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甜羅勒花語

甜羅勒花語

發布時間: 2025-08-27 16:29:33

❶ 蝴蝶、希德寇特、 女士、英國玫瑰、法國、熏衣草孟士德、齒葉熏衣草等品種的區別 和特求薰衣草的培養方法

***特 性***

學名:Lavanla L.

英文名:Lavender

科屬:唇形科常綠矮灌木

高度:20-100cm

花色:紫,藍,藍紫,粉紅,白

欣賞:盆栽,花壇,花田

花語:等待愛情

-------------

薰衣草全世界原生種共有28種,分布在歐洲各地以及地中海沿岸。自古以來就廣泛應用於醫療保健之中。薰衣草的學名源名自Lavare一詞,意思就是「洗滌」之意。也有人說它是窮人的草葯,因為他的療效很廣,從皮膚問題到感冒,可以治療至少70種以上的疾病,且分布廣,容易取得,在古時醫葯缺乏的年代裡,的確是非常有用的草葯。

相信許多人對於薰衣草的香味特別喜愛,原因就是它的味道讓人聞了有一種非常舒服自在的感覺,但並不是每一種薰衣草都是讓人聞起來那麼的香,其中羽葉薰衣草(Lavenla multifida,英文名Fernleaf Lavender)的味道就是特別的奇異,而它的用途也只純粹拿來觀賞,但它卻是非常耐熱的薰衣草品種,所以在我國以灣極為常見。其特徵是葉灰綠色的蕨狀羽葉,花紫色,成株可終年不斷的開花,但通常被當作是一二生草本植物。比較耐熱的薰衣草還有齒葉薰衣草(L.dentata,英文名Spanish Lavender),這品種味道芬芳,除了觀賞以外也可以泡花茶使用,但在我國台灣目前已經不多見。而被拿來作為香草茶以及精油的品種多為狹葉薰衣草(L.anguistifolia,英文名True Lavender或English Laender也稱為英國薰衣草),也只有此一品系的薰衣草所製造出來的精油是最好的精油。另外還有寬葉薰衣草(L.latifolia,英文名Spike Lavender)提煉出來的精油,其作用及效果與狹葉薰衣草有著較大的區別。另外還有法國薰衣草(L.stoechas,英文名FrenchLavender),其所提煉出來的精油品質也很好,但不好狹葉薰衣草,通常也是用來作為家庭觀賞或是烹飪使用。另外有一品種是L.istermedia(L.anguistifosia XL.latifolia),這種品種是狹葉與寬葉種雜交出來的品種,被稱為intermedia系,也可以提煉精油,而目前市場所用來製造香草茶以及精油的品系也大多是這類。

目前全世界薰衣草田的分布大多集中在法國普羅旺斯以及日本北海道,另外如紐西蘭,加拿大亦有薰衣草田分布。

薰衣草常見品種如下:

英國薰衣草系(L.a.)

*英國薰衣草(學名Lavanla angustifolia):原產英國,葉灰綠色,株高約75cm,是原生種薰衣草之一。

*薰衣草夫人(學名Lavanla angustifolia 'Lady'):開紫色花,較耐熱,早花種,種子從發芽到開花不用半年的時間,曾贏得1994年AAS Winner的大獎。當年開花,在第一個生長季節即可為栽培者帶來其所希望的繁茂芳香的花朵。由於薰衣草一般不能忍耐-20℃以下的低溫,作一年生栽培最為合適,秋季播種,次年春季開花。整齊一致的植株盛花不斷。「薰衣草夫人」是組合盆栽中引人注目的組成部分。全美花卉品種選育獲獎品種。

*希德寇特薰衣草(學名Lavanla angustifolia 'Hidcote'):開紫色花,不耐熱,株高約35cm,生長緩慢,是目前英系薰衣草頗受國外歡迎的一個品種。

*孟士德薰衣草(學名Lavanla'Munstead') :開藍紫色花,不耐熱,生長緩慢,花穗多且大,株高30-40cm。每年6-8月開淡藍色花,葉片灰綠色,有花邊,帶香味,開花比「薰衣草夫人」晚,且整齊度亦不如「薰衣草夫人」。

法國薰衣草系(L.s.)

*法國薰衣草(學名Lavanla stoechas):原生種之一,原產法國的高原上,較耐熱,花粉紅色,花謝後其苞片還會存留在上面,開花時頂端像是長了一對兔子耳,相當可愛。

*法國長穗薰衣草(French Long:為French的亞種,葉密集,花穗長,株高約75cm。

其他薰衣草:

*荷蘭薰衣草(學名True lavender):

*羽葉熏衣草(學名Lavanla pinnata或Lavenla multifida):可鎮定情緒、緩和神經,適合庭園栽種。

*甜熏衣草(學名Lavanla heterophylla):花期為二至五月間。花與葉均能泡茶。能提供高質量精油,可安定神經鎮定情緒,香氣中帶有甜味。適合庭園栽種。

*齒葉熏衣草(學名Lavanla dentate):能驅蟲且香味持久,可淬取高質量精油、提供鎮定與舒緩神經的功效,可製作糕點。

*闊葉熏衣草(學名Lavanla latifofia或者Spike Lavender(L.latifolia)):闊葉熏衣草的味道與一般熏衣草不同,不過闊葉熏衣草因為出油量更豐富,也是主要的精油來源,許多香水的原料中更有它的成分。

***種 植***
薰衣草適宜種植在光線充足、通風、排水良好的地方,喜全日照,但應避免炎夏強光的曝曬。耐低溫(-15℃),只要不凍土即可過冬,耐高溫(41℃)。澆水一次澆透,下一次待盆土干透後再澆,宜直接澆在根部,忌澇。盆土用一般花草培養土即可,土質略呈鹼性更佳。春季整形修剪,花後輕剪,春、夏季生長迅速。根據情況每年或兩年換盆一次。每年可施一次固體緩釋肥。

參考資料省略...

迷迭香

*** 特 性***

學名 Rosmarinus officinalis
別名 海洋之露
科屬 唇形科
分類 常綠灌木
植株高度 約 60-80公分
種子發芽 14-21天
成熟時間 90-110天
花期 春夏
花色 藍
利用部位 葉、花、莖
特 性 : 葉態生長濃密的常綠灌木,有香水般的芳香味,葉針形,含樹脂,春天開紫羅藍色花富含花粉,是吸引蜜源的最佳植物 ,株直立, 自古即被視為可增強記憶的葯草。春夏開淡藍色小花。
用 途 : 葉為風靡多時葯草,至今受歐洲人的喜好,尤其蹄類動物烹調,葉具殺苗菌、抗氧化作用,可用來保存食物,有助於消化脂肪,被放入數種減肥葯中、染黑頭發的潤絲精和支頭屑的洗發精,花可提煉花露水,具抗菌、滋補強身的作用。
目前我所知道的迷迭香品種有:直立迷迭香;闊葉迷迭香;匍匐迷迭香。
只有直立迷迭香比較難開花。

***種 植***
栽 培 : 日照充足通風良好,排水良好的疏鬆石灰質土壤 。種子直播。

百里香

***特 性***
百里香的味道,相較於其它香料植物,溫和許多,甚至還有詩人形容它的香味像似「破曉的天堂」,且它的植株嬌小柔弱,很難想像它在歐洲人的心中,竟是勇氣的象徵,古羅馬人上戰場前,還會用加了百里香的水沐浴,希望能為他們帶來勇氣。

百里香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屬於唇形花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約20-50公分。葉子對生,呈橢圓形,葉面邊緣會略向背面翻卷。較老的枝條會木質化,因品種不同,植株有直立型及匍匐型,全株都有芳香的氣味。台灣常見的品種有開白花的百里香(直立型),及開紅花的鋪地香又名紅花百里香(匍匐型)。

栽培環境要光線充足,否則植株會徒長。對土質的要求不高,但需排水良好,可使用泥炭苔或栽培土混合真珠石使用。最合適的生育適溫為20-25℃,在台灣栽培要注意夏季的高溫,可將植株稍微修剪,以利通風,並放在陰涼的地方越夏。施肥可以有機大補帖 當基肥,春、秋生長旺盛時,再以花寶稀釋1000倍,每7-10天澆灌一次,夏季植株較虛弱,最好不要施肥。可在開花前隨時剪取枝葉利用,否則開花結子後,植株易死亡。如果採收的份量較多時,還可乾燥保存。

雖然百里香的外型並不是很出眾,但它的用途卻很廣泛,百里香有幫助消化、解酒、防腐、利尿之功效,一般都是利用新鮮或乾燥的枝葉使用於料理中,或泡成花草茶飲用,百里香茶還可疏解因宿醉引起的頭痛,但這類香料植物,每天的食用總量最好不要超過10公克,以免對人體太刺激。除此之外,泡澡時加些枝葉在水中,還有提神醒腦的功效。如果你不喜歡味道太濃郁的香料植物,建議你可以選擇氣味較柔和的百里香,聞著它的香氣,或許會讓你有置身天堂的感覺喔!

在西方,百里香是一種家喻戶曉的香草。人們常用它的莖葉進行烹調,與其它芳香料混合成填餡,塞於雞、鴨、鴿腔內烘烤,香味醉人;烹調魚及肉類放少許百里香能去腥增鮮;做飯時放少許百里香粉末,飲酒時在酒里加幾滴百里香汁液,能使飯味、酒味清香馥郁;用作湯的調味料,可使湯味更加鮮美。百里香的天然防腐作用還使其成為肉醬、香腸、燜肉和泡菜的綠色無害的香料添加劑,羅馬人製作的乳酪和酒也都用它作調味料。
神奇的葯效

百里香所含有的芳香成分(主要是百里香酚)有很好的殺菌作用,精油熏香可以對空氣消毒。公元前2000年羅馬詩人的家事詩里就有用百里香作香料的記載,之後100年又有燃燒百里香驅趕瘟疫和老鼠的記載。

百里香全草可入葯,有溫中散寒、健脾消食、祛風鎮痛的功效。主治腹痛、泄瀉、風寒咳嗽、咽腫、牙痛、皮膚瘙癢等症。其花的煎劑或流浸膏可作為支氣管炎或其它呼吸道疾患的保護劑及神經炎或脊神經根炎的止痛劑。
重要的經濟價值

(1)百里香的精油富含高麝香草酚、芳樟醇等,十分珍貴;(2)百里香是重要的蜜源植物,雅典附近有許多有名的蜂蜜產地,都是因為有野生百里香的緣故;(3)百里香收獲晾乾後可入茶、入葯和製作健康飲料。

***種 植***
栽種百里香可以播種、扦插、壓條、分株法繁殖,在台灣除了夏季之外,都很適合繁殖。如用種子繁殖,因種子很細小,以撒播較佳,可先將介質充分澆濕,在將種子均勻撒在上面。等本葉長出4-6葉時,可先移至較小的容器(如穴植盤),等植株根系發展較佳時,再移至3吋盆中定植,定植時可在培養土中加入5-10%的有機大補帖 。扦插可取頂芽當作插穗,帶3-5節為佳,但注意不要取到已木質化的枝條,發根能力較差。

家庭栽培與養護
宜種植在光線充足,排水良好、土壤濕潤的地方,耐-10~20℃低溫,盆栽宜使用扁平盆器,用泥炭土加20%珍珠岩,澆水應「見干見濕」。

羅勒

***特 性***
學名:Ocimum
科名:唇形科
別名:九層塔
種類:羅勒屬包括56個種
產地:原生於非洲和亞洲熱帶地區,現於東歐、南斯拉夫、塞普勒斯、法國、義大利、美國、馬達加斯加都看得到。
生長期:夏天到秋天盛開白色穗狀花序
特性:一年生和常綠的多年生植物。具有濃烈的香味。
種植要點:喜歡充足日照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半耐寒。
種植方法:播種(晚春)
作用:味道強烈的芳香葯草,大都運用在烹飪中,特別是地中海和東南亞地區的料理。新鮮葉子是蕃茄、義大利面的最佳佐料。冷凍是最佳的保存方法。同時也運用在芳香療法中。
附註:羅勒被稱為『香草之王』也是高產值的香草香料。但台灣所植九層塔之風味及品種與歐洲系列有很大不同。常見歐洲屬九層塔有甜羅勒(Sweet basil)、紫葉羅勒(Dark opal basil)、檸檬羅勒(Lemon basil)、荷力羅勒(Holy basil)、肉桂羅勒(Cinn amon basil)等。
常見種類:
迷你紫紅羅勒(Mini Purpurascens Wellsweep):有紫色葉子,粉紅色花。
灌木羅勒(O.basilicum var.minimum):又稱希臘羅勒,葉子較小,植株密實。
甜羅勒(Sweet basil):葉片大且其香味柔和帶甜味,是義大利料理不可或 缺的香料。 紫葉羅勒(Dark opal basil):帶有花香(因含高比率的 Lina lool 成份)且葉 色紫艷,常作生菜沙拉加味及裝飾之用。
古希臘人稱為「香草之王」的羅勒,別名九層塔或十里香,是最大眾化的料理用香草。

羅勒(Basil)為唇形花科(Labiatae)羅勒屬(Ocimum)之一年生或多年生小灌木。原產於印度及埃及,十六世紀前後由印度傳到歐洲。全球栽培面積為10,000公頃,廣泛栽培於地中海沿岸地區、瓜哇、西塞爾、留尼旺群島、佛羅里達及摩洛哥等。

羅勒莖呈四方形,葉片形狀及色澤因種類、品種及栽培地區之氣候風土而異。夏末至冬初開花,花白色或粉紅色,6朵小花輪生,著生於葉群之頂端,為總狀花序。果實1公釐大小,種子為長型,暗褐色,每公克種子量依品種而異,如甜羅勒、丁香羅勒(Tea bush, Ocimum gratissimum L.)、Ocimum kilamandsharicum及聖羅勒,分別為500-1000,2600,2800及1500-2500粒種子。
品種分類
羅勒變異性頗大,在栽培田中,品種極易雜交,因此種類繁多。依Barbara Hey(1996)之報導:在眾多羅勒品種中,以甜羅勒、皺葉羅勒、灌木羅勒或希臘羅勒與紫紅羅勒等四種較廣泛為大眾所採用,茲依烹調料理、芳香習性及生育特性分述如下。

一、義大利型羅勒
(一)甜羅勒Sweet basil, Common basil, Ocimum basilicum L.
為目前最普遍栽培品種,在日溫21-30.5℃及夜溫15-25℃之暖和地區生長良好,主產區在美國加洲、西班牙、義大利、法國、埃及、保加利亞、馬達加斯加與墨西哥。植株可達60-90公分高,30公分寬。有硬的分枝莖,葉片光滑,黃綠至深綠色(視土壤肥沃度而異),卵圓形約5-7.5公分長。由於葉片較大,也有人稱為大葉羅勒。花白色,二唇瓣,1.25公分長,著生於葉群上方。植株結實後,會漸趨死亡,若花穗一出現時立即摘除,可延長植株壽命。甜羅勒具有極佳的芳香味,非常適合於廚房料理。

(二)皺葉羅勒Lettuce-leafed basil, Curly basil, Ocimum basilicum 『crispum』
植株高度可達60公分,像萵苣狀的葉片,葉片大,有鋸齒波紋亮綠葉片。常做為料理之填充材料。

二、芳香型羅勒
(一)紫紅羅勒Dark opal basil, Ocimum basilicum 『purpurascens』
植株高度約30公分,一年生,具有纖細的分枝根,葉對生,橢圓形,全緣約5-7公分長,有吸引人的亮褐紅紫色。淡紫色花,著生於莖頂,花穗是粉紅的淡紫色。此種羅勒生長緩慢且嬌弱。主要做為觀賞及食品料理點綴用。
(二)檸檬羅勒Lemon basil, Ocimum basilicum 『citriodorum』
植株45-60公分高,葉淡綠色,花白色。由於開花較早,因此必須留意摘心的問題以產生較多的側芽。具檸檬香氣,與茶、魚、雞肉及沙拉搭配最佳。

(三)肉桂羅勒Cinnamon basil, Ocimum basilicum 『cinnamon』
此種羅勒原產於墨西哥,植株75公分高,莖紅紫色,開漂亮的紫色花,具有肉桂香味,非常適於酒、茶及水果食品。肉桂羅勒尚有驅蚊之效果。
(四)聖羅勒Holy basil, Sacred basil, Ocimum sanctum L.
信奉印度教的人視為聖物,原產於熱帶亞洲,植株45-60公分高,紫莖,葉片綠色,有少許絨毛,卵圓形,具丁香味。開粉紅及紫色的花。在花園中為極佳之觀賞植物,通常不做為烹調用,惟新鮮葉片做為沙拉及冷盤料理,也很可口。
三、灌木型羅勒(Bush basil)
灌木型羅勒較甜羅勒矮,花也較些
栽培管理
羅勒喜好日照充足(每天至少6小時以上),排水良好,與pH5.5-7.5之土壤。生長容易,惟夜溫低於12.7℃葉片黃化,若低於10℃植株不能存活。在炎熱的季節,葉片易下垂,因此需注意補充水分。

***種 植***
羅勒喜好日照充足(每天至少6小時以上),排水良好,與pH5.5-7.5之土壤。生長容易,惟夜溫低於12.7℃葉

❷ 請問哪裡能買到香草種子及種植方法

植物分類與起源香蜂草,英名:Balm或Lemon balm,學名:melissa officinalis。屬於唇形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溫帶的中東地區,隨後迅速遍及亞洲及地中海國家。目前原生於北美與歐洲地區。Melissa屬植物廣泛分布於歐洲、中亞和北美。學名中的Melissa在希臘文為「蜜蜂」之意,另Balm為Balsam之簡寫,即香油之意,故稱為「香蜂草」。古希臘羅馬人認為香蜂草為月神與獵神黛安娜之化身,為古希臘祭祀用之重要香草植物。在古老之亞洲葯草典籍中,香蜂草亦被列為可延年益壽之保健葯草。在歐美將乾燥之香蜂草葉片煮成之茶飲為著名之Melissa Tea,被使用為感冒時解熱用途。植 物 特 性香蜂草為多年生草本唇形花科植物,根據栽培調查結果顯示其根系雖短,但地下莖分布極廣。地上部的莖桿呈方形並具分枝,分枝性強,極易形成叢生,株高約30至60公分高。具寬卵型或心臟形之圓鋸齒或鋸齒葉片,葉脈明顯,莖及葉密布細絨毛,葉片對生,著生於每一莖節上。本場栽培調查結果成熟葉片長寬比變異范圍介於4.5X3.5公分到8.5X6.5公分之間,鮮葉單片重量變異范圍介於0.2-0.5公克。葉片搗碎時發散檸檬香味,會吸引蜂群。花色為白或淡黃色,在歐美地區於7月至10月開花。因此在古老歐洲之教堂或寺廟周遭,常栽種香蜂草以吸引蜂群采蜜製作蜂蜜,作為祭祀用途。在歐美之冬季植株枯死,但根為多年生,隔年春季再展開葉片。本場於89年3月自加拿大引進3種香蜂草地方種種類進行觀察試驗結果,發現台灣地區無霜期之危害,故終年常綠,僅一品種之葉片在冬季呈黃化萎雕現象,3個種類目前仍未見開花。栽 培 管 理本場試驗結果發現香蜂草植株強健,栽培管理極為容易,有別於其它自溫帶引進之西方葯草(或香草植物),由於性喜濕潤土壤,具有耐熱和耐水特性,日照或半遮陰栽培均可,土壤適應性廣。因此,頗適應台灣之氣候土壤環境生長,栽培時可以田間、庭園及盆栽等方式進行。田間或庭園全日照栽培,莖葉生長繁茂呈深綠色,香味較濃烈。

繁殖方法:香蜂草極易以種子繁殖,目前市場上已有自國外進口之種子販售。香蜂草種子極小,播種時以盆缽或育苗盤(穴盤)內置園藝用栽培土,播種深度12mm,萌芽期約2至4星期。亦可直接於田間播種,但最好於室內先行播種育苗,待成株後再移植田間,栽培株距30-45公分,行距60-90公分。此外一年生之植株,可采分株或扦插法繁殖。病蟲害方面,根據國外報告有葉斑病、萎雕病與地下蟲等危害。本場試作觀察結果,則尚未見病害發生,僅偶見斜紋葉稻蟲、毒蛾幼蟲或聒蝓嚙食葉片,進一步的病蟲害調查仍進行中,因此大面積栽培時仍應注意蟲害發生。收 獲 及 利 用 香蜂草的利用以新鮮葉片為主,於開花前收獲葉片。可開發利用之產品包括茶飲、袋茶、沙拉、香蜂草醋、香蜂草加味水、魚肉類料理、沽醬、腌制料、葯草枕頭及香蜂草冰塊等。葉片搗碎可製作防蟲葯膏、驅蟲劑及傢具油。香蜂草單獨或混合其它保健葯草均可使用。根據參考文獻報告香蜂草為多用途之保健植物,單獨或混合其它保健葯草均可使用,對於解熱促進發汗極為有效。

香蜂草茶製作法:採取新鮮葉片3~5片(約1~3公克)沖泡熱水300CC或剪取尖端10公分含莖葉枝條3~5枝(約10~15公克),以600CC熱開水沖泡或略微滾燙後靜置十分鍾過濾飲用。風味帶有溫和之檸檬香味,茶色呈淡綠色,若加糖或蜂蜜及一些檸檬片或果汁,則可作為夏季恢復疲勞之飲料。以耐熱玻璃咖啡杯沖泡,更具色香味之感覺與品味。如欲乾燥使用,則以32至38℃乾燥保存使用。炎炎夏日,品茗一杯花語為「關懷」的香蜂草茶飲,為盛夏消暑茶飲的另一選擇,並為人生一大享受。活性作用與化學組成份根據國外分析報告指出植株之化學成分含檸檬醛(Citral)、沉香醇(linalool), 香葉醇(geraniol)、香茅醛(citronellal)、帖酸(terpenic acid)、單寧、聚合多酚類,類黃素及三帖(triterpenes)等成分。其葯理作用包括消除感冒發燒和咳嗽、具驅風性、抗痙攣、胃痛、發汗和鎮靜作用等。毒性作用報告指出適當使用無安全性之虞。唯每日鮮葉用量以不超過10公克為宜。香蜂草萃取之精油屬高級之香精原料,化學成分包括檸檬醛,沉香醇,香葉醇,香茅醛,薄荷烯酮(piperitone),methone及丁子香烯氧化物(或稱丁子香酚;caryophyllene oxide;eugenol)等。註:本文針對香蜂草敘述的諸多主要成分及葯理作用,系整理前人參考文獻而來。有關台灣栽培的香蜂草活性成分分析與栽培試驗正積極進行之中。因此本項信息僅供學術研究參考用途,在此亦無意將此信息作為人體疾病發生時的醫療行為之指導或建議將香蜂草做為醫葯用途使用。罹患相關疾病時,應先經醫師診療,遵照醫師指示用葯。

學名:Thymus spp. 英名:Thyme 科別:唇形科利用部份:在開花前剪取長約5~10公分的頂端的部份,需保存時可乾燥後放在冷凍庫中處理。風味特徵:溫和,味略苦,有少許刺激性,草香味濃。居家利用方式:1.新鮮枝葉及花可直接剪取插於花瓶中,可散發芳香。浸於水中取浸出液可做成簡易消毒水。 2.乾燥的莖葉可做為熏肉的香料或以小布袋包裹置於房中角落有驅蟲的功效。

百里香栽培與利用
一、概說及栽培歷史原產地廣泛分布於地中海一帶,經濟栽培以南歐最多。百里香利用的歷史很古老,英文Thyme即是從希臘文演變過來,意為具有勇氣及可供奉神明之意,當時稱贊一個人具有勇氣可說他身上有百里香的味道,在廚藝中,百里香被稱為「調和者」,意指能把食物中的味道拉在一起,這可能是它的味道溫和又不太刺激之故,同時又有抗菌、防腐之效,古埃及把它當成防腐香油的成分之一來保存木乃伊。在本地一般人很少聽過百里香,更不用說看過它,因為它植株小葉片小,又趴在地上,看起來像雜草,卻又不像雜草強健,水澆太多或是不小心受到摧殘很容易死掉,但它的香氣較柔和,不習慣其它香草濃烈氣味的人,建議可先從百里香入門。 百里香葉片小而稀疏,葉緣反卷狀

二、性狀株高依品種而異,約在20~50公分,除了寬葉百里香外,其它品種葉片都很小,呈橢圓形,略帶肉質,部份種類具有短絨毛,葉片邊緣略向背面翻卷,花很小,粉紅色或白色,在枝條頂端葉腋7~8朵集生,老枝因成熟木質化而呈現淡褐色,全株均具有芳香的味道。百里香的品種有一百多種,目前在台灣常見的品種有百里香、鋪地香、檸檬百里香及斑葉百里香。其中鋪地香的品種比較多,有的文獻把它從百里香獨立出來另外介紹。

三、栽培法百里香適合生長的溫度在20~25℃之間,這個習性使它在台灣地區栽培必須慎選時節,若是在夏季時植株的表現通常是虛弱的,只有在冷涼的地區栽培,或是放在蔭涼的地方越夏,進入秋季轉涼之後,再改放在日照充足的地方,比較適合百里香的生長及發育。在栽培介質方面,百里香葉厚帶肉質的特性,使它不耐潮濕的介質,所以若採用泥炭土為栽培材料,應加入大約20%方便排水之介質成分。澆水也是同樣的道理,寧可稍干一些再澆水,也不要一直是潮濕的狀態,否則根部無法強壯伸展發揮功能,介質也一直是濕的,通氣性也差,植株當然長不好。尤其百里香的生長速度慢,並不需要太多的肥料,以泥炭為介質的話,大約加入5~10%的腐熟有機肥即可,植株長大後,剪取枝條利用,新芽開始生長時,酌情每1~2星期澆灌1,000倍液肥,夏季生長衰弱,此時施肥易導致植株敗根死亡。百里香的繁殖主要有播種、扦插、壓條及分株法,種子均由國外進口,播種期在秋季至春季之間,將干凈的介質充分澆濕之後,以撒播為宜,播種後放在蔭涼的地方,發芽前介質須充分的濕度,發芽後長出2~3對本葉時,宜先移植至128格穴盤,充分發育後再換至9公分盆定植,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品種如斑葉百里香不能用播種法繁殖,否則後代即不具有斑葉之性狀。扦插法極易發根,很容易繁殖,大量生產時為求品質一致,以切取3~5節約5公分長帶頂芽的植條扦插,不帶頂芽的枝條扦插雖可成活,但發根速度慢,根群也較少,此外,也不要剪取已木質化的枝條扦插,發根率也不好,扦插時以插在128格穴盤中,方便成活後移植。壓條及分株法是枝條接觸地面會自動長根,直接切取就是獨立的一棵植株,較適合家庭園藝種植者採用。四、收獲及利用百里香以剪取枝葉來利用,順便兼做修剪工作,若不修剪枝條成熟後開花,結種子後很容易致死,因此採收兼更新的動作是必要的,而且還能促使長出的枝條長度一致,下次收獲時很容易以手握取剪下,唯需注意不要為顧及收獲量而於木質部剪斷,至少應在保留4~5片葉片的地方剪取,因為枝條基部老化部份再生力差,很容易全株死亡。收獲的枝條以干凈的冷水刷洗過一遍,甩掉多餘水分,就可利用,若要長期保存,以切口向下的方式放入塑料袋中,不要密封,放入冰箱冷藏。百里香之利用以新鮮枝葉為主,可直接生食,廚房調理時做為香料用,也可提煉香精,加工利用做為沐浴用品。在葯理上,百里香具有改善鼻喉不適,民間用葯時以幫助消化、利尿、驅逐蛔蟲等功效,著名的漱口葯水李施德林(Listerine)即含有百里香的成份,但一天的食用總量不要超過10公克以上。

熏衣草為多年生草本,依品種有45~90公分高,呈叢生狀,莖直立,葉呈長彼針形或羽毛狀,花為穗狀頂生,有藍、深紫、粉紅、白等色,全株均具芳香,因花、葉和莖上的絨毛均藏有油腺,輕輕碰觸油腺即破裂而釋出香味,所以若有機會能在熏衣草田走一回,古詩「踏花歸去馬蹄香」的意境即可實現。熏衣草的品種也有很多,除了專門提煉精油的品種之外,還有一些品種可作為切花或花壇之用,台灣目前較常見的品種有甜熏衣草、羽葉熏衣草、齒葉熏衣草、真熏衣草等。

三、栽培法

熏衣草的特性為半耐熱性,因此台灣平地栽培在夏季應至少遮去50%的陽光,如此生長雖然衰弱,但仍不至死亡,但若於海拔1000公尺之高冷地栽培則能生長良好,相反的,冬季的氣候熏衣草在平地即可生長良好,同時這個時候陽光也較弱,應在全日照下栽培。

栽培時,須特別注意選擇排水良好的介質,在一次澆足水後,應待土壤乾燥時再給水,否則持續潮濕的環境會使根部沒有足夠的空氣呼吸而生長不良,甚至突然全株死亡,栽培熏衣草失敗的原因常常就在這里。此外,熏衣草花朵的精油含量最豐富,利用時也常常以花朵或花序為主,為方便收獲,栽培初期的一些小花序不妨以大剪刀整個理平,新長出之花序高度一致,有利於一次收獲,有些品種高度可達90公分,也利用這個方法使植株低矮促使多分枝並開花,增加收獲量,但修剪時要注意在冷涼季節如春、秋時分,且注意不要剪到木質化的部份,以免植株衰弱死亡。

繁殖時可用播種、扦插,播種以秋季為宜,以點播法播在128格穴盤中,移植時才不容易傷到根,扦插法以5公分長之頂芽為材料,不要用已經出現花序的頂芽扦插,否則發根不良而且將來生長勢也差,因為開花意味枝條已經老化,拿老化枝來繁殖成功率當然不好。

❸ 7月5號紫花夜丁香的花語是芬芳,但求具體的解釋

丁香是愛情之花,還因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
古時候,有個年輕英俊的書生赴京趕考,天色已晚,投宿在路邊一家小店。店家父女二人,待人熱情周到,書生十分感激,留店多住了兩日。店主女兒看書生人品端正、知書達理,便心生愛慕之情;書生見姑娘容貌秀麗,又聰明能幹,也十分喜歡。二人月下盟誓,拜過天地,兩心相傾。接著,姑娘想考考書生,提出要和書生對對子。書生應諾,稍加思索,便出了上聯:「氷冷酒,一點,二點,三點。」
姑娘略想片刻,正要開口說出下聯,店主突然來到,見兩人私定終身,氣憤之極,責罵女兒敗壞門風,有辱祖宗。姑娘哭訴兩人真心相愛,求老父成全,但店主執意不肯。姑娘性情剛烈,當即氣絕身亡。店主後悔莫及,只得遵照女兒臨終所囑,將女兒安葬在後山坡上。書生悲痛欲絕,再也無法求取功名,遂留在店中陪伴老丈人,翁婿二人在悲傷中度日。
不久,後山坡姑娘的墳頭上,竟然長滿了鬱郁蔥蔥的丁香樹,繁花似錦,芬芳四溢。書生驚訝不已,每日上山看丁香,就像見到了姑娘一樣。一日,書生見有一白發老翁經過,便拉住老翁,敘說自己與姑娘的堅貞愛情和姑娘臨死前尚未對出的對聯一事。 自發老翁聽了書生的話, 回身看了看墳上盛開的丁香花,對書生說:「姑娘的對子答出來了。」書生急忙上前問道:「老伯何以知道姑娘答的下聯?」老翁捋捋鬍子,指著墳上的丁香花說:「這就是下聯的對子」。書生仍不解,老翁接著說:
「氷冷酒,一點,兩點,三點;
丁香花,百頭,千頭,寓頭。」
你的上聯「氷冷酒」,三字的偏旁依次是,「氷」為一點水,「冷」為二點水,
「酒」為三點水。姑娘變成的「丁香花」,三字的字首依次是,「丁」為百字頭,「香」為千字頭,「花」為萬字頭。前後對應,巧奪天工。書生聽罷,連忙施禮拜謝:「多謝老伯指點,學生終生不忘。」老翁說:「難得姑娘對你一片痴情,千金也難買,現在她的心願已化作美麗的丁香花,你要好生相待,讓它世世代代繁花似錦,香飄萬里。」話音剛落,老翁就無影無蹤了。從此,書生每日挑水澆花,從不間斷。丁香花開得更茂盛、更美麗了。
後人為了懷念這個純情善良的姑娘,敬重她對愛情堅貞不屈的高尚情操,從此便把丁香花視為愛情之花,而且把這幅「聯姻對」叫作「生死對」,視為絕句,一直流傳至今。

熱點內容
盆栽軟文 發布:2025-08-27 18:22:35 瀏覽:8
夢見家裡開一朵大黃花 發布:2025-08-27 18:21:02 瀏覽:497
玫瑰碧琳 發布:2025-08-27 18:18:37 瀏覽:245
百合蓮葉羹 發布:2025-08-27 18:11:59 瀏覽:958
去煙味花卉 發布:2025-08-27 17:52:26 瀏覽:951
托卡七夕 發布:2025-08-27 17:52:09 瀏覽:842
紫炫葉盆栽 發布:2025-08-27 17:44:52 瀏覽:284
鹽養玫瑰花 發布:2025-08-27 17:44:25 瀏覽:367
騎士王的百合物語 發布:2025-08-27 17:33:06 瀏覽:906
花藝館取名 發布:2025-08-27 17:31:06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