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杏鮑花語

杏鮑花語

發布時間: 2021-01-27 16:53:00

1. 木棉花的作用

葯用價值
來源
為木棉科植物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a(DC,)Merr,的乾燥花朵。
原植
物木棉為落葉大喬木,高可達25米;莖和大枝有短而粗的圓錐形硬刺,樹皮灰白色。葉互生,掌狀復葉具5~7片小葉;小葉長圓形或橢圓形,長10~20厘米,寬5~7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闊或稍狹,邊全緣。花早春先葉開放,紅色,直徑約10厘米或更大,簇生於枝的近頂處;萼杯狀,長3~4.5厘米,頂端5淺裂,裂片闊而鈍;花瓣5片,肉質,長圓形,長8~10厘米,兩面被星狀柔毛;雄蕊多數,排成多輪,花絲基部合生。果大,木質,長10~15厘米,果瓣內面有豐富的綿毛;種子多數,倒卵形,黑色。 喜生於氣候乾熱的山地。分布海南、台灣、廣西、雲南和四川南部;廣東及福建中部以南廣為栽培。印度、中南半島、馬來西亞至熱帶澳洲均有。
採收加工
春季採摘或拾取盛開花朵。曬干。
葯材性狀
花朵全長5~8厘米,干時皺縮,呈不規則的塊狀,多不具子房和花柄。花萼杯狀,長2.5~4厘米,直徑2~3厘米,頂端3~5裂,厚革質,甚脆,外表棕黑色,有縱皺紋,內面被灰黃色短絨毛。花瓣5片,皺縮或破碎,面棕黃色或深棕色,被星狀毛,內面紅棕色,星狀毛較少;雄蕊多數,排成多列,基部合生,花葯腎形,捲曲。氣微,味淡微甘。以朵大完整,色棕黃者為佳。
性味和功用
淡、澀,平。清熱,利濕,解毒。用於泄瀉,痢疾,血崩,瘡毒。常用量5~10克。
附註
木棉花
木棉的樹皮廣東作海桐皮入葯,稱廣東海桐皮。味苦,性平,功能祛風濕,通經絡,殺蟲。治風濕痹痛,痢疾,牙痛,疥癬。 ①《海葯本草》:主腰腳不遂,頑痹腿膝疼痛,霍亂,赤白瀉痢,血痢,疥癬。 ②《日華子本草》:治血脈麻痹疼痛,及煎洗目赤。 ③《開寶本草》:主霍亂中惡,赤白久痢,除甘匿、疥癬。牙齒蟲痛,並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膚赤。 ④《綱目》:能行經絡,達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風殺蟲。 ⑤《嶺南采葯錄》:生肌,止痛,散血,涼皮膚,敷跌打。 ⑥《南寧市葯物志》:消腫,散瘀,止痛。療咳嗽,止產後瘀血作痛。 ⑦《貴州草葯》:解熱祛瘀,解毒生肌。治乳癰,骨折。
各家論述
1、《生草葯性備要》:治痢症,白者更妙。 2、《本草求原》:紅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飲。 3、《嶺南采葯錄》:消暑。 4、《中葯新編》:利尿及健胃。 5、《南寧市葯物志》:去濕熱。治血崩,金創。 6、《廣西中葯志》:去濕毒,治惡瘡。 7、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葯手冊》:清熱利濕,治腸炎,菌痢。
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氣候,為熱帶季雨林的代表樹種,不耐寒,喜光,耐旱,生長迅速,萌櫱性強,深根性, 抗風力強。在土層深厚肥沃的酸性、中性土壤中生長最好。 栽培技術 用播種、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開裂前採集, 種子發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隨采隨播,也可用濕沙短期貯藏,條播,覆土2cm,平均氣溫20℃以上,一般4-5d可出齊苗;扦插多在2-3月或雨季進行,用長80-100cm,橫徑1-2cm 木棉花
的大枝,插入苗床10-15cm深,經常保持床上濕潤;分株是自母株根部萌櫱處,連一段母根和須根截斷分栽更易成活。 田間管理 實生幼苗不需移栽,苗過密時經1次間苗後,可任其生長,每月追肥1-2次。幼苗怕霜凍,第1年入冬小苗應澆水井用草覆蓋,防霜凍。扦插苗栽後應遮陰、噴水,緩苗後半個月可追施薄肥,其後常中耕除草。
編輯本段文獻記載
木棉最早見載於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西漢時,南越王趙佗向漢帝進貢烽火樹,「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據說此烽火樹即木棉樹。廣州人對木棉有著特殊的情感,這是因木棉一直造福嶺南。 粵人以木棉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墊,唐代詩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宋鄭熊《番禺雜記》載:「木棉樹高二三丈,切類桐木,二三月花既謝,芯為綿。彼人織之為毯,潔白如雪,溫暖無比。」木棉花還可以做葯,每逢春末採集,曬干,經揀除雜質和清理潔凈後,用水煎服,可清熱去濕。 木棉花較大,色橙紅,極為美麗,可供欣賞。古代廣州木棉樹種植甚廣,其中以南海神廟前的十餘株最為古老。每年舊歷二月,木棉花盛開,每天來觀者達數千人,場面熱鬧,清屈大均以《南海神廟古木棉花歌》頌之。現在南海神廟仍有兩棵古木棉,久經風霜,挺拔依然。 木棉樹屬於速生、強陽性樹種,樹冠總是高出附近周圍的樹群,以爭取陽光雨露,木棉這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及鮮艷似火的大紅花,被人譽之為英雄樹、英雄花。最早稱木棉為「英雄」的是清人陳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濃須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冠何落落」。1959年,廣州市長朱光撰《望江南·廣州好》50首,其中有「廣州好,人道木棉雄。落葉開花飛火鳳,參天擎日舞丹龍。三月正春風」之句。
編輯本段影響
木棉花現為廣東省廣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台灣省高雄市的市花。目前花園酒店、中國南方航空、廣州電視台使用的標志有木棉花的圖案,而廣東電視台過往也曾使用木棉花標志。
編輯本段相關詩句
姚黃魏紫向誰賒,郁李櫻桃也沒些。卻是南中春色別,滿城都是木棉花。——宋·楊萬里 記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開。——宋·蘇軾 幾樹半天紅似染,居人雲是木棉花。——宋·劉克庄 粵江二月三月來,千樹萬樹朱花開。有如堯射十日出滄海,又似魏宮萬炬環高台。覆之如鈴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濃須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冠何落落。後出堂榴枉有名,同時桃杏慚輕薄。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無乃群芳主?巢鳥須生丹鳳雛,落花擬化珊瑚樹。歲歲年年五嶺間,北人無路望朱顏。願為飛絮衣天下,不道邊風朔雪寒。——清·陳恭尹 十丈珊瑚是木棉,花開紅比朝霞鮮。天南樹樹皆烽火,不及攀枝花可憐!參天古干爭盤拿,花時無葉何紛葩!白綴枝枝蝴蝶繭,紅燒朵朵芙蓉砂。——清·屈大均
編輯本段木棉花的花語
木棉花的花語:珍惜身邊人。 據說四月的第十一天是木棉花開的日子。木棉(1張)木棉花較大,色橙紅,極為美麗,可供欣賞。古代廣州木棉樹種植甚廣,其中以南海神廟前的十餘株最為古老。每年舊歷二月,木棉花盛開,每天來觀者達數千人,場面熱鬧,清屈大均以《南海神廟古木棉花歌》頌之。現在南海神廟仍有兩棵古木棉,久經風霜,挺拔依然。 「說它詭異,是因為春秋冬它都是綠色的,生長得旺盛的墨綠翠綠淡綠。到了夏天,一切又會不一樣。它開始釋放它的魔力,一點一點,把內心最邪惡最妖嬈的氣質解脫出來,把綠色趕盡殺絕,光禿禿的枝頭兀地綻放鮮艷魅惑的花朵,乾柴烈火那樣奮不顧身熊熊燃燒,顏色單調卻不低調」。
編輯本段木棉花傳說
木棉最早見載於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西漢時,南越王趙佗向漢帝進貢烽火樹,「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據說此烽火樹即木棉樹。 木棉樹屬於速生、強陽性樹種,樹冠總是高出附近周圍的樹群,以爭取陽光雨露,木棉這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及鮮艷似火的大紅花,被人譽之為英雄樹、英雄花。最早稱木棉為「英雄」的是清人陳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曾形容木棉花「濃須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冠何落落」。 大片盛放的木棉比較有氣勢。正值新年,選取火紅的英雄樹,牙齒祝大家聖誕快樂新年快樂,珍惜眼前幸福,明年更加紅火! 木棉除了觀賞價值高,它的花、皮、根均有葯用價值。將曬幹了的木棉花煮粥或者煲湯,可以解毒清熱驅寒去濕;木棉皮煮水也有清熱、利尿、解毒等功效,對慢性胃炎、胃潰瘍、泄瀉、痢疾等有顯著療效。 另外,木棉的用途也很廣,它的花蕊是很好的織物材料,古書記載「木棉樹高二三丈,切類桐木,二三月花既謝,芯為綿。彼人織之為毯,潔白如雪,溫暖無比。」 而木棉的木質松軟,可製作包裝箱板、火柴梗、木舟、桶盆等,還是造紙的原料。
編輯本段保健食譜
木棉花陳皮粥
原料:新鮮的木棉花30 克,陳皮10 克,粳米100 克,蜂蜜適量。 製作:木棉花和陳皮洗凈,加水煎汁,去渣待用;粳米洗凈,加水和木棉花陳皮汁煮粥;待粥快成時,加入適量蜂蜜,稍煮即成。 功效:健脾祛濕,涼血止血,潤肺止咳。 木棉花具清熱利濕、解毒止血之功效,陳皮和蜂蜜能潤肺止咳,粳米能健脾益胃。三者合用,更增加健脾利濕和潤肺止咳的功能,對年老氣虛者尤為適用。
木棉三花飲
原料:干木棉花瓣15 克,金銀花10 克,白菊花10 克。 製作:木棉花瓣、金銀花和白菊花洗凈;加水煮沸,可代茶飲。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木棉花、金銀花和白菊花都有清熱作用,木棉花清熱涼血、金銀花清熱解毒、白菊花清肝明目,三者合用更增加清熱涼血和止痢作用。在暑天,常飲本飲,還有解暑之功效。
木棉花鯽魚湯
原料:鯽魚一尾(約250 克),新鮮的木棉花瓣30克,蘑菇50克,竹筍尖30 克,蔥白、生薑、黃酒、鹽、胡椒粉、味精適量。 製作:鯽魚去鰓和內臟、洗凈,瀝干水分;木棉花瓣洗凈、控水;蘑菇、竹筍尖切片;鍋中油熱時,先放入生薑、蔥白煸出香氣,再把鯽魚放入鍋中煎透,加水,並放入蘑菇、竹筍、木棉花瓣、黃酒和胡椒粉,共煮;最後以味精、鹽調味盛盤。 功效:健脾養胃,清熱利濕,涼血止血。 木棉花和鯽魚都能清熱利濕,鯽魚還能健脾養胃,加上蘑菇和竹筍則味更鮮美,蘑菇中的多糖還有增加機體免疫力和抗癌之功效。
木棉花蝦仁豆腐
原料:新鮮的木棉花瓣30克,豆腐500 克,蝦仁100 克,竹筍尖50 克,火腿30 克,青豆50 克,雞湯、鹽、味精、胡椒粉、生薑、蔥白適量。 製作:木棉花瓣洗凈、控水;蝦仁洗凈,控水待用;竹筍、火腿切丁,豆腐切成小塊;鍋中油熱時,先把生薑、蔥白煸出香氣;再倒入蝦仁、筍丁、火腿和青豆共炒;然後把蝦仁、筍丁和豆腐等一起放入砂鍋,加入木棉花瓣,倒入雞湯共煮,以鹽、味精和胡椒粉調味即成。 功效:清熱利濕,解郁除煩。木棉花有清熱利濕之功能,豆腐能解熱除煩,竹筍能潤腸,與蝦仁、火腿、雞湯共煨,不但氣香味美,而且更增加清熱利濕和涼血之功效。豆腐中的異黃酮還有抗氧化和防衰老作用。
木棉花菌菇湯
原料:新鮮木棉花瓣20 克,鮮平菇30 克,鮮蘑菇30 克,鮮杏鮑菇30 克,竹筍尖30 克,鹽、味精、雞湯適量。 製作:新鮮木棉花瓣洗凈、焯水,待用;平菇、蘑菇、杏鮑菇、竹筍切薄片;將平菇、蘑菇、杏鮑菇、竹筍和木棉花等倒入鍋內,加雞湯和水共煮,以味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涼血,健脾和胃。 木棉花有清熱涼血作用,竹筍有去滯消積功效。平菇、蘑菇、杏鮑菇等菌菇中的多糖有調節人體免疫和抗癌的功能。幾者合用不但味美,而且功效增強。

熱點內容
海棠形銅爐 發布:2025-05-17 10:06:35 瀏覽:6
塊莖類蘭花 發布:2025-05-17 10:03:48 瀏覽:606
泡麵西蘭花 發布:2025-05-17 10:00:37 瀏覽:337
小龍女蘭花 發布:2025-05-17 10:00:30 瀏覽:993
櫻花幻想謝 發布:2025-05-17 09:51:46 瀏覽:350
做蘭花菜 發布:2025-05-17 09:45:21 瀏覽:406
梅花和松樹 發布:2025-05-17 09:42:35 瀏覽:141
島風情人節立繪 發布:2025-05-17 09:27:10 瀏覽:22
寢室盆栽 發布:2025-05-17 09:20:50 瀏覽:989
情人節感傷詩句 發布:2025-05-17 09:20:50 瀏覽: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