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花卉產區
❶ 讀下圖,回答問題。12分 (1)圖19為某城市郊區農業區點陣圖,計劃布局以下農業區:①糧食產區 ②花卉蔬
(1)②③④①(各1分)花卉、蔬菜布局在A處接近城市市場,交通便利;A處地專價高,蔬菜、花卉的附屬加值高,付租能力高。(2分) (2)壓力:隨著城市城市人口劇增,對糧食、乳肉產品供應壓力增大;城市面積擴大,大量佔用耕地,影響農業生產布局。(2分) 對策:城市建設中應盡量節約用地,少佔農田;發展農業技術,提高農產品單位面積產量,走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之路。(2分) (3)城市用地規模擴大(或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1分));城市人口增加(1分) ❷ 向日葵是什麼時候引進中國的 大約是在十六世紀以後。 向日葵原產於美洲,中國的向日葵是從歐洲引入的。明朝嘉靖年間浙江的地方誌《臨山衛志》中首次提到了向日葵之名。 而萬曆年間的詩人、學者姚旅在他的《露書》中說,「萬曆丙午年(1606年)忽有向日葵自外域傳至。其樹直聳無枝,一如蜀錦開花,一樹一朵或旁有一兩小朵。其大如盤,朝暮向日,結子在花面,一如蜂窩」。據信這是中國人最早的對向日葵的描述。 那時的向日葵,還有「西番菊」「西番葵」「迎日花」等名字,基本上屬於觀賞性花卉,反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沒有提過向日葵,這從側面表明,向日葵和生活離得很遠。 (2)我國花卉產區擴展閱讀: 向日葵原產地據信為北美洲。野生種主要分布在北緯30°-52°之間的北美洲南部、西部及秘魯和墨西哥北部地區。哥侖布發現新大陸時,航行到美洲的西班牙人把向日葵帶到歐洲。 開始在西班牙的馬德里植物園種植觀賞。世界各國均有栽培。歐盟、俄羅斯、烏克蘭、阿根廷、美國、中國、印度和土耳其是世界市場上向日葵的主要生產國。 中國向日葵主產區主要分布在黃河以北省份,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華北地區,如內蒙古、吉林、遼寧、黑龍江、山西等省、自治區。主產區北緯35°至55°之間。平均緯度差1°,氣溫相差1.5℃。向日葵的生產潛力很大,可向西南、中南和華東地區擴種。 中新網——唐朝人見不著向日葵 明朝人吃不上葵花子 網路——向日葵 ❸ 中國花卉苗木的主產區有哪些 太多了,各省市都有,主要供當地城市綠化時使用,還有部分花卉供市場銷售。 ❹ 全國著名的苗木產地有哪些 1、江蘇沭陽(小喬木,灌木,地被小苗,草本,景觀設施資材,3個專業市場) 2、江蘇南京(雪松、廣玉蘭、喬木類較多) 3、浙江蕭山(小喬木、灌木、地被色塊苗,有專業市場) 4、浙江金華(桂花、紅葉石楠、金森女貞、毛鵑、茶梅,地被小苗,有專業市場) 5、山東泰安(小喬木,地被小苗,景觀松,新興市場) 6、山東青州(草花,地被小苗) 7、河南鄢陵(地被小苗,喬灌木,有專業市場) 8、河南潢川(地被小苗,喬灌木,有專業市場) 9、安徽肥西(喬灌木較多,有專業市場) 10、安徽滁州(雪松,廣玉蘭,喬木類) 11、湖南長沙(香樟、楊梅、欒樹,喬木類) 12、湖南益陽(香樟、欒樹,喬木類苗木) 13、河北保定(灌木,地被小苗) 14、河北遵化(小喬木,國槐,核桃,櫻桃等) 15、天津薊縣(喬灌木,地被小苗,新興市場) 16、遼寧鐵嶺(雲杉、樟子松、白樺、丁香,五角楓,大喬木類) 17、陝西西安(白皮鬆,小喬木,灌木,部分地被) 18、陝西榆林(沙地柏,耐旱灌木,喬木) 19、江西九江(香樟,紅豆杉,大喬木類) 20、四川溫江(喬灌木,紅花紫薇,有專業市場) 21、廣東廣州(發達的綠化產業,南方首選) 22、福建漳州(三角梅,丹桂,灌木,地被容器苗,主要苗木產地) 23、新疆伊犁(喬灌木,地被苗木,西北苗木基地) 24、甘肅臨夏(喬木類,耐旱灌木) 參考鏈接:網路-苗木 ❺ 花卉苗木的中國種植花卉產區分布 中國種植花卉的優勢表現在種質資源、氣候資源、勞動力資源、市場優勢、花文化優勢等幾個方面。「十五」期間,中國花卉種植面積已達64萬公頃,比「九五」期末的15萬公頃增長326.7%。其中,種植面積5萬公頃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蘇、浙江、廣東四省,2萬公頃以上的有河北、山東、湖南、甘肅等省。中國花卉面積已佔世界花卉生產總面積的三分之一。2005年全國有花卉市場2586個,企業64908個,其中種植面積在3公頃以上或年營業額在500萬元以上的大中型企業8334家,花農1251313戶,從業人員4401095人,專業技術人員132318人。「十五」期末全國重點花卉產區初步形成,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區域化產業形成了以雲南、四川、江蘇、浙江、海南為重點的南方熱帶、亞熱帶花卉產區;以廣東、福建為重點的南方熱帶觀葉植物產區;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為重點的觀賞苗木產區;以北京、山東、河北為主的北方花卉產區;以遼寧為中心的東北花卉產區。 ❻ 花卉的產區分布 中國種植花卉的優勢表現在種質資源、氣候資源、勞動力資源、市場優專勢、花文化優屬勢等幾個方面。「十五」期間,中國花卉種植面積已達64萬公頃,比「九五」期末的15萬公頃增長326.7%。其中,種植面積5萬公頃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蘇、浙江、廣東四省,2萬公頃以上的有河北、山東、湖南、甘肅等省。中國花卉面積已佔世界花卉生產總面積的三分之一。2005年全國有花卉市場2586個,企業64908個,其中種植面積在3公頃以上或年營業額在500萬元以上的大中型企業8334家,花農1251313戶,從業人員4401095人,專業技術人員132318人。「十五」期末全國重點花卉產區初步形成,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區域化產業形成了以雲南、四川、江蘇、浙江、海南為重點的南方熱帶、亞熱帶花卉產區;以廣東、福建為重點的南方熱帶觀葉植物產區;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為重點的觀賞苗木產區;以北京、山東、河北為主的北方花卉產區;以遼寧為中心的東北花卉產區。 ❼ (4分)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產區,現在花卉、蔬菜、水果和塘魚等高產農業發展迅速。讀珠江三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