形成期),再轉到5℃下8~12周。子鱗莖形成的速度因品種不同而存在很大差異,短的2~3周,長的12~14周。子鱗莖形成後,將帶著子鱗莖的鱗片一起儲存在4~5℃的冷藏室中待翌年春季種植。子鱗莖需經過兩年的栽培才能長成開花種球。
水仙鱗片插:在球根休眠期將水仙鱗莖縱切成8~10等份,再將以莖盤相連的每兩片鱗莖分割成一個繁殖體,用0.5%苯菌靈溶液浸泡消毒30分鍾後,混於濕蛭石中(1升水配12升蛭石),裝入塑料袋置於25℃的溫室或溫箱中,12~16周後在鱗片基部形成子鱗莖,繁殖率可提高50~60倍。此法又稱雙鱗片繁殖,在朱頂紅、風信子等鱗莖類球根花卉上亦常應用。朱頂紅於2月或8月進行,風信子於6月下旬進行。將分割的雙鱗片繁殖體洗凈,用100倍的升汞溶液消毒30分鍾,置於25℃、80%~100%空氣濕度下2~3天,待傷口癒合後再種植。
(3)嫩枝插
又稱莖插、嫩莖插。對於球根花卉來說,要求在生長健壯的莖頂端截取未木質化的幼嫩部分作插穗,做到老熟適中,過老生根慢,過幼嫩易於腐爛。
大麗花商品生產中主要採用嫩枝插繁殖。於早春2~3月將未分割的塊根密排於溫室的繁殖床或溫室中,覆土至球頂,溫室內的晝夜溫度保持在18~20℃/15~18℃,新芽可從根頸部不斷發生,待嫩梢長到6~7厘米、莖還未出現中空時取下進行扦插,扦插生根的晝夜溫度為20~22℃/15~18℃,2~4周後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