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採收
1. 切花的採收是什麼時期
商品切花收獲的適宜時期隨切花品種而異,也因季節、環境條件、市場遠近和特殊消費需要而變。過早、過晚採收都會縮短鮮花觀賞壽命。一般說來,在能保證開花最優品質的前提下,以盡早採收為宜。
1.花期采切
這是傳統的、也是目前仍然較為普遍的采切方法,即在花卉適合觀賞或即將適合觀賞的大小和成熟度時采切。當然,對於不同的切花,其採收適期的標准又略有不同。
(1)月季。
采切過早,花頭易下垂;採收過晚,易減少瓶插壽命。一般紅色或粉紅色品種,以萼片反卷,開始有1~2片花瓣展開為適;黃色品種可比紅色品種略早採收,白色品種則宜略晚些。
(2)菊花。
大菊在中心小花綠色消失時採收,蓬蓬菊多在盛開時採收。
(3)唐菖蒲。
以花序基部1~5朵小花初露時采切為優,采切時花莖帶上2片葉。
(4)香石竹。
花朵中間花瓣可見時採收。
2.蕾期采切
即花苞期采切。近年許多花都實行花苞期采切,採收後於觀賞時或貯運後使其在一定條件下開放,非常有利於切花開放和發育的控制。
蕾期采切,一則可減少花枝的體積,花苞也比較耐碰擦,便於包裝、運輸和貯藏,少受傷害,少佔空間,從而大大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如加快溫室和土地周轉,降低採收成本,減少貯運損耗等);二則可以在處理和運輸期間減少花卉對極端溫度、低濕度以及乙烯的敏感性,提高切花在低光強、高溫條件下的品質和壽命,減少田間不利因素對花的不良影響。
蕾期采切多用於香石竹、月季、菊花、唐菖蒲、鶴望蘭、非洲菊、滿天星等。采切時要求香石竹花徑達1.8~2.4厘米,菊花達5~10厘米,而不宜在發育不充分的小蕾階段進行,否則花蕾距開花所需時間就會延長。
有些花卉,蕾期采切後插在普通清水中不能開花或不能正常開花,需要插在專門的開花液中或者采後儲運前先通過化學溶液預處理才能正常開放。
3.采切時間
一天中選擇何時采切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說來,由於切花壽命與碳水化合物含量有關,對於帶莖葉的(如月季等)來說,采切時間以午後優於早晨,但只採花葶的非洲菊之類則不屬此列。在高溫季節,為了避免過多的田間熱,采切時間則以晚上或清晨為佳。
采切時,工具最好用酒精消毒,以防傳染病害。
2. 怎樣採收花卉的種子
花卉種子須在果實成熟期採收,並及時選優去劣、除雜,曬干貯存,才能保證種子的發芽率,現將幾種花卉種子的採收方法作一介紹,以饗讀者。
萬壽菊 均採用9月以後開花所結果實,新鮮有光彩的留種。當舌狀花已卷縮失色,總苞發黃時,雖總花梗尚青,即可摘取,曬干脫粒。
金魚草 在花序上大多數蒴果變棕黃時,剪取整個果枝曬干脫粒。如果分別花色或類型留種,須注意嚴密間隔。
冬珊湖 在株形端莊健壯,結果多的植株上,採收紅色成熟漿果,搗破後,在水中淘洗干凈,除去果皮、果肉和秕予,撈起飽滿的種子,曬干貯藏備用。
三色堇 要選擇二年生的健壯植株作母株。當果實昂起,果皮略發白,種子由青白色變成淡棕色時立即採收,否則果實經日曬乾燥就會開裂,將種子彈射出去。因果實成熟期參差不一,所以要分批採收種子。該花卉種子含油量較大,易遭蟲蛀,應妥善收藏。
長春花 因果實成熟期不一,應注意觀察,在蓇葖果發黃,能隱約看見果內種子發黑時,及時分批摘取,否則果實自行裂開,種子會散落。
矢車菊 在花序剛剛枯黃時,即可採收種子。如果花序過分成熟,種子容易散落,一般可在絕大多數花序枯黃時,刈取全株,乾燥後脫粒,置陰涼乾燥處保存。種子有自播能力。
福祿考 蒴果成熟期不一,成熟時開裂,為防種子散落,在大部分蒴果發黃時,於總花梗下摘下,晾乾脫粒收藏備用,種子發芽率可保持二年。
花菱草 種子球形或略呈橢圓形。蒴果果皮變淡土黃色時,就可採收。蒴果宜在清晨帶濕採收,如在陽光強烈時採收,蒴果容易裂開,種子易散落開去。採收後,放在陽光下曝曬時,容器上應蓋玻璃,以防果實開裂,種子被彈射到容器外面。
矮牽牛 蒴果成熟後,自行開裂,散落種子,故須在蒴果尖端發黃時起直至微開裂時的一段時間內,及時分別採收。
一串紅 堅果成熟後脫落,因此應在整個花序中部小花花萼已失色,堅果剛成熟時,摘取整個花序晾乾脫粒,可收得較多的堅果。注意貯藏勿遭鼠害。
紫羅蘭 重瓣品系中因重瓣花不育,故種子只能采自開單瓣花的植株,優秀的品系,重瓣花植株可達70%。采種在果實發黃時一次刈取曬干,後熟脫粒。
石竹 因蒴果成熟期不齊,先開裂者往往因雨水滲入而霉爛,故應分批採收。種間及變種間皆易雜交,栽植時應保持一定距離的間隔。
3. 球根花卉的採收貯藏
採收
球根花卉停止生長後葉片呈現萎黃時,即可采球莖。採收要適時,過早球根不充實;過晚地上部分枯落,採收時易遺漏子球,以葉變黃l/2~2/3時為採收適期。採收應選晴天,土壤濕度適當時進行。採收中要防止人為的品種混雜,並剔除病球、傷球。掘出的球根,去掉附土,表面晾乾後貯藏。在貯藏中通風要求不高,但對需保持適度濕潤的種類,如美人蕉、大麗花等多混入濕潤砂土堆藏;對要求通風乾燥貯藏的種類,如唐菖蒲、鬱金香、水仙及風信子等,宜攤放於底為粗鐵絲網的球根貯藏箱內。
貯藏
球根成熟採掘後,放置室內並給予一定條件以利其適時栽植或出售的措施和過程,球根貯藏可分為自然貯藏和調控貯藏兩種類型。自然貯藏指貯藏稿宴衫期間,對環境不加人工調控措施,促球根在常規室內環境中度過休眠期。通常在商品球出售前的休眠期或用於正常花期生產切花的球根,多採用自然貯藏。調控貯藏是在貯藏期運用人工調控措施,以達到控制休眠、促進花芽分化、提高成花率以及抑制病蟲害等目的。常用的是葯物處理、溫度調節和氣調(氣體成分調節)等,以調控球根的生理過程。如鬱金香若在自然條件下貯藏,則一般l0月栽種,翌年4月才能開花。如運用低溫貯藏(17℃經3個星期,然後5℃經l0個星期),即可促進花芽分化,將秋季至春季前的露地越冬過程,提早到貯藏期來祥做完成,使鬱金香可在栽後50-60天開花。這樣做不僅鍵腔縮短了栽培時間,並能與其他措施相結合,設法達到周年供花的目的。
球根的調控貯藏,可提高成花率與球根品質,還能催延花期,故已成為球根經營的重要措施。如對中國水仙的氣調貯藏,需在相對黑暗的貯藏環境下適當提高室溫,並配合乙烯處理,就能使每球花莛平均數提高一倍以上,從而成為多花水仙。
各類球根的貯藏條件和方法,常因種和品種而有差異,又與貯藏目的有關。對通風要求不高而需保持一定濕度的球根,如美人蕉、百合、大麗花等,可埋藏在保有一定濕度的干凈砂土或鋸木屑中;貯藏時需要相對乾燥的球根,可採用空氣流通的貯藏架分層堆放,如水仙、鬱金香、唐菖蒲等。調控貯藏更需根據不同目的,分別處理,如荷蘭鳶尾(Iris hollandica)在8月份每天熏煙8-10小時,連續處理7天,可收成花率提高一倍之效。收獲後的小蒼蘭,在30℃條件下貯放4個星期,再用木柴、鮮草焚燒,釋放出乙烯氣進行熏煙處理3~6小時,便可有明顯促進發芽的作用。麝香百合收獲後用47.5℃的熱水處理半小時,不僅可以促進發芽,還對線蟲、根銹蟎和花葉病有良好防治效果。
4. 怎樣採收花卉的種子
1、採收過早不成熟
不同的花卉植物,種子成熟的季節和時間也是不同的,當花卉開謝花以後要隨時觀察種子的發育成熟狀況。如果採收過早,種子儲存的營養物質還不夠充分,就會影響到播種後的出苗率。所以一定要等到種子發育成熟後再進行採收。
2、採收過遲影響質量
花卉種子採收過早影響發芽率,如果採收過遲也是會影響種子的質量。當花卉種子飽滿成熟後,就要及時進行收集,否則遭受雨淋或者散落到地上,都會使種子受潮引起發霉,影響種子的質量。
二、不同花卉種子採收方法
花草植物的種子的採取,要選擇早開花結果的種子,其中還以生長在主桿和主枝上的種子為好,開花較晚的種子和弱枝上所結的種子,一般發育不夠充實,播種後出芽率很低。對一些名貴花卉的種子,通常是成熟一個就採摘一個,以避免種子浪費。而乾果類的種子,要在果實即將裂開或掉落時採摘,不然掉落地上後容易使種子受潮發生黴菌。對肉質果實類種子則要在果實成熟變色、變軟後及時摘取,並去掉果肉部分,將種子晾乾後儲藏起來。
草本類的很多花卉的種子,在成熟以後很容易崩裂散開,將種子蹦的四處飛濺,像鳳仙花、三色堇等花卉,這種花卉的種子就要在即將成熟的時候在上面套上紗袋,這樣種子成熟後就會自然脫落到袋子中,不然散落後很是不容易收集。還有球莖類、鱗莖類的花卉的根莖,一定要在入冬從土中取出並合理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