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苘麻花花語

苘麻花花語

發布時間: 2021-02-06 20:38:19

⑴ 這是什麼花、還記得嗎

苘麻,也叫青麻
有些地方叫它磨盤草
相關資料網路可查

⑵ 什麼是斑葉風鈴花(斑葉苘麻)

花卉介紹

這種風鈴花是一種適合於大容器或者布置臨時景觀花境的裝飾性灌木。葉片邊緣呈奶版油色權,懸掛橘色花朵。需在無霜凍的地方遮蓋越冬。

栽培

適合種植於生好、肥沃的堆肥土,光照充足。

光照條件

全日照。

土壤參數

土壤排水良好;土壤濕潤。

所獲獎項

皇家園藝學會園藝貢獻獎。

耐寒級別

花卉為需要種植在無加熱裝置的冷室(或沒有加熱的玻璃溫室保護)中的植物:有些種類能在夏季置於室外栽種。

株高冠幅

株高3米,冠幅3米。

斑葉風鈴花(斑葉苘麻)

⑶ 請問這是什麼花

貌似是薰衣草~但是品種似乎和國內的不太一樣~
薰衣草的傳說……
普羅望斯的春季是短暫的,薰衣草盛開的開始,就是提醒人們冬天的來臨,不過,有一個薰衣草的愛情傳說,卻是發生在初春,也正是薰衣草花盛開的時候…
據說,村中有個少女,獨自在寒冷的山谷中采著含苞待放的花朵,就在回家的途中,遇見一位來自遠方受傷的旅人向她問路。少女捧著滿懷的花束,眼睛深情的望著這位俊俏的青年,就在那一剎間,她的心已經被青年熱情奔放的笑容所佔據。不顧家人的反對,少女堅持讓青年留在家中的客房療傷直到痊癒。隨著曰子一天一天的過去,青年的腿傷已好,兩人的感情也急速加溫。就在一個微涼的清晨,青年要告別離去,少女卻不顧家人的反對要隨青年遠去,到遠方青年開滿玫瑰花的故鄉… .. 村中的老奶奶在少女臨走前,握著一把初開的薰衣草花束,讓痴情的少女用這初開的薰衣草花束試探青年的真心……
據說,薰衣草花束的香氣會讓不潔之物現形… 就是那個山谷中開滿薰衣草的清晨,正當青年牽起少女的手准備遠行時,少女將藏在大衣內的一把薰衣草花束,丟擲在青年的身上,就這樣,一陣紫色的輕煙忽聚忽散…山谷中隱隱約約的可聽到冷風颼颼,像是青年在低吟著… 我就是你想遠行的心啊… 留下少女孤獨的身影獨自惆悵… 沒多久,少女也不見蹤影,有人說,她是循著玫瑰花香找尋青年去了,有人說,她也被青年幻化成一縷輕煙消失在山谷中…… . 不同版本的薰衣草愛情傳奇故事就這么流傳下來從此,薰衣草花束也就成為人
用來驅除不潔之物及薰香的工具之一 ……
薰衣草的花語
薰衣草盛開在6月-8月,雖稱為草,實際上是一種紫藍色小花。常見的薰衣草是直立生長,葉片兩兩對生,形狀可以是細長的橢圓形,或葉面積較大的針形。花朵像穗狀地開在花莖頂部,顏色紫藍,氣味淡雅而清澈,帶點木頭味的花香。在歐洲,薰衣草有著很多優美的傳說,它們大多都與浪漫的愛情有關,所以,它被人們賦予了相關的花語:「等待愛情」。

⑷ 小說里常把菟絲花比作女主角,有什麼含義

小說中女生被比喻成菟絲花是指女性如菟絲花般柔弱、需要依附於其他人才專能生活,這個比喻主要屬是來自於瓊瑤的小說《菟絲花》。
瓊瑤小說《菟絲花》內容簡介:
菟絲花需要依附在別的植物上才能生存;而一個纖弱的女子,是否也必須仰仗一個強壯的男人才能活得好,活得有意義?
與相依為命十二年的母親訣別,憶湄被寄養在素未謀面的羅教授家,這位羅教授是誰?而纖弱如菟絲花的羅伯母跟母親又有何關系……?
延伸:菟絲花(Cuscuta chinensis)又名菟絲子,雙子葉植物綱、旋花科、菟絲子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菟絲花纏繞寄生,莖纖細、黃色,無葉;隨處生有吸盤附在寄主上;夏秋開花,花小,白色,常簇生於莖側;苞片和小苞片小,鱗片狀;花萼杯狀,5裂;花冠壺狀或鍾狀。菟絲花分布普遍,常寄生於豆科、菊科、藜科等植物上,對大豆等作物危害較大,也對胡麻、苘麻、花生、馬鈴薯等產生危害;種子入葯,功能補益肝腎、主治腎虛等症。菟絲花的花語是戰勝困難和無畏的愛。

⑸ 請問大家這都是什麼花

1洋地黃也叫毛地黃

⑹ 這是什麼花

  • 蔓性風鈴花

    蔓性風鈴花(拉丁學名:Abutilon megapotamicum),別名懸風鈴花,為常綠蔓生植物,其枝蔓柔軟,綠葉心形婆娑。花朵奇特,花生於葉腋,具長梗,下垂,萼片心形,紅色,花瓣閉合,由花萼中吐出,花蕊棕色,伸出花瓣,形似風鈴,姿態嬌俏,色彩鮮艷,迎風搖曳,動感飄逸,明麗而可愛,可謂「一朵風鈴綠葉間,飄飄然間露芳顏」。

  • 別名:蔓性風鈴花、紅萼苘麻、燈籠風鈴、紅心吐金、垂枝風鈴花、燈籠風鈴、燈籠扶桑、風鈴扶桑、巴西茼麻、紅萼苘麻、蔓性風鈴草等。

  • 中文學名

  • 蔓性風鈴花

  • 拉丁學名

  • Abutilon megapotamicum

  • 別稱

  • 蔓性風鈴花、紅萼苘麻、燈籠風鈴、紅心吐金、垂枝風鈴花等

  • 植物界

  • 錦葵科

  • 苘麻屬

  • 分布區域

  • 原產巴西、阿根廷、烏拉圭,中國有分布

  • 目錄

  • 1形態特徵

  • 2生長環境

  • 3分布范圍

  • 4栽培技術

  • 形態特徵

    編輯

    懸風鈴花

    蔓性風鈴花(6張)

  • 常綠軟木質藤蔓狀灌木。枝條纖幼細長,分枝很多,很適合作為吊盆栽種觀賞。葉互生,有細長葉柄。葉綠色,長5~10厘米,心形,葉端尖,葉緣有鈍鋸齒,有時分裂。花生於葉腋,花梗細長,花下垂。花萼紅色,約2.5厘米長,半套著大約4厘米長的花瓣。花瓣5瓣,黃色。花蕊深棕色,伸出花瓣約1.3厘米長。花冠狀如風鈴,又似紅心吐金。全年都可開花。
  • 此種是蔓性風鈴花〔Abutilon megapotamicum〕與金鈴花〔Abutilon pictum〕雜交種,《中國植物名錄(CNPC)》沒有收錄。

    生長環境

    編輯

⑺ 風鈴花背景配一首古詩怎麼寫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出自清•鄭板橋《竹石》

表達的是一種百折不饒,堅強的精神 這正符合風鈴花的花語:百折不撓、堅強

「拓展資料」

風鈴花(學名:Abutilon striatumDickson),又名紋瓣懸鈴花。風鈴花原產南美洲,屬於錦葵科苘麻屬常綠灌木,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

⑻ 10月湖北拍的葉子像苘麻花像木槿花的植物是什麼

芙蓉葵

晨為粉白午為紅,巧笑嫣然各不同

芙蓉葵的花語:早熟
早上花的顏色是白色或粉紅色,一到了午後就會便成大紅色。在短短的時間內能有如此變化的花,相當的特殊。

⑼ 這是什麼花倒著長的像銅鈴

金鈴花(學名:Abutilon striatum),又名燈籠花、網花苘麻、紅脈商麻,屬於常綠灌木,由於葉片常綠、回花形獨特、答花期較長、易於繁殖,頗受喜愛。

金鈴花系錦葵科茼麻屬的常綠灌木,叢生,莖直立,葉翠綠,質厚,卵狀,亦有掌狀,邊緣有鋸齒,花梗細長,小蕾期向上,隨著蕾的膨大逐漸向下,開花特別下垂,花鍾形,橙黃色,上有鮮艷的紫紅色脈紋,花蕊和花柱較長,伸出花冠之外,整花如吊著的金色鈴子而得名。

喜溫暖及陽光充足,不耐寒,稍耐陰;宜肥沃、濕潤而排水花的砂壤土。原產南美洲的巴西、烏拉圭等地,中國西南等地有栽培,供園林觀賞用。

⑽ 曼陀羅、向日葵、牽牛花、大豆和苘麻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曼陀羅花

其名是梵語的譯音,其意是"悅意花",別名風茄兒、洋金花、野麻子、醉心花等。茄科,一年生草本。莖粗壯直立.曼陀羅全株有劇毒,其葉、花、籽均可入葯,味辛性溫,主治咳逆氣喘、面上生瘡、脫肛及寒濕腳氣,還可作麻葯。

科屬:茄科、曼佗羅屬

花期:四季開花

花色:白、紅、淡藍、紫色

極品:紫花曼佗羅、重瓣曼佗羅、北洋金花

觀賞訣竅:色雅(如綠、紫)、瓣重、朵大、氣香

葯性:鎮痛麻醉、止咳平喘

鑒別特徵:莖直立,高1~2m。葉寬卵形,先端漸尖,基部不對稱楔形,邊緣有不規則波狀淺裂,裂片三角形,脈上有疏短柔毛。花萼筒狀,有5稜角,長4~5cm;花冠漏斗狀,長6~10cm,上部白色或紫色;花葯長3~4mm。蒴果直立,卵球形,長3~4cm,表面生有堅硬的針刺,成熟後4瓣裂。種子黑色。

生物學特徵:一年生草本,在低緯度地區可長成亞灌木。生於荒地、旱地、宅旁、向陽山坡、林緣、草地。花期6~10月,果期7~11月。種子繁殖。

原產地:墨西哥;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廣泛引種和歸化。

分布與生境:廣布於全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我國各省區均產。常生於村邊、路邊、草地。

中國分布現狀:全國各地區栽培和歸化。

引入擴散和問題:明朝末期作為葯用植物引入中國,《本草綱目》(1593年)記載。為旱地、果園和苗圃雜草,或入侵林緣、路旁和草地。全株含生物鹼,對人、家畜、魚類和鳥類有強烈的毒性,其中果實和種子毒性較大。

用途:葉,花,種子入葯具有鎮痙,鎮靜,鎮痛,麻醉的功能;種子油可製作肥皂和參合油漆用。

其他名稱:醉心花、狗核桃、醉仙桃、瘋茄兒、南洋金花、山茄子、鳳茄花。

毒性:有毒。

有毒部位:全草有毒,以果實特別是種子毒性最大,嫩葉次之。干葉的毒性比鮮葉小。

有毒成分:主要含東莨菪鹼、莨菪鹼,其次有阿托品、阿朴阿托品(apoatropine)、降阿托品、曼陀羅素(daturine)、惕各醯莨菪鹼(tigloidine)、曼陀羅鹼、茵芋鹼、 2,6-二惕莨菪鹼(2,6-dihydroxyhoscyamine)、紅古豆鹼和7-羥基-3,6-二惕各醯氧托院。總生物鹼含量開花末期最高,到種子成熟時迅速下降。從種子還分出血球凝集素。

關於曼陀羅中毒的報導較多,一般在食後半小時,最快20分鍾出現症狀,最遲不超過3小時;中毒劑量因毒性進入途徑、年齡及健康狀況而異。成人食果三枚即可中毒;兒童較敏感,只要成人的十分之一,不超過一個,種子3~4粒即可中毒,多為急性突然發病。兒童中毒尚有嗜睡現象。外敷曼略羅葉也能引起急性全身性中毒,症狀與口服相同,出現症狀時間較口服者為快。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亦稱葵花。菊科,向日葵屬。1年生草本,高1~3米。莖直立,粗壯,圓形多稜角,被白色粗硬毛。葉通常互生,心狀卵形或卵圓形,先端銳突或漸尖,有基出3脈,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粗糙,被毛,有長柄。頭狀花序,極大,直徑10~30厘米,單生於莖頂或枝端,常下傾。總苞片多層,葉質,覆瓦狀排列,被長硬毛,夏季開花,花序邊緣生黃色的舌狀花,不結實。花序中部為兩性的管狀花,棕色或紫色,結實。瘦果,倒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稍扁壓,果皮木質化,灰色或黑色,俗稱葵花子。性喜溫暖,耐旱。原產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向日葵花語的含義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的向日葵是俄羅斯的國花。這嚮往光明之花,給人帶來美好的希望。傳說古代有一位農夫女兒名叫明姑,被後娘百般凌辱虐待。一次惹怒了後娘,夜裡熟睡之際被後娘挖掉了眼睛。明姑破門出逃,不久死去,死後墳上開著一盤鮮麗的黃花,終日面向陽光,它就是向日葵。向日葵表示明姑嚮往光明,厭惡黑暗之意,這傳說激勵人們痛恨暴力、黑暗,追求光明。

sunflower 向日葵,朝陽花
向日葵又名朝陽花,因其花常朝著太陽而得名。英語稱之為sunflower卻不是因為它的這一特性,而是因為它的黃花開似太陽的緣故,雖然sunflower也多少帶著「向日」的含義。sunflower一詞是16世紀到17世紀從拉丁語flos solis借譯過來的。向日葵的法語和義大利語名稱tournesol,girasol同漢語名稱一樣,也是基於「向日」這一特性來命名的。美國德克薩斯因盛產向日葵有Sunflower State的別稱。

形態特徵

向日葵四季皆可,主要以夏、冬兩季為主。花期可達兩周以上。向日葵除了外型酷似太陽以外,她的花朵明亮大方,適合觀賞擺飾,她的種子更具經濟價值,不但可作成受人喜愛的葵瓜子,更可榨出低膽固醇的高級食用葵花油。向日葵的品種可分為〃一般觀賞用〃品種或〃食用〃品種,一般觀賞用品種特徵為植株較矮小,通常不超過半公尺,因此適合栽種於盆栽中;食用品種則植株較為高大,種於一般露天苗圃土壤中,可長至2公尺以上。向日葵生長相當迅速,通常種植約兩個月即可開花,其花型有單瓣、重瓣或單花、多花之分,花期相當長久可達兩周以上。

牽牛花
[學名]:Pharhiris nil qianniuhua

[科名]:旋花科

[原產地]:亞洲熱帶、我國南部

[用途]:盆栽、花壇、攀藤。

[特性]:1、2年纏繞草本、高可3米。品種多,藍、緋紅、桃紅、紫、紫或斑愉混合色,花瓣邊緣的變化很多。

[栽培要點]:發芽適溫:20-25℃ 播種期:春、夏;生長適溫:22-34℃ 開花期:夏、秋

育苗:先將種子浸溫水4-6小時或用硫酸處理,播種後覆土約1公分,保持土壤溫濕,5-6天後發芽,本葉二枚可移植,株距30公分。

栽植:選擇排水良好的培養土,給於充分日照和通風良好的環境,生育期盆土表面略干時需灌水,半個月施稀液肥一次,氮肥不宜太多,以免莖葉過於茂盛。盆栽需設支柱撐著。

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體被毛。葉互生,寬卵形或近圓形,常為3裂,先端裂片長圓形或卵圓形,側裂片較短,三角形,被柔毛。秋季開花,花序腋生,有1~3朵花,也有單生於葉腋的,萼片5,花冠藍紫色漸變淡紫色或粉紅色,漏斗狀,花冠管色淡,雄蕊5,不等長,花絲基部被柔毛。子房3室,柱頭頭狀。蒴果,近球形,種子卵狀三棱形,黑褐色或米黃色,被褐色短絨毛。原產熱帶美洲,我國各地普遍栽培,供觀賞。種子為常用中葯,黑色者為「黑丑」,米黃色者為「白丑」。含樹脂苷、色素、脂肪油、有機酸等成分。入葯多用黑丑,具瀉水利尿之功效,主治水腫腹脹、大小便不利等症。

大豆
豆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重要的油料、食用和飼料作物。中國古名菽。常稱黃豆、黑豆、黑皮青豆、青仁烏豆。小粒類型在中國南方稱泥豆、馬料豆,在東北稱秣食豆等。

起源與進化 大豆起源於中國,中國學者大多認為原產地是雲貴高原一帶。現種植的栽培大豆是從野生大豆通過長期定向選擇、改良馴化而成的。

分布 世界主產國和出國是美國、 巴西和阿根廷,巴拉圭、加拿大、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前蘇聯和羅馬尼亞等國有少量生產。主要進口國是日本和歐洲經濟共同體國家。中國主產區在松遼平原中北部和三江平原、黃淮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黑龍江省的產量居全國首位。

分類 栽培大豆以按生育期分類為主。中國將北緯22°~50°地區內的有代表性的品種,按其生育期長短,以10天為一級,從最早熟到最晚熟分為12級。中國還對6000多種大豆分為:①北方春大豆區,②黃淮海流域夏大豆區,③長江流域夏大豆區,④秋大豆區等。各型內按種皮色、按當地的實際生長日數和種粒大、中、小等分為不同的群。各群再按有限、亞有限或無限結莢習性、灰毛或棕毛、紫花或白花等~3種性狀,分成不同類型。

形態和特性 大豆的根有主、側根之分,可入土1.5米深,呈鍾罩狀根系。在地表至20厘米左右的土中根部生有根瘤,根瘤菌可供大豆需氮量的1/3~1/2。主莖高60~100厘米,15~24個節,豆莢著生於節上,多節大豆常高產。無限結莢習性適應肥水較差的條件種植。有限結莢習性適於肥水較好地區種植。亞有限結莢習性的則介乎於二者之間(見圖)。大豆葉為三出復葉。花蝶形。莢果呈黃、黑、褐色,彎鐮形或直葫蘆形。大豆為短日照作物,品種間對短日照的敏感性差別大。需充足陽光,要求氮、磷、鉀養分較多。大豆種子吸水量達到5%時才能萌芽,播種時土壤水分必須充分,田間持水量不能低於60%。

大豆喜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pH6.2~6.8的土壤。宜適期早播,條播為主。需肥較多,需氮量比同產量水平的禾穀類多4~5倍。結莢期注意適時灌溉和排澇。

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有些地區仍採用純系育種法。回交法對提高品種的抗病性效果良好。中國大豆育種以品種間雜交為主要方法。採用系譜法選育後代。

苘麻
(《唐本草》)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苘麻的全草或葉。

【植物形態】苘麻,又名:白麻(《綱目》),青麻、野薴麻、八角烏、孔麻。
一年生草本,高1~2米,栽培的可達3~4米。莖直立,具軟毛。葉互生,圓心形,直徑7~18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邊緣具圓齒,兩面密生柔毛;葉柄長8~18厘米。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0.8~2.5厘米,粗壯;花萼綠色,下部呈管狀,上部5裂,裂片圓卵形,先端尖銳;花瓣5;黃色,較萼稍長,瓣上具明顯脈紋;雄蕊簡甚短;心皮15~20,長1~1.5厘米,頂端平截,輪狀排列,密被軟毛,各心皮有擴展、被毛的長芒2枚。蒴果成熟後裂開;種子腎形、褐色,具微毛。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常見於路旁、田野、荒地、堤岸上,或栽培。分布全國各地。

【化學成分】地上部分含芸香甙0.2%。

【性味】《上海常用中草葯》:"全草:苦,平。"

【功用主治】①《福建民間草葯》:"葉:治癰疽腫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葯》:"全草:解毒,祛風。治痢疾,中耳炎,耳鳴,耳聾,關節酸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3~1兩。外用:搗敷。

【選方】治癰疽腫毒:苘麻鮮葉和蜜搗敷。如漫腫無頭者,取鮮葉和紅糖搗敷,內服子實一枚,日服二次。(《福建民間草葯》)

熱點內容
綠植龍鱗 發布:2025-09-11 11:25:07 瀏覽:114
插花藝術作品鑒賞 發布:2025-09-11 11:10:31 瀏覽:609
菊花根盆景 發布:2025-09-11 11:05:59 瀏覽:667
梅花土壤6 發布:2025-09-11 10:58:18 瀏覽:586
楓樹盆景怎麼修剪 發布:2025-09-11 10:53:11 瀏覽:583
夏季里荷花開 發布:2025-09-11 10:33:00 瀏覽:448
櫻花圖簡筆 發布:2025-09-11 10:11:36 瀏覽:152
劍川紅蘭花 發布:2025-09-11 10:11:35 瀏覽:157
扇子花卉 發布:2025-09-11 10:10:45 瀏覽:128
七夕新華網 發布:2025-09-11 09:35:11 瀏覽: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