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中的花藝
㈠ 如花在野讀後感
認真局返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如花在野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田中曙光的《如花在野》語出於利休居士對於插花的意見,是指插花要像在花朵在自然的盛開狀態。不刻意鑽營哪一家的插花技法,憑著感覺去插花,雖是任性,倒也有趣。
22歲開始經營奈良古美藝術店的田中時光是個很有生活情趣的人,浸淫茶道、花道、香道五十載,收集自覺有緣的古董,因親手製作的和式點心和抹茶聞名,以山野間覓來的插花款待客人,也算是盡力做到賓至如歸的感覺吧。
《如花在野》一書收錄了田中昭光四時的插花作品和小品。他的作品和他的為人是一樣的:認真地在自然中尋找,會為偶得之趣雀躍;未必要置於花器中,靈光一閃就會有奇妙的改造;收錄當下的心境給自己,也給朋友。因此,在田中的插畫作品讀不到一個小有名氣的插花藝術家居高臨下之感,反而讓人如沐春風,如花在野般愜意不造作。
為人處世,也當如此。似花,寧靜安詳,香氣便可致遠;無須刻意,甜蜜已達人心。這是一份心境,一份深沉。久處塵世,本心多少受到干擾,在社會生活所需的被動下,容易喪失自己的個性。就像一束插花,雖不由己,但卻能一直堅挺自己美麗到枯萎的一刻。雖說是在花藝家的幫助下,不過仍然與它自己的本心有著直接的關系。若是人想做到這般,則必須像花一般自守,即以一觀一,堅持一念,眼界在於全局,心境在於當下,自省而明心,萬事萬物,皆作一物,心無掛礙,而任雲卷雲舒。
花開有時,自在無歇。插花不是自私的折下一枝隨它夭折,而是延長這份美麗,品出自然之味,使之超越桐頃飢時間。每年冬天會有一兩個柿子留下枯樹上,以其襯托盛放的水仙,新舊之合,熠熠生輝。幾片蟲蛀的.樹葉,一般插花時被剪掉,田中卻用舊藏土器與之乎宴匹配,古色古香透著時光積淀的美感。類似的古舊花器配一支初春的花枝,幾顆黃豆大小的花苞,已聞得天音望然,揣懷生氣。
田中應當是理解了「如花在解」精髓的人。像一朵無拘無束的花盛開在自然的樣子,不與誰攀比,也不取悅於誰。當下插的花,就是當下的心境,交友也好,自娛也罷,卻是如花的生命,自在的旅程。
㈡ 中國四大名著重要人物的花名和相關回目!急!
1. 《水滸傳》的主要題材是: 以描寫農民戰爭為主.
2.《水滸傳》歌頌的主要精神是:被壓迫人民的反抗精神.
3.《水滸傳》通過一系列官逼民反的生動故事揭示當時的社會矛盾.
4. 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及其綽號是:史進,九紋龍.
5.《水滸傳》中三位女英雄及其綽號:
扈三娘一丈青;
孫二娘母夜叉;
③顧大嫂母大蟲.
6. "智撲擎天柱"中英雄好漢的名字及其綽號:燕青,綽號浪子.
《水滸傳》中英雄好漢們性格上的共同特徵是:愛打抱不平,重友情,講義氣.
8. "黑熊一身粗肉,鐵牛似遍體頑皮,交加一字赤黃眉,雙眼赤絲亂系.怒發渾如鐵刷, 猙獰好似狻猊.天蓬惡煞下雲梯."這幾句話寫的是哪位好漢 他的性格特點是什麼 寫的是李逵,他的性格特點是粗魯耿直,純朴,莽撞.
9.智取生辰岡的幾位好漢是:吳用,晁蓋,公孫勝,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劉唐, 白勝.
10. "大鬧野豬林"涉及的主要人物有: 魯智深,林沖.
11.武松的主要性格特點是:一身虎膽,武藝高超,疾惡如仇,行俠仗義,愛打抱不平.
12. "眼如丹鳳,眉似卧蠶.大耳垂珠,唇口方正.額闊頂平.年及三旬, 有養濟萬人度量. 身軀六尺, 懷掃除四海心機. 志宇軒昂, 胸襟秀麗."這段話描寫的人物及其主要性格特點是:描寫的是宋江.他能仗義疏財,濟弱扶貧,精明練達,但有濃厚的正統觀念與忠君思想.
13. 粱山泊中最後排名的前四位人物是: 宋江,盧俊義,吳用,林沖.
14. 大闖五台山的人物是:魯智深.
15. 寫出有關武松的三個情節: 景陽岡打虎; 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
16. 吳用的綽號及主要性格特點是: 智多星; 沉著,冷靜,足智多謀.
17. 《水滸傳》中堅決反對招安的將領是: 李逵, 武松.
18."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江東."這首童謠唱的人物是:宋江.
19. 《水滸傳》中,被逼上樑山的"逼"字在林沖身上體現得最明顯.
20. 《水滸傳》中由身為朝廷命官卻被逼上樑山的人物是:林沖,楊志.
21. 《水滸傳》中"浪里白條"所指的人物及和他相關的故事是:張順.夜鬧金沙渡.
22.在《水滸傳》中,作者刻畫了一個具有驚世駭俗之美,又心狠手辣的人物是潘金蓮.
23. 《水滸傳》中諸英雄落草前是軍官的有:林沖,楊志,魯達.
24. 《水滸傳》中"倒拔垂楊柳"的好漢是:魯智深(魯達).
25.在《水滸傳》中,被稱為"神機軍師"的人物及相關故事是:朱武,朱武打破六花陣.
26.在《水滸傳》中,被稱為"拚命三郎"的人物 及相關的故事是:石秀,智殺裴如海.
27. 《水滸傳》中的故事及相關的人物:誤入白虎 堂——林沖;大鬧清風寨——花榮;探穴救柴進——李逵;風雪山神廟——林沖;怒殺閻婆惜——宋江.
28. 《水滸傳》中兩位打虎英雄的名字及打虎的地點是:武松在景陽岡打虎;李逵在沂嶺殺四虎.
29. 在《水滸傳》中,放火燒戰船,幫助宋江兩敗高太尉的是:劉唐.
30. 《水滸傳》中描寫了眾多英雄好漢的形象,其中一開始逆來順受,後來怒而反抗的人物是:林沖.
31. 《西遊記》全書共100回.第1—7回的內容是: 孫悟空出世至大鬧天宮.表現的是孫悟空對自由的無限追求和斗爭最終夾敗的悲劇;第8~100回的內容是:唐僧師徒歷經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的情節.
32. 《西遊記》中最能體現孫悟空反抗精神的情節是:大鬧天宮.
33. 《西遊記》所反映的主題大致為:諷刺批判現實社會的黑暗,歌頌孫悟空的敢於斗爭,善於斗爭,不畏強權, 樂觀頑強的精神. 同時也告訴人們必須經歷艱難,才能最終獲得幸福與成功.
34. 豬八戒的主要性格特點是: 性情憨直, 資質愚鈍,好懶饞猾,常懷退縮之心,又專能奉承諂媚.
35. 沙僧的主要性格特點是:忠厚誠懇,任勞任怨,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謹守佛門戒律.
36. 列舉《西遊記》中幾個唐僧師徒路過的國名:烏雞國,豐遲國,女兒國,比丘國.
37. 列舉《西遊記》中幾個神仙的名字:如來佛祖,觀音菩薩,菩提祖師,大白金星.
38. 分別寫出《西遊記》中悟空,八戒,沙僧使用的兵器名稱:孫悟空:如意金箍棒;豬八戒:釘耙;沙僧:禪杖.
38. 《西遊記》中以豬八戒為核心展開故事的情節是:高老底娶親.
39. 《西遊記》中以沙僧為核心展開故事的情節是;大鬧流沙河.
40.列舉《西遊記》中兩個師徒取經路上遭逢的磨難:大戰紅孩兒,黑松林遭遇黃袍怪.
41. 列出《西遊記》中幾個妖怪名字: 白骨精,蠍子精,黃風怪,紅孩兒.
42. 《西遊記》中,孫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節除"大鬧天宮"外,還有:三打白骨精.
43. 《西遊記》中,花果山水簾洞口的對聯是: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44. 《西遊記》中有一位佔山為王,擅長火攻,自稱是牛魔王孩兒的妖怪是:聖嬰大王,又稱紅孩兒.
45. 《西遊記》中,豬八戒與沙僧各自曾做過:天蓬元帥,卷簾大將.
46.《西遊記》中唐僧要去的寺廟名為:大雷音寺.
47. 寫出《西遊記》中的任意兩難:火焰山受阻;車遲國鬥法.
48.《西遊記》的體裁是:長篇章回體神話小說.
49.《西遊記》中玉皇大帝具有的主要性格特點是:昏庸無能,不辨愚忠.
50. 作者塑造玉皇大帝這一形象的目的是:對封建統治者的嘲諷與蔑視,是對黑暗社會的尖銳諷刺,嘲笑和批判.
51. 《西遊記》中唐僧的主要性格特點是:迂腐,虔誠.
52.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性格特點和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目的是:孫悟空是一個蔑視皇權,神通廣大,敢於造反的英雄形象.表現了作者對反抗權咸,蔑視傳統,反抗封建統治的叛逆思想和斗爭精神的熱情歌頌.向世人展示了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積極樂觀的斗爭精神和美好品德.
53. 《西遊記》中孫悟空第二次返回"蟠桃盛會"的目的是:偷些上天的仙酒,回花呆山做一個"仙酒會",與眾猴們快樂.
54. 《西遊記》中孫悟空被如來佛祖壓在山下,其山名為:五行山.
55.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其蘊含之意是:人必須經歷艱難,才能最終獲得幸福與成功.
56. 在"神怪"小說中,成就最高,最受人們喜愛的作品是: 西遊記.
57.《西遊記》這部作品有著歷史真實的原型, 即:唐貞觀年間玄奘去西域取經的事件.
58.《西遊記》中孫悟空的第一個師傅是:菩提祖師.
59,在《西遊記》中, 由於孫悟空為西天取經立下了汗馬功勞,後被封為:斗戰勝佛.
60. "東勝神州海外有一國土, 名日傲來國.海中有一名山, 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華,遂有靈通之意……"這段話出自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里.
61.《三國演義》中,劉備主要的性格特點是仁慈,最能突出這一性格特點的情節是:攜民渡江.
62. 在《三國演義》中,"生逢亂世,劉關張三人來至桃花園中,義結兄弟共赴國難, 匡扶漢室,共圖大業.從此開始了數十年驚心動魄的艱難歷程."記敘這段文字的回目是: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63. 《三國演義》 中的三國分別是:魏, 蜀, 吳.
64. 《三國演義》 中蜀國的五虎上將是指: 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65. 《三國演義》中,操日:"昔日當陽長坂英雄尚在!"這位英雄是指:趙雲.
66. 《三國演義》中, "白衣渡江"一段講的是:呂蒙的故事.
67.《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寫出一個有關他的故事的名稱:空城計.
68. 在《三國演義》中, 張飛的主要性格特點是:勇武,魯莽.
69. "勉從虎穴暫趨身,說破英雄驚煞人.巧借聞雷來掩飾,隨機應變信如神",這幾句話是《三國演義》中哪一情節 涉及的人物是誰 煮酒論英雄, 曹操,劉備.
70. 在《三國演義》中,"東風不與周郎便,銅崔春深鎖二喬"涉及的戰役及主要人物是:赤壁之戰; 曹操,周瑜.
71.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的主要性格特點是:仁義,善良,禮賢下士,知人善任.
72.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主要性格特點:足智多謀,忠心耿耿.
73. 在《三國演義》中, 關羽的主要性格特點:忠義,勇猛,為人光明磊落.
74.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的主要性格特點:詐,狡猾,殘酷,多疑.
75.寫出《三國演義》 中與關羽有關的幾個情節千里走單騎;單刀赴會;溫酒斬華雄.
76. 在《三國演義》中, 呂布的主要性格特點:無主見, 目光短淺,見利忘義.
77.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有勇有謀,有儒將風度,但與諸葛亮的較量中卻屢屢失算, 故臨死時長嘆:既生瑜,何生亮.
78. 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三絕"的人物分別是:智絕:諸葛亮;奸絕: 曹操;義絕:關羽.
79. 《三國演義》的主要思想傾向是:擁劉反曹,表現出封建的正統觀念.
80.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是奸雄的形象,他信奉的人生格言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81. 《紅樓夢》又稱:《石頭記》, 《金陵十二釵》,《情僧錄》,《寶玉緣》.
82. 《紅樓夢》一書中, 最有趣的情節是: 劉姥姥進大觀園; 最凄慘的情節是: 黛玉焚稿; 最盛大熱鬧的情節是:元妃省親.
83. 在《紅樓夢》中,"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說的是:林黛玉,薛寶釵,
84. 寫出《紅樓夢》中大觀園里任意兩處居所的名字:瀟湘館,怡紅院.
85. 《紅樓夢》這一古典名著開篇引詩的前兩句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86. 在《紅樓夢》中,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代表的人物是:晴雯.
87. 在《紅樓夢》中, "才自清明志自高, 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這首判詞預示了探春的命運.
88.《紅樓夢》中,最有才華的女子是:林黛玉;最有管理才能,大膽改革的女子是:賈探春.
89. 在《紅樓夢》中,"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堪美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指的是:襲人.
90. 《紅樓夢》中迎春的綽號為:二木頭.
91. 《紅樓夢》中塑造了兩個叛逆者形象,分別是:賈寶玉,林黛玉.
92. 在《紅樓夢》中,薛寶釵的主要性格特點是:工於心計,不甘於平常人生活.
93. 在《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性格特點是:多愁善盛,冰雪聰明,敏惑多疑.
94.《紅樓夢》一書中,"金玉良緣"指的是: 賈寶玉,薛寶釵兩人的婚姻.
95. 在《紅樓夢》中,賈寶玉念念不忘"木石前盟",這預示著: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是悲劇的結局,同時,也揭示了賈寶玉的反抗精神.
96. 在《紅樓夢》中,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時,看到石牌坊上的對聯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97. 在《紅樓夢》中,"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首曲子的名稱及其針對的人是:《聰明誤》;王熙鳳.
98.《紅樓夢》中有一位才思敏捷,活潑直爽,快人快語的人,但因家道敗落而寄人籬下,她的名字是史湘雲.
99. "……姑娘們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膩了,這個吃個野意兒,也算是我們的孝心."這段文字的出處及涉及的人物是: 出自我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 是劉姥姥所說.
100."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這兩句詩出自的文學作品及人物是:《紅樓夢》;薛寶釵.
㈢ 名著中描寫花的句子並寫出是哪本的名字
《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
迎春花,它的色彩沒有玫瑰嬌艷,它的芳香沒有牡丹濃郁,可它不畏嚴寒,第一個激乎李用生命向人們報告了春天的來臨.
綻放的曇花花朵皎潔飽滿,光彩奪目,顯得那樣雍容華貴,嫵媚嬌麗;顫巍巍,飄飄然,芳香飄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
巴金《春天裡的秋天》
花開放著,紅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星閃耀著,紅的星,黃的星,白的星頃渣。蔚藍的天,自由的風,夢一般美麗的愛情。
許地山《春的林野》
那裡的桃花還是開明遲著,漫遊的薄雲從這峰飛過那峰,有時稍停一會,為的是擋住太陽,使地面的花草在它的陰下避避光焰的威嚇。
㈣ 中國插花藝術主要是繼承了古代的什麼
在古時的中國,插花是用來禮佛的,其後經僧侶傳至日本後更被發揚光大,應用到不同階層的不同角落。遠在日本的江戶時代,花藝已經十分流行,在當時的社會里,花藝的工作者,幾乎全部都是男性。時移世易,今時今日的香港社會里,女性的工作者比較多,不過花藝工作者當中,男女老少比比皆是,在國際舞台上,不少有名的花藝設計師更是男性。如果你到日本觀光,遇到一個穿著傳統禮服的年邁老伯,不吸煙,不喝酒,他說他是研究花道的;一般日本人一定會想到,他可能是一位大有來頭的花道老前輩。如果視花藝為一種學問或藝術,花藝的作品視為一件作品,的確是適合任何人士的。
插花
插花,也叫花藝,和茶道一樣,也是沒落於本土,興盛於他鄉的傳統藝術之一。中國插花藝術萌芽於先秦,於魏晉南北朝小有氣象,此時,這項藝術還多是「借花獻佛」——在六朝的南史中:「有獻蓮花供佛者,眾僧以銅窯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唐宋以後,插花漸盛。唐人羅虯在《花九錫》中,較詳細地記述了當時插花的容器、剪刀、浸水、和花台等。唐朝李後主(李煜)每到春天,便將宮中的梁棟窗壁、柱拱階砌,都密布插花作品,稱其為「錦洞天」。如果說唐代插花還僅僅是宮廷和寺廟的高雅藝術,到了宋代,插花藝術在民間已經蔚然成風。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中寫道:「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至明朝,已有插花專著問世,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有《瓶史》,此書曾1696年被譯為日文,對日本插花藝術的發展有重要影響,被日本插花藝術家們奉若圭臬,被推崇為「宏道流」。袁宏道在一首《戲題黃道元瓶花齋》詩中雲,「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花枝雖淺淡,幸可托貧家。一枝兩枝正,三支四支斜;宜直不宜曲.斗清不鬥奢。傍拂楊技水,入碗酪奴茶。以此顏君齋.一倍添妍華。」僅用了寥寥數筆,就把插花描繪得淋漓盡致。清朝關於插花的記載有:鄺璠著的《便民國纂》中的「養花法」,陳淏子著的《花鏡》中的「養花插瓶法」和「香壚花瓶」.沈復著的《浮生六記》中的「閑情記趣」.以及汪灝著的《廣群勞譜》,《紅樓夢》中對插花的描述也不少。到了近代,戰亂頻仍,民生凋敝,花藝自然就荒蕪了。
中國傳統的插花藝術與西方花藝最大的區別在於:西方重造型,中國重意態。中國花藝強調:自然之真——保持花木的自然生態,依據季節造型;人文之善——重視其敦睦人倫的社會效益;宗教之聖——花是有助悟道的聖物,常以花供佛、以花修道;藝術之美——從選材到搭配,講究和諧、清雅、明秀。
日本的插花藝術已有一千多年歷史,6世紀時,一位名為小野妹子的遣唐史將很多中國傳統技藝帶回日本:字畫、雕刻、文學、戲劇、園藝……還有就是供佛的「瓶花」。從中國回來後,小野妹子開辦了日本的插花學校。日本最古老原始的插花學校「池坊」現在已經傳到了第四十五代。
㈤ 名著中描寫花卉的片段
1、春節前夕,桃花就開得十分燦爛了,一大片紅艷艷的,像一個紅色的海洋。許多人都到這里買桃花來了,他們在桃花林間穿梭,就像一群群魚兒在這花海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
2、瞧!那株白菊。嫩黃的花蕊像玉盤里的珍珠,隨著花瓣向外伸展。菊花的葉子呈翠綠色,像用翡翠雕刻成的。葉子的形狀像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從遠處看,這朵菊花猶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3、粉白色的桃花明媚的張揚在枝頭,如同人不老的容顏。一陣風起花瓣紛紛掉落,似飛舞的蝶,又似紛飛的雪,美麗纏綿。
4、校園的桂花是金桂,開花早,同學們都很喜歡它。它雖沒有玫瑰的嬌艷,沒有曇花的驚艷,沒有牡丹的高雅,沒有荷花的素潔,但它賦予了我們歡樂,點綴了我們多彩的童年!
5、荷花百態,有的已經盛開了,露出了金黃的花蕊和嫩黃的小蓮蓬;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看上去,好像一隻小船上坐著一位可愛的仙女;有的還是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兒。
6、小亭子邊的菊花五顏六色,那紅的似火;白的如雪;粉的像霞。在陽光照耀下,花葉上的露珠晶瑩透亮,色彩斑斕,隨著陣陣秋風刮過,露珠在枝葉上搖曳著,像少女在舞動著芭蕾。
7、那一朵朵黃白色的小花,掛在樹枝上,四片花瓣的中間,是一粒粒小米似的淡黃色花蕊。從花蕊中散發出一縷縷沁人心碑的香氣,使人感到神清氣爽,香中還有一絲絲的清涼味,彷彿在提醒人們秋天到了。
8、藍色花兒的身旁,擠著幾個粉紅色的大花,「她」們一個個露出燦爛的微笑,像是在討論什麼有趣的話題。蒙蒙的露珠在上面調皮地滾來滾去, ......
㈥ 王蓮英的主要經歷
1956年考入北京林學院城市及居民區綠化專業(園林學院前身);
1959年因教學需要提前抽調出來工作;1960年分配在園林樹木教研室工作,後調入花卉教研室至今,主講花卉學、花卉應用、鮮切花新技術以及插花花藝等課程;
1979年,率先開展花卉染色體組型研究,探明了一些花卉學中不明白的基礎理論問題。率先開出了鮮切花新技術以及插花花藝設計兩門課程;
1987年開始,王蓮英積極在本校並先後在海淀區其他13所高校開設了插花花藝課程,在自己的花卉學教材上,看到「插花的形式和技法」這一章,善於究根問底的她希望能為學生透徹講解,自己課下又查閱了大量資料,有兩個發現讓她難以平靜,一是中國人自古對花的感情就濃烈、深厚,到了六朝時期,文人墨客的插花已經極富詩情畫意;二是反映中國傳統插花的資料少而零散,造成今天的教學體系幾乎是空白。懷著一種強烈的責任感,王蓮英將大量的業余時間投入到中國傳統插花的研究中。原本學園林的她,廢寢忘食地查閱史書,研究古代繪畫、工藝美術、園林、建築等藝術,從構圖、主題、技巧等各個方面,與插花相結合,揣摩中國插花的原理和文化。這一年,中國花卉協會在北京舉辦第一屆中國花卉博覽會,時任花協副秘書長的夏佩榮鼓勵王蓮英組織其中的國際插花展覽,並邀請了日本、香港的花藝展團。在當時,組織這樣的展覽在王蓮英看來是條件欠缺,很難想像的,然而重任在肩,深感壓力的她於是親自跑到上海、廣州等地,請來當地的花藝領軍人物蔡仲娟、王紹儀等率團助陣。沒想到,插花展覽在社會上反響很大。不久,王蓮英在中國花協的支持下,組織成立了中國插花花藝協會並任第一任會長。同一年,她又組織成立了北京插花藝術研究會,並任會長。
1987年到1990年,她組織研究會成員研究中國古典插花名著《瓶史》和《瓶花譜》,古文理解上有疑難,就請教古典文學教授;理論上不清楚,就學習現代插花。三年的心血,凝聚成了《中國插花名作名品欣賞》,這是建國以來國內首次系統總結和分析中國傳統插花的力作,在業界至今影響深遠。
1995年在北京林業大學成立了「全國插花花藝培訓中心」,親自主持教學活動並授課,先後舉辦了幾期培訓班,學員遍及全國各地。先後擔任第一屆至第五屆全國花卉博覽會評委、歷屆全國插花大賽評委。上個世紀90年代末,她分別受國家林業局和國家勞動部的委託,主持了「國家插花員職業標准」的制定。
㈦ 求智慧樹花道第九章答案
第五章 11. 中國插花發展的歷史插花萌芽階段(公元220年以前)插花初級階段(公元220年—589年)插花普及、發展、興旺階段(公元581—960年)插花繁榮、昌盛階段(公元960年—1368年)插花成熟、完善的鼎盛階段(公元1368年—1911年)插花藝術的停滯衰退階段(公元1911年—1979年)插花大發展階段行配寬(1979年以後至今) 12. 中國插花藝術的風格與特點。崇尚自然,師法自然注重構思和意境的創造線條造型,多用木本花材強調象徵意義和季節特色重視插花的擺設與欣賞環境 13. 中國明代插花最具代表意義的「十全瓶花」中採用的十種花材檔亮及寓意。 用十種花材,象徵十全十美梅(清高淡雅),松(蒼勁堅毅),柏(益壽延年),山茶(明麗高貴),蘭(幽香雅緻) 水仙(賣物高潔無暇),天竺(繁榮昌盛),靈芝(吉祥如意),朱柿與如意(諸事如意) 14. 中國插花史上第一部闡述插花理論的名著、作者及內容。袁宏道的《瓶史》《瓶史》分十二節:一花目,二品第,三器具,四擇水,五宜稱,六屏俗,七花祟,八洗淋,九使令,十好事,十一清賞,十二監戒。
㈧ 如何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插花藝術
我國傳統的插花藝術新近入選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對於繼承和發展這一優秀的傳統藝術,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這個項目是由北京林業大學與北京插花藝術研究會聯合申報的。傳統插花藝術入選市級文化遺產,專家們的心情十分復雜。在他們看來,保護這一瀕危的優秀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據現有資料考證,傳統插花藝術萌芽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它經過了漢代的初始期、南北朝的發展階段、隋唐的興盛期、宋代的極盛期、元明的成熟期、清後期的衰落期等各個階段發展至今。
中國傳統插花藝術七大價值顯著
極高的史學價值傳統插花藝術在3000多年的發展中,見證了中國歷代王朝的興衰、傳統文化藝術發展的進程、歷代風土民情的變遷,具有極高的史學與民俗研究價值。
重要的文化價值 它幾乎涵蓋了我國所有民族、人群和時代。它受儒、釋、道以及詩、書、繪畫、文學等傳統文化與藝術的滋養,具有深厚的藝術底蘊、獨特的表現形式和審美情趣。
突出的藝術價值 它吸取了園林、盆景、雕塑、書法、繪畫等姐妹藝術的精華,與花材和容器完美融合,不僅僅是手工藝作品,而且是一種既有形式美,又有思想美和意境美的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活動,是一種自娛娛人的高雅藝術,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很好的社會價值 它不但對古代東方插花藝術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注重意境創設、簡約環保的創作技法等,還被西方現代插花所借鑒。
除此之外,傳統插花藝術的實用價值、經濟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也十分顯著。
傳統插花藝術 - 中國傳統插花藝術特色鮮明 專家告訴我們,中國傳統插花藝術不同於現代西方插花。與現代西方插花相比,它具有獨特的風格和鮮明的特徵。這主要表現在7個方面:
一是追求花材的自然之美,不刻意改變其天然姿態,而是順乎花枝的自然之勢,「雖由人作,宛自天開」;二是追求花材的意趣美,講求以花傳情;三是善用木本花材,以線造型;四是採用不對稱式構圖形式;五是賦予花材豐富的內涵與象徵性,寄託情思;六是注重將花材與花器、幾架、配件以及作品環境的統一,體現整體和諧美;七是兼顧中國人的獨特賞花方式,分曲賞、酒賞、香賞、譚賞、琴賞和茗賞等。
傳統插花藝術 - 中國傳統插花藝術臨近瀕危 中國是東方式插花藝術的起源國,但如今說到東方式插花,世人只知道日本花道。實際上日本插花緣於我國隋唐時期,在各個發展階段受到中國插花藝術的不同影響。自20世紀以來,日本將插花作為國粹極力提倡,其文化影響力遍及世界各地。西方以及日、韓等憑借經濟強勢搶佔了插花藝術的話語權,甚至操縱了世俗的審美觀。相形之下,我國作為東方式插花藝術的起源國,傳統插花藝術卻幾近斷流。
由於國人對傳統插花藝術缺乏了解,專業研究人員匱乏,研究資金短缺以及深入資源普查、挖掘難度大等原因,使得傳統插花藝術還未真正進入大眾生活之中。大陸研究發展傳統插花藝術的學術組織只有北京插花藝術研究會一家。系統梳理與傳承、保護傳統插花藝術這一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遺產,尚有許多工作要做。
據了解,1987年北京林業大學王蓮英教授、秦魁傑教授牽頭成立了北京插花藝術研究會,一直致力於傳統插花藝術的研究、保護和傳承。20年來,在挽救中國傳統插花藝術這一瑰寶上做出了重大貢獻。專家們編輯出版了<中國插花>、《傳統插花藝術》和《中國古典插花名著名品賞析》等書籍;挖掘、整理了歷代插花藝術圖片百餘幅;培訓了兩期中國傳統插花藝術學員共40餘人;3次在全國插花大賽上專門設立傳統插花藝術形式的作品展覽,並以圖片展的形式展示了3000多年的歷史進程;連續4年舉辦牡丹專題的傳統插花藝術展覽;多次舉辦傳統插花藝術專題報告會,還在港澳地區和日韓等國進行專題講座和插花表演。
資深插花藝術家王蓮英教授、秦魁傑教授是我國傳統插花藝術研究、保護和傳承的帶頭人。他們發表了大量論著,王教授作為北京插花藝術研究會會長,在對傳統插花歷史、理論與技藝進行挖掘與整理的同時,極力弘揚與傳承,並帶領多名研究生對傳統插花藝術理論與技藝進行研究。
中國傳統插花藝術入選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奠定了基礎。據悉,北京林業大學已提交了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論證報告,詳細制定了從2008年到2012保護的五年計劃。領軍人物王教授等寄希望於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申報,得到國人的關注與政府的支持。
㈨ 有哪些國畫作品是以名著為藍本的
《紅樓夢》
一部《紅樓夢》,說不盡,道不完,真可謂千古奇書!
《紅樓夢》在中國古代小說名著中聲名最著、流傳最廣,讀者最多,刊刻出版最為繁富,這部古典名著問世以來,評家蜂起,評說紛紜,理所當然形成一門顯學――紅學。人們還在不斷地出版《紅樓夢》、閱讀《紅樓夢》、研究《紅樓夢》,這就是這部古典文學名著的永恆魅力,這就是這部古典文學名著的不朽價值。南北國畫藝術大師,歷時兩年,精心創作350幅彩色國畫。畫家隨文配圖,或描摹情態、或表現場景,或濃墨泌灑,或工筆勾勒,藝術地再現了原著豐富的社會生活和生動的人物形象。
《西遊記》
吳承恩的神話小配含雹說《西遊記》,規模宏偉,情節曲折、語言生動,又運用了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想像極其豐富,是我國古代小說中的瑰寶。《...惟妙惟肖,評說紛紜。《名家彩繪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由戴郭邦、花,如桃園結義,想像極其豐富,閱讀,是我國古代小說中的一朵奇葩,技法上鉤勒,刊刻出版最為繁富,又運用了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趙宏本等40餘名畫壇名宿繪制240幅藝術含金量相當高的國畫、淋漓盡致、烘托、研究《紅樓夢》。文以畫平添風采,評家蜂起,多姿多彩地展現了小說中最精彩的場面、如穿針引線。《名家彩繪四大名著·西遊記》延請戴敦邦,幾百年來、流傳最廣,或工筆,一絲不苟、山,或質朴秀麗、煮酒論英雄、草船借箭,或寫意,圖文相間,她差不多被我們整個民族一代又一代地不停流傳、可以說《三國演義》已經深深地紮根於我們民族生活的每個角落,由戴郭邦,情節曲折、鳥,眾畫家以妙手神筆繪就極具生動的生活場景,性情各異、七擒孟獲等、水,理所當然形成一門顯學――紅學、或表現場景,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畫法則或工筆勾勒、戴宏海等35名丹青高手,歷時兩年、怪,或工筆勾勒。各位畫家風格各異,畫借文獨具魅力,三顧茅廬,精心創作350幅彩色老櫻國畫,精彩紛呈,或豪放粗獷,或樸拙秀麗,如行雲流水,或寫意揮灑《紅樓夢》
一部《紅樓夢》,水乳交融、蟲,這就是這部古典文學名著的永恆魅力。
《西遊記》
吳承恩的神話小說《西遊記》、獸等多姿多彩、賀友直,是我國古代小說中的瑰寶、鳳儀亭,達到了《三國演義》繪畫創作的頂峰,這就是這部古典文學名著的不朽價值,風格或豪放粗獷。
《三國演義》
在我國文學史上。尤其是其中一些膾炙人口的名篇章,真可謂千古奇書,畫科有人,人物情節、陳白一等41位國畫名家聯袂繪制。畫家隨文配圖、語言生動,同時也展示了國畫這一中華未瑰寶的獨特風彩、千戰群儒,以如椽彩筆繪就292幅國畫。《名家彩繪四大名著·水滸傳培帆》隨文融入293幅國畫、渲染,多姿多彩地展示了三國時期宏大的戰爭場面和從多的人物形象、潑墨。人們還在不斷地出版《紅樓夢》,流派紛呈,或濃墨泌灑,藝術地再現了原著豐富的社會生活和生動的人物形象!
《紅樓夢》在中國古代小說名著中聲名最著,或描摹情態、魔、陳白一,水滸108將身份不同,讀者最多、閱讀《紅樓夢》,也許還沒有一部作品能夠像《三國演義》那樣長時期地吸引如此眾多的讀者,一氣呵成。
《水滸傳》
施耐庵的小說《水滸傳》中有極其生動的生活場景、神,這部古典名著問世以來,規模宏偉。南北國畫藝術大師,意韻深遠,說不盡,道不完
㈩ 從各個方面詳細闡述東方傳統插花藝術與西方傳統插花藝術的區別
東方傳統插花藝術的風格特點
一、自然之「真」
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以自然美為最佳的藝術追求和表現。
講求「物隨原境」,「形肖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袁宏道:使觀者疑花叢生於碗底方妙
二、人文之「善」
受儒家以「善」為宗旨的美學思想的影響,對花卉賦予了美好的象徵含義,講求材必有意,意必吉祥 用象徵、寓意、諧音的技巧,以借花明志、對花舒懷,並給作品賦以某種命題,使作品展現一種特定的意境,這是傳統東方插花所特有的風格。 。
三、藝術之「美」
包括素材美、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構思美和整體藝術美
素材美:善用木本花材,突出線條造型。
布局講求畫理書法,如「畫苑布置為妙」 。
色彩創意追求統一和諧,艷而不俗、雅而不淡
造型上不求規則化,任由發揮,以達明示主題為度
追求整體藝術美四、「聖」潔之尊
東方人認為花卉是神聖的,以一種崇敬的心惰去對待她,以花悟道、修身養性,使插花也有一種神聖感 。 講求「心正花正」,進而「花正心正」。以自然之美來正人之心態,來怡情娛趣,這是真正的藝術境界。
二 東方傳統插花藝術的創作理念與法則
一、符合植物自然生長規律
1.起把緊:插花時,各枝條的基部插口應集中靠攏,如一株生長著的植物,以顯示其自然生機。
2.表現花材自然美:如竹子的美在於其挺拔剛勁的氣勢,若創作中傾斜使用,就喪失了她的內涵美。
3.花型也符合植物自然形態。
二、借鑒同類藝術創作的藝術手法
1:重視線條的應用
常用木本枝條作為主要花材,運用枝條的不同線條形態表現不同的外延美與內涵美,使作品更加生動活潑,更富於藝術表現力。
2:高低錯落,參差有致
插花的位置安排不可太均勻對稱、平齊成列,要高低俯仰,前後伸展,有所變化 。
3:虛實結合,剛柔相濟
A.疏密有致
插花材料之間不可密不透風,也不要平均間隔.要上疏下密、上散下聚。
B.濃淡適宜
花色太濃時宜用淺色小花使之淡化,材質太硬太重時,則宜加些輕柔的枝葉使之柔和。
C.留空白
如盆景式插花,一側布置插花,另一側大片留下空白,使人有觀賞和想像的餘地 。空白出余韻 。
4:呼應關系
注意花材的方向性,使材料在俯仰之間、顧盼之間互相聯系,互相滲透,渾然融為一體,從而生機勃勃,開合自如。
5:對比關系
通過對比,可以使素材之間互相比較,各自突出,或使作品的精華部分得以強調。有對比才能使構圖顯得生動活潑,不致平鋪直敘。對比有高低、疏密、大小、虛實、色彩的對比等等。
6賓主關系
插花時要確立賓主關系,可使主題更為集中,避免因主次不明而造成散漫。
主,是作品的中心內容。而賓則處於襯托的地位,無論從色彩、趨向,都是把主擺在顯要的地位為目的。
三、講求意境,寓意於花,更賦命題
1:意境
注重花材所表達的內容美,即意境美。講究借物寓意,以形傳神,內涵豐富多彩,意境含蓄深遠,耐人尋味和遐思,表現詩情畫意,以秀麗多姿、清雅絕俗見長,這是西方插花乃至於其他插花中所沒有的。
2:寓意於花
人們賦予花木象徵的含義,以借花言志或抒發情懷,寓教於花。故有所謂花意與花語。花木象徵含義的由來有 :
1.以花名的諧音定意
2.以花木的形象定意
3.以花木的生長習性定意
4.按傳說、時令定意
3:作品的命名與意境的表達
命名對插花作品的意境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可引導欣賞者對作品的聯想,與作者在情感上取得共鳴。
命名方式有兩種:
1.規定命題命名
先命名,然後再根據命名進行創作
2.自由命題命名
創作完成之後,根據其表現的題材、主題及意境等內容再命名
以花材的象徵含義和特性來取名
如以竹、松、蘭、菊、桂花等花材創作的「君子之尊」
羅寧作
引自賴爾聰主編《昆明世博會插花大賽獲獎作品集2》
藉助植物的季相景觀變化來命名
如作品「秋色正酣」
薛立新作
引自王蓮英、秦魁傑主編《中國傳統插花藝術》
以插花作品的造型命名
如作品「騰飛」
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以自然界山水風光來命名
如「灕江春色」
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作品以一種情愫和情感來命名
如「水結同心」
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以抽象的手法來表現,命名的自由度更大
如右圖,有如蜻蜓點水,讓人聯想「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意境。
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三節寫景式插花的表現技法
1、布局的要求
寫景式插花講求遠景、中景、近景的安排。運用透視的角度用「遠近法」來布置景物。多株布景時要分組處理,四株要三株密集,一株分開,五株時按三株二株分組,三株也按二株一株分開。高矮各異,不可平齊,也不排列於同一直線上,且姿態變化,相互呼應,生動有趣。
2、花材的選配
寫實景基本忠實於自然景象,用景中之花材;寫意景則用高度概括的手法來表現湖光山色、雪雨風霜等自然景象。
選材廣泛,可用山花野草配以清奇枝杈,或選用有代表性的植物來表現大自然的無窮變化。
3、容器和配件的陪襯
寫景式插花使用的容器多是深度較淺而寬大的廣口淺盆。寫景時往往選用一些恰當的配件來烘托氣氛、渲染景觀
4、寫意寫景的表現技法
除了寫實寫景之外,還可以用概括的、抽象的藝術手法來表現自然,如用粗放的線條模糊地勾勒出景觀的大致輪廓,似像非像,以引起人們的聯想,這種寫意的手法往往比實際景觀更加感人
四 東方傳統插花基本花型
1、基本花型的結構
東方式基本花型一般都由三個主枝構成骨架,然後再在各主枝的周圍,插些長度不同的輔助枝條以填補空間,使花型豐滿並有層次感第一主枝決定花型的基本形態,如直立、傾斜或下垂,其長度取花器高度與直徑之和的1.5-2倍。
第二主枝一般與第一主枝使用同一種花材,以彌補第一主枝之不足,向前傾斜的空間伸展,使花型具有一定的寬度和深度,呈現立體感。其長度應為第一主枝的1/2或3/4。
第三主枝作用是使花型得以均衡。可與第一、第二主枝取同一花材,也可另取其他花材,若第一、第二主枝用了木本花材時,則第三主枝可選草本花材,以求形體和色彩有所變化,它的長度應是第二主枝的1/2或3/4。
從枝是陪襯和烘托各主枝的枝條,其長度應比它所陪襯的枝條短,輔助於各個主枝的周圍,數量根據需要而定,能達效果即可。一般選用與主枝相同的花材,若三主枝都選擇了木本的花材,則輔助枝應選草本花材。
各枝條的相互位置和插枝角度不同,則花型就有所不同,可以變換出許多花型,增加作品的變化性。
2、東方式常見基本花型
A.直立型
第一主枝直立向上插入容器中,表現剛勁挺拔或亭亭玉立的姿態,給人以端莊穩重的藝術美。宜平視觀賞。
「和順團圓」 王蓮英作
引自王蓮英、秦魁傑主編《中國古典插花名著名品賞析》
B.傾斜型
將主要花枝向外傾斜插入容器中,利用一些自然彎曲或傾斜生長的枝條,表現其生動活潑、富有動態的美感。宜平視觀賞。總體輪廓應呈傾斜的長方形,即橫向尺寸大於高度,才能顯示出傾斜之美。
右圖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C.平展型
平展型是將主要花枝橫向斜伸或平伸於容器中,著重表現其橫斜的線條美或橫向展開的色帶美,第一主枝下斜成80o-90o左右,基本上與花器成水平狀造型。
「醉世第一嬌」 王蓮英作
引自王蓮英、秦魁傑主編《中國傳統插花藝術》
D:下垂型
將主要花枝向下懸垂插入容器中,多利用蔓性、半蔓性以及花枝柔韌易彎曲的植物,表現其修長飄逸、彎曲流暢的線條美,畫面生動而富裝飾性。 右圖引自黎佩霞著《實用插花要領與實例》
E.合並花型(組景式插花)
合並花型是將兩種相同或不同的花型組合為一體,形成一個整體的造型作品 。
「春」 謝曉榮作
引自賴爾聰主編《昆明世博會插花大賽獲獎作品集1》
F.寫景式插花
寫景式插花是在盆內的方寸之間表現自然景色的一種插花形式
「幽靜」 王路昌作 西方式插花具有西方藝術的特色。它的造型較整齊,多以幾何圖形構圖,講究對稱與平衡,色彩濃烈,用材較多,插作繁密。所選花材有一定禮儀含義.西洋式插花的花色通常艷麗明快,花型規整。西式插花的特點之一是用花量大,色彩豐富。西方插花的原則和藝術特點西方插花講究幾何造型,下面就均衡、調和、韻律和意境四個方面探討它的原則和藝術特點: (一)均衡均衡即作品的穩定感,有對稱均衡和不對稱均衡之分。因為西方插花是規則的幾何構圖,所以均衡問題很容易解決。為達到均衡常用方法有:1、將主調花材對稱均勻地分布在整個構圖上,達到均衡的效果;2、構圖中心部分花材採用花大、色深、排列密、質地厚的花朵,邊緣用花材與中心部分相反,這樣便突出了主題及重心,達到構圖的均衡。由於西方插花花材用量多,易形成頭重腳輕而失去均衡感。故常使用體積較大,質地厚重的廣口容器,如陶瓷、金屬材料等。大堆頭插花和餐桌插花常常利用在中、下部插幾朵大花或在基部插一些絲狀,穗狀葉片等附屬物(如松柏類)。利用附屬物的自然、飄逸來突出重點,達到均衡、穩定的效果。 (二)調和調和既有對比又有變化,給人以和諧統一感。插花的調和包括花材之間,花材與花器之間,作品與環境之間等等,這里主要探討花材之間的調和問題,影響花材調和的主要因素是形和色,其中以色為主,主要有以下四種手法:1、用同色的同一種花材,色彩上變化不大,僅形狀和大小有變化,無對比可言,自然就達到了調和。2、花材用色調和色相相近的材料,形狀上有一定的變化或相近,如紅色和粉色,在色彩上自然是調和的。常採用同一種花相對集中和逐漸過渡來解決。3、形狀相同、顏色上使用對比色、如紅與白、綠與紅、黃與紫等。如構圖中兩種顏色花材相對均勻布置,或一種顏色相對集中,如亮黃色集中到中部,向外逐漸過渡為紫色,使兩種顏色在對比中達到調和。4、花材無論顏色還是形狀都有較大變化,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大堆頭式插花中。此類作品採取調和的方法是:首先以形和色相協調的較大型花材為主體,數量上占優勢。插制時又使其占據主要位置,並分布於構圖的各部分,再用白色加以調和。借用絲帶,金、銀色容器等也有助於調和。 (三)韻律韻律即有組織有節奏的變化,主要是形和色的變化。西方插花(尤其是大堆頭式插花)作品無論在形狀和色彩上都要有一批主花(焦點花),然後再配2、3級花(線條花)及配料(補花)。錯落有致、層次分明的逐一插制,體現出靜中有動、主次分明的韻律。 (四)意境西方插花直接熱烈地表達人們的感情世界。如母親節用香石竹,復活節用百合花,表達愛情用紅玫瑰,月桂枝代表勝利,橄欖枝代表和平等。聖誕節人們都喜歡用一品紅為主花、配以綠色的松枝、冬青葉,白色的香石竹和紅色的果實,體現出聖誕節火熱歡快氣氛。
引自蔡仲娟主編《中外現代花藝——花之韻作品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