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古花卉
『壹』 貴州六盤水哪個旅遊景點比較好玩
六盤水哪裡好玩?六盤水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六盤水位於貴州西部,氣候涼爽、舒適、滋潤、清新,紫外線輻射適中,有中國涼都之稱。六盤水好玩的景點排名,盤點六盤水十大好玩的地方,包括韭菜坪風景區、烏蒙山國家地質公園、鍾山月照養生谷、鍾山大河堡旅遊景區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六盤水市鍾山區韭菜坪景區
景區內氣溫終年溫和,有適合休閑度假的山丘緩坡,也有適合攀岩探險的險峰岩壁,是集休閑旅遊和山地旅遊為一身的度假景區。同時韭菜坪山地造型奇特,適合登山、登高望遠、滑草、攀岩、高山露營等健身活動,其石林造型別致,有的如山門、有的似利劍,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和情趣性。景區內滿山盛開的烏蒙杜鵑花,成片生長的箭竹,如氈般的草場,五彩斑斕的韭菜花,高山洞穴、化石都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景區位於六盤水市鍾山區與畢節地區赫章縣交界處,涉及大箐、海嘎、臘寨三個村部分區域。
2、貴州六盤水烏蒙山國家地質公園
烏蒙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貴州省六盤水市,地處少數民族聚居的「滇、黔、川、桂」四省結合部,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六盤水烏蒙山國家地質公園總面積達近40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北盤江峽谷和碧雲洞溶洞群兩個園區及韭菜坪、金盆天生橋、阿勒河、盤縣三疊紀古生物化石群落、盤縣大洞古人類遺址等5個特色景區。北盤江峽谷園區以北盤江峽谷為主體,包括六盤水市南水城峰林景區,北盤江峽谷景區、發耳三個屯旋卷構造台地景區、坡上牧場景區、六車河峽谷景區、格所河峽谷景區及白雨豎井、花嘎天坑等景點組成。
3、六盤水市鍾山月照養生谷旅遊景區
據了解月照休閑養生谷景區圍繞「打造中國涼都六盤水國際旅遊目的地旅遊產業的核心品牌」打造成市中心城區的「後花園」。目前該景區建設一期工程已完工,該景區秀麗的容顏正在揭去「面紗」展露出迷人的稜角。一期建設項目包括丫口景觀濕地、市民生活廣場、月照景區石生樹景觀、兒童樂園等。據悉,養生谷還將打造農耕體驗、溫泉游樂、岩穴探奇、民族風情等8個小景區。鍾山月照養生谷旅遊景區為AAA級景點。
4、六盤水市鍾山大河堡旅遊景區
大河堡•涼都花海景區位於六盤水市鍾山區大河鎮境內,距六盤水市區約30分鍾車程。景區 一期佔地約300餘畝。大河堡•涼都花海景區主要以精品花卉觀光、特色園林觀賞、農旅生態休閑為主題,將生態農業觀光與鄉村休閑旅遊完美融合,填補了六盤水市高端花卉休閑游的空白。景區種植有百餘種荷蘭鬱金香、百合花等特色花卉,遊客還可觀賞到漫山遍野的櫻花。景區有各種特色美食、精品商業及高端度假酒店,為廣大遊客提供了一個賞花休閑、旅遊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5、六盤水市水城縣米籮景區
米籮半方塘水上樂園是我市首個大型水上樂園,佔地面積20000㎡,風景動人、多項娛樂設施齊全,集嬉水、健身、娛樂休閑、美食、競賽沖關於一體。半方塘水上別墅,整個別墅採用布依族吊腳樓風格,中式裝修風格,復式別墅,大氣奢華,落地窗採光充足,意境深遠的古字畫、荷花壁畫、木雕裝飾、古風燈飾,讓你如同穿越到古時美景中。巴郎庄園,具有米籮特色的古典歐式建築——巴朗庄園,主要用於產品展覽、會議、培訓、旅遊接待等。
6、六盤水市六枝牛角布依風情旅遊景區
落別鄉位於六枝特區東部,是六盤水市的東大門,東部與鎮寧縣接壤,南部以白水河為界,與關嶺縣隔河相望,距舉世聞名的黃果樹瀑布僅12公里。主體民族布依族14280人,彝族6597人。這是一片美麗神奇的土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里無數的奇山秀水,形成了瀑布成群、溶洞成串、星羅棋布的自然景觀。這里還洋溢著古夜郎遺風的牂牁歌舞,布依族的風情習俗、民間工藝、民族建築、民族節日使這片土地撲朔迷離,魅力無窮。加之現在的落別牛角布依風情體驗區。
7、六盤水市盤縣娘娘山旅遊景區
貴州娘娘山喀斯特特色農業生態旅遊觀光園項目位於貴州第一高原濕地娘娘山腳、風光旖旎的天生橋舍烹河畔,由普古銀湖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打造,現已建成獼猴桃、刺梨、藍莓基地和科技大棚,天山飛瀑景區、銀湖廣場和銀湖可代遊人參觀游覽。自駕從貴陽出發,走金陽金清大道上【滬昆高速】或從花果園上貴黃高速再到清鎮段並線走滬昆高速,行至六盤水段轉貴州省【省道S77水盤高速】,於【雞場坪站】出口下高速,經過雞場坪風情街,根據指示牌路標行駛經淤泥鄉十里畫廊過(水壩)即可抵達娘娘山景區(舍烹),全程約5個小時。
8、貴州玉舍國家森林公園
玉舍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貴州省水城縣南部,距六盤水市中心30公里,交通便利,有水柏鐵路和兩水線通過景區。該公園以浩瀚的「林海」為主,總面積50134畝,有林面積40680畝,有300畝保存完好的原始林,森林覆蓋率在90%以上。玉舍國家級森林公園的前身是一座林場。1999年,中國開始實行天然林保護工程,從那時起到2002年森林公園建成開放,除因為修建公園的步行道而必須砍伐部分樹木以外,這里沒有砍伐一棵樹
9、六盤水市明湖濕地公園
明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貴州省六盤水市鍾山區明湖村,距市中心城區2公里。公園建設面積474畝,人工湖佔319畝,規劃區濕地類型主要是人工庫塘濕地和少量永久性河流濕地,其中,人工庫塘濕地包括窯上水庫、龍貴地水庫和明湖村濕地,濕地面積為83.10公頃,永久性河流濕地包括水城河窯上水庫至黨校段及明湖小山峽溪流,濕地面積為1.55公頃,濕地總面積84.65公頃,濕地率為42.8%。
10、六盤水市六枝回龍溪溫泉旅遊景區
回龍溪景區位於六枝北部,距離六枝特區中心區僅24公里,面積127.6平方公里,距離被譽為地球之寶的織金洞僅87公里,面積127.6平方公里,系長江流域、烏江水系。該景區主要是岩腳古鎮、古堡、古廟,火焰山《太和永恰》石刻,傳統銀飾作坊,面條加工作坊,繁榮的市井生活組成一幅濃厚的人文景觀圖。回龍溪景區以山奇、水清、河灣、泉怪為其特色,集古跡名勝、特色小吃於一體,成為領略江南煤都,水鄉風光的旅遊地。
11、六盤水市盤縣古驛勝境景區
盤縣沙淤「古驛勝境」景區花卉展廳位於盤縣勝境街道沙淤村(原火鋪),截至目前,沙淤「古驛勝境」景區種植玫瑰、綉球等花卉100多畝,棚內生產盆花年逾100萬盆,完善生態茶葉觀光休閑體驗區1200畝。在今後幾年,將真正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文化、科技」把農家變旅館、村寨變景區,帶動鄉村經濟增長。在沙淤高山花卉示範園區(古驛勝境景區)核心區,坐落著一座人工湖,因在四季花海之中,形如花蕊,故而得名「蕊湖」。
12、六盤水市盤縣妥樂古銀杏旅遊景區
妥樂古銀杏風景區位於貴州省盤州市妥樂村,是國家AAAA級景區,這里流水潺潺,小橋流水,風景秀麗,古樹綿綿,小橋映虹,奇峰傍寺。全妥樂村擁有古銀杏1200餘株,胸徑一般在50一150cm,最大220cm。一般樹齡在300年以上,最長者為1200餘年,樹干高達幾十米。是世界上古銀杏生長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扇形的樹葉鋪滿在石板小徑上、黑瓦房屋上、廣闊稻田上,處處散發著迷人的色彩。越來越多的遊客、攝影家慕名而來,一覽這美麗的景色,享受這片神奇的風光。
『貳』 海紅果有什麼飲料
昆明,是古西南夷族的音譯。昆明族原游牧於雲南西部,漢唐時遷入滇池地區定居。後即以族稱作為地名,沿襲至今。
早在三萬年以前,滇池沿岸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呈貢龍潭山舊石器古人類化石,已命名為「昆明人」。距今約七千至四千年前,古滇人已掌握了種植稻穀、製作簡易衣物等技能。距今二千八百年左右,滇池周圍已出現了奴隸制城邦。戰國末期(公元前三世紀),楚庄跤率眾進入滇池地區,與當地民族融合,在今晉城一帶築城置都,建立滇國。同時還在今黑林鋪附近修築苴蘭城,是昆明最早的城。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滇王嘗羌臣服於漢,武帝封之,贈金質「滇王之印」。以滇池地區為中心設益州郡,轄二十四縣,首邑滇池縣(今晉城),其餘為谷昌(昆明)、建伶(昆陽)、昆澤(宜良)、連然(安寧)、秦臧(富民、祿豐)等。三國蜀漢時,諸葛亮平定南中,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將郡治移至味縣(曲靖)。西晉在滇池地區設晉寧郡,郡首邑晉寧及谷昌等七縣。隋朝和唐初置昆州,轄益寧、安寧、秦臧、晉寧四縣。
唐、宋時期,南昭、大理地方政權在滇西相繼崛起。公元765年,南昭在今昆明城區築拓東城,辟為東都,作為向東拓展的重鎮,後稱鄯闡,大理國興起後,仍以鄯闡為東都。
元憲宗三年(1253年),忽必烈率兵攻佔大理國,翌年命大將兀良合台進占鄯闡城。至元十二年(1275年),設雲南行中書省,滇池地區置中慶路,改鄯闡城稱昆明縣,為中慶路首府,當時又稱押赤(或鴨池、雅歧)城。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軍入滇擊滅元梁王勢力,改中慶路為雲南府,領昆明、富民、宜良、羅次四縣,嵩明,晉寧、安寧、昆陽四州及所轄五縣,於次年在今昆明城區建築磚城。明末張獻忠大西軍余部入滇抗清建立政權時,曾改雲南省為雲興省,雲南府為昆明府,昆明縣為昆海縣。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討平吳三桂割據勢力後,仍襲明制,雲南府領昆明、富民、安寧、晉寧、昆陽、呈貢、宜良、嵩明、羅次、祿豐、易門十一縣。
清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昆明舉行「重九起義」,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同年廢雲南府,保留昆明縣。民國八年(1919年),從昆明縣劃出城區設昆明市,建立市政公所,直屬雲南省,民國十七年(1928年),更名昆明市政府。昆明市形成為全省的中心城市,經歷了漫長的歲月。
1949年12月9日,雲南盧汗起義,昆明和平解放。當時昆明市轄8個區,昆明縣轄7個區,均為區公所制。1953年昆明縣並入昆明市,市轄區合並為10個,其中城區4個,郊區6個,均建立區級政權--人民委員會。1956年後,市轄區繼續合並,又陸續將安寧、晉寧、呈貢、富民縣劃入昆明市,到1961年,全市轄8個縣(區),其中有2個城區,2個郊區和4個縣。1983年,宜良、嵩明、路南、祿勸4縣並入昆明市。1999年東川市、尋甸縣並入昆明市。
昆 明 市 的 地 理 環 境
地形:昆明市域處於雲貴高原中部,為山原地貌,北窄南寬。
山脈:有兩條主要山系:一條是川西魯南山脈越過金沙江南下的拱王山系,分布於祿勸、富民、西山、安寧等地;另一條是與滇東北烏蒙山脈連接的梁王山系,分布於嵩明、官渡、呈貢等地。
水系:昆明市域界於金沙江、南盤江和元江的分水嶺地帶。境內主要湖泊和河流屬於金沙江(長江)水系的有滇池、盤龍江、螳螂川、普渡河,屬於南盤江(珠江)水系的有陽宗海、巴江,屬於元江(紅河)水系的有擺依河(晉寧)。
氣候:昆明地區屬於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大部分地區為北亞熱帶,低熱河谷為中亞熱帶,山地為南溫帶氣候。
土壤:全市范圍是高原紅土壤地區。主要有紅壤、紫色土和水稻土三類,還有為數不多的黃紅壤、棕壤、沖積土和石灰土等。
礦產:主要有磷、鹽、鐵、煤、石英砂、鋁土等。
花木:昆明花卉種類繁多,四季不謝。品種有400多種,常見的180多種。其中茶花、玉蘭、杜鵑、報春、百合、蘭花、綠絨嵩、龍膽是雲南八大名花。古木眾多,嵩明有晉柏,黑龍潭有唐梅、宋柏,富民有千年的山玉蘭,元、明、清以來的茶花、紫薇、楨南、銀杏、柳杉、檜樹、三仙梅、雲南梧桐等遍布公園名勝。
貴陽
中國古語說:「山北為陰,山南為陽」,因城區位於境內貴山之南而得「貴陽」之名,同時,古代貴陽盛產美麗的竹子,故貴陽簡稱「築」。它地處山地丘陵之間,故還有「山國之都」的雅譽,而且市內自然景觀,文化古跡,民族風情星羅棋布,因此又有「公園省」的「盆景市」之美稱。
貴陽是中國的又一春城,氣候溫和濕潤,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四季宜人,春夏秋三季都是旅遊的黃金季節。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最熱是七月下旬,常年平均氣溫是 24 攝氏度。最冷是一月上旬,常年平均氣溫達4.6攝氏度。全年平均氣溫是15.3攝氏度。空氣不幹燥,四季無風沙。人們廣為稱贊:「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氣候最佳數貴陽」。
在這里,喀斯特地貌非常奇特,,地形多樣。地上,奇峰翠谷,山環水繞;地下,溶洞群落,別有洞天。明山、秀水、幽林、奇洞、古寺渾然一體,相映生輝,形成了雄奇秀麗、獨具特色的高原自然景觀。其中,有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清鎮紅楓湖),4個省級風景名勝區(花溪、百花湖、修文陽明風景名勝區、息烽風景名勝區)。
在貴陽眾多的文物古跡中,有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息烽集中營;有全國唯一的一幢木結構三層三檐不等邊的九角攢尖頂閣樓、建於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的文昌閣;有作為目前貴陽市標志、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的甲秀樓;有貴州佛教第一大叢林、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弘福寺,有為紀念明朝著名哲學家和教育家守仁建於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陽明祠等。
貴陽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悠久的歷史孕育了這塊土地上38個民族璀璨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濃郁的民族風俗,有少數民族青年男女通過飽含深情的歌舞、尋找意中人的「四月八」、「三月三」、「六月六」、「跳場」等節會;有稱為中國戲劇雛形和「活化石」的儺戲、地戲,追述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記錄著中原文化和貴州民族文化的交融。
刺綉與挑花是貴陽民族傳統工藝百花園中盛開的兩朵奇葩。蠟染製品則蘊含著民族文化的藝術魅力,它們與粗獷、古樸的儺面具等民族文化的精品一樣,備受國內外友人的青睞。
貴陽的風味小吃,著實令人垂涎。僅地方傳統的風味小吃就達100多種。無論白天黑夜,貴陽街頭巷尾的小吃攤點星羅棋布,一些飯店酒店將有特色的部分小吃列入筵席中,還有專門的小吃筵可供品嘗。貴陽最有名的風味小吃有腸旺面、戀愛豆腐果、雷家豆腐圓子、糕粑稀飯、「絲娃娃」、荷葉糍粑、吳家湯圓、畢節湯圓等。
六盤水市位於貴州西部,屬貴州省省轄市,轄六枝特區、盤縣、水城縣、鍾山區四個縣級行政區,總面積9914平方千米,總人口274萬,是一座以煤炭、電力、冶金、 建材為支柱的新興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城市。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國家把六盤水列為「三線建設」的重點地區,從全國各地調集成10萬大軍對六盤水進行大規模開發。經過30多年的建設,現已建成六枝工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盤江煤電(集團)公司、水城礦務局、水城鋼鐵(集團)公司、水城發電廠、盤縣發電廠、水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六盤水煤機廠等大中型企業及一批地方小型企業。已形成年產原煤2000萬噸、生鐵130萬噸、鋼130萬噸、鋼材120萬噸、水泥175萬噸、電力裝機100萬千瓦的生產能力。全市郵路1242千米,程式控制電話2萬多門,開通了尋呼漫遊和行動電話,全部開通了國內、國際直撥電話。文教體育衛生設施較為齊備,城市建設初具規模。
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鐵、鉛、鋅、銅、金、石灰石、重晶石、硅砂、大理石、冰州石等30多種。其中煤炭最為突出,質量好,品種全,易開采。預測全市煤炭儲量569億噸,其中探明儲量360億噸,保有儲量147.7億噸。煉焦煤保有儲量95億噸,在江南首屈一指。煤層氣和淺層天然氣儲量達1萬億立方米以上,其中淺層天然氣現已進入應用性勘探階段。
水能蘊藏量大。全市長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70餘條,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17萬千瓦,有70萬千瓦可供開發,目前已開發的僅占可開發量的3%左右。
生物種類繁多。六盤水地處雲貴高原向黔中高原過渡的斜坡地帶,屬亞熱帶高原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2.3~15.2℃。境內最高海拔2900米,最低海拔580米。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立體氣候十分明顯,適宜多種動植物生長。土特產品種類繁多,農副產品、經濟林果、中葯材等應有盡有。目前全市尚有34.6萬公頃非耕地資源亟待開發,農林牧業及與之配套的加工業發展潛力極大。
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六盤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區,旅遊資源豐富且獨具特色。盤縣大洞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堪與北京周口店齊名,已引起國內外關注;盤縣碧雲洞已加入國際洞穴協會,並列入了國際洞穴探險基地;水城天生橋高達136米,為世界之冠; 六枝特區西南部北盤江畔的古夜郎國遺址和羊可江峽谷,早為史學界青睞;盤縣丹霞山、老廠「竹海」、妥樂千株古銀杏、水城野鍾黑葉猴自然保護區、六枝桃花洞、六枝滴水灘瀑布群等都享有盛名。在這塊神奇古老的土地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聚居著彝、苗、布依、回、仡佬等30多個少數民族,至今仍保存著燦爛多姿的民族民間文化。南開苗族跳花節、玉舍和普古彝族火把節等,都深得國內外友人的贊譽。在長角苗聚居的六枝梭戛,已建成國際生態博物館。境內有貴昆、內昆、南昆、水柏鐵路,東連貴陽、西連昆明、是一條獨具特色的集喀斯特景觀、人文景觀、民族風情和探險、科考、避暑為一體的旅遊勝地。隨著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旅遊業將成為六盤水市的又一支柱產業。
配套改革集中。六盤水是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六枝特區是全國綜合改革試點縣,紅果鎮是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盤江煤電(集團)公司、水城鋼鐵(集團)公司、水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是原煤炭部和貴州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六盤水市實行貴陽內陸開放城市有關政策並賦予六盤水市執行省級部分經濟管理許可權。建立鍾山、紅果兩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996年,六盤水又列為全國科教興市試點和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市。鍾山、盤縣1998年被列為全省20個經濟強縣建議。全市改革開放力度逐漸加大,以改革促開發,以開發促發展的效應正在逐步顯現出來。
發展潛力巨大。「九五」期間,國家在六盤水境內安排的重點建設項目較多,其中鐵路建設項目就有五個,即內昆鐵路、株六復線、水柏鐵路、六盤水南編組站、盤西鐵路電氣化改造。這些項目建成後,全國南北向與東西向兩條大能力通道將在六盤水交匯,六盤水將成為西南地區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南下可以下海,北上可以入江,交通的「瓶頸」制約將從根本上得到緩解,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的步伐必將大大加快。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對於六盤水市來講,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國家產業政策向能源原材料基礎工業傾斜,發展重點向西部資源富集的貧困地區傾斜,不論是產業導向還是區域布局,六盤水市都是傾斜的重點地區。1990年國家計委批準的《攀西——六盤水地區資源綜合開發規則》和1993年國務院以國發[1993〕56號文件批轉的《國家計委關於西南和華南部分省區區域規劃綱要》中,已把六盤水作為能源、治金、化工重點產業基地,將在六盤水建設特大型礦區、煤電基地、煤化工基地、煤電鋁基地。隨著規劃的實施,六盤水在西南和華南經濟區域中的地位越獄將越來越突出。
今後,六盤水市將立足資源優勢,搶抓西部大開發的機遇,面向市場需求,重點發展資源開發型和資源加工型產業,發展特色經濟。一是發揮礦產資源優勢,實施能源工程,發展「黑色經濟」,鞏固和提高煤、電、鋼、鋁、化工、水泥等支柱產業;二是發揮生物資源優勢,實施生物工程,發展「綠色經濟」,開發以保健食品、保健飲料為重點的芭蕉芋、魔芋、富硒茶、銀杏、核桃、板栗、杜仲、畜牧養殖等後續支柱產業。市委、市政府將堅定不移地實施開放帶動戰略,進一步敞開山門,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發揮資源優勢,提供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和優良的社會環境,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甚至讓利的原則,放手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開發六盤水,建設六盤水。
『叄』 能介紹一下這幾個城市嗎:昆明、貴陽、六盤水、興義、紅果
昆明,是古西南夷族的音譯。昆明族原游牧於雲南西部,漢唐時遷入滇池地區定居。後即以族稱作為地名,沿襲至今。
早在三萬年以前,滇池沿岸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呈貢龍潭山舊石器古人類化石,已命名為「昆明人」。距今約七千至四千年前,古滇人已掌握了種植稻穀、製作簡易衣物等技能。距今二千八百年左右,滇池周圍已出現了奴隸制城邦。戰國末期(公元前三世紀),楚庄跤率眾進入滇池地區,與當地民族融合,在今晉城一帶築城置都,建立滇國。同時還在今黑林鋪附近修築苴蘭城,是昆明最早的城。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滇王嘗羌臣服於漢,武帝封之,贈金質「滇王之印」。以滇池地區為中心設益州郡,轄二十四縣,首邑滇池縣(今晉城),其餘為谷昌(昆明)、建伶(昆陽)、昆澤(宜良)、連然(安寧)、秦臧(富民、祿豐)等。三國蜀漢時,諸葛亮平定南中,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將郡治移至味縣(曲靖)。西晉在滇池地區設晉寧郡,郡首邑晉寧及谷昌等七縣。隋朝和唐初置昆州,轄益寧、安寧、秦臧、晉寧四縣。
唐、宋時期,南昭、大理地方政權在滇西相繼崛起。公元765年,南昭在今昆明城區築拓東城,辟為東都,作為向東拓展的重鎮,後稱鄯闡,大理國興起後,仍以鄯闡為東都。
元憲宗三年(1253年),忽必烈率兵攻佔大理國,翌年命大將兀良合台進占鄯闡城。至元十二年(1275年),設雲南行中書省,滇池地區置中慶路,改鄯闡城稱昆明縣,為中慶路首府,當時又稱押赤(或鴨池、雅歧)城。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軍入滇擊滅元梁王勢力,改中慶路為雲南府,領昆明、富民、宜良、羅次四縣,嵩明,晉寧、安寧、昆陽四州及所轄五縣,於次年在今昆明城區建築磚城。明末張獻忠大西軍余部入滇抗清建立政權時,曾改雲南省為雲興省,雲南府為昆明府,昆明縣為昆海縣。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討平吳三桂割據勢力後,仍襲明制,雲南府領昆明、富民、安寧、晉寧、昆陽、呈貢、宜良、嵩明、羅次、祿豐、易門十一縣。
清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昆明舉行「重九起義」,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同年廢雲南府,保留昆明縣。民國八年(1919年),從昆明縣劃出城區設昆明市,建立市政公所,直屬雲南省,民國十七年(1928年),更名昆明市政府。昆明市形成為全省的中心城市,經歷了漫長的歲月。
1949年12月9日,雲南盧汗起義,昆明和平解放。當時昆明市轄8個區,昆明縣轄7個區,均為區公所制。1953年昆明縣並入昆明市,市轄區合並為10個,其中城區4個,郊區6個,均建立區級政權--人民委員會。1956年後,市轄區繼續合並,又陸續將安寧、晉寧、呈貢、富民縣劃入昆明市,到1961年,全市轄8個縣(區),其中有2個城區,2個郊區和4個縣。1983年,宜良、嵩明、路南、祿勸4縣並入昆明市。1999年東川市、尋甸縣並入昆明市。
昆 明 市 的 地 理 環 境
地形:昆明市域處於雲貴高原中部,為山原地貌,北窄南寬。
山脈:有兩條主要山系:一條是川西魯南山脈越過金沙江南下的拱王山系,分布於祿勸、富民、西山、安寧等地;另一條是與滇東北烏蒙山脈連接的梁王山系,分布於嵩明、官渡、呈貢等地。
水系:昆明市域界於金沙江、南盤江和元江的分水嶺地帶。境內主要湖泊和河流屬於金沙江(長江)水系的有滇池、盤龍江、螳螂川、普渡河,屬於南盤江(珠江)水系的有陽宗海、巴江,屬於元江(紅河)水系的有擺依河(晉寧)。
氣候:昆明地區屬於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大部分地區為北亞熱帶,低熱河谷為中亞熱帶,山地為南溫帶氣候。
土壤:全市范圍是高原紅土壤地區。主要有紅壤、紫色土和水稻土三類,還有為數不多的黃紅壤、棕壤、沖積土和石灰土等。
礦產:主要有磷、鹽、鐵、煤、石英砂、鋁土等。
花木:昆明花卉種類繁多,四季不謝。品種有400多種,常見的180多種。其中茶花、玉蘭、杜鵑、報春、百合、蘭花、綠絨嵩、龍膽是雲南八大名花。古木眾多,嵩明有晉柏,黑龍潭有唐梅、宋柏,富民有千年的山玉蘭,元、明、清以來的茶花、紫薇、楨南、銀杏、柳杉、檜樹、三仙梅、雲南梧桐等遍布公園名勝。
貴陽
中國古語說:「山北為陰,山南為陽」,因城區位於境內貴山之南而得「貴陽」之名,同時,古代貴陽盛產美麗的竹子,故貴陽簡稱「築」。它地處山地丘陵之間,故還有「山國之都」的雅譽,而且市內自然景觀,文化古跡,民族風情星羅棋布,因此又有「公園省」的「盆景市」之美稱。
貴陽是中國的又一春城,氣候溫和濕潤,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四季宜人,春夏秋三季都是旅遊的黃金季節。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最熱是七月下旬,常年平均氣溫是 24 攝氏度。最冷是一月上旬,常年平均氣溫達4.6攝氏度。全年平均氣溫是15.3攝氏度。空氣不幹燥,四季無風沙。人們廣為稱贊:「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氣候最佳數貴陽」。
在這里,喀斯特地貌非常奇特,,地形多樣。地上,奇峰翠谷,山環水繞;地下,溶洞群落,別有洞天。明山、秀水、幽林、奇洞、古寺渾然一體,相映生輝,形成了雄奇秀麗、獨具特色的高原自然景觀。其中,有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清鎮紅楓湖),4個省級風景名勝區(花溪、百花湖、修文陽明風景名勝區、息烽風景名勝區)。
在貴陽眾多的文物古跡中,有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息烽集中營;有全國唯一的一幢木結構三層三檐不等邊的九角攢尖頂閣樓、建於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的文昌閣;有作為目前貴陽市標志、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的甲秀樓;有貴州佛教第一大叢林、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弘福寺,有為紀念明朝著名哲學家和教育家守仁建於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陽明祠等。
貴陽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悠久的歷史孕育了這塊土地上38個民族璀璨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濃郁的民族風俗,有少數民族青年男女通過飽含深情的歌舞、尋找意中人的「四月八」、「三月三」、「六月六」、「跳場」等節會;有稱為中國戲劇雛形和「活化石」的儺戲、地戲,追述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記錄著中原文化和貴州民族文化的交融。
刺綉與挑花是貴陽民族傳統工藝百花園中盛開的兩朵奇葩。蠟染製品則蘊含著民族文化的藝術魅力,它們與粗獷、古樸的儺面具等民族文化的精品一樣,備受國內外友人的青睞。
貴陽的風味小吃,著實令人垂涎。僅地方傳統的風味小吃就達100多種。無論白天黑夜,貴陽街頭巷尾的小吃攤點星羅棋布,一些飯店酒店將有特色的部分小吃列入筵席中,還有專門的小吃筵可供品嘗。貴陽最有名的風味小吃有腸旺面、戀愛豆腐果、雷家豆腐圓子、糕粑稀飯、「絲娃娃」、荷葉糍粑、吳家湯圓、畢節湯圓等。
六盤水市位於貴州西部,屬貴州省省轄市,轄六枝特區、盤縣、水城縣、鍾山區四個縣級行政區,總面積9914平方千米,總人口274萬,是一座以煤炭、電力、冶金、 建材為支柱的新興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城市。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國家把六盤水列為「三線建設」的重點地區,從全國各地調集成10萬大軍對六盤水進行大規模開發。經過30多年的建設,現已建成六枝工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盤江煤電(集團)公司、水城礦務局、水城鋼鐵(集團)公司、水城發電廠、盤縣發電廠、水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六盤水煤機廠等大中型企業及一批地方小型企業。已形成年產原煤2000萬噸、生鐵130萬噸、鋼130萬噸、鋼材120萬噸、水泥175萬噸、電力裝機100萬千瓦的生產能力。全市郵路1242千米,程式控制電話2萬多門,開通了尋呼漫遊和行動電話,全部開通了國內、國際直撥電話。文教體育衛生設施較為齊備,城市建設初具規模。
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鐵、鉛、鋅、銅、金、石灰石、重晶石、硅砂、大理石、冰州石等30多種。其中煤炭最為突出,質量好,品種全,易開采。預測全市煤炭儲量569億噸,其中探明儲量360億噸,保有儲量147.7億噸。煉焦煤保有儲量95億噸,在江南首屈一指。煤層氣和淺層天然氣儲量達1萬億立方米以上,其中淺層天然氣現已進入應用性勘探階段。
水能蘊藏量大。全市長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70餘條,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17萬千瓦,有70萬千瓦可供開發,目前已開發的僅占可開發量的3%左右。
生物種類繁多。六盤水地處雲貴高原向黔中高原過渡的斜坡地帶,屬亞熱帶高原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2.3~15.2℃。境內最高海拔2900米,最低海拔580米。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立體氣候十分明顯,適宜多種動植物生長。土特產品種類繁多,農副產品、經濟林果、中葯材等應有盡有。目前全市尚有34.6萬公頃非耕地資源亟待開發,農林牧業及與之配套的加工業發展潛力極大。
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六盤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區,旅遊資源豐富且獨具特色。盤縣大洞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堪與北京周口店齊名,已引起國內外關注;盤縣碧雲洞已加入國際洞穴協會,並列入了國際洞穴探險基地;水城天生橋高達136米,為世界之冠; 六枝特區西南部北盤江畔的古夜郎國遺址和羊可江峽谷,早為史學界青睞;盤縣丹霞山、老廠「竹海」、妥樂千株古銀杏、水城野鍾黑葉猴自然保護區、六枝桃花洞、六枝滴水灘瀑布群等都享有盛名。在這塊神奇古老的土地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聚居著彝、苗、布依、回、仡佬等30多個少數民族,至今仍保存著燦爛多姿的民族民間文化。南開苗族跳花節、玉舍和普古彝族火把節等,都深得國內外友人的贊譽。在長角苗聚居的六枝梭戛,已建成國際生態博物館。境內有貴昆、內昆、南昆、水柏鐵路,東連貴陽、西連昆明、是一條獨具特色的集喀斯特景觀、人文景觀、民族風情和探險、科考、避暑為一體的旅遊勝地。隨著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旅遊業將成為六盤水市的又一支柱產業。
配套改革集中。六盤水是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六枝特區是全國綜合改革試點縣,紅果鎮是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盤江煤電(集團)公司、水城鋼鐵(集團)公司、水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是原煤炭部和貴州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六盤水市實行貴陽內陸開放城市有關政策並賦予六盤水市執行省級部分經濟管理許可權。建立鍾山、紅果兩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996年,六盤水又列為全國科教興市試點和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市。鍾山、盤縣1998年被列為全省20個經濟強縣建議。全市改革開放力度逐漸加大,以改革促開發,以開發促發展的效應正在逐步顯現出來。
發展潛力巨大。「九五」期間,國家在六盤水境內安排的重點建設項目較多,其中鐵路建設項目就有五個,即內昆鐵路、株六復線、水柏鐵路、六盤水南編組站、盤西鐵路電氣化改造。這些項目建成後,全國南北向與東西向兩條大能力通道將在六盤水交匯,六盤水將成為西南地區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南下可以下海,北上可以入江,交通的「瓶頸」制約將從根本上得到緩解,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的步伐必將大大加快。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對於六盤水市來講,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國家產業政策向能源原材料基礎工業傾斜,發展重點向西部資源富集的貧困地區傾斜,不論是產業導向還是區域布局,六盤水市都是傾斜的重點地區。1990年國家計委批準的《攀西——六盤水地區資源綜合開發規則》和1993年國務院以國發[1993〕56號文件批轉的《國家計委關於西南和華南部分省區區域規劃綱要》中,已把六盤水作為能源、治金、化工重點產業基地,將在六盤水建設特大型礦區、煤電基地、煤化工基地、煤電鋁基地。隨著規劃的實施,六盤水在西南和華南經濟區域中的地位越獄將越來越突出。
今後,六盤水市將立足資源優勢,搶抓西部大開發的機遇,面向市場需求,重點發展資源開發型和資源加工型產業,發展特色經濟。一是發揮礦產資源優勢,實施能源工程,發展「黑色經濟」,鞏固和提高煤、電、鋼、鋁、化工、水泥等支柱產業;二是發揮生物資源優勢,實施生物工程,發展「綠色經濟」,開發以保健食品、保健飲料為重點的芭蕉芋、魔芋、富硒茶、銀杏、核桃、板栗、杜仲、畜牧養殖等後續支柱產業。市委、市政府將堅定不移地實施開放帶動戰略,進一步敞開山門,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發揮資源優勢,提供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和優良的社會環境,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甚至讓利的原則,放手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開發六盤水,建設六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