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藝創作
❶ 初學者必備的插花基礎 插花初學者必備基礎知識
1、花材原料:
插花花材是插花所用的植物類的花材料,就是用來增加觀賞性的花藝裝飾。插花時用的花材、枝、葉、果實等植物配飾。也是可以用來做插花創作中的主要組成花藝作品的一部分。在花材不同的形態與色彩不一樣,不同形態的花材表現的整體效果就會不一樣,在插花花藝作品通常是由主花、配花、配葉或者用果實組成的作品。插花花材可以按照不同形態大致可分為:線狀花、團狀花、散狀花、特殊形式的花材、葉材、果實。
2、花器(花瓶):
花器(花瓶)是用於插花花藝中的花容器,是插花創作(製作)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主要的功能就是盛放,支撐和養護花材,也可以用作表現作品主題類是構思設計構圖中的一部分。插花花器種類和品種有很多,按不同種類製作作品材料來分有陶瓷、木、金屬、玻璃、虅、竹、草編、塑料等自己也可以DIY一個盛花花器製品。我們在製作不同的花材材質不同就用於一同的花器(花瓶)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觀賞價值就不一樣。
3、養護(護理):
插花花材生存保存最基本的條件是水分,花材的新鮮度不一樣的花藝花材就可以影響整個花藝作品的觀賞效果。購買時拿到花材的第一步就是打開花材包裝,要將花材原料的莖部以下的葉子修剪處理好然後再在花枝底部再斜角45度剪切好放入干凈的水中養護好。在一段後必要時在花葉子上噴上水來補充水分,如果遇到脫水嚴重的花材,要用深水急救,要將花材剪切好後大部分的花莖部浸泡在容器深水中1-2個小時即可。
4、插花需要的工具:
要用專業的插花花藝工具來處理花材不僅事半功倍,還會對花材有比較好的養護(護理)作用。插花花藝不同種類的工具是各司其職的,使用插花工具的功能就不一樣。
(1)如剪刀、枝剪:修剪韌性不同的花材和植物配飾。閱讀推薦:花藝技巧對一個插花花藝師必需要會的這14種插花技巧方法!
(2)花藝花刀:是用來修剪花材的長短,還和剪刀有相同的功能。因為切口面是單面斜切,這樣更有利於花材的保鮮。
(3)花材除刺器:這種工具是用來處理一些帶有刺的花材,例如:玫瑰、虎刺梅、光葉子花、薔薇、刺桐花、刺桂、枸骨等。
(4)作品創作美工刀:美工刀正常使用時通常只使用刀鋒部分,切割,雕飾,裁紙和削花泥是比較主要的功能。
(5)鐵絲類材料:細弱花枝的拉直(扶正)、花瓣散裂的加固、花枝的加長、軟垂葉片的支撐、花枝的造型、花材的固定、編織容器的加固。
❷ 花藝師的創作靈感都藏在這里了!
靈感,是一種很玄的東西。有些花藝師,總找不到它,絞盡腦汁也搞不出創新的作品來。有些花藝師,則能源源不斷的輸出靈感,行雲流水般的完成各種創作。難道,花藝設計真的是要靠天賦嗎?
當然不是。只要找到正確的方式方法,絕大多數人都能成為不錯的花藝創作者。
客戶,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說的非常有道理。如果你正在經營一家花店,客戶上門來買花,他通常會告訴你,這束花我想要送給媽媽、爸爸、朋友,或者是老師、合作夥伴……
他們每一位角色,都具備著鮮明的特徵。比如,有喜歡的花、喜歡的顏色、性格特徵、年齡、愛好、職業等等。這些豐富的信息,會在花藝師選擇花材、裝飾、包裝、創作過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但有時候,客戶未必一下子會透露出很多信息。這就需要花藝師與客戶耐心溝通,在與他們的交流過程中捕捉必要信息,從而發散思維完成花束創作。
如此一來,既可以讓客戶感受到量身定製花束、花禮的良好體驗,也可以為之後的客戶提供案例參考,還可以為自己的花藝創作積累更多的經驗。
花材,是花藝創作中的核心元素。花材對於花藝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花的色彩、大小、形狀、姿態、習性、花語等等,這些鮮花特徵,都是花藝師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和創作素材。
選擇明媚的向日葵為主花,創作出一捧花束,帶給我們陽光樂觀、積極向上的感受。以形態優雅、簡約的鬱金香為主花,則是另一番感受。在配花花材選擇方面,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不同的花材,具有不同的個性特徵。創作出的花藝作品在風格、造型、色彩結構等方面,也會傳達出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
有時候,花藝師是先發現了一件花器,才開始著手創作的。千萬不要認為鮮花是絕對主角,只有當花與花器搭配和諧時,才算是一件出色的作品。
一隻紅色透明花瓶,艷麗奪目且飽和度高。若要實現色彩平衡,形成相互映襯的效果,選擇花材時就要顧及花瓶的感受。所以,色彩鮮艷、飽和度較高的花材,可以作為首選。
矮小的白色茶杯成為花器時,花材要修剪得短小,花型要飽滿,從而遮住整個杯口。花藝造型與花器造型合二為一,完成了豐盈圓潤的效果。
特殊的花器,可以激發花藝師更多靈感。於是,尋找和收集各種瓶瓶罐罐,便成為了花藝師們重要的習慣。
一場活動或是婚禮,通常會有一個明確的主題。主題中所包含的大量信息,就是花藝師創作的靈感來源。
以自行車為主題的婚禮花藝,除了可以搬來一輛自行車充當花器,你還能想到些什麼?
如果車主允許,可以把自行車拆解,用輪子製作一組懸掛在半空中的花藝裝置。自行車的一些零部件,若是造型還不錯,可以把它放在婚禮蛋糕上,也是相當驚艷的想法。
除了主題婚禮,花藝師還會接到很多商業活動。那些與活動主題相關的企業文化、公司產品等信息,也可以成為主題創作中探索的元素。
每個不同的地點或空間,大小結構、周邊環境,各不相同。仔細觀察這些特點,因為它可以影響到花藝設計的風格與規模。
比如,一場安排在海邊的活動,可以更多考慮海洋元素,以藍色、海螺等素材作為創作的靈感。一場戶外派對,可以考慮親近的自然元素,利用較多的綠植,打造一種花園般的感受。
挑高的室內或者是戶外廊道,可利用上方空間,製作懸掛式花藝,從而創造出花藝造型的多樣性。
-------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這些方法,花藝師們還可以根據自己想法、經歷、感受,尋找花藝創作的靈感。一首歌、一部電影、一幅畫,也能成為創作的線索。
靈感,不是靠天賦,也不是什麼突發奇想。每一件花藝作品的誕生,就是一次實踐與交流的過程。每一位花藝師的成長,也是一段持續學習、反復訓練的漫長旅程。
值得慶幸的是,與花為伴的旅程,心情總是格外美麗。
▼
❸ 花藝設計師都是怎麼煉成的
說到花藝設計,你必須了解國內的花藝行情,其實,以國內的整體水平看,審美還有待提高,多看一些好的作品對於眼界的提高很有必要。目前,人們熱衷於多彩、外形誇張的花藝設計,這反應了花藝行情的龐大生機,但是反過來卻制約了花藝設計多樣性發展,在西方,架構、粘貼、捆綁這些常見的技法在國內卻難覓蹤影。
那一名優秀的花藝師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呢?
1、提升審美感,多看國外大師的作品,同時橫向了解花藝行業的周邊產業的高品質內容;
2、提升技法,除了利用項目經驗提升工作效率和熟練度以外,還需要不斷找尋學習的機會(培訓、求教、學習視頻等)進行自我提升;
3、積累靈感素材,從生活中尋找花藝作品創作的靈感,並加強自身花感的提煉.
做一名花藝師,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風光,你要做好熬夜、堅守的准備,記住心裡的那份亮光就可以了。
❹ 插花造型中的構圖方法
插花造型中的構圖方法
在插花花藝創作中,如何判斷、檢驗構圖是否正確,是否符合前述的構圖基本法則,這對作者和品評人都是十分關心的問題。下面是我整理的插花造型中的構圖方法,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高低錯落
花材組合要高、低、前、後互相錯開插制,不可都插在同一條直線上或同一個等高線上,而要使它們互相高低錯落、起伏有勢;前後穿插有進有出、有組織有層次的分布在整個造型的上、中、下和前、後、中三部分,形成有秩序的和諧節奏,以保證作品有明顯的多層次有序的變化和很強的立體感。
二、疏密有致
花材的組合布置要有疏有密,並且要疏密相間有致,彼此互為關聯,不可等距離、等角度的插制,也不可以全部插滿,密不透風,更不可以整體稀稀疏疏、散而無聚。一般多在造型的焦點處和下部插的密集些,而上部和外圍則宜稀疏些,使整體花材的布置做到上疏下密、上散下聚,以保障作品的均衡穩定性和富有節奏感的韻律美。
三、虛實結合
所謂虛即空無、空白、空靈、無白,而實則是有、實在、結實、黑,由此可知虛和實也是一對彼此對立的矛盾。在中國傳統藝術的創作中,常將虛實結合作為重要手法之一,來表現作品的含蓄美,並留有更多的發揮想像的空間和餘地。中國繪畫中的「無畫處皆成妙境」以及中國古典園林中講究的既「虛」又「實」都是這一手法的`體現。巧妙地把黑和白,虛和實放在一起共存,甚至讓他們互相轉化,使畫面既有強烈的虛實對比,又使對比中虛實有所滲透、交織和穿插,即實中有虛、虛中有實,以創造生動含蓄的意境美。
插花花藝創作中也常用此法,虛與實的關系在插花花藝構圖中涉及比較寬泛,如花為實、葉為虛;主體花為實、填充花為虛;造型表層的花為實、內在的花為虛;花材密集者為實、稀疏者為虛;有形之景為實、無形之處為虛等等,可以根據構圖的需要選擇運用,如在一片紅色團塊狀花朵(紅月季、紅香石竹等)間的深處插上少許細碎的白色填充花材(滿天星或孔雀草等)就可以使造型有虛實、層次感和遠近的空間感,又如在造型的適當位置留出一片空白,使其成為整體構圖的一部分並與相鄰的花枝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正是實中留虛,或稱「留空布白」手法,它能給人留下想像的空間和餘地,使作品有充分的空間伸展,在有限的空間里展示無限的內涵,產生景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感染力。
四、俯仰呼應
是指花材在組合布置中,各花材間在情勢和色彩上的相互顧盼,呼應以及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關系,如處理花材的動勢時,一定要注意方向性,務必使各花枝的朝向都圍繞中心而顧盼呼應,不可背向相對;上下和左右伸展的花枝也要相互顧盼呼應,這樣才能保持動勢集中,方能表現出作品的整體感和均衡感。
五、上輕下重
這是保證作品均衡穩定的重要手法之一,因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同樣重的物體從高處下落的要重於低處下落的,所以在引力下,在高處的物體重於低處的物體,因此構圖中在空間位置上,應當使低處的物體大些重些,應將花材形體小、質地輕、色彩淺的插在造型的高處和外圍,而形體大、色彩深、質地厚重的花材插在低處和內部,形成上輕下重、上淺下深、外輕內重、外淺內深的格局,方能保持上下、內外的均衡,保證作品的均衡穩定,符合物理重力對心理重力所產生的影響,以獲得視覺心理上的平衡,也符合物理力的杠桿原理。
(4)花藝創作擴展閱讀:
除了掌握六法外,還要注意插花藝術的配置原則:
韻律變化原則就是利用不同花卉種類、色彩、花型、花朵大小、高低、開放程度的差異,以及枝曲橫斜的變化來增加 作品畫面的韻律,同時要使這些變化符合客觀規律和藝術構圖要求,達到預期效果。
均衡配置原則主要處理好輕與重的關系。
注意調和原則不僅要求插花材料的大小、形態相協調,還要注意插花顏色與容器及環境用具的顏色相調和,與周圍氣氛相協調。
具體創作需注意:
(1)畫面的韻律變化要自然,並與周圍環境在色彩氣氛的吻合。
(2)有主有從,既穩定而又要保持動態平衡。
(3)對比與統一,花枝色彩的濃淡,數量的多寡,質地的厚薄,花朵的大小等,都應統籌安排。
其他方法
留白法
構圖時採用線條的折、直、斜、彎等技法,架構出一定的空間或延伸空間,此技法能給人無窮的想像力,達到作品所不能達到的意境。
木賊木賊,你彎了腰低下頭,是要偷走誰的心?
階梯法
同種花材或不同花材插製成樓梯一樣,逐級上升,給人一種整齊、向上的生命力。
春天是最重要的季節,萬物生長,有糧又有蘭。
組群法
組群法是把不同或相近的花材平行組合在一起,色彩和諧,組群與組群之間的呼應形成一種新的景緻,是單個組所不能表現的。
家庭插花就要一組一組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躍層法
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體上下組合,與組群法相似,只是構圖方向上有差異。
給個藤竿就向上爬,像傑克的魔豆,上面沒有卑鄙的老巨人,只有心靈手巧的花仙子。
錯落法
插花時,花要插得有高有低,不在一個平面,不在一個高度,上輕下重,上小下大,疏密有致。
世界上沒有兩枝完全一樣的花朵,每一枝都有獨一無二的美。
回歸法
原本伸展開去的線條,通過彎曲使之回到原位或附近的技法。在構圖上,多以圓形或弧形表現出來。
藤子上掛滿青色的果子,壓彎了腰,也不肯放走它的孩子們。
捆綁法
將同一種花材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表現群體美。
不愛吃胡蘿卜的花粉有救了,捆紮在一起,可以悅人眼目呀!
邊框法
用花材或是其它材料設計出一個框架,猶如畫的畫框,框內的花作就成為視覺的焦點,在框架下更顯張力。
一枝紅玫出牆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平行法
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線條或花朵向同一方向延伸,並不相交於一點。垂直線、斜線、水平線、折線等,線與線之間要留出一定的空間,同時要進行重復延續,重點突出韻律感。
我們就這樣遠遠地看著彼此,就好。
韻律法
這一技法來源於音樂,音樂有抑揚頓挫、回環轉折,在插花中,也要注意花材在線條、色彩、質感等方面的間隙、重復和變化。在具體插置時,主要花材要進行規則或不規則的重復,給人以律動感。
虞美人的山坡上,搖曳的不只是身姿,還有夢想。
壁掛法
壁掛式插花插置時,注意平衡穩定。
仔細瞅瞅,蝴蝶蘭落在牆上才是最美呢。
;❺ 怎麼插花啊,哪裡可以學插花啊
插花藝術培訓基礎知識
1.什麼是插花
插花就是把花插在瓶,盤,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這些容器中.所插
的花材,或枝,或花,或葉,均不帶根,只是植物體上的一部分,是根據一
定的構思來選材,遵循一定的創作法則,插成一個優美的形體(造型),借
此表達某種主題,傳遞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後賞心說目,獲得精神上的美感
和愉快.所以,插花是一門藝術,同雕塑,盆景,造園,建築等一樣,均屬
於造型藝術的范疇.下面蘭墨花坊就為您詳細介紹插花藝術。
將剪切下來的植物之枝,葉,花,果作為素材,經過一定的技術如修剪,
整枝,彎曲等和藝術如構思,造型,設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緻美麗,
富有詩情畫意,能再現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藝術品,即稱其為插花藝術.
插花看似簡單容易,然而要真正插成一件好的作品卻並非易事.因為它
既不是單純的各種花材的組合,也不是簡單的造型,而是要以形傳神,形神
兼備,以情動人,融生活,知識,藝術為一體的一種藝術創作活動.插花是
用心來創作花型,用花型來表達心態的一門造型藝術.
2.插花藝術的特點
插花藝術雖與雕塑,盆景,造園,建築等藝術學科有很多共同之處,但
也有其自己的特點.
時間性:由於花材都不帶根,沒有根部,吸收水分及養分受到限制,以
植物種類及季節不同,水養時間少則1~2天,多則10天或個把月.因此插
花作品供創作和欣賞的時間較短,屬於快捷的臨時性的藝術欣賞活動,要求
創作者與欣賞者抓緊時間插作和品味.
隨意性:這表現在選用花材和容器都很隨意和廣泛,檔次可高可低,形
式多種多樣,常隨場合和需要而選用.高檔的氣生蘭,鶴望蘭,火鶴花,切
花月季固然很美,而路邊的狗尾草,酸模,蘆花,蒲草,車前草同樣可有用;
芹菜,辣椒,豆角,蘿卜及各種水果常是家庭和飯店插花的好材料.其構思,
造型可簡可繁,可以根據不同場合的需要以及作者自己的心願,隨意創作和
表現.因此,插花作品在選材,創作,形式,陳設,更換上都較靈活隨意.
裝飾性:集眾花之美而造型,隨環境而陳設的插花作品,藝術感染力最
強,美化效果最快,具有畫龍點睛和立竿見影的效果.這是盆景,雕塑等藝
術無法與之相比的.
自然性:插花作品獨具自然花材絢麗的色彩,婀娜的姿容,芬芳而清新
的大自然氣息.
總之,插花藝術是最接近生活環境,最容易被人們所接受的一種美化方
式,一種藝術修養及文化娛樂活動.
3.插花素養的培養
學會插花,不僅可以隨時隨地用來點綴自己的居住環境,使家庭生活更
增添一分美感和溫馨,而且也是探親訪友,迎送賓客最高雅,最珍貴的禮品.
學會插花,可以時常與花作伴,以花為友,不僅給你帶來大自然的美感,同
時各種插花作品所展示的豐富內涵——或熱情歡樂,或典雅秀麗,或雍容華
貴,或傲霜鬥雪,或堅韌剛毅等品質與精神風貌並能逐漸美化,凈化人們的
心靈,陶冶人們的情操,起到修身養性,增進友情和傳遞信息的作用.因此,
插花具有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既可自娛,又能娛人,能夠帶給人們喜
悅與歡樂,象徵美好的願望,使之更加熱愛生活.難怪古今中外各層次的插
花愛好者都視插花藝術如自己的生命與精神支柱,其作用與影響之大,是顯
而易見的.下面蘭墨花坊就為您詳細介紹。
學會插花並不難,但要插得好,能創作出真正的藝術品,卻並非易事.
插花是一門藝術,藝術需要創造,成功的作品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欣賞時
感到心靈相通,若有所悟,得到啟示,回味無窮,同時也獲得知識.
當然,初學者要循序漸進,經過刻苦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好插花的知
識與技能.初學者要首先學習插花的種種技巧,如花材的選擇與處理,構圖,
造型及搭配,這是非常重要的.但僅此還遠遠不夠,還應學習有關植物,繪
畫,文學等知識,才能靈活運用上述技巧進行藝術創作.
因此,插花藝術家也應像作家,畫家,表演藝術家一樣,深入社會,深
入生活,去尋求創作的源泉和靈感,使作品不僅具有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具
有思想,情感的意境美.僅有嫻熟的插花技巧,其作品缺乏思想,意境的作
者,充其量只是一位插花匠.
由此可見,要學好插花,必須不斷地豐富和提高自己的文化藝術修養,
使作品具有傳情,動情,充滿詩情畫意的意境美和精神美.當然,由於插花
的實踐性很強,故經常練習插作,至關重要.
4.插花藝術分類
插花藝術的種類很多,現從不同角度歸納分類如下:
①按所用花材性質不同,有鮮花插花,乾花插花以及人造花插花(絹花,
滌綸花,棉紙花等).
②按所用容器樣式不同,有瓶花,盤花,籃花(用各種花籃的插花),
缽花,壁花(貼牆的吊掛插花)等.
③按使用目的不同,有禮儀插花和藝術插花.
④按藝術風格不同,有東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以及現代自由式插花.
⑤按藝術表現手法不同,有寫景式插花(盆景式),寫意式插花與裝飾
性(抽象式)插花.
一般常用的插花各類按上述①,②,④的分類方法.
5.插花使用的場合
鮮花插花最具有插花藝術的典型特點,即最具自然花材之美,色彩絢麗,
花香四溢,給人以清新,鮮艷,美麗,真實的生命力美感,最易表現出強烈
的藝術魅力.由於其可供選擇的花材豐富,因此在多數場合下人們都喜歡用
鮮花插花,特別是在一些盛大而隆重的場合,或是重要的慶典活動中,都必
須用鮮花插花,才能完美地烘托環境氣氛.其缺點是水養持久性不長,在暗
光下效果不好,不宜使用.
乾花插花所選用的花材,是經過脫水,加工後的自然植物材料.它們既
不失原有植物的自然形態美,又可隨意染色.插作後經久耐用,管理方便,
同時不受採光限制,暗光下也可應用.一般多用於賓館飯店的走廊,底樓,
無採光的大廳,燈光暗的餐廳以及樓梯平台角落,咖啡店,酒吧間等光線較
暗處也常用其裝飾.目前,在許多歐美國家和港台地區,也開始在禮儀活動
中用乾花花束作為禮品.其缺點是怕潮濕環境.
人造花插花所用花村是人工仿製的各種植物材料,有絹花,滌綸花,水
晶花,塑料花等.有模擬性的,也有隨意設計和著色的,種類繁多.雖然其
價格較貴,但一次購買可多年受用,管理簡便,只要及時清除灰塵即可.最
宜大型舞台,櫥窗的裝飾,婚禮上,家庭居室中也多有應用.
6.禮儀插花
用於各種慶典儀式,迎來送往,婚喪嫁娶,探親訪友等等社交禮儀活動
中的插花叫禮儀插花.其主要目的是增進友誼,表達尊敬,喜慶,慰藉或治
喪的氣氛.因此,這類插花要求造型整齊簡潔,花色鮮麗明快,通常體形較
大,花材較多,插作繁密.要求花材的花形也要較為規整,不宜過於碩大粗
厚,也不宜過分碎小,切忌採用有異味或有毒汁等刺激,污染環境的植物,
若用則需加以處理.如百合花很美,但花葯大,花粉多,沾染在衣物上不易
清洗掉,若用作婚禮捧花花束時,要把花葯摘掉.萬壽菊雖花色明亮,但有
異味,俗稱臭芙蓉,不宜選用.一些天南星科及大戟科植物多有毒汁,需善
加處理後應用.另外,還需了解各國,各地,各民族用花的愛好和忌諱等習
俗,以便在插花時選用適宜的花材與花型.
禮儀插花的形式很多,常用的有各種花籃,花環,花束,花圈,花缽,
桌飾,新娘捧花,胸花,頭飾花等等.
7.藝術插花
用於美化,裝飾環境和陳設在各種展覽會上供藝術欣賞,活躍文化娛樂
活動的插花叫藝術插花.
這類插花在選材,構思,造型與布局等方面有較高的要求和獨有的特點.
在花材選用上很廣泛,無論新鮮的,乾枯的都可應用.嫩芽,鮮花,新葉固
然有生機勃勃和清新之美,但殘荷枯枝亦具秋意濃濃,生命不止的情趣.所
以,藝術插花雖不過分要求花材的種類和數量的多寡,但十分強調每種花材
的色調,姿態和神韻之美,主張以精取勝,主題突出,意境優美,充滿詩情
畫意.因此,在符合構圖法則,順乎自然的基礎上,造型不拘泥形式,自由
活潑,多姿多態,並充分表現作者的情感與意趣,這是藝術插花獨具的特點,
最易引起欣賞者的喜愛和遐想,也是最具魅力的一種插花.
藝術插花的形式有瓶插,盤插,籃插等.從風格上講,有東方藝術插花,
西方藝術插花,自由藝術插花等.
8.花語與用花習俗
①花語
花語就是花的語言,中文意思就是花的象徵性.實際上是人用花所表達
的一種意向,花代表的一種意義,並非真正是花的語言,而是人將花人格化,
神化了,借花寓意,借花傳情,以花喻人罷了.
自古以來,人們把長期對各種植物形態上,習性上的種種認識和感受,
變成神話,傳說,詩歌以及特定的語言流傳下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各種植
物的象徵和花語.如竹子歷來被中國人視作全德君子,就是因為竹竿有節,
節代表人的氣節和骨氣,竹竿中空,代表人的虛心,竹根盤根錯節,非常穩
固,代表人的立場堅定,不似牆頭蘆葦隨風倒.因此人們不僅喜歡竹子青翠
挺拔的外貌,更崇敬其高風亮節,謙虛有餘,雨打不折,風吹不倒的品格.
竹子的被人格化,說明人們追求自己虛心好學,堅忍不拔,堅貞不屈,不媚
世,有氣節等品德的完善.漸漸地,人們便把對竹子的這些美好印象和感受,
加以人格化,變成為花語了.
由於歷史文化,民族信仰,風俗習慣以及審美觀念的不同,各個國家和
地區對每種植物都有各自的象徵意義和花語.因此,了解和掌握花語,在當
今以花會友的社交活動中,尤其在插花創作中,能幫助我們正確,恰當地選
用花材,運用花材,提高插花藝術的創作和欣賞水平.
②中國用花習俗
由於受幾千年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響,中國形成了許多用花的習俗,
而且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區有各自特有的習俗.
下面僅以漢族為例作一簡要介紹.
用花顏色的習俗:人們喜用紅色花表示喜慶,如常選紅色的牡丹,紅色
的月季,紅色的蜀葵,香石竹等用於婚禮,生日和慶典的場合;白色花表示
哀悼,如選白菊花,白百合,馬蹄蓮等用於送葬,掃墓;黃色花被視為皇家
和佛教的色彩,如將黃色牡丹,黃色月季,黃色芍葯,黃色菊花等用於宮廷
插花中.
不同節氣的用花習俗:中國民間有很多節氣,在不同節氣用花有所不同.
如清明節常采折嬌柔的柳枝和明媚的桃花用於掃墓;五月初五端午節,常采
折帶有香味的菖蒲和艾蒿等草葯,扎在一起掛在門上,驅蟲避邪;九月九重
陽節,以賞菊酒表示慶賀.另外,民間還常用柏枝來插花,以象徵冬至的到
來.
國外的不少節日都有其特殊的含義和內容,而且發展至今,在慶祝紀念
時,都離不開花:
情人節.定於每年的2月14日.相傳其起源是古羅馬青年基督教傳教士
聖瓦倫丁,冒險傳播基督教義,被捕入獄,感動了老獄吏和他雙目失明的女
兒,得到了他們細心照料.臨刑前聖瓦倫丁給姑娘寫了封信,表明了對姑娘
的深情.在他被處死的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株開紅花的杏樹,以寄託
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現在,在情人節里,許多小夥子還把求
愛的聖瓦倫丁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藝品,剪成蝴蝶和鮮花,以表心誠志堅.
姑娘們晚上將月桂樹葉放在枕頭上,希望夢見自己的情人.通常在情人節中,
以贈送一枝紅玫瑰來表達情人之間的感情.將一枝半開的紅玫瑰襯上一片顏
色漂亮的綠葉,然後裝在一個透明單支花的膠袋中,在花柄的下半部用綵帶
繫上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形成一個精美秀麗的小型花束,以此作為情人節的
最佳禮物.
復活節.每年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常在4月11日.復活節是基
督教會的重大節日,紀念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後第三天復活.復活節
的民俗因地而異,吃復活節蛋是最流行的活動,寓復活再生之意.用花常選
用白色的百合花,象徵聖潔和神聖,用以表達對上帝崇敬之意.
母親節.為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通常以大朵粉色的香石竹作為母
親節的用花.粉色是女性的顏色,香石竹的層層花瓣代表母親對子女綿綿不
斷的感情.送花時既可送單支,也可送數支組成的花束,或插作成造型優美
別致的插花.
兒童節.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一般用多頭的小石竹花作為兒童節用
花,常挑選淺粉色和淡黃色的花朵,以充分體現兒童的稚嫩和天真爛漫的特
點.用這樣的小石竹花插做成各種富有童趣的插花作品,是兒童節的最佳禮
品.
父親節.為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通常以送黃色的玫瑰花為主.在
有的國家,把黃色視為男性的顏色.在日本,父親節時必須送白色的玫瑰花.
枝數和造型不限.
聖誕節.定在12月25日,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同時也是普遍慶祝的
世俗節日.古羅馬人用青枝綠葉和燈火裝飾房屋,後來演變成團聚歡宴,燃
燒大塊木柴,品嘗大型餅糕,張掛樹枝,陳放樅樹,探親訪友.火與燈象徵
溫暖和長壽,常青樹象徵奮斗與生存.現在的聖誕節,通常以一品紅作為聖
誕花,花色有紅,粉,白色,狀似星星,好像不凡的天使,含有祝福之意.
在這個節日里,可用一品紅鮮花或人造花插做成各種形式的插花作品,伴以
蠟燭,用來裝點環境,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
9.花藝與插花
花藝就是廣義的插花.更確切地講,就是用剪切下來的各種花材和其他
裝飾性材料進行藝術造型的創作活動,也可稱為切花藝術造型.因此,它與
插花藝術的創作原理和藝術表現手法基本相同.
它們之間的不同點是:
①插花必須是插在容器中,而花藝可用也可不用容器,可以吊掛在壁面
上,或直接插制在檯面上.
②插花必須以植物材料為素材,而花藝除用植物材料外,還可用許多非
植物的裝飾性材料,如金屬的,玻璃的,塑料的,棉綢織品等.
③花藝創作在選材,構思,造型等方面,都比插花更加廣泛自由,尤其
在造型上更具裝飾性和時代感.所以當前在國際上,尤其在一些大型展覽和
比賽場合,它被廣泛應用,造型趨於大型化,很有氣勢,這是插花無法與之
相比的.
10.日本的花道
花道是日本國對插花藝術的特有稱呼,實際上就是插花之意.日本人習
慣將品茶,習武,書法與插花等傳統技藝稱之為道,如茶道,劍道,書道,
花道等.
❻ 插花花藝的色彩配置方法、要素與注意要點
插花花藝的色彩配置方法、要素與注意要點
插花色彩的配置,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研究:一是花卉與花卉之間的色彩關系;二是花卉與容器之間的色彩關系;三是插花與環境、季節之間的色彩關系。下面我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插花花藝的色彩配置方法、要素與注意要點吧!
插花花藝中,色彩的搭配直接關繫到作品的成敗,同時也是衡量作者色彩審美能力高下的一種體現。所以在插花花藝創作中,色彩的設計是重要的技巧表現手法之一。掌握色彩配置原則科學地巧妙地用色,真正地起到以色悅目,以色傳情達意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這是插花花藝創作的基本功之一。
插花花藝的用色,不僅是對自然的寫實,而且是對自然景色的誇張,可以隨著插花造型的需要進行變化。插花使用的色彩,首先要服從作者所要表達的情趣,或鮮艷華美,或清淡素雅。其次,插花色彩要經得起看,遠看時進入視覺的是插花的總體色調。總體色調不突出,畫面效果就弱,作品容易出現雜亂感,而且缺乏特色。近看插花時,要求色彩所表現出的內容個性突出,主次分明。
花卉與花卉之間的色彩關系,可以用多種顏色來搭配,也可以用單種顏色,要求配合在一起的顏色能夠協調。如果蠟梅花與象牙紅兩種花材合插,一個滿枝金黃,另一個鮮紅如血,色彩協調,輝映成趣,更重要的還在於以紅花為主,黃花為輔,遠遠望去紅花如火如荼,黃花星光點點,通過花枝向外輻射。
插花中青枝綠葉起著很重要的輔佐作用。枝葉有各種形態,又有各種色彩,如運用得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選用展著綠葉的水杉枝,勾勒出插花造型的輪廓,再插入幾支粉紅色的'菖蘭或深紅色的月季。可想而知,鮮花在綠枝的映襯下更顯嬌艷。再如將幾支珊瑚樹枝和幾朵白色的馬蹄蓮花合插在一起,顏色並不華麗卻顯得素雅大方。
掌握色彩的質和量是配色的關鍵,而使色彩調和則是配色的核心,重中之重,所以調和是色彩美感的靈魂。誠如我國清名代畫家方薰所言:「設色不以深淺為難,難以彩色相和,和則神氣生動,否則形跡宛然,畫無生氣。」花畫相通更何況中國傳統插花歷來以中國傳統畫的畫論為依據為指導的,因此插花中花色的搭配也同樣遵循「彩色相和」的原則,而不以花色的多少、濃淡、素艷而論色彩搭配的好壞。
花卉間的合理配置,還應注意色彩的重量感和體量感。色彩的重量感主要取決於明度,明度高者顯得輕,明度低者顯得重。正確運用色彩的重量感,可使色彩關系平衡和穩定。例如在插花的上部用輕色,下部用重色,或者是體積小的花體用重色,體積大的花體用輕色。
色彩的體量感與明度和色相有關。明度越高,膨脹感越強;明度越低,收縮感越強。暖色具有膨脹感,冷色則有收縮感。在插花色彩設計中,可以利用色彩的這一性質,在造型過大的留部分適當採用收縮色,過小的部分適當採用膨脹色。
花卉與容器的色彩要求協調,但並不要求一致,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配合:一是採用對比色組合,另一是調和色組合。對比配色有明度對比,即色彩明暗程度的對比,也稱黑白對比。如在黑色的花器之中,插入白色的馬蹄蓮花,一暗一明造成對比,就能起到色彩鮮明的效果。
花卉與器皿有色相差別而形成的對比叫色相對比。色相對比有強弱之分,主要有對比色相和互補色相的對比。對比色相對比的色感比較鮮艷、強烈。具有飽滿、華麗、歡樂、活躍的特點,容易使人興奮、激動。互補色相對比是最強的色相對比,如紅花與青綠色花器,黃花與青紫色花器等。
冷暖對比也是花卉與器皿配色的主要方法。採用冷暖對比的色彩,效果會顯得生動起來。如用湖藍色水盆,插粉紅色的荷花,這樣冷色的盆與暖色的花形成了冷暖對比,更進一步烘托出花的嫵媚。在一般情況下,插花器皿的顏色是深色的,花可插淺色的;器皿色彩是淡色的,花可插深色的,以便形成對比。
運用調和色來處理花與器皿的關系,能使人產生輕松、舒適感。方法是採用色相相同而深淺不同的顏色處理花與器的色彩關系,也可採用同類色和近似色處理。同類色如橘紅與大紅、綠與青綠色等。近似色有紅與橙、橙與黃、黃與綠、綠與青等。近似色的色距范圍較大,有一定的對比性,容易表現出色彩的豐富性和形成色彩的節奏與韻律。
插花還可以利用中性色進行調和,如黑、白、金、銀、灰等中性色的花器,對花卉有調和作用。也可用金銀絲裝飾在花中,使花卉與器皿的對比色中有個性色為媒介而調和。插花具有一定的裝飾作用,如過年過節或喜慶日子作為裝飾品美化環境,把屋內外裝飾點綴成一片節日的氣氛,寄託美好的理想,振奮人們的精神。插花的色彩要根據環境的色彩來配置,如在白底藍紋的花瓶里,插入粉紅色的二喬玉蘭花,擺設在傳統形式的紅木傢具上,古色古香,民族氣氛濃郁。在環境色較深的情況下,插花色彩以選擇淡雅為宜;環境色簡潔明亮的,插花色彩可以用得濃郁鮮艷一些。
插花色彩還要根據季節變化來運用。春天裡百花盛開,眾芳爭艷,到處是萬紫千紅的景色,此時插花時選擇色彩鮮艷的材料,給人以輕松活潑、生機盎然的感受。夏天,插花的色彩要求清逸素淡、明凈輕快,適當地選用一些冷色調的花,給人以清涼之感。到了秋天,滿目紅彤彤的果實,遍野金燦燦的稻穀,此時插花可選用紅、黃等明艷的花作主景,與黃金季節相吻合,給人留下興旺的遐想。冬天的來臨,伴隨著寒風與冰霜,這時插花應該以暖色調為主,插上色彩濃郁的花卉,給人以迎風破雪的勃勃生機之感。
注意要點
1、熟悉各色相的性質與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對比關系與相互抵觸的關系,方能確切把握不同色相、不同色調在配色中所起的作用與藝術效果。如暖色系的色調能營造熱烈歡快氣氛,冷色系的色調則能表達肅穆哀悼的心情和幽靜安詳的氛圍;不同明度和不同彩度的色相組合,能更好的豐富作品的層次、增強立體感。這些色彩基本知識是指導科學地進行花色配置的理論基礎。
2、依據創作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花色配置,圍繞表達的主題,確定主花色和主色調,各色應有主次之分,不可平均使用。
3、依據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及不同地區的用色習俗,選擇相宜花色進行配置。
4、注意整體花色與容器色彩、環境色彩的調和關系,通常容器和環境的色彩以素雅簡潔為宜,忌選用大紅、大綠多彩艷麗的顏色,以免喧賓奪主。
5、注重無彩色的應用,充分發揮它們的緩沖、調和作用,尤其配色過分單調或強烈刺激時,恰當的插入白、灰、金、銀等無彩色的花材,能重新獲得和諧的色彩效果。
;❼ 插花藝術|各個時期的主流花型
花道的歷史其實就是「型」的歷史,以室町時代的「直立花」為起點,花型的改變經歷了江戶時代前半期的「立花」,後半期的「生花」,明治時代的「盛花」,昭和時代的「自由花」,二戰後的「造型花」……每個時代都創造了各種新的花型。
雖然順應時代的要求誕生了多種嶄新的花型,但是花道家們並沒有拋棄舊的花型,都完整地保存並傳承下來。那麼,讓我們沿著時間的長河,追溯一下各個時代主流的花型。
▲ 直立花:迄今為止最古老的花型
▲ 時間:室町時代
▲ 主要用途:和式會客間裝飾物
▲ 表現特點:中心位置垂直豎立一根枝條,稱為「真」,然後在其周圍添加應季的花草作為輔助,這些輔助稱為「下草」
『仙伝抄』中的直立插花
背景: 在直立花之前,插花的風格偏重於自然風。保持植物原本的自然形態,隨意投入花器之中,自然隨性是當時的主流。進入室町時代後,在和式風格室內裝飾的擔當者中,出現了專門對花藝設計表現出特殊才能的群體,他們確立了花的構成論,最大限度表現自然花卉的個性,在選定的花器中將自然之美重新組合構架,形成了系統的理論。插花由無規則的自由表現演變為按照統一規定設計組合的形式。
代表人物: 建構了東山文化的將軍足利義政,作為強大的後援支持了當時的文化發展。當時活躍的花道家,有池坊專應(1482-1543)和擁有阿彌稱號的文阿彌。這兩位名人一直作為競爭對手被人們比較評論。池坊專應偏重於對達官顯貴展示花藝,並且將自己獨特的花藝理論宣傳推廣,著有《池坊專應口傳》等影響深遠的著作。而文阿彌的花作偏重於當時的世俗風氣,表現出的意境是將自然完整地再現於花器之中。
▲ 立花:大名官邸與書院插花
▲ 時間:江戶時代
▲ 主要特點:豪華、繁復、華麗
立花図屏風(江戸時代)
背景: 室町時代的直立花雖然只是和式房間裝飾的一個構成要素,但在當時,插花已經作為獨立的藝術形式受到大眾的鑒賞品評。通過增加花材的數量和種類,逐步形成了大型花作的創作,於是誕生了與大名官邸書院相得益彰的富麗花型「立花」。發展:起初僅僅在直立花中起輔助作用的「下草」,花材種類逐漸多樣化,形成了立花「心、副、請、正心、見越、流枝、前置」這七個特有的構成要素,也成為「七道具」。因為每根枝條都有各自的含義作用,於是形成了「役枝」這個概念。之後,在江戶時代後半期,誕生了在大型的枝幹上嵌入枝條的手法,稱為「胴作」。原有的七種基本部分之上加入「控」和「胴」的製作手法,發展成為表現形式更加充實豐富的「九道具」。
大致而言,立花是一個圓形的設計。在中心位置固定好「心」,然後從中心向前後左右分化出分枝,向周圍延伸擴展。但是,花材伸入水面之下的根部到顯露於水面之上的特定高度的枝條都要求筆直挺立,需要去掉多餘的枝葉,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雖然立花通常使用體型較高的瓶狀花器,但也會使用廣口、上端為水盤設計的特殊花器。在水盤中鋪滿砂礫之後創作的立花成為「砂物」,砂物也屬於立花的一種表現形式。
池坊550年祭復原的《前田邸大砂物》
代表人物: 為了支持立花的創作,後水尾天皇(1596-1680)在皇宮中頻繁舉辦立花展會。這一時期令人矚目的花道家有立花高手二代池坊專好(1570-1658),創作了當時堪稱巨型「砂物」的大住院以信(1607-1696),以及不拘泥於固定形式,追求立花自由創作的富春軒仙溪等。代表書籍:在元祿期(1688-1704),立花逐漸在富裕的市民階層流行開來。民間出版的以《立花大全》(1683)為代表的含有大量圖片的書籍,促進了立花的普及。立花在當時還成為成年男子的必修品味課程。
▲ 生花
▲ 時間:江戶時代後半期
▲ 特點:簡潔、以儒學思想為理論基礎,發展出「天、地、人」為基本元素的花型
『古代生花図巻』
生花図屏風江戸時代初期の作品蒼風のコレクションの一つ
背景: 到了江戶時代後半期,引領時代進步的不再是特權階級而是富裕的市民階層,他們成為新興文化的重要推手。復雜的立花難以為大眾所廣泛接受,為了順應市民階層的審美,誕生了僅由三根役枝構成了簡潔花型。生花的特點:在當時,這種新的花型被稱為「生花」(讀作IKEBANA),而之後「IKEBANA」這個詞演變為日本插花藝術的總稱。由此可見,這種「生花」得到了空前的推廣和普及。為了區別於日本插花藝術總稱,江戶時代後半期,在特指花型的場合中,雖然仍寫作「生花」,但一般讀為「SEIKA」或「SYOUKA」。與「立花」一般製作成圓形不同,生花一般製作成豎著分割的半圓形。與「立花」相同,三根枝條的根部要除去多餘的枝葉,將它們固定在一起,立於水際之上。但是,與立花筆直向上的插法不同,生花的主枝向左或右傾斜30°,這是生花的一大特徵。
生花的組成: 雖然生花的重要構成要素都是三根高度不同的役枝,但是因為各流派的手法相異,三根枝條的具體叫法是不同的。以高低為序,池坊稱為「真、副、體」,古流稱為「真、流、受」,未生流稱為「體、用、留」,遠州流稱為「真、行、留」等等。然而,這里只是單純的稱呼上的不同,在它們的含義中都能捕捉到與「天、地、人」相對應的意味。三根枝條的長度比例,在各個流派的具體實踐中也是有差別的。
左:池坊生花,右:龍生派生花
▲ 盛花:新興植物的運用
▲ 時間:明治時代(1868年–1912年)
▲ 特點:扁平的廣口水盤中製作,如在水中盛放,花腳在水平方向平鋪開
背景: 隨著明治時代的文化開放,西洋的科學技術、政治制度以及文化風俗大量傳入日本,花藝設計也受到西方的影響,西洋的園藝植物逐漸流入日本,得到了廣泛的栽培。以往日本的花道作品都是把枝當做中心的,所以花型多用綿長、彎曲的枝條。而西洋的園藝植物相比長度較短,過於筆直、缺乏變化,顯得較為單調。如何將外來的植物更有效地運用於花道作品中成為一個課題。於是利用西洋花材在廣口水盤中創作鮮花的嶄新花型---盛花應運而生。
▲ 自由花:運用植物的藝術
▲ 時間:昭和初期(1926年昭和元年)
▲ 特點:抽象、自由、以強調創作思想為核心
背景: 與大正民主運動相呼應,美術界也掀起了追求自由、個性的風潮。在這一歷史洪流中,從大正時代開始一直到昭和初期,強調創作思想的「自由花」出現並開始流行。發展:當時的花道家們從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彼埃•蒙德里安(1872-1944)等抽象派畫家、藝術大師們的理論和抽象繪畫手法中汲取精華,確立了如點、線、面三要素的構成設計理論。也就是從這個時代起,乾燥花素材,經過人工加工過的特殊素材,植物以外的各種奇異素材開始大量使用在花藝創作上。
左為插花作品,右為美國抽象派畫家Jackson Pollock作品
自由花是以抽象、自由的造型設計為特徵,是使用植物素材的另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不同於立花、生花,需要役枝來決定花型的方向;自由花更注重的是創作者本人的個性。
「自由花」,不是任意而為、毫無章法的無流派產物,它是一種新的花型,需要從專門的花藝教室習得。
▲ 造型花:前衛插花
▲ 時間:大正時代末期
▲ 特點:雕塑藝術,使用金屬、石頭、玻璃等大膽元素
敕使河原蒼風 「古事記連作鳥髪(とりかみ)」
背景: 大正時代末期在美術界興起的前衛美術運動也同樣席捲了花道界,對過度囿於古典型式、缺乏獨創性、陷入形式主義、定格化的花道提出了質疑。昭和五年(1930),由庭園設計師、評論家重森三玲,刺史河原蒼風(草月流初代家元)等提出了「新型花道宣言」,倡導傳統花道的解體。花道藝術近代化的這股洪流與戰後前衛插花藝術相交融,積極地使用金屬、石頭等大膽的元素,並且能看到不使用花器的空間造型作品。其中不乏一些不使用鮮花僅使用石膏塗抹枯枝為素材的作品,甚至有拋棄植物素材,利用鐵製品構架的作品登場。「這還能稱之為花道嗎?」引起了廣泛的爭議。(日本前衛插花藝術家中川幸夫以及作品,請點擊鏈接)發展:前衛插花藝術運動結束於超越現實的「造型花」。「造型花」雖然處於「自由花」延長線的位置上,但更准確地說,「自由花」是抽象的繪畫,「造型花」是雕塑藝術。現在,前衛插花運動已經告一段落,更傾向於對古典進行重新評價和繼承。
2019年6月草月流宮城県支部展「花迴廊」(家元出品)
花道的舞台藝術:家元いけばなLIVE IN 高崎(2014年)
花道作品的「型」,經歷了直立的「立花」,傾斜的「生花」,水平方向發展的「盛花」,以及重視創作者個性的「自由花」以及前衛插花運動中的雕塑藝術「造型花」這一發展過程。綜上所述,各個時代產生的花道之型,無不是當時的主流文化思想及世界觀的體現。
未生流作品
時代的變遷,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以及人們思想及審美的變化等,都在促進花道的不斷發展與前進,我們希望在之後的分享之路上,向大家介紹花道及其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希望更多喜愛花道的朋友與我們互動,提供斑斕的想法,攜手相勉。
❽ 什麼是花藝設計
花-插花-技能的掌握
藝-藝術-形式的呈現
花藝:設計+商業=落地的藝術!
老生常談:花藝設計,設計什麼。
花藝設計的出發點:
一. 以主題構思為主的出發點,找到對應的材料表現構思。
二. 以材料為出發點,找到適合某種材料能夠去表達。
任何設計都是存在於限制條件,當限制條件越多時,設計的方向與意圖越明確!作為設計師,你所要具備的素質與知識儲備量要足夠多,足夠豐富,那麼花藝設計師是不是只要把花藝研究明白,有足夠的花藝知識與素質就可以做好花藝設計,答案是絕對不可能!
設計的作用是解決問題!
設計就是為已有條件的問題去找到解決方案,但是我們擅長將答案美化的非常有個性,從而成為了一種獨有風格。但是我們的設計,到底是設計什麼,解決問題到底是解決什麼問題,我們又需要具備怎樣的知識,才能做到一名合格的花藝設計師。
首先,花藝設計師,對花藝本身的認知應該做到八九不離十。
但是,其他領域該了解些什麼呢?
在這里不繼續延展了,總是花藝設計 不是簡簡單單會弄幾個造型就足夠了,花藝設計本身是一種藝術行為,文化、技法、市場、人群、材料...等方方面面都要去了解和學習認知。
❾ 花藝的創作原則
一、調和
包含較多的因素,如花枝的
大小、色彩、插花的目的、空間環境等,都要相互調和。插花只選一種花卉,性質上是容易調和的。選用2種以上花卉時,應以一種為主,其他起陪襯點綴作用,在花枝高度和數量上也要有主次之分。圍繞插花目的而言,喜慶的插花表現熱情洋溢的氣氛,選用紅、黃、橙色的暖色花朵為主色調,適當配以白色,襯以綠色,使色差對比強烈、醒目、寧靜的插花則選用藍、紫色的冷色花朵為基調組插。
二、韻律
組插時花枝的高低、曲直、橫斜變化、花朵大小、開放程度,色彩的差異等都富含變化,即是韻律所在。當然,變化且要符合客觀規律才能有真實感,也要符合藝術構圖的要求才會有美感。用於插花的3類花枝,即主枝、副主枝、陪襯枝,其中以主枝佔主體地位,在構圖中位置最高可獨居中心;其次是副枝,起烘托主枝的作用;陪襯枝常用青枝綠葉插成婆娑狀,位置最低,空缺處由它布滿。有的插花作品只要主枝陪襯枝兩類,也可形成完整的構圖和意境。
三、均衡
對稱是最簡單的均衡,插花時花枝高度、數量、排列,要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大小得當,形成對稱或不對稱但處於動態平衡狀態。影響均衡的是「輕」與「重」,習慣上色彩深暗或濃艷、體積大、數量大、姿態繁、質地厚實等,都給人以「重」的感覺。反之,色彩淡、形態纖細、體積小、數量少、質地柔軟則給人「輕」的感覺。主枝花朵應占據中心位置,防止出現頭重腳輕,雜亂無章,做到端莊、得體,才可表達主題。
❿ 現代花藝創作常用技巧 現代花藝的16種創作手法技巧分享
1、群聚設計。花材以不同大小的組群分布插作,組與組間應採用不同型、質的花材,而且要顧及色彩的平衡感,用綠葉作為間隔,如此花型會更加協調優雅。
2、環狀設計。用一朵最美的花插在圓的中心,其餘花材以同心圓的方式環繞排列,成一半球型的花型。環狀設計是同心圓式的設計,同一環必須採用大小不同塊狀花材,環與環的配色要調和。
3、螺旋設計。由花型頂端,以不同的花材,用螺庭方式捕作,整個花型至少要有三層以上的螺旋紋,且每一層都必須延續到花器邊緣,插作時最重要的地方是深色花的兩旁要排入淺色花。突顯螺旋紋的效果。也可變化成放射螺旋,成單面設計螺旋(向下的花朵以平行排列)。
4、線條設計。以花型的中心為主軸,用不同色系、質感的花材,將花型表面分隔成大小相同的線條,如柚子、橘子一瓣一瓣的感覺, 或不規則的流動感。
5、鑲邊。在作品的外圍用綠葉插出一圈皺邊,作品完成後露出外圈或全部隱藏的一種設計技巧。
6、鋪陳。即平鋪陳設,是指將每一種花材緊密相連,覆蓋於某一特定區域的表面。在應用中,應當是在同一區域內使用同一種類、同一大小的花材,但區域之間卻用不同質地、色彩的花材進行分隔變化。
7、架構。作品中有枝條綁扎而成的架構作基本輪廓,作為處理技巧或起裝飾作用。
8、綁扎或纏繞。把枝條或莖桿外以一點或多點捆綁在一起,起裝飾作用或作為處理技巧的一種花藝表現手法。
9、層疊。把大小一樣的花材一樣一樣疊在一起,花材之間沒有空間。
10、階梯。以組群的方法使植物材料形成階梯的效果。
11、編織。將柔軟的可以彎折的材料以合適的角度進行交織組合,用編織質感創造出特別的表面的一種表現手法。
12、粘貼。把葉片或者花瓣一片一片的粘貼在一起,形成不同肌理的面,在自然之中體現手工美。一般鮮嫩的花材用冷膠,枝條和乾燥花可用熱膠。
13、穿刺、縫合。是一種處理技巧,指在設計里將材料用鐵線縫合,可以是裝飾用,也可作為處理技巧。
14、分解。就是將植物器官分解,讓它的枝、葉、果、花分離或將某一部分解剖開,再以另一種形態重新組合,創造出新的造型素材,產生奇異的效果。
15、加框。在插花作品的外緣加邊框,起裝飾作用。
16、透視。以視覺上較輕的材料覆蓋主視面,以表現朦朧、輕盈的感覺,透視的覆蓋效果。遮蔽手法所用的材料一般選用較細的枝條和細碎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