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立景花卉

立景花卉

發布時間: 2023-03-15 21:23:14

『壹』 有關寫柳州江濱公園的作文

柳州是個山水如畫的天然盆景城市,柳江兩岸優美的的山水園林景觀環繞其間。江濱公園位於柳州市區秀麗的柳江河畔,地跨南北兩岸,呈東西向帶狀分布,蜿蜒江邊,總面積25.7萬平方米。江南為主景區,全長1.4公里,面積約8萬多平方米;江北"柳堤環翠"景區為柳州新八景之一 。江濱公園依山傍水,綠樹成蔭,繁花似錦,奇石雕塑,星落棋布,亭台樓閣,互映生輝,江景園景,相得益彰,自然交融,集觀賞、休閑、娛樂、健身、防洪於一體,屬沿江開放性公園,是柳州市城市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窗口形象,其旖旎迷人的自然風光和獨具特色的園林景觀被稱之為"柳州外飢臘灘"。
江南主景區,按工程建設先後分為四期工程,全長約1.4公里,面積約8萬多平方米;一期是棋牌活動區,二期是觀光游覽區,三期是綜藝文化區,四期是娛樂健身區。江北為"柳堤環翠"景區,全長約為5公里。再沿江東去是三峰擁雙塔的蟠龍山公園。乘舟遠 眺,兩岸青草如茵,綠樹成蔭,繁花似錦,奇石雕塑,星羅棋布,亭台樓閣,相映成趣。"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公園以其山青、水秀、樹綠、石美的迷人景色被譽為"柳州外灘",成為柳州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歷史概況
江濱公園從無到有,經歷了約半個世紀的滄桑。它始建於五十年代初期,當時僅僅是在江南浮橋的兩側地段,廣植花木。到五十年代中期,正式闢建"河濱公園",建有簡易涼亭兩座,修整園路,設置石桌、石凳,這就是江濱公園的雛型。在文革期間公園卻屢遭破壞,設施被毀,綠地失管,雜草叢生,垃圾成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一九八二年,市政府審定通過了"江濱公園規劃建設方案",並在柳江南岸砌築擋土牆,拓寬綠地,增建涼亭,充實游園設施。一九八四年,市政府乘改革開放的東風,又發起了"愛我龍城,建我柳堤"募捐活動,組織社會力量,修建柳堤,將舊柳州"沙街"民房拆遷,辟為游園,一並納入江濱公園管理。93年起公園進行大規模擴建,通過總投資1.25億元浩浩盪盪的一、二、三、四期工程建設,江濱公園面貌煥然一新,山水園林蔚為壯觀,以"柳州外灘"享譽區內外。

主要景區
[柳堤環翠] 柳堤循江勢而建,廣植西湖垂柳,堤上楊柳依依、綠影婆娑,青翠欲滴的柳樹、榕樹鱗次櫛比,一派江南水鄉景緻。柳堤長4050米,平均高10米,建築結構為雙級預制混凝土塊鑲面,重力式堤牆,分兩級防梯砌築,下級台階寬7米,上級台階寬16米。寬闊悠長、樹蔭蔽日的堤上,老人們或練功、或起舞、或散步,或玩棋牌,使柳堤人情味十足。身臨其境,情景交融,令人心曠神怡。柳堤紀念碑佇立於堤坪上,它告訴人們:是勤勞的柳州人使柳堤變得如此婀娜多姿。涼亭"柳浪榕蔭",亭名別致新穎,楹聯"橫江綠水和春住,隔岸青山擁秀來",是畫龍點睛的應景佳作,膾炙人口而又耐人尋味。
[江南遊園] 江南遊園是江濱公園的主體,按工程建設先後,分為一、二、三、四、五期游園。
"一期游園"一級天馬小游園,長樂亭楹聯"壯志不隨江聲遠,青山常伴夕陽紅"似乎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別解。園中有豐富碼肢攜多彩、老少皆宜的健身設施,樹蔭蓊鬱,是老年人游樂、休閑、健身的好場所。二、三級主要是棋牌活動區,這里樹形高大、枝繁葉茂,遮蔭效果特佳,還點綴有一些花色絢麗的花灌木,市民在涼爽宜人、五彩繽紛的氛圍里悠閑地品味棋牌樂趣,其樂融融,實一大賞心樂事。
"二期游園"主要是觀光游覽區。根據江岸地形高差大的特點,將沿江優美的山水自然景觀與城市風貌巧妙地融為一體,建築、植物輔以具有柳州特色的奇石的布局,採用因借、屏障、對比、聯系、調合、框架和夾景等園林創作手法進行組織,使公園內外的景觀交相輝映,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角度來構成不同層次和不同韻味的園林景觀。"橫看成詩側成畫,遠近高低各不同。不知游園真面目,只緣身在園林中",詩情畫意美不勝收。
"防洪紀念碑" 位於江南園內,銘記了柳州軍民歷次抗洪救災的壯舉。1998年12月由柳州市委、市政府組遲伏織修建。防洪碑作為龍城(柳州又名龍城)軍民抗洪壯舉的象徵,採用了在抗洪截流時往江邊投擲、壘砌石塊的瞬間場面構築立體畫面。三塊正在往下滾動的巨石,下面的兩塊已不同程度沉入江中(基座部分和功德碑),另一塊還在空中向下滾動(雕塑的主體部分),以此表現強勁的動勢和力的抗衡。4米X4米的雕塑主體石塊雕成圓形中空狀,如一面鏡子映照出龍城軍民抗洪救災的英雄氣概。下部波濤的殘破部分則反映了洪魔造成的破壞。在象徵天方地圓的中心位置,重點造出兩只強壯有力、緊握相助的手,體現了中央對地方、上級對下級、黨群合一、軍民同心的力量象徵,頌揚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崇高精神。
遺跡"庾家碼頭",位於二期游園內,古時這里熱鬧非凡,是柳江上游融水、融安、三江和下游社沖、象州、武宣一帶經商貿易船隻匯集口岸,沿數十級石階而下,過石砌拱形門,江風撲面而來,江面豁然開朗。佇立於現在的碼頭上,似可想像當年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的繁華景象。附近有江石兀立,可供遊人盡享垂釣之樂。
"三期游園"是綜藝文化區,溶觀光游覽、文物古跡、健身運動、民族風情、思想教育於一爐。"壯鄉歌海區",是公園對歌、跳舞的娛樂區域,柳州是個多民族地區,具有濃厚的民族氣息,區內壯、瑤、仫佬等眾多少數民族自古以來山歌風行,聞名遐邇的劉三姐歌聲就從這里傳遍了大江南北。天日晴朗,眾多的民歌愛好者在這里匯聚一堂,人如海、歌如潮,熱鬧非凡。本區域有露天戲台,是柳州市各類政治、文化、體育、歌舞主要活動場所之一,有室內瑤族戲台,是八方百姓、各族歌手對歌唱戲、即興表演的場所。"爭奇斗妍區"內富含多種花卉植物,墨石盆景一應俱全,區內植物花卉兼備了"奇、特、秀、香",各種花卉造型獨特,色彩繽紛、香飄四季。另有歷盡周折,耗資一萬五千餘元從外地移植而來的"抱石古榕",樹長石上石生樹中,樹石渾然一體、自然天成,甚為罕見。"翠影綠波區"以大面積的綠色植被為主色調,突出棕櫚科喬木和幾組高大景石,渲染出了亞熱帶常綠景觀。一條綴以鵝卵石的踩石健身道,充分體現了設計者以人為本的構思。清晨、傍晚市民均雲集在此休閑、鍛煉。周圍木繁草茂,宛若一條山林小溪蜿蜒其中,使整個景區動靜有加。區內植物名貴,草坪為國外引進的馬尼拉草皮,有從越南引進的每棵價值近萬元的古蓖齒蘇鐵等。
"石景清泉寓言故事區"內,多組寓言雕塑寓教於樂;趙家井清泉盪漾、古風猶存。
"趙家井" 史載清乾隆年間古井名為"響水泉",據《柳州縣志、山川》記載:"響水泉在水南江岸,水味甘美、、、、、、",清咸豐年間易名為"趙家井",易名有一段典故,饒有風趣。十三組寓言雕像鐫刻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個個動人故事;"碧江映秀區"展現柳江南岸天然秀麗的原始風貌。
"四期游園"於2001年元月22日基本完工並對遊客開放。依山傍水、穿橋而過,集觀賞、休閑、娛樂、健身、防洪於一體。臨江巧奪天工依礁而建,景緻獨具匠心;園內疊石立景,配植有古樹小葉榕、桂花、木棉、茶花等一大批名貴樹種,並在草坡上設有色彩絢麗的十基禮花燈一組;異花古樹翠竹自然相融,亭廊曲徑奇石相映成趣。入夜,禮花綻放霓虹閃爍,在其輝映下,渾然天成的園林景觀更顯動人嫵媚。
[蟠龍雙塔]蟠龍山公園為江濱風景區下屬公園,歷史悠遠,以其雄據於峰巒的雙塔聞名。文光塔莊重古樸,深沉凝重;蟠龍塔高瘦苗條、清巧秀麗。雙塔遙相呼應,互為對景,環肥燕瘦,各具風騷。蟠龍山為柳州四大名山之一,又名寶塔山,"東有寶塔西有鵝,南有馬鞍北有雀",自古以來就是風景名勝寶地。清朝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至清朝道光六年(1821年)間建有六
角磚塔,於抗戰初期古塔被拆毀。1993年市人民政府決定投資100萬元重建古塔,同年8月開工,94年元月底建成文光塔,蟠龍塔各一座,以及登山石級道路636米,條石台階1079級,平台960平方米,總耗資250萬元,工期五個月,龍城遂添"蟠龍雙塔"勝景。至年底,"晶遠亭"、"致遠亭"、"怡然亭"、"夕照亭"、"古東林洞"、"山川並茂牌坊"、"爬山廊"等園林景點相繼竣工、公園變得清新幽雅,嫵媚動人。
園內另有"盤古廟"、"王氏山房"、"文昌閣"等其他遺跡和為數眾多的仿古建築。蟠龍公園歷史內涵豐厚,文化氛圍濃郁,意韻悠遠、耐人尋味;自古以來,當地人就有登蟠賞柳、強身健體的習慣,其優越地理條件可把柳州市貌盡收眼底一覽無余,更加兼備登高攬勝的旅遊娛樂性和觀賞性。
江濱公園風景區展示在遊客面前的是一幅功能齊備、特色鮮明、富於變化、內容充實的山水園林畫卷。
四、江濱五期駕鶴小桃園
隨著四期工程的完工,柳州市園林、文物、地誌、規劃建設等部門和管理單位又開始了對江濱駕鶴小桃園的建設規劃。此工程建設項目計劃投入資金960萬元(不含拆遷費),於2002年動工。工程圍繞古八景之一的"駕鶴晴嵐"所在地駕鶴山麓為建設主體,在原址依山而建恢復歷史文化古跡。該小桃園的園林建築風格較前四期炯然不同,涉及文物、文化、園林等多項課題,對工程規劃、設計和建設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設項目以駕鶴樓、駕鶴書院、摩岩石刻、小桃源、三相亭、南評宮等原有歷史文化景觀為主,手法採用漢、唐、宋代時期的建築風格。整體規劃在原則上保留原有風貌,著重立足於顯山露水的構想。駕鶴書院作為廣西歷史上最早的書院,將與三相亭在原址按其本來面目建設成具有較高品味的文化場所。在小桃源的恢復規劃上,有關專家經過細致論證,將根據明朝地方名宦方溢一篇名為《小桃源賦》文內所述再現景緻原貌,附近山下廣種桃花與之交相輝映,成為名符其實的"小桃源"。屆時,柳州這座全國優秀旅遊城又將錦上添花,加增一處山水相溶,獨具濃郁漢、唐、宋代古文化氣息兼賞春日桃花的絕佳景點。

『貳』 尋宋丨如此網師園

在蘇州的眾多園林中,網師園是第一個在夜間向遊人開放的園林。華閉祥嘩燈初上,上演非常具有蘇州代表性的崑曲、評彈、古琴、民樂等精彩節目,無疑成為了古城夜晚最優雅的所在。

網師園夜色雖美,但我並不喜歡夜遊,那時去網師園,正是暮春。暮春午後,帶些慵懶,眷戀春意,網師園里的芍葯開得正好。

網師園隱於窄窄的小巷深處,佔地約八畝。它的前身是南宋淳熙年間,官至侍郎的揚州文人史正志罷官隱退後的住宅,原因藏書萬卷,故名萬卷堂。清乾隆年間,官場失意的光祿寺少卿蘇州人宋宗元退隱故鄉蘇州,購得此地築園,初名「網師小築」,後名「網師園」。

網師乃漁夫、漁翁之意,含有隱居江湖的意思,網師園便意謂「漁父釣叟之園」,細思之下頗有韻味。

網師園直到今日依然與普通人家為鄰,頗有「大隱隱於市之感」。跨入網師園不起眼的雕花門樓,穿過正廳,宋代江南的風雅撲面而來,宛如一幅水墨山水長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網師園是典型的府宅園林,東宅西園,以水為中心,享台樓閣臨水而築,布局精巧,結構緊湊,清新而有韻味,是當之無愧的江南中小型古典園林的代表作,現在的一些仿古園林以此為藍本,中國第一座被復刻海外的「明軒」就出自網師園。

中部的主園,以彩霞池為中心,環池廊、軒、亭翼然,夾岸有疊石、曲橋,疏密有致,相得益彰,古樹花卉與建築、山池相映成趣。

網師園之美,美就美在方寸之間大有文章。站在在月到風來亭內,池岸低矮,沿池一周的假山、花木和亭榭,所置山石、花木也不高大,使水面顯得開闊,山水錯落映襯,疏朗雅適,增添了園中秀麗景色。

彩霞池一汪池水平靜如鏡,池四周建築形體各異,裝修精麗,其倒影又與天光浮雲交映於碧波之中,美到令人窒息的觀音兜山牆在池水中的倒影,是網師園最美的畫面,我被此美景深深醉倒。

從南宋到清代,再到近代,網師園幾度易手,但每一代人都懷抱著隱於城,更悅於心,讓網師園得以傳揚。園中景物都得名自詩詞名作,似乎在園中能嗅到縷縷墨香,也能感受到園主人的學識與氣度。

步入濯纓水閣,涼風習習,水波盪漾。「濯纓水閣」取自《楚辭·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園主以此自喻清高,表現不受世事影響,潔身自好的高潔品性。

「竹外一枝軒」取自蘇軾「紅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之詩意。軒像輕巧的船舫,與高大的二層樓集虛齋,一前一後,參差錯落,富有變化。

一條由南至北、高低起伏的爬山廊名為「樵花徑」,取意於宋人詩句「歸舟何慮晚,日暮有樵風」。在廊內蜿蜒行走,側畔一片波光雲影,北岸有老樹濃蔭,南岸有黃石雲崗,極富野趣。

池西的「月到風來亭」,享名取自唐代韓愈詩句「晚色將秋至,長風送月來」和宋代邵雍「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

站在小拱橋上看彩霞池,為什麼我會對網師園一見如故,甚至有些迷戀呢?園林僅是人工造成,它不夠豪邁,其實我想若不能通覽天下景物,如能將它們縮成一圍,布之四周,四時賞玩,當然最好不過的了。

沿著長廊到達「小山叢桂軒",站在軒內,濯纓水閣和竹外一枝軒隔水相望,東側的射鴨廊和西側的月到風來亭遙遙相對。「小山叢桂軒」是受《楚辭小山招隱》「桂樹叢生山之阿」和北朝散文家庾信《枯樹賦》「小山則叢桂留人」的啟發。假山上種楓樹、桂樹和南天竹等秋季觀葉植物,安靜雅清,產生「桂樹叢生山之阿」的意境。

從彩霞池西北的平板曲橋西行,就可見到書有「潭西漁隱」的小門。淳熙二年問世的《史氏菊譜》就反映宋時史正志園居生活中栽花藝菊、讀轎行書寫作的逸趣。如宴螞今的網師園內並未栽菊,以牡丹、芍葯為特色花卉,但菊花的意象卻以另一種形式存於園中。殿春簃洞門磚細門額上,有「真意」兩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何嘗不是一種如菊花般品性高潔的文人精神的傳承。

殿春簃小院精巧古雅,盛植芍葯名種,花容綽約,花街鋪地,奇石當戶,別有一番天地。「簃」,原意指高大屋宇邊用竹子搭成的小屋。「殿春」,指春末。春季芍葯開花最晚,宋蘇東坡有「多謝化工憐寂寞,尚留芍葯殿春風」的詩句。殿春簃以詩立景,以景會意,具有工整柔和,雅淡明快,簡潔利落的特色。

現存的蘇州園林中,完整的宋園雖近絕跡,但宋人的審美意趣在網師園卻不難尋到。網師園內有三處宋代遺跡,於是,一路走過時,我刻意尋找了南宋遺蹤。

網師園著名的藻耀高翔雕花門樓,我被雕花的精細深深震撼到。藻耀高翔磚雕門樓的南枋,嵌有磚雕家堂,供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這是主人祭祀的地方,以前蘇州人家很多都有這個布置。現在,所有蘇州園林中,只有網師園還保留著了,這一處是宋代的遺跡。

橫跨於彩霞池東南水灣處的引靜橋,似一鉤新月,小巧玲瓏,風姿綽約。它的長度雖僅有2.4米,卻石欄、石級、拱洞一應俱全,是蘇州園林中最小的拱橋,三步就可踏過,故俗稱之為「三步小拱橋」。池塘在小拱橋的襯托下,更顯空曠浩渺。橋側澗壁處篆書「槃澗」石刻二字也是宋代遺跡。盤澗,取自《詩經.衛風.考盤》「考盤在澗,碩人之寬」之詩意,指山林隱居之地,園中有書條石中記載著,這「盤澗」二字為宋刻。

畫軒前的兩棵古柏奇樹,一棵是兩百多年歷史的白皮鬆,醉人的美;另一棵,就是相傳為南宋萬卷堂園主史正志手植的古柏,這棵植於園池東北角的圓柏樹齡已有930年,是現存蘇州園林中最古老的樹。古柏高達十餘米,是全園最高的景物,雖然頂梢已枯,但三個側枝仍活著,似飛龍在空中翱翔。

悠悠歲月滄桑,那些故去的人和事早已消散風中。身處網師園,在淡淡清風陪伴下,觀看園中美景,品味著融入景觀中的詩情與畫意,感受到的便是穿越時間與空間,在走近自己的方寸之心,然後發現無盡的美好。

『叄』 幫忙找些廣州市的園林綠化公司 名字 地址 還有電話!發在我郵箱裡面[email protected] 多的話還加分

在網路地圖就可以查到許多廣州市的園林綠化公司,包括地址與電話。
廣州和暢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地址:廣州市天源路1190號華南植物園內商務中心

廣州搏弈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地址:廣州華南理工大學正門右側五山科技廣場c座501室

廣州清風園林綠化公司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燕嶺路89號燕僑大廈14樓

廣州農夫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龍崗路34號大院

廣州寶荔園林綠化公司
地址:大觀中路92號

廣州田野風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地址:廣州市沙太路牛利崗東76號

廣州市傑芳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天陽路154號軒陽閣2D房

廣州市雅庭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地址:中國 廣東 廣州市 黃埔大道中錦明街一號前座05室

廣州市碧綠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建中路5號

廣州市意境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廣州市白雲區金鍾橫路58號2樓之七

廣州市中興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廣州市天河天源路綠洲街18號

廣州市樹泉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玉蘭路3號318室

廣州市長源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海聯路355號

廣州市長錦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海聯路62號107鋪

廣州市興徠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體育西路133號天河大廈六棟6403房

廣州市椽識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濱江西路100號自編之2

廣州天一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廣園東路2191號時代新世界中心南塔1902

廣州市綠佳然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廣州大道北613號振興大廈808房

廣州市美松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體育東路體育東橫街49號701房

廣州市易溪初錦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沙太北路213號旭鵬賓館九樓906房

廣州市手巧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地址:天河軟體園建華路35號備案號粵icp0925554號

山水軒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建業路華翠街92號

廣州市名景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市街口鎮青雲路357號

廣州市綠亮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廣州市黃埔區黃埔東路3529號鴻森大廈二樓

廣州漢華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石化路旁45號

廣州東景園林綠化設計有限公司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棠東東路4號516房

陝西紅葉園林綠化設計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體育西路111號建和中心23層B室

繽紛園林綠化工程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

立景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環市東路320號裕華大廈906室

良景園林綠化工程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

綠怡潔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龍溪大道中廣州花卉博覽園內水仙路

中成園林綠化工程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

雲港園林綠化工程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

綠藝園林綠化工程公司
地址:黃邊北路620

竹居宜園林綠化工程公司
地址:大觀中路110

卓藝園林綠化工程公司
地址:德興路71

嶺藝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沖口聚興大街5號208房

芳藝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芳村大道東聚興大街5號4樓

華景園林綠化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麓景路138號麓湖大廈9層A號

廣州花木年華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廣州市五羊新城寺右新馬路162號首層

從化綠鑫園林綠化公司
地址:廣州從化市街口街東成路28號首層

東進園林綠化工程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

藍田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建設北路69號市政大廈13樓

環美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光明西路6號後幢

南沙開發區市政工程公司園林綠化分公司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
……

『肆』 園林景觀設計的作用和方法

園林景觀設中森計的作用和方法

我國現階段在景觀設計領域內,生態設計的理論和方法還不夠成熟,尤其是在環境生態效應、生態工程技術、人的環境心理行為分析等方面都比較薄弱,沒有適用於它的生態學原理作為其生態設計的理論基礎,把對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融匯到景觀設計中去。

一、園林景觀設計

園林景觀設計作為城市規劃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分支,現狀正面臨著一個新的挑戰,人們生活水平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在不斷的提高,因此對於生活、工作的環境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我們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僅僅憑藉以往的經驗和技術來進行規劃設計工作是不夠的,我們必須靈活的運用新技術、新方法,在進行園林景觀規劃時能與周圍的環境完美結合,建立人與自然環境的平衡關系,建立一個擁有文化內涵和生活舒適的理想的園林環境空間。因此現代的園林景觀設計必須做到資源的節約、景觀和周圍環境協調、中國傳統規劃和西方的規劃設計手法能完美的結合等要求。

二、綠化園林景觀設計理念

在現代的城市居民心中,園林景觀的意義已經不僅是用於遊玩或者休息的場所了,它還擁有著環境保護以及放鬆心靈的功能。園林景觀中的綠化植物不僅僅是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工具,而且還擁有凈化空氣的能力,同時也可以起到減低雜訊及調節空氣濕度等功效。

然而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注意。對於綠化類的園林環境不能盲目的追求宏大的園林景觀,而是應該使我們設計的園林景觀能融入自然;由於每個地區都有自己不同的氣候環境,因此在進行綠化類的園林景觀設計時不能只是模仿,而應該自己的特色;園林景觀在設計建造時不能破壞本地的生態環境,不能對園林中的綠色植物進行隨意的配置,要保護園林中植物的多樣性。

三、園林景觀對於城市的作用

園林景觀對於改善城市環境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有著重要意義,同時園林設計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種體現,對於城市的生態魂晶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是城市必不可少的一種景觀形式。居住的環境中很重要的決定人們答搏的生活質量的就是園林景觀的設計,其好壞與否直接關繫到了居住者對其的滿意程度,決定了城市的外貌。而且,在對於自然環境上也起到了很好的改善作用,具有防風固沙、吸附灰塵、降低雜訊、涵養水源等都起到了很好的調節作用,是自然生態的調節劑,保護了生態平衡,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在視覺上,園林景觀對於城市的影響是首要的,是在大地上進行作畫。將一些植物、水體和景觀建築等表達在土地上,或婉轉曲澤或步移景異或大氣磅礴,將城市打扮得更加生態美好。通過營造出一種適合人類生活的符合生態習性的空間環境,使環境變得舒適、安逸,適宜人們居住。綠地植物地園林景觀的建設主體,對於化境的美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給予人們美感,因其有著自身的色彩和姿態,通過一定的組合體現出不同的風韻。一個居住區或者是一天街道沒有植物加以點綴和裝飾,就會顯得毫無生氣,缺乏生氣。在植物的裝飾作用下就會顯得生機盎然,有居住的氛圍。許多風景優美的城市都是因為植物的美化起到的決定性作用,不僅僅只是建築物的高大和雄偉。園林景觀對於城市起到了很重要的調節作用,不管是生態上還是視覺上都有著一定的低位。對於凈化空氣、凈化水體、凈化土壤、殺菌、改善小氣候、減低雜訊、防災避難等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四、園林景觀設計方法

(一)、景點的設計方法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多寄託在景點形式中。點的布局要能夠突出重點,且疏密有致。景點的分布要按照“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原則進行,要充分考慮到遊客聚集和分散的情況,做到聚散有致、動靜結合。其次,點要做到相互協調,相互映襯,以點作為吸引遊客視線的核心,並在視域范圍內將點與其他景觀進行清培祥聯系,景點之間要能夠相互協調,注重遊客的視線范圍和角度。再次,點要做到主次分明,且重點突出,要有一個點能夠體現出園林的主景或是主體,表達出園林景觀的.構思立景中心,這個點既可以是人文景觀,也可以是自然景觀。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點主要包括置石、築山、水景、植物、建築、小品和雕塑等。點的布置既要協調,又要突出,例如在植物設計時,要突出植物既能夠作為單景又能夠作為襯景的作用,既可以單獨欣賞又可以突出其他景觀,再如在建築點的設計中,即使是一些用混凝土建造的建築物,也最好用竹、茅草等進行裝飾和覆蓋,要體現出樸素、自然的情境,另外,還要注意建築造型風格等和園林的主題風格保持一致。

(二)、景觀線的設計方法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線的功能主要為審美功能、導向功能、分隔功能。審美功能即每一種線的變化都能夠帶來特殊的視覺效果,粗細線條、濃淡線條、曲直線條和虛實線條等能夠帶給觀賞者不同的視覺印象和美感;導向功能即線條的方向性,能夠引導人流;分隔功能即通過線條來展示出路徑、植物、地形等的區分,分隔出特定的空間。在線的布局時,要遵行自然性原則、序列性原則、功能性原則。由於園林要表達的是自然美,因此在線的布局時,要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另外,線要能夠發揮出滿足人們觀賞、交往、交通等的需要。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線主要包括:路徑,即供遊客散步、觀賞、休閑的風景,以曲折為主,通過與道路兩旁景觀的結合,變現出步移景異,豐富變換的特點;濱水帶,即陸域和水域的交界線,讓遊客能在觀賞美景的同時,感受到水面的涼風;景觀輪廓線,在輪廓線的設置時,要考慮到觀賞角度和距離的問題。

(三)、景觀面的設計方法

在城市地理學中對面的定義為:地球表面的任何部分,如果在某種指標的地區分類中是均質的,那麼便是一個區域。按照活動要素來講,可以把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面分為遊憩區、服務區、管理區、休閑區等。面的布局原則首先要遵循整體性原則,要能夠在總體上有機完整的進行空間分割和關聯,在空間的排列序列中,能夠理清主從關系和各個景觀的特徵。其次,要遵循順應自然的原則,要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山水、土地等進行組合,並最好和自然地形的分界線一致,這樣稍加點綴,便能夠呈現出如畫的風光。再次,要遵循生態原則,讓土壤、植物、動物、氣候、水封等條件能夠相互作用,並維持景觀環境的平衡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面主要包括植被、硬質鋪地和水體。植被主要為各類樹木和花卉、草坪等,植被的作用是以形、聲、色、香為載體體現,為園林增添獨特的、變化的風景。硬質鋪地的功能不僅僅是為遊客提供活動的場地,還能夠幫助園林景觀的空間構成,通過限定空間、標識空間,能夠增強各個空間的識別性。水體主要包括河、湖、溪、澗、池、泉、瀑等,水體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水體的審美價值較高,主要通過視覺和聽覺體現,其次,水體能夠提供一些活動形式,例如劃船、游泳、釣魚等,再次,水體能夠調節微觀氣候,為園林中的動植物提供水源。在對水體進行設計時,要充分對地形、意境等進行考慮,避免營造出死水的感覺。

;

『伍』 花開花謝又一年,下一句是什麼

是:又是一年春天

這個出自尤伍咐雅的歌曲《去年的今天》

去年的今天

歌手:尤雅

花開花謝又一年 又是一年春天

不知不覺我又想起 去年的今天 相愛綿綿 深情無限

叫我怎麼不會懷念 去年的今天

獨自徘徊小河邊 好花依然開遍

不知不覺我又想起 去年的今天 你的誓言 化作青煙

愛已改變我還懷念 去年的今天 相愛綿綿 深情無限

叫我怎麼不會懷念 去年的今天 去年的今天 去年的今天

拓展資料:

尤雅,本名林麗鴻,台灣玉女歌星第一人。台北市立景美女中肄業。尤雅在1970年出道。她所演唱的都是台灣語的歌曲,例如哪談:《難忘的愛人》、《日落西山》等。

尤雅自十六歲開始在飯店駐唱,而後被劉家昌發掘進入歌壇。1970年,她憑著由劉家昌譜曲、林煌坤填詞、海山唱片發行的國語歌《往事只能回味》。《往事只能回味》讓她一炮而紅,她也成為劉家昌第一個正式學生。除了《往事只能回味》外,劉家昌為尤雅寫了不少著名歌曲如《我找到自己》、《有我就有你》、《小雨》、《輕煙》、《在雨中》等。出道至今共發123張專輯。

她回憶過往,她說,自己是"看心情而唱",不是卯起來拚命賺錢的人;"這或許也是我的保養之道,不要太操勞;所以今天還能站在舞台上李橘碰,唱歌給大家聽。"

『陸』 臨滄市區有哪些風景名勝景區值得去

1、滄源崖畫谷

滄源崖畫谷滄源崖畫谷 旅遊 風景區位於臨滄市滄源縣佤族村寨勐來鄉,因具有3500多年 歷史 的古崖畫而聞名海內外。目前所發現的崖畫群共15處,古崖畫生動形象地展現了佤族遠古先民狩獵、放牧、村落、戰爭、舞蹈、雜技及宗教祭祀等活動,其內容豐富,構圖簡練,粗礦豪放,人物和動物形象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獨具風格,形象地展現了遠古先民的生活場景。對研究古代民族 歷史 、宗教、文化、藝術等具有重要的價值,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自然風光秀麗,森林蔥蘢,植被茂密,岩壁林立,溪流潺潺,民風民情古樸濃郁。厚重的 歷史 文化和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客,是極具觀賞性與 娛樂 性的 旅遊 景區。滄源崖畫谷 旅遊 風景區位於雲南省臨滄地區滄源縣以北20多公里處的佤族村寨勐來鄉崖畫寨,因具有3500多年 歷史 的古崖畫而聞名海內外,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滄源崖畫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崖畫之一,產生於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2、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

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位於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村,周圍自然景觀優美,民族風情濃郁,翁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築風格和原始佤族風土人情,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是臨滄人文風情 旅遊 的必游景點。地址:雲南省臨滄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村

3、翁丁原始村落

翁丁原始村落翁丁的「翁」為水,「丁」為接,翁丁,意為連接之水。該地有幾條小河相互連接,以此得名。翁丁原始村落距縣城30公里,屬勐角鄉管轄范圍,共有98戶人家,400多人。因為該村到目前為止還保留著許多佤家的傳統習俗和信仰而稱之為原始村落。寨樁是佤家的一種圖騰崇拜,一般位於寨中央的打歌場,代表著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最高的那桿是用龍竹製的幡桿,頂部有幾圈竹篾做的飾物,上部故意插些刺刺的篾條頭子,這既是飾物,又是避邪的物器,就像漢人用艾蒿避邪,桃樹驅鬼,門神護家一樣。篾圈下面,有一尺長的木船,代表著一帆風順,木船下面,有一條木魚,代表年年有餘,有船就有水,有水就有魚,這預示著全村風調雨順、萬事大吉。幡桿旁,是棵人高的木塔樁,雕刻極粗獷,全是用斧頭砍鑿成的,塔身被生石灰刷過,潔白如銀,木塔上還刻了一些特殊的圖案,有圓點、方塊、三角塊、條塊,分別代表世上人間賴以生存的天地山川和一草一木。

4、五老山

山以五座山峰遠觀如老人列坐閑談而名,主峰海拔 2583米,年平均氣溫17.2℃,年降雨量1164毫米,相對濕度72%。植被為典型的常綠闊葉林,間有部分雲南松。植物種類喬木樹種100多種30多科,生長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水青樹、野茶樹、青果樹等10餘種。野生花卉有雲南山茶、杜鵑、蘭花,野生葯材有杜仲、厚朴、黃芩、龍膽草、雪山一枝篙等百餘種。珍稀動物有貓頭鷹、猴面鷹、茶花雞、啄木鳥、杜鵑鳥、太陽鳥、白腹錦雞、紅嘴相思鳥、野豬、豪豬、野貓、野兔、獼猴、黑眉錦蛇等,被譽為動植物繁衍棲息的自由王國。 景區內山川壯觀、奇石林立、密林入海、流泉飛瀑、湖光山色、鳥語花香、天象奇景可謂美不勝收。主要景點有五老飛瀑,情人谷,鹿戀湖,金竹林大疊水,五峰亭等,集雄、險、奇、秀、幽諸美學特徵為一體,是大自然賦予的極佳 旅遊 地。

5、臨滄茶文化風情園

臨滄茶文化風情園位於臨翔區城郊,佔地110公頃,是雲南省25個 旅遊 精品工程之一。臨滄茶文化風情園是集 旅遊 、休閑、 娛樂 為一體的綜合性人文 旅遊 景區。景區以滇茶文化及少數民族茶文化為主,兼顧中國及世界茶文化,展現了古老的茶道、茶藝、茶經、茶禮、茶俗、茶歌、茶舞等茶文化精華。游覽臨滄茶文化風情園不僅能使你了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還可親自體驗採茶、制茶的樂趣,領略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

6、雲縣漫灣百里長湖景區

瀾滄江流經臨滄境內二百多公里,在此段流域上建成的三座百萬級千瓦大電站-漫灣、大朝山、小灣電站--亞洲最高壩電站,三大電站形成了氣勢磅礴,雄偉壯麗的瀾滄江高峽百里長湖景觀。湖面平靜秀麗,胡灣半島星羅棋布,兩岸山峰秀麗,蒼峻巍峨,珍稀動物繁多,風景如詩如畫。沿線依次分布著瀾滄江大峽谷,雲海山莊,忙懷、曼志新石器遺址,朝山寺,滇緬鐵路遺址,民族風情村,電站景觀等眾多景點。高山峽谷,江水湖灣,電站水壩, 歷史 遺址等各類 旅遊 資源以瀾滄江為紐帶聯成一線,形成了集工業考察, 歷史 文化考察、探險觀光,水上 娛樂 ,生態 旅遊 ,民俗 旅遊 ,休閑度假等為一體的多功能 旅遊 帶。填補了雲南省水電工業 旅遊 的空白,也因此被譽為「亞洲追具特色的水電基地」。

7、永德忙海景區

忙海湖景區位於永德縣德黨鎮明朗村境內,距離縣城45公里,庫容量3240萬立方米。開展水上遊船觀湖、湖仙島休閑、金龍寺朝拜、忙海湖358級台階健身、大岩子溶洞觀光、釣魚、射箭競技系列活動。景區以水域風光資源為主體,周邊是29500畝的生態林區,境內植被茂密、景色秀美,珍惜動植物種類繁多,奇花異草豐富。以初步形成了山青水秀、鳥語花香、高峽平湖、一望無際的休閑 旅遊 景觀。目前已成為全縣乃至周邊地區休閑度假的理想之地。

8、魯史古鎮

魯史古鎮魯史鎮在縣城東北部,瀾滄江、黑惠江之中間, 歷史 上素有「夾江」之稱。 歷史 上魯史乃是鳳慶通往巍山、下關、昆明直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樞紐和驛站。鳳慶縣城和魯史鎮都坐落在茶馬古道向東南亞延伸的要沖上,是蜚聲中外的「茶葉之鄉」。魯史至今仍保留有一段青石故道;三米多寬,由東向西把古鎮一分為二。現在魯史鎮的金雞村尚遺留有百珠連片的古茶樹野生群落。古平村海拔2400米左右的山野上,生長著三千多株野生茶樹。明清以來,魯史人就以茶為生。其中駱英才是魯史第一個人工種茶的人。並開設「俊昌號」茶莊,長期從事茶葉貿易。還有出自段逸甫茶園的「鳳山春尖」,是民國時期雲南茶葉的極品之一。由於種種 歷史 原因,「俊昌號」和「鳳山春尖」都消失了。魯史鎮以四方街為中心點,和四方街連接的橫街是魯史古鎮的主要街道。形成「三街七巷」的格局。走進魯史的大街小巷,深深感受到古文化的印跡。這里四合院的營造很有特色。

9、孟定壩

孟定壩孟定壩是一個四世紀以來受南汀河侵蝕並堆積而成的沖積型寬谷盆地,四面被山丘環繞,南汀河從東北流向西南並穿過整個壩區,處於北回歸線附近,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長、常年無霜,由於酷熱嚴重,一直到解放前民間都還廣泛流傳著「想到孟定壩,先把老婆嫁」的說法。因為舊時缺醫少葯,熱帶流行病如瘧疾等瘟疫肆虐,常住人口都無法避開,對當地水土有一個適應過程的外來者更是有來無返者頗多。因而,舊孟定壩的惡名由此傳開。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數十年的建設,人民群眾在國家的大力幫助下與惡劣環境作堅決斗爭,隨著交通、通信、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爰有大暑,不可人住」的狀況得到根本的改變。現在的孟定壩,已經發展成為國家一級口岸,有「黃金口岸」的美稱。現在的孟定壩,處處瓜果飄香、遍地糧食作物。昔日的荒灘,已經成為糧倉。這里的人民群眾在大好形式的引導下,正逐步走向富裕之路。一路上群峰疊翠,樹木鬱郁蔥蔥,各種熱帶藤蔓植物遮天

10、耿馬總佛寺

耿馬總佛寺耿馬總佛寺,傣語窪細利專勐,位於雲南省耿馬縣耿馬城郊,屬巴利語南傳上座部佛教寺院,由清代乾隆年間耿馬宣撫司罕師.罕謝主持修建,由耿馬最高禪師按雅淌住持,也是耿馬土司及其親屬拜佛的場所,又稱官緬寺。在耿馬南傳佛教中屬最高一級,稱納扎探。清咸豐一至四年(1851-1854年)、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曾兩次重建。此寺包括大殿、過廳、戒堂、塔、僧舍、庭院、圍牆、寺門等部分。大殿主體為磚木結構,殿內有兩排平行的巨大木柱作主要支撐,巨柱外兩側又承接副梁,形成偏廈。中堂與偏廈組合為三重檐建築,上蓋青灰瓦。殿高約30米,寬15米,長27米。左右走廊寬約3米,走廊外有一道1.5米高的矮牆環繞。殿內西端的釋迦牟尼佛像後還供列八尊泥塑像,除水神烏保谷外,其餘八尊全是阿羅漢像,即阿拉含、阿底牙、微拔、關定牙、麻哈南木、阿達理、麻哈加乍(大肚羅漢),這是受內地漢傳佛教的影響而不同於德宏、勐連和西雙版納。

農地圈問答團隊:董金平

臨滄市是雲南省地級市,位於滇西南,因瀕臨瀾滄江而得名,全市下轄一區七縣,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臨滄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環境優越、景色優美,森林覆蓋率高達65%, 旅遊 資源極為豐富。然而臨滄地處大山深處,交通不便,到目前為止尚未和其他地市實現高速公路和鐵路的互通,外地遊客對臨滄了解也非常少,因此對當地豐富 旅遊 資源的開發基本上還處於剛剛起步的初級階段,截止目前為止,全市僅有A級景區20個,最高等級僅僅達到3A級。

其中3A級景區7個:滄源司崗里崖畫谷、滄源翁丁原始部落文化 旅遊 區、耿馬孟定芒團景區、臨翔區玉龍湖、 臨翔區南美拉祜生態 旅遊 度假區、 和成-臨滄生態文化創新產業園、 雙江榮 康達烏龍茶生態文化產業園。

2A級景區11個:臨滄五老山國家森林公園、 臨滄花果山城市森林公園、 雲縣漫灣百里長湖、雲縣頭道水酒谷、永德忙海湖、滄源碧麗源芒擺有機茶莊園、滄源葫蘆小鎮、鳳慶古墨傳統文化村落、鳳慶石洞寺、鳳慶魯史古鎮、耿馬孟定洞景佛寺。

1A級景區2個:臨滄西門公園、鳳慶鳳山公園。

除了這些A級景區,還有南滾河國家公園、滄源司崗里溶洞、鳳慶古墨村(古墨避暑小鎮)、勐庫萬畝古茶樹群—勐庫大雪山、雲縣涌寶鎮亮山天池、滄源天坑、 永德大雪山、永德土佛等未獲評級的景點景區。

如果說到臨滄市區,也就是臨滄市臨翔區,風景名勝區就更少了,只有 玉龍湖、 南美拉祜生態 旅遊 度假、 和成-臨滄生態文化創新產業園、 五老山國家森林公園、 花果山城市森林公園、 西門公園等幾處。 雖然臨滄的 旅遊 目前還沒有太大知名度,但是未來幾年,隨著鐵路和高速公路的陸續建成通車,相信這個藏在深山人未熟的地方,必將驚艷世人。

1.臨滄花果山城市森林公園

臨滄市 旅遊 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經過嚴格考查、復核、報批、評定,將 「臨滄市花果山城市森林公園」評定為我市國家2A級 旅遊 景區。公園坐落在臨翔區南郊的花果山,東與市公安邊防支隊駐地相接,南靠花果山轉山大溝,西鄰臨滄市溫泉花園酒店後山,北至市委黨校南翔路。園區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便捷的交通體系,交通便利且臨翔區新建二環西路從城市一直延伸直至穿過公園,無論是步行或駕車都能在最短時間內直達公園核心

2、臨滄西門公園

臨滄西門公園位於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風翔鎮,公園內綠樹成蔭,風景如畫。 臨滄西門公園佔地57畝,是臨滄市首創的綜合性公園。內設動物園、花卉觀賞區、人工湖、茶室及游樂場等景點,園內均為仿古園林建築。植物生長茂盛,綠蔭如蔭、松青竹翠、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休閑、觀賞、文化 娛樂 和 社會 活動的場所。於2001年經臨滄市 旅遊 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A級景區

3、臨滄滄源葫蘆小鎮

葫蘆小鎮位於滄源縣城西南3公里處,地形條件較好,無不良地質影響,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兼具農田、山體、水體景觀,自身環境優勢較明顯。於2015年6月份被評為國家「AA」級 旅遊 景區。小鎮佔地面積202畝,共有民居180戶,建築風格保留佤族民居獨有的建築特點,外形特徵為紅色弧形屋頂及屋角裝飾交叉角。葫蘆小鎮是一座依山傍水、景色秀美、佤文化特色濃郁的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全方位展示佤族風情習俗的特色 旅遊 小鎮

4、臨滄滄源翁丁原始部落文化 旅遊 區

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位於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村,周圍自然景觀優美,民族風情濃郁,翁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築風格和原始佤族風土人情,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是臨滄人文風情 旅遊 的必游景點。

雙江歡迎您!

大石頭腳《位於雙江縣,忙糯鄉》

它負載著悠久的 歷史 和古老的神話!

臨滄好玩的地方推薦

漫灣百里長湖景區

瀾滄江流經臨滄境內二百多公里,在此段流域上建成的三座百萬級千瓦大電站-漫灣、大朝山、小灣電站--亞洲最高壩電站,三大電站形成了氣勢磅礴,雄偉壯麗的瀾滄江高峽百里長湖景觀。湖面平靜秀麗,胡灣半島星羅棋布,兩岸山峰秀麗,蒼峻巍峨,珍稀動物繁多,風景如詩如畫。沿線依次分布著瀾滄江大峽谷,雲海山莊,忙懷、曼志新石器遺址,朝山寺,滇緬鐵路遺址,民族風情村,電站景觀等眾多景點。

臨滄大雪山

臨滄大雪山位於大朝山電站西岸的臨滄縣境內,緊靠214國道,臨(滄)幫(幫東)公路直達景區腹地。景區由大雪山的雪山洞、主峰石、杜鵑林、桫欏群、黃草壩等18個景點組成,總面積160平方公里,海拔3429.6米。景觀隨立體氣候和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山頂白雪皚皚,雲海日出,賞心悅目。山腰林海茫茫,杜鵑花成林成片,四季花卉變化無窮。山間瀑布、溪流終年不斷。山下電站轟鳴、平湖清波盪漾。隨著瀾滄江梯級電站開發,交通逐步得到改善,遊人會日益增加,開發臨滄大雪山風景名勝區前景廣闊。

廣允緬寺

廣允緬寺位於滄源自治縣城勐董大街北側,始建於清代,為小乘佛教建築。現存住殿面闊14.8米,進深24.4米,為穿斗世木架結構,由一圍廓式歇山頂三重檐殿堂與四方形五重檐亭閣組合而成。殿堂內牆壁及藻井均有彩畫,大殿內牆面的10幅壁畫,共48平方米,保存完好。建築藝術上,漢式建築的外形與傣族寺院內部有機結合,別具一格。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滄源自治縣距昆明840多公里,昆明各大 汽車 客運站有客車前往。

耿馬南汀河

耿馬南汀河風景名勝區位於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境內,由四片一線組成,即孟定片區、景戈片區、福音山片區、清水河片區、孟省——清水河 旅遊 線,總面積約146平方公里。景觀有俗稱版納、瑞麗、孟定「三姐妹」風光秀麗的孟定壩亞熱帶風光;有鬱郁蔥蔥的原始熱帶雨林、季雨林景觀;有豐富的珍稀瀕危植物景觀;有蒼翠碧綠的大青山、火草山生物景觀;有豐厚的民族文化、民族風情、民族服飾、工藝品;有眾多的佛寺、白塔、岩畫、古人類穴居遺址等名勝古跡;有熱鬧非凡的陣定邊貿口岸。可供邊貿購物、邊境跨國 旅遊 觀光,邊疆民族文化、邊境商貿 歷史 考察研究。

滄源崖畫

滄源崖畫是我國目前為止所發現的最古老的崖畫之一。1965年、1978年和1981年先後發現崖畫地點11處。崖畫一般繪制在垂直的石灰岩崖面上,畫面距地面高2至10米左右。畫面大的高3米,長27米。圖像個體大者約0.3米,小者約0.05米不等。可辨認的圖像1063個,包括人物、動物、房屋、道路、山洞、樹木、太陽、舟船、手印等,多為狩獵和採集場面,也有舞蹈、戰爭等內容。據測定,崖畫產生於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這些崖畫已列為雲南省重點文物。

滄源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

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位於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村,周圍自然景觀優美,民族風情濃郁,翁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築風格和原始佤族風土人情,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是臨滄人文風情 旅遊 的必游景點。

滄源佤山

滄源佤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滄源佤族自治縣境內,與緬甸接壤,國境線 147.78公里。景區由勐來、南滾河、勐董、拉勐河、班列五個片區,勐省 ──茫卡南遊覽線組成,景點199個,總面積147.34平方公里。該風景區是 國內典型的佤族自然山水風情區,佤族風情濃郁獨特,服飾工藝豐富多彩。 歷史 文化古樸豐厚,崖畫文物聞名遐。自然環境優美,佤山碧綠蒼翠。熱 帶雨林茫茫,珍稀生物薈萃。珍禽異獸出沒,孔雀大象穿梭。陡岩刀砍斧劈, 溶洞迷宮成群。日出彩霞滿天,雲海變幻莫測。邊境口岸購物,出國 旅遊 緬甸。 旅遊 後起之秀,科考理想之地。

作為中國佤文化薈萃之地的臨滄,瀕臨瀾滄江是它因之得名的原因,同時臨滄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滇紅」之鄉,也是世界種茶的原生地之一。下面我為樓主介紹一下臨滄的一些值得推薦的景點:

NO1 滄源佤山風景名勝區 這個地方位於滄源佤族自治縣境內,它具有濃厚的佤族風情,有些豐富多彩的服飾工藝,還有典型的佤族風水區, 歷史 文化同樣的聞名遐邇,比如說這里的崖畫,最重要的是它和緬甸接壤喲,可以在邊境口岸購物之類的,還可以在這里樓主就可以小小的看一下隔壁的緬甸人民,更可以便捷的出境(前提是有護照和簽證喲),滄源佤山景區景區由勐來、南滾河、勐董、拉勐河、班列五個片區組成,在勐省一共有199個個景點,具有濃厚的民族氣息。

NO2 廣允緬寺 俗稱「學堂緬寺」的廣允緬寺建於清朝,這座寺廟位於滄源縣城勐懂鎮大街北側,是一個小乘佛教建築,受漢族建築的影響,它的建築風格十分新穎美觀,結合了漢文化與佤文化的精髓,具有很強的藝術感,同時這里也是雲南西南民族信仰小乘佛教較有影響的一個寺院。

NO3 永德大雪山風景區 它位於臨滄市永德縣境內東北部的瀾滄江西岸,同時它也是雲南省級自然保護區之一,因為緯度低,海拔高,而且較為封閉,所以它我是只能原始的林區,在景區內,有著多變的地形和險峻的地勢,同時植被也很豐富,這里是愛好自然 旅遊 和探險 旅遊 者的一個很好的選擇。

臨滄是雲南省的省轄地級市,古稱緬寧。以瀕臨瀾滄江而得名。該市民族眾多,其中佤族佔全國佤族總人口的三分之二。此外還生活著著佤、傣、拉祜、布朗、彝、景頗等23個少數民族。

臨滄市面積有24469平方公里,市轄一區七縣。僅有的一區叫臨翔區,該區是臨滄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文化厚重,市場繁榮, 旅遊 業比較興旺,其中有幾處 旅遊 景點,很值得一觀,大家如有機會別忘到此一游。下面我向大家介紹幾處。

一,公園景點(三處)

1.五老山森林公園 AA國家級森林公園

五老山森林公園是以五座山峰遠觀如老人列坐閑談而名,主峰海拔2583米,年平均氣溫17.2℃,年降雨量1164毫米,相對濕度72%。是當地非常有名的天然氧吧。

2.臨滄西門公園 A

臨滄西門公園位於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佔地57畝,園內均為仿古園林建築。公園內設有動物園、花卉觀賞區、人工湖、茶室及游樂場等。

3.旗山公園

旗山公園景區風景秀麗、景觀獨特,擁有旗山、山中神泉、西文筆塔等眾多景點,富有豐富的民族特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

二,文化古跡 休閑 娛樂 (四處)

1.勐旺塔及西北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勐旺塔及西北塔 勐旺塔和西北塔位於臨滄市臨翔區,是當地重要的佛教活動場所。

2.碗窯土陶文化村

碗窯土陶文化村朝乾隆年間(1738年),湖南人楊義遠、羅文華、鄧成和來到勐托壩子燒制陶器,安家繁衍,漸成村落,

3.靈山勝境

靈山勝境靈山勝境是臨翔區重要的名勝古跡之一,位於臨滄城東南4公里。

4.蓮花塘 娛樂 度假區

蓮花塘 娛樂 度假區蓮花塘 娛樂 度假區位於臨滄城以南12公里,機場路旁,投資1500萬元,佔地1000多畝,其中森林有600多畝。

三,山水風光(三處)

1.大雪山

大雪山位於臨翔區東北的瀾滄江西岸,距縣城19公里。景區屬哀牢山的南延部分,呈南北走向,綿延24公里,總面積為160平方公里。

2.曼來湖水景區

曼來湖水景區曼來湖水景區座落在博尚鎮,始建於1958年,佔地3200畝,180萬平方米水面。四面環山,蒼松翠綠,溪流縱橫,美麗多姿,風景如畫。

3.南汀河風光 旅遊 帶
雲南臨滄南汀河發源於臨翔區博尚鎮,全長311公里。流經臨翔、雲險、永德、鎮康、耿馬縣境後於耿馬清水河出境。

臨滄,古稱緬寧,是雲南省管轄的一個地級市。以瀕臨瀾滄江而得名。位於中國西南,瀾滄江畔,雲南省的西南部。 臨滄民族眾多,其中佤族佔全國佤族總人口的三分之二。此外還生活著著佤、傣、拉祜、布朗、德昂、彝、景頗等23個少數民族。 臨滄是中國佤文化的薈萃之地,是世界著名的"滇紅"之鄉,世界種茶的原生地之一,全國著名的"核桃之鄉",也是昆明通往緬甸仰光的陸上捷徑,因此又被譽為""南方絲綢之路"、"西南絲茶古道"。

五老山、三清宮、西門公園、玉龍湖公園、立景閣、森林公園、大雪山、泰華寺、瀾滄江 滄源崖畫 亞洲微電影藝術節 茶馬古鎮…這些都是值得去的,去感受下彩雲之南,夢的嚮往的地方!

1、百里長湖景區瀾滄江流經臨滄市境內二百多千米,在此段流域上建成的三座百萬級千瓦大電站-漫灣、大朝山、小灣電站--亞洲最高壩電站,三大電站形成了瀾滄江高峽百里長湖景觀。湖面平靜秀麗,胡灣半島星羅棋布,兩岸山峰秀麗,蒼峻巍峨,珍稀動物繁多。沿線依次分布著瀾滄江大峽谷,雲海山莊,忙懷、曼志新石器遺址,朝山寺,滇緬鐵路遺址,民族風情村,電站景觀等眾多景點。

2、滄源崖畫是中國發現的最古老的崖畫之一,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發現崖畫地點11處,分布於滄源縣的勐來鄉、丁來鄉、滿坎鄉、和平鄉和耿馬縣的芒光鄉等地,一般均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崖上。灰色的石灰岩石壁上畫有赭紅色的畫圖,當地的佤族人稱為"染典姆",意為岩石上的畫。崖畫各地點的畫面距地面高2~10米左右,畫面積長1~30米不等,畫幅小者為數個零散圖形組成,大者圖像數以百個,動物187個,房屋25座,道路13條,各種表意符號35個,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翁丁佤寨有「中國最後的一個部落」美譽。它保留了最典型的佤族民居建築風格,最原始的風土人情和最原生態的民族文化,是中國保留最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翁丁的「翁」為水,「丁」為接,翁丁,意為連接之水。翁丁佤寨為中國「十佳文化產業鄉村」、「2013 中國十大避暑小鎮」、雲南省省級 歷史 文化名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護區。

4、魯史鎮位於瀾滄江、黑惠江之間,是鳳慶通往巍山、下關、昆明直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樞紐和釋站。明代設「阿魯司巡檢」,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設司訊辟為街場,民國十八年(1928年)建魯史鎮。魯史古鎮,東西長800米,南北寬538米,總面積為43萬平方米。古鎮以四方街為經緯線中心點,以此布局街巷最終形成了現在的「三街七巷」。並在鎮內建設了「魁星閣」、「尼山公園」、「四方街戲樓」、「文昌官」、「城徨廟」、「東獄廟」等,「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一正兩廂」、「單間三樓」等房屋。魯史古鎮為臨滄境內保存最為完好的「茶馬古道」上的重鎮。

臨滄風光處處優美、獨特,可感受自然景觀,領略祖國錦秀山河。你還能說哪裡最美嗎?

『柒』 嘉州綠心公園的主要景點

該公園有5大特色。 森林覆蓋率將達到70%以上,其森林面積可達700公頃。今後的綠心,將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和「空氣清潔器」。
(具體各功能分區位置請點擊旁邊示意圖查看清晰大圖 ) 海棠香國
海棠是我國的傳統名花之一,花姿瀟灑,花開似錦,「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國艷」之譽。
海棠是樂山的市花,樂山栽培海棠歷史悠久,故又名「海棠香國」。因此,嘉州綠心公園中海棠必不可少。公園內設專門的海棠園,即名「海棠香國」,佔地630.13畝,坐落在景園區的東南方向,將樂山市的海棠按品種地域分布盡植其中,形成一個海棠構成的縮微樂山。
各類海棠或叢植,或孤植,或交錯成花籬,或盤繞為盆景,春季來臨,朵朵海棠迎風峭立,花姿明媚動人,楚楚有致,滿園清雅中透著嬌媚,「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盡展樂山海棠香國之美名,使人流連忘歸。
冬翠傲霜
冬日的嘉州綠心公園公園同樣值得人期待,在景區的西南方向,坐落一佔地703.45畝的園區。園內喬木主要種植蒼松翠柏,不但極富觀賞價值,還能釋放濃郁的植物精氣,改善空氣質量,是康體養生的上選之地。
本園種植臘梅、紅梅、綠梅、白梅等,同時配置多種觀賞竹,包括湘妃竹、紫竹、花毛竹、金鑲玉竹等。搭配洋紫荊、刺桐、雙莢決明、珊瑚朴、九重葛等冬季開花的植物形成冬花璀璨的視覺效果,令遊人在冬天同樣有花可賞,為蕭條冬季增添喜氣。
各個植物景區由陽光草坪、棋趣園、水景台、中心廣場、藝術花壇、香舍廣場、美食園等串聯起來,其間點綴水幕牆、特色花帶、雕塑等,增加了游園的場景過渡和轉換,令園區在自然景觀中平添無窮的人文氛圍。 春華燦爛
本園佔地480.92畝,植物景觀以櫻花、木蘭科植物以及薔薇為主。在櫻花區種植早中晚不同時段開花的數十種的櫻花,使其盛花期長達20多天,遊客可以欣賞到燦若雲霞的單瓣櫻花,雍容華貴的重瓣櫻花,還有婀娜多姿的垂枝櫻花,紅色的、紫色的、黃色的、白色的、綠色的櫻花形成一個繽紛燦爛的花海世界。
木蘭科是當今園林樹種開發最熱門的樹種,觀花賞葉均可。本園種植樂山、峨眉山地區的鄉土樹種、我國特有種或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觀賞方面有白玉蘭、紫玉蘭、廣玉蘭等各色各類玉蘭品種。同時,栽植可作葯用的植物,如幸夷,體現經濟效益。包括峨嵋含笑、深山含笑、各類木蓮、鵝掌楸、幸夷等。
本園種植有特色的多種薔薇、月季、藤本月季、小花月季、多花月季、木香等,在路旁及園邊,或密集叢生,或零星點綴;在棚架或牆邊攀援成綠籬,或種植成園圃,成為薔薇品種的種引馴化園區。
本園的一大特色是竹。園中栽種多種觀賞竹,包括湘妃竹、紫竹、花毛竹、金鑲玉竹等,形成大片的竹林,並且與國際竹藤組織合作,採用國際先進技術,創意地使用竹作為主要建築材料建成各類建築物,如竹樓、竹亭、竹茶居等。園區是一個竹博園,展示著竹林景觀、竹建築、竹工藝品,竹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文化藝術價值在此表現得淋漓盡致。
荷風夏影
佔地503.63畝的園區,其湖泊中種植各類荷花,以盎然生機裝點湖面。夏季陽光下,荷花隨風微顫,荷葉輕觸水面,波光瀲灧,「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月影下,涼風習習,幽香深深,是夏日納涼游賞的好去處。
湖岸上則以6~9月連續開花的多種芙蓉新品種為主體組景。照水芙蓉花光水影相映成趣,尤顯嫵媚動人,夏日裡與湖蓮相互映襯,別有一番風情。
本園也是展示山茶科植物的大舞台,種植多品種的茶花、茶梅、大頭茶、厚皮香、油茶等山茶科植物,尤其是樂山鄉土的山茶科植物,同時園中配以蜀葵、扶桑等錦葵科植物共同成景。
整個園子展示了嘉州綠心公園的夏日風姿:一片似錦繁花,陽光下耀眼卻又清麗動人,依傍水畔的絢爛、舒爽令人不忍離去,而芙蓉、山茶的種植令整個園子即使在其他季節也能照樣欣賞水景花語,不顯落寂。
秋韻飄香
秋風紅葉漫天飄,乃知春意遙!本園佔地420.04畝,主要包括銀杏、楓林、木樨三個主要區域。
銀杏區是地帶性森林中的銀杏古林的延續,內中混交常綠喬木,秋季金葉灼灼,華麗眩目,落葉隨風,激盪人心。
楓林區則展示浪漫的秋季紅葉景觀,以國內外多種槭樹科的楓樹為主,擬種植物品種包括紅楓、雞爪槭等,並搭配其它入秋紅葉、黃葉的樹種,如漆樹科黃櫨、金縷梅科的楓香、無患子科的無患子等植物。
木樨區以多種桂花為主,包括金桂、銀桂、月月桂、雄黃桂等,搭配暴馬丁香、茉莉、雪柳、流蘇樹等木犀科植物,花開季節,「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銀杏、楓樹這些秋季變色的彩葉植物,增加了嘉州綠心公園的色彩變化和季相變化,園內的大量桂花,讓人們記住了秋天嘉州綠心公園的味道。秋天的嘉州綠心公園,帶給人們的是視覺和嗅覺上的雙重享受。
熱帶風情
本園佔地410.42畝,主要展示亞熱帶、熱帶植物風情,為嘉州綠心公園增加熱情的氛圍。
亞熱帶植物的選擇以鄉土樹種為主,針闊混交,喬、灌、草、藤和地被物結合,營造亞熱帶近自然景觀林,充分展示樂山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豐富性和自然美。
熱帶植物則選擇了假檳榔、散尾葵、油棕、海棗、蒲葵、華盛頓棕櫚等多種棕櫚科園林植物,搭配以南洋杉、南瀛杉、新銀合歡、銀荊、黑荊、馬占相思、樹蕨等,凸現熱帶風情,別具一格。
7.柳依堤影
本園為竹公溪畔的水景園區,竹公溪從南至北貫穿樂山城,流經嘉州綠心公園東部,是引青濟岷人工渠。該區域佔地522.41畝,地勢相對平坦,以旁邊的水域為引導,根據地形打造一個長條形的駁岸,溪畔種植垂柳及各類水生植物,長堤垂柳翻飛,映襯各類水生植物,飄逸婀娜,亦幻亦真。揚帆廣場。彩林秋色、濱水棧道、繽紛花帶、靜居庭院、映波橋、慈蔭軒、柳聽閣、親水廣場、香舍廣場等景點也為整個園區增色添光。
岩山凝翠
樂山城北竹公溪西岸的白岩山上,有作為中國漢代古墓和建築的代表作之一的白岩山崖墓。崖墓園區佔地591.34畝,其中保留了宋代至清代的珍貴書法40多處,是嘉州綠心公園內珍貴的歷史文化景點。由於崖墓附近岩石結構不穩定,容易發生地質災害,因此保護崖墓就需要保護其周邊的植被。在崖墓附近種植松、柏、銀杏、香樟等植物,點綴一些觀花小喬木和灌木。常綠和落葉、針葉和闊葉相互搭配,既符合歷史景點庄嚴肅穆的氛圍,又增加了景觀的變化,一掃壓抑,獨留幽雅。
十花疊海
本園主要展示各種地被植物自然之美,組成十色繽紛的地被、花卉圖案,按色系變化構成花海,打造富於創意的經典園林景觀。園區佔地448.08畝,設有迎賓廣場、疊花廣場、星光活力廣場、歷史景牆等設施,可供遊人游覽、休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園將重點開發多種蕨類植物,當今的插花藝術、室內觀賞植物、野生蔬菜、澱粉類、葯用類開發等都將凸顯蕨類植物的優勢。
麗林情深
本園佔地300.80畝,是嘉州綠心公園為國內外重要領導人、貴賓友好交流搭建一個紀念平台,也是為重要事件、政府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開辟的紀念林專園。除了具有紀念意義的植物、碑石、銘牌,本園內還採用大石、烏木篆刻名人詩書點綴其間,為園區增加文化氛圍。山林幽台、俯景樓閣、流花廣場、蘭心綠榭、疏林坡地、聽雨亭、雨林花棚、花徑樓宇、綠影曲徑等景點也提升了園區的觀賞性,豐富了它的功能,增強了它的游覽價值。
專家風采
綠心公園開辟出346.48畝的專園,供生態、植物、園林園藝界的教授級專家們使用,作為專家們的私家植物園,它們形成台地花園、立景花園、綠蔭平台等,可供學術界同行觀摩交流,也可部分開放供遊人觀賞學習。園內設有木製長廊、立體雕刻、藝術景牆、逸趣走廊等景觀設施,科技與自然、生態與人文緊密結合,是整個綠心公園的一大亮點。
科普廣場
嘉州綠心公園本身可看作是一個風景怡人的植物園,其中的科普廣場主要發揮科普教育和會議交流的功用。科普廣場佔地352.22畝。
科普教育館面向大中小學生及遊人以普及植物學和生態學知識,展示植物的變化發展歷史,進行素質教育和環保教育。綠心規劃建設展覽館則記錄了綠心公園從規劃、保護到建設的整個歷史過程,以圖片、文字等各種方式凝聚各屆各級領導對綠心保護建設所傾注的心血,凸顯廣大市民對綠心的關注和熱情。場館內會議交流廳可作為生態、植物、園林園藝界的學術交流所用,也可承辦其它行業的交流會議。科普廣場中設有綠蔭廣場、鳥巢長廊、仿生花棚、靜香亭等設施,為科普展覽提供室外空間、為科教活動提供場所,也為人們游覽提供服務。

熱點內容
焦作博思插花 發布:2025-09-16 13:15:59 瀏覽:564
木筒篙花花語 發布:2025-09-16 13:11:44 瀏覽:190
江南蘭花 發布:2025-09-16 12:44:26 瀏覽:610
荷花圖騰圖案 發布:2025-09-16 12:43:27 瀏覽:368
玫瑰一朵壓群芳 發布:2025-09-16 12:41:27 瀏覽:505
如果你也是一朵荷花 發布:2025-09-16 12:41:24 瀏覽:57
挑交蘭花 發布:2025-09-16 12:39:25 瀏覽:786
觀賞果苗盆栽 發布:2025-09-16 12:30:00 瀏覽:737
玫瑰吉他難嗎 發布:2025-09-16 12:18:49 瀏覽:214
牡丹江鏡泊湖賓館 發布:2025-09-16 11:15:20 瀏覽: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