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插花師培訓學校
A. 自己想開花店去哪裡學
1. 哈爾濱學花藝的途徑:
可以通過搜索或咨詢當地職業培訓機構,尋找開設花藝設計、花卉養護等課程的機構進行系統學習,並獲得相應認證。
2. 在線學習資源:
利用網路平台,如專業的在線教育網站,學習花藝設計、插花技巧、花卉養護等相關知識和技能。
3. 實踐經驗積累:
考慮在花店或花卉市場實習或工作,通過觀察經驗豐富的花藝師和實際操作,來提升自己的實踐經驗和技能。
綜上所述,掌握花藝需要全面考慮學習內容、教學質量和費用等因素。建議對比多種學習方式,選擇最合適自己的培訓方法。
B.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的院系設置
學院有教師239名,其中教授27名,副教授101名,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含在讀教師) 136 名,「雙師型」教師 134 名, 在校生5500餘人,具有較強的師資力量和一定的辦學規模。學院設有生態工程系、資源環境系、應用技術系、生物技術系、生態經濟系、計算機技術系、基礎部等教學機構。學院依據發展定位和社會需求,現開設園林工程技術、資源環境與城市管理、中葯、室內設計技術、圖形圖像製作、投資與理財等30 多個專業,初步形成了以生態環保類專業為特色、應用技術及經管類專業為補充的多專業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學院秉承以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注重教育、管理和服務,弘揚「崇德、博學、嚴謹、創新」的校風,打造文明校園、和諧校園、人文校園、生態校園、平安校園,為廣大學子成才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讓廣大同學在大學生活中留下美好的回憶。
學院學子遍布全國各地,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重慶、新疆、海南等省(市、區)招生。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生態工程系,原名林學系,成立於 1981 年。 2004 年在原林學系基礎上成立了生態工程系。生態工程系現有專兼職教師 32 名,其中教授 3 名,副教授 4 名,講師 13 名,省級教學名師 1 名,省級優秀教師 2 名,省級教學新秀 1 名,博士 1 名,在讀博士研究生 6 名,具有碩士學位教師 14 名,在讀碩士研究生 5 名;「雙師型」教師 26 名,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 84% 以上。下設園林教研室、林業教研室、園藝教研室、植物生態教研室等 4 個教研室,其中園林教研室在 2007 年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園林植物育種技術》、《園林規劃設計》、 《花卉生產技術》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生態工程系現開辦四個專業,以園林類專業為主,設有園林技術、園林工程技術、環境藝術設計 ( 景觀設計方向 ) 、林業技術等四個專業,是黑龍江省高職高專教育園林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單位。其中園林技術專業被列為黑龍江省高職高專骨幹院校的重點專業, 2011 年被列為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 2012 年園林工程技術專業被列為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專業建設項目;林業技術專業被列為黑龍江省重點建設專業。該系現有在校生人數 777 名。生態工程系現有園林設計、組織培養、植物保護、植物環境、園林機械、種苗、花卉應用、環藝設計等實訓室,並建有苗木花卉生產、植物園等校內實訓基地。同時與多家科研院(所)、園林綠化公司、苗圃、環藝設計公司等相關企業協作建立了校外教學實習、崗位實訓基地,為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 本系承擔和參加了黑龍江省森工總局教育規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黑龍江省教育廳、黑龍江省森工總局青年基金課題等科研項目 20 余項,出版著作和教材 20 余部,發表論文 70 余篇,在科研和科技服務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由生態工程系學生組成的團隊在多次大賽中獲獎。 2011 年組建的「卓越創業團隊」參加中國移動杯大學生創業大賽,在全省大專院校位列第 12 名,並獲得了優秀創業團體獎,兩位教師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的好成績;在第十二屆黑龍江省插花花藝比賽中,作品《意茗》、《生命之歌》、《新生》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在「第五屆黑龍江省大學生冰雕藝術設計大賽」中,作品《銀杏家園》榮獲製作類「最佳表現獎」;在全國第二屆大學生冰雕藝術設計大賽中,作品《冰界精靈》榮獲「 最佳創意獎 」;在黑龍江省第十屆雪雕大賽中,雪雕作品《融合》榮獲銅獎,《飛翔》、《律動》獲得優秀獎;由黑龍江省插花花藝研究會和東北林業大學園林學院聯合舉辦的平面乾燥壓花畫大賽,參賽學生隊伍獲得平面壓花畫大賽電腦壓花設計二等獎和兩個優秀獎的好成績。
生態工程系以「立足生態環境建設,培養高技能型人才,服務生產建設第一線」為辦學宗旨,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水平,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的技能型、應用型高端人才。畢業生就業於哈爾濱及省內外園林綠化公司和林業等部門, 2010 、 2011 年畢業生就業率達 90% 以上。 資源環境系成立於2006 年,是具有學院環保辦學特色的教學系(部),主要承擔學院的環保類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下設生態保護、環境工程和環境管理 3 個教研室。現有專兼職教師 22 名,其中專任教師 16 名,教授 1 名,副教授 2 名、高級工程師 2 名、講師 11 名,具有碩士學位教師 12 人、在讀博士學位教師 3 名,專業帶頭人 5 名,骨幹教師 7 名,具「雙師型」教師 12 人。該系有國家財政支持項目 1 項,省級骨幹校重點專業建設項目 2 項,省級精品課 1 門,院級精品課 3 門。
該系現開設資源環境與城市管理、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環境監測與評價、室內檢測與控制技術 4 個專業,在校生人數 405 名。現有環境化學、環境監測、大型儀器分析、環境信息、水污染控制、大氣污染控制實訓室 6 個。 該系與黑龍江省森林工業總局環境監測站、龍江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北方環保公司、哈爾濱利林污水處理廠、大慶市東城區污水處理廠、格瑞尼室內環境檢測有限公司、哈市垃圾發電廠、哈市向陽垃圾填埋廠、哈爾濱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等 20 多個企事業單位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為學生更好地實習實踐,提高職業技能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該系在科研和科技服務方面,主持和參與黑龍江省教育廳、黑龍江省森工總局等科研項目 10 余項,主編和參編高職高專類教材 10 余部,發表學術論文 50 余篇。
該系學生曾獲「天虹杯」全國高職高專環保類專業環境監測技能大賽獲團體和個人三等獎。該系已為城市污水處理、環境監測與控制等企事業單位或部門,培養畢業生 979 人,近三年就業率 90% 以上。 生物技術系成立於2004年,其前身是林業多種經營系,是我院最具發展空間和潛力的教學系。下設食品、中葯、基礎 3 個教研室。現有專職教師 27 名,其中骨幹教師 2 名,專業帶頭人 3 名;教授 1 名,副教授 7 名,講師 10 名;碩士及在讀碩士教師 14 名,具有中葯執業葯師或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資格的雙師型教師 11 名,另從合作單位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 10 余名專業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承擔專業技能課的授課任務。形成了以教授、副教授為專業帶頭人,以「雙師型」教師為骨幹,以兼職教師為技術指導,結構合理、工學結合、素質優良的專業教學團隊。現開設中葯(鑒定與營銷方向)、食品營養與檢測和中葯制葯技術三個專業,面向全國招生。
教學上該系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強化實踐教學,融教、學、做一體,使學生在學習期間能夠熟練掌握專業職業技能。目前擁有葯用植物、中葯鑒定、中葯制劑、中葯炮製、中葯標本館、食品營養與檢測、食品工藝、食品微生物等 9 個實訓室,能夠滿足各專業的教學需求。本著從職業崗位需求出發,堅持工學結合的辦學理念,積極與哈葯集團中葯二廠、哈葯集團三精製葯股份有限公司、哈葯集團世一堂制葯股份有限公司、珍寶島制葯股份有限公司、葵花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三木製葯股份有限公司、長春新安葯業有限公司、哈爾濱正大食品有限公司、佳木斯順達食品有限公司、德州雙匯食品有限公司、天津完達山乳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建立了協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場所,結合頂崗實習,達到與職業崗位接軌的要求。學生在校通過專業技術教學和考核,可全部獲得相應專業職業技能證書。幾年來培養的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質量高,就業率始終保持在 95% 以上。 經濟貿易系成立於2003年,前身是具有50餘年歷史的經濟管理系。現有教職員工 29 名,其中專任教師 22 名,教授 1 名,副教授 10 名,雙師型教師 16 名。形成了一支以副教授為學科帶頭人、以雙師型教師為實踐教學骨乾的、具有較高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的專業教師隊伍。近幾年累計承擔各級科研項目 15 項,發表學術論文 50 余篇,出版教材 17 部。
經濟貿易系下設商貿、管理基礎、財經三個教研室,著力培養會計、市場營銷、物流管理等方面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012 年將開設市場營銷、市場營銷(連鎖零售管理方向)、市場營銷(木製品營銷方向)、會計(注冊會計師方向)、會計(會計電算化方向)、物流管理等6 個專業。經濟貿易系擁有現代化的校內市場營銷、會計綜合實訓室 2 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近30個,供學生實際動手操作。
經濟貿易系現有學生 1019 名,學生來自全國 10 多個省、市、自治區。近幾年畢業生就業率均在 95% 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多年來,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畢業生廣泛分布於管理、經貿、財務領域的多個部門和崗位,均能很好地勝任本職工作,成為業務骨幹,有些已經走上了領導崗位。
2012 年經濟貿易系將著眼於未來人才市場發展的需要,積極探索,科學預測,在理念創新、教學改革、專業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將做出更加輝煌的成績。 人文社科系是我院具有文科特色辦學的教學部門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有旅遊、中文、外語 3 個教研室,專任教師 35 名。其中教授 3 名,副教授 10 名,講師 17 名,助教 5 名,雙師型教師 22 名。專職輔導員 3 名。形成了以骨幹教師為專業帶頭人,教授、副教授為學科帶頭人,校內外雙師教師為實踐性教學骨乾的專業教師隊伍。截止目前,教師出版著作38 部,發表論文 220 余篇,完成地市級以上教學科研課題 21 項。
經過市場的詳細調研和實踐的充分驗證,現已開辦的旅遊管理、酒店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旅遊英語、文秘 5 個專業,受到社會的一致好評。各專業以崗位能力為牽引,理論教學實行模塊化,以任務驅動為引領,以完成任務使學生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實踐教學內外互補,校企合作育人。為滿足學生實訓的需要,建設了旅遊管理專業和酒店管理專業省內一流的實訓基地——學院培訓中心、形體禮儀實訓室、模擬導游實訓室、會展教學做一體化實訓室等。同時,為強化學生的實踐技能,擁有了一批良好合作基礎的實習基地。經過與杭州寶盛旅業有限公司、上海亞灣酒店管理公司、哈爾濱香格里拉大飯店、哈爾濱萬達索菲特大酒店、黑龍江省旅遊培訓中心、哈爾濱華融旅行社有限公司、五大連池日河等多家旅行社、哈爾濱市太陽島風景區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哈爾濱長城展覽有限公司、哈爾濱中信偉業展覽有限公司、哈爾濱名海展覽服務有限公司、哈爾濱冰洽園展覽服務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友好合作,校企聯系更加緊密。 2011 年,我系酒店管理和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被批准為黑龍江省重點專業建設項目。
經過多年的發展,辦學成績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其中,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是黑龍江省開辦最早的院校之一,與省內外用人單位有著廣泛而緊密的聯系,業內知名度逐漸提高,被哈爾濱市會展辦命名為哈爾濱市會展業人才培訓基地。酒店管理專業實行訂單式培養,校企合作,特色鮮明。截至目前,我系已為社會培養 1000 余名合格高職畢業生,畢業生就業率高達 95% 以上,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計算機技術系成立於 2001 年,是學院教學水平高、就業好、教學設備先進、設施齊全的教學部門。該系下設網路與通信、軟體技術、圖像與動漫三個教研室。現有專兼職教師 30 多名,其中專任教師 16 名,教授 3 名,副教授 3 名,講師和工程師 20 多名。專任教師中在讀博士1 名,具有碩士學位的 3 名,在讀碩士 4 名。教師絕大多數具有「雙師」素質,專業水平高,技術能力強,並且品德高尚,關愛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既是學生的專業教師,又是其人生導師,深受學生歡迎。該系人才培養成果顯著,創建以來已培養出高職、成人等各類計算機專業技術人才 800 多名。
該系現開設計算機網路技術、軟體技術、動漫設計與製作、圖形圖像製作(平面設計) 4 個專業,擁有計算機網路技術教、學、做一體化室、軟體技術實訓室、平面設計實訓室、動漫設計實訓室、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訓室、繪畫室等十個實訓室,微機總量近400 台,全部是高配置的聯想品牌機。該系教學手段先進,實訓室和微機室都裝有先進的多媒體網路教學系統,所有微機都連成區域網並可通過校園網高速訪問網際網路,教學過程中全部實行多媒體課件教學。
該系在教學上注重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加大專業實踐力度,各專業實踐教學比例均超過60%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並學以致用,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任務」或「項目」驅動、案例教學、啟發式教學、教學雙向互動等方式方法將教、學、做有機融於一體。將教學與實際應用相結合,使學生的知識、能力與實際工作崗位要求相接軌。
該系重視應用科研和教研工作,科研成果豐富,教師主持編寫並公開出版教材6 部,發表學術論文 60 余篇,完成地市級以上科研課題 10 余項,教師主持的軟體開發項目 10 余項,部分軟體已投入使用。
該系已加入了思科網路技術學院理事會,成立了思科網路技術學院。還同多家網路公司、軟體公司、圖文設計公司、動漫設計與製作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現擁有 10 多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能充分滿足各專業學生實習實訓的需要。
為了發揮學院和著名 IT 類企業集團雙重優勢,更好地培養計算機類高職人才,提高學生就業質量,從 2010 年起,計算機技術系與安博集團開展專業共建,實行訂單式培養,入學後安博集團與學生簽訂就業協議,前兩年在校內利用安博集團的網上實訓平台進行教學和實訓,然後在安博集團大連實訓基地進行項目實訓,最後在專業對口企業帶薪頂崗實習,畢業時安博集團給安排工作。
通過課堂教學、實訓、頂崗實習,強化專業技能培養,畢業時憑借過硬的專業技能,在經濟發達地區大中城市的大中型 IT 企業就業,工作地點可自行選擇在大連、天津、北京、上海、蘇州、崑山、哈爾濱、長春、濟南等地,工資待遇高,社會保障健全,工作環境好,穩定性高。
C. 【哈爾濱市道里區:社區科普無間隙】哈爾濱道里區
一位隨丈夫外出打工的黃女士,由於沒有一技之長,來到哈爾濱市道里區很久也沒有找到工作,由於心情煩躁,和丈夫的關系也時有緊張。在參加社區活動時,她接觸到了插花的培訓,憑著自己的興趣和努力,她最終成功在一家花店找到了工作,結束了幾個月找不到工作的焦慮。
在哈爾濱市道里區,上至老人,下至學童,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科普體驗項目。在這里既有退休的大學教授能給中學生指導數學難題,也有科學養生的科普錄像片,另外還有圖書閱覽室,社區居民可以查閱有關食品安全的書籍。
這就是哈爾濱市道里區撫順街道撫順社區內——一個「十星」科普社區的縮影。這項活動以科普志願者和講師團為智力支撐,以科普宣傳欄、科普書屋、科普活動室、科普信息網路平台等為教育陣地,將「民生科普」的理念融入到科普工作的方方面面。這項活動已經持續四年,哈爾濱市目前已有66個社區榮獲了「十星」科普社區榮譽稱號,而道里區的科普社區活動更是開展得有聲有色。
哈爾濱市道里區科協主席邴英澤告訴記者,2010年,道里區投入資金470萬元,在撫順街道撫順社區打造了一個佔地4900平方米的現代化社區,投放了一大批科普體驗器材,配套建設了科普體驗驛站、科普電化教學室、科普技能培訓室、科普圖書室、科普繪畫室等。科普社區在功能定位上,突出實用性、教育性、活動性,免費向市民開放,每月可為數百名社區居民提供科普活動。
在建成一年的時間里,道里區13個社區科普體驗驛站共接待不同年齡的社區居民7600多人次。
每一個年齡段的居民,都能在社區科普體驗驛站中有所收獲。中學生可以在電腦室內瀏覽預存的知名科普網站,而退休居民則十分鍾情科普圖書室,在這里,居民可以學習到生活保健、食品安全、防災減災等諸多知識。今年,科協工作人員發現居民對食品安全很感興趣,於是在收集了相關資料後,印製了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內容發放到各社區的科普圖書室,受到社區居民的普遍歡迎。
同時,針對不同的社區,科普宣傳內容也各有側重。比如外來務工人員多居住在城鄉接合部,那麼這些社區科普活動內容的配置就會更多地涉及一些技能培訓,比如維權、勞資知識,文明禮儀、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城市與鄉村科學生活的方法等內容;而在老城區,退休職工較多,科普內容就更多涉及養生和保健。
除此之外,科普社區的科普活動日益常態化。據了解,社區科普大講堂平均每月舉辦兩次講座,影視教育室每周播放一部科普影片,圖書室每天舉辦一次讀書活動,體驗室全天8小時免費向居民開放……這些活動,使道里區的居民真正做到了「科普無間隙」。
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黨組副書記程東紅在參觀完道里區的科普社區後指出,「十星」科普社區建設內容貼近民生、貼近實際,與社區居民的科技、科普需求實現了對接,值得在全省乃至全國推廣。
本期示範縣(市、區):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面積479平方千米,人口67萬。城區設17個街道辦事處,郊區轄5個鄉鎮、66個行政村,全區總人口68.6萬人。
D. 鑷宸辨兂寮鑺卞簵鍦ㄥ搱灝旀花鍘誨摢閲屽︼紵
濡傛灉浣犳兂鍦ㄥ搱灝旀花寮鑺卞簵錛屽彲浠ヨ冭檻浠ヤ笅鍑犱釜閫斿緞瀛︿範鐩稿叧鐭ヨ瘑鍜屾妧鑳斤細
鑱屼笟鍩硅鏈烘瀯錛氬彲浠ラ氳繃鎼滅儲寮曟搸鎴栬呭挩璇㈠綋鍦拌亴涓氬煿璁鏈烘瀯錛屼簡瑙f槸鍚︽湁寮璁捐姳鑹虹浉鍏寵劇▼錛屾瘮濡傝姳鑹鴻捐°佽姳鍗夊吇鎶ょ瓑銆傞夋嫨姝h勭殑鑱屼笟鍩硅鏈烘瀯鍙浠ヨ幏寰楃郴緇熺殑鍩硅鍜岃よ瘉銆
鍦ㄧ嚎瀛︿範錛氬彲浠ラ氳繃緗戠粶騫沖彴瀛︿範鑺辮壓鐩稿叧鐭ヨ瘑鍜屾妧鑳斤紝姣斿傝姳鑹鴻捐°佹彃鑺辨妧宸с佽姳鍗夊吇鎶ょ瓑銆傞夋嫨姝h勭殑鍦ㄧ嚎瀛︿範騫沖彴鍙浠ヨ幏寰椾笓涓氱殑鎸囧煎拰瀛︿範璧勬枡銆
瀹炶返緇忛獙錛氬彲浠ラ氳繃瀹炶返緇忛獙縐緔鑺辮壓鐩稿叧鐭ヨ瘑鍜屾妧鑳斤紝姣斿傚湪鑺卞簵鎴栬呰姳鍗夊競鍦哄伐浣滐紝瑙傚療鍜屽︿範鍏朵粬鑺辮壓甯堢殑鎶宸у拰緇忛獙錛岀Н緔鑷宸辯殑瀹炶返緇忛獙銆
鎬諱箣錛屽︿範鑺辮壓闇瑕佺患鍚堣冭檻澶氭柟闈㈠洜緔狅紝鍖呮嫭璇劇▼璁劇疆銆佸笀璧勫姏閲忋佸﹁垂絳夛紝寤鴻浣犲氭柟闈浜嗚В鍜屾瘮杈冿紝閫夋嫨鏈閫傚悎鑷宸辯殑瀛︿範閫斿緞銆
E. 花藝師考哪所大學
1. 哈爾濱工業大學 2. 哈爾濱工程大學 3. 東北農業大學 4. 哈爾濱醫科大學 5. 哈爾濱理工大學 6. 東北林業大學 7. 大慶石油學院 8. 黑龍江大學 9. 哈爾濱商業大學 10. 哈爾濱師范大學 11. 黑龍江大學 12. 齊齊哈爾大學 13. 黑龍江工程學院 14. 佳木斯大學 15. 黑龍江科技學院 16. 哈爾濱學院 17. 哈爾濱體育學院 18.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19. 黑龍江東方學院 國立(國屬)大學:哈工大(國防科工委) 哈工程(國防科工委) 東北林大() 「211」工程重點院校 哈工大 東北農大 哈工程 東北林大(自籌) 「211」工程重點學科(其所屬院校) 東北林大 哈醫大 國家「九五」重點建設院校 哈工大 哈工程 東北農大
F. 我想提升學歷,要怎麼做
成人提升學歷的方式主要就是通過成人教育來提升學歷。成人教育主要有四種:自考、成人高考、網路教育和國家開放大學。這四種方式均可進行學歷提升。
自考
自考是自學者進行的以學歷考試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考生主要有兩種學習方式,一是在高等院校舉辦的助學點學習或進入本校進行全日制學習(學生採用這種學習方式稱為應用型考生),二是在社會舉辦的助學單位學習或自學(用這種學習方式的學生稱為社會型考生)。考生參加國家考試機構統一組織的單科考試,合格一門,發一門的合格證書,所有科目合格後,方可申請畢業(申請本科畢業的學生還需提供國家承認的專科畢業證)。
成人高考
成人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簡稱成人高考,是我國成人高等學校選拔合格的畢業生以進入更高層次學歷教育的入學考試。成人高考同普通高考一樣,是選拔人才的國家考試。考生需參加教育部組織的全國統一考試,由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統一組織錄取,參加者多為成年人,是國家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成人高考分初起專、高起專、高起本、專升本,選拔要求因層次、地域、學科、專業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學習形式存在半脫產(業余)和函授(利用空閑時間學習)兩種形式。
遠程教育
遠程教育,在教育部已出台的一些文件中,也稱現代遠程教育為網路教育,是成人教育學歷中的一種。是指使用電視及互聯網等傳播媒體的教學模式,它突破了時空的界線,有別於傳統的在校住宿的教學模式。使用這種教學模式的學生,通常是業余進修者。由於不需要到特定地點上課,因此可以隨時隨地上課。學生亦可以透過電視廣播、互聯網、輔導專線、課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種不同管道互助學習。
國家開放大學
國家開放大學是國家直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基礎上組建,面向全體社會成員,強調優質教育資源的集聚、整合和共享,強調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探索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