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超輕粘土花卉圖片

超輕粘土花卉圖片

發布時間: 2025-08-27 15:15:23

① 城市綠化常見的花卉有哪些

1喬木類 1.1落葉類:銀杏、絲綿木、元寶楓、文冠果、水杉、銀白楊、新疆楊、毛白楊、河北楊、小葉楊、青楊、箭桿楊、旱柳、垂柳、沙柳、刺槐、核桃、楓楊、白榆、小葉朴、桑樹、海棠櫻花、紅葉李、碧桃等; 1.2常綠類:雪松、油松、側柏、檜柏、白皮鬆、華山松、樟子松、青杄、白杄等; 灌木類 2.1落葉灌木:珍珠梅、黃刺枚、月季、榆葉梅、丁香、連翹、金銀木、接骨木、太平花、貼梗海棠、郁李、毛櫻桃、薔薇、綉線菊、木槿、小檗、寧夏枸杞、沙棘等;2.2常綠灌木:衛矛、大葉黃楊、鋪地柏、沙地柏等; 3地被類 地膚、紅葉甜菜、雞冠花、千日花、紫茉莉、半枝蓮、五彩石竹、香石竹、虞美人、醉蝶花、羽衣甘藍、紫羅蘭、三色堇、牽牛花、波斯菊、大麗花、小麗花、瓜葉菊、孔雀草、馬藺、美人蕉等。 植物屬性: 1. 銀杏:銀杏科銀杏屬。銀杏為落葉喬木,5月開花,10月成熟,果實為橙黃色的種實核果。銀杏是一種孑遺植物。和它同門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滅絕。銀杏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變種及品種有:黃葉銀杏、塔狀銀杏、裂銀杏、垂枝銀杏、斑葉銀杏。 2. 絲綿木:衛矛科衛矛屬。絲綿木夏季開放淡黃綠色小花,為腋生聚傘花序。樹冠卵形或卵圓形,枝葉秀麗,入秋蒴果粉紅色,果實有突出的四稜角,開裂後露出桔紅色假種皮,在樹上懸掛長達2個月之久,引來鳥雀成群,很具觀賞價值,是園林綠地的優美觀賞樹種。園林中無論孤植,還是栽於行道,皆有風韻。宜植於林緣、草坪、路旁、湖邊及溪畔,也可用做防護林或工廠綠化樹種。 3. 元寶楓:槭樹科槭屬。落葉喬木,高8~10m;樹皮縱裂。單葉;單葉對生;主脈5條;掌狀;葉柄長3~5cm。傘房花序頂生 ;花黃綠色。花期在5月,果期在9月。 本樹樹姿優美,葉形秀麗,嫩葉紅色,秋季葉又變成黃色或紅色,為著名秋季觀紅葉樹種。弱陽性,耐半蔭,耐寒,較抗風,不耐乾熱和強烈日曬。 4. 文冠果:無患子科無患子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可達8m。樹皮灰褐色,粗糙條裂;小枝幼時紫褐色,有毛,後脫落。奇數羽狀復葉互生。花雜性,整齊,白色,基部有由黃變紅之斑暈;蒴果橢圓形,徑4-6cm,具有木質厚壁。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文冠果是我國特有的樹種,原產我國北部乾旱寒冷地區。喜光,也耐半蔭;耐嚴寒和乾旱,不耐澇;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沙荒、石礫地、粘土及輕鹽鹼土上均能生長,但以肥沃、深厚、疏鬆、濕潤而同期良好的土壤生長好。深根性。主根發達,萌櫱力強。 5. 水杉:水杉科水杉屬。落葉喬木,杉科水杉屬唯一現存種,中國特產的孑遺珍貴樹種,第一批列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稀有種類,有植物王國「活化石」之稱。已經發現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堊紀及新生代曾廣泛分布於北半球,但在第四紀冰期以後,同屬於水杉屬的其他種類已經全部滅絕。而中國川、鄂、湘邊境地帶因地形走向復雜,受冰川影響小,使水杉得以倖存,成為曠世的奇珍。 6. 小葉朴:榆科朴屬。落葉喬木。樹皮淺灰色,平滑。區域分布:原產中國 分布於東北南部、長江流域及西南各地 華北、西北、遼寧、山東、安徽等。喜光,稍耐陰,耐寒;喜深厚、濕潤的中性粘質土壤。深根性,萌櫱力強,生長較慢。對病蟲害、煙塵污染等抗性強。 7. 楓楊:胡桃科楓楊屬。落葉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1米;幼樹樹皮平滑,淺灰色,老時則深縱裂;小枝灰色至暗褐色,具灰黃色皮孔;芽具柄,密被銹褐色盾狀著生的腺體。喜光性樹種,不耐庇蔭,但耐水濕、耐寒、耐旱。深根性,主、側根均發達,以深厚肥沃的河床兩岸生長良好。速生性,萌櫱能力強,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抗性強,葉片有毒,魚池附近不宜栽植。 8. 雪松:松科雪松屬。是常綠喬木,該屬種類球果形狀相似,與杉樹最為接近。原產於喜瑪拉雅山脈海拔1,500-3,200米的地帶和地中海沿岸1,000-2,200米的地帶。常綠喬木,樹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葉針形,質硬,灰綠色或銀灰色,在長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10-11月開花。球果翌年成熟,橢圓狀卵形,熟時赤褐色。雪松原產喜馬拉雅山,中國西藏南部及印度、阿富汗均有分布。 9. 油松:松科松屬。為針葉常綠喬木,高達30米,胸徑可達1米。樹皮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規則鱗塊,裂縫及上部樹皮紅褐色;大枝平展或斜向上,老樹平頂;小枝粗壯,黃褐色,有光澤,無白粉;冬芽長圓形,頂端尖,微具樹脂,芽鱗紅褐色。針葉2針一束,暗綠色,較粗硬,長10-15(20)厘米,徑1.3-1.5毫米,邊緣有細鋸齒,兩面均有氣孔線,橫切面半圓形,皮下細胞為間斷型兩層,樹脂道3-8(11),邊生,角部和背部偶有中生; 葉鞘初呈淡褐色,後為淡黑褐色。 10. 側柏:柏科側柏屬。為常綠喬木。扁柏、香柏。在中國分布極廣,北起內蒙古、吉林,南至廣東及廣西北部;人工栽培范圍幾遍全國。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木質軟硬適中,細致,有香氣,耐腐力強,多用於建築、傢具、細木工等;種子、根、葉和樹皮可入葯;用種子榨油,供製皂、食用或葯用。樹高一般可達20米。 11. 白皮鬆:松科松屬。是常綠喬木,枝輪生,冬芽顯著,芽鱗多數,覆瓦狀排列。嫩枝上長有針葉,針葉是著生在枝葉交接處的節狀葉枕上,每根松針的外圍都有一層厚厚的角質層和一層臘質的外膜,這樣就減少了松樹身上水份的喪失,保證該物種可以在很乾燥的環境下生存。球果第二年秋季成熟。是中國特有樹種之一,樹形多姿,蒼翠挺拔,別具特色,早已成為華北地區城市和庭園綠化的優良樹種。 12. 華山松:松科松屬。常綠喬木,高達35m,胸徑1m;樹冠廣圓錐形。小枝平滑無形毛,冬芽小,圓柱形,栗褐色。幼樹樹皮灰綠色,老則裂成方形厚塊片固著樹上。葉5針一束,長8-15cm。質柔軟,邊有細鋸齒,樹脂道多為3,中生或背面2個邊生,腹面1個中生,葉鞘早落。球果圓錐狀長卵形,長10-20cm,柄長2-5cm,成熟時種鱗張開,種子脫落。種鱗與笣鱗完全分離,種鱗和笣鱗在幼時可區分開來,笣鱗在成熟過程中退化,最後所見到的為種鱗。種子無翅或近無翅,花期4-5月,球果次年9-10月成熟。 13. 樟子松:松科松屬。為松科大喬木,樟子松是我國三北地區主要優良造林樹種之一。樹干通直,生長迅速,適應性強。嗜陽光,喜酸性土壤。大興安嶺林區和呼倫貝爾草原固定沙丘上有樟子松天然林。解放後,人工林有很大發展。東北和西北等地區引進栽培的樟子松,長勢良好,而在遼寧省章古台沙地引進栽培的樟子松,已經是綠樹成蔭,防風固沙效果顯著。 14. 青杄:松科雲杉屬。常綠喬木,高達50m,胸徑1.3m;樹冠圓錐形,一年生小枝淡黃綠、淡黃或淡黃灰色,無毛,罕疏生短毛;以後變為灰色、暗灰色。 冬芽卵圓形,無樹脂,芽鱗排列緊密,小枝基部宿存的芽鱗不反卷(與同屬其它植物的重要區別)。葉較細,較短,長0.8~1.3(1.8)cm,橫斷面菱形或扁菱形,各有氣孔線4~6條。球果卵狀圓柱形或圓柱狀長卵形,成熟前綠色,熟時黃褐色或淡褐色,長4~8cm,徑2.5~4.0cm。花期4月,球果10月成熟。 15. 白杄:松科雲杉屬。屬於針葉樹的一類,通常有線條分明的年輪,與季節性山地氣候保持一致。雲杉為中國特有樹種,以華北山地分布為廣,東北的小興安嶺等地也有分布。常綠喬木,株高可達30米,樹冠廣圓錐形。我國有17種9個變種。多分布青海東部,甘肅南部和陝西西部海拔3200米以下。 16. 珍珠梅:薔薇科珍珠梅屬。落葉灌木,高2-3米。枝開展;小枝彎曲,無毛或微被短柔毛,幼時嫩綠色,老時暗黃褐色或暗紅褐色。冬芽卵形,稱端圓鈍,無毛或被疏柔毛,紫褐色,具數枚鱗片。奇數羽狀復葉,小葉7-17枚,連葉柄長13-23厘米,葉軸微被短柔毛;托葉葉質,卵狀披針形至三角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 鋸齒或全緣,長8-13毫米,寬8毫米;小葉片對生,無梗或近無柄,相距2-2.5厘米,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 17. 黃刺玫:薔薇科薔薇屬。落葉灌木。小枝褐色或褐紅色,具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常7枚-13枚,近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有鋸齒;托葉小,下部與葉柄連生,先端分裂成披針形裂片,邊緣有腺體,近全緣。花黃色,單瓣或蘭重瓣,無苞片。花期5月-6月。果球形,紅黃色。果期7月-8月。 18. 月季:薔薇科薔薇屬。月季為有刺灌木,或呈蔓狀與攀援狀。常綠或落葉灌木,直立,莖為棕色,具有鉤刺或無刺,也有幾乎無刺的。小枝綠色,葉為墨綠色,多數羽狀復葉,寬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5-6厘米,先端漸尖,具尖齒,葉緣有鋸齒,兩面無毛,光滑;托葉與葉柄合生,全緣或具腺齒,頂端分離為耳狀。花朵常簇生,稀單生,花色甚多,色澤各異,徑4-5厘米,多為重瓣也有單瓣者;萼片尾狀長尖,邊緣有羽狀裂片;花柱分離,伸出萼筒口外,與雄蕊等長;每子房1胚珠。果卵球形或梨形,長1-2厘米,萼片脫落。花期4--10月。大多數是完全花,或者是兩性花。有花中皇後的美稱。 19. 榆葉梅:薔薇科梅屬。榆葉梅枝葉茂密,花繁色艷,是中國北方春季園林中的重要觀花灌木。有較強的抗鹽鹼能力,北京園林中最宜大量應用,以反映春光明媚、花團錦簇的欣欣向榮景象。宜植於公園草地、路邊,或庭園中的牆角、池畔等。如將榆葉梅植於常綠樹前,或配植於山石處,則能產生良好的觀賞效果。與邊翹搭配種植,盛開時紅黃相映更顯春意盎然。 20. 丁香: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又稱丁香、洋丁香。著名的庭園花木。花序碩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花兩性,呈頂生或側生的圓錐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藍紫,也有白色紫紅及藍紫色,以白色和紫色為居多。丁香還是人物名,某種調料和一部電視劇的名稱。 21. 連翹:木犀科連翹屬。連翹是清熱解毒的中葯,主治熱病初起,風熱感冒,發熱,心煩,咽喉腫痛,急性腎炎等。連翹早春先葉開花,花開香氣淡艷,滿枝金黃,艷麗可愛,是早春優良觀花灌木。 22. 金銀木:忍冬科忍冬屬。為落葉性小喬木,常叢生成灌木狀;花是優良的蜜源,果是鳥的美食,並且全株可葯用。金銀木是園林綠化中最常見的樹種之一,常被叢植於草坪、山坡、林緣、路邊或建築周圍觀果,老樁可製作盆。金銀木與與金銀花不同,前者為木本,後者為草本植物。 23. 接骨木:忍冬科接骨木屬。薄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6m。老枝有皮孔,賄民淡黃棕色。奇數羽狀復葉對生,小葉2-3對,有時僅1對或多達5對,托葉狹帶形或退化成帶藍色的突起;側生小葉片卵圓形、狹橢圓形至倒長圓狀披針形,長5-15cm,寬1.2-7cm,先端尖,漸尖至尾尖,基部楔形形或圓形,邊緣具不整齊鋸齒,基部或中部以下具1至數枚腺齒,最下一對小葉有時具長0.5cm的柄,頂生小葉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具長約2cm的柄,揉碎後有臭氣。 24. 貼梗海棠:薔薇科木瓜屬。其枝稈叢生,枝上有刺,其花梗極短,花朵緊貼在枝幹上,故名。為大家廣為熟悉源於明代《群芳譜》。其花朵鮮潤豐腴、絢爛耀目,是庭園中主要春季花木之一,既可在園林中單株栽植布置花境,亦可成行栽植作花籬,又可作盆栽觀賞,是理想的花果樹樁盆景材料。果實叫皺皮木瓜,作中葯材使用時簡稱木瓜,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水果之一,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和食用價值。 25. 郁李:薔薇科李屬。落葉灌木,高約2米;小枝纖細而柔,冬芽極小,灰褐色,幼時黃褐色,干皮褐色,老枝有剝裂,無毛。花瓣粉紅色或近白色,倒卵形;雄蕊多數,離生,比花瓣短;心皮1,無毛,花柱約與雄蕊等長或稍長。核果近球形,無溝,直徑約1厘米,暗紅色,光滑而有光澤。郁李原產我國南方,性喜陽,樹體健壯,耐寒、耐熱、耐旱、耐潮濕。 26. 毛櫻桃:薔薇科櫻桃屬。毛櫻桃又名山櫻桃。薔薇科、櫻桃屬植物,落葉灌木,原產我國華北,分布較廣,以河北、遼寧栽培較多,其它各地多做觀賞花木用。毛櫻桃果實成熟早,果形小,狀似珍珠,色澤艷麗,味鮮美,營養價值高,主要用於鮮食。毛櫻桃耐寒、抗旱、耐脊薄,田梗、果園周邊均可生長、充分利用耕地美化周邊環境,是很有發展潛力的果樹。 27. 木槿:錦葵科木槿屬。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於亞洲東部,花艷麗,作為觀賞植物廣泛栽種。高可達3公尺(10呎),通常低分枝,植株呈塔形。花似錦葵,白色、粉紫色到紫色,基部一般深紅色;某些品種有重瓣花。藤黃科(Clusiaceae)的大萼金絲桃(Hypericum calycinum)也稱木槿。 28. 綉線菊:薔薇科綉線菊屬。為落葉直立灌木,高可達2m,枝條密集,小枝有棱及短毛,單葉互生,葉片長圓狀披針形,緣具細密銳鋸齒,兩面無毛,葉柄短,無毛,長圓形圓錐著生於當年生具葉長枝枝頂,長可6-13cm,被生毛,花密集,兩性花,花具短,花瓣粉紅色,雄蕊50枚伸出花瓣外,花有花盤、苞片、花萼和萼片,均被毛,蓇葖果直立,高約5mm,沿腹縫線有毛並具反折萼片,花期6-9月,果熟8-10月。 29. 寧夏枸杞:茄科枸杞屬。果實、根皮及嫩葉可入中葯。主要分布在寧夏,內蒙古、新疆等地。以寧夏為主要產地,尤以寧夏中寧縣出產的枸杞質量為最佳。是「寧夏五寶」之首的「紅寶」。 落葉小灌木,有短刺。系多年生木本,樹齡可達百年以上。由於其「棘如枸杞之刺,莖如杞之條」,故兼得枸杞名。 30. 沙棘:胡頹子科沙棘屬。落葉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風沙,可以在鹽鹼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廣泛用於水土保持。國內分布於華北、西北、西南等地。沙棘為葯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根、莖、葉、花、果,特別是沙棘果實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可以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葯、輕工、航天、農牧魚業等國民經濟的許多領域。沙棘果實入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沙棘可降低膽固醇,緩解心絞痛發作,還有防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作用。 31. 衛矛:衛矛科衛矛屬。灌木,高約2—3米。小枝四棱形,有2—4排木栓質的闊翅。葉對生,葉片例卵形至橢圓形,長2—5厘米,寬1—2.5厘米,兩頭尖,很少鈍圓,邊緣有細尖鋸齒;早春初發時及初秋霜後變紫紅色。花黃綠色,徑約5—7毫米,常3朵集成聚傘花序。蒴果棕紫色,深裂成4裂片,有時為1—3裂片;種子褐色,有桔紅色的假種皮。花期4—6月,果熟期9—10月。 32. 鋪地柏:柏科圓柏屬。常綠灌木,又稱鋪地松、鋪地龍、地柏、爬地柏,系柏科常綠匍匐小灌木,高達75cm,冠幅逾2m。枝幹貼近地面伸展,小枝密生。葉均為刺形葉,先端尖銳,3葉交互輪生,表面有2條白色氣孔線,下面基部有2白色斑點,葉基下延生長,葉長6-8mm;球果球形,內含種子2-3粒。匍匐枝懸垂倒掛,古雅別致,是製作懸崖式盆景的良好材料。 33. 沙地柏:柏科圓柏屬。常綠灌木。植株匍匐、直立或斜向生長;枝密集成片;幼樹上常為刺葉,壯齡樹多為鱗葉;球果呈倒三角狀球形或叉狀球形,成熟時呈褐色、紫藍色或黑色。在原產地多生於海拔1200m以上的沙地、荒山和林下,耐旱、抗寒、適應性強,喜光也耐蔭,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怕積水澇窪。 34. 雞冠花:莧科青葙屬。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陽光充足、濕熱,不耐霜凍。不耐瘠薄,喜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世界各地廣為栽培。較耐旱不耐寒,繁殖能力強。秋季花盛開時採收,曬干。葉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全緣。花序頂生及腋生,扁平雞冠形。花有白、淡黃、金黃、淡紅、火紅、紫紅、棕紅、橙紅等色。胞果卵形,種子黑色有光澤。 35. 五彩石竹:石竹科石竹屬。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花卉栽培。莖光滑多分枝,葉對生,線狀披針形。花色豐富,有白、紅、黃、粉紅、紫紅、橙紅或具有斑紋,花期4月~10月,集中於4月~5月。適合花壇或盆栽,可用於花壇、花境、花台或盆栽可用於花壇、花境、花台或盆栽原產中國,喜陽、耐寒,耐乾旱,忌澇,喜排水良好、肥沃沙質壤土。蒴果矩圓形,種子扁圓形,黑褐色。可用於花壇、花境、花台或盆栽。可用於花壇、花境、花台或盆栽。 36. 虞美人:罌粟科罌粟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虞美人株高40~70cm,分枝細弱,被短硬毛。全株被開展的粗毛,有乳汁。葉片呈羽狀深裂或全裂,裂片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花單生,有長梗,未開放時下垂,花萼2片,橢圓形,外被粗毛。花冠4瓣,近圓形,具暗斑。雄蕊多數,離生。子房倒卵形,花柱極短,柱頭常具10或16個輻射狀分枝。花徑約5~6cm,花色豐富。蒴果杯形,成熟時頂孔開裂,種子腎形,多數,千粒重0.33克,壽命3~5年。 37. 醉蝶花:白花菜科醉蝶花屬。年生草本,株高60-100cm,被有粘質腺毛,枝葉具氣味。掌狀復葉互生,小葉5-7枚,長橢圓狀披針形,有葉柄,兩枚托葉演變成鉤刺。總狀花序頂生,邊開花邊伸長,花多數,花瓣4枚,淡紫色,具長爪,雄蕊6枚,花絲長約7cm,超過花瓣一倍多,藍紫色,明顯伸出花外;雌蕊更長。花期7-10月。蒴果細圓柱形,內含種子多數。 38. 牽牛花:旋花科牽牛屬。一年生纏繞草本,莖上被倒向的短柔毛及雜有倒向或開展的長硬毛。葉寬卵形或近圓形,深或淺的3裂,偶5裂,長4-15厘米,寬4.5-14厘米,基部圓,心形,中裂片長圓形或卵圓形,漸尖或驟尖,側裂片較短,三角形,裂口銳或圓,葉面或疏或密被微硬的柔毛;葉柄長2-15厘米,毛被同莖,花腋生。 39. 波斯菊:菊科秋英屬。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30~120cm,細莖直立,分枝較多,光滑莖或具微毛。單葉對生,長 約lOcm,二回羽狀全裂,裂片狹線形,全緣無齒。頭狀花序著生在細長的花梗上,頂生或腋生,花莖5一8cm。總包片2層,內層邊緣膜質。舌狀花l輪,花瓣尖端呈齒狀,花瓣8枚,有白、粉、深紅色。筒狀花占據花盤申央部分均為黃色。瘦果有椽,種子壽命3~4年,干粒重69。花期夏、秋季。 40. 大麗花:菊科大麗花屬。大麗花多年生草木,顏色絢麗多彩,有紅、黃、橙、紫、白等色,十分誘人。植株高約1.5米,葉對生,是羽狀復葉。它的頭狀花序中央有無數黃色的管狀小花,邊緣是長而捲曲的舌狀花,有各種絢麗的色彩,花的嬌艷就是通過它顯示出來的。大麗花有膨大的塊根,其中貯藏著大量的養料,可作自身無性繁殖。它已成為世界著名花卉,遍布於各地的庭園中。大麗花還以抗污染植物著名。 41. 小麗花:菊科小麗花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花色絢爛,灼灼照人,花期又長,具有植株低矮,花期長,是優良的地被植物,也可布置花壇、花境等處,還可盆栽觀賞或做切花使用。花色五彩繽紛,盛花期正值國慶節,最適合家庭盆栽。 喜涼爽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適宜在疏鬆肥沃、排水透氣性良好的沙質土壤中生長,低窪處也不宜種植。 42. 瓜葉菊:菊科瓜葉菊屬。多年生草本,常作1-2年生栽培。分為高生種和矮生種,20-90厘米不等。全株被微毛,葉片大形如瓜葉,綠色光亮。花頂生,頭狀花序多數聚合成傘房花序,花序密集覆蓋於枝頂,常呈一鍋底形,花色豐富,除黃色以外其他顏色均有,還有紅白相間的復色,花期1-4月。 43. 孔雀草:菊科萬壽菊屬。孔雀草的全草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干。喜陽光,但在半蔭處栽植也能開花。它對土壤要求不嚴。既耐移栽,又生長迅速,栽培管理又很容易。撒落在地上的種子在合適的溫、濕度條件中可自生自長,是一種適應性十分強的花卉。在我國南方,它的開花期為3至5月及8至12月。從播種到開花僅需70天,早春育苗在大棚內不加溫即可,晚霜後定植庭院、花壇或盆栽。 44. 馬藺:鳶尾科鳶尾屬。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原產中國,中亞細亞、朝鮮亦有野生分布。耐鹽鹼,耐踐踏,根系發達,生長於荒地路旁、山坡草叢、鹽鹼草甸中,可用於水土保持,鹽鹼地、工業廢棄地改造,園林綠化的地被、鑲邊或孤植等。全株入葯,有清熱、止血、解毒的作用。葉可作梆扎及草編材料。以草原區分布較為普遍。馬藺抗逆性強,尤其耐鹽鹼,是鹽化草甸的建群種。由於馬藺具有獨特的生態生物學特性和利用價值,正逐漸被用作水保護坡、園林綠化觀賞地被建設的優良材料。 45. 美人蕉:美人蕉科美人蕉屬。性喜溫暖、濕潤和充足陽光,不耐寒,怕強風和霜凍。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瘠薄,在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良好。深秋植株枯萎後,要剪去地上部分,將根莖挖出,晾曬2-3天,埋於溫室通風良好的砂土中,不要澆水、保持5度以上,即可安全越冬。長江以南地區,冬季也可不挖出根莖,只要加土封好,第二年春仍可萌發出芽。

② 常見土的種類

常見的土壤有哪些種類

土壤分類,在不同的自然和耕作條件下形成的不同土壤,按照其形成過程的順序和特點以及肥力水平,分門別類的加以區分,就叫土土壤分類。我國現行的土壤分類制為土類、亞類、土屬、土種與變種五吸。

土類是分類的基本單元。它是作一定的綜合自然條件或人為因素的作用下,經過一個主導的或幾個附加的次要成土過程,具有一定相似的發生層次,土類間在性質上在明顯的差異,如磚紅壤、紅土壤、亞類,是在土類范圍土類之間的過渡類型。總土類的輔助分類單元。亞類的改良利用方向比土類更為一致,比如紅壤中的暗紅壤,黃紅壤。

土屬,是具有承上啟下意義的分類單元。主要報據母質、水文等因子劃分。例如,鹽鹼土是根據鹽組成來劃分上屬的。

土種,是土壤分類的基層單元,也可以說是地區性土壤分類的基本單元。表示亞類土壤中有不同的發育程度。

變種,是指土種以下的分類單元。主要是由於質地、地形、母質所引起的在土種中肥力和性狀的差異。

棕壤,是暖溫帶濕潤半濕潤落葉闊葉林下發育形成的地帶性土壤,剖面有明顯的淋溶和沉枳作用,心土層鮮棕色,質地粘重,組織緊密,通透性差,土層深厚,一般1〜2米或更厚。

褐土,又叫褐色森林土。是在暖溫帶半濕半干早的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地帶性十壤,在垂直分布上位於棕壤帶之下。土壤剖面通常由耕層、淀積粘化層和鈣積層三個基本層段組成。粘粒有下移趨勢,心土層較粘重,中壤質地,呈中性或是微鹼性反應,PH值在7左右。

潮土,過去也稱為草甸土、濕土或沖積上。是直接發育在河流沉積物和湖積物上受潛水作用形成的土壤。

鹽喊土又叫鹽漬土,是鹽土和鹼土的總稱。報據其所含的鹽分的種類和性質,鹽鹼土可以分為濱海鹽鹼土和內陸鹽鹼土兩類。

內陸鹽鹼土,按其所含的成分及外部特徵,可分為油鹼,白鹼,瓦鹼和泡鹼。油鹼主要含有氯化鈉和氯化鎂,吸濕性強,地表好象潑了一層油,又稱為潮濕鹽土。。白鹼主要含硫酸鈉,表層常有白色鹽結皮,疏鬆多孔,鹽分聚集地表而危害作物。瓦鹼以重碳酸鹽為主,表層常呈硬殼,有妨礙幼苗出土,如果遇到大雨更難以出苗,但是其鹽分含量比較輕。

砂姜黑土是窪地長期積水乾涸後形成的土壤。這種土壤質地粘緊,濕時泥濘,干時堅硬,耕作困難,耕層以下有柱狀、核狀結構,漏水漏肥。50〜100厘米以下 多出現砂姜層,但是表上有機質含量高, 土色黑灰,土溫也上升,養分 轉化快,有後勁,可以種植小麥、大豆、 高粱等。

③ 創意兒童畫教程|水彩再加粘土,這樣畫梅花簡單又好看

繪畫類型 綜合創意課程

年齡 7-9歲

課時 90分鍾

工具材料

白色卡紙、油畫棒、水彩、鹽、水粉、輕粘土

課程構思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是一首北宋詩人王安石創作的五言絕句,短短幾句卻將梅花的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品格高貴,暗香沁人等品性和特點一一展現在大家面前。梅花是我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它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你知道嗎?梅花外形優美,花色清雅,不僅僅是著名的觀賞型花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它還以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精神特徵而著稱。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她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品性歷來深為人們所鍾愛。它濃而不艷、冷而不淡,疏影橫斜的風韻和清雅宜人的幽香,是其他花卉所不能相比的。在今天的繪畫教程中,我們用大家熟悉的油畫棒表現石與鳥,結合油水分離的方法暈染出悠遠淡雅的畫面色彩氛圍,同時又通過簡單有趣的方法表現梅花的枝乾和花朵,我們一起來看看教程吧。

情景描述

在寒冬時節,所有的鮮花都已經凋謝,而這時梅花卻在雪地里悄然綻放,為蕭瑟的冬天帶來生機與活力,它的色彩豐富而又優雅,紅的熱烈,黃的冷艷,白的高潔;它的枝節滄桑盤錯,在凜冽的寒風中彰顯著錚錚傲骨。大家都說雪花很美,而白梅卻比雪花還多一份那動人的幽香呢。在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藝術文化長河裡,總少不了梅花的身姿。詩里有它,你能舉例說一說嗎?畫里有它,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最後,讓我們也一起來畫一畫這寒冬時節美麗又可敬的梅花吧。

教學重難點

1、欣賞梅花的圖片,觀察和感受梅花的外形、色彩等特點,對梅花有一定的了解,喚起心中美的體驗。

欣賞梅花的圖片,說一說梅花的花朵在色彩和外形上有怎樣的特點,同時觀察和感受梅花枝乾的特點。梅花的色彩有白的、紅的、黃的等,各有特色,它的花瓣緊緊圍繞花蕊,一朵朵盛開在寒冬的枝頭,分外美麗;而梅花的枝幹,充滿著陰陽、剛柔、頓挫、轉折、曲直等視覺魅力,是大自然中充滿藝術魅力的生動線條。

2、欣賞有關梅花的藝術作品,從畫面的構圖、造型和用色等方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梅花在藝術作品中非常常見,尤其是講究構圖和用色的國畫中,梅花的畫法講究造型、用色、用筆、構圖等等,是我們值得欣賞和學習的對象。欣賞以梅花為表現題材的國畫作品,感受畫面中的意境和美感,為自己的繪畫創作帶來靈感和參考。

參考教程

准備一張白色卡紙

在白色卡紙較為粗糙的一面

用油畫棒畫出畫面中的岩石

用灰色為岩石平塗上顏色

並用較深的黑色為畫面添加細節

使畫面中的岩石有塊面的變化

還可以用油畫棒在岩石上畫一隻鳥

使畫面更加生動

接下來准備黑色、青色的水彩顏料

將顏料稀釋後

用大筆刷為畫面塗上背景色

在畫面中的水彩顏料未乾之際

還可以紙巾在畫面中壓一壓

吸干水分的部分就形成了月亮的形狀

此時我們還可以在畫面上撒一些食鹽

在食鹽的作用下

畫面的背景色會形成斑駁的肌理

斑駁的肌理就好像冬天的雪花

讓畫面更加豐富和充滿意境

接下來我們准備水粉顏料

用筆畫出梅花的枝幹

並用小筆沾取黑色顏料

添加出梅花樹干細的枝條

在枝乾的線條上

我們准備白色的超輕泥做出梅花

在梅花的花蕊中心

我們可以用黃色的水粉顏料點燃上色彩

課後小結

1、在繪畫開始前,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欣賞了關於梅花的圖片,讓孩子們充分觀察和體驗到梅花的特點和美,並通過關於梅花的文化精神介紹,加深了小朋友們對梅花的認識和了解,為接下來的繪畫做了很好的鋪墊。2、在繪畫中,運用了油畫棒、水彩、超輕泥等多種繪畫材料,用簡單的方法讓小朋友們感受到不同材料的特點和使用方法,小朋友們在快樂而充滿新奇的繪畫方法嘗試中,掌握了一定的創意技法,激發了小朋友們的創作興趣和熱情。

④ 如何成為一名「土」豪(下)

書接上文。 

 (點擊我的文章,查看《 如何成為一名「土」豪?(上)》)

上次我們教給了大家成為園藝豪的基本姿勢,就是和花友們聊聊你的配土,以及新手必備的「傻瓜配土」。這次我們更深入一步,剖開了,揉碎了,聊一聊常見的每一種介質都有什麼樣的特點、用法,以及裝B時可以聊上兩句的「關於土壤酸鹼度」的相關問題。

不管怎樣,所有這一切都只能是紙上談兵,園藝這門學問,永遠是實踐大於理論。期待愛好熱愛自然的你,以理論為基礎,積極實踐,多觀察摸索。終有一天,在與花草的交往中獲得來自大自然的靈性啟發,成為真正的資深園藝農。要知道,這身份與學者、文人、科學家一樣,在全世界都會受到人們的尊重,真正從「土」豪,變「儒士」。

1. 在土壤中增加改良介質 

加入如泥炭、樹皮、木屑、稻糠、鋸末和珍珠岩、蛭石、陶粒、火山渣等,可以有效提高培土的疏鬆性。

2. 定期鬆土和換盆 

長期不鬆土也會導致盆土的板結,特別是大雨過後,等待盆地表面干後,就要及時進行鬆土,然後再澆透水。這樣既能保持盆土透氣性,還能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

根據自己土壤的性能,1-2年就要更換盆土,重新放入新鮮具肥力的盆土,也是防止盆土板結的有效方法之一。

3. 使用有機肥 

一直用化肥,也會導致盆土板結。而有機肥則在不斷的轉化分解過程中,可以使盆土產生空隙,從而增強盆土的透氣性。

在使用各種不同土壤時,要查看和考慮植物的生長習性,調配適合的土壤。另一方面,則是配合對植物的管理——澆水、溫度、濕度與光照。

植物是地球上最早的有機生命體之一,它比我們人類的歷史更長久,生命力也比我們想像重要強得多。不要擔心植物脆弱柔軟,給他們適宜的生長環境,它們一定會生機勃勃。

||| 編撰 | Jenny   圖片來源:網路

 轉載請註明芷仙坊。本文只用做交流不作商用。 

歡迎來騷擾,任何養植問題,關注後在下方留言。

內容由好好住用戶芷仙坊2016提供,更多問題來好好住APP和屋主直接交流吧~

⑤ 蝴蝶蘭的價格及養殖方法

蝴蝶蘭養殖方法

1、蝴蝶蘭播種以後保持在20度左右的溫度很快就會發芽,這時候我們要保證濕度蝴蝶蘭喜歡高溫高濕的環境。等到苗長到兩三片葉子就可以進行分盆,仍然是用苔蘚類介質,苔蘚具有很好的保濕性,而且能給植株提供豐富的營養。

2、蝴蝶蘭喜歡半蔭的環境並不需要太陽直射,但是需要有一定的通風量,如果通風不良容易導致生病,尤其是夏季高溫的時候。

3、蝴蝶蘭既不耐低溫也不耐高溫,高溫超過30度以上就會進行休眠,超過32度就會死亡,低溫也不能超過5度,低於5度也會凍死它的最佳生長溫度為15~25度之間。

4、蝴蝶蘭的根為肉質根,容易出現霉腐病,一旦出現了腐爛的症狀就要清理根部,並用高錳酸鉀進行浸泡消毒。及時救治,否則會導致植株死亡。

5、一棵蝴蝶蘭通過兩年的生長就可以開花了,當出現花盡的時候要用支架進行固定,否則的話就會出現頭重腳輕的狀況,蝴蝶蘭的花箭非常的長,我們可以用鐵絲進行造型。

⑥ 這是什麼花

芙蓉葵芙蓉葵又名秋葵,黃秋葵、羊角豆、咖啡黃葵、毛茄錦葵科,錦葵科原產於北美,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陽、略耐陰,宜溫暖濕潤氣候,忌乾旱,耐水濕,在臨近水邊的肥沃砂質壤土中生長繁茂。花期6-8月。目前芙蓉葵已成為人們所熱追高檔營養保健蔬菜,風靡全球。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莢,其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深受百姓青睞。還是老年人的保健食品。種子可榨油,黃秋葵油是一種高檔植物油,它的營養成分和香味遠遠超過芝麻油和花生油。
10
本詞條 網路名片缺少圖片, 歡迎各位 編輯詞條,額外獲取10個積分。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芙蓉葵
別稱
草芙蓉、大花秋葵
二名法
Hibiscus moscheutos

植物界


錦葵科

木槿屬
分布區域
原產北美
目錄
1 基本資料
2 形態特徵
3 生長習性
4 繁殖培育
5 價值與用途
6 營養分析
7 適合人群
8 食芙蓉葵果莢5最
9 芙蓉葵果莢食譜
展開
1 基本資料
2 形態特徵
3 生長習性
4 繁殖培育
5 價值與用途
6 營養分析
7 適合人群
8 食芙蓉葵果莢5最
9 芙蓉葵果莢食譜
1 基本資料 編輯本段
植物名稱: 芙蓉葵
別名: 秋葵黃秋葵、羊角豆、咖啡黃葵、毛茄
學 名: Hibiscusgrandiflorus\Hibiscusmoscheutos
拉 丁 名: Hibiscus moscheutos
科名: 錦葵科
屬名: 木槿屬
適應地區: 華北、華東
生態分類: 草本植物-宿根花卉
觀賞分類: 觀花類
原產北美,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陽、略耐陰,宜溫暖濕潤氣候,忌乾旱,耐水濕,在臨近水邊的肥沃砂質壤土中生長繁茂。花期6-8月。
2 形態特徵 編輯本段
株高1-2m,落葉灌木狀。葉大、廣卵形,葉柄、葉背密生灰色星狀毛。花大,單生於葉腋,花徑可達20cm,有白、粉、紅、紫等色。入冬地上部分枯萎,翌年萌發新枝,當年開花。 一年生芙蓉葵,除主莖外,多靠各側枝開花,花序為總狀花序,花由下而上不斷開放。單花期一天,但一個花序可連續開花20—25天,生長旺的可開到30天以上,一個花序開完之後,下面側芽不斷萌發,頂端形成花序後,仍可開花,直到10月下旬早霜之後,花期即終止。二年以上的植株,由根莖處萌生不定芽,一般二年生可萌生3—5枝,三年生即可達5—7枝,多者可達10餘枝。枝條萌生過多時,單枝變弱,一部分後萌生的枝條由於過分遮陰,喪失形成花芽的能力。二年以上單株的蓬徑即可達60厘米.芙蓉葵為喜光的長日照植物,在短日照條件下,不能形成花芽開花。
3 生長習性 編輯本段
耐寒、耐熱、喜濕,耐鹽鹼。北方冬季堆土越冬或掘取在溫室越冬。華中地區以宿根越冬。繁殖可用播種、扦插、分株和壓條等法繁殖。多採用扦插法,於生長期間取半木質化的枝條,插入濕潤砂壤土中,約一個月生根。萌發力和生長勢均強,開花多,花期長,生長期應補充磷、鉀肥。
黃秋葵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發達,直根性,根深達1m以上;主莖直立,高1~2.5m,粗5cm,赤綠色,圓柱形,基部節間較短,有側枝,自著花節位起不發生側枝;葉掌狀5裂,互生,葉身有茸毛或剛毛,葉柄細長,中空;花大而黃,著生於葉腋;黃秋葵果為蒴果,先端細尖,略有彎曲,形似羊角,果長10~25cm,橫徑1.9~3.6cm,黃秋葵嫩果有綠色和紫紅色2種,果面覆有細密白色絨毛,果成熟後木質化不可食;黃秋葵種子球形,綠豆大小,淡黑色,外皮粗,被細毛.喜溫暖強光,耐熱力強,不耐霜凍,種子發芽適溫25~30℃,生長適溫25~28℃;耐旱,耐濕,不耐澇;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在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種植,生長良好,結果多。
芙蓉葵為宿根草本,直系根發達,深達50—60厘米。移栽苗垂直根易受傷,水平根生長較旺,根長可達1米左右。須根及側根較少,根為淺棕黃色,較脆易斷。枝幹為半木質化草本。總狀分枝,因不同品種株高為50—100厘米,
枝條表皮光滑,深色花枝,枝條新梢部呈紫紅色,淺色品種為綠色,略披白粉。分枝力較強,在通風透光條件較好時,幾乎全部葉芽都能萌發成側枝。單葉`互生,葉序2/9,葉片尖卵圓形,葉緣鈍鋸齒。葉柄較長,葉面光滑。新葉有光澤,老葉葉面較粗糙。葉背無茸毛,無光澤,葉脈粗而明顯。葉面葉脈下陷,葉背葉脈突起,與嫩梢相同,深色花嫩葉葉脈部分紫紅色,余為白色。花極大,各品種的花冠直徑在25—30厘米之間。至晚秋或開花太多植株生長勢較弱時,花徑也有為20厘米左右的。花色鮮艷,有深紫紅、桃紅、粉紅、淺粉、白色等,花絲細長,基部聯合成雄蕊柱,並與花瓣基部合生。一年生苗,花期為8—10月,二年以上植株花期為7—10月。蒴果。每果種子40—60粒,種子圓形,棕褐色,種皮易漲裂,直徑0.2厘米。 芙蓉葵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在較濕潤的條件下能良好過冬。北至營口、南至上海,生長均較好。極耐高溫和曝曬,在北京地區36℃和烈日之下,開花旺盛,是北京旺夏的一種有希望的宿根花卉。
芙蓉葵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較疏鬆的沙壤土較好。在鹼性過強的土壤里,易患缺鐵症。對土壤肥力水平要求不高,在新墊土地上連作三年不施放任何基肥、追肥的情況之下,仍能正常生長和開花。
4 繁殖培育 編輯本段
芙蓉葵於4月上旬露地播種,在20—25℃條件下,播種後3—5天出芽,十天後移栽定植於平畦中,當年八月上中旬開花,花期直到十一月上旬植株地上部凍死為止,仍有餘蕾。
芙蓉葵一年生苗,在粗放管理的條件之下可以安全越冬,但第一年越冬苗側根上受一定凍害,有零星受凍壞死的直

芙蓉葵
徑二至三毫米的黑斑,但未影響越冬和翌年的生長與開花。越冬的宿根在第二年4月上中旬在根莖處開始萌芽,並在4月下旬開始出土,4月底至5月初展葉,5月中下旬開始迅速生長,6月中旬現蕾,7月上旬開始開花。 二年生以上的植株,由7月上旬至10月中旬開花不斷,但從花量上可出現三次開花高峰,第一次為7月初開始,可延續十五至二十日,以主莖花為主,以後花量適當減少。至8月中旬出現二次開花高峰,二次高峰主要是一次副梢花,花質量與主梢花無明顯區別,這次高峰可維持一至五天,以後在9月中旬出現第三次開花高峰,但花量較前二次為少,主要是二次副梢的花,以後至10月中下旬都不斷開花,但形不成高峰了。
每次開花過後,應及時修剪,把上次開花後的空枝及形成的種子剪除,這樣可以增加下一個開花高峰的花量,尤其第二高峰過後,更應及時修剪保證下一次花的量與質。如任其自然生長,後期花量也相應減少。
2年生以上植株,由於根系生長已較發達,在越冬時已不再有凍害現象。3年以上植株萌芽較多,以60厘米株行距定植的,應予分株。否則,枝葉過密,開花減少,遇風雨易倒伏。
5 價值與用途 編輯本段
食用價值

芙蓉葵
芙蓉葵已成為人們所熱追高檔營養保健蔬菜,風靡全球。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莢,又分綠色和紅色兩種,其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深受百姓青睞。近年來,在日本、台灣、香港及西方國家已成為熱門暢銷蔬菜,在非洲許多國家已成為運動員食用之首選蔬菜,更是老年人的保健食品。種子可榨油,芙蓉葵油是一種高檔植物油,它的營養成分和香味遠遠超過芝麻油和花生油。芙蓉葵為低能量食物,是很好的減肥食品之一。 景觀用途
為極富欣賞效果的花境植物,宜栽於河坡、池邊、溝邊,為夏季重要花卉。
6 營養分析 編輯本段
原料介紹
芙蓉葵又名羊角豆、咖啡黃葵、毛茄,目前黃秋葵已成為人們所熱追高檔營養保健蔬菜,風靡全球。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莢,又分綠色和紅色兩種,其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深受百姓青睞。原產於非洲,20世紀初由印度引入中國,近年來,在日本、台灣、香港及西方國家已成為熱門暢銷蔬菜,在非洲許多國家已成為運動員食用之首選蔬菜,更是老年人的保健食品。芙蓉葵種子可榨油,油是一種高檔植物油,它的營養成分和香味遠遠超過芝麻油和花生油。

芙蓉葵
營養分析
芙蓉葵果莢含有果膠、牛乳聚糖等,具有幫助消化、治療胃炎和胃潰瘍、保護皮膚和胃黏膜之功效,被譽為人類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
其含有鐵、鈣及糖類等多種營養成分,有預防貧血的效果。它分泌的黏蛋白有保護胃壁的作用,並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慾,改善消化不良等症。含有維生素A,有益於視網膜健康、維護視力。
對青壯年和運動員而言,秋葵可消除疲勞、迅速恢復體力。同時秋葵嫩果中含有一種黏性液質及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鼠李聚糖、蛋白質、草酸鈣等,經常食用幫助消化、增強體力、保護肝臟、健胃整腸。
秋葵含有特殊的具有葯效的成分,能強腎補虛,對男性器質性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是一種適宜的營養保健蔬菜,享有「植物偉哥」之美譽。
另外由於黃秋葵富含有鋅和硒等微量元素,能增強人體防癌抗癌。加上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可溶性纖維,不僅對皮膚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皮膚美白、細嫩。 每100克秋葵所含營養素如下:
熱量(37.00千卡) 蛋白質(2.00克)
脂肪(0.10克) 碳水化合物(11.00克)
膳食纖維(3.90克) 維生素A(52.00微克)
胡蘿卜素(310.00微克) 硫胺素(0.05毫克)
核黃素(0.09毫克) 尼克酸(1.00毫克)
維生素C(4.00毫克) 維生素E(1.03毫克)
鈣(45.00毫克) 磷(65.00毫克)
鈉(3.90毫克) 鎂(29.00毫克)
鐵(0.10毫克) 鋅(0.23毫克)
硒(0.51微克) 銅(0.07毫克)
錳(0.28毫克) 鉀(95.00毫克)
7 適合人群 編輯本段

芙蓉葵
適合8類人群:.適合胃炎、癌症、胃潰瘍、貧血、消化不良食用,特別是青壯年、運動員、護膚女士、男士更應該多吃;
(1)陽痿、早瀉的人:
它豐富的蛋白質、鈣、磷和維生素A脫不開關系。鈣和磷是人體強健的一對搭檔,蛋白質能使血液流通更加順暢,而男性勃起力度與血液流通有直接關系。維生素A與精子的數量和質量密切相連。此外,芙蓉葵特有的黏液早還有著人們尚未解開的迷。
(2) 腎虛及其他腎功能疾患者:
因為以上相關作用,秋葵同樣適用於這類人群。
(3)減肥瘦身族:
芙蓉葵也屬那種高蛋白、高營養、低脂肪、低熱量、無膽固醇的絕對減肥食品,而且又能果腹,當然拿到『通行證』。它黏液里的果膠還可以減低人體對其它食物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並幫助機體排除毒素。
可能是大家比較陌生的一種蔬菜吧,是源於非洲的,在印度飯和中東可能比較多見。芙蓉葵也叫羊角豆。切開你就會發現它裡面有白白的籽和黏液,這種黏液蛋白對胃很好,因為可以幫助消化。而且芙蓉葵纖維很高,蛋白質也高,還有許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對女性來說,芙蓉葵中的維生素C和可溶性纖維不僅對皮膚有保健的作用也有美白的效果.而對男性來說也特別好,因為有消除疲勞和強體的作用,甚至有人管它叫「植物偉哥」. (4)美麗肌膚的追隨者:

芙蓉葵
芙蓉葵果莢所含的大量維生素c對皮膚很有好處,維生素c是機體合成膠原蛋白所必需的,膠原蛋白可以使肌膚保持光澤和彈性,還可以增強血管彈性,降低血管脆性,要知道血管『年輕』,人自然就耐老。
(5)有胃潰瘍、胃炎或腸胃功能不太好的人:
芙蓉葵果莢的黏液里含有糖蛋白、果膠、牛乳聚糖、阿拉伯樹膠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幫助消化,對受到刺激而出現過敏的腸道膜有安定效用,能治療胃炎和胃潰瘍、保護皮膚和胃黏膜。
(6)亞健康,疲勞症人群:
芙蓉葵果莢中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高於一般蔬菜,能迅速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特別對青壯年和運動員有益。
(7)有關節毛病的人:
也與它的黏液及所含豐富的鈉有關,它們對關節僵硬有治療效果。
(8)皮膚生瘡的人:
芙蓉葵的花、種子、根,它們入葯能治惡瘡。 .但是秋葵屬於性味偏於寒涼的蔬菜,胃腸虛寒、功能不佳、經常腹瀉的人不可多食。
台灣五福黃秋葵 黃秋葵種子品種很多,但目前數台灣五福黃秋葵種子品質最好,產量最高。
台灣五福植物高度中等(120厘米左右),生長不分叉或者分叉很少,從第3節起每節都坐果一個,適合密植,豐產性極佳,合理密植還有增產潛力。我們種植一般行距40厘米,株距40厘米,畝栽2000株以上。產量一般在2000--3000斤左右。
台灣五福黃秋葵為直根系,較發達,莖直立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黑土、沙壤土、紅粘土,酸鹼度比值大小均能適應。水肥充足可長到兩米。苗期胚軸上有茸毛,木質化後消退,莖桿綠色,基部節間短,葉腋間常發生側枝,上部節間較長,無側枝發生。葉互生,掌形五裂,裂缺邊緣為不規則齒形,葉柄細長中空,主桿下部葉片大,上部漸些雄雌同花,單瓣,淡黃色,深紫色花心。植株自下而上順延開花結果,果實為蒴果形,蒴果五棱,頂端尖細
8 食芙蓉葵果莢5最 編輯本段
比較適儲存溫度:7℃-10℃。
在7℃-10℃之間能儲存10天。秋葵在較高溫度下會因為呼吸作用加快而使組織迅速老化,黃化和腐敗。7℃以下會

芙蓉葵
發生冷害,即表面出變色、斑點及腐敗。若將碎冰直接撒在秋葵上2、3天內就會產生水傷斑點。
比較適合的保存方式:單獨包裝。
因為秋葵極易受到擦傷,擦傷後很快就會變黑,所以不論是在挑選還是儲存時,都要單個取放,不要擠壓。放冰箱前最好用保鮮袋裝好,並盡量讓它們平排躺置。
比較合的器皿:鋁、不銹鋼、搪瓷器皿。
忌用銅、鐵器皿烹飪或盛裝,你會看到秋葵很快地變色。對人體雖無傷害,味道卻會打折扣,也不美觀。
比較適合的切法:整根或切半。
芙蓉葵果莢是很有營養的一種蔬菜,尤其是裡面的籽和膠液更具有獨特的保健功效,所以最不流失營養的吃法就是整株烹飪。如嫌太大,充其量也只能對半切開、切十字刀或切段,千萬不可切薄片或絲。
比較適合的烹飪方法:炒、炸、燉。
炒,對於營豐富的蔬菜,我們一貫提倡大火快炒,變色出鍋,因為本身鮮嫩,不用放過多調料,就連鹽也是起鍋前放。清炒或與蝦、肉配都不錯。
炸,有營養的東西不要讓它直接過油,外面裹上雞蛋液、玉米粉或包上肉片、培根之類再炸,不光內里不損,且外焦里嫩十分爽口,外麵包裹東西的味道也入到芙蓉葵果莢里了。
燉,宜與肉類及海鮮燉湯,這時對半切開秋葵更合適,讓秋葵的營養燉進湯里,味道滲進主料里。
挑芙蓉葵果莢5招
1、看長度:比比你的中指。
因為基本上來說芙蓉葵果莢越小越嫩,一般在花謝後3-5天採摘,過遲纖維多了就失去了食用價值。長度為5-10厘米是最好的(人的中指一般長約8厘米,可作參考),再長的秋葵只適合留種了。
2、捏軟硬:用手輕輕捏捏,感覺不發硬,有點韌度為好。

芙蓉葵
芙蓉葵果莢不像黃瓜,越硬越新鮮。相反,越硬的秋葵說明它越老,裡面的種子已經發硬滯口,且肉里纖維已過多,吃起來完全沒了獨特的香味和柔嫩的質感。
3、查表面:飽滿鮮艷,脊上有毛的。
新鮮的東西總是很飽滿的,秋葵也一樣,表面應平而無皺,沒有斑點和傷痕。再看色彩是否勻稱鮮亮,常見的是綠芙蓉葵果莢,以自然鮮綠色為好,帶點嫩黃色的更嫩,是我們的首選。表面皺縮或褪色的,就不新鮮了。而顏色發暗發乾則是老了。芙蓉葵果莢的表面有一層細毛,這也是它鮮嫩的一個標志,如若每條脊上的絨毛都在就更好,說明沒受什麼擠壓。
4、聞:清香。
新鮮的秋葵有一股自然的清香,就像下雨時你能聞到青草的香味一樣。老的和不新鮮的秋葵都會缺乏香味。
5、劃:手劃即破。
這種方法對於瓜果類是百試不爽——指甲輕輕一劃,破而有汁的就是最新鮮的。
9 芙蓉葵果莢食譜 編輯本段
製作指導
芙蓉葵果莢可涼拌、熱炒、油炸、燉食,做色拉、湯菜等,在涼拌和炒食之前必須在沸水中燙三五分釧以去澀。芙
蓉葵果莢和西紅柿一起炒
蓉葵果莢最好吃的最簡便的辦法就是和西紅柿一起炒,可以很自然的掩蓋秋葵本身淡淡的澀味。而且,在本來就很健康的秋葵營養上,又加上維生素C豐富、抗氧化力強、且幫助消化和加速新陳代謝的西紅柿,就是女孩子會喜歡(必須要喜歡),而男性也一定想要吃的好菜了。同理,不用新鮮的西紅柿,用番茄醬速成也可以啦。當然,秋葵也可以涼拌,燉菜,沾上麵包渣油炸;不過涼拌的話先焯一下去澀味比較好。裹了麵糊油炸味道不錯.

芙蓉葵
原料:
20個芙蓉葵果莢2個小個西紅柿(或是1個大個兒的)1大勺橄欖油(或是其它的植物油)適量鹽少許蒜茸
做法:
1、把秋葵的尾部切掉(就是好像小帽子的那端),然後斜切成塊;西紅柿切成小塊;
2、油中火加熱,放一半蒜茸,出香味後放秋葵和西紅柿,用中小火翻炒;
3、炒2、3分鍾後放鹽和剩餘的蒜茸(如果西紅柿是水比較少的那種,可以在炒的過程中加少許水),秋葵變軟就可以出鍋了。
熱量和營養:
每100克芙蓉葵果莢
30千卡碳水化合物7.6克纖維3.2克蛋白質2克維生素C21毫克鈣75毫克鎂56毫克鉀303毫克
芙蓉葵海馬湯原料:芙蓉葵果莢10根,海馬5根,瘦肉2兩,紅棗4顆。
調料:料酒、鹽適量,姜1片。
製法:1、瘦肉洗凈切方塊,開水焯去血水;海馬也用開水焯去腥味。2、芙蓉葵果莢洗凈,大的斜切兩段;紅棗去核。3、沙鍋座水,開後放入秋葵、海馬、瘦肉、紅棗及薑片。4、九成熟時(熄火前幾分鍾)放料酒。鹽,直至煮熟。

芙蓉葵
烤芙蓉葵果莢
原料:芙蓉葵果莢6根,培根1袋。
調料:吉士粉、香料(也可用胡椒粉、孜然粉等代替)。
製法:1、先將錫箔紙裁成長方形。2、取裁好的錫箔紙1張,亮面朝下,將培根平鋪在上面(若培根寬度不夠,可用2塊),芙蓉葵果莢1根放培根上卷咸圓筒狀。3、在卷好的培根卷上均勻抹上吉士粉,再撒些許香料。4、將錫箔紙像包糖果一樣捲起,兩頭擰緊,盡量擠壓出空氣。5、以同樣方法再卷5個。6、烤箱設置為170攝氏度預熱10分鍾後,將6個錫箔包放入烤箱烤10分鍾。7、取出待稍冷時打開錫箔紙.將芙蓉葵果莢擺盤。錫箔紙里的湯汁極為鮮美,不要丟棄,直接喝掉或是淋到擺好的秋葵上。
芙蓉葵果莢玉米尖
原料:芙蓉葵果莢5根,玉米筍半罐,雞腿肉1隻,紅椒1個。
調料:醬油、料酒、澱粉、糖、雞精、鹽各適量。
製法:1.雞腿肉洗凈切小塊,用醬油、料酒、澱粉、糖腌10分鍾。2、秋葵、玉米筍洗凈,大的斜切兩半,紅椒洗凈切絲。3、鍋中熱油,放雞肉炒至變色時放玉米筍,翻炒片刻後放秋葵、紅椒絲,加少許料酒、雞精、鹽炒煮即成
芙蓉葵
蝦米秋葵
【菜系】安徽菜
【原料】秋葵300克、蝦?0克、熟白芝麻1/2小匙、大蒜1粒鹽、糖各1/2小匙、橄欖油1大匙、胡椒粉1/4小匙
【做法】
1、大蒜去皮,切末;秋葵洗凈,切去頭部,切小段;蝦米泡水,洗凈,瀝干水分備用。
2、鍋中倒入半鍋水煮開,放入秋葵汆燙,撈出,以冰水沖涼後瀝干水分。
3、將鍋中水再燒開,放入蝦米汆燙,撈出,瀝干水分,盛入碗中,加入秋葵,蒜末及A料拌勻,撒上熟白芝麻,即可上桌。
【特色】蝦米-蝦米,即干蝦仁又名海米、金鉤、開洋。

⑦ 請問這是什麼花

重瓣晚櫻。一般粉紅色的多,白色的少一點。

熱點內容
湘西海棠 發布:2025-08-27 16:48:55 瀏覽:26
陳皮百合枸杞 發布:2025-08-27 16:44:45 瀏覽:295
甜羅勒花語 發布:2025-08-27 16:29:33 瀏覽:275
自做盆景 發布:2025-08-27 16:15:57 瀏覽:667
上海最大花卉 發布:2025-08-27 16:01:27 瀏覽:283
孫子盆景造型 發布:2025-08-27 15:54:29 瀏覽:397
小盆景口味堂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發布:2025-08-27 15:39:29 瀏覽:968
紫花地丁盆景 發布:2025-08-27 15:35:25 瀏覽:567
散文家有綠植 發布:2025-08-27 15:34:30 瀏覽:414
一朵蓮的記憶 發布:2025-08-27 15:28:38 瀏覽: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