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花卉課程
① 商品花卉專業有哪些課
商品來花卉商品花卉專業源 ·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具備花卉生產、花藝環境設計、花卉營銷等基本職業素質,掌握花卉裝飾、花卉工廠生產及花卉應用與植物造景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 ·主幹課程 苗圃學、園林制圖、林業規劃設計、盆景、插花、園林樹木栽培、花卉生產技術、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草坪建植與養護、園林苗木生產技術、插花與盆景技藝、園林植物應用技術、觀賞果樹栽培等。 ·畢業生就業崗位群 1、花木公司、綠化苗圃等園林植物生產企業的管理或技術人員; 2、花藝公司、花店等花卉經營企業管理人員、插花員或花卉園藝師; 3、賓館、酒店等服務行業的花藝環境設計師; 4、公園、城管、農林、園林系統管理人員或技術人員; 5、其他與本專業相關的崗位。 ·專業前景 近幾年我國花卉行業發展迅速,花卉的貿易額不斷增長,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同時隨著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高效農業和觀光農業逐步興起,對從事苗木、花卉、盆景栽培的專業技術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多,又便於自主創業,為商品花卉專業人才提供了廣闊的創業機會和發展空間。
② 園林花卉專業都有哪些課程
園林專業培養掌握系統的風景與園林科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實踐技能,具內有相應領域一定的理論研容究、應用技術、科技開發和行政管理能力,能適應園林、城建、旅遊、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風景與園林科學高級專門人才。主要課程有美術、園林設計基礎、風景園林藝術、園林建築、園林工程、城市園林綠地規劃、風景與園林設計、園林工程概預算、室外場景設計、風景園林計算機圖形處理、園林樹木學、花卉學、園林植物栽培學等。畢業生適合從事城市園林綠化、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旅遊規劃與管理、園林植物生產與經營、城市規劃與建設、風景園林科學研究與教學、環境保護與管理等工作
③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綜合實踐課程作為學校課程的元素,應發揮課程資源優勢,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為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提供技術保障。學校作為教育的單元,應拓展教育的大環境,挖掘校本課程資源,為校本課程開發奠定堅實基礎。
綜合實踐課程要根據自身的特點,緊扣現實生活,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方式,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向生活,在了解社會、了解生活的過程中學會交往、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做人。
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我們努力挖掘、整合、利用校本教育資源,在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方面進行了有效地實踐和探索。
一、利用學校內外教育環境,創設學生學習氛圍,是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前提條件和重要基礎
學校教育環境不應局限於校內,應努力挖掘校外教育資源。綜合實踐課程更應該引導學生將研究范圍拓展到家庭、社區和整個社會,並對教育環境資源進行合理的配備,從而為學生的學習創設最適宜的學習氛圍。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正確認識個人、社會和自然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獲得人與環境和諧相處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才能養成有益於自身發展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才能成為有社會實踐能力和責任感的公民。
1、利用學校的教育資源,構建學校校本課程體系,為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搭建平台。
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分析學校周邊歷史和教育環境特點,充分發揮地域優勢,構建學校校本課程體系。
我校地理位置處於豐台區花鄉,這里種植花卉的歷史非常悠久。據史書記載,花鄉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兩千年以前,從漢到隋唐,從遼金到元,從明清到今天,歷代「為京師養花之所」,「培養花木四時不絕」,可謂流芳百世。這為我校開展校本課程開發,提供了歷史基奠和文化氛圍。
我校周邊的花卉資源也非常豐富。有花卉種植培育基地、花卉園藝展覽公園、大型的花卉交易中心和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這為我校開展校本課程開發,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
我們利用這得天獨厚的地方優勢,以「花卉文化」為主題,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充分挖掘學校周邊教育環境,開發花卉課程,一直是我校開展特色教育和校本課程的主題。我校也逐步形成了以「花卉研究」為主題的校本課程體系。
因此,在分析了校內、外教育資源,學生年齡和家庭特點,以及現代花卉的廣泛應用的基礎上,我們確定了《我與花卉》、《插花藝術的研究》、《走進花卉大觀園》等確定為學校綜合實踐課程開發的新課題,從而不斷構建、完善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體系。
2、挖掘學習內外環境,營造學生實踐氛圍,為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創設環境。
分析學生,利用學校周邊教育資源特點,營造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多重環境。
如插花藝術,是近代逐漸流行並廣泛應用各種社會場所的花卉造型創作的藝術形式。它美觀大方,造型優美,寓意深遠,製作簡單,深受花卉愛好者的喜愛。四年級學生進行《插花藝術的研究》這項課程,正好處於小學生動手操作和思維創造性發展的黃金區,正好可以鍛煉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分工合作的意識。此外,四年級學生學習興趣非常高,自主學習與合作的意識不斷形成,這些是開展這項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在環境。插花的製作,正好符合花鄉花卉教育這個大的主題,正好可以利用花鄉花卉這些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
再如《走進花卉大觀園》單元的實施充分挖掘了外部資源。世界花卉大觀園,2005年被評為「精品公園」。其建園宗旨是:游世界花卉大觀園,飽攬中外各國的奇花異草、珍稀樹木和經典風景園林,是集觀光旅遊、科普文化等活動於一體的獨具花卉特色的大型植物園。玉泉營花卉市場,「花山花海花鄉情,買花就到玉泉營」。這是一句人們耳熟能詳的廣告詞。每周六上午,花卉展銷廳還為愛花者舉辦小型花卉養植培訓班和插花入門初期培訓班,解答養花愛花者提出的各種問題。
又如花神廟苗圃,集多種花卉、綠化苗木、盆景、觀葉植物等園林產品的專業化生產和銷售於一身,是學生實踐的花卉基地。這些教育實踐基地,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外在環境。
3、利用教育基地資源優勢,發揮學生家長支持力量,為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提供保障。
為了進行《插花藝術的研究》課程開發,我校積極與校外花卉教育基地進行聯系,為學生進行校外調查與實踐創設了條件。學生在世界花卉大觀園里通過游覽參觀聆聽專業人員的講解,可以了解各種花卉的知識,欣賞現代園林藝術的發展特點;在玉泉營花卉市場,學生可以從專業人士那裡了解各種花材含義、特點和價格,學習簡單插花的知識;在花神廟苗圃,學生可以從花農那裡了解各種花卉的種植經驗,親身體會插花製作的過程。
此外,學生家長的教育促進力量也不容忽視,許多家長都為此次課程開發提供
④ 什麼叫校本課都學什麼
校本課:「以學生為本」,「以學校為基地」,「以教師為主體」,「以專家為指導」,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校本課程建設已經成為教改的核心領域之一,是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的特點和需要 ,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然而,許多學校的校本課程缺乏理性的思考與設計,顯得有些盲目又混亂。
(4)校本花卉課程擴展閱讀:
課程要素體現「以學習為中心」:
校本課程建設的重點環節是校本課程設計。校本課程設計要體現所謂的課程要素。關於課程要素國內比較流行的觀點是,將其劃分為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四個部分。這種劃分是嚴重缺乏邏輯的,也不利於開發出高質量的課程,因為它至少存在兩個問題:
第一,課程實施並不是課程設計本身應包含的一個要素,而是在課程建設完成之後進入的一個環節,即課程實施環節,這個環節的基本途徑是教學,不屬於課程設計范疇;
第二,第二,課程評價也不屬於課程設計本身,它是在課程設計之外對課程進行評價,包括對課程規劃、課程標准和教材(學材)的評價等,它不屬於課程設計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