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施肥原則

花卉施肥原則

發布時間: 2023-05-13 10:41:38

A. 怎麼給花施肥施什麼肥

盆花施肥,應該根據不同花卉需肥的習性和不同生長與發育階段的需要,溫度、光照和季節變化,以及盆土的原有肥力和質地,做到適時、適量。

(1)施基肥基肥很重要,基肥充足可少施追肥。充分發酵後製成的有機肥適於作盆花的基肥。用法是將肥一至三成摻在培養土中,保持濕潤,使肥與土充分融合,經過冬季或高溫季節2~3個月後使用。可根據不同成分,分別作不同花卉的上盆、倒盆或換盆用土。蹄角類和禽毛作基肥,可在花卉上盆時直接放在盆底。豆餅等油粕肥和骨粉作基肥與糞肥用法相同,摻入培養土中用量為3%~5%。當年不換盆的花木,也可在花木休眠時,沿盆邊開環形溝,施放一些發酵後的有機肥,然後蓋上新的培養土,也可代替施基肥。無機肥如磷肥可用過磷酸鈣和磷礦粉0.5%,氮肥可用硫酸銨0.2%、尿素0.1%,鉀肥可用硫酸鉀和氯化鉀0.1%,兩周前摻入培養土中作基肥。

(2)施追肥在花木生長季節中,施以稀薄液肥,以補基肥之不足叫施追肥。凡經發酵後的小便、豆餅水、魚腸水、淘米水等1份原液,配以10~20倍水,或用尿素或磷酸二氫鉀配成0.1%~0.2%的水溶液,每周施1~2次,立秋後每半月施1次。施追肥要掌握:營養生長期多施氮、鉀肥,花芽形成期多施磷肥,施肥前一天要鬆土,施肥後的翌晨要澆水;開春後施,秋分後不施;雨前、晴天可施,雨後不施;氣候乾旱時施,梅雨季節不施;盆土干時施,盆土濕時不施,氣候適宜生長旺盛多施,氣候炎熱生長停滯時不施,新栽、徒長、休眠時也不施;薄肥勤施,濃肥勿施;喜肥的菊花、茉莉,由淡到濃可多施,耐瘠薄的五針松等松柏類,寧淡勿要多施;花前花後施,盛花期不施;早晚可施,中午不施;壯苗可多施,弱苗要少施;不可過飢,不可過飽;不腐熟、不稀釋不施。

(3)根外追肥用化肥溶液噴霧於葉片上下,以補根系施肥之不足叫根外追肥。由於肥分吸收增多,植株生長健壯,枝多葉綠,花繁艷麗,抗病力也增強,但不能代替土壤施肥。只能用易溶於水的尿素、硫酸銨、氯化鉀、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等無機肥,在氣溫低、濕度大的天氣,早晚進行。氣溫高容易干,吸收不了。深度以0.1%~0.2%為適宜,太淡肥效低,過濃難吸收。

B. 花卉施肥應掌握的原則

花卉施肥應掌握的原則

一、新栽的植株不施 新栽的植株傷口多,若受到外界的刺激,則不能癒合,會引起爛根。

二、開花期不施 開花期施肥,會引起落蕾、落花、落果。

三、休眠期不施 花卉在休眠期停止或減緩生長,新陳代謝慢,光合作用差,若追施肥料,很快就打破了休眠,引起植株繼續生長,這樣,會消耗更多的養料而影響來年開花。

四、不要施濃肥 盆花施肥,濃度不可過大或用量太多,否則會造成枯死。一般應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以三分肥七分水為宜。

五、不能施生肥 如果施用未經腐熟的肥料,不但易於生蟲、生蛆,還往往散發出臭氣而污染環境而且遇到水會發酵,傷害植株的根系。

六、不單施氮肥 花卉施肥,應將氮、磷、鉀配合,最好以餅肥、廄肥、堆肥等農家肥為主。

七、病弱植株不施 病弱植株的枝條細弱,光合作用差,新陳代謝遲緩,虛不受補,如果施肥,容易造成肥害。

水培花卉 施肥技術要點



1.肥料的選擇

水培花卉需施入專門的營養液,一般不宜自己配製。無土栽培營養液是根據花卉所需養分比例、濃度和酸度配製而成,除了含植物需要的大量元素外,還含有其它的微量元素。使用營養液時,應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把握施肥濃度,切勿盲目施入,以免引起肥害。購買的營養液要放置在暗處和低溫處,切忌使用金屬容器儲藏。不同花卉對肥料營養元素的要求也不同。一般觀葉類植物應以氮肥為主,輔以磷、鉀肥;觀花類植物特別是在其花芽分化及花蕾發育階段,則應以磷、鉀肥為主,輔以氮肥。

2.施肥時間

水培花卉應在生長旺盛的春、秋季施肥,冬、夏季一般不宜進行。若花卉在夏季出現營養不良而影響生長的情況,可在葉面噴施0.1%的尿素溶液。

3.施肥濃度

施肥時嚴格控制施肥的濃度,因為所施入的營養元素全部溶解在水中,當濃度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即會對花卉產生肥害,從而影響花卉的生長,甚至導致整個植株死亡。①不同的花卉施肥的濃度是不一樣的,合果芋、迷你龜背竹、紅寶石喜林芋等花卉較耐肥,施肥可濃些;根系纖細的花卉如四海波、鴨跖草類,秋海棠類、彩葉草等耐肥能力較差,施肥應淡一些。②水培花卉還要根據植物生長勢的強弱來決定施用濃度,一般來講生長勢強的植株耐肥性強一些,施肥可相對濃些,反之宜淡些。室內水培花卉在營養不良時,應停止施肥或者降低施肥的濃度,以免造成肥害。

4.肥害的處理

若施肥後花卉枝葉表現柔弱而無精神,葉面失去光澤,根系腐爛發臭,是發生了肥害的特徵。一旦出現以上情況應及時剪去爛根,換上清水並放在陰暗處進行養護,每天換水1次,並檢查花卉的根部,及時剪去爛根,直到重新萌發新根,再轉入正常的養護。

花卉夏秋冬季施肥要領


夏季

夏季溫度較高,大部分花卉生長勢較差。不耐高溫的花卉如矮串紅、矮牽牛、扶郎花、君子蘭等在夏季氣溫較高時生長極其緩慢,對肥料要求也不高,此時應停止施肥,如降溫條件好,花卉能正常生長時可施肥。由於夏季氣溫較高而處於半休眠狀態的花卉如月季、仙客來等應停止施肥,待氣溫下降恢復生長後再開始施肥;對於一些耐高溫的花卉如百日草、長春花、雞冠花、唐菖蒲、向日葵等,夏季是它們生長開花的旺季,肥料應正常使用,但由於夏季白天氣溫較高,施肥應選擇在清晨或傍晚,施肥的濃度也應控制,以防燒根。施肥完應立即用清水沖洗花卉葉面,防止濺至葉片上的肥液燒傷葉面;水生花卉如睡蓮、碗蓮夏季也可以正常施肥,可在根部土壤埋入腐熟的肥料,不存在燒根燒葉的現象。

秋季

氮是花卉生長所必需的元素,施用氮肥能促進枝葉生長,但對於冬季休眠的花卉來說,秋季追施大量的氮肥,會誘發秋梢的發生。發生秋梢不但會消耗花卉體內貯藏的養分,第二年春季花卉的生長開花也會受到影響,而且由於發秋梢後花卉的休眠時間會向後推遲,遭遇低溫時會出現凍害,故秋季應給冬季休眠的花卉施用磷鉀肥,磷鉀肥能促進花卉體內營養物質的積累,為第二年的生長和開花打下基礎。但是並不是秋季就不能施用氮肥,冬季不休眠的花卉依然可以施用氮肥,尤其是觀葉植物仍然應施用以氮肥為主的肥料。但在施用氮肥時應注意與磷鉀肥配合。合理的磷鉀肥施用可以提高花卉的抗寒性:冬季開花的植物如瓜葉菊、蒲包花、仙客來、一品紅、臘梅在早秋是營養生長期,應施用以氮肥為主的肥料,晚秋大多是孕蕾期間,在給此類花卉施肥時應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氮肥過多不利於冬季的開花。

冬季

冬季溫度較低時不適合大部分花卉的生長。冬季不休眠的室內花卉,如常綠類花卉虎尾蘭、魚尾葵、棕竹、綠蘿,室溫在5℃左右時對肥料基本上無要求,故不需追肥。如氣溫較低時施肥容易出現根系腐爛的現象。主要原因是根系生長處於緩慢狀態,所施肥料不能為根系所吸收,反而會妨礙根的正常吸收,嚴重時便會爛根。但有些花卉冬季氣溫低時也能生長良好,如花包菜、冷水花、海棠等,可以使用氮磷鉀合理搭配氮肥為主的肥料,但用量應適當控制。

盆栽花卉的澆水原則


植物體內絕大部分是水,水分佔植物鮮重的75%至90%,盆栽花卉主要靠澆水供給水分,所以澆水是否合適至關重要。

水質

水按照含鹽類的狀況分為硬水和軟水。盆花最好用軟水澆灌,因為硬水中所含的鈣、鎂等無機鹽常給花卉正常的生理活動帶來危害。雨水、河水、湖水、塘水等均稱為軟水,一般呈弱酸性或中性,適合澆花。目前養花常用的是自來水和深井水,這兩種水多為硬水,常含有氯離子,對花卉生長不利。如有條件,最好用經過處理的純凈水澆灌,如無條件,應將自來水倒入缸內存放5至7天再用。不同植物對水的酸鹼度有不同的要求,大多數南方花卉在鹼性條件下正常的生理活動受到限制,以致衰老死亡。例如茶花、茉莉、梔子、米蘭、杜鵑等,對土和水的酸鹼度反應很敏感,可應用黑礬改變水的酸鹼度,每5千克水加黑礬20克至 50克,每15天澆礬水一次。

水溫

一般花卉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至25℃,如採用20℃至25℃的溫水澆灌,可加速土壤中有機物的分解,促進根部細胞的吸收,增強根部的輸送能力,供給枝、葉充足的養分,促進花卉早發芽、早孕蕾、早開花。水的溫度與當時的氣溫相差不要太大,水溫與土溫的溫差應保持在 5℃以內,這樣就不會發生根系損傷的現象。如果突然澆灌與土壤溫差較大的水,根系及土壤的溫度突然下降或升高,會使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動受阻,減弱水分吸收,發生生理乾旱,因此,夏季忌在中午澆水,以早、晚澆水為宜。冬季則宜在中午澆水,冬季自來水的溫度常低於室溫,使用時可加些溫水,這樣有利於花卉生長。

澆水量

掌握植物的需水量,要在實踐中逐步摸索,找規律。一般盆栽花卉要掌握見濕、見乾的原則,木本花卉和仙人掌類要掌握干透、濕透的原則。夏季多數植物生長旺盛,蒸發量大,應相對多澆水。夏季室內花卉2天至3天澆一次水,室外則應每天澆一次水。不同品種的花卉澆水量要區別對待,一般草花比木本花卉需水量大,澆水宜多;南方花卉比原產乾旱地區的花卉需水量大;葉片大,質地柔軟,光滑無毛的花卉需水量大;葉片小,革質的花卉需水較少。秋冬季對那些處於休眠、半休眠狀態的花卉以控制澆水、使盆土經常保持偏干為好。查看盆土的干濕,可以用手試探、用眼觀察。盆土表面干下面微潮即應澆水;若表土尚潮濕可暫不澆水。一年四季氣溫不同,澆花時的用水量也要有所不同。春寒乍暖,天氣變化無常,這時盆花開始萌芽、生根,需水量大,要保持盆土濕潤;夏季乾燥,蒸發快,澆水要加倍;秋季應適當少澆水,以免花枝瘋長,影響第二年開花;冬季多數花木處於休眠狀態,只要保持盆土稍濕即可。至於每天的澆水時間,一年四季各不相同。在春、秋、冬季,上午10點左右和下午4點以後是澆花的適宜時間,夏季切勿中午澆水。總的原則是春澆中午,夏澆早晚,秋澆隔天,冬季勤看。澆水量還與天氣情況、基質類型、花盆的大小等因素有關,應靈活掌握和運用。

澆水方法

多數花卉喜歡噴澆,噴水能降低周圍氣溫,增加環境濕度,減少植物蒸發,沖洗葉麵灰塵,提高光合作用。經常噴澆的花卉,枝葉潔凈,能提高觀賞價值,但盛開的花朵及茸毛較多的花卉不宜噴水。家庭養花可視條件而異,沒有噴壺的也可直接澆灌,但應定期用手灑水沖洗葉面,以利於植物健康生長。

C. 怎樣給花卉施肥

一般來說在花卉生長季節施肥,生長旺盛的花卉需肥較多;苗期施全素肥料,花果期以施磷肥為主,觀葉花卉以氮肥為主,處於休眠期的花閉亮卉停止施肥。此外,還要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即「少吃多餐」。花苗生長期最好10天左右施用一次稀薄肥水,傍晚施肥效果最佳,中轎渣寬午前後忌施肥,原因是土溫高易傷根。有機肥要充分腐熟才能施用。近年來發展的控釋肥肥效可達半年甚至更長,其一次施用量可以大於水溶性肥料,養分逐步釋放可以滿梁局足花卉較長時間的養分需求。

D. 盆栽花卉如何合理施肥

盆栽花卉合理施肥要注意兩點:
(1)花卉的種類 不同種類的花卉對肥料的要求不同。如桂花、茶花喜豬糞,忌人糞尿;杜鵑、山茶、梔子等南方花卉忌鹼性肥料;需要每年重剪的花卉需加大磷、鉀肥的比例,以利萌發新的枝條;以觀葉為主的花卉,可偏重於施氮肥;觀大型花的花卉例如菊花、大麗花等,在開花期需要施適量的完全肥料,才能使所有花都開放,形美色艷;觀果為主的花卉,在開花期應適當控制肥水,壯果期施以充足的完全肥料,才能達到預期效果;球根花卉,多施些鉀肥,以利球根充實;香花類花卉,進入開花期,多施些磷、鉀肥,促進花香味濃。
(2)適時、適量 掌握兩個原則,即「四多、四少、四不」和「薄肥勤施」。「四多、四少、四不」指的是:黃瘦多施,發芽前多施,孕蕾多施,花後多施;茁壯少施,發芽少施,開花少施,雨季少施;徒長不施,新栽不施,盛暑不施,休眠不施。苗期施全素肥料,花果期以施磷肥為主,觀葉花卉以氮肥為主。冬季氣溫低,植物生長緩慢,大多數花卉處於生長停滯狀態,一般不施肥;春、秋季正值花卉生長旺期,根、莖、葉增長,花芽分化,幼果膨大,均需要較多肥料,應適當多施些追肥;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快,又是花卉生長旺盛期,施追肥濃度宜小,次數可多些。具體施肥時間一般要在傍晚,中午前後忌施肥,因為中午土溫高易傷根。

E. 養花如何做到合理施肥

養花如何做到合理施肥?

肥料為花卉的生長提供營養物質,是保證花卉健康的基礎。施肥的目的就是補充土壤中營養物質的不足或者不均衡,滿足花卉對營養物質的需要。合理施肥營養充足,花卉就會生長健壯枝繁葉茂。相反,施肥不合理,不僅不能促進植物生長,還會造成花卉徒長,嚴重時可能會引起花卉死亡。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合理施肥那?

F. 給花卉施肥有哪些原則

剛萌芽或播種出苗不久的花苗,對肥料要求少,施肥要少而稀,切忌濃肥。隨著生長加速,施肥量可逐步增加。生長到一定階段,所需肥料相對穩定或適當減少。在營養生長階段,需要多施氮素肥,孕蕾開花階段需要增加磷肥。生長盛期多施肥,半休眠或休眠期則停止施肥。按季節變化,一般春、秋季多施,夏、冬季少施。春季是花卉莖葉生長最快,開花種類最多的季節,需要追肥來補充營養,應多施。夏季是現蕾開花季節,但也常出現高溫、多濕和強光天氣,有些花卉被迫處於半休眠狀態,應少施;宜適當補充磷、鉀肥。秋季是花卉的第二個生長季節,適量施肥對莖葉的生長和開花均十分有利。冬季氣溫明顯下降,有些花卉進入現蕾開花期,有些花卉開始進入落葉休眠期,應少施肥或停止施肥。

G. 盆花施肥有什麼原則

施肥必須適時。及時施肥就是花卉需要肥料時再施肥,當發現植株葉色變淡,生長細弱時,施肥最為恰當。施肥必須適當,施肥必須根據花卉的不同生育期區別施用。例如幼苗期氮肥要多些,次數要多,以促進幼苗生長迅速,健壯;成苗後,磷、鉀肥要多些。觀葉的花卉要多施氮肥,使葉子嫩綠。觀花果的花卉要多施磷、鉀肥,使植株早開花,早結果,也使花果顏色鮮艷。施肥必須掌握季節。春、夏季節花卉生長迅速、旺盛,可多施肥;入秋後花卉生長緩慢,應少施肥;冬季處於休眠狀態,應停止施肥。施肥必須掌握時間,盆栽花卉施肥應採取薄肥勤施,少量多次的原則。一般從開春到立秋,可每隔7~10天施1次稀薄的肥水,立秋後可15~20天施1次。施肥要在晴天進行。盆栽花卉土壤施肥,在夏季高溫的中午前後不宜進行,因盆土溫度較高,施入追肥容易傷根,傍晚施用效果最好。盆栽花卉施用稀薄液肥前,應先把盆土表層耙松,待盆土稍微乾燥再施肥,施肥後立即用水噴灑葉面,以免殘留肥液污染葉面,施肥的第二天一定要澆1次水。葉面施肥應避免在高溫強光時進行,葉片在濕潤的情況下過夜不利於病害的防治,因此也應避免在傍晚施葉面肥。一般北方選擇晴朗上午9~10時施肥,高溫強光的夏季可略早一些。

H. 花卉施肥應掌握哪些原則

花諺說:「活不活在於水,長不長在於肥。「合理施肥是盆花養護的關鍵問題之一。施肥恰當,苗壯葉茂,花艷果大;施肥不當,枝葉萎縮,植株不振,甚至死亡。因此,家庭養花施肥要掌握「適時、適量、適當」的原則。

所謂適時,即施肥必須掌握季節。一般春、夏兩季是花卉生長的旺盛季節,應勤施肥,高溫酷暑暫停或少施。入秋以後花卉生長緩慢,應少施肥。冬季花卉多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狀態(除冬季開花者外),就應停止施肥。同時還需注意,一旦發現花卉的葉色變淡,植株生長細弱,說明缺肥,應及時施用,以滿足花卉生長白勺需要。所謂適量,施肥必須是「薄肥勤施,看長勢,定用量」。

「薄」是7份水,3份肥。「勤」是每隔7~10天施一次。「看長勢,定用量「是」四多、四少、四不、三忌」。「四多」是植株黃瘦時多施,發芽前多施,孕蕾時多施,花後多施。「四少」是植株肥壯少施,發芽時少施,開花時少施,雨季少施。「四不」是植株徒長時不施,新栽時不施,盛暑不施,休眠期不施。「三忌」是忌施濃肥,忌施熱肥(夏天高溫,施肥易傷根),忌施生肥。一般從立春到立秋(伏天不施),可每隔7~10天施一次稀薄肥水,立秋之後,每隔15~20天施一次。

所謂適當,養花施肥切忌過量。如施肥過多過濃,會使花卉根部失水,導致葉片逐漸焦黃,新芽慢慢干梢,直至死亡,施肥反造成肥害。施用未經充分腐熟白勺肥料(生肥),會將病菌引入土內,使土內發熱,植株被「燒死」。在苗期為了促進幼苗生長,可多施氮肥;孕蕾期為了促進花艷果大,要多施磷肥。施肥前要鬆土,以利肥水下滲。施肥時間,在傍晚進行效果最好,特別是夏季,中午溫度較高,施肥容易傷根。當日傍晚施肥後,翌日清晨要澆水,俗稱「還水」,沖淡肥液,使植株易於吸收,免致肥害。

熱點內容
七夕比心g 發布:2025-09-13 18:53:38 瀏覽:151
胭脂扣插花 發布:2025-09-13 18:51:49 瀏覽:238
木本盆景綉球 發布:2025-09-13 18:49:22 瀏覽:140
七夕馨悅會 發布:2025-09-13 18:48:26 瀏覽:625
九叔情人節 發布:2025-09-13 18:37:58 瀏覽:85
金錢桐盆景 發布:2025-09-13 18:33:34 瀏覽:799
桑果盆景 發布:2025-09-13 18:33:33 瀏覽:634
梅花香復 發布:2025-09-13 18:19:13 瀏覽:519
盆栽大蝦 發布:2025-09-13 17:36:54 瀏覽:445
櫻花短袖衣服 發布:2025-09-13 17:20:10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