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土球苗花卉

土球苗花卉

發布時間: 2025-09-25 03:16:53

① 在北方如何栽培養護桂花

關於怎樣栽培養護桂花,因地區環境不同差異很大。現以北方為例,可分為定植、光照、通風、澆水、施肥、防寒幾方面。就現有土壤簡要介紹。

【1】定植:定植苗有3種情況,即裸根分栽或裸根蘸泥漿苗;畦栽土球苗及小容器栽培苗等。定植多選用口徑16—20厘米深簡瓦盆,盆底墊好盆孔,填一層有機肥,厚度1~1.5厘米,或蹄角2~3片,再填栽培土。

裸根苗定植:裸根苗有裸根掘苗不加任何保護,及掘苗後除去宿土抹蘸泥漿,或苔蘚包裹保護根系的3種情況。裸根掘苗多為留床2~3年苗。塗蘸泥漿苗及苔蘚包裹苗多為遠途運輸苗。這些苗上盆定植時,先將枝條適當修剪。肥土及有機肥栽培土不能與根系直接接觸.與根系接觸的土壤應為素沙土、腐葉土、腐殖土或普通園土等,以免肥料中尚未腐熟部分產生還原物質傷害根系。栽植後應置半陰潮濕場地、如有溫室或有條件措建小弓子棚時,則放入小弓子棚或溫室光照充足場地,如沒有上述條件也可置背風向陽場地澆透水後向葉片及場地四周噴水,改善小環境空氣濕度,成活率不會太低。

畦栽土球苗定植:這種苗通常稍大一些,已經有小的冠幅,上盆前除適當修剪外,並將土球多餘宿土除去些,使一些直徑較大的斷根外露,大根上如有較多側根應保留,對側根很少或無側根的大根應用枝剪短截,盡可能使土球在盆內自由移動,以使栽植於盆中心,直接填栽培土。對沒有散球、側根較多苗,可置背風向陽的場地,澆透水以後,常噴水於葉片及場地,已經散球的苗應置半陰場地養護,恢復生長後逐步移至直曬光下栽培。

小容器栽培苗定植:為桂花苗栽培中最好的方法,換盆後成活率高,不影響生長。將10~15厘米口徑容器中栽培苗脫盆,直接栽植於大盆中,因其根系沒有任何傷害,栽植後不用緩苗,所以沒有停止生長之憂,通常當年長勢要比前種方法長勢快而健壯,抗性也比前兩種強。

【2】光照:桂花喜光照,為陽性花卉,栽培養護期間應置光照良好,直曬場地,喜潮濕空氣,盆土不宜過濕,栽培場地應濕潤。光照不足使株形零亂,葉節變長,葉片變薄,花芽轉化困難,開花少或不開花。生長期間長時間光照不足要移至直曬光照下,應逐步加強光照強度,切勿一步到位,防止產生日灼。

【3】通風:生長階段需通風良好,合理擺放,前低後高,且勿過密.株間互不幹擾,體眠階段白天需開窗通風,否則不但株形零亂.且易引起脫葉。

【4】澆水:農諺稱「三年剪子,五年壺,接接靠靠當年熟」。「壺水健半壺死,不澆能得健壯苗」。說的均是澆水的難度。盆栽桂花喜濕潤,能耐乾旱、畏水濕,怕積澇。澆前首先看土壤干濕情況,要做到「澆一看二,眼觀三,過去十盆,回頭安」的澆水方法、所謂的「三年剪子,五年壺,接接靠靠當年熟」指要想修剪出一個好的株冠造形,需要3年時間觀察實踐,才能了解花卉習性.掌握生長規律,才能熟練掌握操作。「五年壺」是指要用5年的時間學習、實踐,才能掌握正確的澆水量和澆水時間。所謂「壺水健,半壺死,不澆能得健壯苗」說的是依據土壤質地、墒情、容器、天氣等綜合情況,所需要的澆水量及前澆後看的方法.也就是說,土壤質地疏鬆通透,既排水良好、又能保墒的種類,燒進一壺水也不會澇死;而通透不良易積水,保墒差的土壤,澆半壺水也會澇死。同一種土壤,不同時間,不同季節,不同氣候,不同栽培容器質地,不同長勢,其澆水量也各有不同。通常生長季節,晴天、風天、旱天、非高密度材質栽培容器,長勢健壯的桂花需澆水量多,反之則少。「不澆能得健壯苗」並不是不澆水,而是視土壤含水量,盆土未乾當然不能再澆水,再多澆水就會傷根而死苗。另外澆水的時間,習慣每日上午1次,下午找水,當然與上述環境有密切聯系。關於「澆一看二,眼觀三,過去十盆,回頭安」是指澆第一盆水時,看第二盆及第三盆需求量的多少,也就是干透的多澆,半乾的少澆,不幹的不澆,既不影響工作時間,又能合理供應水,澆過十盆後回頭看看有無積水,發現積水找出原因加以處理,以免積水而死苗。澆水時水溫要與氣溫基本相同,以免因溫差過大造成根系損傷。

【5】施肥:本題以栽培土壤為基礎,基肥中只有腐熟廄肥,在短期內對植株的需求是足夠的。但隨植株株冠的不斷擴大,根系不斷增多,對養分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另有一部分養分由底孔隨水流失及土壤空氣的流通而蒸發,再者受容器限制,不能由外界補充,因而進入旺盛生長期後,需追肥以供生長消耗。這種消耗,株冠越大消耗越多;株冠越小,根系越弱,消耗越小,因此在追肥時應依據實際情況增加或減少。這又有與澆水的「三年壺」有著密切聯系,苗強健者一壺水,能供十幾天至幾十天消耗,而苗弱者會引起肥害而死苗。一般情況下,生長初期追肥間隔15~20天,生長季節10~15天,花芽轉化前7~10天為較理想休眠期停止追肥追肥以腐熟有機肥最好。應用無機肥最好應用復合肥,以防產生缺素。就現有條件也可將廄肥腐熟後埋施,效果不會相差太多。家庭環境最好薄肥勤施,減少異味發生。

【6】防寒越冬:容器栽培桂花容易移動,冬季可移至溫室,塑料薄膜小弓子棚、專用陽畦等越冬。

溫室越冬:通常於降霜前,移八溫室中光照充分、場地濕度較大的位置,花農常稱為中前口或稍後的位置,擺放應整齊,南低北高,不宜過密,保持盆土偏干,葉片無塵污,玻璃溫室光照較強時可適量噴水。室溫保持夜間6℃左右,但能忍受短時O℃低溫。白天高於18℃應及時開窗通風。1~3月脫盆換土。翌春隨自然氣溫升高,加大通風量,溫度穩定於10~15℃時移出室外,背風向陽場地。有季風地區季風過後,移至直曬環境下栽培養護。

塑料薄膜小弓子棚越冬:小弓子棚本身就是一個簡易小溫室,既保溫又保濕,不影響光照的越冬設施,選背風向陽排水良好場地,掘土挖坑,深度40 - 50厘米,於霜前將盆栽桂花移入坑中,擺好,南側不能受光照處留出20—30厘米空地,以防自然溫度過低時,受凍後長時間不能融化,棚內溫差變化過大而傷害植株。夜間自然溫度0℃以下時,加蓋蒲席或保溫被防寒,翌晨光照充足後掀開。盆土保持不幹不澆,翌春溫度不低於5℃時可大量放風,待適應環境時移栽至栽培場地。

專用陽畦:為一種專為桂花越冬的陽畦,畦深多在50~60厘米,偶見80厘米。北牆可達1.2米,罩蓋薄膜架呈拱型。其它養護與小弓子棚相同。

家庭環境越冬:家庭環境越冬雖然受空間限制,但情況還是多種多樣的。在鄉村房屋空閑,但冬季多無供暖設施,這種環境秋季八室後將門窗全部打開,保持盆土偏干,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室溫低於6℃時,夜間門窗掛單簾或保溫被保溫,白天掀開,即能良好越冬。如有供暖設施,白天也需開窗通風。如人花共室時,夜間移入室內,白天移至原栽培處,適應後固定擺放位置。也有花友曾介紹過,冬季來臨之前,在庭院不妨礙走路及日常生活的場地挖一深坑,深1.5~2米,天冷後將桂花放入坑內.晚上將口蓋草簾,白天掀開,不但不脫葉,第二年長勢也不弱。如果有庭院條件,也算是一種越冬的土方法。

茶花帶土球怎樣上盆

從花卉市場(包括郵購)買來的茶花苗,往往在根部帶著土球。這類土球,有的是原土,有的是人工附土。

帶土球或附土的目的是為了延長茶花苗離地後的生存時間。購買來的小苗,都應脫土上盆。

(1)脫去根部土球的必要性

原因有三點:一是茶花根部的山泥,經過塑料等物的包紮和運輸擠壓,泥土板結,團粒結構破壞,原土已無法再利用。二是土球(泥土)的表面層光滑,內層和外表之間的透氣,呼吸,養分吸收等性能失調。所以帶著原土入盆,幼苗難以成活。三是茶花小苗根上的土球表面光滑,與新土之間形成明顯的隔離層,使小苗的根系難以舒展,造成新根不發而死。

(2)脫去根部土球的方法

把帶有根部土球的小苗,先放入清水中,不可用手去掰剝,要讓它自然溶去。再將根系清洗干凈。然後取出,剪去腐爛的根和過長的根毛。

(3)茶花苗的栽培方法

(1)根系消毒將清洗後的茶花小苗晾乾,然後放入濃度為0。1%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10分鍾左右,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待用。

(2)小苗上盆花盆必須清洗干凈,並經陽光暴曬,有利消毒殺菌。

花盆底孔上方,應墊窗紗一塊,以防害蟲經底孔倒入盆土中,為害幼苗新根。窗紗的上方要壓一塊碎瓦片,上盛半盆山泥,中央應下凹,以利栽培小苗。

最後,把茶花幼苗的根系順勢展開,輕輕放入盆中央,蓋上山泥。

但是山泥不能裝滿盆,應低於盆口2厘米左右,這中「留水口」。在澆水施肥時,可防止水肥外溢。栽入以後,應先澆一次水,水要澆透。最好用水壺噴灑,嚴防用大水澆灌,以免小苗露根伏倒。

③ 喬木、灌木、花卉、綠籬如何區別,它們的土球直徑的計算方法

喬木的特徵是指樹身抄高大的樹木,由根部發生獨立的主幹,樹乾和樹冠有明顯區分。 灌木是指那些沒有明顯的主幹、呈叢生狀態的樹木。花卉是指具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草本、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開花喬木、盆景以及溫室觀賞植物。綠籬是指由灌木或小喬木以近距離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單行或雙行,緊密結合的規則的種植形式。土球直徑的計算公式是 1 喬木為苗木胸徑(根頸處往上1米處)的8--10倍。土球的厚度應為土球直徑的五分之四以上,土球底部直徑為土球直徑的三分之一。2 灌木,包括綠籬土球苗土球直徑為其高的三分之一,厚度為球徑的五分之四。

④ 網購花卉用水泡土球,脫落後,裸根進行盆栽澆水後,隔二天還需要澆水嗎

需要
裸根栽植,花木不帶土坨的種植。
裸根苗盆栽注意事項:
1、選盆及選擇位置:購買後可直接裝盆,應控制溫度和濕度。裸根苗裝盆以21cm×21 cm的盆子為宜,具體視苗及其根系的大小而定,盆子的大小要足於讓修剪後的根系充分舒展。
2、介質或土壤准備:事先整理土地准備種植,月季喜歡中性偏酸的土壤。常用的種植材料有:園土、草炭土等。種植月季的介質或土壤要透氣、保水、保肥、干凈。裸根苗因根系有傷口,栽種時不建議放有機肥作底肥,但可施用緩釋肥。若要放有機肥作底肥,要控制好量,且需在底肥上面鋪一層不加肥的土壤,防止有機肥與根系直接接觸。
3、修剪:為了促進日後月季裸根苗能長出健壯的枝條、形成良好的株型,建議根據裸根苗的枝條狀況,可將枝條剪至15-20公分(根據品種不同而定)。修剪時剪具要求鋒利清潔,以雙刃剪刀為宜。種植之前,根據苗的枝條狀況,剪除枯枝、瘦弱枝、交叉枝及傷殘枝。根部修剪保留至5cm左右,有利於快速生根。有利於快速生根。藤本月季修剪時可適當留長些。
4、根據裸根苗的狀態,對苗進行泡水、殺菌處理:裸根苗經過長距離、長時間的運輸可能會出現失水的情況。種植之前要檢查一下苗的狀態,如發現枝幹有皺皮脫水現象或根系乾燥,需先泡水1~2個小時後再栽種(浸泡時間視苗的狀態而定)根據苗子情況也可以灑水進行補水。栽植前可再用多菌靈或百菌清等殺菌劑配製成的溶液泡10~20分鍾,濃度依據農葯的使用說明。
5、栽植:為防止盆內積水,先填入1/4~1/3深度的介質或土壤,把苗置於盆子的中央,將根傘狀打開,使根可以向四面八方平均生長,然後加入介質或土壤(關於嫁接部位是否要埋入介質或土中:氣候溫暖濕潤的地區,以嫁接部位露出為宜,防止病菌的侵入。若在寒冷乾燥地區栽種,則以埋入介質或土中以達到保溫的作用)。種好後,將苗往上輕提,然後輕輕壓緊介質,以使介質充滿苗根系間的空隙。
6、澆水:種下之後澆透定根水,水要完全淹沒土壤,讓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以利於根系更好地吸收水分。
7、緩苗:在種下後的兩個星期內,要注意保持土壤濕潤,否則容易乾死。另外,還要作好防寒工作。栽種後的前兩個星期是緩苗期,避免強光暴曬和長時間大風吹。 (若在大棚內培育,棚內溫度濕度不宜過高)種植後最好對苗噴灑一次殺菌劑。
8、病蟲害防治:在平常養護過程中要有計劃地噴施農葯。裸根苗種植後建議20天左右噴灑一次防治黑斑病、莖腐病、灰霉病及白粉病的農葯,如多菌靈、百菌清、苯醚甲環唑、石硫合劑(在未長出葉之前使用)、硫磺粉、殺毒礬、粉銹寧等。(南方夏季高溫高濕需增加打葯次數至10天左右一次)。

熱點內容
深根花卉 發布:2025-10-20 08:51:57 瀏覽:737
詩意花藝 發布:2025-10-20 08:43:24 瀏覽:824
樹枝橡皮泥插花 發布:2025-10-20 08:42:21 瀏覽:445
海棠獎章 發布:2025-10-20 08:42:19 瀏覽:99
國畫蘭花教程 發布:2025-10-20 08:37:19 瀏覽:830
用手工紙做玫瑰花 發布:2025-10-20 08:25:41 瀏覽:964
夢見野百合花 發布:2025-10-20 08:04:13 瀏覽:546
土豆蘿卜西蘭花歌詞 發布:2025-10-20 08:01:16 瀏覽:577
剪紙2荷花 發布:2025-10-20 08:00:34 瀏覽:285
紅盒荷花煙 發布:2025-10-20 08:00:29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