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燭台花卉

燭台花卉

發布時間: 2023-05-11 15:30:39

Ⅰ 栽培花燭應該選用什麼土

花燭又稱安祖花、火鶴花、紅鶴芋、燭台花,為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株高30~50厘米,莖甚短,葉片革質,長圓披針形,長約20厘米,寬8厘米,全緣。佛焰苞寬卵圓形,長約10厘米,深紅色,似蠟質,有光澤;有粉紅色、白色、黃色、綠色、白地紅斑、紅地白斑等品種。肉穗花序扭曲。

花燭多以中小盆栽培,春天開花時綠葉配以鮮紅色而有光澤的佛焰苞,甚為美麗。每支花可維持8周或更長時間。有花時賞花,無花時觀葉,是優良的室內小型盆花。常用於家庭居室、客廳及會議室的美化布置。

原產南美熱帶雨林,喜溫暖、潮濕和半陰的環境。

同屬植物約200種,廣泛分布於熱帶美洲。其中有觀賞價值的約20種。另有大量雜交種。常見栽培的有:

大葉花燭,植株較花燭高大,花莖較長而挺直,是很好的切花材料。

用於切花栽培的均為經過選擇和雜交培育出來的優良品種。其佛焰苞巨大,花莖長而堅挺,佛焰苞顏色鮮艷、明快。按佛焰苞的顏色不同,可分為幾大類:

鮮紅色的有:光榮(Gloria)、亞歷克西斯(Alexia);肉穗花序先端為綠色的如莫里西亞(Mauricia)、坎迪埃(Candia)、梯諾拉(Tinora)、英格里特(Ingrid)等。

緋紅色的有:羅澤達(Rosetta)、內蒂(Nette)、安尼卡(Anneke)、吉諾(Gino)等,肉穗花序先端均為綠色;莉迪亞(Lydia)的肉穗花序全為緋紅色。

白色的有:瑪格麗莎(Margaretha),肉穗花序為肉紅色。

另外還有粉色、綠白色佛焰苞品種。

不同品種的大葉花燭,其耐寒性、耐熱性、花莖堅挺程度及產花量均有所不同。

水晶花燭,葉暗綠色,有天鵝線樣光澤,葉脈銀白色,密生於短莖頂部,佛焰苞褐色,肉穗花序淡綠色。是良好的觀葉花燭,以美麗的葉叢取勝。葉片心形,可長達60厘米,寬30厘米。幼株葉片銀紫色,成長後逐漸變成閃光的翠綠色。中脈及主要側脈為銀白色。葉柄可長達30~40厘米。水晶花燭的花序不是主要的觀賞重點。

劍葉花燭(A.warocqueanum),葉片長可達1米,濃綠褐色,有天鵝絨狀光澤,葉脈白色,佛焰苞帶綠色。

花燭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採用分株法於4~5月,將開過花的植株從盆中扣出,將有氣生根的側枝剪下,單獨盆栽成為新株。分株的子株最好要有葉片3~4枚。採用扦插法,將較老的枝條剪下,去掉葉片,每1~2節為一插條,直立或平卧插在底溫25~35℃的插床中,幾周後可長出新芽和根。還可用播種法繁殖。在高溫環境中經人工授粉可以得到種子,收到種子後立即播種。在溫度25~30℃條件下2周左右可以發芽。播種繁殖主要用於育種工作。近年來,國內外都應用組織培養法大量繁殖花燭。

圖6-9 花燭

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加1/3的珍珠岩配成盆栽用土栽植花燭。使用時土壤中添加腐熟的牛糞、雞糞等農家肥作基肥,盆下部1/4~1/3填以顆粒狀碎磚瓦塊以利排水。成苗大約2~3年換一次盆,去掉大部分宿土,用新培養土裝盆,並結合進行分株。生長季節1~2周施一次追肥,注意保持盆土有充足的水分。據記載,花燭喜水質偏酸,pH4~4.5最好,或用雨水澆灌。為增加空氣濕度,可常向葉面及周圍環境噴水,但不要把水灑到花上。春、夏、秋三季適度遮陽,夏日遮去50%的陽光,冬季溫室內不遮光。家庭中可放在向南的窗子附近。光線強些,開花多而大,色澤鮮艷,但葉片發黃。喜溫暖、怕寒冷,一般不可低於16℃,但溫度高過25℃花會減少。冬季需稍乾燥、通風,寒冷和潮濕易引起植株根系腐爛。

Ⅱ 紅掌怎麼養

紅掌又稱花燭。栽培紅掌要注意以下幾點:

1.基質

盆栽花燭宜選用排水良好的基質,規模化生產用泥炭、珍珠岩、沙的復合基質,其比例為,1立方米泥炭:4至5公斤珍珠岩:0.15立方米沙。其pH值保持5.5-6.5之間。

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最高溫度不宜超過35℃,最低溫度為14℃,低於10℃隨時有凍害的可能。

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70%-80%,不宜低於50%,因為保持栽培環境中較高的空氣濕度,是花燭栽培成功的關鍵。

因此,一年四季應多次進行葉面噴水。花燭不耐強光,全年宜在適當遮陰的環境下栽培,即選擇有保護性設施的溫室栽培。

春、夏、秋季應適當遮陰,尤其是夏季需遮光70%。陽光直射會使其葉片溫度比氣溫高,葉溫太高會出現灼傷、焦葉、花苞褪色和葉片生長變慢等現象。

2.上盆

花盆規格不同階段對盆的規格要求不同,小苗階段一般已在育苗公司完成,生產時所購買的花燭苗均是中苗(15厘米左右)以上。所以,在上盆種植時,可選擇一次性使用的160×150毫米的紅色塑膠盆種植。

栽培基質栽培基質必須具有保水保肥能力強、通透性好、不積水、不含有毒物質並能固定植株等性能。種植前,基質還必須經徹底的消毒處理,以殺滅病蟲害,保持其正常生長。

上盆種植花燭是喜陰植物,種植時需要有75%遮光能力的遮光網,以防止過強的光照。採用雙株種植優於單株種植,上盆種植時很重要的一點是使植株心部的生長點露出基質的水平面,同時應盡量避免植株沾染基質。

上盆時先在盆下部填充4-5厘米顆粒狀的碎石物,然後加培養土2-3厘米,同時將植株正放於盆中央,使根系充分展開,最後填充培養土至盆面2-3厘米即可,但應露出植株中心的生長點及基部的小葉。種植後必須及時噴施菌劑,以防止疫霉病和腐霉病的發生。

3.水分

花燭屬於對鹽分較敏感的花卉品種,因此,應盡量把基質pH值控制在5.2-6.1之間,最適花燭生長。如果pH值過小,花莖變短,就會降低觀賞價值。自來水適宜栽植花燭,但價格貴;天然雨水是花燭栽培中最好的水源。

盆栽花燭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水分要求不同。

幼苗期由於植株根系弱小,在基質中分布較淺,不耐乾旱,栽後應每天噴2-3次水,要經常保持基質濕潤,促使其早發多抽新根,並注意盆面基質的干濕度;中、大苗期植株生長快,需水量較多,水分供應必須充足;開花期應適當減少澆水,增施磷、鉀肥,以促開花。

然而,規模化栽培花燭成功的關鍵是保持相對高的空氣濕度。尤其在高溫季節,可通過噴淋系統、霧化系統來增加溫室內的空氣相對濕度。但要注意傍晚不要噴霧葉面,一定要保證花燭葉面夜間沒有水珠,以避免高溫灼傷葉片,出現焦葉、花苞致畸、褪色現象。

在澆水過程中一定要干濕交替進行,切莫在植株發生缺水嚴重的情況下澆水,這樣會影響其正常生長發育。在高溫季節通常2-3天澆水一次,中午還要利用噴淋系統向葉面噴水,以增加室內的相對濕度。寒冷季節澆水應在上午9時至下午4時前進行,以免凍傷根系。

4.肥料

根據荷蘭栽培的經驗,對花燭進行根部施肥比葉面追肥效果要好得多。因為花燭的葉片表面有一層蠟質,不能對肥料進行很好的吸收

。液肥施用要掌握定期定量的原則,秋季一般3-4天為一個周期,如氣溫高,可以視盆內基質干濕程度可2-3天澆肥水一次;夏季可2天澆肥水一次,氣溫高時可多澆一次水;秋季一般5-7天澆肥水一次。

施肥時間因氣候環境而異,一般情況下,在上午8時至下午17時前施用;冬季或初春在上午9時至下午16時前進行。

每次施肥必須由專人操作,並嚴格把好液肥(母液)的稀釋濃度和施用量。把稀釋後液肥的pH值調至5.7左右,EC值為1.2ms/cm時施用。此外,在液肥施用兩小時後,用噴淋系統向植株葉面噴水,沖洗殘留在葉片上的肥料,保持葉面清潔,避免藻類滋生。

5.光照

花燭是按照「葉→花→葉→花」的循環生長的。花序是在每片葉的腋中形成的。這就導致了花與葉的產量相同,產量的差別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

如果光照太少,在光合作用的影響下植株所產生的同化物也很少;當光照過強時,植株的部分葉片就會變暖,有可能造成葉片變色、灼傷或焦枯現象。因此,光照管理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花燭產生同化物的多少和後期的產品質量。

為防止花苞變色或灼傷,必須有遮陰保護。溫室內花燭光照的獲得可通過活動遮光網來調控。在晴天時遮掉75%的光照,溫室最理想的光照是20000Lux左右,最大光照強度不可長期超過25000Lux,早晨、傍晚或陰雨天則不用遮光。

然而,花燭在不同生長階段對光照要求各有差異。如營養生長階段(平時摘去花蕾)時光照要求較高,可適當增加光照,促使其生長;開花期間對光照要求低,可用活動遮光網調至10000Lux至15000Lux,以防止花苞變色,影響觀賞。

6.溫度

花燭生長對溫度的要求主要取決於其它的氣候條件。溫度與光照之間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陰天溫度需18-20℃,濕度在70%-80%之間。晴天,溫度需20-28℃,濕度在70%左右。總之,溫度應保持在30℃以下,濕度要在50%以上。

在高溫季節,光照越強,室內氣溫越高,這時可通過噴淋系統或霧化系統來增加溫室空氣相對濕度,但須保持夜間植株不會太濕,減少病害發生;也可通過開啟通風設備來降低室內濕度,以避免因高溫而造成花芽敗育或畸變。

在寒冷的冬季,當室內晝夜氣溫低於15℃時,要進行加溫;當氣溫低於13℃時更需要用加溫機進行加溫保暖,防止凍害發生,使植株安全越冬。

7.濕度

花燭生長需要比較高的溫度和相當高的濕度,所以,高溫高濕有利於花燭生長。溫度與濕度甚為相關,當氣溫在20℃以下時,保持室內的自然環境即可;當氣溫達到28℃以上時,必須使用噴淋系統或霧化系統來增加室內空氣相對濕度,以營造花燭高溫高濕的生長環境。

但在冬季即使溫室的氣溫較高也不宜過多降溫保濕,因為夜間植株葉片過濕反而降低其禦寒能力,使其容易凍傷,不利於安全越冬。

8.營養調整

花燭經過一段時間的栽培管理,基質會產生生物降解和鹽漬化現象,從而使其基質pH值降低、EC值增大,從而影響植株根系對肥水的吸收能力。因此,基質的pH值和EC值必須定期測定,並依測定數據來調整各營養元素的比例,以促進植株對肥水的吸收。

9.摘芽

大多花燭會在根部自然地萌發許多小吸芽,爭奪母株營養,而使植株保持幼齡狀態,影響株形。摘去吸芽可從早期開始,以減少對母株的傷害。

(2)燭台花卉擴展閱讀

紅掌一般指花燭,花燭,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莖節短;葉自基部生出,綠色,革質,全緣,長圓狀心形或卵心形。葉柄細長,佛焰苞平出,革質並有蠟質光澤,橙紅色或猩紅色;肉穗花序黃色,可常年開花不斷。

花燭原產於哥斯大黎加、哥倫比亞等熱帶雨林區。常附生在樹上,有時附生在岩石上或直接生長在地上,性喜溫暖、潮濕、半陰的環境,忌陽光直射。花燭花姿奇特美妍。花期持久,適合盆栽、切花或庭園蔭蔽處叢植美化。

參考資料

網路-花燭

Ⅲ 有誰知道燭台花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特徵

燭台花,又名紅掌、花燭、安祖花,其葉片典雅,花形高貴,株姿優美,既可盆栽觀葉賞花,也可作高檔切花,可廣泛擺設在客廳、會場、案頭,是目前國際花卉市場上流行的一種名貴花卉,在蘭州花卉市場上每盆售價約50-80元。發展前景十分喜人。
火鶴原產於南美洲熱帶雨林中,株高30-50厘米,節間極短,花莖自葉腋抽出,幾乎每一成形葉片的腋部都會抽花莖一枝,花莖高約40-50厘米,頂生單花,佛焰直立平展,卵心形,蠟質,橙紅或腥紅色,肉穗狀花序無柄,呈小蠟筆狀,略向外斜,上端黃色,下端白色(像一隻伸展的紅色手掌,掌心豎起一條彎曲的金黃色肉穗;從整體上看又像鶴的頸項)。
圖片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6%F2%CC%A8%BB%A8

Ⅳ 一片粉紅色葉子的花叫什麼名字

的確是紅掌 不過你說的粉紅色的 那應該是粉冠君 紅掌的一個改良品種 有人叫它粉掌 其實版就是紅掌的權變種 應該是小花型 這個我以前在花卉中心的時候專種這個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7%DB%D5%C6&in=16358&cl=2&cm=1&sc=0&lm=-1&pn=5&rn=1&di=2507366648&ln=812&fr=柱頭上的花粉容易過敏

熱點內容
用戶丁香 發布:2025-09-13 22:30:44 瀏覽:474
寫一朵野花的詩 發布:2025-09-13 21:58:41 瀏覽:633
七夕傷心句 發布:2025-09-13 21:56:54 瀏覽:739
觀賞花卉圖片大全圖片 發布:2025-09-13 21:54:32 瀏覽:208
獎你一朵小紅花圖片 發布:2025-09-13 21:53:44 瀏覽:185
櫻花壽司官網 發布:2025-09-13 21:37:53 瀏覽:320
玻璃瓶種多肉盆栽教程 發布:2025-09-13 21:21:02 瀏覽:820
紫羅蘭花茶圖片 發布:2025-09-13 21:09:27 瀏覽:148
茶花多少錢一株 發布:2025-09-13 21:07:33 瀏覽:781
盆景勾織 發布:2025-09-13 20:59:55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