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藝花行
❶ 榆次老城的老城文化
榆次是山西古老的城市之一,是省城太原的南大門,素有並南重鎮之稱。
早在戰國時期,史書就有了榆次城郭的記載。榆次老城是隋開皇二年
(公元582年),在漢城舊址上修築起來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這座「周五里、高三丈、基廣四丈、上廣兩丈、池闊與高等、深半之」的
老城一直較完整地保留到20世紀40年代。
直到20世紀50年代在新興的城市化建設中,榆次老城才逐漸消失了。21世紀初,開始修復的榆次老城,西至西門瓮城,東至俞家街,南至清虛閣,北至小井巷。老城枯賀雀可謂結構嚴謹、布局合理、建築宏偉、功能齊全。南北大街市場繁榮,店鋪林立,是古城經濟中心。城隍廟、縣衙、鳳鳴書院等建築相依而立,是古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充分體現了榆次老城歷史文化和城的意向,初步構成了榆次老城的城市體系。
修復後榆次老城佔地面積100萬平方米,古建築和園林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老城內有城隍廟、縣衙、文廟、鳳鳴書院、南北大街、市樓、思鳳樓、清虛閣、大乘寺、東西花園、遺址花園、褚趺書院、桑芸故居等眾多歷史古跡和人文景觀,千年老城在綿延不斷的歷史長河中,記載著無數個守土衛鄉的忠臣英烈的豪傑壯舉,也演繹出了許多漢族民間傳說、故事。
「榆石亭」記載了2500多年關「美麗的石頭會說話的傳說」。「思鳳樓」講述了1700多年前「吉祥的鳳凰來集會」的故事。西門翁城和歷史上曾經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密切相關,唐朝李世民收復榆次,宋太宗滅北漢遷州榆次,元大將木華黎攻佔榆次,明朝知縣李鵬抗擊瓦刺,明末清初李自成攻打榆次直取京都。城隍拍蠢廟中供奉的城隍爺是最受百姓敬仰的北宋宰相寇準。縣衙中「劇暑悲痛度,清秋喜卻回」的匾額是大清聖祖康熙親題。300多年前,在大乘寺顧炎武、傅山和王介石等人策劃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反清活動。
榆次老沒早城中的一樓、一閣、一磚、一瓦、一口枯井、一棵老樹,都折射出千年老城獨特的歷史文化魅力。在廣場旁建立起以榆次老城為中心的民俗博物館,深受遊客喜愛.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博物館」是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批准創辦的山西首家國家級民間文化藝術博物館。該館佔地面積3100多平方米。館內收集陳列有瓷器、錢幣、傢具、字畫、服飾、鼻煙壺、茶具、酒具、民間工藝品、石藝、根雕、石木磚三雕十一個文化系列的藏品。藏品數量近萬件,可謂琳琅滿目、異彩紛呈。它較好地展現了漢族文化藝術幾千年的發展軌跡。很多藏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和史料價值,代表著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藝術特色,是研究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不可多得的基地。漢族傳統文化藝術在世界文明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以其鮮明的個性和藝術特色洋溢著中華文明的民族特性,是中華文明的大旗。漢族傳統文化藝術浩如煙海,本館難窮其盡,但是每件藏品卻是不可多得的中國文化載體,它展示的不僅是中國的優秀文化,更多地折射出中國人堅忍不拔、勤奮敬業的精神實質。該館的創辦,其意義已遠遠超出了它的價值本身。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博物館現已開館的主題展館有晉商博物館、民間藝術博物館、官制文化展館、老城出土文物展館、山西陳醋製作展館等。 乘車:太原遊客可從火車站乘901公交車到榆次老城終點站下車即到 . 山西古建築是漢族古建築的一座寶庫,榆次老城便是其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集宋、元、明、清、民國各期的建築風格於一體,在晉商文化土壤的孕育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古建築群。榆次老城的古建築,沿革有序,風格多樣、用材考究、做工精細,粗獷而不失細膩,工細而少近奢侈,歷久彌新,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
榆次老城的建築以清代、民國時期建造的居多,而一些建築修建的年代更為久遠。文廟中的欞屋門修築於明代。這些建築歷經歲月的滄桑,向世人展示了歷史積淀的厚重美。從榆次老城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古建築中,可以大致領略到中國古建築由粗簡到繁細,由保守到開放兩條線索交織發展的脈絡。榆次老城宋、元歷史時期的建築格調是粗獷而質朴的,明代的建築風格則相當成熟,朴實中洋溢著高雅的美。清虛閣和玄鑒樓是這一歷史時期的代表作。玄鑒樓被世界文化遺址基金會公布為全世界最有價值的100處建築之一。
榆次老城中的園林布局緊湊有序,手法靈活多變,亭、台、樓、閣、廊、軒、榭點綴其間,將北方建築的大氣與江南水鄉的靈韻巧妙地融為一體,體現出了老城園林豪放與秀美的風韻。
榆次老城古建築中的磚雕、木雕、石雕、彩繪多以漢族民間歷史故事喜慶吉祥的圖案為表現內容,起嫻熟的工藝著力表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雅的藝術品位,精湛的雕刻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 晉商是中國最早的商人,其歷史可遠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明清兩代是晉商的鼎盛時期。晉商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先進的經營管理,優秀的商業文化,廣闊的經營領域和活動范圍,山西票號匯通天下,跨國貿易雄視歐、亞,稱雄國內長達500百年之久。數百年來在國內久貿易舞台上,以「精神崇高以義致利,儒雅誠信儀征萬方」的商業文化思想,走出一條輝煌的晉商之路。
20世紀初,石太鐵路開通後晉商在鄉梓的商業活動中心逐漸移向榆次老城。在榆次老城,以南北大街為中心的商業街上。眾多的店鋪門面,懸掛著的楹聯匾額,均散發出濃厚的商業文化氣息。晉商以「溫恭朝夕」,敬業待人,教子傳世,不懈的追求「其寧唯永」的思想境界,南北大街分界處的市樓,是清中後期榆次老城市場繁華,商業鼎盛,金融發達的標志性建築。市樓上「天下第一樓」的匾額有力地顯示了晉商第一街歷經的輝煌。北謙亨老店是譽亨三晉的名煙店,而瑞隆裕、德新成、祥記公司、吉生慶……眾多老店當時都與常家、王家、孔家、宋家等晉商大戶密切相關。老城街上那一塊塊厚重的條石,就像以財取天下為抱負的晉商厚實的性格,給人沉穩的感覺,顯示了一種力量。街兩旁林立的店鋪高雅氣派,顯示了晉商成功的經營之道和驕人的業績。長虹礪的金飾、廣雲集的顏料、達生春的草葯、大隆號的頭腦,無論哪一行,其成功秘廖都在於晉商深知生財大道,處世守中和的大義。晉商創造的輝煌業績雖然已成過去,但他們留下來的商業文化精神卻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永遠激勵著後人在變幻莫測的商海中把握航向。 榆次古為京省和京陝交通要沖,境內有兩處古驛站。早在唐宋時期榆次老城就是有名的繁華富庶之地,有相當規模的商業街市。榆次縣衙記載:「向有糧集、年集、果木集」,「分單雙日舉行」,「萬商雲集,經日不散」。可見,到了明清時期老城街市已相當繁榮。街市中有店、鋪、館、行等商貿建置,貿易商品品種繁多,有糧食、鐵器、蔬菜、水果、布匹、皮革等,街中店鋪毗鄰,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穿過了漫漫的歷史時空之後,那種市井生活的溫暖與適意,仍浸染著每個人的身心。具有濃厚的漢族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
如今的老城商業街仍不失當年「日中為市」的遺風,茶莊、飯店、葯店、糧店、煙店、店鋪林立,其中往來商貨,品種齊全,讓人目不暇接。逢年過節,古市樓下,高蹺、秧歌、旱船、背棍等漢族傳統民俗表演精彩紛呈,夜晚,燈光映襯下的老城更顯絢麗壯觀。倘徉其中,感受有別於都市繁華的另一種氛圍。
榆次老城,又融入了許多現代化的因素。老城中酒吧、茶吧、中西餐廳、卡拉OK歌舞廳、桑棋牌館、休閑度假別墅、會議中心、康樂中心等各種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又會將你帶到自由、現代而人性化的境界中。尊崇歷史,享受文化,您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民俗文化是中國人民世代相承的生活習慣的生活傳統的積淀。山西地處黃河流域腹地,是漢民族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其特有的地域環境的歷史環境,不僅孕育出特有的漢族民俗現象和地方語言,而且還形成獨具特色的山西省漢族民俗文化。榆次老城千年的歷史文化與山西的民俗文化熔於一爐,在進一步延續山西民俗文化和弘揚中國民俗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漢族民俗文化已逐漸成為榆次老城的旅遊資源。
2003年9月29日,「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博物館」在榆次老城掛牌開館,以100萬平方米的老城為依託平台,與老城景區「館園合一」。各展區展品豐富,內涵深厚,展示出中國文化多彩厚重的底色。在各景區內,以單元形式分別從歲時節日、人生禮儀、商貿飲食、服飾居住、社火小戲、祭祀信仰、社會生活等各個層面,形象具體地闡述出漢族民間習俗和民間文化是維系中華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情結。 在榆次老城中,一所縣衙是封建時代基層官吏官職變遷的歷史見證。設在縣衙六房中的「宦海滄桑」更是官制文化的精煉概括。「宦海滄桑」是設在榆次老城縣衙六房中的大型「清代官制文化展」的主標題。規模像這樣宏大,內容像這樣豐富,形象這樣精美的清代官制文化展在全國也是不多見的。
「歷史的迷茫,令人長思而不解。歷史的教訓,促人知恥而後進。歷史的啟迪,使人溫故而知新。歷史的的經驗,教人鑒往而開來」。「清代官制是中國幾千年官場大戲中的最後一幕,它蘊含了厚厚的歷史沉積,其制度最完備,而弊病尤為凸現」。這是「宦海滄桑」文化展序言的兩句話。我想這也就是其意義所在。
清代官制文化展分五個單元展出各單元內容介紹如下:
第一單元:科舉選官(六房西展廳)
中國古代選官制度,歷史演變。周秦時學在官府,世襲公卿;戰國重軍功;兩漢舉孝廉;魏晉定九品官人法。科舉選官,起始於隋唐,廢止於清末,歷時一千三百餘年,是封建社會中後期主要的選官制度。雖然仕宦途徑五花八門,但「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科舉考試始終被讀書人看作是謀取功名、入仕作官的正途。
在這一單元中,展出了《北京故宮》《廣州貢院》《清末私塾》等老照片和「清代科舉簡表、」「科舉」、「武舉」、「大舉」和「天國科舉」等內容。
第二單元;清代官制(六房西展廳)
中國古代官制歷史悠久,甲骨文、金文中已發現有「尹」、「吏」等官名。封建官製成於秦漢、大體上「行政、軍事、監察「三權分立,經過隋、唐、宋、明歷朝,日趨完備。
清沿明制,而有所變化,理藩院,內務部府俱為前代所無。地方督、撫、位高權重,邊區設置,迥異有別。大致「京官貴於外官,文官尊於武官,滿官重於漢官」。
在這單元中,展出了清代官制簡表和一至九品文、武官員被服等。
第三單元:官場百態(六房東展廳)
魯迅先生曾說:「中國人的官癮實在深,漢重孝廉而有埋兒刻木,宋重理學而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有『且夫』『然則』。總而言之:那魂靈就在做官,——行官勢擺官腔,打官話。百態紛呈的清代官場景觀,是進一步了解探究清官制文化和社會生活史的重要內容。
這單元的內容很雜,從官箴,戒石銘,出行儀仗,到官場應酬等實是一幕官場百態圖。
第四單元:清官楷模(六房東展廳)
封建社會官吏貪污腐化、徇私枉法者不在少數,「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當是此等官吏面目的真實寫照。然而,歷史上出污泥而不染,香清溢遠,流芳百世的清官廉吏也不乏其人。他們為官清廉正義,為民請命,為國家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精神品質,千百年來被人民傳頌。甚至今天,仍足為世人風范。
這單元介紹了孔奮、董宣、狄仁傑、包拯、海瑞、況鍾、徐九經、於成龍、彭鵬、劉璋十位歷史上的清官。
第五單元榆次縣令(六房東展廳)
榆次,古代亦名「魏榆」、「中都」、塗水「、南趙」。在這塊歷史悠久的土地上,自春秋時期晉頃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知徐吾初為塗水邑大夫起,到清末為止,椐有關史料記載,有近三百位知縣曾在榆次就任過地方官。「民心如鏡,眾口為碑」,歷史會把公正的毀譽還原給這些為官者,而其千秋功罪後人自有評說。
這一單元用列表的形式介紹了方誌中記載的榆次縣令並特別介紹了其中的賢令。
❷ 石姓寶寶起名字大全石姓寶寶缺水取什麼名好
導語:說起名字里缺水,那麼就想到我們中國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搭配的名字不能隨意取得。都是由講究了,五行的基本動態,金(代表斂聚)、木(代表生長)、水(代表浸潤)、火(代表破滅)、土(代表融合)。那麼,你知道石姓寶寶缺水的名字要怎麼取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享石姓寶寶名字大全。石姓寶寶
石姓寶寶起名字大全
石姓女寶寶起名
石彥媛、石紅茹、石蕾淑、石芊惠、石鶯雅、石南雁、石寄歡、石虹惠、石薇雅、石彥婷、石柳茵、石芊涵、石盼雁、石藝菡、石藝雅、石薇珺、石映茹、石柳清、石柳茜、石盈珺、石盈雁、石虹媛、石晴蘭、石大缺彥晴、石柳雅、石玫雅、石麗雅、石蕾雲、石盈茵、石薇茹、石柳雯、石雲蘭、石彥茜、石藝涵、石櫻菲、石映雅、石鶯涵、石柳婷、石芊茹、石虹茹、石柳惠、石惠蘭、石盈雅、石柏雅、石柳茹、石玫茵、石薇清、石藝鳴、石柳普、石薇涵、石若歡、石柏歡、石柏惠、石芊雅、石淑蘭、石彥雅、石茹蘭、石柳珺、石映珺、石櫻華、石薇晴、石柏晴、石柳媚、石柳雲、石柏茜、石柏雯、石櫻晴、石芍惠、石香雅、石藝清、石薇雯、石蕾雅、石柏媛、石薇惠、石彥珺、石盼雅、石香珺、石彥媚、石薇媛、石藍慕、石瓊瑤、石瓊瑩、石藍瑤、石露瑩、石藍萱、石曦萱、石藍嬌、石梅冰、石麗菱、石痴夢、石梨竹、石柳靈、石鶯璇、石曼竹、石薇嘉、石藝潤、石麗綺、石藝凝、石薇菲、石若冰、石雪竹、石薇萍、石薇華、石薇語、石櫻潔、石蕾碧、石藝穎、石婕冰、石麗嘉、石茹清擾萱、石雅瑤、石茜漫、石清萱、石涵萱、石惠瑩、石茜蝶、石蕾凝、石茜瑤、石寒嬌、石珺嬌、石蕾穎、石雅醉、石薇潔、石茹瑤、石雁瑤、石惠萱、石雯瑩、石雅葵、石珺瑤、石茜瑩、石茜霄、石茹慕、石雯萱、石媛萱、石茜慧、石茜萱、石晴瑩、石茜慕、石茹瑩、石薇穎、石雁蝶、石薇瑾、石茹慧、石雪穎、石若瑾、石藍鶯、石梅霎、石若曉、石婕璇、石若凝、石英潔、石海穎、石梅蓉、石婕潤、石曼蓉、石若璇、石婕蓉、石婧霎、石卿蓉、石若蓉、石梅瑾、石英璇、石梅穎、石梨穎、石英瑾、石若潔、石瓊英、石曼穎、石茜巧、石雁卉、石茜藝、石涵櫻、石惠櫻、石雯鶯、石惠卉、石晴卉、石茹櫻、石惠藝、石淑鶯、石雯櫻、石涵玉、石露蓮、石晴藝、石雯玉、石藍霞、石涵鶯、石茜櫻、石雁玉、石茜玉、石茜鶯、石茜白、石寒鶯、石藍璐、石茵鶯、石惠玉、石妙月、石檀菱、石檀華、石妙菲、石君萍、石彥媛、石南嵐、石南雁、石韻婷、石韻媛、石彥婷、石南晴、石映茹、石虹媛、石晴蘭、石彥晴、石麗嵐、石麗雅、石梨艷、石怡晴、石玥婷、石映雅、石柳婷、石怡婷、石南媛、石映珺、石薇晴、石柏晴、石櫻晴、石柏媛滾正辯、石韻晴、石薇媛、石瓊瑤、石藍瑤、石曦萱、石麗菱、石痴夢、石梨竹、石柳靈、石鶯璇、石麗嫣、石麗綺、石甜亦、石梨羽、石麗嘉、石雅瑤、石麗璇、石茜蝶、石茜瑤、石韻璇、石茹瑤、石雁瑤、石珺瑤、石韻曉、石媛萱、石晴瑩、石晴瑤、石晴蝶、石雁蝶、石薇瑾、石婉璇、石若瑾、石梨曉、石若曉、石婕璇、石若璇、石梨瑾、石梅瑾、石英璇、石梨穎、石英瑾、石晴卉、石晴藝、石藍璐、石采瑛、石採菊、石黛菲、石璐菱、石璐月、石黛綠、石采夢、石黛嘉、石璐裳、石璐嫣、石采嫣、石君爾、石采裳、石采語、石黛嫣、石采菡、石采嘉、石黛菡、石璐瑛、石黛瑛、石黛月、石采月、石采丹、石采菲、石璐嘉、石采綠、石黛菱、石璐夢、石藍煙、石黛璇、石優璇、石璐瑾、石憶曉、石黛瑾、石璐蓉、石憶瑾、石憶璇、石璐穎、石蓮璇、石幽彤、石甜綠、石南佳、石梨菱、石英晴、石怡昕、石梨珺、石甜晴、石卿晴、石梨媛、石韻昕、石梨語、石婉婷、石梨菲、石若晴、石婉晴、石映佳、石梨嘉、石甜雅、石怡彤、石梨茜、石梨茵、石幽昕、石蕾妮、石梨茹、石柳彤、石梨晴、石映欣、石玥彤、石若婷、石薇妮、石麗佳、石梨菡、石梅婷、石麗依、石婉裳、石婉媛、石婕媛、石彥妮、石若媛、石梨雅、石韻妮、石梅迪、石聽蝶、石媛語、石南嫣、石媛嫣、石麗月、石映嘉、石寄瑤、石蘭婷、石映菲、石梅蝶、石映夢、石婉瑤、石菡煜、石綺煜、石晴瑛、石雅綠、石晴語、石綺虞、石嘉煙、石梨瑩、石嘉煜、石爾琴、石月煜、石婕蝶、石月虞、石綺煙、石茹裳、石英蝶、石梨瑤、石晴菡、石晴嘉、石嫣煜、石幽綠、石夢煙、石卿蝶、石夢煜、石月煙、石婧瑤、石菱煙、石丹煙、石南璇、石柳瑾、石虹曉、石南蓮、石彥璇、石柏璐、石彥璐、石映瑾。
石姓男寶寶起名
石軒燦、石承晉、石尚庭、石智華、石明哲、石益德、石昊績、石晉鴻、石彤軒、石軒遙、石章勛、石章磊、石章霖、石果展、石明道、石展融、石朝暢、石晉榮、石昊玄、石展龍、石明達、石國德、石捷天、石寶方、石晉睿、石尚哲、石皓寧、石晉翰、石崇德、石軒寧、石章韶、石晉誠、石晉嘉、石博寧、石哲龍、石若瑾、石展熊、石哲興、石果璋、石明瑾、石尚倫、石益龍、石展睿、石展隆、石雨遙、石彬德、石章毅、石章逸、石博暢、石康寧、石晉全、石博天、石峻德、石浩德、石果庭、石展賢、石昊鴻、石哲凡、石皓宜、石鼎稈、石益誠、石卓涵、石浩鋮、石弘宇、石煜龍、石臆昕、石歆責、石旭邦、石呈先、石炯喆、石御程、石悅琦、石苡和、石旭廷、石翌成、石首瑞、石聖新、石熾凝、石抒宸、石語梟、石馳爍、石景同、石子宵、石怡晟、石子燁、石奕鍩、石芯辰、石家言、石禹皓、石文育、石予商、石啟旻、石瑞銘、石雨晟、石晨勝、石錦潤、石懿美、石尚宣、石鍾天、石良宸、石育郴、石宸毅、石睿俐、石佳財、石茗銘、石呈培、石含鳴、石邦冠、石悅希、石毅陽、石雲馳、石海紅、石欣玄、石昭駿、石浩權、石繼維、石宸貝、石賓鴻、石呈貝、石御琿、石宏曄、石琛華、石正文、石承遙、石嵐文、石思溢、石世煒、石禹坤、石灝智、石潤浩、石瀟陽、石嘉頤、石抒瀾、石冠宇、石馨悅、石皓年、石丞碩、石儀帆、石梓真、石億浩、石胥燁、石弛瑞、石翊楷、石欣奕、石希呈、石駿滔、石恩悅、石成明、石康嘉、石建棟、石書友、石呈釗、石顥平、石敬文、石燁晧、石容澤、石儒弘、石緯綸、石力威、石楷抒、石文儒、石書浩、石若靈、石令晨、石愷淋、石兮若、石心言、石昱栩、石凌夢、石弘啟、石瑞宇、石弈天、石瀚陽、石熙菡、石羿興、石培源、石正宇、石梓棒、石達恆、石昭仁、石予統、石宸楚、石小謙、石予蕭、石立安、石吉陽、石凱崢、石帆宇、石運啟、石羿瑜、石騰燁、石君然、石哲簫、石鴻譽、石叢睿、石銘志、石夕辰。
石姓寶寶起名字大全
石姓寶寶缺水取什麼名好
01、【石明昊】
明:五行:水。睿智、清楚、明亮、英明指通儒達士、聰穎睿智、深思遠慮。指亮,清楚,懂得,如明白,明亮;指睿智,如英明,賢明。用作人名意指明理、明智、睿智。
昊:五行:火。廣闊、胸襟、開朗、英俊意指昂霄聳壑、溥博如天、義薄雲天。大,形容廣闊無限的意思。用作人名意指胸襟開闊、開明、瀟灑之義;
此名寓指深明大義、賢明、有氣度。表示男孩聰明睿智、風度翩翩。
02、【石浣桐】
浣:五行:水。浣紗、浣濯、洗滌、洗衣服意指溫柔賢淑、眉清目秀、勤勞善良。本義指洗滌,洗衣服。也引申將每月上旬、中旬、下旬稱為上浣、中浣、下浣。用作人名意指女子賢淑、善良、清秀之義;
桐:五行:木。樹木、梧桐、氣勢、堅毅意指做事花開富貴、氣宇軒昂、堅毅勇敢。指樹木,也叫「榮」,如梧桐樹,引申為堅毅,有氣勢,而且梧桐是祥瑞的象徵。用作人名意指做事有風范、有氣勢、堅毅、象徵幸福之義;
03、【石炫淙】
炫:五行:火。炫耀、炫目、鮮艷、耀目意指明艷動人、活潑開朗、雍榮華貴。指光明,照耀,照耀,誇耀;也指艷麗,華麗。用作人名意指善良、光彩照人、活潑之義;
淙:五行:水。淙淙、淙流、淙潺、流水意指能言善辯、財源滾滾、安居樂業。水聲,水流,從水流不斷可以想到口才好滔滔不絕,也可以意指財富連綿不斷,流水聲想到生活意境入手,引為安適怡靜的生活。用作人名意指口才滔滔不絕、財富連綿不斷、生活怡靜之義;
04、【石明禮】
明:五行:水。睿智、清楚、明亮、英明指通儒達士、聰穎睿智、深思遠慮。指亮,清楚,懂得,如明白,明亮;指睿智,如英明,賢明。用作人名意指明理、明智、睿智。
禮:五行:火。詩禮、禮花、禮儀、禮貌意指善氣迎人、溫柔敦厚、以禮相待。表示尊敬的態度和動作;禮節、禮法。表示慶賀、友好或敬意所贈之物。用作人名意指對別人尊敬、彬彬有禮之義;
"明禮」作為男寶寶的名字寓意了寶寶聰明睿智,明事理,懂得顧全大局,眼光全面,彬彬有禮,懂得尊重他人,是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寶寶。
05、【石璞摯】
璞:五行:水。朴實、天生麗質、芳華、自然意指富貴吉祥、超凡入聖、天生麗質。1、喻人的天真狀態,質朴,淳樸,如返璞歸真。2、未雕琢過的玉石,或指包藏著玉的石頭,指天然美質。用作人名意指淳樸善良、天然美質、質朴之義;
摯:五行:金。誠懇、摯切、摯醇、乖巧意指知書達理、誠心誠意、相融以沫。本義親密、誠懇。用作人名意指相融以沫、幸福美滿、乖巧之義;
06、【石子瑞】
子:五行:水。君子、子諒、驕子、兒女指花開富貴、出類拔萃、德才兼備。本義為嬰兒,兒或女;也指天之驕子、有學問、有德行的人。用作人名意指人中龍鳳、才華、品質高尚之義;
瑞:五行:金。吉利、吉祥、玉器、祥瑞指吉祥如意、福壽康寧、金玉滿堂。吉祥,吉利;憑信的玉器;祥瑞。用作人名意指吉祥、安康、幸福、美好之義;
子本義為嬰兒,兒或女。也指天之驕子、有學問、有德行的人。兩字搭配意為花開富貴、出類拔萃、德才兼備。
石姓寶寶起名
石姓的起源與演變
石姓的淵源主要有兩大支:姬姓和子姓。
第一支出自姬姓,周文王的後代。西周初,周成王封其叔康叔於衛,史稱衛康叔,衛國在今河南淇縣東北,後三移國都,先後向東遷曹、楚丘、帝丘,均在河南北部滑縣與濮陽之間。傳至衛桓公時,衛康叔的六世孫衛靖伯之孫公孫碏,字石,也稱石碏,有大功於衛,世為衛大夫。其後以其字為氏。這支姬姓石氏的歷史有2 700多年。
春秋初期,鄭國公子豐之子公孫段,字子石,其後裔以字為氏。鄭文公時大夫石甲父為其後。這支姬姓石氏也有2600多年歷史。
春秋後期,晉頃公封公族羊舌肸於楊,今河北寧晉,是為楊氏。羊舌肸之子楊食我,字伯石,也稱楊石,其後代以字為氏。這支姬姓石氏有2500多年歷史。
第二支源出子姓,帝舜之後裔。周成王時,商紂王之兄微子啟的孫子稽,被封為宋公,
起初國都在今河北趙縣北,宋公稽的兒子丁公申繼位後,宋國南遷到今河南商丘。春秋後期,宋共公之子公子段,也稱褚師段,字子石,其後以字為氏。子姓石氏的歷史有2500多年。
外族的改姓
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我國的石姓同外族的關系十分密切,從秦漢起不斷有外族血液流入,是組成我國石姓的重要成分。西漢時西域的石國人進入中國,一直到唐朝時沒有間斷過,經河西走廊移民西北和四川地區,進而進入中原,最終成為漢族。歷史上其他外族改石姓的事件還有:東晉末前秦氐族的石姓;匈奴別部羯族的石姓;南北朝北魏時鮮卑族烏石蘭氏、嗢石蘭氏等氏族集體改姓石;五代後晉高祖石敬瑭為沙陀部人,是太原石氏的先祖;五代前蜀利州司馬石處溫是波斯人,是萬州石氏的先祖;宋朝宜都蠻的石姓;宋朝金國女真人斡勒氏、石盞氏等氏族均改為漢姓石;清朝滿洲八旗瓜爾佳氏、倭赫氏、石佳氏、倭勒氏等氏族有集體或部分改為漢姓石。
❸ 故宮御花園對國內、國外園林發展的影響
御 花 園 中國皇家賞石園 故宮御花園2008年01月18日 星期五 15:22 來源: 黃山奇石收藏網 作者:崔劍明
自古以來石頭的「有情」就和人們的發現有機地溶合在一起了,它以天然本能使人們寄情於生活之中,人們又以石文化的智慧越來越深邃地發現它。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人類文明程度的上升,石文化又把世界各國的賞石、藏石活動貫串起來,可以說石頭為人類的進步起到了相當的推動作用。
我國的石文化也是源遠流長的古國,它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然而隨著社會制度的變遷,它也有一段興衰的歷史。……。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我國賞石、藏石風氣再現,到了90年代賞石熱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使傳統的石文化得以弘揚,更可喜的是全國各省市有關領導和學術團體、藝術家、企業家對觀賞石的開發和展示給予了極大的關懷和支持,把這種文化推向祖國的四面八方。現在全國有奇石館、園180多個,而且還在迅速發展著。僅首都北京在近五、六年內就建成有一定規模的奇石館、園等七座。 尋本求源。中國賞石園、館歷史最悠久的就是北京——故宮御花園,它可以說集全國造園藝術、配景、瑞石、奇石、藝術手法、表現意境、形象空間的力度之大成,可謂是中國賞石文化的最初範本,「中國皇家賞石博物園」也可謂是人們取其自然、用其自然、欣賞自然、回歸自然,勃發生機的源頭之水長流不息並終匯江河。故筆者有必要對故宮的御花園石藝作一析論,與賞石愛好者共饗: 明清兩朝(14世紀中葉以後)是中國古代賞石文化從恢復到大發展的時期,同時也是中國古典園林從實踐到理論都已逐漸發展到成熟階段,為此給北京園林建設奠定了基礎。北京的頤和園、北海、恭王府花園、故宮御花園等等,從一定意義上講就是賞石文化在當時社會生活與造園實踐中的生動體現。 故宮(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皇宮內廷的御花園位於紫禁城中軸線的北端。它南北90 米,東西130米,佔地1.2萬平方米。約占故宮的1.7%。御花園明代為宮後苑,始建於明永樂15年(1417年),據《明宮史》載:「坤寧宮之後則宮後苑也,欽安殿在焉……」。清《國朝宮史》記為「坤寧宮之後北向正中為坤寧門,門外即御花園,左曰:瓊苑東門,右曰:瓊苑西門」,是明清皇帝後妃等人茶餘飯後休憩之所。可供娛悅。奇花異草,山石、盆景賞心悅目。 御花園在當時造園大師巧妙利用均衡、對比、點染、誇張的造園技巧,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按不同組合要求,靈活地植樹,合宜地建造亭台樓閣。通過貫穿南北的中軸線,保持了建築的基本對稱,它既有幽靜的園林風采,又有華貴端莊的宮廷氣息。從而領先構成皇家至尊的氣概園林風貌別具一格,獨領風采。全園簇簇之石,都呈現典雅秀麗的氣韻,意境深邃。而皇家園囿的石峰是此中的精華。全園石峰星羅棋布,具寸石生情之妙。大小獨立的石峰有57座之多(配以漢白玉等為基座的有45座)真可謂「三步一石,五步一峰」而石種之多也是它的特色。主要石種有太湖石、英德石(英石)、靈壁石、雨花石、海浮石、鍾乳石、彩陶石、木化石、晶體石、虎皮石、石英岩、沉積變質岩等等,古代四大名石皆在其中。那麼為何這面積不大的御花園就有這么多的石峰和賞石盆景?其原因就是明代開國皇帝朱洪武對園林石峰就非常推崇,在建造御花園時就皆以石取勝,疊山立石為峰。清朝乾隆皇帝是歷史最高統治中青睞奇石的一個典型代表。他多次外出巡視,每遇佳石。石之表態都和他的心境融融交感,產生共鳴,因而他將各地佳石運回皇城或置在皇家園林中,並為石峰命名題詞頌詩。做為佳石的藝術魅力感染他心靈的記錄,是中國賞石史上不可多見的篇章。這些名石 既為帝王的寵物,自然別於他處之石。超越了別處之石的藝術價值與尊貴的地位。 御花園的疊山 御花園的疊石為山分為兩個區域,園中西南部有四組疊石山景,都是以自然山巒為藍本。依園中位置與環境有正西組合的,有西南彎形和西北斜形組合而成。疊石參差錯落有致,通過線與面的結合,高與低,曲與直,巧與拙,繁與簡等等強烈對比形成極富變化有著統一與和詣的獨特幽美形式。並構成了多個洋益著藝術氛圍的園林小空間。山石陪襯與園林建築嵯岈屈曲,疊石與花草樹木相組合形成庭院式的園林,小巧玲瓏,古雅別致。山石以「折糧石」南太湖石和產自北京房山的北太湖石為主巧妙配合,多孔多穴,波紋起伏,疊山成「數弓之地,深溪幽壑,勢若天成」。 明代曾勉之在《吳風錄》中提道「至今吳中富豪,竟以湖石築峙奇峰陰洞,至諸貴占據名島以鑿鑿而嵌空為妙絕,珍花異木,錯映闌圃,雖閣閻下戶亦飾小小盆島為玩。」疊山境美是園林景觀的靈魂。 御花園的賞石 (堆秀。 1 袖珍獅子林 2 諸葛拜北斗 3 木變石 4 海參石) 雨花石 在諸葛拜北斗石的南邊,有一塊英德石的「雲盆」(屬盆景類天然造型似盆狀周邊凸起內凹平)此雲盆長一米、寬40、深20,盆內水中有中國四大名石之一的雨花石,它堪稱國色天姿石皇後」。有姿有色,紅顏常駐永不凋謝,養於清泉,令人心曠神怡。很受人們的青睞,它以紋理美取勝,和質地細膩而又溫潤瑩澈 。明代開國皇帝喜雨花石,在他60大壽時,他的孫子朱允炆用雨花不拼成「萬壽無疆」四個大字,連同一個形似壽桃的雨花石一起作為壽禮獻給皇祖,朱元璋龍顏大悅後來就把皇帝位傳給了朱允炆就是歷史上的建文帝。清代乾隆皇帝也很喜愛雨花石,現故宮收藏乾隆皇帝賞玩過的雨花石,其中一枚呈現出蒼龍圖案「祥龍石」彌足珍貴。 虎皮石 在御花園西北靠北牆有一個小空間種植幾叢翠竹,在叢竹間屹立著七塊劍形虎皮石亦稱「瓜子劍石」 、「石筍」。產於浙江常山地區和雲南等地,形體修長如筍似劍。一般高為2米多,低的1米,置石時高低參差錯落,為細礫和卵石等沉積而形成,一般的該石皆橫卧於山土中,色有綠、灰、黑、赭、紫等,是我國園林常見石竹置景的佳品「劍石配翠竹」是歷代文人墨客所青睞的幾塊筍石,幾枝翠竹,給人們透出一股恬淡,清穆高潔的情調。筍石它如立柱般屹立,堅實雄渾 ,頗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氣慨。是園林庭院獨具特色的裝飾。特別是清代著明書畫家鄭板橋寫石畫竹,獨具神韻被傳為佳話,他一生中創作的畫卷大部是寫石畫竹,他筆下多種石頭,千姿百態。板橋提倡在人生追求中,要象山野中的竹石那樣經得起千磨萬擊煉就一身堅強的愛國愛民秉性。在他70歲時,創作了兩幅痴愛竹石的國畫,並分別在這兩幅畫上題詩雲: 七十老人畫竹石,石更崚嶒竹更直。 乃知此老筆非凡,挺挺千尋之壁立。(現揚州博物館藏) 又詩雲: 竹石相交萬萬年,兩家節介本天然。 請看十月清霜後,一種蒼蒼籠碧煙。(現北京榮寶齋藏)英石 御花園中布滿全園,星羅棋布的就是英石,有27塊之多,體量大的高2米,最小的僅70公分,每塊英石依石型和大小都配以漢白玉石座,周圍雕刻海浪或盛開的蓮花、蛟龍、雲海等花紋圖案,原則上是高石低座,小石高座造型各異的台座。參差相配卧者為嵩,立者為華,坐者衡而行者岱。靠植花木其際宛若天成。英石產於廣東省英德縣,是古代四大名石之一。據《雲林石譜》記載「英州含光真陽縣之間石產於溪水中……采之人就水中度奇巧處鏨取之……」。又據《清稗類鈔》中說「石匠上山,擇其形勢運用者鑿之以歸……均以皺、瘦、透、漏,四者具備為良」。《素園石譜》等均有英石記載。英石多為黑色質素,有的間白色的通脈,質地堅硬,敲之有悅耳銅聲。它長期受自然界各種侵蝕,因而外表鋒梭突兀,凹凸嵯峨,形狀雄奇,色象蒼古,使人百看不大厭,回味無窮。倍受乾隆皇帝的青睞。成了進貢到御花園中最多的石種。園中最小最奇特一塊英石,與在絳雪軒木變石為鄰,該石似「龍騰」嶙峋折皺的石紋似起伏的龍鱗,其勢猶如昂首甩尾騰空飛的虯龍,飛動又略帶拙樸感的雄強之姿。是一塊難得造型獨特的怪石,石狀尖峻硬實,石皴盤旋如渦,既怪又秀。明清兩朝是文人山水畫靡時期,現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明《牡丹蕉石圖》軸,其下立就是英石,據自題詩句「焦墨英山石」知是產於廣東英德的「英石」圖中之石純用水墨潑出,淋渾沌屬於「舍形而悅影」的寫意之法。染濃淡墨色,通過交疊滲化,又自然凹凸起伏,隱現出「英石」嶙峋折皺之狀,形簡析賅,可謂神來之筆,可見文人名士對「英石」痴迷和諸多審美意趣。 太湖石 太湖石它給中國園林和賞石文化帶為了聲譽,太湖石歷史悠久,列為古代四大名石之首。中國傳統園林的特色就是「無石園林不秀」即園林寸石生情之妙,太湖石自身存在著崇高美,震驚美,石型蒼勁圓潤,雄渾有力,粗曠簡潔。石峰能達到「一峰而薀千岩之秀的神效」。唐代詩人白居易所雲:「遠望老嵯峨,近觀怪嶔崟,才高八九尺,勢若千萬尋」。就是對太湖石最美的概括。 御花園有太湖石疊山外,立石為峰的有太湖石有五座。其中聳立於獅子林正西處,有座太湖石獨峰,高達三米多,清秀挺拔,連貫通透,石表凹凸,皺紋遍布,孔竅渦洞均衡,是「花石綱」的遺物。確有「妍巧甲於天下」。在京城皇家園林中為中型太湖石中的獨秀。它婷婷玉立,石呈青黝色,可四面觀賞,論石峰有三面入畫即為佳品,此峰四面透巧,八面玲瓏。「多為一面或三面,若四面全者,即是從土中生起,凡數百之中無一二」。(見《雲林石譜》)在樹陰下靜從不同角度來欣賞這座太湖石,可以啟迪人的心靈,調動人的想像,使之情感入禪,清心脫俗,增德添壽。白居易與姚合的奇石不就是「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曉霧常紛羅,碧光入四鄰」么?這些詩句都道出了湖石的「奇美」所在。 上為嵌空石峰,下是漢白玉八角形盤石底座,雕刻古樸典雅。周圍為精雕石欄桿,峰座相配,宛若天成。每逢初夏,有幾枝爬山虎(地綿)覆在石邊。苔蘚斑駁,翠綠欲滴,更加秀麗狀觀 靈壁石 四大名石中的靈壁石是久負盛名的石種,更是御花園中不可缺少的觀賞品。靈壁石早在戰國時期就作為貢品。宋代詩人贊美靈壁石「靈壁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碧玉,秀潤四時嵐嵐翠,寶落世間何巍巍」。乾隆皇帝稱為「天下第一奇石」,對靈壁石如此高的贊美,實在是不無道理。該石種產於安微靈壁縣,開發和利用歷史較早並引起許多歷代名人的喜愛。石質結構緻密的碳酸鹽岩石,風化而形成,大者高數丈,可置於園林庭院中的石峰,小者尺許或盈寸置於文房幾案。視之山岱五嶽,百仞一拳,千里一瞬鑒目,得之、思之,猶如置身於大自然之中。扣之金聲「此聲只應磬石有,人間地石幾回聞」之妙,「自然富貴天出姿,不待金盤薦華屋」。它美在自然,美在含蓄。特別是美在獨特的石膚美。即嶙峋折皺的石紋美,靈壁石膚巉岩嶙峋,溝壑交錯,竇穴參差,粗獷雄渾,氣韻蒼古,石皮表常見的紋理有胡桃紋,雞爪紋,樹皮裂,黽紋,裙折,水道,以及通孔半穴,交錯纏結,孔洞委宛,即有原始風霜味,又有音樂韻律感,一塊石頭上的紋理有山有峰有穴有峭壁,更有色彩搭配巧妙構成一幅幅生動鮮明的圖案。有像桃花盛開者,花滿枝頭春常在。有像荷花的高雅氣度,有人物有鳥獸躍然石上,溫潤細膩,滑如凝脂,充分體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之美。 御花園——中國賞石文化的範本,留給後人的不僅是一份珍貴遺產更是一筆精神財富。
❹ 台灣歌仔戲天後葉青的詳細檔案!
葉青小檔案:葉青女士出身戲曲世家,自幼學習歌仔戲。1969年,台灣中視開播電視劇歌仔戲,葉青以「花田錯」一劇反串小生,入電視歌仔戲圈。1982年,葉青轉入「華視」,成立「華視葉青歌仔戲團」,主演了30多年的歌仔戲。葉青演出無數,3年以其傑出的成就,獲邀赴紐約領取「亞洲最傑出藝人獎」,另外還多次榮獲「金鍾獎」 , 「終身學習獎」、「華視獎」等台灣重要獎項。2003年7月,在北京接受中央電視台的仔戲走入中央台的第一人 …… 緣起歌仔戲,是結合了閩南鄉土歌謠「錦歌」與「車鼓戲」而逐漸形成的地方劇種,直到現在歌仔戲(歌子戲)仍然是福建閩的戲曲。歌仔戲被先民從閩南帶到台灣,在台灣生根、茁壯,發展出有別於一般地方舞台演出形式的「電視歌仔戲」。台灣「傳承閩南一帶歌謠、戲曲的奇葩。自1962年在電視上首播以來,其間曾引發「兒童逃學,農人廢耕」的盛況,影響了在台時至今日,年長者還能耳熟能詳地吟哦出幾句 《 都馬調 》 ,年輕一輩的也還記得小時候全家人一邊吃晚飯一邊看電視歌仔戲的情景在2003年的初冬,在台灣電視歌仔戲已經度過40載春秋的今日,我們在北京迎來了台灣歌仔戲圈首屈一指的表演藝術士,一起來聊聊台灣電視歌仔戲的流金歲月,以及她從事表演與吵汪虧創作歌仔戲的甘苦談。半生戲緣:璀璨之後的快意人生長達30多年,葉青這個名字一直是台灣歌仔戲的一個代表。但是出生於歌仔戲世家,自幼就接受歌仔戲熏陶的葉青,剛開本和歌仔戲毫無關系 —— 她是拍電影出身的。在閩南語電影盛行的末期,葉青進入電影圈,沒幾年,閩南語電影就開始沒落,機緣,以「花田錯」一劇反串小生一炮而紅,這一次的亮相,註定了她長長的歌仔戲之路。由於家庭的歌仔戲背景,使葉青由電影轉入電視歌仔戲一點也不困難。1米66的修長身材,便讓製作群認定是小生的絕的扮相冷峻飄逸,出塵俊秀、魅力獨具,無論扮演公侯將相、君儒士俠、巧扮娥眉,都有不俗的氣質。在30多年的戲劇生涯里色無數,如何恣意揮灑,她認為不僅要懂得戲文,更要懂得人性,而生活中的閱歷,正是她豐富人生和戲曲的要素。歌仔戲的曲調自由,沒有固定格律,富有強烈的表現力,同樣的曲調,可用不同的感情、節奏去唱,也可以表現不同的情戲,由不同的人表演,就有不同的味道。所以葉青每次在接到劇本之後,就會先分析角色的個性,在不同環境產生的不同反應塑造人物的全新形象。這樣的一份用心,讓葉青在藝術的追求上精益求精,也奠定了她在歌仔戲圈裡不可動搖的地位。盡管享有盛名,私底下的葉青卻是內斂謙和的,她的巨星風范,並非是遙不可及。吃飯的時候她會笑笑地告訴你:我每餐一定要
然我就感覺吃不飽。據說她還有一個「白開水哲學」,就是每一頓飯吃畢,必須用原先吃飯的碗裝滿白開水,喝了這白開水之後飽」。她從來不諱言自己的貧困出身,所以她說:貧困中長大的孩子最能珍惜一點一滴,這也就是聖經上說的:「你當有衣食 [1] [2] [3] [4] 下一頁
《 都馬調 》 唱四海:台灣歌仔戲的流金歲月說起台灣歌仔戲,就不能不提到歌仔戲圈的三大小生。話說當年,台灣只有三個電視台:台視、中視、華視,這三台在名
的領銜下,分別由葉青、楊麗花、黃香蓮鼎足而立,這「三大小生」各自組織班底製作「電視化」的歌仔戲,也就是我們現在劇」。在電視媒體與名角製作的合作之下,歌仔戲在台灣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盛況,三家專屬電視劇團的成立,也意味著電視「商標資產」,足見得其招牌形象與廣告收益是有利可圖的,這對一向不入主流市場的戲曲來說,不升神啻是一次藝術和商業成功
在這三強鼎立的洪流里,葉青不改穩健嚴謹的態度,維持著每年一檔精緻傳統大戲的製作,以三波改良藝術劇作風格交替呈葉青以其雍容大度、冷峻深情的風格神韻陵森,自上世紀80年代便有「影友聯誼會」的組成;而為了讓觀眾享有新鮮感,在90次幕後製作群與演出團隊的班底,如與編劇陳永明合作 《 陳三五娘 》 ,以傳統「四句念」的說唱道念,取代了當時頗為流行的文本,散發出純朴地道的鄉土歌仔味。傳承與創新,是葉青對歌仔戲的責任也是反饋。用葉青自己的話說:「歌仔戲給我一個個「恩」,所以我對歌仔戲有一份使命感,我想讓歌仔戲傳承下去。」 驀然回首,歌仔戲與電視已經攜手合作了40年的歲月。遠在上世紀60年代台灣文化工業剛起步的時候,歌仔戲就挾著在有限的電視節目時段中攻城掠地、擴張版圖;70年代以勢如破竹的聲勢,掌握了三家電視台的市場命脈;80年代在明星
作人的模式下,確立了各自固定的合作班底;一直到90年代三台名角組團號召鼎足而立 …… 這一路行來,電視歌仔戲走過的風光至極的黃金歲月。雖然現在歌仔戲在台灣已經逐漸淡出熒幕,但是可喜的是在閩南一帶,甚至新加坡、馬來西亞都還有台大戲迷,這也就是葉青說的:潮流是免不了的,但是劇種是不會被消滅掉的。不管什麼劇種都有它的觀眾,有觀眾就是它的價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冉冉紅塵眾知音:我演你看,都是愛戲的人歌仔戲畢竟還是屬於戲曲,電視歌仔戲加入的是電視台商業製作的元素,失去的卻是和觀眾直接面對面所能感受的舞台效戲曲表演者來說,不管電視製作再怎麼精美,還是很難放棄對舞台的懷念和興趣。所以在1992年,葉青為第一屆台北國際藝
舞台歌仔戲,這是藝術節中唯一的台灣本土戲劇節目。為了加強長期演出電視歌仔戲的演員的肢體語言,葉青特地請了三位不同顧問,希望能強化舞台上的肢體動作和傳統戲劇特有的舞蹈美感。後來這出戲演出時,運用許多傳統身段,像是甩發、踱步、霸,都是根據劇情發展所加強的舞台做工身段。葉青回憶說:當最終幕的最後一首七字調樂聲奏起,我唱出「 …… 替天行道斬罪囚」,一劍刺向鐵木花,霎時間劇場掌聲我自劇中人李志堅回神過來,跟著呼出一口氣,望著台下觀眾,一種任重道遠的心情油然而生。在這個冉冉紅塵芸芸眾生,透多素昧平生的朋友,做一場有聲的交流,若說人間有情,歌仔戲就是我萬般心情維系之所在。或許有很多人難以想像,為什麼在歌仔戲沒落了之後,葉青還能繼續擁有廣大的戲迷?而這些戲迷之中,不乏兩鬢蒼蒼的老
上歌仔戲輝煌時代的年輕一輩,甚至還有遠在台灣千里之外,根本聽不懂閩南方言的湖北人、北京人、天津人 … 。這就是戲曲的
人演,有人看,歌仔戲就能一直傳承下去,套用一句葉青的話,「自歌仔戲而生的葉青,要一直扮好戲給愛歌仔戲的朋友看;都是愛戲的人,也都是我的知音。」而這些愛戲的人,就是薪傳歌仔戲的原動力。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後記: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隨著時代潮流的發展,以傳統文化為依託的歌仔戲已經失去當年的輝煌,面臨這個無法抗拒的現實,葉青選擇的是一種豁實這個「現實」,葉青在十幾年前就早有預備,她曾在當紅的時候就毅然從商,並且認為利用經商的錢來支援戲曲的製作,才不談藝術的窘況。經商的觀念一直伴隨著葉青,從旅行社到房地產,再到現在的女媧石藝公司,她在歌仔戲之外找到了自己事業除了現在的固定工作,閑暇時,她也是個快樂的「玩石族」,和石頭接觸十幾年,葉青的定力像石頭一樣越來越深,修養佛教的她說:人生不必太計較,該來的福份,就接受珍惜,該走的就讓它去。像現在她還是一個明星,走在路上很多人會注目圈,但是她提醒自己不要在意,總有一天她會退下來,走在街上無人相識。也許是虔誠禮佛的功力,使得葉青行止之間顯得雲淡人瀟灑自在了許多。對於她全心熱愛的歌仔戲,在大環境的種種限制下,她並不強求演出機會,這幾年反而一直默默地從事歌仔資料整理,截至目前還算小有成就。這個叱吒台灣歌仔戲圈的葉小生,在脫去當紅明星的光環後,在不遠離歌仔戲的氛圍中,甘於活在當下,享受生活。
❺ 千島湖自助游
自駕路線:
1. 義烏市內駕車方案
1) 從起點向正東方向出發,沿縣前街行駛320米,右轉進入城中中路
2) 沿城中中路行駛910米,直行進入城中西路
3) 沿城中西路行駛1.5公里,左轉進入西城路
4) 沿西城路行駛1.8公里,直行進入S003
5) 沿S003行駛10.7公里,過右側的義西加油站約270米後,稍向右轉
6) 行駛50米,右前方轉彎
2. 行駛1.2公里,直行進入杭金衢高速公路
3. 沿杭金衢高速公路行駛78.2公里,右前方轉彎
部分路段收費
4. 行駛620米,朝建德方向,稍向右轉
5. 行駛100米,右前方轉彎進入G320
6. 沿G320行駛140米,過右側的加油站約190米後,左前方轉彎
7. 行駛20米,左前方轉彎
8. 行駛160米,直行
9. 行駛7.1公里,左前方轉彎
10. 行駛200米,朝杭州方向,稍向右轉
11. 行駛380米,直行進入杭新景高速公路
12. 沿杭新景高速公路行駛50.4公里,直行
全路段收費
13. 行駛200米,直行進入杭千高速公路
全路段收費
14. 沿杭千高速公路行駛250米,左前方轉彎
全路段收費
15. 行駛20米,左轉
16. 行駛20米,左前方轉彎進入杭千高速公路
17. 沿杭千高速公路行駛22.3公里,右前方轉彎進入環島
部分路段收費
18. 沿環島行駛200米,在第3個出口,右前方轉彎進入S006
19. 淳安縣內駕車方案咐肆指
1) 沿S006行駛5.7公里,左前方轉彎進入環湖北路
2) 沿環湖北路行駛3.8公里,過右側的淳安公路大廈約140米後,右前方轉彎進入新安東路
3) 沿新安東路行駛1.2公里,直行進入新安大街。(高速收費<200元)
千島湖住宿
千島湖游有多種住宿地方可供選擇,高檔的有五星的開元度假酒店和天清島度假村,環境設施一流,但價格較高,一般掛牌價1000元以上,非周末或淡季的話可以打點折,還是較適合商務活動,如果你捨得花錢買享受又當別論。天清島度假村離千島湖鎮還有5公里多,
四星的海外海大酒店和三星的陽光大酒店也算得是比較高擋的選擇,一是都有不錯的糊景房,二就在淳安縣城---千島湖鎮上,出去溜街很方便,陽光大酒店相對遠些,三是價格比較適中,除黃金周外多少都能打點折,但周末折扣要少些,掛牌價在500元左右。如果你對住游輪感興趣可以考慮住在號稱四星的「伯爵號」游輪上,她晚上停在旅遊碼頭邊,白天去一個島遊玩,設施可以,房間小了一點,但與湖有親密接觸的感覺,但價格有點高的。
如果衡配你不在乎酒店的星級或檔次,只求住得舒適,可選擇的酒店就很多,比如大江南酒店、千島湖大廈酒店(新開)、外高橋大酒店、松城飯店、假日飯店、新玉麗賓館等等。這些飯店賓館基本是二星或准三星,而且大多在縣城裡,離旅遊碼頭較近,出行購物娛樂方便,對遊客來說比較適合,掛牌價在300-400元,打折視情況定,淡季折扣較多。(持本地身份證150元以內。)
景點:
位於中國浙江杭州西效淳安縣境內的千島湖,東距杭州129公里、西距黃山140公里,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後花園,景區內碧水呈奇,千島百姿 ,自然風光旖旎,生態環境佳絕,因湖內擁有1078座翠島而得名。千島湖以千島、秀水、金腰帶 (島嶼與湖水相接處環繞著有一層金黃色的土帶,稱之名 「金腰帶」) 為主要特色景觀。千島湖是中國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森林公園 ,是「杭州——千島湖——黃山」名山名水名城黃金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千島湖年接待遊客500多萬人次,躋身全國文明森林公園 ,並被台灣遊客和媒體評為台灣市民赴大陸旅遊的三大熱點之一,與北京、長江三峽齊名 。2001年又被評為首批 中國AAAA級旅遊區。2002年被評為全國保護旅遊消費者權益示範景區和浙江青年文明號示範景區。 千島湖所在的縣城——千島湖鎮是一個充滿浙西風情的濱湖旅遊小鎮,曾相繼獲得「國際花園城市」和「中國最佳自然生態名鎮」的桂冠。此外,千島湖底還保存有兩座1800多年雹巧歷史的古城,期待世人去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千島湖風景區群山綿延,森林繁茂,綠視率 100% ,湖區573平方公里的湖水晶瑩透澈,能見度達12米,屬國家一級水體, 被原新華社社長穆青贊譽為「天下第一秀水」。
千島湖主要島嶼介紹
梅峰觀島
千島湖海拔最高的島嶼,位於千島湖中心湖區西端的狀元半島上,距千島湖鎮12公里。它以群島星羅棋布、港灣縱橫交錯、生態環境絕佳而被確定為千島湖的一級景點。登上梅峰觀景台,可以縱覽300餘座大小島嶼,是目前千島湖登高攬勝的最佳處。「不上梅峰觀群島,不識千島真面目」,這是到過梅峰的中外遊客對其群島風光的一致贊譽。原國家旅遊局局長劉毅在登上梅峰觀景台忍不住為眼前妙景題下「梅峰奇觀」四字橫匾。
梅峰景區目前開發有:「登高觀島」、「水上泛舟盪漾」、「逛果園」、「森林野趣游」、「纜車觀光」、「梅峰滑草」、「梅開五福」等特色旅遊項目,景區內擁有豐富的特色景觀:帶香歸、連理松、芸香園、蘭花潭、雙風橋、紫沙坡、萬枝梅海……具有「金龜背負一青松,雪壓水沁她從容」之寫照的「迎客松」更是堪稱千島湖一絕。
猴島
原名雲蒙列島,由十餘青翠的大小島嶼組成。中國科學院利用水困法,使這里成為名副其實的猴島。猴王德高望重,有長者風范,母猴相夫教子,猴群家庭祥和。上得島去,與機靈的猴兒嬉戲一番,野趣十足。
孔雀島
坐落在千島湖中心湖區與東南湖區交界處的界牌島山,這里林木蔥翠,空氣清新,在此觀孔雀開屏,賞孔雀群飛,看孔雀覓食,聽孔雀歡叫,和成群孔雀合影。
龍山島
古為浙西名勝。1959年秋,由於新安江水庫建成蓄水,龍山便成了龍山島。島上建有海瑞祠,飛檐翹角,從海瑞祠拾級而上,約行五百級石階小徑可直達寧古鍾樓。樓內置一寧代鐵鍾,遊人可乘興撞鍾覓趣,亦可眺望湖光山色,隔水遙望縣城千島湖鎮雄姿,領略一番世間少有的人間美景。
清心島
山坡平緩,林木蔥蘢,很適應梅花鹿的放養和棲息,也適宜遊人逗鹿拾趣。遊人登島進門,過涼庭,漫步林中,活潑可愛的鹿會立即前來歡迎。這時,您可買上一束鮮嫩的樹葉給鹿餵食,看到那一頭頭的鹿向您搖嘴乞食,別有一番溫馨、自然的野趣。
靄雲洞
在建德市西南35公里、鐵帽山北坡。每逢雨前團團雲氣從洞中逸出,飄浮飛散,成為特有奇觀。
景區在千島湖中以遊客滿意率最高,旅遊項目最豐富,年接待遊客量最多,經濟和社會效益最佳而容獲「千島湖最優景點」、「星級服務優秀單位」、「浙江省消費者信得過單位」等多項榮譽。並率先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鎖島
是鎖的世界。現有十六萬把各式心鎖掛滿全島,建有開心鎖、智慧鎖和十二生肖掛鎖廣場供遊客參與開鎖和掛鎖許願。我國第一座鎖具博物館——中華鎖展館和獲世界基尼斯之最的平安鎖也在此安家,展示了我國博大精深的鎖文化。
鳥島
是鳥的樂園。辟有百鳥園、珍鳥園、孔雀苑、猛禽園、鳥語長廊和飛鴿廣場等賞鳥逗鳥游覽區。跟鷯哥、八哥對話,觀看鸚鵡表演,其樂無窮。當成群的鳥兒停在你的手上啄食,則有回歸大自然的親切感受。
真趣園
蹦床、搖椅、滑梯等項目任你選擇,去找回一份童年純真。在此你可以欣賞到淳安地方特色的兩大民間文藝--睦劇和曾獲全國民間藝術表演「山花獎」的跳竹馬。此外還可以去五龍餐館品嘗千島湖特色餐飲。
奇石島
採集了全國各地的景觀石、象形石、抽象石等六大類千餘件,其中有中國「四大名石」之稱的靈壁石、太湖石、英石。並建有石藝館、得元亭、鐵井等游覽項目。
魚樂橋
集觀魚、戲魚和水上交通於一體的水上浮橋,是千島湖淡水魚觀賞基地。有重達100餘斤的青魚,號稱「白娘子」的大白鱅魚。其中群魚爭食是這里的一大奇觀。
幸運橋
全長230米,是國內目前跨度最大的水上浮橋,素有「走過幸運橋祝君走好」之說。千島湖垂釣中心依橋而建,可在此垂釣、品茗、休閑。
狀元橋
是一條鋼索橋,驚險刺激,有驚無險。是為紀念「三元宰相」商輅及方逢晨、詹睽等三狀元而建。人稱「狀元橋上走一走,高中狀元就是我」。
黃山尖
位於東南湖區珍珠半島,距千島湖鎮西園旅遊碼頭5公里,遊艇行駛僅需6分鍾,景區內碧波萬頃,風光旖旎,島嶼千姿百態,疏密有致,宛如一串串珍珠灑落在湖面上。
三潭島
三潭島位於千島湖中心湖區與東南湖區交界處,距千島湖鎮10千米,景點佔地面積80公頃,主要由山寨遺風、娛樂參與和特色餐飲等三大區塊組成。山寨遺風區設有民間用品陳列館,山越文化館,酒樓茶肆及服務中心,在這兒可欣賞到民間歌舞、現場麻綉、茶藝表演等本地民間風情。
娛樂參與區設有鹿苑、蛇園、放生園、山澗溪流、晃晃橋、同心樂園。在這里你可觀看多種珍惜動物,與動物嬉戲交流、擂鼓觀潮,臨水而漁,找回童真,體會驚險和刺激。特色餐飲區建有800餘平方米的特色餐廳,可讓您享用獨具本地特色風味的美味佳餚和山珍野味。
特色餐飲
千島湖美食以烹調湖鮮為主,色味俱佳。千島湖盛產85種淡水魚,還有大森林中盛產的山珍野味,均是城裡難以吃到的美味佳餚。千島湖鎮上的魚味館堪稱中國淡水魚品嘗中心,在此品魚無疑是人生一大享受,不可錯過。當地特色菜有清蒸桂魚、蔥油白花、清湯魚圓、椒鹽野豬排、千島玉鱉、銀魚羹等。千島湖餐館首推排嶺南路上的魚味館,此外,淳安飯店的四冷盆、四熱炒、六大件拼盤也不俗。
特產
魚干:
千島湖是淡水魚的一個「大倉庫」,94種淡水魚做的各式水產品豐富多彩。有桂魚、鯿魚、鰱魚、干鰍、石斑魚、棍子魚等等,千島湖的各種大大小小的魚經過爆曬或烘焙,製成各式魚干,或咸或淡,有的長達一米,掛在土特產商店的貨架上,甚是壯觀,現在也有將魚新鮮的經過處理,剁成一段一段封好,放上一年半月都很新鮮。魚干可製作成褒等美味佳餚,深得人們的喜愛。
高山綠茶:
淳安四面皆山,群峰聳峙,山巒疊翠,溪水縱橫,雲霧繚繞,漫射光多,林木繁茂,高山底谷差異懸殊,地形復雜多變以及千島湖水體調溫效應產生的多層次立體型氣候,使沿湖幾十萬公頃山坡地成了栽培茶樹的風水寶地。眾多的高山茶園出產了許多高品質的綠茶,鳩坑毛尖在唐朝就列為貢品了,它已有2000餘年的生產歷史。宋人陳曄品嘗了鳩坑毛尖後,情不自禁的寫下了「我愛淳安好,溪山壯縣居,錦文光燦爛,雉羽泄輕徐」的詩句,他將鳩坑毛尖比喻成「雉羽」,將喝了「雉羽 」後的那般清心爽神之感用「泄輕徐」來形容,更是恰當不過。80年代新品種千島玉葉曾榮獲國家部優省優產品,千島湖系列名茶已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全國22個省市區。
山核桃:
又稱小核桃、小胡桃,是我國特有的、稀少的木本油料和乾果。淳安的產量佔了全國的40%。山核桃是植物界的「遺老」,僅淳安和臨安有。說它名貴,是由於它富含油脂,種仁含油率高達70—74%,且油的碘價、皂化價高,酸價低,油酸、亞油酸、亞麻子酸等不飽和脂肪含量總計為95%以上,是一種鮮美而又易被人體吸收,可以防冠心病的優良品種,千島湖的開發商以核桃肉為主要原料的各種糕點、蜜餞、糖果等系列產品,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每到9月初,是山核桃豐收的時候,千島湖鎮的街上,熱乎乎的濃香伴隨著清脆的翻炒聲飄灑而來,令人聞之心動,未嘗其果而先得其味,買些嘗之,香脆可口,吃不停手。
獼猴桃:
千島湖為浙江省面積最大的縣,它以丘陵、高山為主,因而野生果實特別多,特別有名的是野生獼猴桃,它具有「水果之王」美譽,富含糖、維生素、有機酸等,有抗癌等多種醫用功效。如值秋天,正碰上獼猴桃成熟,千島湖大街小巷都有物美價廉的從鄉村大山裡來的獼猴桃賣。
唐村無核柿:
柿子是淳安的一大特產,以唐村無核柿最為有名。它形大果美,色澤晶瑩剔透,橙紅可人,柔軟多汁,香甜可口,吃不完的柿子經剝、切、熏、曬等幾道程序,可製成柿餅,酥軟甘甜,是居家旅行的良伴。
紅棗皮:
是一種名貴的中葯材,外形嫣紅若霞,潤澤如珠,經水煮干後,是上佳的葯材,它富含16種氨基酸,可醫治遺尿、尿頻、遺精滑泄、月經過多等疾病,在抗癌抗艾滋病、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中,有明顯的療效。
野生藕粉:
是淳安的傳統特產。它是從高山野生葛根中提取而成的純天然的野生類澱粉,在明朝是就列為貢品了。葛粉的營養價值很高,還有一定的葯用價值:可生津止渴、消炎解毒、防暑止瀉、清熱潤肺。葛粉的食用很方便,只需在葛粉中加入適量的開水,拌勻,即可食用,吃起來潤滑柔滑,清香芬頰,是夏季的消暑佳品,更是老人、孕婦、兒童的理想食品。
茶園豆腐乾:
早在清朝,茶園豆腐乾就十分有名,它的製作工藝十分講究,先將蝦米和冰糖研細,摻進豆腐里,然後將豆腐一小塊一小塊壓實,在雞汁里煮過,起鍋後又放入有各種調料的醬油里浸泡,取出後陰干即成。製成的豆腐乾,成褐色,光澤明亮,韌軟能卷,嚼有餘味。當年乾隆皇帝游江南時,嘗到此豆腐後,贊不絕口,欽定為貢品。直到現在,這種豆腐幹上還印著一個「乾」字。千島湖各農貿市場都可買到。
木瓜:
木瓜主要產在浙皖交界一帶的山區,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木瓜的果實含有黃酮類、維生素C和蘋果酸、酒石酸等大量有機酸,還富含過氧氫酶、過氧化物酶等,有舒筋活絡、和胃化濕的功能,它浸制的「虎骨木瓜酒」是醫治風濕關節痛、腰腿酸痛、吐瀉腹痛、四肢抽搐、水腫等疾病的良葯。
蜜棗:
棗在全國各地都有,但千島湖的蜜棗製作特別獨特,形大核小,質地細密而酥,絲縷均勻而著稱。相傳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嘗到淳安蜜棗,口味獨特、甜而不,定為貢品,因表面富有光澤,顏色艷如湖泊,則「棗斷絲連」,壯如金絲纏裹。帶一些回去饋贈長輩好友。
農夫山泉:
取之千島湖一級水體深處的水。投資3個億的先進設備,製成清洌甘泉的純凈水,遠銷國內外各地。
甜玉米:
千農園甜玉米經千島湖生態農區精心栽培,科學加工而成,品味獨特,純天然產品,獲勝98年浙江省、農業部優農中心頒發的優質農產品獎。
最佳旅遊季節是4月-10月,4-5月千島之春,踏春采綠, 風景最秀美,6月-9月,到千島湖去玩水是再好不過了,10月-11月是去千島湖採摘的好時節,一年四季均可到千島品魚。
大致的費用預算:
自駕油費來回300元頂夠了,高速收費400元,住宿3天,200元/天,吃飯100元/天,游島120-150元/人,分a線b線。(以上為兩人預算費用大致5000元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