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工筆花卉畫圖

工筆花卉畫圖

發布時間: 2021-02-05 11:28:46

『壹』 畫畫的分類有哪些

1、油畫

油畫是一種將植物油與顏料樹脂進行混合,繪制與經過處理的畫布、木板、紙板以及建築牆面的繪畫。油畫能充分發揮線條、形體、色彩、明暗調子以及質感、量感和空間感等因素的綜合表現力。准確、真實地表現特定時空環境中的事物,創造感人的視覺藝術形象。

6、版畫

版畫(print) 是視覺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廣義的版畫可以包括在印刷工業化以前所印製的圖形普遍具有版畫性質。當代版畫的概念主要指由藝術家構思創作並且通過製版和印刷程序而產生的藝術作品,具體說是以刀或化學葯品等在木、石、麻膠、銅、鋅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圖畫。

『貳』 工筆繪畫要注意些什麼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帶來幫助,如果滿意請選為最佳答案,謝謝!!) 工筆畫一般先要畫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篙本需要反復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後復上有膠礬的宣紙或絹,先用狼毫小筆勾勒,然後隨類敷色,層層渲染,從而取得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如陳之佛所作秋艷圖。 中國畫用什麼樣的顏料?
中國畫使用的顏料有植物顏料(水色)和天然礦物質顏料(石色),還有化學合成顏料三大類。植物顏料有花青、胭脂、藤黃等。礦物質顏料有赭石、硃砂、朱膘、石青、石綠、石黃等。由鋅管包裝的中國畫顏料大都是化學合成顏料。這些統稱中國畫顏料。

水色(植物顏料)是透明色,可以相互調和使用,沒有覆蓋力,色質不穩定,容易退色。石色(礦物顏料)是不透明色,相互不能調和使用,覆蓋力強,色質穩定,不易退色。石色和水色相互之間也不能調和使用。
問:中國畫的執筆方法是怎樣的?
答:初學者,首先要懂執筆,姿勢才能正確,達到運筆用墨自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筆正:筆正則鋒正。骨法用筆以中鋒為本。
(2)指實:手指執筆要牢實有力,還要靈活不要執死。
(3)掌虛:手指執筆,不要緊握,指要離開手掌,掌心是空的,以便運筆自如。
(4)懸腕、懸肘:指大面積的運筆要懸腕或懸肘,才可以筆隨心,力貫全局。

中國畫用什麼樣的墨?

墨在中國繪畫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墨有固體墨與液體墨兩種。中國畫的傳統用墨是固體墨,因其所用的原料不同,又分為油煙墨、漆煙墨和松煙墨三種。 油煙墨——是用桐油等油類燒製成煙製成。其黑色偏暖,用來作畫,與其他透明顏色調和用很協調。 松煙墨——用松樹枝燒煙製成,其黑色偏冷,多用於書法。 漆煙墨——用傳統大漆燒煙而成,其黑色細潤而有光澤,用於繪畫也合適。 在選用時以質地細膩、滋潤呈藍紫色為好。以「頂、上、貢、選」為墨的等級之分。液體墨保持了油煙墨的特點,由於使用方便,現在十分普及,但用於寫意畫較好。其中以「天津書畫用墨汁」和北京「一得閣墨汁」為好。

工筆畫用什麼樣的紙?

工筆畫用熟宣紙或是熟絹,是生宣紙或生絹經過一定比例的膠礬水刷制而成。其性能是不滲水。熟宣紙目前有不少品種,如清水書畫宣、冰雪宣、書畫箋、蟬翼箋、雲母箋等。以上熟宣紙中有薄有厚,膠礬水有濃有淡。一般來說薄者適合畫淡彩,厚者適合畫重彩。以蟬翼箋最薄,冰雪宣最厚。另有灑金箋以及各種染色紙都可以用來畫工筆絹為純絲織製品,分圓絲、扁絲兩種。圓絲絹又稱「原絲絹」,在古代繪畫中常用。現在常用的是扁絲絹,是在絹織成之後加以捶砸,使絹絲呈扁形,以減少絹絲之間的空隙,使絹刷上膠礬水之後不易漏礬。這種絹有白色和仿舊色等幾種。

工筆畫使用什麼種類的筆?

(1)勾線筆
工筆畫多用中鋒勾勒細而勻的線條。一般選用狼毫類細而尖的筆。常用的筆有衣紋筆、葉筋筆、大紅毛、小紅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筆
常用的染色筆有:大白雲、中白雲、小白雲和其他軟毫毛筆。純羊毫筆過於軟,一般不太好用,白雲筆較好,因為它外層是羊毫,中間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彈性。
(3)板刷類
工筆畫經常需要塗底色,或做大面積的平塗和渲染,因此需備有各種寬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筆。

工筆畫有哪些主要的染法?

1、分染:工筆畫繪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筆蘸色,另一支筆蘸水,將色彩拖染開去,形成色彩由濃到淡的漸變效果。
2、統染:在繪制工筆的過程中,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系,稱為統染。
3、罩染: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並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繪的物體周圍淡淡的渲染底色用來襯托或掩映物體。
6、點染:用接近寫意的筆法,一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取靈動之意。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將一塊色彩向四周染開。畫仕女臉頰的紅暈時即是採用此法,工筆牡丹的繪制中也會用到。
8、醒染:在罩色過後色彩略顯發悶的畫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畫面醒目。

「沒骨」和「勾填色」的畫法特徵是什麼?

「沒骨」花鳥畫是不用墨勾線,直接用墨或顏色描繪物體形象,所以稱它為沒有骨乾的工筆畫。
除了不勾輪廓線外,其他部位的線條,如葉筋、花脈、鳥羽等,在染色之後仍要用色線勾畫,並要做到線色融合一體,或是直接用色染出線的感覺來。
沒骨具有細致、豐富、和諧、艷麗明快而俊秀的效果。
勾填色,是沒有勾物體輪廓線,而是在輪廓線內填色的一種表現形式,又稱「雙勾廓填」。勾填色是我國民族繪畫最早、最基本的設色方法,也是工筆花鳥畫從古至今運用得最普遍的一種表現形式,它已形成一種體式。在勾填色這一表現形式中,由於使用顏色色質的不同以及著染方法繁簡的區別,又分為重彩法和淡彩法兩種。
「重彩」又叫重著色,多以礦物質顏料如硃砂、石青、石綠等色著染。染色步驟較為復雜,經多次疊染,色彩深沉厚重,富麗堂皇,精緻工整,富於裝飾效果。
「淡彩」主要使用較透明的植物質色(又叫水色)著染。淡彩著染的基本方法與重彩相同,但比重彩著染要簡便一些。因此,淡彩具有線條清晰,色彩明快,清新淡雅朦朧的效果。

工筆畫怎樣用筆?

工筆畫在勾線時行筆不要太快,要有節奏。勾畫短線時執筆以腕肘著桌面,以手指活動為主;勾稍長一些的線應懸腕而肘著桌面,以腕部活動為主,手指執筆要實,使腕部活動靈活;勾更長一些的線應腕部著桌面而肘部懸起,線隨腕動(不要隨著手指動)。無論勾哪一種線,在行筆的過程中,都要摒住呼吸,不要太快,一氣呵成。總之無論哪一種執筆方法,都應保持線條的圓渾與流暢。
例如:白描勾線不是用細線沿著輪廓去「描」,而是書法中講究的用筆去「寫」出形象。工筆白描不只是講究工細,更重要的是追求線條的力感和美感,所謂「工細兼力」,反對纖細柔弱的線條。
勾線之初,先練習使用中鋒,避免側鋒。中鋒用筆飽滿而有彈性,線條圓潤渾厚,結實而有力感;開始練習勾線時,很容易出現側鋒,特別是在線條轉折的地方,因為毛筆是圓錐形,轉彎時必須提筆,並輕轉筆管扭轉方向,使筆鋒平行圓轉過來,才能保持中鋒。線條產生力感的關鍵在於筆鋒與紙面的摩擦,有的人勾線為了細,不敢用力,勾出的線浮滑在紙面上,不符合要求。勾線時要把筆按下去,使筆鋒對紙面有一個壓力,同時又要擎住毛筆,向上有一個提力,兩力平衡再用一個拖的力量行筆。只壓不提就是「抹」,容易出現側鋒敗筆;只提不壓就是「飄」,線條滑而無力,用線切忌「撩」、「挑」、「滑」。所以說,每勾一條線都應該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動作。
(1)起筆藏鋒:如起筆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鋒頓筆,然後再向右行,這叫欲右先左,反之,則欲左先右。上下行筆也是這樣,欲下先上,欲上先下,這樣筆與紙就有了摩擦。
(2)行筆:行筆要穩,速度要慢,對紙面壓力要均勻。行筆中有各種變化,中途轉向稍停為「頓」,向後折回為「挫」,頓挫時要調整筆鋒方向,不使出現側鋒。中鋒圓轉用筆為「轉」,側鋒方拐為「折」。
(3)收筆回鋒:每逢收筆都要向來的方向收回,所謂「天往不回」,「不垂不縮」,使線的結尾含蓄有力。
還要注意練慣用線的各種筆墨變化,如中鋒與側鋒,順鋒與逆鋒,以及頓挫、轉折、粗細、連斷、方圓、疾徐、光毛、虛實等用筆的變化,再加上濃淡、干濕等墨色的變化,以達到白描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

什麼是中鋒、側鋒用筆?

中鋒用筆要執筆端正,筆鋒在墨線的中間,用筆的力量要均勻,筆鋒垂直於紙面,其效果圓渾穩重。側鋒用筆執筆偏側,筆鋒在墨線的邊緣,筆鋒與紙面形成一定的角度,用力不均勻,時快、時慢、時輕、時重,其效果毛、澀變化豐富。

怎樣製作仿古紙和仿古絹?

(1)可以用國畫色中的赭石、花青、墨等色(最好是透明色)在較大的容器中調和,用排筆或板刷蘸取上層色水(把下層顆粒粗的顏料濾掉)在紙或絹上刷勻,一遍不成可刷兩次,即可染成仿古畫顏色。
(2)以紅茶適量加水在火上煮,等把茶水煮成紅褐色時,根據色調的需要調入其他色或墨,就可以刷制了。
(3)過錳酸鉀是一種常用消毒劑,呈小顆粒狀,加水溶解後是紫色,塗在紙上呈褐色。應注意這種溶液不宜太濃,太濃會使紙的質地變脆。

畫工筆畫怎樣過稿、怎樣裱紙?

因為熟紙或熟絹不易改動,所以畫工筆畫一般先在圖畫紙上畫好素描稿,然後拷貝到熟宣紙或絹上畫正稿。步驟是:

(1)選好紙或絹,裁得比素描稿四周大出一至兩個公分,准備以後裱紙時塗膠水或漿糊用。

(2)素描稿放在熟紙或絹的下面,用HB的鉛筆輕輕地把稿子描下來,輪廓要描清楚,筆痕不要太重,以免將來勾墨線時壓不住拷貝留下的鉛筆線。

(3)找一張普通白紙裁得同素描稿一樣大,用來做襯紙。因熟紙或絹一般都很薄呈半透明狀,下面襯白紙,作畫時容易看清畫面效果。把襯紙打濕讓其完全漲開再用漿糊或膠水貼在畫板上。

(4)待襯紙干後,把拷貝好的正稿放在上面用噴嘴或噴壺把紙噴濕,等紙完全漲開趁濕把畫紙四周反面塗上一至兩公分的膠水或漿糊粘牢,干後就可以作畫了。

畫工筆畫在裱紙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怎樣才能把紙裱好?

裱紙對於畫工筆畫來講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如不注意會造成漏礬,給以後的工作帶來不便。
在整個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正稿用紙一定要比素描稿四邊大出一至兩公分,用來塗膠水或漿糊,要不然畫面會變小。
(2)畫板平放在桌面上,往紙或絹上噴水要適量,太多的水會沖掉畫紙表面的膠礬水,還會把紙漲裂。噴水太少,紙或絹不能完全漲開,在作畫時,紙面還會不平整。所用的噴壺或噴嘴噴出的水最好是霧狀,這樣比較均勻。水在紙面最好是薄薄噴一層,讓水滲到紙里去以後,再用膠水或漿糊粘到畫板上。
(3)畫紙上有水時,不要用手摸,更不要用布擦或用吸水紙吸,這樣會造成漏礬。

在畫工筆畫的過程中什麼是「漏礬」?

由於熟紙或熟絹是用膠礬水多次刷制而成,所以在繪畫過程中隨著多次的渲染或是用水過多,膠礬會走失而造成漏礬。漏礬之後會滲水,顏色上不均勻,一塊深一塊淺影響畫面效果。古人所講「三礬九染」是很有道理的,要學會自己配製膠礬水,每上幾遍顏色就上一遍膠礬水,既可以固定顏色,又可以防止漏礬。
工筆,就是運用工整、細致、縝密的技法來描繪對象。工筆又分為工筆白描和工筆重彩兩類。工筆白描就是完全用墨的線條來描繪對象,不塗顏色。白描本來大抵是用來打草稿的,宋代畫家李公麟把它發展成獨立的畫種,他的白描如行雲流水,變化無窮豐富,有很強的表現力。他畫的《五馬圖》,人和馬都用單線勾出,比例准確,肌肉骨骼的結構清楚,甚至馬的毛色所具有的光澤也細致地表現出來,動態極為生動,是古代第一流的白描作品。工筆重彩,就是指工整細密和敷設重色的中國畫。在中國繪畫的早期,工筆重彩佔有主要的地位。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發現的帛畫、都是道地的工筆重彩,特別是軑妃墓的T形「非衣」,構圖巧妙,線描精細,設色絢麗,顯示了當時工筆重彩達到了高度的成就。古代繪畫普遍使用丹砂和青綠之類的重彩顏料,因此稱繪畫為「丹青」,由此可見工筆重彩在古代繪畫中的重要地位了。

寫意畫是與工筆畫相對而言的一種畫法。它要求用粗放、簡練的筆墨,畫出對象的形神,來表達作者的意境。據傳唐代的時候,玄宗命令畫家李思訓和吳道子,一起在大同殿描繪嘉陵江的山水。李思訓是擅長工筆重彩的,他用了幾個月的工夫完成這幅壁畫。吳道子則在一天之內就畫成三萬余里的嘉陵山水,這可以想像,他不可能用工筆重彩的技法來畫,一定是比較粗放、簡練的。這說明那時的繪畫已經有了工筆、寫意的區別了。到了宋代,蘇軾提出「士人畫」,主張畫畫「不求形似」,而應寫情寄意,以表達作者主觀的思想感情。他留下的繪畫作品只有一幅《枯木圖》,畫一株枯樹、一塊頑石,石後露出一、二枝竹子,樹下幾根細草。這幅畫抒發他政治上不得意的思想感情,但大書法家卻給以極高的評價,說枝幹「虯屈無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元代以後,筆法簡練、造型生動、酣暢淋漓、講究意趣的寫意畫大盛。
這樣,寫意畫就同遵守傳統、恪守法則的工筆畫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兩大派,長期地在畫壇上爭相輝映,代代地相傳下來

『叄』 用毛筆畫畫有什麼技巧啊

毛筆畫一開始最大的問題就是墨的量的控制,這個度一開始是很難把握的,勾勒輪廓和遠山的虛影用墨對水的量是不同的,解決的方法就是多畫錯,多畫錯就知道怎麼畫對了。 就是多多練習。。希望你能成功哈。

『肆』 工筆是哪種繪圖形式的技法

國畫技法。

工筆可以簡單理解成「工整地用筆」。以線造型是中國畫技回法的特點,也是工筆畫的基答礎和骨幹。工筆畫對線的要求是工整、細膩、嚴謹.一般用中鋒筆較多。以固有色為主,一般設色艷麗、沉著、明快、高雅,有統一的色調,具有濃郁的中國民族色彩審美意趣。

(4)工筆花卉畫圖擴展閱讀:

工筆畫即是以精謹細膩的筆法描繪景物的中國畫表現方式。唐代花鳥畫傑出代表邊鸞能畫出禽鳥活躍之態、花卉芳艷之色。作《牡丹圖》,光色艷發,妙窮毫釐。仔細觀賞並可確信所畫的是中午的牡丹,原來畫面中的貓眼有「豎線」可見。

又如五代畫家黃筌寫花卉翎毛因工細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蒼鷹視為真物而襲之,此見於《聖朝名畫評》 :「廣政中昶命筌與其子居農於八卦殿畫四時山水及諸禽鳥花卉等,至為精備。其年冬昶將出獵,因按鷹犬,其間一鷹, 奮舉臂者不能制,遂縱之,直入殿搏其所畫翎羽。

『伍』 學校開展選修課,我想請問學習工筆花鳥畫一定要很會畫畫嗎我畫畫一般可以去嗎工筆畫會很難嗎

工筆畫是靠練出來的 基本上先學臨摹 就是描線條 當你描的線條很流暢 手也不抖了 也會掌握力度了 然後就學上色 工筆畫不難 勤練就行了 建議 一定要靜下心來去畫畫

『陸』 繪畫分為哪幾個畫種

按繪畫載體來分,繪畫主要有以下幾種:
1、在牆上繪畫,就是手繪牆、牆體手繪、壁畫,叫版法有很多,主要用於權室內外裝飾場景中;
2、在手繪板和電腦上繪畫,就是手繪插畫,主要用於包裝、宣傳、游戲、漫畫等場景中;
3、在紙上和布上繪畫,就是大家俗稱的畫畫,藝術家和畫家多在紙上畫,跟市場結合的產物是手繪裝飾畫,主要用於定製場景中。

『柒』 宋代工筆花鳥出名的有哪些,有名字簡介和作者生平的

現存宋代工筆花抄鳥作者大都失載,只有少數人有一些記載,很多都是宮廷畫家,舉幾個例:

黃居寀 原來是後蜀畫師,入宋仍任翰林待詔,尤得太宗看重,授光祿丞

徐崇嗣 擅畫草蟲、禽魚、蔬果、花木及蠶繭等

趙昌成都人,學習徐崇嗣手法,花鳥寫生

崔白鳳陽人,擅長寫生秋荷鶩雁

高克明宋仁宗時期「詔入便殿命畫圖壁」,皇帝「賜紫」

閻次於史載其「能世其學而過之。畫山水人物,工於畫牛。孝宗隆興初(1163),進畫圖稱旨,補次於承務郎,畫院祗候。」

毛益為乾道中(1165—1173)畫院待詔,工畫翎毛花竹,尤能渲染,

趙佶即宋徽宗——他是比較特殊的

『捌』 怎樣用毛筆畫畫

一、執筆
執筆式
中國畫的執筆法。是用四指著筆,小指不著筆而附於無名指的後面,與油畫的執向筆和素描的執鉛筆不同。油畫筆和
枕腕、懸腕、懸肘
鉛筆都是用三指著筆的。
為什麼用四指而不用三指著筆呢?一個原因是中國畫所用的毛筆是錐狀體,四指著筆時,筆管下垂,國畫多用中鋒,而向下垂直的筆鋒,恰好容易出現中鋒。而三指著筆,叮出現偏鋒,象油畫及鉛筆畫,還需要使用偏鋒,可見執筆決定於畫種是什麼。
另方面,國畫與拓法有密切之關系。國畫強調用線及寫法,因此畫法及書法用筆有相通之處,所以一般國畫常常稱作寫而少稱作畫。
握管執筆的高低,要責所畫的是工筆還是寫意。工筆畫執筆則要偏低,寫意畫執筆則要高,而且要懸肘運筆。篇幅不大的小寫意畫,多採用懸腕運筆即叮。一般筆管五、六寸長時.工筆畫不能低於離筆管最下一寸的地方,寫意可在二寸至三寸的地方,因為寫意畫的運動速度比較大一些。
枕腕
在作工緻的人物畫、或畫人物的面部五富細微處,必須枕著碗來畫,即把腕靠手桌面 上,這樣指頭也得以穩定,以描繪其精細處。
懸腕與懸肘
懸脫是把手腕的部位離開桌面而是起來,其旋轉的幅度比枕腕大,運動的軸心轉到了肘部。一般畫較大篇幅時,是立在案前畫的,這樣就是懸肘作畫.運動的軸心在肩,旋轉度又大於懸腕。
就一張畫講,常常有一些地方寫意,需要站著懸財畫,而有一些點景處,如房屋、舟車、人物就要坐畫,有的還需要枕腕來畫。而畫寫意的花卉、蘭竹等作品時,常常是懸肘站畫,一氣呵成,可得揮灑自如,隨手應心之妙。清石濤《畫語錄》:"畫受墨,果受筆,筆受腕,腕受心。"'初學者,筆不應心,懸腕和懸肘,要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逐步做到紙、筆、心、手相一致。
二、立意
意存筆先
"意存筆九,畫盡意在"一語,出於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是他贊揚顧愷之的人物畫所作的評語說明畫者的意圖,包括著主題的構思,形象的刻劃,筆墨的運用,在動筆之光,已經都考慮成熟,這樣在落筆時才可以脫穎而出,畫作完了,畫者精密而深透的意圖在畫上也永存下來了。這句話還說明構思一經成熟,下筆後才能「意在筆先」,「不滯於手,不凝戶心一」,"畫盡意在,象應神全"。
胸有成竹
宋代蘇東坡看到文與可所畫的竹子,十分贊揚,他分析其竹畫得好的原因是"故畫竹先得成竹於胸中"。這句話和意存筆先一樣,成為我國的兩句名言,既可以指導繪畫,也可以指導人們的其它行動。中國畫所憑借的材料是毛筆和宣紙,假定沒有成竹在胸,用筆稍存遲疑停滯,就會造成筆致氣韻不調暢,水墨溢出,如立意未周,又會使意境不顯豁,便會影響觀畫者領會作畫者的主旨所在。
三、用墨

水墨畫
清代張庚幗朝畫征錄》說"畫.繪事也,古來無不著色,且多青綠金粉,自王洽潑墨後,北苑繼之,方向水墨"。可見國畫中有一種單用水墨而不用色彩作畫的形式,是從唐代中期開始的,這大概與一些唐代畫家開始追求恬淡的畫境與適於發揮水墨效果的紙張發展有關。在宣紙上調劑燥濕濃淡比在絹上方便,用微妙的墨色變化,無論濕筆點染或干筆被擦,部叮表達畫家的襟懷清致。象宋代的山水畫家米諾;人物畫家梁楷等,已經把水墨的效能,發揮到相當的高度。宋元以
唐 王維 雪溪(傳)
來,水墨畫幾乎占據門餿位置,不斷開辟著水墨藝術的新領域,電彩畫反而處於次要的位置。
水墨畫時能起於既批山水詩人又批畫家的王維,託名為王維所作的《山水決》中說:·'夫畫道之中,水墨最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即以水墨畫作為表現自然最得心應下,又最理鰻而高尚的形式。
水墨與顏色相比,可收到多姿多採的墨趣,其層次之鄉和意外之變化都是任何色彩所難F湊效的,所以張彥遠認為,""玄化無言,神工獨運。草木敷榮,不待丹綠之彩"。又說,'金故運墨兩五色具,謂之得意;意在五色,則物象乖歲。因此前人「墨為諸色之母"
嚴格講,既稱水墨畫,應是一點顏色也不著的山水,花鳥畫,象米芾的山水和徐渭的花卉等,在古人的作品中,極為多見。但也有略施淡彩的中阿畫,人們也概稱之為水墨畫的。學習水墨畫的重喚例;極為明顯,因為相對來說,設色在國畫製作上.終歸處屬於輔助的手段,很難想像,沒有堅實的筆墨垠本功.而單憑色彩會成為一個典型中國畫家的。即使從_11筆重彩畫家,也應精深手筆墨之變化,在此基礎上,追求顏
色之變化,尤其在學習的步驟上,應以先採幣J後八逐步入手為宜。
墨分五色
國畫傳統上有墨分五色之說:"'運墨內五色具"。主要是說明墨的從濃到談有五個色階的差別。像吉了l、2、3、4、5、6、7七音控節尋聲,形成整個音如一樣.這樣才能濃淡分明,畫出色調層次,不過墨的音符從靠水來調節罷人過去對墨的五色,意見很不一致,現列表如下,供讀者參考:
第一說 黑 濃 濕 干 淡
第二說 濃 宿 焦 退 埃
第三說 焦 濃 重 淡 清
第四說 濃 次濃 淡 次淡 最淡
還有用墨,濃、濕、干、淡、白作為墨的大彩。五色是概數,是形容層次多的意思,所以不要拘於怎樣辦法,我們只要認識到用墨由濃到談要有墨色層次就行了。
墨的變化實際上就是水的變化,墨的干濕度也就是水的干濕。所以畫什麼效果,當沒有把握時,最好通過試紙試一下再畫,這樣實踐久了,就能做到心中有數,為了掌握果法之變化,亦盯試做各種濃淡干濕的練習,以對筆頭的水份能夠控制自如。

『玖』 繪畫的種類

繪畫的種類有很多,下面具體講講:

這邊也給大家推薦下「輕微課」,這個網站上非常多的繪畫教程、繪畫素材,也有專業的繪畫課程,學繪畫的小夥伴可以去上面找到很多有用的繪畫學習資源哦!

一、水墨畫

1.水墨畫中又包含彩墨畫。水墨畫一般僅用水與墨即黑白兩色來創作,彩墨畫則屬於進階的水墨畫。

2.水墨人物。水墨人物與寫意人物類似,但筆法上有較為明顯的不同,水墨人物更多的用大手筆。

3.水墨山水。水墨山水與寫意山水相比,筆法上更加細膩,當然,顏色是最重要的區別之一。

4.彩墨花鳥。彩墨畫與西式水彩畫有點類似,顏料是他們的最大不同,但退暈漸變的手法是比較類似的。


二十二、彩鉛畫

是一種介於素描和色彩之間的繪畫形式。它的獨特性在於色彩豐富且細膩,可以表現出較為輕盈、通透的質感。

『拾』 27還能學畫畫么從何學起

素描和速寫沒有本質區別,但從國內繪畫理論體例分析,似乎速寫更注重對動態事物的及時捕捉和表現,不要求整體效果的細膩,但必須有明確的側重點,以突顯運動的主題,而繪畫中所謂的運動並不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運動,如用相機將劉翔跨欄的一剎那捕捉下來所要表現的運動,而是一種包含有某種思想的神態,因為這種神態通常是轉瞬即逝的,如同運動的瞬間,需要及時把握,當然這樣來理解繪畫中的運動也不是十分合理,我們可以想像,一個人整天愁眉苦臉,因為他內心有太多的苦悶不能排解,他的眼神每時每刻都流露著悲觀的想法,但是我們如果用畫筆將他的這種神態畫下來,盡管筆尖流露著傷感,但是呈現在畫紙上的肖像卻顯得很呆板,沒有靈氣,更不能表現出瞬時間迸發出來的那種感人的情愫,所以這里的運動的過程不是一個瞬間,而是我們長期的觀察和思考的結果,只有這樣,才能更准確更從容的將運動表現為一個瞬間,要把很長的一段經歷表凝聚在一瞬間,需要的就不光是繪畫技巧了,所以有時候繪畫中的運動,是繪畫者本人藝術抽象出來的,是對生活的壓縮,雖然顯得很短暫,但卻包含有豐富的內容。從這點上看,繪畫的目的是准確表達抽象的思想和感情,與閱歷有關,與什麼時候開始畫畫關系不是很大,至於素描和速寫只是一個基本功,用功的話,一兩年就能完全掌握其中的技巧。而真要將「運動」表達出來,需要的是對生活和藝術的理解。漫畫則並不注重對瞬間的表達,而是通過一定的篇幅敘述一個故事情節,思想和感情是通過情節來表現的而不是通過畫面本身,從這方面講,漫畫更近於是一篇小說,只對繪畫技術有一定的要求,當然好的漫畫作品,繪畫本身也透漏著藝術的美,但再具有繪畫藝術的漫畫,也只是細節的藝術,如某個動作,眼神等等,而不可能達到整體的藝術化,也沒有這個必要,所以如果僅僅是想畫漫畫,更主要的是對事物的理解,在表達上更注重情節的安排,至於先開始素描還是開始速寫更沒有必然聯系。素描和速寫只是一個基本功,一個反復練習就能掌握的技術活,就如同學習使用ps一樣,更近於表達的一個基本工具。

熱點內容
綠植婚紗草 發布:2025-05-12 16:09:14 瀏覽:964
生宣工筆牡丹 發布:2025-05-12 16:04:06 瀏覽:636
上譯茶花女 發布:2025-05-12 15:01:24 瀏覽:121
國家級茶花 發布:2025-05-12 14:55:08 瀏覽:250
卉苑鮮花 發布:2025-05-12 14:05:48 瀏覽:610
對一朵花的微笑 發布:2025-05-12 13:53:36 瀏覽:318
芬迪櫻花香水 發布:2025-05-12 13:46:39 瀏覽:845
童真與花藝 發布:2025-05-12 13:46:39 瀏覽:942
玫瑰能放多久 發布:2025-05-12 13:20:13 瀏覽:464
炫舞七夕抽獎 發布:2025-05-12 12:57:30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