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學插花
Ⅰ 文竹與雲竹的區別是什麼你更喜歡哪個
中學的時候,為美化教室,班上多了兩盆綠植。一盆開紫紅色花朵,一米多高,冠幅也有一米左右,洋洋灑灑,開得甚是熱鬧,擺放在教室靠窗的一邊。由於缺乏養護,最後無疾而終,那一片紫紅,倒也印在腦海,不曾忘卻。還有一盆,小小的文竹,姿態飄逸,長駐講台上面,一放就是幾年,除了偶爾澆水,也沒有其他養護了,它倒長得挺好,株型小巧,如雲如霧,綠意盎然。
從此,便對文竹心生好感。
3、爬藤區別:雲竹不管怎麼長,也絕不會爬藤,文竹則不然,它會長出長藤,可以剪掉,也可以不剪掉,如果不剪,就要給它搭架子,將長出來的長藤固定在架子上。
長文竹和細葉文竹都是攀援性植物,其幼株,與矮文竹差異不但,但是,生長三四之後,其攀援特性開始顯現,主要表現在文竹只長藤不長葉子,直到文竹藤生長到一定長度之後,在藤蔓頂稍部位,方可萌發葉片。長文竹和細葉文竹適宜在陽台等處栽植,植株長大之後,搭建支架,讓其攀援生長,可依據栽培環境,設計不同造型。如果養護不當,植株長大之後,株型散亂,缺少美感。
因此,想要達到特定的養殖效果,就可以從挑選特定的文竹品種入手。盆栽文竹小巧玲瓏,亭亭玉立,自帶古典韻味;爬藤文竹,婷婷裊裊,生長迅速綿延不絕。總之,各有各的味道。這樣的文竹,你喜歡嗎?
Ⅱ 河北民間舞蹈介紹
河北民間舞蹈人們比較熟悉的有:徐水獅子舞,唐山的地秧歌,昌黎的跑驢,石家莊的井陘拉花,滄州的落子舞,鹽山的武術扇、高陽的竹馬洛子,邯鄲的永年小曲、曲周花車,邢台的秧歌鼓,衡水的鳳秧歌、七巧燈,廊坊的勝芳胯鼓、勝芳花燈,保定的地平蹺、花鼓洛子,張家口的插花洛子、二人台,承德的春鼓、棒棒舞等等。現將幾種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作一簡略介紹。
冀東地秧歌和跑驢
冀東地秧歌廣泛流傳在河北省唐山地區。據《中國古代舞蹈話》(王克芬著)記載:「秧歌是由古代的『村田樂』演變而來」,它們的源泉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
地秧歌,徒步於地上表演,不受演出場合和道具的限制,比較機動靈活,易學易演,是自娛性和表演性相結合,有廣泛群眾基礎的一種民間舞,傳統的活動形式,基本上分過街秧歌和場子秧歌兩種。過街秧歌,走街串巷,沿途表演。它的`主要特點是:節奏與動作統一,表演各異,舞姿簡潔,邊走邊扭。場子秧歌,遇到廣場或十字街頭,拉開場面,大扭一番,有時還扭一會兒,唱一段,用鑼、鼓、釵間奏,然後表演帶故事情節的「小出子」(即小型舞蹈節目)。主要特點是:具有典型人物性格,舞姿舒展、健美,畫面靈活多變。
地秧歌的傳統表演形式,大多是前邊有兩個武生打扮的人物(有的扮成武松、魯智深),手舞花棒,開路打場,後跟提花籃、佛塵的童子及田公、漁婦、樵夫、書生等角色。在行當上分「妞」(少女或小媳婦)、丑(詼諧、幽默的滑稽角色)、擓(中年或老年婦女)、公子(文質彬彬的書生)。表演上的共同特點是腳下步伐上下顛顫,結合肩部與腰部扭動和雙手搖擺為主,就好象鳳擺楊柳一般。手中的道具根據人物性格,分別手持彩扇、花絹、團扇、撥郎鼓、棒槌、煙袋等,手部的基本動作以八字翻花為主,上下左右,前後抖動扇花,變化萬干,如雙雙對對的彩蝶在花叢中飛舞,既抒情、優美、典雅,又火爆、潑辣、熱情、歡快,富有詼諧、幽默、質朴健康的生活情趣。伴奏以悠揚的大嗩吶為主,配以中、小釵作打擊樂。大多習慣於吹奏《滿堂紅》、《句句雙》、《柳青娘》等喇叭牌子曲,易於表現樂觀、歡快、喜悅的節日氣氛。
地秧歌中的妞、丑((文丑、武丑)、公子等各種人物的舞姿動作非常細膩,富於表現力,能在地秧歌的「小場子」、「小出於」中,塑造各種不同人物的藝術形象,善於表現有故事情節的雙人舞、三人舞和小舞劇。著名的地秧歌表演藝術家、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中國舞蹈家協會河北分會理事周國寶和周國珍、張遷合作,根據「王小趕腳」、「傻柱子接媳婦」加工創作的民間舞「跑驢」,主要舞蹈語匯,就是選用地秧歌的素材。這個有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舞蹈,在參加1953年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時,曾榮獲優秀節目獎。隨後,由中國青藝術團帶到布加勒斯特,參加第四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榮獲國際舞蹈比賽二等獎。
此外,唐山市、秦皇島市和昌黎縣的專業和業余舞蹈愛好者作,以地秧歌為素材創作了許多新的舞蹈節目,如《娶女婿》、《盲人摸象》、《中秋之夜》、《撲蝶》、《搶親》等等。這些舞蹈已在全省普及,深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
Ⅲ 唐山市勞動局免費培訓電工嗎
免費。唐山,簡稱「唐」,河北省轄地級市,東與秦皇島市隔(灤)河相望,南臨渤海,西與北京、天津毗鄰。唐山市勞動局免費培訓:電工(中級)、面點(中級)(月餅、蛋糕)、廚師、風味小吃、醬鹵菜插花、美容、彩妝造型、美甲。免費培訓主要培訓項目勞動局免費敏譽培訓只猛明能培訓一枝拿告門。
Ⅳ 為什麼這幾天花店的花保存的不好啊(2007.1.25)
鮮花的保存有很多方法,花卉保鮮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因為花卉是活的生物體,不同類型的花卉,同一種類型不同品種,同一個品種不同的產地、栽培條件和採收成熟度,以及最終的市場要求,所需要的保鮮技術、設備都截然不同,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保鮮方法吧,也不知你說的是哪種花卉,所以概括性的給我幾種方法吧,我學是園藝專業,願與你溝通花卉方面的知識,如願意,請加我好友.
一.折枝法:
....對於一些枝梗脆性的花木,選定了用來插瓶的花枝,要用手把它折斷。這樣花梗沒有受到壓力,導管保持正常,容易吸收水分。
二.末端擊碎法:
....將花梗末端(約一寸左右)擊碎,是吸水面積擴大。一般木本花枝如玉蘭、綉球、丁香、牡丹、紫藤等,可多多使用此法。
三.鮮花保鮮劑:
....在插花溶液中加適量的化學葯劑,利用要即抑制花枝,可延長保鮮時間。如果一時買不到保鮮劑,可用高錳酸鉀四千分之一水溶液防腐,或用阿司匹林三千分之一水溶液配製成簡易的保鮮劑,也能使開花。
成簡易的保鮮劑,也能使開花。
四.浸燙法:
....將草本花卉基部浸於沸水中約10秒鍾,或在熱水中浸2分鍾,取出後更再浸入冷水中,可起到梗塞切口,防止花卉組織液汁外溢的作用。多用於草本花卉熱水浸泡法。
五.茶水法:
....插在花瓶里的無根鮮花,容易凋謝,一般清水插花花期只有三四天就逐漸枯萎。如果用茶水(也可用新泡的茶水,但必須待茶水完全冷卻後才能用)來代替清水,可延遲插花凋謝的時間,茶水以較濃一點為好。用茶水來插花,鮮花在7天內不會凋謝,而且花朵鮮艷奪目香氣四溢。、
六.急救法:
....鮮花垂頭時,可剪去花枝末端一小段,再把它放在盛滿冷水的容器中,僅留花頭露於水面,經1-2小時,花枝就會蘇醒過來,草、木本花卉均適用。
七.啤酒法:
....在插著鮮花的瓶子里加進一點啤酒,或將花插下剩有泡沫的啤酒瓶里,再添加適量的清水,結果會發現,這些鮮花的保鮮期延長了。這是因為,啤酒中含有乙醇,能為花枝切口消毒防腐,又含有糖及其他營養物質,能為枝葉提供養分。
腐,
八.冰箱保鮮法:
....全家外出時,把瓶養插花取出用塑料袋裝好放在冰箱中保存,可保持數日不凋,回來後取出插在花瓶中,又可栩栩如生。
*..另外,插花材料宜選花朵只綻開七八成的花枝,當插花盛開時,不宜放在陽光較強的窗口處,以免花朵早萎。冬季3-4天、夏季1-2天要換一次水,不要加足,以利插花經久耐看。為了讓花能長時間綻放,在切取花枝時,切口最好削成45度的斜面,這樣可以擴大吸水面積,也可以把花莖基部敲裂,來幫助吸水。在用於插花的水中,加入少量食糖,可以使花所需要的養分得到補充。
加入少量食鹽可防止細菌滋生,若加入少量維生素c,對花的保護作用就更大了。花插好後,應放在空氣流通、光線適宜的地方。要經常換水,防止花、葉掉入水中,污染水源。換水時,要將基部已不新鮮的切口剪去一部分,再插入水中。
....剪取切花要用鋒利的刀,不用剪子,以清晨或傍晚為宜。浸液用20℃的涼開水。插入水中的葉片要剪掉。擺放切花的地方切勿放置水果,要遠離電視機。室內溫度以15-20℃為佳。若在插花液中加入少量的砂糖或一兩片阿斯匹林葯片,可利於保鮮,花色更艷。
鮮切花保鮮的辦法:
灼焦法:把花枝的末端放在蠟燭火焰上燒焦後,立即放到酒精里浸一分鍾,再放到清水中漂清。綉球、丁香、木香、芍葯、月季、菊花、象牙紅等均可用此法處理。
浸燙法:將花枝基部浸入沸水約十秒鍾,起到阻塞切口,防止花枝組織中液汁外溢的作用。
深水急救法:鮮花垂頭時,可剪去花枝末端一小段,再放到盛滿冷水的容器中,僅留花頭露於水面,經一至二小時,花枝就會蘇醒過來。此法對草本、木本花卉均適用。
使用保鮮劑法:在插花的容器中加入適量的鮮花保鮮劑,能延長插花時間。此外,用三千分之一的阿司匹林水溶液或二千分之一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插菖蘭能延長花期三至五天,加適量的硼酸、硫磺、石碳酸、水楊酸、食鹽、維生素等,均有延長花期的作用。
擴大切口法:一般將花枝基部斜切;或將基部剖成二至四份,嵌入小石粒撐開裂口;也可錘擊裂基部,擴大吸水面。其中斜切法最為常用,後兩種主要用於木本花卉,如玉蘭、綉球、丁香、紫藤
鮮花保鮮劑的自行配製:
1預處理劑:(用於對乙烯敏感的鮮切花,康乃馨漫天星,百合,泰國蘭,玫瑰等,延長鮮花壽命一倍以上)
用1毫摩/升的硝酸銀與4毫摩/升至8毫摩/升的硫代硫酸鈉的溶液混合,兩者以1:1比例配製成硫代硫酸銀溶液,即為預處理劑,配好的溶液如用不完可放入冰箱。
2殺菌劑:(用於所有種類的鮮切花)
120毫克8-羥基喹啉與180毫克的檸檬酸放於1升蒸餾水煮,溶解後即成黃色溶液,此法得到的8-羥基喹啉檸檬酸接近300ppm的濃度
鮮切花的冷藏方法:濕藏
這種方法用於短期存放,濕藏的溫度一般為零上5度左右,貨物收到後立即修剪,分級,去掉下面的葉子,先用預處理劑處理5分鍾,再轉入保鮮劑或水(最好使用蒸餾水)中即可,這樣儲藏可達到1-2周左右
鮮切花的冷藏方法:干藏
這種方法用於長期存放,溫度一般為0-2度左右,貨物收到後立即修剪,分級,去掉下面的葉子,先用預處理劑處理5分鍾,再轉入保鮮劑或水(最好使用蒸餾水)中即可,這樣儲藏可達到1月左右,特點是佔用空間小,儲藏量大。
家庭保養方法
插到瓶里的花,很快會枯萎,凋謝。怎樣才能保鮮呢?辦法有多種: 一,熱燙法:將花枝基部浸入沸水中,十秒鍾後拿起(脆弱嬌嫩的花,只能浸一二秒種),這樣可梗塞切口,防止花枝組織液體外溢,對草本花卉有較好的效果。 二,鹽水或糖水養法:在養花的水中加放食鹽或食糖少許,也可在花枝剛剪下來時將切口處壓碎,而用食鹽擦一下,效果較熱燙法尤佳。糖可使花朵鮮艷持久。不過,含蕾未放的花枝則不宜用鹽水浸養,否則花朵將很難開放。 三,灼燒法:在花剪下時,在切口處搽以少許酒精,放入火焰中燒。直至切口近於焦黑時,才插入花瓶中,這樣能保存很久。但此法只宜用於木本植物或枝幹粗硬的植物,如木香,丁香,梅花,芍葯,象牙紅,菊花等。 四,液浸法:剪下的花枝插入花瓶之前,先把其末端浸在用過的廢顯影液里半小時,經這樣處理的花枝可延長花期。 五,酒養法: 在水中加進少許的啤酒,花期可延長十天以上,但太嬌的花以少放為宜。實驗證明,在君子蘭盆花中,每盆澆50毫升啤酒,不僅能促進抽箭,並可使抽出的花莛既高又粗,開的花大且艷。 六,保鮮劑法:用三千分之一的阿司匹林水溶液或二千分之一的高錳酸鉀水溶液養花,延長花期效果更好。 七,浸入水剪枝法:採集時將花枝留長一些,採回室內後,迅速將花枝基部浸入水盆中,並在水中再適當剪除一部分(注意斜剪),然後敢出立即插瓶。從市場購回的切花,插瓶前亦宜採用同法處理。此法可有效地排除減少花莖內部的氣泡阻塞,提高花枝插瓶後的吸收能力,延長保鮮期。 此外,插花用水,最好是井水,澄清的江河水等,自來水最好放置一天再用。插花作品應盡可能放在窗檯的地方,可以延長鮮花的壽命。
與花打交道,需要用心來關心.與花為友,人生留香.
Ⅳ 九州鎮的民俗風情
在春節期間,各地的農民業余藝術家們,舞動著五彩繽紛的花扇和綵綢,伴隨著節奏鮮明的鑼鼓聲和旋律優美、高亢清脆的嗩吶聲,在農村、城鎮的街口翩翩起舞,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河北省的民間舞蹈基本上是以秧歌為主,其他還有各種燈類、鼓類以及借用道具表演的獅子舞、竹馬、旱船、花船、小車、大頭舞等共140多種。冀東有地秧歌、撫字扇鼓、五虎棍;冀北有插花舞;冀中有滄州落子、竹馬落子、花鼓落子、地平蹺、風秧歌、花狸虎、七巧燈、勝芳挎鼓、戰鼓、荷花燈、花籃燈;冀南和冀西有井陘拉花、踏鼓、排鼓、大秧歌、別杠、抬花杠、花船、花車等等。獅子、龍燈、高蹺、旱船、大頭舞、背閣、擎閣、抬閣等舞蹈形式,遍及河北各地。而九州鎮的明見舞蹈主要是是冀中風格。
河北省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如徐水的《花獅》,唐山的地秧歌,滄州的落子舞,石家莊井陘的《拉花》等。徐水的《花獅》,唐山的《跑驢》,在第四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上,曾分別獲過國際舞蹈比賽一等獎和二等獎。
在舞蹈的藝術風格上,由於河北各地的地理環境、生產勞動、氣候條件、方言語調、文化生活、民俗風情的差異,也就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風格和特點。
春節習俗之最
最早的春節:相傳中國原始社會時就有「臘祭」之說不得,夏朝建立後,此俗流傳下來。
最早的除夕:中國農歷年的最後一天晚上稱為「除夕」。「除夕」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根據《呂氏春秋》中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擊鼓驅逐「疫病之鬼」,這就是「除夕」的由來。而最早提到「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的《風土記》。 最早的春聯:據《宋史》記載:宋滅蜀的前一年,(公元964年)除夕,後蜀主孟槌寫下「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是被人們公認的第一副春聯。
最早的年畫:年畫的前身叫門畫,最早的年畫形式是門神,畫的是神話傳說中神茶、郁壘,也有的在門上畫虎或古代勇士像,到了宋代演變為木版年畫。
最早的賀年片:早在宋代就已出現了贈送賀年片的習俗。據南宋人張世南《遊宦紀聞》里記載,其家藏有北宋元祐年間敬賀正旦的墨跡。就是正月初一,「敬賀正旦就是現在賀年片上印的「恭賀新年的意思。
最早的爆竹:春節爆竹之俗始於漢代,當時沒有火葯紙張,所謂爆竹,是用火燒竹子發出的啪啪聲。
最早的壓歲錢:據古籍《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壓歲錢最早出現在唐玄宗天寶年間,嬪妃們在春節三五結伴做擲錢游戲,宮廷錢庫就散些錢給她們。此風在當時宮廷內是很盛行的。
訂婚習俗
第一次見男方父母,給女方錢,2000-10000,若同意,就返還男方200或更多。直到結婚前,每次見都要多少給點錢。尤其是過年的時候給的稍微多點1000左右。男方的直系親屬見女方第一面的時候都要給錢,叔叔,伯伯,姑姑什麼的,別的親戚就不算了,談結婚的時候,給女方8000以上,是女方自己買結婚用的衣服的,還有爐灶、鍋碗、洗衣機、冰箱等簡單的。床必須要男方買,當然現在一般都是男方陪著女方選,但是是男方出錢,傢具、電視什麼的就是男方的事了。一般時辰是在上午的11點18分。 民歌從內容上可劃分為傳統民歌、各個歷史時期革命民歌、建國以來新民歌三大類。在傳統民歌中,涉及的題材非常廣泛,有描寫自然景物、記述民間習俗、傳授生產、生活知識、歡慶節日、表達男女愛情及家庭瑣事等等,但有相當多的傳統民歌,深刻反映了封建社會中農民和地主之間尖銳的階級矛盾。農民受剝削、受壓迫,過著牛馬一樣的悲慘生活,他們把滿腔的痛苦和憤懣,傾吐在民歌之中。如《窮人淚》、《長工十二月》、《回關南》、《逃荒》、《萬年愁》等,就是農民悲慘生活的真實寫照。在傳統民歌中還有如《四輩和玉妹》、《五哥放羊》、《茉莉花》、《綉荷包》等一類以抒情見長的民歌,熱情地贊美了勞動人民朴實、真摯、純潔的愛情生活,和他們對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這類民歌表達感情細膩,曲調優美,親切感人。
革命民歌是解放前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在河北流傳的歌曲。如反映義和團斗爭的民歌:《紅燈照》、《趁早加入義和團》、《打洋鬼子》、《只要齊心就好辦》等,忠實地反映了這一歷史時期人民的斗爭風貌。
在新民主主義時期,河北人民創作了很多以革命斗爭為題材的優秀民歌,以抗日為題材的《送郎參軍》、《去當兵》、《打保運船》、《反掃盪》、《盤查通行證》、《埋地雷》、《獻花》等民歌,有力地配合了打擊日寇的斗爭。在解放戰爭時期,河北到處唱著《李玉蘭勸夫參軍》。此外,如《質問蔣介石》、《保衛勝利果實》、《大軍南下》等民歌,對宣傳解放戰爭,也都起到積極的作用。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埋葬了蔣家王朝,新中國成立後,河北人民從心眼裡唱出了《共產黨恩如山》、《朵朵葵花向太陽》、《老百姓擁護毛澤東》的頌歌,抒發了人民群眾對黨和毛澤東同志的愛戴。
建國以後,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建設的嶄新時代,河北人民精神振奮,建設社會主義的勞動熱情無比高漲,涌現出一大批反映社會主義時代的新民歌,如《學習雷鋒》、《光榮榜》、《唱唱咱公社好光景》、《貧下中農革命扛大旗》、《農業戰線添人才》、《周總理來到隆堯縣》、《總任務傳萬家》、《歌唱新憲法》等民歌,以奮發向上、樂觀豪邁、明朗健康的格調,生動地反映出河北人民對黨、對毛主席、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無比熱愛,展現了河北人民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戰斗風貌。
河北民歌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體裁多樣。主要體裁有小調、勞動號子、山歌三大類。其他還有少量的兒歌、宗教及婚喪儀式的歌曲和少數叫賣、生活音調等。 雖然名稱叫做偷碗,其實就是拿。在一些農村地區,每當有高壽的老者去世,在舉辦喪事的過程中,客人吃完飯都會把碗帶走,當地人相信這些碗會給人們帶來福氣、帶來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