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好看圖片
『壹』 百合花怎麼插好看圖片,6個步驟插出一瓶美麗百合花
百合花是一種很純潔的花朵,是很多人喜歡的。百合作為一種莖枝非常挺立的花朵,經常被作為一種插花材料。那麼百合花怎麼插好看圖片呢,其實最重要的是選擇好的插花花瓶,去掉花蕊,處理好花枝,搭配好合適的花朵,最後選擇合適的水倒入瓶中,最後擺好造型。
一、百合花插好的6個步驟
1、選擇花瓶
百合花喜歡生長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但是已經插瓶的百合花卻是盡量不要放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最好是在室內通風明亮的環境裡面。每3天將百合花的下部斜剪2厘米,然後清除枯葉,注意換水,一旦有枯萎的花朵,就要立刻將其拿出來。
結語: 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知道百合花怎麼插好看了。其實大家只要按照上文講的方法來為百合花插瓶,你家的百合也會非常漂亮了。
『貳』 插花藝術|各個時期的主流花型
花道的歷史其實就是「型」的歷史,以室町時代的「直立花」為起點,花型的改變經歷了江戶時代前半期的「立花」,後半期的「生花」,明治時代的「盛花」,昭和時代的「自由花」,二戰後的「造型花」……每個時代都創造了各種新的花型。
雖然順應時代的要求誕生了多種嶄新的花型,但是花道家們並沒有拋棄舊的花型,都完整地保存並傳承下來。那麼,讓我們沿著時間的長河,追溯一下各個時代主流的花型。
▲ 直立花:迄今為止最古老的花型
▲ 時間:室町時代
▲ 主要用途:和式會客間裝飾物
▲ 表現特點:中心位置垂直豎立一根枝條,稱為「真」,然後在其周圍添加應季的花草作為輔助,這些輔助稱為「下草」
『仙伝抄』中的直立插花
背景: 在直立花之前,插花的風格偏重於自然風。保持植物原本的自然形態,隨意投入花器之中,自然隨性是當時的主流。進入室町時代後,在和式風格室內裝飾的擔當者中,出現了專門對花藝設計表現出特殊才能的群體,他們確立了花的構成論,最大限度表現自然花卉的個性,在選定的花器中將自然之美重新組合構架,形成了系統的理論。插花由無規則的自由表現演變為按照統一規定設計組合的形式。
代表人物: 建構了東山文化的將軍足利義政,作為強大的後援支持了當時的文化發展。當時活躍的花道家,有池坊專應(1482-1543)和擁有阿彌稱號的文阿彌。這兩位名人一直作為競爭對手被人們比較評論。池坊專應偏重於對達官顯貴展示花藝,並且將自己獨特的花藝理論宣傳推廣,著有《池坊專應口傳》等影響深遠的著作。而文阿彌的花作偏重於當時的世俗風氣,表現出的意境是將自然完整地再現於花器之中。
▲ 立花:大名官邸與書院插花
▲ 時間:江戶時代
▲ 主要特點:豪華、繁復、華麗
立花図屏風(江戸時代)
背景: 室町時代的直立花雖然只是和式房間裝飾的一個構成要素,但在當時,插花已經作為獨立的藝術形式受到大眾的鑒賞品評。通過增加花材的數量和種類,逐步形成了大型花作的創作,於是誕生了與大名官邸書院相得益彰的富麗花型「立花」。發展:起初僅僅在直立花中起輔助作用的「下草」,花材種類逐漸多樣化,形成了立花「心、副、請、正心、見越、流枝、前置」這七個特有的構成要素,也成為「七道具」。因為每根枝條都有各自的含義作用,於是形成了「役枝」這個概念。之後,在江戶時代後半期,誕生了在大型的枝幹上嵌入枝條的手法,稱為「胴作」。原有的七種基本部分之上加入「控」和「胴」的製作手法,發展成為表現形式更加充實豐富的「九道具」。
大致而言,立花是一個圓形的設計。在中心位置固定好「心」,然後從中心向前後左右分化出分枝,向周圍延伸擴展。但是,花材伸入水面之下的根部到顯露於水面之上的特定高度的枝條都要求筆直挺立,需要去掉多餘的枝葉,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雖然立花通常使用體型較高的瓶狀花器,但也會使用廣口、上端為水盤設計的特殊花器。在水盤中鋪滿砂礫之後創作的立花成為「砂物」,砂物也屬於立花的一種表現形式。
池坊550年祭復原的《前田邸大砂物》
代表人物: 為了支持立花的創作,後水尾天皇(1596-1680)在皇宮中頻繁舉辦立花展會。這一時期令人矚目的花道家有立花高手二代池坊專好(1570-1658),創作了當時堪稱巨型「砂物」的大住院以信(1607-1696),以及不拘泥於固定形式,追求立花自由創作的富春軒仙溪等。代表書籍:在元祿期(1688-1704),立花逐漸在富裕的市民階層流行開來。民間出版的以《立花大全》(1683)為代表的含有大量圖片的書籍,促進了立花的普及。立花在當時還成為成年男子的必修品味課程。
▲ 生花
▲ 時間:江戶時代後半期
▲ 特點:簡潔、以儒學思想為理論基礎,發展出「天、地、人」為基本元素的花型
『古代生花図巻』
生花図屏風江戸時代初期の作品蒼風のコレクションの一つ
背景: 到了江戶時代後半期,引領時代進步的不再是特權階級而是富裕的市民階層,他們成為新興文化的重要推手。復雜的立花難以為大眾所廣泛接受,為了順應市民階層的審美,誕生了僅由三根役枝構成了簡潔花型。生花的特點:在當時,這種新的花型被稱為「生花」(讀作IKEBANA),而之後「IKEBANA」這個詞演變為日本插花藝術的總稱。由此可見,這種「生花」得到了空前的推廣和普及。為了區別於日本插花藝術總稱,江戶時代後半期,在特指花型的場合中,雖然仍寫作「生花」,但一般讀為「SEIKA」或「SYOUKA」。與「立花」一般製作成圓形不同,生花一般製作成豎著分割的半圓形。與「立花」相同,三根枝條的根部要除去多餘的枝葉,將它們固定在一起,立於水際之上。但是,與立花筆直向上的插法不同,生花的主枝向左或右傾斜30°,這是生花的一大特徵。
生花的組成: 雖然生花的重要構成要素都是三根高度不同的役枝,但是因為各流派的手法相異,三根枝條的具體叫法是不同的。以高低為序,池坊稱為「真、副、體」,古流稱為「真、流、受」,未生流稱為「體、用、留」,遠州流稱為「真、行、留」等等。然而,這里只是單純的稱呼上的不同,在它們的含義中都能捕捉到與「天、地、人」相對應的意味。三根枝條的長度比例,在各個流派的具體實踐中也是有差別的。
左:池坊生花,右:龍生派生花
▲ 盛花:新興植物的運用
▲ 時間:明治時代(1868年–1912年)
▲ 特點:扁平的廣口水盤中製作,如在水中盛放,花腳在水平方向平鋪開
背景: 隨著明治時代的文化開放,西洋的科學技術、政治制度以及文化風俗大量傳入日本,花藝設計也受到西方的影響,西洋的園藝植物逐漸流入日本,得到了廣泛的栽培。以往日本的花道作品都是把枝當做中心的,所以花型多用綿長、彎曲的枝條。而西洋的園藝植物相比長度較短,過於筆直、缺乏變化,顯得較為單調。如何將外來的植物更有效地運用於花道作品中成為一個課題。於是利用西洋花材在廣口水盤中創作鮮花的嶄新花型---盛花應運而生。
▲ 自由花:運用植物的藝術
▲ 時間:昭和初期(1926年昭和元年)
▲ 特點:抽象、自由、以強調創作思想為核心
背景: 與大正民主運動相呼應,美術界也掀起了追求自由、個性的風潮。在這一歷史洪流中,從大正時代開始一直到昭和初期,強調創作思想的「自由花」出現並開始流行。發展:當時的花道家們從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彼埃•蒙德里安(1872-1944)等抽象派畫家、藝術大師們的理論和抽象繪畫手法中汲取精華,確立了如點、線、面三要素的構成設計理論。也就是從這個時代起,乾燥花素材,經過人工加工過的特殊素材,植物以外的各種奇異素材開始大量使用在花藝創作上。
左為插花作品,右為美國抽象派畫家Jackson Pollock作品
自由花是以抽象、自由的造型設計為特徵,是使用植物素材的另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不同於立花、生花,需要役枝來決定花型的方向;自由花更注重的是創作者本人的個性。
「自由花」,不是任意而為、毫無章法的無流派產物,它是一種新的花型,需要從專門的花藝教室習得。
▲ 造型花:前衛插花
▲ 時間:大正時代末期
▲ 特點:雕塑藝術,使用金屬、石頭、玻璃等大膽元素
敕使河原蒼風 「古事記連作鳥髪(とりかみ)」
背景: 大正時代末期在美術界興起的前衛美術運動也同樣席捲了花道界,對過度囿於古典型式、缺乏獨創性、陷入形式主義、定格化的花道提出了質疑。昭和五年(1930),由庭園設計師、評論家重森三玲,刺史河原蒼風(草月流初代家元)等提出了「新型花道宣言」,倡導傳統花道的解體。花道藝術近代化的這股洪流與戰後前衛插花藝術相交融,積極地使用金屬、石頭等大膽的元素,並且能看到不使用花器的空間造型作品。其中不乏一些不使用鮮花僅使用石膏塗抹枯枝為素材的作品,甚至有拋棄植物素材,利用鐵製品構架的作品登場。「這還能稱之為花道嗎?」引起了廣泛的爭議。(日本前衛插花藝術家中川幸夫以及作品,請點擊鏈接)發展:前衛插花藝術運動結束於超越現實的「造型花」。「造型花」雖然處於「自由花」延長線的位置上,但更准確地說,「自由花」是抽象的繪畫,「造型花」是雕塑藝術。現在,前衛插花運動已經告一段落,更傾向於對古典進行重新評價和繼承。
2019年6月草月流宮城県支部展「花迴廊」(家元出品)
花道的舞台藝術:家元いけばなLIVE IN 高崎(2014年)
花道作品的「型」,經歷了直立的「立花」,傾斜的「生花」,水平方向發展的「盛花」,以及重視創作者個性的「自由花」以及前衛插花運動中的雕塑藝術「造型花」這一發展過程。綜上所述,各個時代產生的花道之型,無不是當時的主流文化思想及世界觀的體現。
未生流作品
時代的變遷,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以及人們思想及審美的變化等,都在促進花道的不斷發展與前進,我們希望在之後的分享之路上,向大家介紹花道及其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希望更多喜愛花道的朋友與我們互動,提供斑斕的想法,攜手相勉。
『叄』 花瓶如何傳承古代文化
傳統文化最好的出路有兩條,一條是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一條是對其進行創新型發展。
就傳統陶瓷文化而言,首要一點就是要立足在傳統陶瓷文化基礎上,拓寬外延豐富其表現形式,幫助傳統陶瓷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
文化屬於形而上,若要將某種文化推而廣之,就需要找到一種載體,使其融入到該載體中,在無形中推廣開來。
以故宮文化為例,《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紀錄片,豆瓣評分高達9.4分。劇中的文物修復師傅,在蛛絲馬跡中尋找著文物復原的方式方法,讓原本殘敗不堪的文物又重新煥發了光彩。文物的修復過程,像是現代匠人與古代手藝人之間的溝通。我們通過屏幕,不僅能了解到故宮文物的前世與今生,也更好的體會到了文物背後的故事與艱辛。其實,這就是傳播故宮文化一種非常具象的表現方式。
同樣,傳統陶瓷文化也需要這樣的方式。
陶瓷作為一種器物,他原本僅具有儲存、擺放等功能,但隨著技藝的發展與內涵的植入,陶瓷則被賦予了更多的「功能外」價值。這些使用功能與「功能外」價值共同塑造了傳統陶瓷文化。
在日本,有一家拉麵店,叫做一蘭拉麵,他每一隻拉麵碗的底部都會有一個字,你只有把面吃光把湯喝凈,才能看到這個藏在碗底的字樣。這就是一種將器物與食物相連相接的方式,或許是碗增加了面的趣味,也或許是面助推了碗的出彩。總而言之,這是一種非常成功的方式,她將食物與器具很自然的結合在一起。
《紅樓夢》就很好的講述了我國古人對於器物與飲食的看法,黛玉飲酒時拿起的是烏銀梅花自斟壺 ,揀了一隻海棠凍石蕉葉杯。再看妙玉,她拿出兩只杯來。一個旁邊有一耳,杯上鐫著「瓟斝」三個隸字,後有一行小真字是「晉王愷珍玩」,又有「宋元豐五年四月眉山蘇軾見於秘府」一行小字。那一隻形似缽而小,也有三個垂珠篆字,鐫著「點犀」。妙玉斟了一喬皿與黛玉。仍將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隻綠玉斗來斟與寶玉。
你或許會覺得,古人喝個茶而已,何必那麼挑剔?
其實,自古至今,器物與食物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相符相成的。我們重視吃,但在我們骨子裡同樣也重視用具。
陶瓷作為重要的用具,他完全可以在供人使用中體現她的美感與價值。
不過,要細分受眾,這樣才能更好的推而廣之。像日本,就有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陶瓷,有田燒、伊萬里燒、波佐見燒等等。受眾越清晰,陶瓷銷量就越走俏。
因此,我國傳統陶瓷文化若要走向復興,也要進一步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拓寬她的外延,增加她的表現形式,細分她的受眾群體,這樣才能增加曝光,才能更好講述她所蘊含的文化價值。
『肆』 插畫時花卉應該如何排列-插花需要注意些什麼
插花有什麼技巧么?1、主體插花:選一支最壯最美麗的花枝作主枝,突出中心,兩側各插一支不同花卉陪襯,要避免花枝排列整齊,主體花要突出,三支不要交叉,更不能將所有花枝束縛一起一次插入。
2、同色系插花法:可以嘗試同種顏色或同一色系的多種花材來插花,相比起專業的配色技巧,這種方式比較不容易出錯,雖然可能整體效果沒那麼出彩,但也不會出現凌亂不搭等問題。
3、選對花器:除卻花材本身,花器的材質、高度、瓶口大小,花頭高出瓶口多少、不同位置的花莖長度如何呈現等,都是需要考慮的。
4、花器與花材的色彩匹配:如果鮮花本身顏色較為淡雅的,可以適當選擇一些色彩艷麗的花器,但如果鮮花顏色很艷麗,這時候花器的顏色則不能太過艷麗,否則兩種色彩沖擊力較強的搭配在一起則會略顯難看。
(4)插花好看圖片擴展閱讀: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欣賞的詩詞很多。
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展和普及。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伍』 怎樣插花才好看圖片
怎樣插花才好看圖片如下:
1、選擇當季花卉。選擇當季花卉可以為你省下些錢,並且可以讓你的插花顯得更合時宜,尤其實在特殊的場合上,喊攔例如婚禮、周年紀念以及特殊的生日聚會。
拓展資料:一旦完成插花,你應該盡量讓它們避免陽光直射,盡量讓它們遠離高溫,盡量讓它們遠離水果,因為這些都會加劇花朵的萎蔫。你也要記得給它們灑水,同時,隔一陣子舊的更換一次。
『陸』 盤點10種插花圖片簡單又漂亮,燭光花藝分分鍾萌化你的心
插花不僅是一種藝術,也是修身養性的方式,能夠讓人的心靈得到平靜。女性插花更顯得溫婉雅緻,透露出一種優雅的生活態度。接下來,我們將盤點10種簡單又漂亮的插花圖片,學習這些插花技巧,不僅能提升生活品質,還能讓家居生活更加絢爛多彩。
1. 杯子花藝
家中的杯子可以是插花的絕佳容器。只需挑選合適的花朵,修剪至適合放入杯中的長度,就能創造出一種隨性而灑脫的美感。
2. 果蔬花藝
果蔬花藝結合了蔬菜和水果的天然色彩與形態。選擇無葉的蔬菜和符合個人審美標準的水果進行搭配,營造出充滿生活氣息且靈動的插花作品。
3. 燭光花藝
將香薰蠟燭與鮮花相結合,創造出浪漫的氛圍。可以將花朵放置在蠟燭周圍,或是將花浸水後與蠟燭一同展示,帶來夢幻般的感受。
4. 餐具花藝
在餐具旁邊點綴花朵,如點心蓋子或食物托盤上,不僅增添生動感,還能刺激味覺,激發食慾,是視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
5. 任性花藝
任性地選擇一個玻璃瓶,不必擔心其形狀,只需將花朵按照瓶子的輪廓放入,這種隨性的插花方式給人以自由與安樂的生活感受。
6. 雨傘花藝
雨傘花藝讓雨天也充滿生機。將花朵裝飾在雨傘上,讓雨傘變得生動有趣,為居家增添活力。
7. 魚缸花藝
利用閑置的魚缸,放入鮮花和細長的枝葉,讓它們在魚缸中自由生長,營造出一種靈動而生機勃勃的氛圍。
8. 鳥籠花藝
將花朵放入鳥籠中,讓枝條或花瓣伸出籠外,彷彿春天的氣息無法被囚禁,帶來充滿活力的視覺體驗。
9. 空中花藝
在天花板的中央位置懸掛花藝,使用風鈴掛件作為載體,讓花朵隨風搖曳,帶來陣陣花香,為家增添一份浪漫。
10. 綜合花藝
將各種形態的花朵分別放入小瓶中,然後按照個人喜好排列放置,這樣的花藝既不顯得雜亂,反而讓人感受到生活的豐富多彩。
結語:
通過這些簡單又漂亮的插花方法,你的家居生活將被裝點得更加豐富多彩。選擇你喜歡的花藝方式,讓生活充滿詩意與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