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插花異同
❶ 中國花藝與西洋花區別
東方,注重線條,講究意境、色彩樸素。西方,注重幾何豐滿造型、色彩艷麗、花數量多,以多取勝。 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西洋插花與中國式相比較強調實用和設計理念,一般較能融入生活之中,達到日常生活的裝飾效果。
中國花藝與西洋花介紹
中式插花經歷各朝不同之生活背景方式,產生各種不同之風格,然歸眾為宗,仍是以我固有的哲理旨趣為中心,故對花講求品味與意趣,同時包含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契機與內涵。中式花藝之主要特色為,含蓄、高雅、飄逸、豐盈、和諧。
西方式插花具有西方藝術的特色。它的造型較整齊,多以幾何圖形構圖,講究對稱與平衡,色彩濃烈,用材較多,插作繁密。所選花材有一定禮儀含義。西方式插花的花色通常艷麗明快,花型規整。西方式插花的特點之一是用花量大,色彩豐富。
❷ 世界插花的兩個發源地東方流派和西方流派有什麼區別
東方流派起來源於中國,起先用於敬自神。西方流派起源於古埃及,早在公元前2500年,埃及人就用睡蓮花(印度藍睡蓮和齒葉睡蓮)插入瓶或碗里,裝飾餐桌,或作為禮品,或作喪葬品,用於宗教祭祀活動。東方流派插花藝術追求線條美、意境美,花材少而精,不要求花朵碩大,色澤鮮艷;插花的造型趨於自然,構甲形式多為不對稱的自由式。
西方流派插花藝術一般要求花朵碩大,花色鮮艷,構圖多為幾何造型,較注重整體和色彩的效果,一般花材數量多,花與花、葉與葉、花與葉間層次分明,排列有序。
❸ 中西方插畫的區別
當今世界插花流派眾多散褲,然而,從總體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中國、日本等國為代表的東方風格插花,另一種是以歐美為代表的西方風格的插花。這兩種插游拆花風格有著較明顯的區別。
3.插花用花樸素大方,清雅絕俗,一般只用兩至三種花色,簡潔明。對色彩的處理,較多運用對比色,特別是花卉利用容器的色調來反襯,同時也採用協調色。這兩種處理方法,通常都需要用枝葉襯托。
❹ 闡述東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及現代自由插花的風格特點並對比三者的異同點
根據藝術風格可分為東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和現代自由式專插花中國式插花
(1)東方式插花
有中國插花和日本插屬花之分
中國花藝 特質 自然之真:依花草樹木之自然生態,掌握季節之變化。 人文之善:經濟效用、敦睦人倫、花卉德性;日本式插花要旨 奉獻:有如大自然界將花和樹最美的一面無私地獻給人類。 耐性:把一枝一花放在最適當的地方,需要寧靜的心。 精力:收集花材處理枝、莖、葉均需要充沛的精神。
東方插花更重視線條與造型的靈動美感,插花的花型由三個主枝構成,在中華花藝中我們把最長的那枝稱作「使枝」。以「使枝」的參照,基本花型可分為:直立型、傾斜型、平出型、平鋪型和倒掛型。
(2)西洋式插花
形式插花(傳統插花),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線條為原則,
花多而色彩艷麗,多以幾何圖形構圖插制,有半球型、三角型、水平型、花扇型、瀑布型、圓錐型、橢圓型、球型、垂直型、水平型,還有以字母形狀造型的S型、T型、L型等等,都有其各自的魅力。
(3)自由插花
崇尚自然,不講形式,配合現代設計,強調色彩,傳統式適合特殊社交場合,自由式適合於日常家居擺設。
❺ 從不同方面比較東西方插花風格有哪些不同
(1)造型:東方以線條復造型為制主,利用枝葉的形態、線條的長短粗細、曲直頓挫、強弱剛柔、虛實疏密,勾畫出簡潔、飄逸、瘦硬、粗獷的不同造型,單體表現力很強,具有構圖表現力和欣賞力。西方以幾何造型為主,注重色塊效果,構圖有圓形、半圓形、等腰三角形、火炬形、月形、S形等。注重群體表現力,有人稱其為色塊插花。
(2)構圖:東方注重自然,採用不對稱的均衡,取材廣泛;西方講究規則。東方用花忌繁、忌雜;西方花材較多,色彩豐富。
(3)內涵:東方講究意境,主觀心意與客觀景物相融合,通過作者和觀者的想像、聯想進行創作和欣賞。西方注重外觀視覺效果,強調外形和色彩的裝飾,雍容華貴,熱烈奔放。
(4)器皿:東方把花材、器皿、道具、環境作為整體綜合表現,認為它們是藝術欣賞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以茂密花材掩蓋器皿,講究環境協調。
(5)數量:東方用花不求多,常有幾枝畫龍點睛,較多地運用青枝綠葉勾線襯托。愛用的枝葉有銀柳、十大功勞、火棘、八角金盤等。西方用花的數量較多,有花枝繁茂之感。一般以草本花卉為主,如百合花、香石竹、扶郎花、月季等。
❻ 東西方插花的風格的區別與比較
造型
東方以線條造型為主,利用枝葉形態的長短粗細,強弱剛柔,曲直頓錯,虛實疏密,勾畫出簡潔、飄逸、瘦硬、粗獷不羈的造型。單體表現力強,都具有構圖表現力和欣賞力。西方以幾何造型為主,注重色塊效果,其構圖有圓形、半圓形、等腰三角形、火炬形、月形、S形等,注重群體表現力。有人稱其為色塊插花。
構圖
東方注重自然,採用對稱或不對稱的均衡,取材廣泛,花、葉、果、藤均用,盛開、半開、含苞同用。西方講究規則,採用對稱均衡,花材的姿態和規格統一做放射狀排列,構成幾何圖形。且花材多,色彩豐富。
內涵
東方講究意境,把主觀心意和客觀景物融合在一起,通過作者和觀者的聯想進行創作和欣賞。西方注重外觀視覺效果,強調外形和色彩的裝飾,使其作品熱烈奔放、雍容華貴。
器皿
東方把花材、器皿、道具、環境作為整體綜合表現,以優美的陶瓷、玻璃、金屬、漆木、竹編、草編各式盤盆及貝殼、樹段、石片、竹筒製作花器,它是藝術欣賞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配以宮燈、書畫、珠簾、窗景、魚缸、鳥籠,乃至焚香置硯。西方以茂密花材,掩蓋器皿、幾架;用以變化作品高低、前後,講究環境協調。
數量
東方用花不求多,一般用幾支畫龍點睛,多用青枝綠葉勾線襯托。西方用花量比較多,給人以花枝繁茂之感。一般以草本花為主,如香石竹、扶郎花、百合花、菊花、馬蹄蓮、月季等。
現在西方盛行的插花有3種方法:其一現代大堆頭插法。以一二種鮮艷奪目的大花朵為主題,小花朵作陪襯,呈現出和諧的對照。其二,現代線條美插法。以突出花朵的自然美和形態美為目的,分對稱和不對稱兩種形式。不對稱的可自由發揮,有獨特的創造性,受人喜愛。其三,現代線條大堆頭合並插法。是綜合大堆頭和線條的優點,即把西方插花藝術和東方插花藝術的傳統優點融合在一起,適用於國際花展和交際場合。
西方對中國插花已由認同到喜歡,特別是中國插花的別具一格、古樸典雅、清秀自然的藝術風格,博得外國朋友的青睞。稱之「中國插花看上去是活的」。對中國園林藝術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正如明代插花先輩袁道宏論之的插花「雖小道,實藝術之一種,有學問焉。"這一傳統藝術:需要在全國普及,以豐富祖國的藝術寶庫,豐富人民精神生活。
東西方插花藝術的藝術風格和插製法
當今世界插花流派眾多,然而,從總體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中國、日本等國為代表的東方風格插花,另一種是以歐美為代表的西方風格的.插花。這兩種插花的風格有著明顯的不同。
一、時代與背景
傳統的東方民族酷愛自然、崇尚自然,對自然之美景有著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點。講求「物隨原境」「形肖自然」即所表現的景觀需符合萬物自然生長規律。這就要求插花者要深人了解觀察植物的習性,思考其美之所在與其美之精華,並融人個人情感,才能創作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西方式插花受西方哲學影響提倡的「人文主義」。認為人與自然是藝術的真正對象,力圖從中找出最美的線條和最美的比例。用一種程式化、規范化的模式來確定美的標准和尺度,強調整齊一律,平衡對稱,推崇幾何圖形等。反應在插花藝術上多以幾何形的造型以抽象的藝術手法把大量的色彩、豐富的花材堆砌成各種形狀去表現人工的數理之美,以求得較強的裝飾效果。
二、立意與構圖
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講究意境,於自然花材的美來娛人、感人。人們根據花木生長的特性,溶人個人情感並賦予花木象徵性的含義,以借花言志或抒發情懷。如百合寓意百年好合、萬事如意;水仙為水中仙子,神聖高雅;石榴為多子多孫、子孫滿堂;梅花傲雪凌霜,象徵無畏不懼等。構圖以遠景、中景、近景去安排。花與花、花與葉之間相互呼應,生動有趣。
西方式插花講究的是花材的種類及數量。花朵豐滿碩大,構圖多採用對稱、均衡或規則的幾何圖形,如三角形、圓型、水平型、S型等。追求塊面和整體效果,極富裝飾性和圖案美,作品具雍容華貴之態。
三、插製法則
東方式插花講究寫實、寫意二者相結合的藝術手法。插作中注重
(一)線條的運用:認為線形花材更富生氣、更能抒發情感。
(二)高低錯落,參差有致:即插花的比例與位置關系。它包括花材之間、花材與容器之間、作品與環境之間。「太繁」作品顯的上重下輕;「太瘦」作品顯得空洞。
(三)虛實結合,剛柔相濟;東方式插花中的虛就是松、淺、模糊。實就是濃、重、密。剛就是勁、硬、挺。柔就是軟、溫、綿。插花中沒有虛實就沒有畫面,沒有剛柔就沒有深度。虛實配合好就有層次。
(四)呼應關系:呼應主要指情勢上和色彩上的呼應,注重花材的方向性,使花材在俯仰之間、顧盼之間互相聯系,渾然一體。
(五)對比關系:東方式插花注重畫面的對比,通過對比可使花材之間各自突出,構圖顯的生動活潑。
(六)注重賓主關系:賓主關系的確立,可使主題集中,而不散漫。
西方式插花一般採用傳統的幾何形插法。作品所用花材往往把花器全部遮掩住,容器不外露,只按擺設的位置或場地決定花型大小。插作時注重
(一)外形規整、輪廓清晰:外形輪廓是由最外圍花的頂點連線組成的,這些頂點連線呈現的形狀就是插花作品的造型,如扇型、三角型、L型等。
(二)注重層次豐富、立體感強:各種形式的幾何形插花不僅從正面看輪廓呈幾何型,從側面看也應呈規則的形狀,如:三角型插花,其實質應是一個三角形錐體。花朵之間應分布在整個空間的不同層次。
(三)注重焦點突出、主次分明;焦點突出,作品穩定。焦點花可以是一朵大花也可以是一組異型花,但不可.基本花型插作方法
東方式插花花型一般由三個主枝構成骨架。第一主枝是最長的枝條,決定花型的基本形。第二主枝是協調第一主枝,其長度是第一主枝的1/2或314。第三主枝是起穩定作用的枝條,其長度是第二主枝的1/2或3/4。從枝是陪襯和烘托各主枝的枝條,數量根據需要而定。三主枝上下位置的變化可形成不同的造形。主要有直立、傾斜、下垂、平展、直上、對稱等。
西方式基本花型插作,按造型結構可分為,對稱構圖和不對稱構圖。對稱構圖是作品的外形輪廓對稱,如圓型、半球型、扇型、倒T型等。不對稱構圖是外輪廓不對稱,常見的有L型、S型,新月型。基本型的插作首先確定造型,然後插出圖形的基本骨架。骨架插好後,定出焦點位置、插人焦點花,在輪廓線的范圍內插人其它花朵,並用散狀花、葉填充其空間,遮蓋花泥,使各部分協調、均衡,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❼ 東西方插花藝術的特點比較
現當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之下,高新科技的產品層出不窮,滿足了了人們快速辦公的,足不出戶就能知天下的實際需求。但是人們的精神世界卻漸漸地空虛,減少了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世界變得越來越小,眼界也變得越來越狹隘。插花藝術,便又開始漸漸地風靡起來,它的雅緻,清新,讓不少人難以割捨。那麼現在就來深入地了解什麼是插花藝術。
插花藝術,即指將剪切下來的植物的枝、葉、花、果作為素材,經過一定的技術(修剪、整枝、彎曲等)和藝術(構思、造型、設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製完美、富有詩情畫意,能再現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藝術品。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插畫藝術的風格又有所不同。
東方式插花起源於中國,早在西漢時,已有把花枝均勻地插在盆中的簡單的插花形式。到東漢末年,插花成為佛事活動的供養物之一,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插花都帶有濃郁的宗教色彩。隋唐時,插花從佛前供花擴展到宮廷和民間,出現了花文化,插花藝術日趨成熟,並於這個時期隨著文化、宗教等的交流開始傳入日本。
日本花道在中國的影響下得到發展,大約於500年前形成了日本獨特的風格和花道精神:流派頗多,有以草月流、小原流、古流派為代表的大約有300多個流派。對東西方插花藝術的交流與融合起到巨大的作用。
西方插花也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就有將植物材料用於裝飾目的的做法。中世紀的宗教儀式中百合花為主要材料的插花成了宗教信仰的象徵;文藝復興後,插花得到迅速發展,形成了傳統的幾何形、圖案形風格,初步形成了西方大堆頭式插花風格。
20世紀隨著東西方插花藝術的交流,西方插花也吸收了東方插花的一些特點,開始注重用枝、葉表現線條美,構圖上也開始追求下垂、弧形、不對稱的傾斜等流暢線條,出現了大堆頭-線條混合式構,更進一步完善和豐富了西方藝術插花的風格。
東方插花藝術的特點
1、注重意境和內涵思想的表達,體現東方繪畫"意在筆先、畫盡意在"的構思特點,使得插花作品不僅僅具有裝飾的效果,而且達到了"形神兼備"藝術境界。
2、以線條造型為主,追求線條美,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形態,因材取勢,抒發情感,表達意境。
3、在構圖上崇尚自然,採用不對稱式構圖法則,講究畫意,布局上要求主次分明,虛實相間,俯仰相應,顧盼相呼。
4、注重作品的人格化意義,賦予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內涵,採用自然的花材表達作者的精神境界,所以非常注重花的文化因素。
5、色彩以清淡、素雅、單純為主,提倡輕描淡寫。也有重彩華麗的但主要用於宮廷插花。
6、手法上多以三個主枝為骨架,高低俯仰構成各種形式,如直立、傾斜、下垂等等。
西方插花藝術的特點
1、插花作品講究裝飾效果以及插作過程的怡情悅性,不過分強調思想內涵
2、講究幾何圖案造型,追求群體的表現力,與西方建築藝術有相似之處。
3、構圖上多採用對稱均衡的手法,表達穩定、規整,體現人為力量的美,使花材表現強烈的裝飾效果。
4、追求豐富艷麗的色彩,著意渲染濃郁的氣氛。
5、表現手法上注重花材與花器的協調,插花作品同環境場合的協調。常使用多種花材進行色塊的組合。
你可能喜歡西方的插花風格奔放,華麗,或者,你更偏愛東方的插花風格淡雅,樸素。無論哪一種風格,都值得我們學習和鑒賞。苦於工作的繁忙而實在沒有時間常常到戶外活動的朋友,可以嘗試著了解一下插花藝術的美妙,走入插花的世界,你也能夠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之處。是時候放慢腳步,感受生活了。
❽ 東西方插花的區別
東方:注重線條、講究意境、色彩樸素。
西方:注重幾何豐滿造型、色彩艷麗、花數量多,以多取勝。
【中國式插花】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 意念和雛形。
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
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 欣賞的詩詞很多。
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
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 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
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 展和普及。
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
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西洋式插花】
西洋式插花起源於地中海沿岸的西方插花,早在公元前2000年時尼羅河文化時期。
從古希臘直到羅馬後期,經歷了中世紀的文化停止時期,十四至十六世紀才奠定了現代西洋式插花的基礎。
西洋插花與中國式和日式插花相比較強調實用和設計理念,一般較能融入生活之中,達到日常生活的裝飾效果。
❾ 插花中傳統東方式插花跟西方式插花有什麼區別
東方式插花藝術:以日本和中國為代表,以線條造型為主,注重自然典雅,要求內活潑多變,容線條優美;重寫意,講究情趣和意境;構圖簡練,用色淡雅,耐人尋味,花材多以木本為主,配以草花,按季節選不同花材,不求量多色重,但求韻致與雅趣。
西方插花藝術:以美國、荷蘭和法國等國家為代表。其特點色彩濃烈,多用大量各種不同顏色和質感的花組合而成;以幾何圖形構圖,講究對稱和平衡,注重整體色塊藝術效果,富於裝飾性。多以草本花材為主,要求花朵豐腴,色彩鮮艷,用材量較多。由於各種不同的圖形都有較明顯的軸線,因此盡管採用的是成簇的插法,色彩斑斕但雜而不亂,渾然一體,有節奏,有深度。
❿ 比較東西方傳統插花藝術風格的差異有哪些
西式插花
西方風格的插花,注重色彩的渲染,強調裝飾豐茂,布置形式多為各種幾何形體,表現為人工的藝術美和圖案美,其特點為:1.用花數量比較大,有花木 繁盛之感。一般以草木花卉為主,如香石竹、扶郎花、百合、菖蘭、菊花、馬蹄蓮和月季等。2.形式注重幾何構圖,比較多的是講究的插法,雍容華貴之態。3.色彩力求艷麗創造熱烈的氣氛,具有豪華富貴之氣。東方和西方插花的形式,之所以有著明顯的區別和特色.這是各民族所具有的特性決定的。歐美人性情奔放熱烈,喜歡一些能夠直接表露的東西,而東方人的性格與其相反,比較內向穩重,喜歡較含蓄的東西。
英、美兩國以插成大堆頭為尚,亦以豪華色澤為主.萬紫千紅的花朵,爭妍斗麗地映入人們的眼簾,表現出那種豪華富貴的氣氛.尤其適合用於聖誕、新年生日、結婚、感恩節日。法國人素來是羅曼蒂克的,所以他們的插花是抽象的,以印象派來表現他們的民族性。
中國人以風雅見稱.有人用「一枝獨秀」來比喻花的美又說「蓮之出於污泥而不染」「桃李爭春」又用松竹梅來代表「寒冬三友」中國人用詩情畫意來插的,這也是代表中國人的民族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交往,各種藝術形式也在不斷地被人們認識和吸取東、西方插花出現了相互滲透的局面,彼此取長補短,不斷得到改進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