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花卉重點
㈠ 我想請教國畫工筆畫花草的上色步驟與技巧
以工筆荷花荷葉的畫法步驟為例:
一、白描。
荷花花瓣、葉子、莖的線條都較長,要求勾線時,形象准確而飽滿,線條流暢。中淡墨勾花瓣及小蓮蓬。較重墨色勾葉子。後面的荷葉以沒骨法完成,不用勾線.
二、染底色。
用白色調稀罩染花頭、花苞。黃綠色罩染小蓮蓬,顏色薄一些。花青墨暈染正面葉片。草綠色罩染反葉及花葉的莖。
三、進一步刻畫。
芽綠色暈染花瓣,花苞染得深些。深綠色罩染正面葉,石綠色暈染反葉及莖。藤黃加少許朱磦暈染蓮蓬壁。黃色勾蕊絲,白色立粉點蕊、小蓮子。反瓣勾筋,正面不用。
四、沒骨法完成後面的荷葉及長草。
偏寫意畫法,不受輪廓線的約束。筆中的色有深淺變化,畫得見筆、生動.
㈡ 工筆花卉最基礎的追求是什麼
工筆畫,亦稱"細筆畫",屬中國畫技法類別的一種。工筆畫與"寫意畫"對稱。工筆畫屬於工整細致一類畫法,如宋代的院體畫,明代仇英的人物畫等。
㈢ 工筆畫花卉繪制步驟有哪些
工筆畫花卉繪制步驟有哪些
工筆畫亦稱「細筆畫」。屬中國畫技法類別的一種,與「寫意畫」對稱。下面我為您收集整理了工筆畫花卉繪制步驟,希望對您有幫助!
工筆畫花卉繪制步驟
1、起稿和勾線
工筆重彩落墨之後很難改動,所以起稿時一定嚴肅認真,要求精細准確,筆筆肯定。墨線的深淺根據對象本身的色調來決定。譬如:白色或淡色淺色畫墨線要淺,重色畫與質地堅硬的物象墨色要深。如枝葉還應視遠近層次及光暗變化使用墨色(焦 濃 淡 重 清)
勾線除墨色深淺外,重要在用筆。用筆有強 輕 重 疾 徐等變化。線條有粗細,長短,曲直之粉要根據物質質感用筆。一張好的白描也是一張好畫。
2、暈染底色
工筆畫把墨當色來用,畫某些東西須用墨來大第色,如枝幹,山石走獸等著色之前先打好墨底,這是工筆重彩畫特殊的表現方法。按凹處暗,凸處明與近處真切色重,遠處需渾色淡。暈染出物體的轉折 起伏 用墨色表現出體感 質感及明暗。
3、敷染表色
一般是先染花頭,再染葉子。花先染淡色花再染重色花。染花先從畫面最前邊的突起部分染起。
有些地方須罩染礦物質顏料,如:石青 石綠 硃砂 石黃等。使用石色需先用草綠打底。如石青花色先用花青打底。著石綠葉先用草綠打底等。上石色如遍數多需罩一層淡礬水,使下面的.顏色固定,再染色不能和下面的顏色攪渾。初學者要穩重,不要心急。
4、深入刻畫
經過以上幾步,畫面大的色彩效果基本完成。但有些細部還要深入刻畫,象花蕾,花蕊 花萼 嫩葉 葉芽 葉筋等。使畫面完整。最後要調整收拾,中國畫講「大膽落墨,細心收拾」,一幅畫的最後效果如何,跟這一不有很大關系。該加強的加強,該減弱的減弱,主題突出統一和諧。經過多次暈染有些墨線被覆蓋了,畫面顯得不精神,就需要用線重勾一下,也叫「勒」可以提墨線,也可以提色線。
;㈣ 中國工筆花鳥畫的主要藝術特色是
中國工筆花鳥畫是一種傳統的繪畫形式,它以精細規范的線條勾勒出花鳥形態,同時運用鮮艷的顏色和纖細的筆觸來表現自然界萬物的美。其主要藝術特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精確細膩:中國工筆花鳥畫在細節處理上極其講究,畫家必須以極高的繪畫技巧和精度去捕捉自然界中細微的變化,以表現事物的真實面貌。細節的處理包括花鳥的形態、顏色、紋理、光影等,每一筆都要盡可能貼近自然的真實狀態,從而呈現出一種精確而細膩的美感。
三、筆法流暢:中國工筆花鳥畫的筆法流暢自然,追求筆墨的細膩和精湛,使得畫面呈現出優美的韻律感和動感。畫家通過對毛筆的把握,使得筆觸變幻自如,從而表現出花晌畝仔鳥在自然界中的特有姿態。此外,筆法還體現在表現光影、紋理、細節等方面,通過對線條的精細處理、顏色的漸變等技巧來表現花鳥的特徵。
四、寫意與工筆相結合:中國工筆花鳥畫常常融合寫意畫的技巧,將寫意和工筆相結合,創造出一種獨特的審美體驗。在具體的表現形式上,畫家可以通過減少細節、突出主題等手法,使得畫面的表現更加生動,同時保留工筆畫的細膩和精準。
總之,中國工筆花鳥畫以其精細、美麗而又細膩的表現形式,成功地傳承了中國傳統繪畫的精髓,成為了中國繪畫藝術的瑰寶之一。
㈤ 兒童繪畫基礎:工筆畫入門技法
一、技巧部分
1、分染:工筆畫繪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筆蘸色,另一支筆蘸水,將色彩拖染開去,形成色彩由濃到淡的漸變效果。
2、統染:在繪制工筆的過程中,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體系,稱為統染。
3、罩染: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並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繪的物體周圍淡淡的渲染底色用來襯托或掩映物體。
6、點染:用接近寫意的筆法雀森,一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取靈動之意。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方法。
7、斡染:將一塊色彩向四周染開。畫仕女臉頰的紅暈時即是採用此法,工筆牡丹的繪制中也會用到。
8、醒染:在罩色過後色彩略顯發悶的畫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畫面醒目。
9、復勒:設色完成以後,用墨線或色線順著物體的邊緣重新勾勒一次。
10、水線:工筆畫常用手法之一。工筆設色中遇到物體的邊緣或者線條的時候,經常會採用留一道亮邊的手法來區分局部色彩或用來保留線條或用來體現物體的厚薄程度,這條亮邊就稱之態歲襲為水線。同時,保留水線也能較好的體現出工筆國畫所獨有的裝飾趣味。
11、立粉法:點花蕊的重要手法之一。長鋒筆飽蘸粉黃(藤黃+白色),也可略調一點膠進去,色彩的濃度要非常大,同時豎立筆中鋒,緩慢點出蕊的形狀,濕潤時色彩會高出紙面1毫米左右,等待幹了就會形成兩邊高中間凹的視覺效果,很有立體感。
二、色彩部分
1、草綠:約70%花青+30%藤黃調配而成,畫工筆花卉的葉子帆兄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2、汁綠:約80%藤黃+15%花青+5%朱磦調和成的嫩綠色,常用來作為反葉的底色和嫩
㈥ 工筆花鳥畫入門教程
工筆花鳥畫零基礎入門教程
一、工具和材料
1、用筆
就筆性而言,可分為軟毫、硬毫及兼毫三種。
硬毫,主要由狼毫製成。其特點是筆力勁挺、彈性強、吸水少,用它來畫線條,挺直、流暢,容易畫出枯筆的效果。常見的有葉筋筆、金章筆、紅毛筆等。這類筆適宜於勾線用,如衣紋筆、蘭竹筆等較適宜皴擦樹石之用。
軟毫,主要由羊毫製成。其特點是柔軟細膩、吸水多,用它畫線條墨色滋潤、圓渾。
兼毫,主要由軟毫與硬毫製成,其特點不硬不軟,既能勾線又能用下來上大片顏色,濃淡變化明顯。如常用的有大、中、小白雲等。
2、用墨
墨分兩種。一種是油煙墨,光澤透亮,黑而不濁,淡而透明,適用於畫國畫,適宜勾染,用途很廣。另一種是松煙墨,無光澤,適宜於書法,也可適用於擦、染蝶翅,草蟲、木石等。
3、用紙
宣紙分為兩類。一類為生宣紙,用於書法或寫意畫。一類為熟宣紙,是上過明礬水的,不滲水,主要用於畫工筆畫。
4、用色
中國畫顏料來源廣泛,可分為兩類,即植物色和礦物色。植物色顏料色澤鮮明透亮,製成後呈塊狀體,畫時用水浸開即可,植物色有花青、曙紅、藤黃、胭脂等。礦物質顏料一般不透明,易沉澱。如石青、石綠、硃砂、朱磦、赭石等。
二、筆法
第一,先要掌握好中鋒、側鋒、逆鋒等用筆的規律。
中鋒即行筆時,筆鋒(筆尖)在線的中間運行稱中鋒,又稱棉里針,外柔內剛。中鋒線條渾重有力,圓潤流暢。
側鋒即行筆時,筆鋒在一邊運行的稱為側鋒。側鋒線條輕快、多變,適宜大筆塗抹,也適於造型。
三、勾勒法
掌握常用的游絲描、鐵線描、釘頭鼠尾描等線描的表現形式。
游絲描又叫高古游絲描,其線條純用尖圓勻齊之中鋒筆尖畫出,線條有起有收,流暢自如,顯得細密綿長,因此而得名。這種線條連綿不斷,悠緩自然,具有非常均和的節奏感,被認為是典型的游絲描。
鐵線描的線條外形如同鐵絲,沒有粗細變化,且圓勁有力,是中國古代人物衣服褶紋畫法之一。
釘頭鼠尾描即線條的起筆及收尾形似釘頭與鼠尾的形狀,起筆時須頓筆,收筆時漸提漸收。釘頭鼠尾描也是中國古代人物衣服褶紋的畫法之一。
勾勒也是中國畫表現的手法之一,勾勒時用筆的速度要均勻,有節奏,行筆應有輕與重、疾與徐、長與短、直與曲的對比變化,這樣的線條才是流動的,有生命力的。
勾勒葉子的線條要略粗壯,表現葉片韌性厚實的特質。勾勒老樹的線條要遒勁多變,用中、側鋒的筆法表現樹乾的形質。嫩枝乾的線條勾勒時要堅韌飽滿,挺拔有力。勾勒石頭的線條要有方折蒼潤的變化,以表現石質的堅硬。勾勒花瓣的線條要細潤中見剛柔,表現出花瓣方圓薄厚的質地,以一波三折的節奏來表現陰陽向背的變化。
勾勒線條是一個由生到熟的學習過程,這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只有掌握好線條的質量,就可以練習平塗填色、分染、統染等著色技巧。
四、工筆花鳥著色的基本技法大致有5種
(一)平塗法:用一支大白雲筆,筆的水分不宜多,色彩宜淡、宜薄。塗時用力要均勻,要一筆接一筆順塗,不要來回塗抹。
(二)渲染法,是工筆花鳥著色中最重要的一步,通過分染,把花與葉的結構,前後層次及凹凸變化表現出來。其方法是,一手握兩支筆,一支是清水筆,一支是色彩筆,用色彩筆在物體的深暗部位(花或葉的根部)點上顏料,然後用清水筆把部分顏色分染開,由此產生由深到淺的顏色自然過渡。
(三)統染:是把一個單位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來染,統染只是強調一下整體關系,染一遍就可以了。
(四)罩染:是指在已經分染和統染好的底色上,平塗一層透明的色彩,罩染要求均勻、潤澤。
(五)提染:是指在罩染好的顏色上,用白粉或其他顏色將物體的受光面提亮為「提染」,使主體更加突出。
五、工筆花鳥畫臨摹方法
臨摹是初學者學習好花鳥畫的必經階段,例如基本工具的使用,掌握各種毛筆的特性和國畫顏料的使用特點以及著色技法。只有掌握好這些要點,才能臨摹更好的作品。
工筆花鳥畫的技法表現形式
(一)填色
多數用於勾勒、勾填的工筆花鳥畫,是把顏色填到勾好墨線的輪廓中。勾填是沿著墨線內緣精確地填進相應顏色,尤其是一些覆蓋力強的石質顏色。勾勒允許所填的顏色沾染墨線,再用較深的不同顏色,把隱約可見的墨線重新勾醒,也叫「勒」。
(二)渲染
也稱暈染,是指暈開顏色、染出深淺層次漸變的畫法,多數用於花卉勾勒後填色,以及工筆花鳥畫中的沒骨花卉。一般用兩支畫筆,一支蘸色,一支蘸清水,顏色筆先下,再用清水筆暈染,要求在深淺過渡中不露筆跡。重彩畫可重復暈染數遍,如發現渾濁不清,可待干透後用薄薄的膠明礬水加罩,重新暈染。
(三)烘托
也叫烘染,目的是要突出部分淺色或白色的形象,其畫法是在輪廓周圍用很淡的顏色或淡墨,均勻地烘染襯托。一般用於淺色或白色的花鳥。
(四)接染
也稱對接,是將兩種不同顏色由物象的兩端向中間靠染,待其相接時,用支清水筆在中間稍稍調動,使其自然吻合銜接。這種畫法的面積不宜過大,調動不宜過多,尤其當色層已沉澱,將干未乾時,不宜使用,否則臟污不堪,較難補救。
(五)沖
也稱注入、撞,趁染面或平塗面底色未乾時,沖人需要的顏色(或清水),借水分的張力將底色撞開,產生濃淡自然滲化的變化。此法可用多種顏色進行,可以水撞色,色撞色,色撞水,讓其自然沖撞浸滲一次完成,如掌握適當,可獲得豐富而自然的色彩和肌理效果。
(六)打底與反襯
它們的作用都是要使所畫的形象,表現得更加強烈突出。打底是指在畫的正面先上底色,然後用顏色在其上渲染深淺,再加罩顏色,如著石青、石綠色,可用花青、赭石色打底;著金通知藤黃,赭石色或朱紅色打底。反襯則多用於絹或薄的熟亘紙,把色襯在絹或紙的背面,以突出形象。
㈦ 工筆花鳥畫的特點
中國工筆花鳥畫的藝術特色
精於形象而意味橫生,這是一幅優秀的中國工筆花鳥畫最基本的要點。因此,這就要求中國工筆花鳥畫畫家,能有「度物象而取其真」,有「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的塑造能力。無論是鼎盛時期的兩宋工筆花鳥畫,還是後來的工筆花鳥畫歷史;都是把真切具體的形傑描寫與意境表現放在重要的地位。不論紈扇還是宏幅巨制,都是用了很大的力氣苦心經營。這既是工筆花鳥畫區別於其他體裁的形式特色,也是中國工筆花鳥畫審美的一個重要標准。
一幅優秀工筆花鳥畫的創作,都是經歷了由外至內,因物動情,進而由內向外、寄情於物的思考醞釀過程。所呈現的是天趣與人的精神,是奇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臨覽物之有得,是在不知不覺中把自然納入自我,而自己又消融在景物之中,創造的是無我之境。在宋人花鳥畫中,總是以親切可愛的姿態向欣賞者呈現大千世界那生生不息的生命。那是畫家感情的流露、精神的物化,在山川與花卉禽鳥中,潛流著無窮的意趣與情思。那一筆一墨和色彩的節奏正是畫家飽滿的情緒理想的追求,既是大自然生命的律動,也是詩情的盪漾。從所能見到的工筆花鳥畫來看,無論是格法嚴謹的黃家體,還是徐熙的野逸曠達,以及崔白的蕭散風骨,雖風格各異,但我們都能在這些畫中感受到理想慾望和對生命的愛戀之情。「聲音顏色,飲啄態度,遠而巢居野處,眠沙泳浦,戲廣浮深,近而穿屋賀廈,如歲司晨,啼春噪晚者……」這一切均在宋人筆下被表現得出神人化,把人們帶往美好的遐想之中。
工筆花鳥畫表現人的意志精神總是以自然的面貌,以畫面的生趣、天趣來呈現。常常把畫家的審美追求與自然形象融為一體。恰似如同不露人工雕琢之感的「自然之物」,讓人似乎感到畫面上所呈現的物象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本來面貌。儼然像一個「五行之精,粹於天地之間,陰陽一噓而敷榮,一吸而揪,則葩華秀茂,見於百卉眾木」的「純」自然的景象,是「自行自色」的「無我之境」。以至簡單誤論這工緻細膩的花鳥是自然物形的再現與追求。其實這正是工筆花鳥畫把人的主觀精神與自然的客觀形態悄然結合的境界,是作者內心思維與外部世界之融合,寄情感於自然,是觀自然生趣(窺自然之天機,凝自然之意)與作者精神(主觀情趣)的結合。正是這種有機結合,才創作出工筆花鳥畫活色生香的繪畫境界。可以說,歷代工筆花鳥畫的優秀作者無不是在追尋這種境界。這正是中國工筆花鳥畫魅力之所在,也是區別於西方繪畫中所表現同一題材所呈現的不同的文化背景與藝術審美境界。可以這么說:中國工筆花鳥畫所造之境必合於自然,所寫之境亦鄰於理想,是「天人合一」的美的理想
㈧ 【工筆花卉畫法】解析工筆花卉基本畫法
古代畫家們對深入生活是重視的,所以創作出許多造詣甚高的作品,正如詩人白居易所贊揚肖悅畫竹的詩句,說他畫的竹「舉頭忽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真實生動,似乎連竹葉迎風發出的聲音也表現出來了。
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因此,我們一方面要繼承發揚前人的優良傳統,而更重要的是深入到生活中去觀察、體驗、寫生、搜集素材。
一、物理、物情、物態
寫生不是看見什麼就畫什麼,在下筆前要充分認識物件,要對植物的物理、物情、特態進行充分的研究,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抓住本質,方不至被復雜的外表現象所迷惑。
1.物理:這里指的是植物的生長規律和組織結構。畫什麼花都要先認識它的生長規律,了解它的組織結構。
花卉的生長規律:
花卉有一年生籽種的草本和多年生宿根的草本;有灌木叢生的木本和喬木、亞喬木的木本;有纏繞莖的藤本和攀緣莖的藤本。花冠也有各種不同的形態,種類繁多,各有各的長法。
如一年生草本花有向日葵,多年慶敏生的宿根花卉有蘭蕙,叢生小灌木有杜鵑(又名映山紅),木本花卉(喬木大都是樹,開花結果的樹多屬亞喬木)有玉蘭和辛夷。
牡丹是木本,初春發芽抽枝,穀雨節內開花,故名穀雨花,又名木芍葯,野生多單瓣,人工培植單瓣復瓣均有,品種繁多。
竹子的生長規律是從筍內抽出新苗,有枝沒有葉叫新篁,竹未出筍時就有節,出筍後竹干竹枝向上往高里發展,
不再往粗長了。新篁長高後放葉,先從一組竹葉的後邊舒展,向前的中間葉後展開,名為新竹。
2.物情:就是植物的生活習性。有的植物不怕嚴寒能御霜、凌風、傲雪,如松、竹、梅、菊、芙蓉等,在傳統上將它們比做堅貞不屈的英雄。松、梅的枝幹不怕雪壓霜欺,如畫松,它能在隆冬與勁風搏鬥,所以枝幹蒼老,形如虯龍,要表現出它的性格。梅花歡喜漫天雪,它能在寒冷的風雪中迎春,它的枝幹不似桃杏,古人說,畫梅要寫女字帶差枯,其意是枝幹遇風雪而多轉折的意思,枝條和花朵的排列也與杏花不同,在春天開放,稱為報春花。芙蓉在霜前盛開,有抗拒風霜的脾氣,所以古人題芙蓉為「拒霜」。菊花則比芙蓉更遲開,已降嚴霜它還能吐出鮮艷的花朵,
所以古人題菊花為「御霜」。
3.物態:就是植物的形態和特徵。
花的品種繁多,姿態萬千。有的高大魁梧,如紅棉樹花,由於它枝高花大,顏色紅艷,人們贊它為英雄花,畫時要把它高入雲端的英雄氣魄畫出來。有的花朵大,枝葉茂盛,如牡丹、芍葯,要畫得富麗堂皇。
有的清香俊秀,如蘭花、水仙,要畫出它們玲瓏秀麗的花朵和舒展的長葉。有的花向上盛強,如玉蘭、辛夷,則要畫出它們昂首朝上的英姿。有的花下垂,如垂絲海棠、倒掛金鍾等,則要畫出它們柔嫩蠢洞的花柄垂而不蔫、迎風招展、姿態翩翩。畫果樹要畫出累累壓枝水分充足(有沉重的感覺),比市面上出售的水時要鮮美,畫蔬菜、蘿卜,要畫出它才出土的鮮嫩,使人看後能引起食慾。
㈨ 工筆花鳥畫如何上色
色彩具有著神奇的魔力,運用不同的色彩組合方式,就會讓畫面產生不同的感受南朝謝赫六法論中說,畫有六法,一日氣韻生動, 二日骨法用筆,三日應物象形,四日隨類賦彩,五日經營位置,六曰傳移模寫。可見在繪畫中,賦彩可謂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工筆花鳥畫著色技巧
畫面顏色所呈現的感受,最為直觀,最能讓觀者第時間產生印象 。而隨類賦彩,就是將感受濃縮,化為極簡的塊面表達放在畫面中。讓觀者去發現其中的情感。故此隨類賦彩看似簡明,實不簡單。
著色技巧平塗法
工筆花鳥畫從色彩的角度主要分為淡彩與重彩兩種基本形式,都是在勾線的基礎上進行著色,又稱其為「雙勾暈染法」。
著色技巧渲染法
工筆淡彩畫形式上主要以透明的植物顏色(如:花青色、曙紅色、藤黃色、胭脂色等)進行渲染。其色彩明快秀麗,自然生動,有時也與一些礦 物質顏色搭配使用,是工筆花卉的主要繪畫形式。
分染法
工筆重彩形式上主要以不透明的礦物質顏色(如:石青色、石綠色、硃砂色和白粉等)進行著染,其色彩凝重艷麗,具有裝飾特點。有時也配合植物色使用。
罩染法
二、工筆花鳥著色的基本技法
工筆花卉的著色基本技法大致有六種。
平塗:是指按花、葉的生長方向用不透明的顏色鋪染。一般用白雲筆較好, 筆頭的水分不宜過多,塗色時用力要均勻,塗出的色塊要求勻凈、潤澤。
著色技巧 平塗法
分染:是指工筆花卉著色中最重要的一步, 通過分染,將花、葉的結構關系、前後層次及凹凸變化表現出來。分染時,需准備兩支筆,一支蘸色,一 支蘸水。 染時,先從花、葉的根部染起,畫一筆顏色後,馬上用水筆把顏色暈染開。分染時,色筆水分要多些,水筆水分少些。待干後,再染第二遍。如法反復渲染,直到效果滿意為止。
著法技巧 分染法
統染:是指把花和葉大的層次關系、明暗變化按組分染出來,是局部分染的整體化。
著色技巧 統染法
罩染:是指在已經分染和統染好的底色上,平塗一層透明色彩。 罩染時毛筆要飽蘸顏色沿著花、葉的輪廓線分塊平塗。罩染要求均勻、透潤。
著色技巧 罩染法
醒染和提染:指在平塗或罩染好的顏色上,用白粉或其他顏色將物體的受光面提亮為「提染";用較深的水色或石色小面積加染背光的陰面,使之更凸顯物體結構,稱為「醒染,」此法多是作品即將完成時用。
著色技巧 提染法
技法的操作方式與繪畫效果,我們可以從具體的案例中來學習。不同的作品因為表達效果的不同和材料使用的差異,使繪畫步驟與技法的疊加順序會略有不同。大家先通過案例來學習技法,熟悉技法所能體現的效果。以便自己未來在創作中,能夠靈活運用。
㈩ 工筆花卉追求以形寫神神形兼備在工整細膩中追求靈動活潑但最基礎的追求是什麼
工筆花卉最基礎的追求是線條的力感、快感、勾每條線都必須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動作。工筆花卉以線為造型基礎,運用毛筆勾線,對線條有嚴格的要求,講究用筆,追求線條的力感、快感、,所謂「工細兼力」,反對纖細柔弱的線條。
屬中國畫技法類別的一種。工筆畫與"寫意畫"對稱。工筆畫屬於工整細致一類畫法,如宋代的院體畫,明代仇英的人物畫等。
(10)工筆花卉重點擴展閱讀:
1、點:在繪畫中點的用途極廣,視所打處可為花草野卉、可為苔點、也可不計何物僅為畫面的裝飾用。點是小點,是擴大了的點,斯法在畫作中常用。用點時一般求用筆的一致統一。
2、撞水撞粉:些畫法靈活多變,有色粉相撞法,亦有色粉水撞法,也有互用者。一般是以含水量大的筆畫出對象的形結構再以色墨粉相撞生趣,因水化不溶而發生變化,活潑生動。
3、褪色法:以層層積色方式,一層層上色時退出一部分,設色越多層次越多,畫花鳥及草類雜物中常用。
4、分染:除單獨使用,還常用於為罩染打底色,為平塗開醒。方法是用兩支筆,一支蘸色,一支蘸清水,先用色筆從最深部位開始染起,接著用水筆輕刷使顏色逐步向外暈開,使其越越淡,不留痕跡。
5、罩染:罩染時,不能急於求成,要薄薄地罩,一遍不足,可以再罩,筆上含色要飽,用筆直要輕,不可來回塗抹,以免把底色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