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觀音花語
㈠ 觀音蓮的花語和種植方法是什麼
花語:幸福、純潔,象徵「聖法虔誠,永結同心,吉祥如意。」觀音蓮為天南星科觀音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粗壯,葉大紙質,闊箭形,廣布中國南方濕潤的林地。其植株挺拔灑脫,葉色翠綠光亮,適應性很強,近年來被廣泛作室內觀賞植物栽培,頗受蒔養者喜愛。和它同居並被經常栽培的還有婁氏觀音蓮、美葉芋等觀賞品種。觀音蓮性喜高溫多濕的半陰環境,畏夏季烈日,對土壤要求不嚴,但肥沃琉松的砂質土有利塊莖生長肥大。盆栽時一般用肥沃園土即可。 觀音蓮培養容易成功。生長季除6-9月要遮蔭外,其它時間都應給予半日光照為宜,若放室內觀賞,則宜放在朝南的窗戶附近。在室內放置1個月後,應將其移至棚下濕潤處養護一段時間。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又要防止水分過多過濕或盆中積水,否則會引起塊根腐爛。所以通常在上盆時,應在盆底墊放一層粗砂等作排水層,加強排水功能。高溫乾燥時,要噴水增濕,這樣可以使它得到生長旺盛的外部條件。生長季每月施肥2-3次即可。冬季入室後應減少澆水,溫度不宜低於5℃。 繁殖方法 [2]觀音蓮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一般在5-6月進行,當從塊莖抽出2片葉片就可將其分割開來,切割的傷口要塗上木炭粉等。栽培的土壤最好事先要經過幾天烈日曝曬或蒸熏消毒。栽下出苗後,要進行噴霧保持葉面濕潤,並放在陰處過渡一段時間再移至半陰處。另外,還可用小塊莖播種,在氣溫達到20℃或稍高一點就可進行。將小塊莖尖端向上,埋入滅菌的基質中,保持基質中等濕度,一般在20天左右發出新芽。若需擴大繁殖,可對塊莖進行分割,但傷口上要塗上硫磺粉消毒。待氣溫稍低些時再種,以防腐爛。 觀音蓮常用分株繁殖。一般於每年春夏氣溫較高時,將地下塊莖分櫱生長茂密的植株沿塊莖分離處分割,使每一部分具有2-3株,然後分別上盆種植。分株時盡量少傷根,同時上盆後宜置於陰濕環境,保持盆土經常濕潤,並注意葉面噴霧,以利新植株恢復生長。也可於春季新芽抽長前將地下塊莖挖出,將塊莖切段分離,用草木灰或硫黃粉對傷口進行消毒防腐,稍晾乾後用水苔包紮,或置於通氣排水的疏鬆土壤中,使其長出不定根,抽長新芽。此間切忌基質過濕,以免塊莖腐爛。該植物也可用播種繁殖,但種子不易得到。 觀音蓮也可採用組培苗繁殖。購苗後在種之前用1500倍至2000倍的百菌清作種苗消毒,配好葯液後,將幼苗的全株浸泡一下,進行消毒。種植時間4?5月份為宜,溫度應保持20-25℃以上對幼苗成長有利。種後每2至3天澆水一次,保持土壤濕潤。不要過量澆水、以免腐根爛莖。 管理要點 一、種球種植前處理技術當種球種植之前,先存放在21℃室溫下的通風場所二周,此間溫度最好保持穩定。如果不在兩周內種植,則需存放在12-15℃的穩定溫度下,以調整種植時間,如想長期存放則應貯藏在8℃的穩定溫度下。凡貯藏過的種球種植之前都需在21℃下先適應2周後再種植。為預防種球受細菌及真菌侵害、感染,種植前的預備措施是必需的。在搬運或觸動種球時應注意避免弄傷種球,種植前若發現有不健康或感染黴菌或已軟腐的球根務必去除銷毀。據研究GA3(激勃素)對彩色觀音蓮可避免貯藏期間種球的萌芽,可促進營養芽轉為花芽,另外當主莖芽無效或萌芽掉時,GA3可誘導側芽開花。另有試驗證明GA3對彩色觀音蓮有促進提早開花,增加開花整齊性,增加花數(對黃金色最明顯)的效果,但處理濃度不可過高,否則易發生變態花。如一年生2公分直徑球為例,若浸入GA3可促進開花,未浸入的則未開花。種球越大的更有增加花數,提高開花整齊性的效果。GA3的處理方法一般在預備種植前幾天先用50ppm浸入種球30分鍾後陰干。亦有利於種球種植後,葉片展開時用GA3噴施,但此種處理者比種植前浸入種球者的效果差且開花比較不整齊。Promalin(勃瑪寧激素-GA4,GA7與BAP)與GA3同樣對彩色觀音蓮有促進提早開花,提高開花整齊性,增加花朵數達3倍的效果,但使用濃度因品種而異,一般以3ml/l(50ppm)浸種球30分鍾後陰干。種植前種球的殺菌處理非常重要,其方法為以鏈徽素200倍浸泡種球30分鍾,靜置陰干過夜後再行種植,本殺菌處理可與GA3浸種同時進行,即混與GA3同時使用。據研究GA3對彩色觀音蓮有促進提早開花,增加開花整齊性,即可促進營養芽轉為花芽,另外當主莖芽無效或盲掉時,GA3可誘導側芽開花,增加花朵數。但處理濃度不可過高,否則易發生變態花。 二、種植與栽培管理不同品種的觀音蓮需要不同的栽培方法,在栽培期間應經常留意觀察,給予最適合的環境調節及肥料養分、水分,才能保持植株旺盛的生命活力。目前栽培最多且較受歡迎的黃金色觀音蓮,種球一般都從紐西蘭進口,若未立即種植,必須以通風的植箱單層放置,保存於8-10℃的冷藏庫。種植密度根據塊莖大小而異,如以直徑4公分為例,行株距為20公分,(每分地約種5,000-6,000球),種植深度為10公分,種球覆土或介質約2-3公分,種後隨即灌排水。第一次種植後,應充分灌水一次,使種球與土壤結合,爾後保持多次少量供給水,但切忌過濕。種植田地的土壤應排水良好,保水力差,具微酸性pH6.5。彩色觀音蓮種植前以施用有機堆肥較佳,生育期以葉面施肥,每7-10天施用1,500ppm的液肥20-8.7-16.6或27-6.5-10,以增加切花產量。栽培彩色觀音蓮,每天下田觀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做到避免雜草叢生、做好病蟲害防治、土壤或介質的水分控制等,都是從種植到抽花以至採收種球過程中重要的田間管理工作。彩色觀音蓮的花色多,變化很大,一般從種植後至收種球,只在抽花階段較易分辨品種間的差異,因此如何避免品種混雜是栽培管理的重要課題之一,最好是不要在同一田區種植許多品種,只種單一品種,可以避免收球後品種的混雜。 三、無土介質栽培栽培彩色觀音蓮亦可利用無土介質栽培,以不同介質栽培彩色觀音蓮,介質種類有泥炭苔、蛭石、真珠石三種混合成1:1:1介質,有樹皮堆肥,如果是純樹皮則太干不易保有水分,可加入泥炭苔,如是純泥炭苔則容易保有水分較潮濕,因此有不同比率的混合介質,另有價格較便宜的本土太空包堆肥、蔗渣堆肥等。介質栽培時,需架設簡易?管植床,採用低床,床寬60-70公分,床高15公分,植床之間預留50公分走道。每床均填置介質高約10公分,觀音蓮種球種植在介質底部,上面覆蓋介質約五公分。采噴帶澆施方式灌水,種植後介質隨即需完全澆濕,使種球與介質結合,以利於種球提早發芽,以後每周約需噴灌水一次,彩色觀音蓮切忌過濕,只要維持適當的濕度即可。介質栽培時如介質太濕或溫度高於23℃,則易導致軟腐病。 四、抽花與采後處理:採花適期以佛焰苞片已3/4展開至完全展開時,此時花序上的花粉還未散開,通常花粉在苞片展開後約4-7天散開。採收切花通常在清早或傍晚溫度較涼的時候進行,採收法有兩種,一個為抽拔式,花梗較長,但易使花莖受傷,易導致根莖基部受傷而感染軟腐病菌;另一個為剪切式,花梗較抽拔式短約8公分,但可減少病害感染。在田間采後應立即放在水桶中吸水,然後送至分級包裝室進行分級綁束,適當的分級是品質控制重要的一環,亦是影響切花價錢的重要因素,如花型、花色、花梗長度、粗細等均是分級的依據,分級後再浸入保鮮液中吸水3-4小時(在前2小時吸水已達80%),再移入6-8℃冷藏室直到裝箱出貨。五、種球採收及處理:種球採收及處理技術足以影響下季的切花量與品質,通常彩色觀音蓮抽花後兩個多月葉色開始黃化(種植後約120天後),即可開始採收種球。太早採收種球的話,因種球尚在發育肥大中,水分含量高,較易受傷且不易處理。挖取種球的方法可用機械或人工,但用機械比較容易使種球受傷。彩色觀音蓮的吸收根系最好等到種球乾燥後再去除,以免傷及種球。如種球表皮混有泥土或其它雜質,可用高壓空氣幫助吹乾凈或用刷子刷干凈,最好不要水洗,以免滋生軟腐病。如果種球潮濕應馬上於12~24小時內風干。挖取的種球經過3-7天的風干處理後,即可依據種球大小進行分級包裝貯藏,一般貯藏溫度為12-15℃,以此溫度至少須10周才會打破休眠,如需較長期的貯藏,貯藏溫度要略低於8-10℃,冷藏室的空氣要對流,以免滋生黴菌。
㈡ 觀音蓮的花語是什麼
觀音蓮花語:幸福、純潔,象徵"聖法虔誠,永結同心,吉祥如意。
觀音蓮天南星科海回芋屬植物答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Linn.)Schott或同屬植物Alocasiaodora(Roxb.)K.Koch的根狀莖。全年可采,去外層粗皮,鮮用或切片曬干。
觀音蓮,又稱黑葉芋、黑葉觀音蓮,龜甲觀音蓮,為天南星科海芋屬觀葉植物,
觀音蓮,被習慣上稱為觀音蓮的有兩種植物,一種是天南星科海芋屬的觀音蓮又稱龜甲芋、黑葉芋、黑葉觀音蓮。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肉質塊莖,並容易分櫱形成叢生植物,葉為箭形盾狀,花為佛焰花序,從莖端抽生,喜溫濕潤、半陰的生長環境。
㈢ 觀音蓮的花語確切來說是什麼
觀音蓮的花語:幸福、純潔,象徵「聖法虔誠,永結同心,吉祥如意」。
觀音蓮回為天南星科觀音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粗壯,葉大紙質,闊箭形,廣布中國南方濕潤的林地。其植株挺拔灑脫,葉色翠綠光亮,適應性很強,近年來被廣泛作室內觀賞植物栽培,頗受蒔養者喜愛。和它同居並被經常栽培的還有婁氏觀音蓮、美葉芋等觀賞品種。觀答音蓮性喜高溫多濕的半陰環境,畏夏季烈日,對土壤要求不嚴,但肥沃琉松的砂質土有利塊莖生長肥大。