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筒插花教程
1. 民窯青花瓷鑒定常識
1.鑒定清朝民窯青花瓷要看些什麼特徵
清朝民窯青花瓷的鑒定。謝謝
(1)胎釉:清初青花瓷器胎體厚重呈灰白或灰黃色,瓷化程度較好,胎釉結合緊密,多數釉面呈鴨蛋青,透明度較差,光澤度不強,個別釉面有縮釉,大部分有醬口,同時許多大件琢器底部不施釉,修胎也不太規整,盤碗底部厚重,口沿逐漸扁薄,圈足稍微向內收,有的器物足沿經過工匠仔細修琢後,還出現有泥鰍背現象,較光滑,底邊還帶有窯紅即火石紅。
(2)青料:清初青花瓷器大部是使用國產浙料繪制,大致有青翠淡雅與灰籃等種,總體呈色穩定,少數趨於灰暗,也有一些青花暈散和紋飾模糊現象。
(3)造型:清初青花瓷器多以生活用器為主,陳設器為輔,造型側重於實用性,基本是延續明代的傳統式樣,形制上還多具有明代古樸渾厚之遺風。
(4)紋飾:清初青花瓷器的青花紋飾質朴自然,繪畫一反已往單線平塗的方法,而是釆用多線平塗的技法,講究勻稱,疏密有致,相互輝映,粗獷豪放,同時紋飾題材豐富,常見有動物紋、植物紋、山水圖、博古圖等,龍紋高大雄壯,矯健有力,有騰雲駕霧之勢,麒麟紋常和挺撥的巴蕉葉畫在一起,相映成趣,而且蕉葉紋中常留白。
2.清代民窯瓷器該怎麼鑒定
清代民窯瓷器該怎麼鑒定?要鑒賞一件瓷器的收藏價值,就要了解當時的歷史、文化以及瓷器的技術水平。首先要看瓷器的整體造型是不是大氣端莊,然後是底足的工藝水平,還有瓷器的花紋的繪制,它的繪制手法是不是純熟和老練,最後要看一些細節,能把細節做好的瓷器的工藝水平也不會差。
一、清朝前期國家政權非常穩定, *** 投入大量精力於燒制瓷器,此時中國的瓷器在這個時候進入一個高峰期,乾隆後期逐漸衰退。鎮遲生產經過康熙乾隆盛世,到了嘉道時期瓷器胎骨與乾隆相比略粗松一點,白度無大異,而新仿之胎骨不是過白過細,就是過於粗糙,有時還可見顆粒狀物。從釉面看,嘉道瓷器釉面普遍有「細桔皮釉」及輕微的「波浪釉」現象,從側面視之尤為明顯。
清中期民窯瓷器
二、從道光至光緒瓷器造型的線條和曲線漸變生硬,且常見稜角,無圓潤秀美之感,胎體漸厚顯笨拙。
三、青花呈色雖有多種表現,但主流還是以穩定的純正藍色居多,色調沉著不漂浮,紋飾清晰,到後期青花呈色有青藍、淡藍、灰藍等各色。安徽古鈺齋聯合國內一線知名專家共同開展「尋寶鑒寶」活動,為廣大藏友的藏品進行掌眼品鑒、保駕護航,並與廣大藏友面對面交流收藏技巧與經驗,更多資訊《14 75 54 68 08 8竇經理》(認可亦可推薦至國內一線拍行,誠信合作,非誠勿擾)
四、清中期施釉較厚為多,薄釉較少。
五、嘉慶青花色調較穩定,但由於 *** 的不關注瓷器燒制出現勢衰現象,器物上的青花暗淡飄浮的現象,而且青花品種減少,質量降低,尤其是青花釉里紅產品,普遍施釉稀薄,釉色灰暗,青花也有暈散現象。
六、道光青花瓷呈色與嘉慶基本相同,藍色不甚鮮亮,無凝聚斑點和暈散現象,有飄浮感。
七、嘉、道兩朝在裝飾繪畫上類似,出現畫面層次少,畫意呆板,尤其人物只是有形卻無神。
八、雍正、乾隆時期青花瓷上畫的最多的一個圖案是「纏蓮枝」,有「清廉」和「青出於藍」的代表意義,嘉、道以後,偷工減料,纏蓮枝畫的非常簡單,原本枝條蔓蔓的纏蓮枝化成如同勾子一樣的花,簡稱「勾子蓮」。
3.鑒定康熙民窯青花瓷
清朝民窯青花瓷的鑒定,缺少鑒定的紀年款,大多鑒定的依據就是看器形和青花發色。清代早期青花,即康雍乾青花瓷,是繼明代永宣青花高峰後的青花瓷生產的又一高峰期,清代中期以後的青花瓷生產,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清代中期的青花瓷特點:
一、清代中期後的青花瓷較流行的紋飾,大多是纏枝蓮,纏枝牡丹花卉和雙喜字,無雙譜,清裝仕女,博古,八吉祥各種紋飾。
二、清代中期後的青花瓷的繪畫風格,常見雙鉤線圖案,不填色。
三隱旅纖、清代中期後青花器物發色的鈷料,用的是國產青料,青花發色特點是灰,黑,雜,浮。
四、清代中後期青花器物胎質粗松,器物胎質里明顯能看見沙粒和眼孔。
五、清代中期後的青花器物的圈足,修胎草率,不規整。
六、清代中後期青花器物胎質粗松,器物胎質里明顯能看見沙粒和眼孔。清代中期後的青花器物的圈足,修胎草率,不規整。
4.康熙民窯青花瓷器主要依據什麼來鑒定
早灶仿期康熙青花胎體厚重,釉面肥潤呈青白色,有縮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與器底釉色不一致,個別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層醬釉,底足處理不是很細膩,有火石紅,露胎處能看到一圈細密的旋環痕跡。
、康熙民窯器中常見縮釉、粘砂、不光滑現象,器物底足內釉薄泛白,常見放射狀的跳刀痕,有的足牆同面斜削呈尖狀,圈足直徑大,許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現台階的形狀,其折角處極為挺直,俗稱二層台或台階底。 雙圈足也在這一時期大量流行,尤以夔龍折沿洗、印盒居多,里圈都較外圈矮,兩圈間露胎無無釉,圈足寬厚。
康熙中期青花由於燒成溫度進一步提高,胎體潔白堅硬,斷面有如糯米糕。很少有雜質,胎體薄厚適中,注重修胎。
釉面有粉白和漿白兩種,粉白釉面硬度高,漿白釉面略顯疏鬆,偶有開片,還有一種亮青釉。 中期青花瓷器圈足沒有早期大,有的足端經過打磨,光滑呈泥鰍背狀,但沒有後期雍正青花的滾圓,少見火石紅,胎釉結合很緊密,器內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
當時還出現用精細淘洗的漿泥製成的瓷胎,俗稱漿胎,產品有水盂、印泥盒等,胎體偏輕。 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也有粉白釉,釉面光澤深沉含蓄,胎體比中期要重,硬度高,底足較深普遍採用平切,切削整齊。
早期青花瓷器使用浙料或江西、廣東青料描畫,呈色灰藍,個別發色欠佳,濃重灰暗及藍黑,與順治青花特點很相似。 中期青花使用雲南省的珠明料,這種青花色料提練精純,由於水沉法改進為煅燒法,呈色鮮藍青翠,無漂浮感,明凈艷麗,清朗不渾,艷而不俗。
有的呈寶石藍色,鮮藍而不火氣,它與清代其它各朝青花有很大的區別,時代特徵十分明顯。並形成了一種新的藝術面貌。
人們往往稱康熙青花為翠毛藍、康熙五彩、墨分五色。色彩變化有五個層次的色階,所用青料有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之分。
古人對康熙青花評價甚高,謂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器物畫面濃淡深淺,光線強弱分明,不同層次的渲染,完全是由於工匠們熟練地運用色料的技巧,即分水方法,有意識地造成多種深淺層次不同的色調,甚至在一筆一劃中也能分出深淺不同的筆韻,如青花山水人物圖,花鳥圖等,無論遠山近水,層巒疊嶂,均富有層次的節奏感、立體感,結合暈染法的使用,使其更接近和達到國畫題材的表現手法,猶如一幅水墨花,很具觀賞性,這也是康熙青花備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晚期青花,呈色趨於淡雅,有的灰藍,有的泛暈散,也有描青花,所佔比重不大,多繪在杯、盤、碟等小件器皿上。 康熙朝除了燒造傳統的白地的青花外,還有漿胎青葯,哥釉青花,郎窯青花,藍釉青花、黃釉青,灑藍開光青花、藍地白花、豆青釉青花、外醬釉內青花、青花紅彩、青花釉里紅、青花加黃、青花加紫、青花戧金、青花鏤雕等派生品種,雖燒造數量不是很多,但別具情趣。
康熙青花仿明代青花發色也很流行,所佔比例不大,主要是仿永樂、宣德青花蘇泥勃青料重鮮艷帶暈散的藝術效果。其次還有仿成化青花平等青料的淡描,仿嘉靖青花回青料藍中泛紫。
這時期最擅長仿宣德青花瓷,由於採用的是國產鈷料,含鐵量低,穩定性好,所繪花卉呈有黑色結晶斑點,是採用人工重塗積點方法,有意點染形成,青花下沉度及質感不夠,釉面同樣泛青,個別也有桔皮紋,用手撫摸釉面,比較光滑,凹凸不平感覺不明顯,而永宣青花釉面往往帶有波浪狀,總體來看,仿製水平還是很高的。 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是清代青花瓷器中造型最為豐富的一個時期,形式更是變化多樣,層出不窮,一種器型往往有多種不同的式樣,以人們的現實生活需要和條件為依據,千姿百態,仿古創新,既有陳設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及各種文具、茶具、象生瓷、瓷塑及仿古銅器式樣祭器、外銷瓷等。
外銷瓷在當時對外貿易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主要是表花、五彩兩個品種,基本都是民窯器,用色偏濃重,造型高大,紋飾也適應於國外市場的需求,規整繁縟,並有許多創新式樣。 康熙朝的大件琢器生產在清代也是首屈一指的,這與成型方法日臻完善和技術列趨成熟有密切關系。
如:大棒槌瓶、大香爐、萬壽字大瓶、大盤口瓶,鳳尾尊、花盆、大魚缸、綉墩、大蓋罐等,整體特點是古樸穩重,頗具陽剛之氣的力度。盡管體積較大,有的高達 厘米,極少變形,器身介面不明顯,反映了成型與修胎工藝的精進。
器物外部輪廓線和轉折處清晰、利落而有精神。 風格硬朗,挺拔向上,渾厚朴實、有力,粗獷豪放,富有陽剛氣勢,製作很清楚規范,絲毫沒有笨拙感。
中小件器物富有獨創性,嚴謹大方,講究整體效果,不刻板,端莊中透出靈秀的美姿。這一時期還出現了許多方形器,如方盤、方碗、方棒槌瓶、方尊、方花盆等,比較而言,燒制方形器要比圓形器難得多,充分表現當時工匠們造型設計的高超水平與制瓷技術的進步 康熙青花瓷器種類繁多,根據一些常見器物現擇要分類介紹如下: 瓶類:是康熙青花造型最為豐富的,多用為陳設觀賞。
有長頸瓶,早期瓶高頸粗,晚期瓶矮頸短。梅瓶小唇口,短頸,體豐滿,多是玉璧形底,少量是圈足,無款。
5.宋五大民窯瓷器的鑒定要點是什麼
宋代瓷器,在胎質,釉料和製作技術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燒瓷技術達到完全成熟的程度。
在工藝技術上,有了明確的分工,在我國瓷器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宋代聞名中外的名窯很多,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越窯、建窯以及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的汝、官、哥、鈞、定等產品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風格。
耀州窯(陝西銅川)產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層勻凈;磁州窯(河北彭城)以磁石泥為坯,所以瓷器又稱為磁器。磁州窯多生產白瓷黑花的瓷器;景德鎮窯的產品質薄色潤,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龍泉窯的產品多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麗光亮;越窯燒制的瓷器胎薄,下巧細致,光澤美觀;建窯所生產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汝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為主色,色清潤;官窯是否存在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一般學者認為,官窯就是卞京官窯,窯設於卞京,為宮廷燒制瓷器;哥窯在何處燒造也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
根據各方面資料的分析,哥窯燒造地點最大的可能是與北宋官窯一起生產;鈞窯燒造的彩色瓷器較多,以胭脂紅最好蔥綠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錯;定窯生產的瓷器胎細,質薄而有光,瓷色滋潤,白釉似粉,稱粉定或白定。
6.鑒定清朝民窯青花瓷要看些什麼特徵
清代民謠青花瓷器的特點:(1)胎釉:清初青花瓷器胎體厚重呈灰白或灰黃色,瓷化程度較好,胎釉結合緊密,多數釉面呈鴨蛋青,透明度較差,光澤度不強,個別釉面有縮釉,大部分有醬口,同時許多大件琢器底部不施釉,修胎也不太規整,盤碗底部厚重,口沿逐漸扁薄,圈足稍微向內收,有的器物足沿經過工匠仔細修琢後,還出現有泥鰍背現象,較光滑,底邊還帶有窯紅即火石紅。
(2)青料:清初青花瓷器大部是使用國產浙料繪制,大致有青翠淡雅與灰籃等種,總體呈色穩定,少數趨於灰暗,也有一些青花暈散和紋飾模糊現象。(3)造型:清初青花瓷器多以生活用器為主,陳設器為輔,造型側重於實用性,基本是延續明代的傳統式樣,形制上還多具有明代古樸渾厚之遺風。
(4)紋飾:清初青花瓷器的青花紋飾質朴自然,繪畫一反已往單線平塗的方法,而是釆用多線平塗的技法,講究勻稱,疏密有致,相互輝映,粗獷豪放,同時紋飾題材豐富,常見有動物紋、植物紋、山水圖、博古圖等,龍紋高大雄壯,矯健有力,有騰雲駕霧之勢,麒麟紋常和挺撥的巴蕉葉畫在一起,相映成趣,而且蕉葉紋中常留白。清代歷時260多年民窯製作風格不可能一成不變。
謝謝。
7.民窯瓷器如何鑒別年代
(一)造型是鑒定瓷器的重要依據 仿製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雋秀,未必能學其古拙。
因為一件器物的創作,與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審美標准以及技術條件都有密切的關系。一般說陶瓷器在紋飾、胎釉等方面均能體現各時代的特色,但造型在這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
所以若能善於識別其形狀和神態,就可以在鑒定工作中掌握一種比較可靠的方法。 觀察器形首先要對歷代造型有一個基本概念。
陶瓷器的形狀,大體是古時簡朴,隨同時代的演進而漸趨繁復。以元、明、清三代造型而論,元代造型大多較為鈍重稚拙,無論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顯得突出。
尤其是日常應用的壇、罐、瓶、壺及盤、碗等一般器物,常見有相當大的器形。例如傳世的元青花與釉里紅大碗有口徑達42厘米,青花和釉里紅大盤的口徑也在45~58厘米左右。
由於胎體厚重,燒制不易,難免有翹棱、夾扁、凹心、凸底等變形的缺陷,因而過去文獻多有元瓷粗率之論,其實這是不夠全面的。元瓷紋飾之豐富多采,固不侍言,即以大盤造型而言,十二瓣板沿花口的多是花口花底(口、底均為十二瓣花形),足見當時製作認真,雖底足之微也不輕易放過。
此種作法到明代永、宣以後便不復見(永、宣只見有花口花足的把碗和中型碗、洗,而無花足盤)。 永樂時一般盤、碗的底心也多是外凸內凹,圈足較元代放大,顯得格外平穩。
特別是胎土陶煉精細,造型輕重適宜。永樂時期另有一種純白脫胎帶暗花的器皿,胎體非常輕薄,清代人形容它曾有所謂「只恐風吹去,還愁日炙銷」的詩句。
這種「薄如卵幕」的瓷器,造型精美,都是盤、碗之類,後世雖有仿作,但在暗花紋飾的技巧上仍有所不及。宣德瓷器的造型種類更加繁多,無論盤、碗、杯、壺、罐、瓶等製作都非常精緻,而且能獨出心裁,銳意創新,如「無擋尊」可稱是空前之作,除乾隆時曾經仿製外,後世很少有此種仿品。
目前傳世品中常見的永、宣時期造型有:雞心碗、花澆、僧帽壺、長圓腹執壺(流口為葫蘆形)、天球瓶、扁腹綬帶葫蘆瓶、四季委角獸耳瓶和菱花式洗、菱花式把碗等。 至成化時期在瓷質方面精益求精,造型唯重纖巧,而且也無大器。
弘治傳世瓷器雖不多,但以黃釉雙耳罐、碗著稱於世。正德時期最突出的造型有筆架、插屏、墩式碗、磨盤式香盒、七孔出戟圓腹高足瓶等。
嘉、萬以後造型漸趨復雜,在器形上有很多創新之作,文獻上有所謂「製作益考,無物不有」的記載。只以文具一項來說,就有筆架、筆盒、筆洗、水丞、硯台、顏色碟、顏色倉(俗稱溫盂)、印盒等多種多樣。
更有大魚缸、大罐、大瓶、大盤(嘉靖黃地青花大盤口徑有達80厘米的)等,器形之巨尤勝過元代;其他如鏤空瓶、壁瓶、捧盒、方斗杯、燈台、綉墩等不勝枚舉。可以說在風格上厚重古拙與輕盈華麗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成時期的作品來未免粗製濫造。
清代無論在器形或種類方面均顯著增多,並且製作精巧。其中以康熙時期創新之作獨樹一幟。
琢器中如琵琶尊、馬蹄尊、象腿尊、鳳尾尊、觀音尊、太白尊、蘋果尊、杏葉尊、棒棰瓶、布布橙、倒載、柳葉以及凸腹花觚等都是前代少有的器形。雍正時期在器形的創作方面也是豐富多彩的,如雙陸尊、三羊尊、虯耳尊、鹿頭尊、絡子尊、牛頭尊、蒜口綬帶如意尊、撇口橄欖瓶、太白壇、菊瓣盤等。
尤其是所仿宋代名窯及永、成瓷器不僅胎釉、紋飾維妙維肖,而且在造型上更足以亂真。 乾隆時期比較突出的造型有轉頸瓶、轉心瓶、轉帶瓶、花籃、扇子及書式印盒、書式金鍾罩等。
這一時期無論創新、仿古都達到了 *** ,所仿銅、石、漆、玉、竹、木器以及象生物品均十分相似。到了嘉慶、道光以後,則大多因襲舊制,很少見有創新之作。
造型從精美蛻變為粗笨,已逐漸失去前期的優秀傳統。例如玉壺春瓶的造型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區別並不顯著,以後漸漸變得笨拙,到同治、光緒、宣統時期竟變成短頸豐腹的矮粗形式,造型遠不及以前那樣精美秀麗了。
知道了元、明、清瓷造型的基本特點之後,進而還需掌握觀察造型的方法。一般首先要注意口、腹、底三部分。
很多同類的器皿乍看外表極為相似,仔細觀察這三個部分,便可得出不同的結論。例如明代中期瓶、壺、罐一類的琢器造型,多在腹部留有明顯的接痕,而清代以後製品由於旋削細致,此種接痕多不明顯。
如此所謂一線之差,往往在斷代辨偽的工作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又如元代大盤盤身弧度較小而淺,明代永、宣大盤盤身弧度稍大而微深,前者底小,後者底大。
特別是永樂造型,無論大小盤、碗多是器心下凹,器底心凸起,而且足內牆向外稍撇,較外牆約矮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其他如明末清初許多民窯盤、碗底常有明顯的輪狀旋削痕(即所謂「跳刀」),而在官窯瓷器中則極為少見。
至於康熙大盤有些是雙圈底,民窯三彩平底器物下面多有「麻布紋」,也是當時造型上比較常見的特徵。文物工作者在鑒別新舊真偽時每以這些作為一部分依據。
有些時代接近或後世所仿前代的精品,由於紋飾畫法和胎釉原料前後相似,常常很不容易區分。例如永、宣青花撇口碗多在碗里繪三層紋飾,碗外繪四層紋飾。
8.明清民窯瓷器鑒定的方法有哪些
一是觀察明清瓷器是否符合那個朝代的器形特點,不符合的是仿品。如明代的青花瓜棱圓罐,器形大多矮胖敦厚,清代的青花瓜棱圓罐,器形則上下修長,且是磨口。再比如明代成化年間的鬥彩雞缸杯、清代康熙年間的棒槌瓶,雖然後朝也有仿製,但在器形上與前朝都有一定差別。把握了這些差別,便可分辨出是真品還是後朝仿製品。
二是觀察明清瓷器各部分比例是否協調。明清瓷器各部分比例處理恰到好處,仿品一般很難做到。
三是觀察明清瓷器外觀線條是否流暢,過度自然,給人以美感。如果外觀線條僵硬,處理草率,過度不自然,則基本可斷為仿品。從器形上鑒別古瓷器真偽,最好是拿被鑒別對象與某一歷史時期的典型器物相對照,仔細觀察口沿、耳、肩、腹以及圈足是否相符,從而得出鑒別依據。
9.青花瓷器的鑒定要點有哪些
一、官民窯的關系及康熙青花的分期 青花,中國陶瓷王國中的主要品種之一。
它不僅與玲瓏、色釉、粉彩一道並稱景德鎮「四大名瓷」,而且還享有「國瓷」美譽。明清時期官民窯皆大量生產。
官窯生產不惜成本,價值在於精。而民窯則變化多,紋飾生動活潑,以商品生產為目的。
產品粗細兼有,產量很大。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求,而且還大批外銷。
官窯是在民窯基礎上的提煉和升華,其反過來又會影響和推動民窯的發展。官民窯這種相輔相成且相互促進的關系,使其形成了既有共同時代風格又各具自身特點的狀況。
而正是其中的共同時代風格為民窯斷代提供了依據。 民窯通常按生產力的發展,使用方法的進步和民間藝術觀念的漸變等客觀因素自然地變化和過渡,這是民窯普遍存在的承襲性特點。
歷史文獻中關於民窯的可靠記載幾乎為空白,與官窯研究相比,景德鎮民窯青花的研究還處在為解決斷代問題獲取資料的初始階段。 民窯青花面貌的多樣性,發展演變的復雜性決定了民窯斷代研究的難度。
處於歷史最高水平的清康雍乾景德鎮瓷器生產中,康熙民窯可謂具有重要影響。康熙朝歷61(1662——1722)年,經濟業旺發達,對外貿易繁盛,國力強大。
由於採取了減免賦稅,「官搭民燒」和廢除「匠籍」制等一系列舉措,使民窯生產得以大力發展。 鑒於時代跨度較長,目前學術界一般將其劃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
早期系元年至二十年(1662——1681年)),中期是二十一至四十五年(1682——1706年),晚期為四十六年至六十一年(1707——1722年),作者今以康熙朝景德鎮民窯青花瓷器鑒定為題進行探討,以期「拋磚引玉」。 二、造型、胎、釉和工藝 康熙民窯青花造型古樸、端莊,整體比例協調,線條流暢,充滿陽剛之美。
型制、規格眾多難以計數。這恰映證了梁同書《古銅瓷器考》所雲:「官窯器純,民窯器雜。」
主要見有瓶、方瓶、觀音瓶、梅瓶、筒瓶、棒槌瓶、膽瓶、玉壺春瓶、琵琶瓶、花觚、蓋罐、將軍罐、粥罐、高奘罐、蓮子罐、盤、六方盤、八方盤、花口折沿盤、攢盤、碗、侈口碗、收口碗、墩式碗、笠式碗、蓋碗、高足杯、提梁壺、缸、花盆、筆筒、洗、硯、盒、綉墩、熏爐、缽式爐、筒式爐、洗式三足爐、鼎式爐和瓷板畫等。 其中,以花觚、梅瓶、筒瓶、棒槌瓶、蓋缸、將軍罐、粥罐、盤、碗、提梁壺、軍持、缸、筆筒及缽式爐等最為多見。
花觚除沿襲崇禎、順治時筒式觚形制外,還新創了上短下長二截,大口外撇,長頸漸收,鼓腹下斂。足底外傾式觚,因其口頸外撇呈鳳尾狀,又名「鳳尾尊」(其高度通常在45厘米左右)。
對此《飲流齋說瓷》曾載:「口大腹小者謂之花觚,明制者身段直下絕無波折,康熙以後則腰際凸起略如香案中插花之具矣。」梅瓶唇口,短頸,豐肩至下漸斂於脛部外撇。
筒瓶別稱「象腿瓶」,口沿外傾收頸,溜肩,柱形往下慢收。棒槌瓶在筒瓶後面因狀似中國江南農家洗衣所用的棒槌,故名。
有方、圓棒槌瓶之分,以後者居多。蓋缸直口露胎,豐肩鼓腹,底有施釉、露胎二種,蓋見饅頭形和蓋面下凹兩式。
將軍罐直口,短頸、豐肩、鼓腹下收,分無釉平底、圈足二類,蓋頂飾寶珠鈕。粥罐直口、溜肩、圓腹、底微收、平底。
蓋為圓形鈕或有孔,可加銅環飾。肩部具對雙孔洞,可穿裝金屬環以利提系。
盤通常是唇邊。碗侈口圓腹至下緩收,釉底圈足。
軍持喇叭口、束頸、球腹,流似 *** 狀,一般系外銷產品。提梁壺中以肩部飾面相清晰的四個鋪首用於提系者最為多見。
缸普遍製作較精細,常見直口、里外兩邊有唇邊呈滾圓狀,鼓腹下收,底部無釉一類。筆筒見有直筒、撇口束腰、竹節形等。
口徑大者可至34厘米曰「大筆海」。缽式爐與明末、順治朝器物基本一致,均呈撇口、鼓腹、下斂、平底、圈足狀。
胎土淘洗得很純凈,胎體堅致縝密,斷面似糯米糕,份量較重。還流行用精細淘洗之漿泥製成的質輕松軟瓷胎,俗名「漿胎」。
該胎體始於明代,通常用於細路瓷器。 早期胎體兼有明末遺風,較之中晚期手感略重。
釉汁享有「堅白釉」,「粉白釉」、「亮白釉」的美稱。表面光潤具緊披光亮感,一般見有桔皮紋、棕眼。
器內外釉色調基本一致,底部釉面多數泛白且薄,與器身有別。早期釉色白中閃青,中期釉白光亮,晚期呈硬亮青色。
早期器物常見芝麻醬釉口。 口沿及足部釉面多見有自然的毛邊或爆釉點,此乃原施加的一層具凸起感含粉質的白釉遭風化而破裂之故。
胎釉結合緊密,修胎較規整,旋胚痕較明顯。少量砂底及厚胎器的露胎處見黃褐色火石紅。
早期圈足多系兩面斜削狀,中晚期(尤其精細品)圈足處理光滑謂「泥鰍背」,粗者一般底足粘砂,打磨欠平滑。 器足分為平足、寬厚圈足(盤、碗類常見)、雙圈底(筆筒、印盒、小碟、盞托等多見))、二層台底(琢器類為主)、拱壁底(筆筒為多)和圈足等數種。
三、紋飾 康熙民窯青花早期的紋飾仍保留著明末、順治時的繪畫風格,豪放粗獷和精細工麗並存。 中晚期受明末清初書畫家董其昌、陳洪綬、劉泮源、華?羌啊八耐酢鋇熱說撓跋歟雇際胬剩餼成鈐丁T縉諢饜械ハ咂酵浚忻髂┮歐紜V型砥諞粵鞽┕は福礎⑷盡Ⅰ濉⒉斂⒂夢髁。
2. 年宵花福桶擺在哪個位置
可以擺在客廳中間。「福桶」被他們視作是今年年宵花的爆款,在嶺南花卉市場幾乎每個檔口最明顯位置都能找到它的身影,采指戚孫用新鮮紅色銀柳與乾花、干葉(多為金色)進行搭配,有的加入了吉祥物或公仔,有的則走國風唯鏈路線,價格從38元到220元不等。
在嶺南花卉市場批發商仔拆戶林鴻看來,「福桶」之所以成為爆款,顏色喜慶是吸引消費者的一大因素;銀柳可種植三四個月之久,枯萎之後乾花亦可擺放很久;「福桶」可以現場買材料動手DIY,材料的多少由消費者自行決定。這樣強調「豐儉由人」的插花方式,被認為能夠滿足疫情後消費者的訴求。
3. 求100道關於生活百科小常識的問題,注意是生活類的哦,分數不是問題
http://hi..com/yrjb/blog/item/08e3ca33d09aae41ad4b5f31.html
去看看有很多鏈接的 一定有你需要的,我也有過你的類似經歷,部長總是將一些繁瑣的事情交給我,慢慢來,不要著急!
http://hi..com/455179982/blog/item/3831d5fd7725a844d7887d43.html
4. 要學插花應看些什麼樣的書
《實用花藝造型》
叢書共分四冊:《實用插花入門》、《實用花藝造型》、《家庭簡易插花》內、《輕松學做花容藝》
《實用插花秀》
叢書共分四冊:《初級教程》、《中級教程》、《高級教程》、《包裝教程》、《乾花教程》
理論的有《插花藝術》
5. 滴水觀音小知識和家居風水
滴水觀音古稱觀音蓮和羞天草,有清除空氣灰塵的功效,它的學名海芋其他的俗稱還有痕芋頭、狼毒(廣東)、野芋頭、山芋頭、大根芋、大蟲芋、天芋、天蒙等,台灣所說的馬蹄蓮即是指海芋,它除了植物方面有功效外還能家居風水上有很大作用。
在家居當旺的方位,擺上一些厚葉或大葉的長綠植物,可以收生旺之效果,因為滴水觀音屬於不漏財型植物,所以放到財位上就會起到很好的招財作用。
那麼滴水觀音有毒嗎?
滴水觀音莖內的白色汁液有毒,滴下的水也是有毒的,誤碰或誤食其汁液,就會引起咽部和口部的不適,胃裡有灼痛感。應當特別注意防止幼兒誤食。但是滴水觀音並不屬於致癌植物。
正因為滴水觀音有毒,所以皮膚接觸它的汁液就會發生瘙癢或強烈刺激,眼睛接觸汁液可引起嚴重的結膜炎,甚至失明。誤吃莖葉就會有惡心、疼痛的症狀,嚴重的還會窒息,導致心臟麻痹死亡。故應盡量減少接觸滴水觀音,有小孩的家庭最好不要種植。所以對待有毒植物應有的態度是:保持適當距離,不隨意玩弄撫摸,不能將枝葉果實含在口中。
滴水觀音家居風水:
在家居當旺的方位,擺上一些厚葉或大葉的長綠植物,可以收生旺之效果,因為滴水觀音屬於不漏財型植物,所以放到財位上就會起到很好的招財作用。
我們知道,家宅中擺放綠色植物是十分需要注意,不能擺葉子為尖的的植物,因為從風水的角度來講,那是很容易導致破財的,而根據風水師的說法,要想擺放這類植物,需要用紅色絲帶將其綁上,這可以起到彌補破財的風水作用的。但是這只是少部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家中擺放的植物還是以圓葉的為好,葉子越大越厚的自然也就越好,所以像滴水觀音就是比較適合家居擺放的。
滴水觀音的綠葉可以吸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在日光和葉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作用下,可以與植物吸收的水分發生反應,形成葡萄糖,同時放出氧氣,再由葡萄糖分子形成澱粉。所以,在房內擺放一些綠色植物,既象徵著婚姻的勃勃生機,還能製造新鮮的氧氣,對健康大有裨益。
家居風水植物
植物在室內的作用除了可以調節小氣候,減少二氧化碳,增加氧氣,還可以吸毒、吸塵、吸收放射性物質和電離輻射以及凈化空氣與抑制噪音等。同時家居植物還能作為家居風水擺放物品,適合的家居風水植物還能帶來各種好運氣。那你知道家居風水植物有哪些嗎?下面就為你講解一下16種家居風水植物。
1、萬年青:屬天南星科,干莖粗壯,樹葉厚大,顏色蒼翠,極具強盛的生命力。大葉萬年青的片片大葉伸展開來,便似一隻只肥厚的手掌伸出,向外納氣接福,對家居風水有強大的壯旺作用,所以萬年青的葉越大越好,並應保持長綠長青。
2、金錢樹:學名艷姿,葉片圓厚豐滿,易於生長,生命力旺盛,吸收外界金氣,極利於為家中運財。
3君子蘭是著名的溫室花卉。我國有從歐洲和日本傳入的二個種。前者花小而下垂,稱垂笑君子蘭;後者花大而向上,稱大花君子蘭,是目前栽培最普遍的一個種。君子蘭葉色蒼翠有光澤,花朵向上形似火炬,花色橙紅,端莊大方,是美化環境的理想盆花,垂笑君子蘭花朵下垂,含蓄深沉,高雅肅穆,另有一番韻味。
4、鐵樹:又名龍血樹,市面上最受歡迎的是泥種的巴西鐵樹。鐵樹的葉子狹長,中央有黃斑,鐵樹寓意堅強,補住宅之氣血,是重要的生旺植物之一。
5、蘭花屬蘭科,是單子葉植物,為多年生草本。高20一40厘米,根長筒狀。葉自莖部簇生,線狀披針形,稍具革質,2至3片成一束。蘭花是中國傳統名花,是一種以香著稱的花卉。蘭花以它特有的葉、花、香獨具四清(氣清、色清、神清、韻清),給人以極高潔、清雅的優美形象。古今名人對它品價極高,被喻為花中君子。
6、棕竹:其干莖較瘦,而樹葉窄長;因樹干似棕櫚,而葉如竹而得名,棕竹種在陽台,可保住宅平安。
7、仙客來別名兔子花,是紫金牛科仙客來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仙客來是一種普遍種植的鮮花,適合種植於室內花盆,冬季則需溫室種植。仙客來的某些栽培種有濃郁的香氣,而有些香氣淡或無香氣。
8、橡膠樹:印度橡膠樹,樹干伸直挺拔,葉片厚而富光澤,繁殖力強而易種植,戶外戶內種植均宜。
9、金桔,又名金柑,屬芸香科,是著名的觀果植物。特別是在廣東及香港地區,很多市民為圖吉利在春節購買。金橘為常綠灌木。花單生,白色,芳香。果多為橢圓形,金黃色,有光澤,部分品種可食用。
10、發財樹:又稱花生樹,它的特點是干莖粗壯,樹葉尖長而蒼綠,耐種而易長,充滿活力朝氣。
11、富貴竹又稱萬年竹,其葉片濃綠色,長勢旺,栽培較為廣泛。一般多用於家庭瓶插或盆栽護養,特別是從台灣流傳而來的塔狀造型,又名開運竹,觀賞價值高,頗受國際市場歡迎。
12、搖錢樹:葉片頎長,色澤墨綠,屬陰生植物,極有富貴氣息。
13、鴻運當頭是鳳梨科的花卉,花在株頂或中部開放。鴻運當頭花葉繁盛,花色紅艷,很有喜慶的氣息。
14、蓬萊松是多年生常綠灌木,極適於盆栽觀賞。暖地也可布置花壇。它栽培管理簡單,而且耐陰性好,適於中小盆種植用於室內布置,同時也是插花襯葉的極好材料。
15、七葉蓮耐寒耐旱性強,是常綠蔓性灌木,分枝多,莖節處生有氣生根,掌狀復葉互生,有小葉7~9片,長橢圓形,深綠色,葉柄細。花淡黃綠色,秋冬開花,漿果紅黃色,春季成熟。適合庭院美化或盆栽。
16、金錢樹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是極為少見的帶地下塊莖的觀葉植物,原產於熱帶非洲。我國於1997年從荷蘭引進,在廣州芳村和順德陳村露面。金錢樹葉質厚實、葉色光亮,宛若一掛串連起來的錢幣。故以此得名。
家居植物風水知識
家居風水在家居空間中,很多人都會擺放一些植物來點綴空間,但是殊不知植物的選擇以及植物的擺放都是很有講究的。關於家居植物風水擺設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由風水大師來為大家講解風水植物的擺放吧!
一、植物與人體健康
植物是有生命的物體,千百種植物的生命場與性能都不同,大體分兩類;有毒與無毒。無毒植物有益人體健康,而有毒的物體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或輕或重的傷害,且這種不利因素是我們的眼睛看不到那種傷害。所以我們在選擇養植的植物花卉時多以有利健康的植物為主;如抗污植物:蘆薈、柑桔、吊蘭、菊花、仙人球、仙人掌、龍舌蘭、虎尾蘭、長春藤、金桂、含笑、米蘭、姜黃、黃梔、觀音竹、君子蘭、睡蓮、富貴竹、蘭草系列的植物為主,給人居生活起到助宜。如把蘆薈、袖珍椰子擺放在學生的卧室會引導他(她)學慣用功、進步、思維敏銳、體質強壯、胃口好。
少養植一些含有毒素的植物;如:滴水觀音、鐵海棠、夜來香、夾竹桃、天南星科的萬年青、五色梅、一品紅、夾竹桃、瑞香、鳳仙花、月季花、非洲茉莉等;這些植物不宜多養殖。
因植物本身都有一種能量場與磁場,這些能量場且易被人體接收,它通過大氣的流動把能量場與磁場轉化成一種信息能量場傳播、傳導給人們,它們的能量好壞直接會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
二、人與植物的五行生剋
在家中種養花卉要講究植物陰陽與五行分屬,植物與五行的研究和實踐都表明,植物能與五行相配,並服從五行規律,故能與人的五行相對應。利用人與植物的五行對應關系,可以修心養性、治療許多疾病。
人的磁場信息與植物的磁場信息能達到一個協頻點,人生受先天因素的限制,即人出生時間的時空定位來決定五行命運的;同樣植物也具備這些條件。植物的五行與人的五行相生相剋也息息相關。
如某家庭有兄弟三人,那這三兄弟的時空定位與方向定位、排行定位是截然不同的,就是某命宮相同,而上述條件也不會相同,如某人磁場屬金,而居室多養殖磁場屬火的植物,在此能量場中生活,那就會對人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導致思維發揮不好,情緒低落不穩,心情不暢、煩躁、昏睡、食慾下降、經絡疼痛、工作不安心效率上不去。假如某生命磁場屬木,生活在水性植物與木性植物的磁場中就起到有利健康、激極、上進、好學、禮貌文明;賞心悅目、調心怡情、消除靜電、凈化空氣、減小噪音、吸收毒素,升華生命與心靈。
所以家養花卉的磁場要與人的磁場相生相助,不宜相剋,如果家居有一種滯怠感或氣場流動不暢,植物還能起到軟化催活的功能,促使缺乏能量的區域充滿生機,活躍起來,所以說植物也是一種生機勃勃的引升能量。
植物分陰陽五行,具備相生相剋的自然規律與陰陽法則;
五行屬金的植物如:桔子,吊蘭、九里香、瑞香、水仙花、銀桂、白丁香、玉棠春、夜來香、樂昌含笑。
五行屬木的植物:南洋杉、蘭草、雪松、陰香、松柏、富貴竹、橡膠榕、龍骨、荔枝、觀音竹、柳杉、冬青、黃楊、龍眼、柏樹、巴西鐵、仙人掌。
五行屬水的植物:荷花、睡蓮、美麗針葵、三葯檳榔、美人蕉、重陽木、榕樹、福建茶、羅漢松、海南蒲桃、魚尾葵、君子蘭、竹柏、棕竹、龍柏、萬年青、龍骨等。
五行屬火的植物:紅鐵、龍血樹、木棉、鳳凰木、紅桑、火石榴、梅、桃花、紅杏、火棘、火焰木、紅菊、紫藤、紅花洋紫荊、大紅花、寶巾藤、紅梨、紫薇、紅鐵、丹桂、櫻花、紅楓。
五行屬土的植物:黃槐、鐵刀木、臘腸樹、五椏果、黃菊、萱草、南天竺、佛肚竹、、米蘭、黃蟬、龍爪槐、黃素馨、灑金榕、花葉蓮翹、金心吊蘭、黃柏、金桂、含笑、黃連、無憂樹、黃芩。
有毒的植物
植物學家測定,慎用的植物,包括促癌、導致過敏、有毒的花木;天南星科花葉萬年青、黃金葛、白蠟燭也叫一帆風順、醉魚草、龍骨、勒海棠(虎剌)、夾竹桃、非洲茉莉、馬錢子科植物、羊角扭、魚藤、見血封喉、鬧羊花、大茶葯、漆樹、曼陀羅、馬兜鈴。
植物的陰陽五行生長有定律;如:小麥與水稻五行磁場一陰一陽,生長規律相反,小麥五行磁場為陽、右旋穗向上長,白天生長,性溫;水稻為陰、左旋、開花從上而下,穗向下垂,夜晚生長,性寒。
在如:
相剋的植物:葡萄與榆樹、松樹(葡萄種植在松樹下結果很少、生長在榆樹旁邊結出的果味是酸的)相剋、水稻與竹子相剋、水仙與鈴蘭相剋、。
相生的植物:檀香與西欖相生、綠豆與水稻相生、毛葉莠竹與杉樹互生。
人與植物之間也存在著相往相剋的易理現象,植物的五行、陰陽、色彩不同,對人體健康也產生不同的調治作用。
植物五行擺放:
金性植物,放置西方,宜助肺。
木性植物:栽養在東方、利益肝、。
火性植物:培植在南方,有利益於心臟健康。
土性植物:根據後天卦理多種於中央,能養胃健脾。
水性植物:生長在北方,能補腎、治療腸道。
陽生植物宜靠近窗戶擺放,陰生植物要置於陰涼通風處培養。
所以居家養殖植物花卉一定要科學性養殖;上述介紹的居家中常養殖的花卉品種如長時間位置擺放不當的話,就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而導致一些奇妙、奇怪的病變;給自己與家庭帶來不必要身體、精神、經濟、事業上造成很大的損失。早在2003年我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在一個項目的研究中指出,目前已發現有52種植物對人體有促癌作用,常見植物中有:鐵海棠、一品紅、鳳仙花、銀邊翠、紅背桂、火殃勒、萬年青(天南星科)、刺海棠、龍骨、灑金榕等,這些植物在食道癌的形成中得到驗證,在誘發鼻咽癌中促病率更大。家養花卉一定要遠離有毒素的植物。
喜歡養植物盆栽的朋友一定要注重風水才行,好的擺設能夠為你和家人化煞招福的,希望大家能夠注重點哦!
家居風水之客廳花卉布置
客廳是生活起居之中,不論待客或與家人互動最頻繁的場所。它是定義整體空間風格的最佳代言,同時也必須能讓家人或訪客感覺舒適自在。一般來說,客廳的風格是在大面積結構完成後即已確定的,之後只能再利用一些可變的元素加以微調。所以,除了運用家裝飾品為空間注入新鮮感和製造溫暖的感覺外,花卉布置也是另一項為空間增色的絕佳裝飾品。
另外,隨著季節變化,客廳也是展現布置的最佳空間。因此,正適合以花卉種類的豐富與其美好姿態成為活躍空間氣氛的最好布置。
一、 客廳花卉布置原則
客廳既是生活起居的重心,也是在空間之中所佔的面積勢必較其它空間大出許多的地方,相對地,所能布置的地方也多。以沙發為基點,周圍的茶幾、桌子、電視櫃、窗檯等都是展現花的理想位置。另外,除了考慮花色與花器的搭配適宜之外,花卉的芬芳香味也可列入布置的重點,以充分創造出舒暢愉快的起居空間。
1.大同中求小異
為了呼應原有的空間風格,在花材色調的設定與形態的選取上也應盡量以客廳中大面積的表現為標准。例如,牆壁的色彩、沙發窗簾的樣式等都能作為客廳花卉布置參考的依據。
2.花器以圓滿低矮為宜
在選用花器上要以線條簡單、造型別致為宜,且高度最好低矮一些。除了可以避免妨礙談話的空間與收看電視的視線之外,也正因為花卉的擺放位置通常多在沙發四周,是人員走動較為頻繁的位置。因此,不得不為安全考慮放棄擺放太高的花器。而且,既然已放低視覺的水平線,那麼最好以塊狀花或花束的形態呈現以凝聚視覺的焦點。
3.節日布置花材不可少
雖然客廳的空間很大,可以用來布置的位置也多,但只要選擇一兩處重點布置即可。遇上特殊的日子或節假日,可以購買一些適宜的花材搭配簡單的花器,增添過年過節的氣氛。例如,過年時,就可以用雲龍柳、蝴蝶蘭、觀賞菠蘿、火鶴等較耐久又具有吉祥意味的植物為花材。
4.宜人花香為情感加溫
客廳是生活空間之中與家人相處及招待賓客的共同區域,若是能運用花卉的天然香氣,為空間注入一點香味,不僅能使居住者的心情愉悅起來,也讓來客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例如,玫瑰、水仙等不但具有凈化空氣的功能,還能為家人或賓主之間的情感加溫。
二、 客廳花卉布置方法
1. 清新花色鮮活空間
客廳的主要風格通常取決於大面積元素的色彩、樣式或風格等。在決定花材時,可以以其中一項為出發點選擇適當的花卉。例如沙發為鮮嫩的綠,抱枕為清新的白,那麼,來點綠葉白花就對了。
2. 鬱金香擺放
對於不懂花藝或沒時間擺弄花草的人來說,能夠不費吹灰之力達到最大布置效果的花藝訣竅,最讓人躍躍欲試。對於用來接待訪客的起居空間而言,更是需要這種三分鍾布置。你可以找個長形而且與茶幾同屬實木材質的花器,隨興地擺上一整束鬱金香,並在根部壓塊石頭,就會有一幅春天來臨的景象,隨即令人心花怒放。
3. 水生植物清涼夏日風景
一般切花只要有水就能持續綻放一些日子,而水生植物也同樣以水為生,只是它們的根部更需要以貝殼砂取代培養土才得以延續生命。雖然必須付出較多的精力照料,但炎炎夏日若能在客廳擺上一缸水生植物,便能立即緩解空間的乾燥。
4. 亮麗水仙一年之始
客廳的餐桌是家人團聚及賓客到訪時最常聚集的地點,所以,不論過年或是特殊的日子,這里絕對是布置的重點。水仙是過年的花卉,其品種很多,其中以進口的西洋水仙為主四季皆有。將整束黃色西洋水仙直接放入黑色花器里,就能讓客廳頓時亮眼起來,增添迎接新年的感受。
5. 珍珠、陽光、葉材的光影游戲
由於客廳多半開窗戶,甚至有大片的落地窗將大量的光線引入室內。基於這樣的採光優勢,倒可以利用諸如珍珠等閃亮剔透的素材來玩一場植物與光影的游戲。先將整束熊草穿上一顆顆珍珠,用銀河葉圍邊,再用繩子將兩者綁住後放入窄口花器內,擺放在沙發旁的小茶幾上。當陽光射進,粒粒珍珠閃閃動人,彷彿下著綠色珍珠雨。
6. 海芋的巧裝扮
陶制的扁圓型花器,本身就具有美麗的弧線,搭配任何花材都很適宜。用來裝盛與沙發布花樣吻合的彩色海芋,再以壽松點綴在瓶口處作為收口,其自然伸展的線條,更與圓滿的花器構成一幅畫面。
7. 細長葉材襯托裝飾畫的豐富
空盪的客廳主牆通常會以畫來增加它的豐富度。主牆上已有兩幅高低層次的鬱金香長形畫,旁邊就不需要再綴以多姿多採的花藝作品。僅以新鮮的水蜜桃和簡單的細長切葉,營造畫外風景,襯托畫品的豐采。
8. 低矮漂浮花,視線不受阻
裝水的容器最怕被推倒,濺出一地難收拾的水。在客廳的茶幾上布置花卉時不妨放低整個作品的高度,以免不小心踫撞而造成危險。你可以把藍色的玻璃珠投進透明的錐形玻璃花器里,並放入紅色海芋與卷狀的紐西蘭葉,一個簡單的漂浮花藝就能擄獲眾人的目光。
9. 青綠小竹透出自然氣息
原木地板和椰纖地毯,配上鵝黃色的牆面,沙發則選用白色,整體感覺原本已是一派溫馨。再搭配大型茶幾上隨興擺放的青綠小竹,不論是與大面積元素的呼應,或是花器與家飾之間的協調,都呈現出一股自然舒適的居家風格。
10. 橘色花卉帶動和諧喜悅
客廳是屬於人與人之間交流最為密集的空間,適合色彩度較高的花,例如,非洲菊、紅玫瑰、彩色海芋等。利用它們來布置,不僅能迅速凝聚空間的焦點,還能傳遞快樂的因素。而且,以3朵並列的方式擺放,更能加速渲染的力量。
11. 白海芋柔化空間氛圍
偌大的空間、四平八穩的線條,給人大器與正規的感覺。這時,如果能在其中心的位置擺放少許花形含蓄、線條細致的白色海芋,往往就能美化空間的線條、營造沉穩又不失輕盈的空間氛圍。
12. 中空木有視覺穿透力
客廳中的擺飾品除非作為區分及隱蔽之用,否則多以坐下來不妨礙視覺的高度為准。將花切成兩種尺寸:2/3與瓶身齊,另外1/3則比瓶口高出20~30厘米。高的擺在花器兩旁;矮的則置於中間,扎實地塞滿整個花器。如此一來,就能享有拉高的視覺趣味,也不影響視線的穿透力。
6. 福桶插花教程
仿冬青:12叉1支,8叉2支,6叉2支。金色模擬花:銀杏葉2支,尤加利1支,網葉1支,大愛心1支,木綉球1支。
福桶1個,花泥2塊,招財貓2隻,竹簽2支,新年吊牌和2米裝飾燈。忘記拍工具了,准備刀、剪刀、鐵絲剪各一把。
按照層次插進福桶,銀杏葉、尤加利、網葉和大愛心修剪一下,錯落地插進福桶。
6叉冬青也拔下2叉,再插到金色葉前面,木綉球剪短插到桶的最前面,遮住花泥。把剛才拔下來的冬青和剪下來的金色葉插進縫隙中,填滿福桶。
7. 有哪些「年味兒」滿滿的春節傢具裝飾
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對於成年人來說,雖然春節,過年的氛圍好像不及自己小時候了,但是仍有一些具有濃濃年味的家居布置不難發現。
1.一抹中國紅,給春節披上喜慶祥和盛裝。
紅色寓意熱烈大方,激情四射,興旺發達。
中國紅則是中國的民族色,具文化個性,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春節的家居布置中大紅的對聯是不可缺少的,輔之以紅燈籠,吉祥「福」字,紅色的中國結,春節氣氛濃烈。
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一束昂首怒放的鮮花,一幅幸福家庭的照片牆,一個個遠方孩子們裝滿思念的旅行箱,一張張獎狀,證書,喜報總結著一年的成績,新年的希望,無不映照著這年味,這春暖花開的好時節。
年味還可以從過年換新衣上呈現出來,特別是小朋友的從頭到腳,從里到外一身新,想必這童年的美好回憶,濃濃的親情,父母之愛會一生記得。
春節新裝在你的衣櫃,衣帽間收納中不時喜悅呈現。
如需進一步細節,可詳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